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的连接构造及具备该连接构造的二次电池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80074495.1

文献号 : CN10442892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山本博史小池升志水秀男柳泽宽高首藤正志和田怜

申请人 : 株式会社东芝

摘要 :

一种二次电池的连接构造及具备该连接构造的二次电池装置,根据实施方式,将分别具有电极端子(22、23)的多个电池单体(12)的电极端子彼此连接的电池连接构造具备:连接构件(40),由导电材料形成,一体地具有连接部(42)及从连接部延伸出且卡合在上述电极端子的内孔内的筒状的卡合部(46);和弹簧构件(52),嵌合在卡合部的内孔内,向电极端子的内表面挤压卡合部。

权利要求 :

1.一种电池连接器,对设置在不同的电池单体上的筒状的电极端子间进行电连接,其中,具备:总线,由导电材料构成,具有分别插入到上述不同的电池单体上设置的筒状的电极端子中的多个卡合部;和弹簧构件,具有固定于上述电极端子用的锁定部,插入到分别设置在上述多个卡合部上的内孔中;

通过由上述弹簧构件和上述筒状的电极端子夹着上述卡合部,将上述总线固定在上述电极端子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中,上述总线具有:多个连接部,分别设置有上述多个卡合部;和弹性部,被形成在连接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中,上述弹簧构件的上述锁定部是嵌于上述电极端子的外表面形成的槽部的锁定用的爪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中,上述弹性部为成型成波状的上述总线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中,上述卡合部由形成有多个狭缝的圆筒形状构件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中,构成上述卡合部的圆筒形状构件在与上述电极端子相接触的面上形成有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中,上述总线由铝或铝合金、纯铜或铜合金、镍金属中的任一种形成。

8.一种二次电池装置,具备:

多个电池单体;

外壳,收容上述多个电池单体;以及电池连接器,对收容在上述外壳中的不同的电池单体的筒状的电极端子间进行电连接,上述电池连接器具备:

总线,由导电材料构成,具有分别插入到上述不同的电池单体上设置的筒状的电极端子中的多个卡合部;和弹簧构件,具有固定于上述电极端子用的锁定部,插入到分别设置在上述多个卡合部上的内孔中;

通过由上述弹簧构件和上述筒状的电极端子夹着上述卡合部,上述总线被固定在上述电极端子上。

说明书 :

