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砂的再生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80030840.6

文献号 : CN10437927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青木之典

申请人 :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了能够防止狭缝的堵塞的流动床的型砂的再生装置。该型砂的再生装置具备:再生处理槽(3),其使型砂再生;流动槽(4),其上游侧上部与上述再生处理槽的下部连通连结,并对从该再生处理槽落下的再生砂以及微粉进行输送;吸尘罩(5),其下部与上述流动槽的下游侧上部连通连结,并将该流动槽内的上述微粉收集,上述流动槽的流动床(6)具备多个山形的覆盖部件(13)和多个谷形的底部部件(14),并以使该山形的覆盖部件在上、该谷形的底部部件在下的方式在水平方向交互地配置,该山形的覆盖部件的端部与该谷形的底部部件的端部的间隙成为用于供给空气的倾斜状的狭缝(15)。

权利要求 :

1.一种型砂的再生装置,具备:再生处理槽,其使型砂的表层部的粘合剂剥离而使该型砂再生;流动槽,其上游侧上部与所述再生处理槽的下部连通连结,并对从该再生处理槽落下的再生砂以及微粉进行输送;以及吸尘罩,其下部与所述流动槽的下游侧上部连通连结,将该流动槽内的所述微粉收集,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动槽的流动床具备多个山形的覆盖部件及多个谷形的底部部件,并以使该山形的覆盖部件在上、该谷形的底部部件在下的方式在水平方向交互地配置,该山形的覆盖部件的端部与该谷形的底部部件的端部的间隙成为用于供给空气的倾斜状的狭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砂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再生砂以及微粉在所述流动槽中的输送方向正交的剖面中,所述山形的覆盖部件与所述谷形的底部部件以使所述山形的覆盖部件在上、所述谷形的底部部件在下的方式在水平方向交互地被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砂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再生砂以及微粉在所述流动槽中的输送方向上,所述山形的覆盖部件与所述谷形的底部部件以使所述山形的覆盖部件在上、所述谷形的底部部件在下的方式在水平方向交互地被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型砂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谷形的底部部件的谷部空间配设了整流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砂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部件为圆棒。

说明书 :

型砂的再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剥离使用完毕的型砂(例如,自硬型砂)的表层部的粘合剂,并将该型砂再生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在型砂的再生装置中,公知为了除去再生该型砂时产生的粉尘,而在包含粉尘的该型砂吹入空气而形成流动层,使该流动层朝进行该流动层的分级的吸尘罩飘上来,利用沉降速度之差而分级(例如,参照专利第3329757号公报)。此外,以往,如图6所示,作为用于制作上述流动层的流动床,使用在狭缝板100设置向上喷出空气的狭缝101,即使停止送风时堆积在周围的砂粒落入也在设置于狭缝101的下部的支撑板102停止,通过之后的再次送风而与空气共同从狭缝101喷出那样的构造。
[0003] 但是,在上述的流动床的构造中,进入狭缝101的砂粒聚合而引起桥部,从而引起堵塞103,因此存在需要定期清扫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了能够防止狭缝的堵塞的流动床的型砂的再生装置。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型砂的再生装置具备:再生处理槽,其使型砂的表层部的粘合剂剥离而使该型砂再生;流动槽,其上游侧上部与上述再生处理槽的下部连通连结,并对从该再生处理槽落下的再生砂以及微粉进行输送;以及吸尘罩,其下部与上述流动槽的下游侧上部连通连结,从而将该流动槽内的上述微粉收集,其特征在于,上述流动槽的流动床具备多个山形的覆盖部件及多个谷形的底部部件,并以使该山形的覆盖部件在上、该谷形的底部部件在下的方式在水平方向交互地配置,该山形的覆盖部件的端部与该谷形的底部部件的端部的间隙成为用于供给空气的倾斜状的狭缝。
