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机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798550.2

文献号 : CN10453575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章健吴冠英

申请人 : 成都微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动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供运动件插入的直线滑槽,运动件与直线滑槽滑动配合,直线运动电机固定在电机座上,电机座通过弹性件一安装在底座上,在电机座前端部向前延伸出压板,直线运动电机的输出轴为螺纹轴,运动件上对应开设螺纹槽。本发明操作方便,速度更快,工作效率高。

权利要求 :

1.一种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直线运动电机、电机座、压柱、弹性件一和运动件;

所述底座上设有供运动件插入的直线滑槽,运动件与直线滑槽滑动配合,直线运动电机固定在电机座上,电机座通过弹性件一安装在底座上,电机座前端部向前延伸出压板,弹性件一处于形变状态,使压板紧压于底座顶面,此时直线运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运动件运动方向一致,且该输出轴伸入直线滑槽中,直线运动电机的输出轴为螺纹轴,运动件上对应开设螺纹槽;

运动件上有用于顶升压柱的顶升结构,在压板与底座之间活动设置可自由升降的压柱,且压柱底端伸入直线滑槽中与顶升结构相对应,当顶升结构与压柱底端接触后,随着运动件向前运动压柱被顶升,使得压板上抬,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随电机座向上抬起与运动件运动方向呈一定夹角,随着运动件继续向前运动,顶升结构与压柱远离,压板将压柱向下压,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随电机座向下运动至与运动件的螺纹槽紧密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直线滑槽中的弹性件二,弹性件二与压柱相对应,运动件上还对应设有用于挤压弹性件二的挤压结构,当运动件插入直线滑槽内一定距离后,顶升结构将压柱顶起,弹性件二恢复至压柱底部原位,保持支撑压柱状态,此时压柱向上顶起压板使弹性件一处于进一步压缩状态,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随电机座向上抬起与运动件运动方向呈一定夹角,当运动件伸入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下方一定距离时,挤压结构挤压弹性件二,弹性件二脱离压柱底部,使压柱失去支撑,压板将压柱向下压,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随电机座向下运动至与运动件的螺纹槽紧密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顶面从前端面开始沿轴线开设一段与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匹配的螺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上的顶升结构为运动件前端两侧或单侧的凸缘,该凸缘包括前倾斜面和后倾斜面,前倾斜面与后倾斜面通过过渡面过渡,前倾斜面从运动件前端面开始逐渐向上倾斜至过渡面,后倾斜面由过渡面开始逐渐向下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上的挤压结构为运动件两侧或单侧向外延长出的凸起部,或者是运动件前端部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一为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的弹簧片一,弹性件二为对应挤压结构安装于直线滑槽内两侧或单侧的弹簧片二,弹簧片二的顶部用于支撑压柱,所述运动件上的挤压结构为运动件两侧或单侧靠近后端位置向外侧延伸出的凸起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一为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的弹簧片一,弹性件二为对应挤压结构安装于直线滑槽内底端的弹簧片三,弹簧片三端部向前延伸至压柱底端,所述运动件上的挤压结构为运动件的前端部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运动件为托盘或检测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顶面开设与直线滑槽相通的检测口,该检测口与检测卡上的检测区域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上沿运动件运动方向开设长形槽,限位杆穿过长形槽与底座顶部可拆卸式连接。

说明书 :

