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446155.8

文献号 : CN10441789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佐治慎一郎下前拓己

申请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能够使热水贮存单元在包装的状态下容易搬运。包装主体(10)具有顶板部(15、16)和侧板部(12、14)。顶板部(15、16)被外壳(41)的上表面(41e)支承。侧板部(12、14)与顶板部(15、16)连接。侧板部(12、14)的下端面(12a、14a)位于比外壳支脚(42)的下端面(42a)靠上侧的位置。

权利要求 :

1.一种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其对热水贮存单元(2)进行包装,上述热水贮存单元(2)具有:罐体(40);覆盖上述罐体(40)的外壳(41);以及支承上述外壳(41)的外壳支脚(42),上述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的特征在于,该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具备包装主体(10、10A、10B),上述包装主体(10、10A、

10B)具有:顶板部(15、16),其与上述外壳(41)的上表面(41e)对置;侧板部(11、12、13、

14),其与上述外壳(41)的侧面(41a、41b、41c、41d)对置;以及从前方覆盖上述外壳支脚(42)的底托体(30),上述顶板部(15、16)被上述外壳(41)的上表面(41e)支承,上述侧板部(11、12、13、14)与上述顶板部(15、16)连接,上述侧板部(11、12、13、14)的下端面(11a、12a、13a、14a)位于比上述外壳支脚(42)的下端面(42a)靠上侧的位置,在上述侧板部(11)的下部设置有盖部(11c),该盖部(11c)配置在上述底托体(30)的前方并与上述底托体(30)对置,上述盖部(11c)通过刻痕(11b)而连接于上述侧板部(11)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顶板部(15、16)和上述侧板部(11、12、13、14)连续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顶板部(15、16)和上述侧板部(11、12、13、14)是分体的,上述侧板部(11、12、13、14)被安装于上述顶板部(15、16)。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侧板部(11、12、13、14)具有卡定部(17),上述卡定部(17)卡定于上述外壳(41)来限制上述侧板部相对于上述外壳(41)向上方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侧板部(11、12、13、14)的下端面(11a、12a、13a、14a)位于比上述外壳(41)的下表面(41f)靠下侧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侧板部(11、12、13、14)的下端面(11a、12a、13a、14a)位于比上述外壳(41)的下表面(41f)靠下侧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包装主体(10、10A、10B)能够在与上述外壳(41)的侧面(41a、41b、41c、41d)对置的位置分割成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包装主体(10、10A、10B)能够在与上述外壳(41)的侧面(41a、41b、41c、41d)对置的位置分割成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包装主体(10、10A、10B)能够在与上述外壳(41)的侧面(41a、41b、41c、41d)对置的位置分割成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包装主体(10、10A、10B)能够在与上述外壳(41)的侧面(41a、41b、41c、41d)对置的位置分割成多个。

说明书 :

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作为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在日本特开2011-13191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结构。上述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对热水贮存单元进行包装。上述热水贮存单元具有:罐体;覆盖上述罐体的外壳;以及支承上述外壳的外壳支脚。
[0003] 上述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具有:顶板,其与上述外壳的上表面对置;侧板,其与上述外壳的侧面对置;以及底板,其与上述外壳支脚的下端面对置。顶板、侧板和底板是分体的,彼此未被连接起来。利用PP带(聚丙烯带)将顶板、侧板和底板缠绕起来,避免它们散开。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31910号公报
[0007] 然而,根据上述以往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在将上述热水贮存单元搬运到规定的设置场所时,在搬运前将PP带切断并将顶板、侧板和底板从热水贮存单元卸下后对热水贮存单元进行搬运。
[0008] 这样,由于上述热水贮存单元在没有上述包装结构的状态下被搬运,因此,若在房屋狭窄的场所搬运热水贮存单元,则有可能会碰伤外壳、或碰坏房屋的壁面等。
[0009] 另外,也可以考虑利用上述包装结构将上述热水贮存单元包装后直接运到规定的设置场所,但由于必须将外壳支脚固定在规定的设置场所,因此在搬运前必定需要将底板从外壳支脚卸下。并且,在卸下底板时,必须切断PP带,顶板、侧板和底板自然会散开。这样,在搬运前必须将包装结构从热水贮存单元卸下。