二次电池的连接构造及具备该连接构造的二次电池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对二次电池的输出端子进行连接的连接构造、及具备该连接构造的二次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作为电动汽车、混合式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的电源或者电气设备的电源,广泛使用二次电池。例如,作为非水系二次电池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高输出、高能量密度,因此作为电动汽车等的电源而受到关注。此外,为了实现更高容量化、高输出化,使用将多个二次电池排列配置在外壳内且将这些二次电池串联或并联连接而成的组电池或者二次电池装置。
[0003] 在组电池中,各二次电池(以下称为电池单体)具有正极及负极的电极端子,多个电池单体中例如相邻的2个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通过像总线这样的导电构件来彼此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总线相对于电极端子被定位,通过螺栓接合或激光焊接来连接并固定于电极端子。
[0004] 在先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87721号公报
[0007] 发明的概要
[0008]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9] 在组电池的组装中,在通过螺栓紧固来将总线与电池单体连接的情况下,作业工序数量增多,并且需要防止因紧固扭矩而对电极端子带来损伤地切实地进行连接。此外,在通过焊接来连接的情况下,需要大型的设备,并且在焊接失败的情况下,难以维修,会成为成品率下降的要因。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情况而做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将二次电池的电极端子容易且切实地连接的电池连接构造及具备该电池连接构造的二次电池装置。
[0011]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 根据实施方式,一种电池连接构造,对设置在电池单体上的筒状的电极端子进行连接,具备:连接构件,由导电材料形成,一体地具有连接部及从上述连接部延伸出且卡合在上述电极端子的内孔内的筒状的卡合部;和弹簧构件,嵌合在上述卡合部的内孔内,向上述电极端子的内表面挤压上述卡合部。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装置的立体图。
[0014] 图2是表示上述二次电池装置中的电池单体的立体图。
[0015] 图3是表示上述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部分的剖视图。
[0016] 图4是表示变形例的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的立体图。
[0017] 图5是表示上述变形例的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的剖视图。
[0018] 图6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装置的总线的立体图。
[0019] 图7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上述总线的卡合部的立体图。
[0020] 图8是上述总线的连接部及卡合部的剖视图。
[0021] 图9是表示构成上述二次电池装置中的连接构造的弹簧销的立体图。
[0022] 图10是表示上述二次电池装置的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部分和总线的分解立体图。
[0023] 图11是表示构成上述二次电池装置的连接构造的电极端子、总线、弹簧销的连接前的配置关系的剖视图。
[0024] 图12是表示在上述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上接合总线的卡合部的过程的剖视图。
[0025] 图13是放大表示上述接合部的肋和电极端子的接合状态的剖视图。
[0026] 图14是表示在上述电极端子上接合总线的卡合部、且压入弹簧销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7] 图15是表示通过总线及弹簧销连接上述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的连接工序的电池单体及接合构造的立体图。
[0028] 图16是表示连接有总线及弹簧销的状态的电极端子的剖视图。
[0029] 图17是表示连接有总线及弹簧销的状态的电极端子的剖视图。
[0030] 图1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总线的立体图。
[0031] 图1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装置的连接构造的立体图。
[0032] 图2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装置的总线的立体图。
[0033] 图21是表示第1变形例的弹簧销的立体图。