一种运动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动机构,主要应用于小型检验检测设备的运动机构,尤其适用于手动和电机驱动配合的直线运动需求。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很多设备上都有直线运动机构,比如:层析卡在检测仪上检测时,层析检测卡通过直线运动机构的运载,使层析检测卡上的检测窗口从头到尾经过一次检测器,该直线运动机构通过电机驱动托盘,使托盘实现直线往复运动,由托盘搭载检测卡。这种直线运动机构存在的缺陷是:
[0003] 1.托盘的往复运动均通过电机驱动实现,耗电量大,不适于低功耗便携设备的应用场合;
[0004] 2.托盘的往复运动为匀速运动,插入和退出过程均由电机驱动,耗时长,工作效率低。
[0005] 3.现有技术的直线运动机构为了实现托盘的直线平滑运动,往往需要设置平行滑轨,还需要采用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其加工精度要求高,装配复杂,从而造成整个装置体积大,制造成本高。
[0006]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运动机构,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0008]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 一种运动机构,包括底座、直线运动电机、电机座、压柱、弹性件一和运动件;
[0010] 所述底座上设有供运动件插入的直线滑槽,运动件与直线滑槽滑动配合,直线运动电机固定在电机座上,电机座通过弹性件一安装在底座上,电机座前端部向前延伸出压板,弹性件一处于形变状态,使压板紧压于底座顶面,此时直线运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运动件运动方向一致,且该输出轴伸入直线滑槽中,直线运动电机的输出轴为螺纹轴,运动件上对应开设螺纹槽;
[0011] 运动件上有用于顶升压柱的顶升结构,在压板与底座之间活动设置可自由升降的压柱,且压柱底端伸入直线滑槽中与顶升结构相对应,当顶升结构与压柱底端接触后,随着运动件向前运动压柱被顶升,使得压板上抬,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随电机座向上抬起与运动件运动方向呈一定夹角,随着运动件继续向前运动,顶升结构与压柱远离,压板将压柱向下压,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随电机座向下运动至与运动件的螺纹槽紧密配合。
[0012] 作为优选,还包括安装于直线滑槽中的弹性件二,弹性件二与压柱相对应,运动件上还对应设有用于挤压弹性件二的挤压结构,当运动件插入直线滑槽内一定距离后,顶升结构将压柱顶起,弹性件二恢复至压柱底部原位,保持支撑压柱状态,此时压柱向上顶起压板使弹性件一处于进一步压缩状态,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随电机座向上抬起与运动件运动方向呈一定夹角,当运动件伸入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下方一定距离时,挤压结构挤压弹性件二,弹性件二脱离压柱底部,使压柱失去支撑,压板将压柱向下压,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随电机座向下运动至与运动件的螺纹槽紧密配合。
[0013] 驱动电机螺纹轴与运动件紧密配合后,运动件便可在电机驱动下实现往复直线运动;运动结束后,运动件由手动拔出,在拔出过程中,运动件的顶升结构再次抬起压柱,并使压柱得到弹性件二支撑。
[0014] 作为优选,所述运动件顶面从前端面开始沿轴线开设一段与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匹配的螺纹槽。
[0015] 作为优选,所述运动件上的顶升结构为运动件前端两侧或单侧的凸缘,该凸缘包括前倾斜面和后倾斜面,前倾斜面与后倾斜面通过过渡面过渡,前倾斜面从运动件前端面开始逐渐向上倾斜至过渡面,后倾斜面由过渡面开始逐渐向下倾斜。
[0016] 作为优选,所述运动件上的挤压结构为运动件两侧或单侧向外延长出的凸起部,或者是运动件前端部平面。
[0017]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一为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的弹簧片一,弹性件二为对应挤压结构安装于直线滑槽内两侧或单侧的弹簧片二,弹簧片二的顶部用于支撑压柱,所述运动件上的挤压结构为运动件两侧或单侧靠近后端位置向外侧延伸出的凸起部。
[0018]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一为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的弹簧片一,弹性件二为对应挤压结构安装于直线滑槽内底端的弹簧片三,弹簧片三端部向前延伸至压柱底端,所述运动件上的挤压结构为运动件的前端部平面。
[0019] 作为优选,运动件为托盘或检测卡。
[0020]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顶面开设与直线滑槽相通的检测口,该检测口与检测卡上检测区域对应。
