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菌剂及所采用的复合微生物的连续发酵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662273.2

文献号 : CN10437196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金松曾新福杨彩梅汪以真冯杰

申请人 : 浙江惠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微生物的连续发酵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制备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地衣芽孢杆菌菌液和丁酸梭菌菌液;2)、将发酵罐内加入基础发酵液;3)、控制基础发酵液的温度为36~38℃,控制罐压0.01Mpa,先投入枯草芽孢杆菌液发酵培养,再投入地衣芽孢杆菌菌液继续发酵培养,最后投入丁酸梭菌菌液静置厌氧发酵培养;4)、步骤3)所得的发酵液过滤后离心浓缩至原体积的28~32%;然后经喷雾干燥,得复合益生菌制剂。本发明克服了微生物单独发酵过程中灭菌次数多、进料次数多的缺点,简化发酵程序,同时通过连续发酵中和不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提高活菌数、降低杂菌数,提高了微生物的作用效果。

权利要求 :

1.复合微生物的连续发酵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制备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地衣芽孢杆菌菌液和丁酸梭菌菌液;

2)、将发酵罐内加入15吨培养基Ⅲ作为基础发酵液;

3)、控制基础发酵液的温度为36~38℃,控制罐压0.01Mpa,投入140~160L的枯草3

芽孢杆菌液于36~38℃的温度、750~850m/h的通气量、搅拌条件下发酵培养11~13h;

3

然后,投入140~160L的地衣芽孢杆菌菌液于36~38℃的温度、750~850m/h的通气量、搅拌条件下继续发酵培养15~17h;

接着,停止搅拌和通气,于36~38℃的温度下继续发酵培养2h;

最后,投入140~160L的丁酸梭菌菌液于36~38℃的温度静置厌氧发酵培养23~

25h;

4)、步骤3)所得的发酵液过滤后离心浓缩至原体积的28~32%;然后经喷雾干燥,得复合益生菌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的连续发酵法,其特征是:培养基Ⅲ的制备方法为:葡萄糖20g,玉米粉10g,大豆粉40g,酵母粉8g,1g硅油,碳酸氢钙0.5g,氯化钙0.015g,硫酸铵1g,硫酸镁0.15g,硫酸锰0.15g,加水1000ml,用NaHCO3调节pH至7.0,于121-128℃条件下消毒30-35mi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微生物的连续发酵法,其特征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液的制备方法为:

8

将3.0ml的浓度为50×10cfu/ml、保藏号为CGMCC No.9383的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液接种于1.9~2.1L的培养基Ⅰ中,于36~38℃摇床培养17~19h,然后投入280~320L的3

培养基Ⅲ于36~38℃、9~11m/h的通气量、搅拌条件下扩大培养培养17~19h;得枯草芽孢杆菌菌液;

地衣芽孢杆菌菌液的制备方法为:

8

将3.0ml的浓度为50×10cfu/ml、保藏号为CGMCC No.9385的地衣芽孢杆菌的菌液接种于1.9~2.1L的培养基Ⅰ中,于36~38℃摇床培养17~19h,然后投入280~320L的3

培养基Ⅲ于36~38℃、9~11m/h的通气量、搅拌条件下扩大培养17~19h;得地衣芽孢杆菌菌液;

丁酸梭菌菌液的制备方法为:

8

将3.0ml的浓度为2.0×10cfu/ml、保藏号为CGMCC No.9386的丁酸梭菌的菌液接种于1.9~2.1L的培养基Ⅱ中,于36~38℃静置厌氧培养17~19h,然后投入280~320L的培养基Ⅲ于36~38℃静置厌氧扩大培养17~19h,得丁酸梭菌菌液;

所述培养基Ⅰ为牛肉膏蛋白胨摇瓶培养基,所述培养基Ⅱ为RCM培养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微生物的连续发酵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中的过滤为经100目过滤;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210℃±5℃、出风口温度

95℃±5℃。

说明书 :