发明内容

[0010]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使热水贮存单元在包装的状态下容易搬运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
[0011]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是对热水贮存单元进行包装的包装结构,所述热水贮存单元具有:罐体;其覆盖上述罐体的外壳;以及支承上述外壳的外壳支脚,所述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的特征在于,
[0012] 该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具备包装主体,上述包装主体具有:顶板部,其与上述外壳的上表面对置;以及侧板部,其与上述外壳的侧面对置,
[0013] 上述顶板部被上述外壳的上表面支承,
[0014] 上述侧板部与上述顶板部连接,
[0015] 上述侧板部的下端面位于比上述外壳支脚的下端面靠上侧的位置。
[0016] 根据本发明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上述顶板部被上述外壳的上表面支承,上述侧板部与上述顶板部连接,因此,上述包装主体挂于上述外壳的上表面。由此,包装主体与外壳的相对的位置变得不容易偏移,例如,外壳的手孔与包装主体的手孔变得不容易偏移,能够利用包装主体使外壳在包装的状态下容易搬运。
[0017] 由于上述侧板部的下端面位于比上述外壳支脚的下端面靠上侧的位置,因此,在利用包装主体将外壳包装后直接搬运时,侧板部的下端面变得不易接触地面。由此,包装主体变得不易相对于外壳偏移,容易搬运。
[0018] 由于上述侧板部的下端面位于比上述外壳支脚的下端面靠上侧的位置,因此,在利用包装主体将外壳包装的状态下将外壳支脚设置于地面时,侧板部的下端面不与地面接触。由此,即使在将热水贮存单元包装后直接搬运并设置,也能够防止包装主体相对于外壳的偏移。
[0019] 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中,上述顶板部和上述侧板部连续成一体。
[0020]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由于上述顶板部和上述侧板部连续成一体,因此能够减少包装主体的部件数量,包装作业变得容易。
[0021] 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中,上述顶板部和上述侧板部是分体的,上述侧板部被安装于上述顶板部。
[0022]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由于上述顶板部和上述侧板部是分体的,因此能够使顶板部和侧板部的厚度及材质不同,能够满足顶板部和侧板部不同的要求。
[0023] 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中,上述侧板部具有卡定部,所述卡定部卡定于上述外壳来限制上述侧板部相对于上述外壳向上方的移动。
[0024]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由于上述侧板部具有卡定部,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包装主体相对于外壳向上方的偏移。
[0025] 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中,上述侧板部的下端面位于比上述外壳的下表面靠下侧的位置。
[0026]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由于上述侧板部的下端面位于比上述外壳的下表面靠下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利用侧板部来保护外壳的下表面。
[0027] 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中,上述包装主体能够在与上述外壳的侧面对置的位置分割成多个。
[0028]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上述包装主体能够在与上述外壳的侧面对置的位置分割成多个。因此,即使将热水贮存单元包装后直接设置于规定的设置场所,也能够在与外壳的侧面对置的位置将包装主体分割,能够容易地将包装主体从外壳卸下。
[0029] 发明效果
[0030] 根据本发明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上述顶板部被上述外壳的上表面支承,上述侧板部与上述顶板部连接,上述侧板部的下端面位于比上述外壳支脚的下端面靠上侧的位置,因此,能够使热水贮存单元在包装的状态下容易搬运。