[0021] 作为优选,所述压板上沿运动件运动方向开设长形槽,限位杆穿过长形槽与底座顶部可拆卸式连接。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直线导轨运动机构,大大缩小了设备体积,降低成本。通过手动插入运动件,电机驱动运动件直线运动,然后手动拔出运动件,无需电机等行程往复驱动滑块运动,因此适用于低功耗便携设备的应用。另外,插入过程采用手动插入,操作方便,速度更快,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检测卡刚插入直线滑槽时的俯视图;
[0024] 图2是图1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凸缘顶升压柱时的俯视图;
[0026] 图4是图3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检测卡运动到位时的俯视图;
[0028] 图6是图5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检测卡顶升压柱前,压柱与弹簧片二的位置关系图;
[0030]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检测卡顶升压柱时,压柱与弹簧片二的位置关系图;
[0031]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检测卡顶升压柱后,压柱与弹簧片二的位置关系图;
[0032] 图10是本发明驱动组件的立体图,图中未画出限位杆和长形槽;
[0033]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检测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画出检测卡上的检测区域;
[0034]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0035] 图13是图12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检测卡刚插入直线滑槽时的俯视图;
[0038] 图16是图15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9]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凸缘顶升压柱时的俯视图;
[0040] 图18是图17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1]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凸缘完成顶升压柱后的俯视图;
[0042] 图20是图19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3]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检测卡运动到位时的俯视图;
[0044] 图22是图21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5]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检测卡顶升压柱前,压柱与弹簧片三的位置关系图;
[0046]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检测卡顶升压柱时,压柱与弹簧片三的位置关系图;
[0047]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检测卡顶升压柱后,压柱与弹簧片三的位置关系图;
[0048]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检测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画出检测卡上的检测区域;
[0049]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俯视图;
[0050] 图28是图27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0051] 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2] 图30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检测卡刚插入直线滑槽时的俯视图;
[0053] 图31是图30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0054] 图32是本发明实施例五,凸缘顶升压柱时的俯视图;
[0055] 图33是图32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0056] 图34是本发明实施例五,凸缘离开压柱后的俯视图;
[0057] 图35是图34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0058] 图3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的俯视图;
[0059] 图37是图36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61] 实施例一