复合菌剂及所采用的复合微生物的连续发酵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的发酵工艺——丁酸梭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分段连续发酵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丁酸梭菌是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由于其严格厌氧,在发酵环境中如有氧气存在,丁酸梭菌菌体将不会生长甚至死亡。丁酸梭菌耐热、耐酸、耐胆汁,且对多种饲用抗生素有较强的耐受性,可配伍使用;可产生淀粉酶,水解淀粉和糖类;产生丁酸、醋酸和乳酸等代谢产物。其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消化、小儿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急慢性腹泻、肠应激综合征、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等各种肠道疾病,且在日本、韩国等地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禽养殖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减少当前饲料中抗生素产品的滥用、减少药物在肉品中的残留、降低动物细菌的耐药性和保障动物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一种理想的、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微生态制剂。
[0003] 地衣芽孢杆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的微生物,其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可生长,进入动物胃肠道后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可以消耗肠内氧气,维持肠道厌氧环境,促进肠道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增殖和发育,防止病原菌及腐败菌在肠道内的异常增殖,从而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地衣芽孢杆菌能形成孢子,而且能耐高温(100℃)、耐酸碱、耐挤压和耐温度变化等,能满足生产加工特性,在饲料中应用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我国对地衣芽孢杆菌的应用开发起步较晚,因此导致目前市场上虽有一些地衣芽孢杆菌产品,但其有效活菌数低、生产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而且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其使用效果。
[0004] 枯草芽孢杆菌是好氧的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生长,进入动物胃肠道后能迅速消耗消化道内的游离氧,形成肠道低氧环境,促进有益厌氧菌生长,并产生乳酸等有机酸类,降低肠道pH值,间接抑制其它致病菌的生长。枯草芽孢杆菌菌体能自身合成消化性酶类,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在消化道中与内源酶共同发挥作用,提高饲料消化率。同时枯草芽孢杆菌在繁殖过程中能合成多种维生素,提高动物体内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具有产酶量高、抑菌能力强、安全性好、环保等优点。此外,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耐酸、耐盐、耐高温(100℃)及耐挤压的特性,在饲料加工中保存良好,有利于推广应用。其作为极具开发潜力的微生物菌种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卫生、食品、畜牧业、水产及科研诸领域。
[0005] 上述益生菌的单独发酵菌面临的发酵成本高、活菌数低、杂菌多等问题,而国内外对三联发酵技术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的联系发酵新工艺,克服微生物单独发酵过程中灭菌次数多,进料次数多的缺点,简化发酵程序,降低微生物发酵的生产成本,同时通过连续发酵中和不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提高活菌数、降低杂菌数,提高微生物的作用效果。
[0007]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的连续发酵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1)、分别制备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地衣芽孢杆菌菌液和丁酸梭菌菌液;
[0009] 2)、将发酵罐内加入15吨培养基Ⅲ作为基础发酵液;
[0010] 3)、控制基础发酵液的温度为36~38℃,控制罐压0.01Mpa,投入140~160L的3
枯草芽孢杆菌液于36~38℃的温度、750~850m/h的通气量、搅拌条件下发酵培养11~
13h(较佳为12h);
[0011] 然后,投入140~160L的地衣芽孢杆菌菌液于36~38℃的温度、750~850m3/h的通气量、搅拌条件下继续发酵培养15~17h(较佳为16h);
[0012] 接着,停止搅拌和通气,于36~38℃的温度下继续发酵培养2h;