附图说明

[0031] 图1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示出的立体图。
[0032] 图2是将上述包装结构的分解状态示出的立体图。
[0033] 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0034] 图4是从上述包装结构的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0035] 图5A是对搬运热水贮存单元的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36] 图5B是对搬运热水贮存单元的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37] 图5C是对搬运热水贮存单元的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38] 图5D是对搬运热水贮存单元的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39] 图6是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示出的立体图。
[0040] 图7是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示出的剖视图。
[0041] 标号说明
[0042] 1 包装结构
[0043] 2 热水贮存单元
[0044] 10、10A、10B 包装主体
[0045] 11 第一侧板部
[0046] 11a 下端面
[0047] 11b 刻痕
[0048] 11c 盖部
[0049] 12 第二侧板部
[0050] 12a 下端面
[0051] 13 第三侧板部
[0052] 13a 下端面
[0053] 13b 手孔
[0054] 14 第四侧板部
[0055] 14a 下端面
[0056] 15 第一顶板部
[0057] 16 第二顶板部
[0058] 17 卡定部
[0059] 20 底板体
[0060] 30 底托体
[0061] 40 罐体
[0062] 41 外壳
[0063] 41a 前侧面
[0064] 41b 右侧面
[0065] 41c 左侧面
[0066] 41d 后侧面
[0067] 41e 上表面
[0068] 41f 下表面
[0069] 410 凹部
[0070] 411 手孔
[0071] 42 外壳支脚
[0072] 42a 下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73] 下面,通过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说明。
[0074] (第一实施方式)
[0075] 图1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示出的立体图。图2是将上述包装结构的分解状态示出的立体图。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上述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1对热水贮存单元2进行包装。
[0076] 上述热水贮存单元2具有:罐体40;覆盖上述罐体40的外壳41;以及支承上述外壳41的外壳支脚42。上述罐体40将通过(未图示的)热泵单元而被加热的温水贮留,并将温水提供至(未图示的)热水供给终端。
[0077] 上述外壳41形成为长方体,其具有前侧面41a、右侧面41b、左侧面41c、后侧面41d、上表面41e和下表面41f。在上述前侧面41a的下部设置有凹部410,用于与外部管道连接的管道露出于上述凹部410。
[0078] 上述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1具有包装主体10、底板体20和底托体30。
[0079] 上述底板体20由例如木框构成。底板体20与上述外壳支脚42的下端面42a对置。利用螺栓等使外壳支脚42的下端面42a固定于底板体20。
[0080] 上述底托体30由例如瓦楞纸板构成。底托体30嵌入于上述外壳41的前侧面41a的凹部410中。附件、安装说明书、使用说明书、保证书等被收纳在底托体30中。
[0081] 上述包装主体10覆盖上述外壳41。包装主体10由例如瓦楞纸板构成。包装主体10具有:与外壳41的前侧面41a、右侧面41b、左侧面41c和后侧面41d对置的第一至第四侧板部11、12、13、14;以及与外壳41的上表面41e对置的第一顶板部15和第二顶板部16。
[0082] 上述第一至第四侧板部11、12、13、14沿着周向顺次地被连接起来。第一侧板部11与外壳41的前侧面41a对置。第二侧板部12与外壳41的左侧面41c对置。第三侧板部13与外壳41的后侧面41d对置。第四侧板部14与外壳41的右侧面41b对置。第一至第四侧板部11、12、13、14无间隙地与外壳41的前侧面41a、右侧面41b、左侧面41c和后侧面
41d接触。
[0083] 上述第一侧板部11和上述第二侧板部12连续成一体。上述第三侧板部13和上述第四侧板部14连续成一体。第二侧板部12和第三侧板部13彼此卡合。即,第二侧板部12的插入片121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被插入到第三侧板部13的插入槽隙131中。第四侧板部14和第一侧板部11彼此卡合。即,第四侧板部14的插入片141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被插入到第一侧板部11的插入槽隙111中。
