一种含有苯噻菌酯和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546131.X

文献号 : CN10435120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高明顾怡褚小静蔡军义金邦泰

申请人 : 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苯噻菌酯和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在多种农作物病害上的应用,所述杀菌组合物其由活性成分和农药制剂辅助成分组成,所述活性成分由苯噻菌酯与丙环唑按重量比1:0.05~10组成。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将苯噻菌酯和丙环唑按比例复配后,对水稻纹枯病、葡萄白粉病等多种病害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并经毒性实验证明,复配后对哺乳动物、鱼类的毒性未有增加。

权利要求 :

1.一种含有苯噻菌酯和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其由活性成分和农药制剂辅助成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由苯噻菌酯与丙环唑按重量配比1:0.05~10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苯噻菌酯和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由苯噻菌酯与丙环唑按重量配比1:0.1~10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苯噻菌酯和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由苯噻菌酯与丙环唑按重量配比1:0.2~5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苯噻菌酯和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由苯噻菌酯与丙环唑按重量配比为2:1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含有苯噻菌酯和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水分散粒剂、乳油或可湿性粉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苯噻菌酯和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剂型中的农药制剂辅助成分为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粘结剂、消泡剂、乳化剂、 稳定剂、填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苯噻菌酯和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剂型中苯噻菌酯和丙环唑二者的总质量在所述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含量为5%~65%。

8.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含有苯噻菌酯和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果树、蔬菜及禾谷类作物的病害中的应用,所述病害为纹枯病、炭疽病、白粉病、条锈病。

说明书 :