[0013] 最后,投入140~160L的丁酸梭菌菌液于36~38℃的温度静置厌氧发酵培养23~25h(较佳为24h);
[0014] 4)、步骤3)所得的发酵液过滤后离心浓缩至原体积的28~32%;然后经喷雾干燥,得复合益生菌制剂。
[0015] 作为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的连续发酵法的改进:
[0016] 培养基Ⅲ的制备方法为:葡萄糖20g,玉米粉10g,大豆粉40g,酵母粉8g,1g硅油(H201-100),碳酸氢钙0.5g,氯化钙0.015g,硫酸铵1g,硫酸镁0.15g,硫酸锰0.15g,加水1000ml,用NaHCO3调节pH至7.0,于121-128℃条件下消毒30-35min。
[0017] 作为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的连续发酵法的进一步改进:
[0018] 枯草芽孢杆菌菌液的制备方法为:
[0019] 将3.0ml的浓度为50×108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保藏号:CGMCC No.9383)菌液接种于1.9~2.1L的培养基Ⅰ中,于36~38℃摇床培养17~19h(较佳为18h),然后3
投入280~320L的培养基Ⅲ于36~38℃、9~11m/h的通气量、搅拌条件下扩大培养培养17~19h(较佳为18h);得枯草芽孢杆菌菌液;
[0020] 地衣芽孢杆菌菌液的制备方法为:
[0021] 将3.0ml的浓度为50×108cfu/ml的地衣芽孢杆菌(保藏号:CGMCC No.9385)菌液接种于1.9~2.1L的培养基Ⅰ中,于36~38℃摇床培养17~19h(较佳为18h),然后投3
入280~320L的培养基Ⅲ于36~38℃、9~11m/h的通气量、搅拌条件下扩大培养17~
19h(较佳为18h);得地衣芽孢杆菌菌液;
[0022] 丁酸梭菌菌液的制备方法为:
[0023] 将3.0ml的浓度为2.0×108cfu/ml的丁酸梭菌(保藏号:CGMCC No.9386)菌液接种于1.9~2.1L的培养基Ⅱ中,于36~38℃静置厌氧培养17~19h(较佳为18h),然后投入280~320L的培养基Ⅲ于36~38℃静置厌氧扩大培养17~19h(较佳为18h),得丁酸梭菌菌液;
[0024] 所述培养基Ⅰ为牛肉膏蛋白胨摇瓶培养基,所述培养基Ⅱ为RCM培养基。备注说明:这2种培养基为常规培养基。
[0025] 作为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的连续发酵法的进一步改进:
[0026] 所述步骤4)中的过滤为经100目过滤;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210℃±5℃、出风口温度95℃±5℃。
[0027] 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利用上述任一方法制备而得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即,复合菌剂)。
[0028] 本发明制得的产品(复合益生菌制剂)中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胞杆菌和丁酸酸9 9 7 9
菌含量分别约为1.5×10cfu/g、1.8×10cfu/g、1.2×10cfu/g。总菌数约为3.3×10cfu/g。
[0029] 备注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3种菌株的保藏信息具体如下:
[0030] 枯草芽孢杆菌菌株HJBA058,保藏名称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CGMCC No.9383,保藏日期:2014年06月25日。
[0031] 地衣芽孢杆菌菌株HJBL008,保藏名称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CGMCC No.9385,保藏日期:2014年06月25日。
[0032] 丁酸梭菌菌株HJCB998,保藏名称为: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CGMCC No.9386,保藏日期:2014年06月25日。
[0033] 本发明工艺的主要特点是:
[0034] (1)、有三次接种、三次发酵过程,第一次接种枯草芽孢杆菌菌液进行枯草芽孢杆菌芽孢的发酵,第二次接种地衣芽孢杆菌菌液进行地衣芽孢杆菌芽孢的发酵,第三次接种丁酸 梭菌菌液进行丁酸梭菌芽孢的发酵(厌氧发酵);
[0035] (2)、枯草芽孢杆菌为好氧菌,地衣芽孢杆菌为兼性厌氧菌,在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联合发酵的后期,停止通气,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会迅速耗尽发酵液中残存的氧,为丁酸梭菌提供厌氧条件,从而节省了驱氧成本。
[0036] (3)、发酵过程中只需第一次投入基础发酵液,分不同时间段进三种菌液的接种,即可在一个发酵罐里完成三种菌的发酵生产,由此反复循环,避免了间歇性发酵工艺的清罐、上料、灭菌、冷却等复杂的准备性工艺环节,保证了完全在密闭的环境中内进行,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污染机会,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实施例1:复合益生菌的发酵技术
[0038] 培养基Ⅰ:牛肉膏蛋白胨摇瓶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常规技术):在5g牛肉膏、10g蛋白胨、5g NaCl中加入1000mL水;调节pH 7.0,置高温灭菌锅中于121℃条件下灭菌
30min。