[0006] 另外,本发明的型砂的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与上述再生砂以及微粉在上述流动槽中的输送方向正交的剖面中,上述山形的覆盖部件与上述谷形的底部部件以使上述山形的覆盖部件在上、上述谷形的底部部件在下的方式在水平方向交互地配置。
[0007] 另外,本发明的型砂的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再生砂以及微粉在上述流动槽中的输送方向上,上述山形的覆盖部件与上述谷形的底部部件以使上述山形的覆盖部件在上、上述谷形的底部部件在下的方式在水平方向交互地配置。
[0008] 另外,本发明的型砂的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谷形的底部部件的谷部空间配设了整流部件。
[0009] 另外,本发明的型砂的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整流部件为圆棒。
[0010] 本发明的型砂的再生装置具备:再生处理槽,其剥离型砂的表层部的粘合剂而使该型砂再生;流动槽,其上游侧上部与上述再生处理槽的下部连通连结,并对从该再生处理槽落下的再生砂以及微粉进行输送;以及吸尘罩,其下部与上述流动槽的下游侧上部连通连结,并将该流动槽内的上述微粉收集,上述流动槽的流动床具备多个山形的覆盖部件和多个谷形的底部部件,并以使该山形的覆盖部件在上、该谷形的底部部件在下的方式在水平方向交互地配置,该山形的覆盖部件的端部与该谷形的底部部件的端部的间隙成为用于供给空气的倾斜状的狭缝,因此具有能够防止狭缝的堵塞等各种效果。
[0011] 本申请基于日本2012年8月23日申请的特愿2012-183748号,其内容作为本申请的内容,形成其一部分。
[0012] 另外,能够通过以下详细的说明而更加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然而,详细的说明以及特定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仅为了实现说明的目的而进行记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能够根据以上详细的说明,明确各种变更、改变。
[0013] 申请者未打算将所记载的实施方式都贡献于公众,在所公开的改变、代替方案中可能词句上未包含于权利要求书,但是在均等论下也属于本发明的一部分。
[0014] 在本说明书或者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中,名词以及相同的指示语的使用,只要未被特别地指示,或者只要未被文脉清楚地否定,能够解释为包含单个和多个中任一个。在本说明书中所欲提供的任意的例示或者例示性用语(例如,“等”)的使用,其意图也只是对本发明的说明容易,在权利要求书没有记载的前提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型砂的再生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主剖视图。
[0016]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0017] 图3是图2的流动床的局部放大图。
[0018] 图4是图2的流动床的局部放大图,是对在谷形的底部部件的谷部空间配设了圆棒的情况下的来自对置的狭缝的空气流进行说明的图。
[0019] 图5是表示山形的覆盖部件以及谷形的底部部件的山的角度以及谷的角度的局部详细图。
[0020] 图6是用于对以往的流动床的构造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使用在碱性苯酚自硬工序的自硬型砂的再生的例子。首先,对自硬型砂的再生装置全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图1中,附图标记1是供回收的使用完毕的自硬型砂存积的回收砂料斗。而且,在该回收砂料斗1的下端配设有门部2,该门部2通过开闭气缸11(参照图2)进行开闭。
[0022] 而且,在上述回收砂料斗1的下部连结有再生处理槽3,在该再生处理槽3中,投入的自硬型砂彼此摩擦,由此将该自硬型砂的表层部的粘合剂剥离,从而使该自硬型砂再生。其中,所谓“连结”还包括在连结的两个部件之间夹有其他部件等的情况。