[0084] 上述第一顶板部15和上述第二顶板部16覆盖上述外壳41的上表面41e的一部分,并被外壳41的上表面41e支承。上述第一至第四侧板部11、12、13、14与第一顶板部15和第二顶板部16连接。第一顶板部15与第二侧板部12连续成一体。第一顶板部15和第一侧板部11彼此卡合。即,第一侧板部11的插入片112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被插入到第一顶板部15的插入槽隙151中。第二顶板部16与第三侧板部13连续成一体。第二顶板部16和第三侧板部13彼此卡合。即,第三侧板部13的插入片132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被插入到第二顶板部16的插入槽隙161中。
[0085] 上述包装主体10能够在与上述外壳41的前侧面41a、右侧面41b、左侧面41c和后侧面41d对置的位置分割成多个。即,包装主体10由彼此能够分割的第一分割体和第二分割体构成。第一侧板部11、第二侧板部12和第一顶板部15连续成一体,构成第一分割体。第三侧板部13、第四侧板部14和第二顶板部16连续成一体,构成第二分割体。
[0086] 上述第一侧板部11的下端面11a、上述第二侧板部12的下端面12a、上述第三侧板部13的下端面13a和上述第四侧板部14的下端面14a位于比上述外壳支脚42的下端面42a靠上侧的位置。即,所有的下端面11a、12a、13a、14a位于比底板体20的上表面靠上侧的位置。并且,所有的下端面11a、12a、13a、14a位于比上述外壳41的下表面41f靠下侧的位置。此外,所有的下端面11a、12a、13a、14a位于相同的高度。另外,所有的下端面11a、12a、13a、14a也可以是不同的高度。
[0087] 上述第一侧板部11位于上述底托体30的前方。在第一侧板部11的下部,在与底托体30对置的位置设置有盖部11c。通过沿着刻痕11b进行切断,从而能够卸下该盖部11c。通过将该盖部11c卸下,从而能够使底托体30露出。
[0088] 图4是从上述包装结构的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在上述外壳41的后侧面41d的上部设置有手孔411。在搬运时,能够将手指卡在该手孔411中。在上述包装主体10的第三侧板部13,在与上述手孔411对置的位置设置有手孔13b。
[0089] 上述包装主体10的上述第一顶板部15具有露出于上述第三侧板部13侧的端面15a。在该端面15a,在与手孔13b的上方对置的位置设置有缺口15b。该缺口15b的左右宽度与手孔13b的左右宽度大致相同。
[0090] 另一方面,上述包装主体10的上述第二顶板部16不具有露出于上述第三侧板部13侧的端面。即,在第二顶板部16的第三侧板部13侧具有插入槽隙161,该插入槽隙161设置于第二顶板部16的一部分的弯折部,端面不露出。
[0091] 下面,对搬运上述热水贮存单元2的方法进行说明。
[0092] 如图5A所示,沿着刻痕11b切断而将上述包装主体10的第一侧板部11的盖部11c卸下,使底托体30露出。进而,如图5B所示,将底托体30从外壳41的凹部410卸下。
这样,如图5C所示,外壳支脚42露出于前方。然后,利用扳手4将使外壳支脚42固定于底板体20的螺栓3卸下,使外壳支脚42与底板体20分离。
[0093] 然后,如图5D所示,一个人抓着前方的外壳支脚42,另一个人抓着包装主体10的第三侧板部13,在利用包装主体10将热水贮存单元2包装的状态下对其进行搬运。此时,另一个人如图4所示那样地穿过第三侧板部13的手孔13b而握住外壳41的手孔411。由于在第一顶板部15的端面15a设置有缺口15b,因此握住手孔411的手掌位于缺口15b处,不接触第一顶板部15的端面15a。由此,不会由于与端面15a接触而使手掌产生疼痛。
[0094] 另外,也可以将图5A至图5D所示的作业指示印刷到上述包装主体10的第一侧板部11的盖部11c上。
[0095]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上述顶板部15、16被上述外壳41的上表面41e支承,上述侧板部11、12、13、14与上述顶板部15、16连接,因此,上述包装主体10挂于上述外壳41的上表面41e。由此,包装主体10与外壳41的相对的位置变得不易偏移,例如,外壳41的手孔411与包装主体10的手孔13b变得不易偏移,能够使外壳41在利用包装主体10包装的状态下容易搬运。
[0096] 由于上述侧板部11、12、13、14的下端面11a、12a、13a、14a位于比上述外壳支脚42的下端面42a靠上侧的位置,因此,在利用包装主体10将外壳41包装后直接进行搬运时,侧板部11、12、13、14的下端面11a、12a、13a、14a变得不易接触地面。由此,包装主体10变得不易相对于外壳41偏移,容易搬运。
[0097] 由于上述侧板部11、12、13、14的下端面11a、12a、13a、14a位于比上述外壳支脚42的下端面42a靠上侧的位置,因此,在利用包装主体10将外壳41包装后直接将外壳支脚42设置于地面时,侧板部11、12、13、14的下端面11a、12a、13a、14a不与地面接触。由此,即使在将热水贮存单元2包装后直接进行搬运并设置,也能够防止包装主体10相对于外壳41偏移。即,由于侧板部11、12、13、14的下端面11a、12a、13a、14a位于比底板体20的上表面靠上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去掉底板体20而进行设置。
[0098]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上述顶板部15、16与上述侧板部11、12、13、14连续成一体,因此能够减少包装主体10的部件数量,包装作业变得容易。
[0099]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上述侧板部11、12、13、14的下端面11a、12a、13a、14a位于比上述外壳41的下表面41f靠下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利用侧板部11、12、13、14来保护外壳41的下表面41f。