一种含有苯噻菌酯和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苯噻菌酯和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还涉及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天然抗生素Strobilurin A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新型杀菌剂。该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作用,能有效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等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苯噻菌酯是华中师范大学研发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苯噻菌酯具有杀菌谱广,杀菌活性高,持效时间长等特点,对果树、蔬菜和大田作物常见的白粉病、锈病、叶斑病、褐斑病、霜霉病和稻瘟病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0003] 丙环唑原药,英文名称:Propiconazole,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菌病,葡萄炭疽病,西瓜蔓枯病,草莓白粉病,香蕉叶斑病,番茄炭疽病,辣椒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0004] 经过多年的使用,农作物病害对很多农药制剂产生了抗药性。抗药性的产生导致药剂对病害防治效果下降,造成农业减产。目前报道小麦白粉病、黄瓜霜霉病、果树条锈病等病害对许多杀菌剂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0005] 现有技术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单剂按一定的比例组合使用成为农药应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好的复配配方不仅可以扩大农药防治对象和应用范围,提高药效,降低毒性、药害和残留,还可以克服和减缓抗药性产生。然而并不是任意两种农药单剂都可以这样复配使用,因这种复配也存在着问题,如有些活性成分虽然各自使用问题不大,但是复配使用后,在他们的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会发生不良的化学反应而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目前苯噻菌酯与丙环唑的复配组合尚无报道。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治效果好、抗性低、安全性好的杀菌组合物。
[0007]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含有苯噻菌酯和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其由活性成分和农药制剂辅助成分组成,所述活性成分由苯噻菌酯与丙环唑按重量配比1:0.05~10组成。
[0009] 进一步,所述活性成分由苯噻菌酯与丙环唑按重量配比1:0.1~10组成。
[0010] 进一步,所述活性成分由苯噻菌酯与丙环唑按重量配比1:0.2~5组成。
[0011] 进一步,所述活性成分由苯噻菌酯与丙环唑按重量配比为2:1组成。
[0012] 当苯噻菌酯和丙环唑按照特定比例复配时,能达到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经动物毒性试验检测,表明复配后的杀菌组合物具有低毒,对人畜、环境安全的优点。
[0013] 根据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制成不同的剂型,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乳油或可湿性粉剂。上述剂型中,活性成分苯噻菌酯和丙环唑二者的总质量在所述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含量为5%~65%。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或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
[0014] 根据本发明,杀菌组合物中所用的农药制剂辅助成分可以根据要制成的剂型的需要来添加,常见的农药制剂辅助成分包括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粘结剂、消泡剂、乳化剂、稳定剂、填料等。
[0015] 所述分散剂可以为例如选自烷基萘磺酸盐、聚羧酸盐、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木质素磺酸盐、脂肪胺聚氧乙烯、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烷基苯磺酸钙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萘磺酸甲醛缩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6] 所述润湿剂可以为例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剂NNO、十八烷基丁二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蚕沙、茶枯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7] 所述崩解剂可以为例如选自碳酸氢钠、碳酸钠、硫酸铵、氯化铝、氯化镁、无水硫酸钠、氯化钙、聚丙烯酸乙酯、膨润土、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8] 所述粘结剂可以为例如选自明胶、阿拉伯胶、淀粉、硅酸钠、聚醋酸乙烯酯、酚醛树脂、黄原胶、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丙烯酸钠、糊精、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9] 所述消泡剂可以为例如选自硅油、C8-C10脂肪醇类化合物、C10-C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20] 所述乳化剂可以为例如选自烷基苯磺酸钙、苯基酚聚氧乙基醚磷酸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21] 所述稳定剂可以为例如选自BHT、丁二酸、己二酸、草酸、山梨醇钠、甲苯基缩水甘油醚、丁基缩水甘油醚、磷酸三丁酯、三乙醇胺、二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22] 所述填料可以为例如选自高岭土、膨润土、淀粉、轻质碳酸钙、生石灰、硅藻土、方解石、活性白土、粘土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23]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对果树、蔬菜及禾谷类作物的常见病害的防治效果显著,并有益于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所述病害为植物真菌性病害,包括但不限于白粉病、叶斑病、稻曲病、黑星病、纹枯病、立枯病等。
