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682302.1

文献号 : CN10448218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朱顺利张广瀚魏立梅郭鹏鹏

申请人 :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速箱,包括传动主轴和与所述传动主轴同轴设置,并连接变速箱的主壳体的螺栓,其中:所述螺栓为开设有轴向供油通孔的通孔螺栓,并且所述供油通孔的一侧端口与所述主壳体上的润滑油路连通;所述传动主轴上开设有轴向内腔,和与所述轴向内腔连通的径向通孔,所述轴向内腔与所述供油通孔的另一侧端口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变速箱,不再采用传统的不同部件专门设置不同润滑油路的设置方式,而是通过在变速箱的内部部件上就近开设通孔供润滑油流通,以减少在变速箱壳体上开设的润滑油路的数量,同时还减小了润滑油路的长度,进一步简化了传动主轴及变速箱整体的润滑油路,令润滑油路的设置更加优化。

权利要求 :

1.一种变速箱,包括传动主轴和与所述传动主轴同轴设置,并连接变速箱的主壳体的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为开设有轴向供油通孔的通孔螺栓,并且所述供油通孔的一侧端口与所述主壳体上的润滑油路连通;

所述传动主轴上开设有轴向内腔,和与所述轴向内腔连通的径向通孔,所述轴向内腔与所述供油通孔的另一侧端口连通,所述轴向内腔和所述供油通孔为允许润滑油向多个方向流动的非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变速箱的太阳轮上开设有贯通其中心孔侧壁的太阳轮油道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变速箱的隔板支撑轴上设置有沿其径向贯穿的多个支撑轴油道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内腔为在所述传动主轴的靠近所述通孔螺栓的端面上具有开口的敞口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内腔为未轴向贯通所述传动主轴的单侧敞口内腔。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通孔与所述通孔螺栓同轴设置。

说明书 :