[0100]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上述包装主体10能够在与上述外壳41的前侧面41a、右侧面41b、左侧面41c、后侧面41d对置的位置分割成多个。因此,即使将热水贮存单元2包装后直接设置于规定的设置场所,也能够在与外壳41的前侧面41a、右侧面41b、左侧面41c、后侧面41d对置的位置将包装主体10分割,能够容易地将包装主体10从外壳41卸下。
[0101] (第二实施方式)
[0102] 图6是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示出的立体图。该第二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仅包装主体的结构不同。下面仅对该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说明。
[0103] 如图6所示,在该实施方式的包装主体10A中,侧板部11、12具有卡定部17,所述卡定部17卡定于外壳41来限制侧板部11、12相对于外壳41向上方的移动。上述卡定部17是与第一侧板部11和第二侧板部12连续地设置的弯折片。卡定部17向包装主体10A的内侧弯折而形成。卡定部17位于外壳41的凹部410内而卡定于凹部410。
[0104]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上述侧板部11、12具有卡定部17,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包装主体10A相对于外壳41向上方的偏移。
[0105] (第三实施方式)
[0106] 图7是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热水贮存单元用包装结构示出的剖视图。该第三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仅包装主体的结构不同。下面仅对该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由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说明。
[0107] 如图7所示,在该实施方式的包装主体10B中,顶板部15、16与包装主体10B的侧板部12、14是分体的。侧板部12、14安装于顶板部15、16。即,侧板部12、14借助于订书机等的销针18而固定于顶板部15、16,侧板部12、14与顶板部15、16连接。
[0108]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上述顶板部15、16与上述侧板部12、14是分体的,因此能够使顶板部15、16和侧板部12、14的厚度及材质不同,能够满足顶板部15、16和侧板部12、14不同的要求。
[0109]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改变设计。例如,也可以将上述第一至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各个特征进行各种组合。
[0110] 在上述第一至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上述顶板部覆盖外壳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但也可以覆盖外壳的上表面的全部。
[0111] 在上述第一至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上述侧板部的下端面位于比上述外壳的下表面靠下侧的位置,但也可以位于比上述外壳的下表面靠上侧的位置。
[0112] 在上述第一至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上述包装主体能够在与上述外壳的侧面对置的位置分割成两个,但也可以能够分割成三个以上。此外,包装主体也可以不能分割。
[0113] 在上述第一至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利用侧板部的插入片和插入槽隙而使上述包装主体能够分割,但也可以利用针孔线而使其能够分割。此外,也可以将包装主体的多个分割体部分地连结起来,利用该部分而对多个分割体进行分割。
[0114] 在上述第一至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作为上述热水贮存单元而未包括热泵单元的一部分的热交换器,但也可以将热交换器配置在罐体的下方。
[0115] 在上述第一至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未利用PP带将包装主体和底板体缠绕起来,但也可以利用PP带将它们缠绕起来。
[0116]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使上述侧板部的卡定部卡定于外壳的凹部,但也可以使其卡定于外壳的下表面等。
[0117]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利用销针将上述侧板部安装于顶板部,但也可以利用粘接剂或胶带等进行安装。此外,也可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侧板部设置插入片,在顶板部设置插入槽隙,将插入片插入于插入槽隙中而将侧板部安装于顶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