[0024] 为此,本发明还特别涉及上述含有苯噻菌酯和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果树、蔬菜及禾谷类作物的纹枯病、炭疽病、白粉病、条锈病中的应用。
[0025]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26] 本发明的活性成分苯噻菌酯和丙环唑属于两种不同机理的杀菌剂,两者在一定范围内复配不会产生抵触,而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防效高于单剂,用药量小且扩大了杀菌谱。本发明的活性成分苯噻菌酯和丙环唑均属于低毒杀菌剂,二者复配对作物安全,不易产生药害,且对作物具有调节作用,适用于多种作物的病害防治。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对环境安全,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但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
[0028] 实施例1 42%苯噻菌酯·丙环唑悬浮剂
[0029] 苯噻菌酯40%、丙环唑2%、烷基萘磺酸盐3%、NNO 2%、丙三醇1.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5%、乙醇2%、BHT 1.4%、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磨砂机研磨4h制得苯噻菌酯·丙环唑悬浮剂。
[0030] 悬浮剂的技术指标如下:外观为可流动黏稠状均匀悬浮液,平均粒径98%<3μm,悬浮率97%,55℃热储14天稳定,无严重分层、结块和结晶现象,分解率1.0%,-10℃下存放24h,室温下融化8h,经3次反复无相分离,pH为7.4。
[0031] 实施例2 38%苯噻菌酯·丙环唑乳油
[0032] 苯噻菌酯36%、丙环唑2%、乳化剂603#5%、,乳化剂500#2%、乳化剂EL-3602%、#溶剂油100补足至100%。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制的乳油制剂。
[0033] 乳油技术指标:稳定无分层,无析油,有效成分分解率2.3%。
[0034] 实施例3 48%苯噻菌酯·丙环唑可湿性粉剂
[0035] 苯噻菌酯45%、丙环唑3%、润湿剂十八烷基丁二酸钠3%、分散剂聚羧酸盐3%、木质素磺酸钙2%、填料高岭土补足至100%。将上述各组分经气流粉碎机粉碎,混合制得可湿性粉剂。
[0036] 可湿性粉剂技术指标:细度(200目筛)≥97%,润湿性1.5min,pH 7.0,有效成分分解率6%。
[0037] 实施例4 22%苯噻菌酯·丙环唑悬浮剂
[0038] 苯噻菌酯20%、丙环唑2%、脂肪胺聚氧乙烯5%、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2%、乙二醇2%、丁基缩水甘油醚1.5%、羟乙基纤维素1%、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磨砂机研磨4h制得苯噻菌酯·丙环唑悬浮剂。
[0039] 悬浮剂的技术指标如下:外观为可流动黏稠状均匀悬浮液,平均粒径98%<3μm,悬浮率97%,55℃热储14天稳定,无严重分层、结块和结晶现象,分解率1.0%,-10℃下存放24h,室温下融化8h,经3次反复无相分离,pH为7.2。
[0040] 实施例5 60%苯噻菌酯·丙环唑悬浮剂
[0041] 苯噻菌酯50%、丙环唑10%、脂肪酸聚氧乙烯酯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阿拉伯胶2%、黄原胶0.5%、乙二醇4%、二乙醇胺1.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磨砂机研磨4h制得苯噻菌酯·丙环唑悬浮剂。
[0042] 悬浮剂的技术指标如下:外观为可流动黏稠状均匀悬浮液,平均粒径98%<3μm,悬浮率98%,55℃热储14天稳定,无严重分层、结块和结晶现象,分解率1.0%,-10℃下存放24h,室温下融化8h,经3次反复无相分离,pH为7.4。
[0043] 实施例6 30%苯噻菌酯·丙环唑悬浮剂
[0044] 苯噻菌酯20%、丙环唑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5%、烷基苯磺酸钙盐2.6%、乙二醇2%、聚氧化乙烯0.8%、环氧大豆油1.7%、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磨砂机研磨4h制得苯噻菌酯·丙环唑悬浮剂。
[0045] 悬浮剂的技术指标如下:外观为可流动黏稠状均匀悬浮液,平均粒径98%<3μm,悬浮率97%,55℃热储14天稳定,无严重分层、结块和结晶现象,分解率1.0%,-10℃下存放24h,室温下融化8h,经3次反复无相分离,pH为6.8。
[0046] 实施例7 50%苯噻菌酯·丙环唑悬浮剂
[0047] 苯噻菌酯25%、丙环唑2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5%、烷基苯磺酸钙盐3.2%、聚乙二醇2%、聚丙烯酰胺0.8%、甘露醇1.1%、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磨砂机研磨4h制得苯噻菌酯·丙环唑悬浮剂。
[0048] 悬浮剂的技术指标如下:外观为可流动黏稠状均匀悬浮液,平均粒径98%<3μm,悬浮率96%,55℃热储14天稳定,无严重分层、结块和结晶现象,分解率1.0%,-10℃下存放24h,室温下融化8h,经3次反复无相分离,pH为7.0。
[0049] 实施例8 20%苯噻菌酯·丙环唑悬浮剂
[0050] 苯噻菌酯5%、丙环唑15%、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4%、十二烷基硫酸钠5%、聚乙烯醇2.4%、阿拉伯胶1.5%、丙三醇2.1%、木糖醇1.7%、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磨砂机研磨4h制得苯噻菌酯·丙环唑悬浮剂。