[0034] 图22是表示第2变形例的弹簧销的立体图。
[0035] 图23是表示第3变形例的弹簧销的立体图。
[0036] 图24是表示第4变形例的弹簧销的立体图。
[0037] 图25是表示第5变形例的弹簧销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具有实施方式的电池连接构造的二次电池装置。
[0039] (第1实施方式)
[0040] 图1是概略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装置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二次电池装置10例如具备矩形箱状的外壳16、在该外壳内彼此隔着预定的间隙排列配置的多个例如5个电池单体(二次电池单体)12、以及监视并控制各电池单体的电压、温度等的未图示的控制电路基板,构成为组电池(电池模块)。相邻的电池单体12的电极端子之间,通过作为导电构件的总线40电连接。
[0041] 如图1所示,外壳16包括具有底壁且上表面开口的矩形箱状的外壳主体26、嵌合在外壳主体26的上端缘上且覆盖外壳主体的上表面开口的矩形板状的上外壳28、以及装卸自如地安装在上外壳上的未图示的顶盖。外壳主体26及上外壳28分别使用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例如聚碳酸酯(PC)、聚苯醚(PPE)等热塑性树脂,通过注射成型法等制造。
[0042] 图2是表示电池单体12的电极端子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部分的剖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各电池单体12例如构成为锂离子电池等薄型的非水系二次电池。该电池单体12具备由铝等形成的扁平的矩形箱状的外装容器18、以及和非水电解液一起收纳在外装容器18内的电极体20。外装容器18具有上端开口的容器主体18a、以及焊接在容器主体18a上且闭塞容器主体的开口的矩形板状的盖体18b,内部气密地形成。电极体20例如将正极板及负极板在它们之间夹着分隔件缠绕成漩涡状,进一步在径向上压缩,从而形成为扁平的矩形状。
[0043] 电极端子即正极端子22及负极端子23分别设置在盖体18b的长边方向两端部,从盖体18b突出。正极端子22及负极端子23分别与电极体20的正极及负极电连接。在盖体18b的中央部,形成有作为气体排出机构发挥功能的压力释放阀24。由于二次电池12的异常模式等导致在外装容器18内产生气体,且外装容器内的内压上升到预定的值以上时,压力释放阀24开放,降低内压,防止外装容器18破裂等不良情况。
[0044] 电池单体12的正极端子22及负极端子23具有例如形成为台阶的矩形状的底座22a、23a、以及例如通过焊接固定在底座上的圆筒状的连接端子22b、23b。连接端子22b、23b相对于盖体18b大致垂直地伸出。连接端子22b、23b的底座22a、23a侧的下端被闭塞,伸出端开口。进一步,在连接端子22b、23b的伸出端部的外周,在全周形成有锁定用的卡合槽25。另外,卡合槽25不限于形成在全周,只要至少形成在后述的锁定爪能够卡合的位置即可。此外,也可以代替卡合槽25使用锁定用的卡合突起。连接端子22b、23b不限于圆筒形状,也可以是多边筒形状、椭圆筒形状等其他筒形状。
[0045] 图4及图5表示变形例的电池单体12的电极端子。如这些图所示,电极端子22、23分别也可以是圆柱形状的底座22a、23a和圆筒形状的连接端子22b、23b一体形成的结构。
[0046] 电极端子22、23例如由铝、铜、金等导电性金属形成,或者也可以由其他金属形成且在表面上实施镀金等。
[0047] 如图1所示,在外壳16内,多个电池单体12以外装容器18的主面彼此隔着预定的间隙对置的状态排成一列而被收纳。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的2个电池单体12以正极端子22及负极端子23的位置相反的方式,排列成彼此翻转了180度的状态。即,5个电池单体12被配置成,沿着其排列方向,正极端子22和负极端子23交替地排成2列。
[0048] 上外壳28从上方覆盖在收容有电池单体12的外壳主体26上,并安装在外壳主体26上。由此,构成整体上为矩形箱状的外壳16。上外壳28具有矩形板状的顶壁30,该顶壁30具有和外壳主体26的底壁大体相同的大小。顶壁30与外壳主体26的底壁平行地对置,覆盖多个电池单体12的上部。在顶壁30上形成有用于分别插通电池单体12的电极端子22、23的多个开口32及多个排气孔34。
[0049] 外壳主体26内所收纳的电池单体12通过与上外壳28的顶壁30内表面抵接,确定上端位置尤其是电极端子22、23的高度位置。各电池单体12的正极端子22及负极端子23插通在顶壁30的各对应的开口32内,并向顶壁的上方突出。各电池单体12的压力释放阀24与顶壁30的排气孔34对置。
[0050] 如图1所示,多个电池单体12通过多个总线40串联连接。此外,在位于电池单体组的一端的电池单体及位于另一端的电池单体上连接总线41,构成输出端子。
[0051] 图6是表示总线40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总线的连接部的立体图,图8是总线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和总线一起构成连接构造的弹簧销(弹簧构件)的立体图。
[0052] 如图6、图7、图8所示,总线40具有一对板状的连接部42、弯折成波状且将一对连接部42彼此连结的连结部44、以及从连接部42向一个方向伸出的一对筒状的卡合部46,由导电材料例如铝、铝合金、铜、铜合金、镍合金等一体地成形。