[0023] 而且,在该再生处理槽3的下部连通连结有流动槽4的上游侧上部,在该流动槽4中,输送从该再生处理槽3落下的再生砂(再生的自硬型砂)以及微粉。而且,在该流动槽4的下游侧上部连通连结有吸尘罩5的下部,该吸尘罩5的上端与未图示的集尘器连通。此外,若该集尘器工作,则上述流动槽4内的上述微粉在吸尘罩5被聚集。此处,“上游”、“下游”是指被处理的自硬型砂或再生砂、被剥离的微粉等移动的方向的“上游”、“下游”。
[0024] 另外,在上述流动槽4的下部配设有流动床6。而且,该流动床6的床下成为空气室7,该流动床6的床上成为流动部8。而且,在该流动床6的下游侧前端设置有排出上述再生砂的砂排出口9。
[0025] 另外,在上述空气室7的下部连通连结有通风道10,该通风道10与送风机12(参照图2)连通连结。
[0026] 接下来,对上述流动床6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上述流动床6如图3所示,具备由等边山形钢形成的多个山形的覆盖部件13、和多个谷形的底部部件14,以该山形的覆盖部件13在上、该谷形的底部部件14在下的方式在水平方向交互地配置。此处,“山形的覆盖部件13”是指山形钢的角部位于上部,两边向斜下方延伸的部件。“谷形的底部部件14”是指山形钢的角部位于下部,两边向斜上方延伸的部件。另外,“山形的覆盖部件13在上、该谷形的底部部件14在下”是指“山形的覆盖部件13”的边位于比“底部部件14”的边靠上方的位置。
[0027] 而且,该山形的覆盖部件13的边的前端侧的部分(称为“端部”)13a与该谷形的底部部件14的端部14a以在上下方向确保间隙的状态下重叠(层叠),该确保的上下方向的间隙成为用于对上述流动部8供给空气的倾斜状的狭缝15。而且,在上述谷形的底部部件14的谷部空间,将作为对从狭缝15喷射的空气进行整流的整流部件的铁制等的圆棒16以确保与该底部部件14的内表面的间隙的状态配设。
[0028]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山形的覆盖部件13与上述谷形的底部部件14在与上述流动槽4的上述再生砂以及微粉的输送方向(图1的箭头Y1的方向)正交的剖面(图2的剖面)中,以使上述山形的覆盖部件13在上、上述谷形的底部部件14在下的方式在水平方向被交替地配置。
[0029] 另外,如图1所示,上述山形的覆盖部件13以及谷形的底部部件14在长度方向,几乎遍及全体配设,并以随着朝向下游侧前端而慢慢变低的方式倾斜地配设。此外,上述圆棒16虽在图1中省略图示,但与该山形的覆盖部件13以及谷形的底部部件14相同,在长度方向,几乎遍及全体配设,并以随着朝向下游侧前端而慢慢变低的方式倾斜地配设。
[0030] 对这样构成的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首先,通过开闭气缸11使门部2打开规定时间,由此将规定量的存积于回收砂料斗1的使用完毕的自硬型砂投入再生处理槽3。接下来,在再生处理槽3,使投入的自硬型砂彼此摩擦,由此研磨该自硬型砂。由此,将该自硬型砂的表层部的粘合剂剥离,使该自硬型砂再生。
[0031] 其后,因研磨该自硬型砂产生的微粉即被剥离的粘合剂等,与再生的自硬型砂、即再生砂从再生处理槽3落下,投入流动槽4的流动部8。在流动槽4中,通过送风机12的工作,经由通风道10连续地对空气室7供给空气。因此,该空气室7的空气通过狭缝15连续地向流动部8喷出。通过因来自该狭缝15的空气产生的流动部8的向上的气流,使该流动部8内的微粉以及再生砂悬浮,并且朝向倾斜地配设的流动床6的下游侧(图1的箭头Y1的方向)被输送。其中,“输送”还包括微粉以及再生砂悬浮并且朝向倾斜的下方移动的情况。
[0032] 此外,通过上述未图示的集尘器的工作,在吸尘罩5产生朝向集尘器的上升气流。因此,在该流动部8内的微粉以及再生砂悬浮并且输送时,沉降速度慢的微粉被在吸尘罩5内上升的气流捕捉收集,从而被上述未图示的集尘器回收。而且,空气中的沉降速度快的再生砂不上升而保持原样朝向流动床6的前端被输送,从砂排出口9排出。而且,该排出的再生砂被未图示的回收单元回收,并再利用。
[0033] 此外,在本发明中,流动槽4的流动床6具备多个山形的覆盖部件13和多个谷形的底部部件14,并以使该山形的覆盖部件13在上、该谷形的底部部件14在下的方式在水平方向交互地配置,该山形的覆盖部件13的端部13a与该谷形的底部部件14的端部14a的间隙成为用于供给空气的倾斜状的狭缝15。
[0034] 根据本结构,能够形成对流动部8供给空气的多个倾斜状的狭缝15,该狭缝15的流动部8侧的开口比水平更向下。因此,即使在流动部8内微粉以及再生砂正悬浮的时候停止送风机12,微粉以及再生砂也朝流动部8侧,即、底部部件14的谷部落下。因此,具有能够防止微粉、再生砂进入狭缝15而堵塞该狭缝15的优点。另外,其结果,在停止了再生处理槽3的再生处理后,将流动部8内的微粉收集,并且不等到再生砂完全排出,也能够停止送风机12,从而也具有能够节约电力的优点。