[0051] 悬浮剂的技术指标如下:外观为可流动黏稠状均匀悬浮液,平均粒径98%<3μm,悬浮率97%,55℃热储14天稳定,无严重分层、结块和结晶现象,分解率1.0%,-10℃下存放24h,室温下融化8h,经3次反复无相分离,pH为7.4。
[0052] 实施例9 36%苯噻菌酯·丙环唑水分散粒剂
[0053] 苯噻菌酯6%、丙环唑30%、聚羧酸盐5.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氯化钙4.4%、聚乙烯醇1.1%、己二酸1%、轻质碳酸钙加至100%,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然后加入捏合机中捏合,挤压造粒,干燥即得苯噻菌酯·丙环唑水分散粒剂。
[0054] 水分散粒剂的技术指标如下:悬浮率93%,润湿时间1.2min,崩解时间2.0min,pH值7.8,分散性95%,筛析97%,持久起泡性15mL,粒度范围(0.8mm~1.5mm)96%。
[0055] 实施例10 11%苯噻菌酯·丙环唑水分散粒剂
[0056] 苯噻菌酯10%、丙环唑1%、木质素磺酸盐8%、十二烷基硫酸钠5%、氯化铝2.1%、聚醋酸乙烯酯4.2%、硅藻土加至100%,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然后加入捏合机中捏合,挤压造粒,干燥即得苯噻菌酯·丙环唑水分散粒剂。
[0057] 水分散粒剂的技术指标如下:悬浮率92%,润湿时间1.5min,崩解时间2.4min,pH值7.3,分散性94%,筛析98%,持久起泡性18mL,粒度范围(0.8mm~1.5mm)97%。
[0058] 实施例11苯噻菌酯与丙环唑复配对水稻纹枯病室内毒力测定
[0059] 参照《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准则》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靶标病菌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其中,净生长量(mm)=测量菌落直径-5
[0060] 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组净生长量-处理组净生长量)/对照组净生长量×100
[0061] 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处理求得药剂对靶标病菌的EC50值。根据孙云沛公式计算混合制剂的共毒系数(CTC),评价混剂的联合作用类型。CTC≤80为拮抗作用,80
[0062] 表1苯噻菌酯和丙环唑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的毒力测定结果
[0063]
[0064]
[0065] 实施例12苯噻菌酯与丙环唑复配对甜瓜白粉病病菌室内毒力测定
[0066] 选用感病甜瓜品种盆栽,待幼苗长至2~3叶期备用。将发病甜瓜叶片上24h产生的白粉病菌新鲜孢子均匀抖落接种于处理的2~3叶期盆栽甜瓜苗上,每处理不少于3盆,每盆10株。将复配药剂根据预试试验配制成5~7个系列浓度,接种24h后用喷雾法将药剂均匀喷洒于备用的甜瓜苗上,自然晾干。设不含药剂的空白对照。然后移至恒温室,在温度20℃~24℃的条件下培养10d。待空白对照病发率达到80%以上时,分级调查各处理发病情况,每处理至少调查50片叶,分级标准:
[0067] 0级:无病;
[0068] 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
[0069] 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10%;
[0070] 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1%-25%;
[0071] 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
[0072] 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0%以上。
[0073] 数据分析方法:
[0074]
[0075]
[0076] 将防治效果换算为几率值,药物浓度转换为对数值,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对数值与几率值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依据孙云沛法计算药剂毒力指数级混用的共毒系数(CTC值)。
[0077] 毒力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0078] 表2苯噻菌酯和丙环唑复配对甜瓜白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
[0079]
[0080] 实施例13杀菌组合物防治葡萄白粉病病菌田间药效试验
[0081] 对实施例1~10的杀菌组合物进行田间试验,观察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地点为江苏无锡滨湖区,供试药剂由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药前调查葡萄白粉病病情指数,于发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10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末次施药后7d和14d分别调查病情指数计算防效。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0082] 表3苯噻菌酯与丙环唑复配对葡萄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0083]
[0084] 实施例14杀菌组合物防治小麦条锈病病菌的田间药效试验
[0085] 对实施例1~10的杀菌组合物进行田间试验,观察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试验地点为江苏宿迁郊区,供试药剂由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药前调查小麦条锈病病情指数,于发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10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末次施药后7d和14d分别调查病情指数计算防效。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0086] 表4苯噻菌酯与丙环唑复配对小麦条锈病田间药效试验
[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