[0062] 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运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运动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底座1、直线运动电机2、电机座3、压柱4、弹簧片一5和弹簧片二6,所述运动件为检测卡7。该检测卡7可以为层析检测卡,也可以是其他检测卡。
[0063] 所述底座1上设有供检测卡7插入的直线滑槽8,检测卡7与直线滑槽8滑动配合。弹簧片一5的一端固定在底座1上,另一端为倾斜延伸至底座1顶面上方的自由端,电机座3安装在弹簧片一5上,直线运动电机2固定在电机座3上,电机座3前端部向前延伸出压板9,弹簧片一5处于形变状态使压板9紧压于底座1顶面,此时直线运动电机2的输出轴10处于水平状态与直线滑槽8方向一致,且该输出轴10伸入直线滑槽8中,直线运动电机2的输出轴10为螺纹轴,检测卡7顶面从前端面开始沿轴线开设一段与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匹配的螺纹槽11。随着弹簧片一5形变程度的不同,直线运动电机2的输出轴10由电机座3带动实现从水平方向向上一定夹角范围内的俯仰运动。
[0064] 所述底座1顶面开设与直线滑槽相通的检测口(图中未画出),该检测口与检测卡7上检测区域对应。为了保证直线运动电机2的输出轴10在俯仰运动过程中不会左右摆动,在压板9端部沿轴线开设长形槽12,限位杆13穿过长形槽12与底座1顶部螺纹连接,限位杆13的直径与长形槽12开口宽度相匹配,用来限制压板9左右摆动,避免电机输出轴10的螺纹无法与螺纹槽11准确配合。所述压板9相对压柱4正上方开设螺纹通孔(图中未画出),螺纹通孔中装配调节螺钉(图中未画出),利用调节螺钉调节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与运动件配合的松紧度。
[0065] 在直线滑槽8内两侧安装弹簧片二6,在压板9与弹簧片二6之间活动设置压柱4,在底座1顶部对应弹簧片二6开设与直线滑槽8连通的压柱安装孔,压柱4活动装配在该压柱安装孔中,并由底座1顶面实现限位。
[0066] 参见图11,所述检测卡7前端设有凸台7-1,在凸台7-1两侧有用于顶升压柱的凸缘,检测卡7后端两侧有用于挤压弹簧片二6的向外侧延伸出的凸起部7-2。该凸缘包括前倾斜面7-3、过渡面7-5和后倾斜面7-4,前倾斜面7-3从检测卡7前端面开始逐渐向上倾斜至过渡面7-5,后倾斜面7-4由过渡面7-5开始逐渐向下倾斜至检测卡7后部顶面。所述前倾斜面7-3与后倾斜面7-4之间的过渡面7-5的顶面高于弹簧片二6的顶部,该过渡面7-5为凸台7-1顶部平面或者为圆弧形过渡面。为了使凸缘顶升压柱过程的运动更加稳定,所述压柱4底端设计为球面。
[0067] 参见图1至图9,该运动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
[0068] 一、检测卡插入驱动组件的过程
[0069] 一般情况下在初始状态时,压柱4已经被弹簧片二6支撑,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处于抬起状态,其与检测卡7运动方向呈一定夹角。检测卡7通过人工手动插入底座1的直线滑槽8,推动检测卡7在直线滑槽8中向前运动至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下方设定距离,检测卡7后端两侧的凸起部7-2向外挤压弹簧片二6,使压柱4失去支撑,压板9将压柱4向下压,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随压板9向下运动至与检测卡7的螺纹槽11紧密配合,此时检测卡7运动到位,可以通过底座1顶面的检测口,对检测卡7上的检测区域进行检测。
[0070] 若在初始状态时,压板9紧压在底座1顶面,此时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处于水平状态,压柱4被弹簧片二6向内侧挤压,弹簧片二6处于形变状态。检测卡7插入直线滑槽8后向前运动,当其前端两侧的凸缘接触压柱4时,凸缘的前倾斜面7-3使压柱4逐渐被顶升至过渡面7-5,弹簧片二6恢复形变,同时压板9被压柱4顶起使得弹簧片一5进一步形变,而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随压板9向上抬起至与检测卡7运动方向呈一定夹角。检测卡7继续向前运动,当凸缘离开压柱4后,压柱4被弹簧片二6顶部支撑,当检测卡7前端运动至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下方设定距离时,检测卡7后端两侧的凸起部7-2向外挤压弹簧片二6,弹簧片二6获得形变,使得压柱4失去支撑,压板9将压柱4向下压,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随压板9向下运动至与检测卡7的螺纹槽11紧密配合。
[0071] 二、驱动组件驱动检测卡从直线滑槽中退出的过程
[0072] 直线运动电机2启动,其输出轴10旋转,在螺纹轴与螺纹槽11的配合作用下,检测卡7匀速向直线滑槽8外运动,当检测卡7两侧的凸缘接触压柱4时,凸缘的后倾斜面7-4使压柱4逐渐被顶升至过渡面7-5,弹簧片二6恢复形变,同时压板9被压柱4顶起使得弹簧片一5进一步形变,而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随压板9逐渐向上抬起至与检测卡7运动方向呈一定夹角,使得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离开检测卡7上的螺纹槽11,检测卡7停止运动,同时直线运动电机2停止工作。然后,人工从直线滑槽8中抽出检测卡7,当压柱4离开凸缘后,压柱4被弹簧片二6顶部支撑。