[0053] 一对连接部42彼此隔着预定的间隔,且排列成位于同一平面。连结一对连接部42的连结部44通过将厚度比连接部42薄的板材弯折成波状来形成,能够沿着连结一对连接部42的长边方向(间距方向)X弹性变形。通过连结部44的弹性变形,与后述的公差相应地,能够在某一程度上调整连接部42之间的间隔。
[0054] 卡合部46例如形成为圆筒形状,相对于连接部42大致垂直地伸出。卡合部46具有与连接部42连结的基端以及开口的自由端。卡合部46具有分别从基端附近延伸到自由端为止的多个狭缝48、以及在外周面上突出设置的多个卡合突起例如细长的肋50。
[0055] 狭缝48分别沿着卡合部46的轴向按直线延伸,且沿着卡合部46的圆周方向隔着预定的间隔而形成。另外,各狭缝48不限于在与卡合部46的轴平行的方向上延伸,也可以相对于轴倾斜地延伸,或者也可以弯曲地延伸。
[0056] 肋50沿着卡合部46的轴向按直线延伸。肋50从与卡合部46的基端稍微分离的位置起延伸到卡合部46的自由端为止。此外,多个肋50在彼此相邻的2个狭缝48之间设置有至少1个肋50。各肋50的截面形状例如形成为三角形、梯形、半圆形等。另外,卡合突起不限于肋状,也可以是多个点状或者岛状的突起。
[0057] 在总线40的各连接部42上,在与卡合部46的基端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圆形的开孔51,与卡合部46的内孔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孔51由随着靠向卡合部46而前端变细的锥面51a规定,开孔51的最小径形成为与卡合部46的内径相同。
[0058] 卡合部46形成为能够与电池单体12的连接端子22b、23b卡合。即,卡合部46的外径形成为比连接端子22b、23b的内径稍小。此外,包括肋50的突出高度的卡合部46的外径形成为比连接端子22b、23b的内径稍大。通过将卡合部46从其自由端(下端)侧压入到连接端子22b、23b的内孔中,肋50在连接端子的内周面上滑动,一边刮取内周面一边被压溃,与连接端子的内周面紧贴。由此,卡合部46嵌合于连接端子22b、23b的内孔内,与连接端子机械地电连接。
[0059] 另外,卡合部46不限于圆筒形状,也可以是多边筒形状、椭圆筒形状等其他筒形状。此外,如上所述,为了将肋50比较容易压溃,总线40优选由比连接端子22b、23b柔的材料形成。进一步,总线40还可以有比后述的弹簧销软的材料形成。例如,连接端子22b、23b由A3000系的铝形成,总线40由A1000系的铝形成。
[0060] 图9表示作为构成连接构造的一部分的弹簧构件的弹簧销(支撑销:Backup pin)。如图1及图9所示,弹簧销52嵌合于总线40的卡合部46的内孔,发挥将卡合部46向连接端子
22b、23b的内周面按压的作用。弹簧销52例如具有形成为圆筒状的弹簧主体52a、构成凸缘的环形板52b、以及从环形板突出的锁定爪52c。弹簧主体52a具有沿着轴向从一端延伸到另一端为止的狭缝54。即,弹簧主体52a例如将板厚0.4mm的不锈钢板以两端缘彼此隔着预定的间隙(狭缝)54对置的方式弯曲加工成圆筒状而形成。弹簧主体52a的外径形成为比总线
40的卡合部46的内径稍大。此外,在弹簧主体52a的轴向一端缘形成有多个缺口55。
[0061] 环形板52b能够弯折地安装在弹簧主体52a的轴向另一端,或者与弹簧主体52a一体地形成。环形板52b通过弯折成与弹簧主体52a的轴向一端重叠,在弹簧主体52a的一端形成环状的凸缘。通过形成这种凸缘,在将弹簧销52向卡合部46压入时,能够按压凸缘来压入弹簧构件52a,提高插入性。此外,环形板52b是其一部分与弹簧主体52a连接的结构,因此弹簧构件52a的弯曲加工性提高,能够使弹簧力更均匀。
[0062] 另外,弹簧销52只要能够稳定地挤压卡合部46即可,不限于金属,也可以由合成树脂等其他材料形成。
[0063] 如图1及图10所示,构成正极侧及负极侧的输出端子的总线41具有1个板状的连接部42、从连接部42的下表面向一个方向伸出的筒状的卡合部46、以及从连接部42曲柄状伸出的板状的输出端子56,由导电材料例如铝、铝合金、铜、铜合金、镍合金等一体地成形。在输出端子56上形成有螺孔,能够拧入螺栓。此外,连接部42及卡合部46与前述的总线40的连接部及卡合部同样地构成。此外,在总线41的卡合部46中压入并嵌合与前述的弹簧销同样的弹簧销52。
[0064] 具有如上所述构成的总线40、41及弹簧销52的连接构造如下地与电池单体12的电极端子22、23连接。首先,在外壳主体26内收纳并配置5个电池单体12之后,覆盖上外壳28并固定于外壳主体26。接着,如图10及图11所示,将总线40相对于相邻的2个电池单体12的连接端子22b、23b对准。将卡合部46分别在连接端子22b、23b的上方同轴配置,且将2个卡合部46从上方压入连接端子22b、23b的内孔。在连接端子22b、23b间的间隔由于公差等导致多少有偏差的情况下,总线40的连结部44在长边方向上伸长或者收缩,能够吸收上述公差。
[0065] 如图12及图13所示,将卡合部46从其自由端(下端)侧插入到连接端子22b、23b的内孔,直到连接部42与连接端子22b、23b的上端抵接为止,将卡合部46压入到连接端子内。通过压入,肋50在连接端子22b、23b的内周面上滑动,一边刮取内周面一边被压溃,与连接端子22b、23b的内周面紧贴。由此,卡合部46嵌合在连接端子22b、23b的内孔内,与连接端子机械地电连接。
[0066] 卡合部46的狭缝48之间的区域成为带有肋50的羽毛形状,因此在向连接端子22b、23b中插入时一边刮掉肋50一边与连接端子接触,容易从内侧受到弹簧力。根据肋50的根数、宽度,卡合部46的压入负荷及电阻值发生变化。能够根据所需规格调节肋的根数。若减小肋50的根数,则压入负荷减小,电阻值升高。