[0039] 培养基Ⅱ:RCM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常规技术):在胰蛋白胨10g、酵母粉3g、牛肉浸粉10g、葡萄糖5g、可溶性淀粉1g、氯化钠5g、无水乙酸钠1.5g、半胱氨酸盐0.5g中加入1000mL水,调节pH7.5,加入食品级白油(约1-2cm)置高温灭菌锅中于115℃、20min灭菌,备用。
[0040] 培养基Ⅲ:种子罐(发酵罐)培养基制备方法为:葡萄糖20g,玉米粉10g,大豆粉40g,酵母粉8g,1g硅油(H201-100),碳酸氢钙0.5g,氯化钙0.015g,硫酸铵1g,硫酸镁0.15g,硫酸锰0.15g,加水1000ml,用NaHCO3调节pH至7.0,于121-128℃条件下消毒30-35min。
[0041] 备注说明:以下步骤中,摇床是指25-35转/分钟的转速;搅拌是指70-80转/分钟的转速。
[0042] 步骤一,将枯草芽孢杆菌(保藏号:CGMCC No.9383)甘油管2支(每支含有浓度8
约为50×10cfu/ml的菌液1.5ml)接种于1个5L三角瓶中(内装2L培养基Ⅰ),于37℃摇床培养18h,然后投入至500L(装量为300L培养基Ⅲ)种子罐中扩大培养18h(培养温度
3
37℃、开搅拌、通气量10m/h),以并此得到枯草芽孢杆菌菌液。
[0043] 将地衣芽孢杆菌(保藏号:CGMCC No.9385)甘油管2支(每支含有浓度为8
50×10cfu/ml的菌液1.5ml)接种于1个5L三角瓶中(内装2L培养基Ⅰ),于37℃摇床培养18h,然后投入至500L(装量为300L培养基Ⅲ)种子罐中扩大培养18h(培养温度37℃、
3
开搅拌、通气量10m/h),以此得到地衣芽孢杆菌菌液。
[0044] 将丁酸梭菌菌株(保藏号:CGMCC No.9386)甘油冻存管2支(每支含有浓度为8
2.0×10cfu/ml的菌液1.5ml)接种于1个5L三角瓶中(内装2L培养基Ⅱ),37℃静置厌氧培养18h, 然后投入至500L(装量为300L培养基Ⅲ)种子罐中扩大培养18h(温度37℃,不开搅拌、静置厌氧培养)以此得到丁酸梭菌菌液。
[0045] 步骤二,将15吨培养基Ⅲ投入20T发酵罐,作为基础发酵液。
[0046] 备注说明:于121-128℃条件下消毒30-35min这个步骤可在上述发酵罐内完成。
[0047] 步骤三,待基础发酵液温度为37℃时,控制罐压0.01Mpa,加入150L步骤一中制得3
的枯草芽孢杆菌液,于培养温度37℃、开搅拌、通气量800m/h的培养条件下进行枯草芽孢杆菌芽孢的发酵,发酵12h后,投入150L步骤一中制得的地衣芽孢杆菌菌液,培养条件不变,继续发酵16h,然后关搅拌、停止通气,保温继续发酵2h,最后投入150L步骤一中制得的丁酸梭菌菌液进行发酵,于培养温度37℃、关搅拌、不通气、静置厌氧培养的培养条件下继续发酵24h。
[0048]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得到的发酵液100目过滤后,进入碟式离心机离心,浓缩至原体积的30%,然后经喷雾干燥(进风温度210℃±5℃,出风口温度95℃±5℃)得到成品(粉末)---复合益生菌制剂。
[0049] 备注说明:微生物平皿和试管检测,所得的复合菌剂中,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9 9 7
杆菌、丁酸梭菌的含量分别为1.5×10cfu/g、1.8×10cfu/g、1.2×10cfu/g。
[0050] 实验1:复合微生物制剂在动物上的应用
[0051] 选取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216头,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mg/kg硫酸粘杆菌素,复合发酵益生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mg/kg(实施例1所得的复合益生菌剂,即通过本发明复合发酵技术生产的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的复合物),试验期21天。实验期间观察各组猪群采食和饮水情况,记录耗料量,测定断奶后21天的体重,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收集试验结束时直肠取粪,测定其中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实验结果如表1和表2。
[0052] 表1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0053]组别 空白对照组 抗生素组 复合益生菌制剂组
平均始重(kg) 7.05 7.08 6.96
平均末重(kg) 11.01 11.95 12.11
平均日增重(g) 189b 232a 245a
平均日采食量(g) 302 354 372
料重比 1.61a 1.53b 1.53b
[0054] 注:表中数据标注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0055] 表1的结果表明:添加本发明的复合发酵益生菌制剂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复合发酵益生菌制剂与抗生素组生长性能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
[0056] 表2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0057]组别 空白对照组 抗生素组 复合益生菌制剂组
大肠杆菌(lgcfu/g) 8.26a 7.23b 7.47b
乳酸杆菌(lgcfu/g) 8.76b 8.83b 9.77a
双歧杆菌(lgcfu/g) 9.47b 8.56c 10.72a