[0073] 由上述检测卡7插入和退出直线滑槽8的过程可知,该插入过程采用人工手动完成,区别于传统类似机构采用电机驱动的方式,速度更快,效率更高,降低电机耗电量。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与螺纹槽11配合,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只有下半部分与螺纹槽11配合,区别于传统类似机构采用螺纹轴与螺纹孔配合,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与螺纹槽11配合面更小,因此受到的阻力更小,耗电量更小,更省电,可以适用于低功耗便携设备。
[0074]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形结构,所述检测卡7前端单侧有用于顶升压柱的凸缘,同侧的后端对应有用于挤压弹簧片二6的向外侧延伸出的凸起部7-2,弹簧片二6对应凸起部7-2安装于直线滑槽8内一侧。
[0075] 实施例二
[0076] 参见图12至图1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运动件为托盘14,托盘14滑动配合在直线滑槽8中,在托盘14和直线滑槽8中对应设有限位结构(图中未画出),防止托盘14从直线滑槽8中脱出。在托盘14顶面设有与检测卡匹配的放置槽15。托盘14顶面从前端面开始沿轴线开设一段与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匹配的螺纹槽11。
[0077] 参见图14,所述托盘14前端设有凸台14-1,在凸台14-1两侧有用于顶升压柱的凸缘,托盘14后端两侧有用于挤压弹簧片二6的向外侧延伸出的凸起部14-2。所述凸缘包括前倾斜面14-3、过渡面14-5和后倾斜面14-4,前倾斜面14-3从托盘14前端面开始逐渐向上倾斜至过渡面14-5,后倾斜面14-4由过渡面14-5开始逐渐向下倾斜至托盘14后部顶面。所述前倾斜面14-3与后倾斜面14-4之间的过渡面14-5的顶面高于弹簧片二6的顶部,该过渡面14-5为凸台14-1顶部平面或者为圆弧形过渡面。
[0078] 在工作时,将检测卡放置在放置槽15中,手动将托盘14向直线滑槽8内推动,当其前端两侧的凸缘接触压柱4时,凸缘的前倾斜面14-3使压柱4逐渐被顶升至过渡面14-5顶面,弹簧片二6恢复形变,同时压板9被压柱4顶起使得弹簧片一5进一步形变,而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随压板9向上抬起至与托盘14运动方向呈一定夹角。托盘14继续向前运动,当凸缘离开压柱4后,压柱4被弹簧片二6顶部支撑,当托盘14前端运动至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下方设定距离时,托盘14后端两侧的凸起部14-2向外挤压弹簧片二6,弹簧片二6获得形变,使得压柱4失去支撑,压板9将压柱4向下压,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随压板9向下运动至与托盘14的螺纹槽11紧密配合。此时检测卡7运动到位,可以通过底座1顶面的检测口,对检测卡7上的检测区域进行检测。
[0079] 检测完成后,直线运动电机2启动,其输出轴10旋转,在螺纹轴与螺纹槽11的配合作用下,托盘14匀速向直线滑槽8外运动,当托盘两侧的凸缘接触压柱4时,凸缘的后倾斜面14-4使压柱4逐渐被顶升至过渡面14-5顶面,弹簧片二6恢复形变,同时压板9被压柱4顶起使得弹簧片一5进一步形变,而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随压板9逐渐向上抬起至与托盘14运动方向呈一定夹角,使得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离开托盘14上的螺纹槽11,托盘14停止运动,同时直线运动电机2停止工作。然后,人工从直线滑槽8中抽出托盘14,当压柱4离开凸缘后,压柱4被弹簧片二6顶部支撑。最后,将检测卡从放置槽15中的取出。
[0080]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形结构,所述托盘14前端单侧有用于顶升压柱4的凸缘,同侧的后端对应有用于挤压弹簧片二6的向外侧延伸出的凸起部14-2,弹簧片二6对应凸起部14-2安装于直线滑槽8内一侧。
[0081] 实施例三
[0082] 参见图15至图2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直线滑槽8中不安装弹簧片二,而在直线滑槽8内底端安装弹簧片三16,在弹簧片三16顶部两侧对应压柱4向前延伸出支撑片16-1。该支撑片16-1端部延伸至压柱4底端,该支撑片16-1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量,使其端部与压柱4紧密接触。
[0083] 参见图26,所述检测卡7前端设有凸台7-1,在凸台7-1两侧有用于顶升压柱4的凸缘,所述检测卡7前端部平面7-2为挤压弹簧片三16的挤压结构。所述凸缘包括前倾斜面7-3、过渡面7-5和后倾斜面7-4,前倾斜面7-3从检测卡7前端面开始逐渐向上倾斜至过渡面7-
5,后倾斜面由过渡面7-5开始逐渐向下倾斜至检测卡7后部顶面。所述前倾斜面7-3与后倾斜面7-4之间的过渡面7-5的顶面高于弹簧片三16前端部顶面,该过渡面7-5为凸台7-1顶部平面或者为圆弧形过渡面。