[0035]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虽在谷形的底部部件14的谷部空间配设整流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圆棒16),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省略该整流部件。但是,配设该整流部件是更加优选的,对该点进行详述。
[0036] 在谷形的底部部件14的谷部空间未配设整流部件的情况下,存在从对置的狭缝15喷出的空气碰撞而产生紊流。但是,在谷形的底部部件14的谷部空间配设了整流部件的情况下,从对置的狭缝15喷出的空气与整流部件碰撞而改变方向,因此喷出的空气彼此不会相互碰撞。因此,能够使紊流减少并调整气流,由此存在提高微粉除去效果的优点。另外,再生砂的砂粒与整流部件碰撞,而产生附着于砂粒的微粉掉落的效果。
[0037]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谷形的底部部件14的谷部空间,以确保与该底部部件14的内表面的间隙的状态下配设整流部件,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整流部件与该底部部件14的内表面接触。
[0038]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作为该整流部件使用了圆棒16,但不局限于此,作为整流部件其他的例如可举出方棒、六角棒、五角棒等。但是,作为整流部件更加优选使用圆棒16,对该点进行详述。
[0039] 如图4所示,在谷形的底部部件14的谷部空间配设了圆棒16作为整流部件的情况下,在圆棒16的两侧下部产生再生砂的砂粒静止而成的堆积物。该堆积物的上表面在圆棒16的附近形成圆滑的曲面。从对置的狭缝15喷出的空气被该曲面引导而向上反转,从而沿相同的方向行进,因此与在自由的状态下空气彼此碰撞的情况相比,具有减少风速的紊流的优点。
[0040]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山形的覆盖部件13与谷形的底部部件14在与流动槽4的再生砂以及微粉的输送方向(图1的箭头Y1的方向)正交的剖面(图2的剖面)中,以使山形的覆盖部件13在上、谷形的底部部件14在下的方式在水平方向交互地配置。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山形的覆盖部件13与谷形的底部部件14在流动槽4的再生砂以及微粉的输送方向(图1的箭头Y1的方向),即、在图1的剖面中以使山形的覆盖部件13在上、谷形的底部部件14在下的方式在水平方向交互地配置。
[0041] 若这样配置,则微粉、再生砂按顺序越过并进入覆盖部件13的山形部分,再生砂完全排出要花费时间,但再生砂的砂粒与覆盖部件13的山形部分碰撞的次数也增加,由此附着于该砂粒的微粉掉落的效果也变好。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分开(分级)微粉与再生砂。
[0042]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山形的覆盖部件13以及谷形的底部部件14由等边山形钢制作,山的角度A1以及谷的角度A2(参照图5)为90度。但是,不限定于此,该山形的覆盖部件13以及谷形的底部部件14也可以将铁板折弯而制作,该山的角度A1以及谷的角度A2也不限定为90度。
[0043]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虽示出了用于碱性苯酚自硬工序的自硬型砂的再生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本发明不仅能够在用于有机自硬工序的自硬型砂的再生、还能够在用于无机自硬工序的自硬型砂的再生中适用。此外,作为能够适用的有机自硬工序,例如可举出,上述的碱性苯酚、呋喃、苯酚氨基甲酸乙酯等的有机自硬工序。另外,作为能够适用的无机自硬工序,例如可举出,使用了水玻璃的无机自硬工序。
[0044]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自硬型砂的再生,也能够在其他的例如,湿型砂、使了用有机粘合剂的型砂、使用了无机粘合剂的型砂等型砂的再生中适用。
[0045] 以下,列举在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使用了的主要的附图标记。
[0046] 1...回收砂料斗;3...再生处理槽;4...流动槽;5...吸尘罩;6...流动床;13...山形的覆盖部件;13a...山形的覆盖部件的端部;14...谷形的底部部件;14a...谷形的底部部件的端部;15...狭缝;16...整流部件;Y1...流动槽的再生砂以及微粉的输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