[0067] 此外,卡合部46的肋50在卡合部46的基端附近即连接部42附近消失,因此卡合部46的按压插入时的负荷在最后消失,能够确认嵌入的状况。肋50的碎屑逃避到该部分,因此负荷不会过增。进一步,能够通过狭缝48的宽度决定向连接端子22b、23b插入时的卡合部46的形状。即,通过调整狭缝48的宽度,能够防止羽状部分过多地向内侧倾倒,切实地削去肋
50。
[0068] 在连接端子22b、23b中嵌合卡合部46之后,如图14、图15、图16所示,将弹簧销52向总线40的卡合部46的内孔中插入并嵌合。弹簧销52从弹簧主体52a的下端侧开始经过连接部42的开孔51而向卡合部46压入。此时,将环形板52b弯折而形成凸缘,从而能够经由该凸缘来压入弹簧主体52a。此外,连接部42的开孔51通过倒角而形成为锥面51a,因此在插入弹簧销时,能够容易将弹簧主体52a定位(公差吸收)于插入位置,并且能够减轻插入负荷。进一步,通过在弹簧主体52a的下端(前端)设置缺口55,在将弹簧主体52a向卡合部46压入时,能够容易向前端部缩窄的方向变形。由此,能够容易将弹簧主体52a向卡合部46的内孔压入。
[0069] 如图16及图17所示,通过压入到卡合部46的内孔中,弹簧主体52a以狭缝54的宽度变窄的方式从外周侧被挤压而弹性变形,与此相应地,对总线40的卡合部46施加一定的弹簧力。即,弹簧构件52a将卡合部46向径向外方挤压,将卡合部46的肋50向连接端子22b、23b的内周面按压。由此,肋50被进一步压溃,更切实地与连接端子22b、23b接触。进一步,直到环形板52b与连接部42的上端抵接为止压入弹簧销52,此外使锁定爪52c与卡合槽25卡合。由此,能够确认弹簧销52锁定并安装于插入位置。
[0070] 通过这样在总线40的卡合部46内插入具有弹簧力的弹簧销52,能够保持连接端子22b、23b与总线40的接触力,将卡合部46的肋50向连接端子22b、23b的内周面按压并防止电阻增大。同时,能够防止总线40拔出。
[0071] 通过上述的电池连接构造,将相邻的2个电池单体12的电极端子22、23彼此电连接。
[0072] 关于构成输出端子的总线41也与总线40同样,在将卡合部46压入电极端子23(或者22)的内孔并嵌合之后,将弹簧销52插入到卡合部46的内孔,保持连接端子22b、23b与总线41的接触力。由此,在电池单体12的一个电极端子22(或者23)上连接总线41。
[0073] 根据具有如上所述构成的连接构造的二次电池装置,能够仅通过将总线40的卡合部46压入电池单体12的连接端子中的简单的作业,就能够电连接电池单体之间。由此,不需要使用总线的螺栓紧固及焊接,能够减少组装工时,此外不需要大型设备。与螺栓紧固不同,没有紧固扭矩作用于连接端子,仅通过总线与弹簧销的插入就能够实现电池单体彼此的连接。此外,与通过焊接来连接的情况不同,不会发生因焊接引起的失败,只要更换总线或弹簧销即可,因此制造成品率提高。在维修时或者更换时,能够使用弹簧销的凸缘来拔出弹簧销。
[0074] 在接触式的电连接中,在连接时电稳定,但根据时间变化、环境变化,产生电阻上升的可能性。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装置,实现了通过弹簧销52挤压卡合部46并向连接端子按压来防止应力缓和、电阻增大的构造。此外,在卡合于连接端子22b、23b时,总线40的肋50一边刮取连接端子22b、23b的内周面一边接触,同时肋50被削去,从而卡合部的母材与连接端子紧密地导通。进一步,卡合部46的羽毛部分即狭缝48之间的部分及肋50被弹簧销向连接端子的内周面侧按压,从而维持接触力。肋50与连接端子22b、23b之间没有空气层,因此不用担心氧化等腐蚀,能够防止因时间变化、环境变化而导致电阻增大。
[0075] 由此能够得到能够将二次电池的电极端子容易且切实地连接的电池连接构造及具备该电池连接构造的二次电池装置。由此,能够得到组立性提高的二次电池装置。
[0076] 接着,说明其他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装置的电池连接构造及总线。在以下说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对于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以同一参照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以不同部分为中心进行详细说明。
[0077] (第2实施方式)
[0078] 接着,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装置。图18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装置的总线。如图18所示,根据第2实施方式,在总线40的连结部44形成有多个狭缝60。这些狭缝60沿着总线40的长边方向即连结一对卡合部46的方向延伸,并且在与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着间隔而设置。
[0079] 通过设置这种狭缝60,总线40的连结部44不仅在长边方向(间距方向)X上容易变形,向旋转方向θ也容易弹性变形。在将总线40的一对卡合部46向连接端子22b、23b插入时,由于将卡合部46的前端部同时压入,卡合部与连接端子的定位变得严密。通过如上所述设置成使连结部44容易在长边方向X及旋转方向θ上变形的结构,能够吸收连接时的公差。
[0080] 在第2实施方式中,其他结构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能够得到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0081] (第3实施方式)