[0084] 参见图15至图25,当检测卡7插入直线滑槽8后向前运动时,当其前端两侧的凸缘接触压柱4时,凸缘的前倾斜面7-3使压柱4逐渐被顶升至过渡面7-5,弹簧片三16恢复形变,同时压板9被压柱4顶起使得弹簧片一5进一步形变,而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随压板9向上抬起至与检测卡7运动方向呈一定夹角。检测卡7继续向前运动,当凸缘离开压柱4后,压柱4被弹簧片三16前端顶部支撑,当检测卡7前端部平面7-2运动至直线滑槽8底端与弹簧片三16接触时,检测卡7继续向前挤压弹簧片三16,使弹簧片三16形变,支撑片16-1随弹簧片三
16的形变而后退,使得压柱4失去支撑片16-1支撑而被压板9向下压落,此时,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随压板9向下运动至与检测卡7的螺纹槽11紧密配合。此时检测卡7运动到位,可以通过底座1顶面的检测口,对检测卡7上的检测区域进行检测。
[0085] 检测完成后,直线运动电机2启动,其输出轴10旋转,在螺纹轴与螺纹槽11的配合作用下,检测卡7匀速向直线滑槽8外运动,检测卡7前端部平面7-2离开弹簧片三16,弹簧片三16恢复形变使得支撑片16-1向前顶住压柱4底部获得一定的形变量。当检测卡7两侧的凸缘接触压柱4时,凸缘的后倾斜面7-4使压柱4逐渐被顶升至过渡面7-5,弹簧片三16恢复形变,同时压板9被压柱4顶起使得弹簧片一5进一步形变,而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随压板9逐渐向上抬起至与检测卡7运动方向呈一定夹角,使得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离开检测卡7上的螺纹槽11,检测卡7停止运动,同时直线运动电机2停止工作。然后,人工从直线滑槽8中抽出检测卡7,当压柱4离开凸缘后,压柱4下落被弹簧片三16顶部支撑。
[0086]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形结构,所述检测卡7前端单侧有用于顶升压柱4的凸缘,弹簧片三16顶部一侧对应凸缘向前延伸出支撑片16-1用于支撑压柱4。
[0087] 实施例四
[0088] 参见图27至图2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运动件为托盘14,托盘14滑动配合在直线滑槽8中,在托盘14和直线滑槽8中对应设有限位结构(图中未画出),防止托盘14从直线滑槽8中脱出。在托盘14顶面设有与检测卡匹配的放置槽15。托盘14顶面从前端面开始沿轴线开设一段与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匹配的螺纹槽11。
[0089] 参见图29,所述托盘14前端设有凸台14-1,在凸台14-1两侧有用于顶升压柱4的凸缘,托盘14前端部平面14-2为挤压弹簧片三16的挤压结构。所述凸缘包括前倾斜面14-3、过渡面14-5和后倾斜面14-4,前倾斜面14-3从托盘14前端面开始逐渐向上倾斜至过渡面14-5,后倾斜面14-4由过渡面14-5开始逐渐向下倾斜至托盘14后部顶面。所述前倾斜面14-3与后倾斜面14-4之间的过渡面14-5的顶面高于支撑片16-1端部顶面,该过渡面14-5为凸台
14-1顶部平面或者为圆弧形过渡面。
[0090] 在工作时,将检测卡放置在放置槽15中,手动将托盘14向直线滑槽8内推动,当其前端两侧的凸缘接触压柱4时,凸缘的前倾斜面14-3迫使压柱4逐渐被顶升,当压柱4底端升高超过支撑片16-1顶面后,支撑片16-1恢复自由状态,同时压板9随压柱4顶起使得弹簧片一5进一步形变,而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随压板9向上抬起至与托盘14运动方向呈一定夹角。托盘14继续向前运动,当托盘前端部平面14-2运动至直线滑槽8底端与弹簧片三16接触时,托盘14继续向前挤压弹簧片三16,使弹簧片三16形变,使得支撑片16-1随弹簧片三16的形变而后退,使得压柱4失去支撑片16-1的支撑而被压板9向下压落,此时,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随压板9向下运动至与托盘14的螺纹槽11紧密配合。此时检测卡运动到位,可以通过底座1顶面的检测口,对检测卡上的检测区域进行检测。
[0091] 检测完成后,直线运动电机2启动,其输出轴10旋转,在螺纹轴与螺纹槽11的配合作用下托盘14匀速向直线滑槽8外运动,托盘14前端部平面14-2离开弹簧片三16,弹簧片三16恢复形变,使得支撑片16-1前端部向前挤压压柱4底部获得一定的形变量。当托盘14两侧的凸缘接触压柱时,凸缘的后倾斜面14-4使压柱4逐渐被顶升至过渡面14-5,当压柱4底端升高超过支撑片16-1前端部顶面时,支撑片16-1释放形变量,同时压板9被压柱4顶起使得弹簧片一5进一步形变,从而使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随压板9向上抬起至与托盘14运动方向呈一定夹角,此时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离开托盘14上的螺纹槽11,托盘14停止运动,同时直线运动电机2停止工作,然后人工抽出托盘14,当压柱4离开凸缘后,压柱4被支撑片16-
1前端顶面支撑,最后将检测卡从放置槽15中取出。