[0058] 表2的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复合发酵益生菌制剂能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粪便大肠杆菌数量,提高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有利于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
[0059] 对比例1、三种益生菌分别发酵,然后按比例混合:
[0060] 培养基Ⅰ、培养基Ⅱ、培养基Ⅲ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61] (1)、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步骤:
[0062] 步骤一,将枯草芽孢杆菌(保藏号:CGMCC No.9383)甘油管2支(每支含有浓度8
约为50×10cfu/ml的菌液1.5ml)接种于1个5L三角瓶中(内装2L培养基Ⅰ),于37℃摇床培养18h,然后投入至500L(装量为300L培养基Ⅲ)种子罐中扩大培养18h(培养温度
3
37℃、开搅拌、通气量10m/h),以并此得到枯草芽孢杆菌菌液。
[0063] 步骤二,将15T培养基Ⅲ投入20T发酵罐中,作为基础发酵液。
[0064] 备注说明:于121-128℃条件下消毒30-35min这个步骤可在上述发酵罐内完成。
[0065] 步骤三,待基础发酵液温度为37℃时,控制罐压0.01Mpa,加入150L步骤一中制得3
的枯草芽孢杆菌液,于培养温度37℃、开搅拌、通气量800m/h的培养条件下进行枯草芽孢杆菌芽孢的发酵,发酵时间为28h。
[0066] 步骤四,将第三步中得到的发酵液100目过滤后,进入碟式离心机离心,浓缩至原体积的30%,然后经喷雾干燥(进风温度210℃±5℃,出风口温度95℃±5℃)得到成品(粉末)---枯草芽孢杆菌制剂。
[0067] 备注说明:微生物平皿和试管检测,所得的枯草芽孢杆菌含量分别为9
1.2×10cfu/g。低于复合发酵工艺生产的枯草芽孢杆菌含量。
[0068] (2)、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步骤:
[0069] 步骤一,将地衣芽孢杆菌(保藏号:CGMCC No.9385)甘油管2支(每支含有浓度8
为 50×10cfu/ml的菌液1.5ml)接种于1个5L三角瓶中(内装2L培养基Ⅰ),于37℃摇床培养18h,然后投入至500L(装量为300L培养基Ⅲ)种子罐中扩大培养18h(培养温度
3
37℃、开搅拌、通气量10m/h),以此得到地衣芽孢杆菌菌液。
[0070] 步骤二,将15T培养基Ⅲ投入20T发酵罐中,作为基础发酵液。
[0071] 备注说明:于121-128℃条件下消毒30-35min这个步骤可在上述发酵罐内完成。
[0072] 步骤三,待基础发酵液温度为37℃时,控制罐压0.01Mpa,加入150L步骤一中制得3
的地衣芽孢杆菌菌液,于培养温度37℃、开搅拌、通气量800m/h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地衣芽孢杆菌的发酵,发酵时间为24h。
[0073]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得到的发酵液100目过滤后,进入碟式离心机离心,浓缩至原体积的30%,然后经喷雾干燥(进风温度210℃±5℃,出风口温度95℃±5℃)得到成品(粉末)---地衣芽孢杆菌制剂。
[0074] 备注说明:微生物平皿和试管检测,所得的地衣芽孢杆菌含量分别为9
1.5×10cfu/g。低于复合发酵工艺生产的地衣芽孢杆菌含量。
[0075] (3)、丁酸梭菌菌株发酵步骤:
[0076] 步骤一,将丁酸梭菌菌株(保藏号:CGMCC No.9386)甘油冻存管2支(每支含有8
浓度为2.0×10cfu/ml的菌液1.5ml)接种于1个5L三角瓶中(内装2L培养基Ⅱ),37℃静置厌氧培养18h,然后投入至500L(装量为300L培养基Ⅲ)种子罐中扩大培养18h(温度
37℃,不开搅拌、静置厌氧培养)以此得到丁酸梭菌菌液。
[0077] 步骤二,将15T培养基Ⅲ投入20T发酵罐中,作为基础发酵液。
[0078] 备注说明:于121-128℃条件下消毒30-35min这个步骤可在上述发酵罐内完成。
[0079] 步骤三,待基础发酵液温度为37℃时,控制罐压0.01Mpa,加入150L步骤一中制得的丁酸梭菌菌液,于培养温度37℃、不搅拌、不通气的培养条件下进行丁酸梭菌的发酵,发酵时间为24h。
[0080]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得到的发酵液100目过滤后,进入碟式离心机离心,浓缩至原体积的30%,然后经喷雾干燥(进风温度210℃±5℃,出风口温度95℃±5℃)得到成品(粉末)---丁酸梭菌制剂。
[0081] 备注说明:微生物平皿和试管检测,所得的丁酸梭菌含量分别为1.0×107cfu/g,低于复合发酵工艺生产的丁酸梭菌含量。
[0082] 对比实验:
[0083] 将上述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地衣芽孢杆菌制剂、丁酸梭菌制剂按照1:1:1的质量比混合,得菌剂混合物;以该菌剂混合物替代实验1中的复合益生菌剂(添加量不变,仍为300mg/kg)进行实验,所得结果如下表3和表4所示。
[0084] 表3、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0085]组别 菌剂混合物
平均始重(kg) 7.08
平均末重(kg) 11.44
平均日增重(g) 207b
平均日采食量(g) 330
料重比 1.59b
[0086] 注:表中数据标注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0087] 表4、对断奶仔猪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0088]组别 菌剂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