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干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711814.6

文献号 : CN10456729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赵中雨

申请人 : 赵中雨

摘要 :

本发明一种烘干机,包括壳体、滚筒、加热器、支架、独立袋和除尘器,滚筒可旋转的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滚筒的内部设有多个独立袋,独立袋的一侧固定设置在滚筒的内部,滚筒与壳体之间还设有加热器,加热器以滚筒的轴线为轴螺旋式环绕在滚筒的外周,支架设置在壳体的底部,壳体通过管道与除尘器连接,除尘器内设有过滤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独立袋,方便使用,螺旋式的加热器使烘干的物体受热均匀,除尘器内设有过滤网减小环境污染。

权利要求 :

1.一种烘干机,包括壳体(1)、滚筒(2)、加热器(3)和除尘器(6),所述滚筒(2)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滚筒(2)与壳体(1)之间还设有加热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4)、独立袋(5),所述滚筒(2)的内部设有多个所述独立袋(5),所述独立袋(5)的一侧固定设置在所述滚筒(2)的内部,所述加热器(3)以所述滚筒(2)的轴线为轴螺旋式环绕在所述滚筒(2)的外周;所述支架(4)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所述壳体(1)通过管道与除尘器(6)连接,所述除尘器(6)内设有过滤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向外排出滚筒(2)内热风的鼓风机(7),所述鼓风机(7)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外侧,并通过连接在鼓风机(7)上的管道穿过所述壳体(1)与滚筒(2)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为可弯曲的金属或塑料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和独立袋的材质为防静电纤维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整个烘干机通过PLC控制箱控制。

说明书 :

一种烘干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主要涉及烘干机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烘干机是将由加热器产生的热风出入滚筒内,以烘干物体的水分,目前的烘干机将物体放入滚筒内,由于放入的物体多而乱,对容易弄坏的物体,对物体的受热也不均匀。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烘干机,设有独立袋,方便使用,螺旋式的加热器使烘干的物体受热均匀。
[0004]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烘干机,包括壳体、滚筒、加热器、支架、独立袋和除尘器,所述滚筒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滚筒的内部设有多个所述独立袋,所述独立袋的一侧固定设置在所述滚筒的内部,所述滚筒与壳体之间还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以所述滚筒的轴线为轴螺旋式环绕在所述滚筒的外周;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壳体通过管道与除尘器连接,所述除尘器内设有过滤网。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独立袋,方便使用,螺旋式的加热器使烘干的物体受热均匀,除尘器内设有过滤网减小环境污染。
[0006]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向外排出吸入的热风的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并通过连接在鼓风机上的管道穿过所述壳体与滚筒内部连通。
[0008] 进一步,所述管道为可弯曲的金属或塑料软管。
[0009] 进一步,所述过滤网和独立袋的材质为防静电纤维材质。
[0010] 进一步,整个烘干机通过PLC控制箱控制。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2] 附图中,各标记所代表的部件名称如下:
[0013] 1、壳体,2、滚筒,3、加热器,4、支架,5、独立袋,6、除尘器,7、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15] 如图1所示,一种烘干机,包括壳体1、滚筒2、加热器3、支架4、独立袋5和除尘器6,所述滚筒2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滚筒2的内部设有多个所述独立袋5,所述独立袋5的一侧固定设置在所述滚筒2的内部,所述滚筒2与壳体1之间还设有加热器3,所述加热器3以所述滚筒2的轴线为轴螺旋式环绕在所述滚筒2的外周;所述支架4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所述壳体1通过管道与除尘器6连接,所述除尘器6内设有过滤网。
[0016] 还包括用于向外排出吸入的热风的鼓风机7,所述鼓风机7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外侧,并通过连接在鼓风机7上的管道穿过所述壳体1与滚筒2内部连通。
[0017] 所述管道为可弯曲的金属或塑料软管。
[0018] 所述过滤网和独立袋的材质为防静电纤维材质。
[0019] 整个烘干机通过PLC控制箱控制。
[00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