[0092]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形结构,所述托盘14前端单侧有用于顶升压柱4的凸缘,弹簧片三16顶部一侧对应凸缘向前延伸出支撑片16-1用于支撑压柱4。
[0093] 实施例五
[0094] 参见图30至图3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直线滑槽中无弹簧片二,检测卡上对应也无挤压弹簧片二的挤压结构,检测卡7前端设有凸台7-1,有凸台7-1顶面从前端面开始沿轴线开设一段与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匹配的螺纹槽11,凸台7-1两侧有用于顶升压柱的凸缘,该凸缘包括前倾斜面7-3、过渡面7-5和后倾斜面7-4,前倾斜面7-3从检测卡7前端面开始逐渐向上倾斜至过渡面7-5,后倾斜面由过渡面7-5开始逐渐向下倾斜至检测卡7顶面,所述过渡面7-5为水平面或者为圆弧形过渡面。
[0095] 手动将检测卡7插入直线滑槽8中向前推动,当其前端两侧的凸缘接触压柱4时,凸缘的前倾斜面7-3使压柱4逐渐被顶升至过渡面7-5,同时压板9被压柱4顶起使得弹簧片一5进一步形变,而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随压板9向上抬起至与检测卡7运动方向呈一定夹角。检测卡7继续向前运动,当压柱4离开凸缘后,压柱4被压板9向下压落至检测卡顶面或顶面上方,此时,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随压板9向下运动至与检测卡7的螺纹槽11紧密配合。然后,直线驱动电机工作,输出轴10在螺纹槽11中旋转,带动检测卡7运动到位,此时可以通过底座1顶面的检测口,对检测卡7上的检测区域进行检测。
[0096] 上述过程中,当压柱4离开凸缘后,压柱下落,其底端未接触或刚好接触凸缘后方检测卡7顶面。
[0097] 检测完成后,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反相旋转,在螺纹轴与螺纹槽11的配合作用下,检测卡7匀速向直线滑槽8外退出。当检测卡7两侧的凸缘接触压柱4时,凸缘的后倾斜面7-4使压柱4逐渐被顶升至过渡面7-5,同时压板9被压柱4顶起使得弹簧片一5进一步形变,使得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随压板9逐渐向上抬起离开检测卡7上的螺纹槽11,检测卡7停止运动,同时直线运动电机2停止工作。然后,人工从直线滑槽8中抽出检测卡7,当压柱4离开凸缘后,压板9向下压落压柱4至初始位置。
[0098]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形结构,所述检测卡7前端单侧有用于顶升压柱4的凸缘。
[0099] 实施例六
[0100] 参见图36和图3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运动件为托盘14,托盘14滑动配合在直线滑槽8中,在托盘14和直线滑槽8中对应设有限位结构(图中未画出),防止托盘14从直线滑槽8中脱出。在托盘14顶面设有与检测卡匹配的放置槽15。托盘14顶面从前端面开始沿轴线开设一段与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匹配的螺纹槽11。托盘14前端两侧有用于顶升压柱的凸缘,该凸缘包括前倾斜面14-3、过渡面14-5和后倾斜面14-4,前倾斜面14-3从托盘14前端面开始逐渐向上倾斜至过渡面14-5,后倾斜面由过渡面14-5开始逐渐向下倾斜至托盘14顶面,所述过渡面14-5为水平面或者为圆弧形过渡面。
[0101] 工作时,将检测卡放置在放置槽15中,手动将托盘14插入直线滑槽8中向前推动,当其前端两侧的凸缘接触压柱4时,凸缘的前倾斜面14-3使压柱4逐渐被顶升至过渡面14-5,同时压板9被压柱4顶起使得弹簧片一5进一步形变,而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随压板9向上抬起至与检测卡7运动方向呈一定夹角。托盘14继续向前运动,当压柱4离开凸缘后,压柱
4被压板9向下压落至托盘14顶面或顶面上方,此时,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随压板9向下运动至与托盘14的螺纹槽11紧密配合。然后,直线驱动电机工作,输出轴10在螺纹槽11中旋转,带动托盘14运动到位,此时可以通过底座1顶面的检测口,对检测卡7上的检测区域进行检测。
[0102] 上述过程中,当压柱4离开凸缘后,压柱下落,其底端未接触或刚好接触凸缘后方托盘14顶面。
[0103] 检测完成后,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反相旋转,在螺纹轴与螺纹槽11的配合作用下,托盘14匀速向直线滑槽8外退出。当托盘14两侧的凸缘接触压柱4时,凸缘的后倾斜面14-4使压柱4逐渐被顶升至过渡面14-5,同时压板9被压柱4顶起使得弹簧片一5进一步形变,使得直线运动电机输出轴10随压板9逐渐向上抬起离开托盘14上的螺纹槽11,托盘14停止运动,同时直线运动电机2停止工作。然后,人工从直线滑槽8中抽出托盘14,当压柱4离开凸缘后,压板9向下压落压柱4至初始位置。最后将检测卡从放置槽15中取出。
[0104]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形结构,所述托盘14前端单侧有用于顶升压柱4的凸缘。
[010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