[0082] 接着,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装置。图19及图20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装置的电池单体及总线。如图18所示,根据第3实施方式,总线40的连结部44由在2个连接部42之间延伸的多个细长的桥62形成。多个桥62在与经过2个连接部42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着间隔排列,并且在连接部42的厚度方向上也隔着间隔而设置。
[0083] 这种连结部44不仅在总线40的长边方向(间距方向)X上容易弹性变形,向旋转方向θ也容易弹性变形。因此,在将总线40的一对卡合部46向连接端子22b、23b插入时,能够通过连结部44的弹性变形容易吸收卡合部与连接端子之间的公差。因此,能够将总线40容易且切实地与电池单体12的连接端子22b、23b连接。
[0084] 在第3实施方式中,其他结构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能够得到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0085] 接着,说明构成电池连接构造的弹簧销52的变形例。
[0086] 根据图21所示的第1变形例,弹簧销52具有圆筒状的弹簧主体52a、以及形成在弹簧主体的一端外周上的大致环状的凸缘52f。凸缘52f与弹簧主体52a一体地形成,与弹簧主体52a同时被弯曲加工。
[0087] 根据图22所示的第2变形例,在凸缘52f上形成有在圆周方向上分离的多个缺口。通过在凸缘52f上设置缺口,凸缘附近的弹簧力变得均匀,容易进行弯曲加工。
[0088] 根据图23所示的第3变形例,弹簧销52的弹簧主体52a形成为圆筒形状,其下端部(插入侧端部)55形成为前端变细的的锥形状。通过将插入侧端部设置成锥形状,来减轻向总线插入时的负荷,同时,容易进行定位。即,由于前端部形成为锥形状,插入时的锥部不施加力而进入到总线40的卡合部46内而被定位。之后,弹簧主体52的圆筒部分插入到卡合部46中,从而能够向总线施加一定的弹簧力。
[0089] 根据图24所示的第3变形例,弹簧销52的弹簧主体52a形成为插入端侧的直径变小的圆锥台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容易进行弹簧主体52a的弯曲加工。通过将弹簧主体52a形成为与将总线40的卡合部46向连接端子插入时卡合部向内侧倾倒的角度相同角度的锥形状,能够不增大插入负荷地增大弹簧力。
[0090] 根据图25所示的第4变形例,在上述第3变形例的弹簧主体52a的前端部形成有多个缺口55。通过设置缺口55,不需要将前端部设置成锥形状,在插入时弹簧主体52a的前端部缩窄,总线40向卡合部46的插入变得容易。
[0091]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或者变形例,在实施阶段,可以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将构成要素变形来具体化。此外,通过上述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的适当组合,能够形成各种发明。例如,还可以从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所有构成要素中去掉几个构成要素。进一步,还能够适当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
[0092] 例如,总线的卡合部及电极端子的形状不限于圆筒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即,卡合部及电极端子只要是能够彼此卡合的形状即可。此外,由于是通过弹簧构件将卡合部向连接端子的内表面按压并切实地接触的结构,因此卡合部还可以是没有卡合突起或者狭缝的结构,进一步还可以是没有卡合突起及狭缝双方的结构。
[0093] 构成电池单体组的二次电池单体的数量、外壳的形状、构造等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变更。总线是具有一对连接部、一对卡合部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具有3个以上的连接部及3个以上的卡合部,构成为连接3个以上的电极端子。弹簧构件只要产生将总线的卡合部从内侧向电极端子按压的弹簧力且能够插入到卡合部的内孔中即可,不限于圆筒形状或者圆锥台形状,可以使用其他筒形状、螺旋形状或者篮形状等,不限定形状。
[0094] 符号的说明
[0095] 10…二次电池装置
[0096] 12…电池单体
[0097] 16…外壳
[0098] 18…外装容器
[0099] 18a…容器主体
[0100] 18b…盖体
[0101] 22…正极端子
[0102] 23…负极端子
[0103] 22a、23a…底座
[0104] 22b、23b…连接端子
[0105] 25…卡合槽
[0106] 40…总线
[0107] 41…总线(输出端子)
[0108] 44…连结部
[0109] 46…卡合部
[0110] 48…狭缝
[0111] 50…肋
[0112] 52…弹簧销
[0113] 52a…弹簧主体
[0114] 54…狭缝
[0115] 52b…环形板
[0116] 52c…锁定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