一种变速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变速箱。

背景技术

[0002] 变速箱是车辆正常行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变速箱在工作时需要润滑油对变速箱中多个部件进行润滑,因此变速箱上需要设置多条润滑油路。
[0003] 变速箱中,传动主轴和行星排就是需要润滑的多个部件中的两个,在现有技术中,传动主轴和行星排的润滑方式,是在变速箱的壳体上分别打出专门为传动主轴和行星排供油的通孔(后续称为供油通孔),以作为润滑油的流通路径。此种油路设计的方式,需要在变速箱的壳体上针对不同的部件打出多个不同的供油通孔,使变速箱润滑油路的布置较为复杂,且不同的部件设置有不同的供油通孔,也使得润滑油路的长度较大,造成壳体上润滑油路的设置不紧凑。
[0004] 因此,如何简化传动主轴的润滑油路,以进一步优化变速箱的润滑油路,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其能够简化传动主轴的润滑油路,从而进一步优化了变速箱的润滑油路。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变速箱,包括传动主轴和与所述传动主轴同轴设置,并连接变速箱的主壳体的螺栓,其中:
[0008] 所述螺栓为开设有轴向供油通孔的通孔螺栓,并且所述供油通孔的一侧端口与所述主壳体上的润滑油路连通;
[0009] 所述传动主轴上开设有轴向内腔,和与所述轴向内腔连通的径向通孔,所述轴向内腔与所述供油通孔的另一侧端口连通。
[0010] 优选的,上述变速箱中,所述轴向内腔和所述供油通孔为非密封连接。
[0011] 优选的,上述变速箱中,变速箱的太阳轮上开设有贯通其中心孔侧壁的太阳轮油道孔。
[0012] 优选的,上述变速箱中,变速箱的隔板支撑轴上设置有沿其径向贯穿的多个支撑轴油道孔。
[0013] 优选的,上述变速箱中,所述轴向内腔为在所述传动主轴的靠近所述通孔螺栓的端面上具有开口的敞口内腔。
[0014] 优选的,上述变速箱中,所述轴向内腔为未轴向贯通所述传动主轴的单侧敞口内腔。
[0015] 优选的,上述变速箱中,所述供油通孔与所述通孔螺栓同轴设置。
[0016] 本发明提供的变速箱中,将与传动主轴同轴设置,用于连接主壳体的螺栓,设置为开设有轴向的供油通孔的螺栓,并且该供油通孔的一侧端口与主壳体上原有的润滑油路连通,从而令润滑油路中的润滑油流到供油通孔中,进而通过供油通孔流向传动主轴,而传动主轴上开设有轴向内腔,以及与轴向内腔连通的径向通孔,经供油通孔的润滑油从供油通孔的另一侧端口中流出后,进入到传动主轴的轴向内腔中,并经径向通孔流到传动主轴的外周壁上,从而实现传动主轴的润滑。本发明提供的变速箱,不再采用传统的不同部件专门设置不同润滑油路的设置方式,而是通过在变速箱的内部部件上就近开设通孔供润滑油流通,以减少在变速箱壳体上开设的润滑油路的数量,同时还减小了润滑油路的长度,进一步简化了传动主轴及变速箱整体的润滑油路,令润滑油路的设置更加优化。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箱的剖面图;
[0019]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20] 图3为太阳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隔板支撑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图1中部分部件的配合示意图。
[0023] 以上图1-图5中:
[0024] 通孔螺栓1、主壳体2、摩擦片3、止动钢片4、太阳轮5、止推轴承6、传动主轴7、支撑座8、齿轮内毂支撑轴承9、传动主轴支撑轴承10、离合器内毂11、深沟球轴承12、铜套13、隔板支撑轴14,太阳轮油道孔15、轴承轴油道孔16、第一齿轮支撑轴承17、第二齿轮支撑轴承18、齿轮19、卡簧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其能够简化传动主轴的润滑油路,从而进一步优化了变速箱的润滑油路。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7]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箱,包括传动主轴7和与传动主轴7同轴设置,并连接变速箱的主壳体2的螺栓,其中:
[0028] 螺栓为开设有轴向供油通孔的通孔螺栓1,并且供油通孔的一侧端口与主壳体2上的润滑油路连通,通过供油通孔并从供油通孔另一侧端口流出的润滑油能够沿多个不同的方向流至不同部件的设置部位;
[0029] 传动主轴7上开设有轴向内腔,和与轴向内腔连通的径向通孔,轴向内腔与供油通孔的另一侧端口连通。
[0030]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箱中,将与传动主轴7同轴设置,用于连接主壳体2的螺栓,设置为开设有轴向的供油通孔的螺栓,并且该供油通孔的一侧端口与主壳体2上原有的润滑油路连通,从而令润滑油路中的润滑油流到供油通孔中,进而通过供油通孔流向传动主轴7,而传动主轴7上开设有轴向内腔,以及与轴向内腔连通的径向通孔,经供油通孔的润滑油从供油通孔的另一侧端口中流出后,进入到传动主轴7的轴向内腔中,并经径向通孔流到传动主轴7的外周壁上,从而实现传动主轴7的润滑。
[0031]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箱,不再采用传统的不同部件专门设置不同润滑油路的设置方式,而是通过在变速箱的内部部件上就近开设通孔供润滑油流通,以减少在变速箱壳体上开设的润滑油路的数量,同时还减小了润滑油路的长度,进一步简化了传动主轴7及变速箱整体的润滑油路,使轴向润滑油路实现良好的润滑效果变的更为简易,减小了润滑油路整体的布置空间和布置难度,令润滑油路的设置更加优化。
[0032]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箱中,轴向内腔和供油通孔为非密封连接。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轴向内腔和供油通孔为非密封连接,从而能够使得从供油通孔中流出的润滑油可以向多个方向流动。具体的,润滑油从供油通孔中流出,经由支撑座8后,分为两部分,如图中箭头所示,其中一部分分两个相反的方向流向设置在变速箱内的传动主轴支撑轴承10,对传动主轴支撑轴承10起到润滑作用,之后润滑油可以继续流动至设置在变速箱内的齿轮内毂支撑轴承9和离合器内毂11的安装部位,以对齿轮内毂支撑轴承9和离合器内毂11进行润滑。而离合器内毂11上开有均布孔,离合器内毂11在传动主轴7带动下转动时,在离心力作用下,润滑油经过均布孔对摩擦片3和止动钢片4(摩擦片3和止动钢片4均为设置在变速箱内的部件)起到润滑作用
[0033] 而另一部分的润滑油则流向传动主轴7,如图中箭头所示,进入到轴向内腔中,并经过径向通孔,流到传动主轴7外周壁与太阳轮5中心孔之间的间隙中,之后此部分润滑油再分为两个不同的方向流动。其中一个方向的润滑油经由开设在太阳轮5中心孔的侧壁上的太阳轮油道孔15(如图3所示),流至隔板支撑轴14(太阳轮5和隔板支撑轴14均为设置在变速箱内的部件)的安装部位,继而进入到沿隔板支撑轴14的径向贯穿隔板支撑轴14的多个支撑轴油道孔16(如图4所示)中,润滑油通过该支撑轴油道孔16后,分为两个流动支路,其中一个流动支路上使润滑油流至铜套13和支撑齿轮内毂的深沟球轴承12的安装部位,从而对铜套13和深沟球轴承12起到润滑作用(铜套13和深沟球轴承12均为设置在变速箱内的部件),而另一个流动支路则以与前一流动支路相反的方向流向齿轮19,如图5所示,即润滑油流至第一齿轮支撑轴承17、第二齿轮支撑轴承18和卡簧20之间的间隙,而齿轮19与第一齿轮支撑轴承17、第二齿轮支撑轴承18及卡簧20相接触的内表面,在周向上对第一齿轮支撑轴承17、第二齿轮支撑轴承18和卡簧20之间形成的间隙起到了密封作用,形成了密封腔,使液压油流向第一齿轮支撑轴承17和第二齿轮支撑轴承18,对第一齿轮支撑轴承17和第二齿轮支撑轴承18起润滑作用。其中另一个方向的润滑油通过传动主轴7和太阳轮5中心孔之间的间隙后,流向止推轴承6,并对止推轴承6进行润滑,而润滑油经过止推轴承6后,还可以继续流动,并在传动主轴7转动的离心力作用下,流向太阳轮5边缘,以对太阳轮5和行星轮的啮合部位起到润滑作用,使得太阳轮5和行星轮的轮齿同时得到润滑,而由于行星轮又与齿圈啮合,所以行星轮又能够将润滑油带到齿圈上,对齿圈进行润滑,最终实现对整个行星排的润滑(上述提到的止推轴承6、行星轮和齿圈均为设置在变速箱内的部件)。
[0034]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轴向内腔为在传动主轴7的靠近通孔螺栓1的端面上具有开口的敞口内腔,进一步的,轴向内腔为未轴向贯通传动主轴7的单侧敞口内腔,如图1和图2所示。在能够满足工作要求的前提下,此种设置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加工难度,易于技术方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实施。
[0035] 优选的,供油通孔与通孔螺栓1同轴设置。令供油通孔与通孔螺栓1同轴设置,能够更好的保证通孔螺栓1的自身强度,并且能够降低加工难度,在实现通孔螺栓1与壳体上的润滑油路联通的前提下,不会对通孔螺栓1的连接效果造成影响。
[0036]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37]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