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析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552781.5

文献号 : CN10456945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藤原贵文池田和由

申请人 :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摘要 :

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能够防止大型化。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为具备将保持在试样架的试样容器内的试样分注到反应容器中的分析部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投入道,其载置对分注试样的试样容器进行保持的试样架;回收道,其载置对试样的分注完成后的试样容器进行保持的试样架;分注道,其配置在投入道和回收道之间,并且将试样架与所保持的试样容器一起输送到分析部的分注试样的位置;待机道,其与分注道平行设置,其临时载置对在分析部分注试样后的试样容器进行保持的试样架;以及架移动机构,其使载置在分注道或待机道的任意一方的任意位置的试样架与所保持的试样容器一起移动并载置在另一方的道的任意位置。

权利要求 :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为具备将保持在试样架的试样容器内的试样分注到反应容器中的分析部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投入道,其载置对被分注试样的试样容器进行保持的试样架;

回收道,其载置对试样的分注完成后的试样容器进行保持的试样架;

分注道,其配置在所述投入道和所述回收道之间,能够在其长边方向的任意位置排列地载置多个所述试样架,并且将所述试样架与所保持的试样容器一起向所述分析部的分注试样的分注位置输送;

待机道,其与所述分注道平行设置且隔着为了将所述试样架输送到所述分注道而设置的轨道被设置在所述分注道的相反侧,其在各任意位置分别临时载置对在所述分析部分注试样后的试样容器进行保持的多个试样架的每一个;

架移动机构,其执行道间移动,使载置在所述分注道和所述待机道的任意一方的任意位置的试样架与所保持的试样容器一起移动并载置在另一方的道的任意位置;以及分注道内移动机构,其执行使得载置于所述分注道的预定位置的试样架与所保持的试样容器一起移动到所述分注位置的轨道内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移动机构向作为所述道间移动的对象的试样架附近移动,分别牵拉所述试样架并使其向其他道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移动机构能够将所述试样架与所保持的试样容器一起载置于所述回收道,将载置于所述分注道或所述待机道的任意位置的试样架与所保持的试样容器一起移动并载置到所述回收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移动机构,使载置于所述分注道且对收纳第一次的分注完成的试样的试样容器进行保持的多个试样架中、包括存在再检要求的试样的试样架移动到所述待机道,使不包括存在再检要求的试样的试样架移动到所述回收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移动机构基于移动到所述待机道的包括存在再检要求的试样的试样架中、预先设定的再检参数和所述存在再检要求的试样的分析结果,使需要再检的试样架再移动到所述分注道,使无需再检的试样架进一步移动到所述回收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移动机构,使载置于所述分注道且对收纳第二次的分注完成的试样的试样容器进行保持的试样架移动到所述回收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移动机构还具备:上下移动机构,其将载置的试样架向上方移动后向下方移动,并再次载置;

转动机构,其使利用所述上下移动机构向上方移动了的所述试样架旋转移动;以及直线移动机构,其使利用所述上下移动机构向上方移动了的所述试样架沿所述分注道和所述待机道直线移动。

说明书 :

自动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分注从被检体提取的试样并分析上述试样中含有的成分的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自动分析装置的检查中,以生物化学检查项目和免疫检查项目等为对象,对通过从被检体提取的试样与各检查项目的分析所用的试剂的混合液的反应而产生的色调和浊度的变化进行光学测定。通过该测定,生成以试样中的各个检查项目成分的浓度和酶的活性等表示的分析数据。
[0003] 自动分析装置具备进行试样的分注的分析部和用于使保持收纳有试样的试样容器的试样架移动的输送部。并且,在输送部具备:投入道,其配置在分析部的宽度方向的一方并载置进行试样的分注(严格来讲,“分注”是由“抽吸”和“排出”构成的动作,在此,“抽吸”比较恰当,以后为了简单,并不特别区分,仅以试样的“分注”来表现。)前的试样架;分注道,其配置在分析部的进深方向的一方并向分析部能够进行试样的分注的位置引导;待机道,其配置在分析部的宽度方向的另一方并供进行过试样的分注的试样架待机;以及回收道,其与分析部的宽度方向的待机道相邻配置并回收试样的分注完成了的试样架。
[0004] 另外,通过测定分注的试样和该试样与试剂的混合液而生成的分析数据有时会在预定的评估轴中被判断为需要再检查(例如预先设定的再检查参数在预定的范围外等)。在所述情况下,再次分注试样并进行再检查。由此,具有设定了再检查对象的检查项目的试样的试样架在进行第一次试样的分注后移动并载置在待机道直到生成分析数据。
[0005] 现有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85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9] 然而,在分析部的长边(宽度)方向配置有投入道、待机道和回收道,因此宽度变大,存在着大型化的问题。
[0010] 实施方式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大型化的自动分析装置。
[0011]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2]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为具备将保持在试样架的试样容器内的试样分注到反应容器中的分析部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投入道,其载置对分注试样的试样容器进行保持的试样架;回收道,其载置对试样的分注完成后的试样容器进行保持的试样架;分注道,其配置在所述投入道和所述回收道之间,并且将所述试样架与所保持的试样容器一起向所述分析部的分注试样的位置输送;待机道,其与所述分注道平行设置,其临时载置对在所述分析部分注试样后的试样容器进行保持的试样架;以及架移动机构,其执行道间移动,使载置在所述分注道和所述待机道的任意一方的任意位置的试样架与所保持的试样容器一起移动并载置在另一方的道的任意位置。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0014] 图2为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分析部的结构的一例的立体图。
[0015] 图3A为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输送部的结构的一例的俯视图。
[0016] 图3B为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机构部的结构的一例的立体图。
[0017] 图3C为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机构部的结构的一例的侧视图。
[0018] 图4A示出试样架的俯视图。
[0019] 图4B示出从短边方向观察的试样架的侧视图。
[0020] 图4C示出从长边方向观察的试样架的侧视图。
[0021] 图5为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上下移动机构的结构的一例的侧视图。
[0022] 图6为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上下移动机构的支承臂的下止点的位置的图。
[0023] 图7为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上下移动机构的支承臂的上止点的位置的图。
[0024] 图8是示出在实施方式涉及的输送部追加配置待机道的例子的图。
[0025] 图9为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移动机构的结构的一例的俯视图。
[0026] 图10为表示与实施方式涉及的多个分析部对应的输送部的一例的俯视图。
[0027] 图11为表示与实施方式涉及的多个分析部对应的移动机构部的一例的框图。
[0028] 符号说明
[0029] 10:分析部;11:试样容器;19:样本分注探头;20:样本分注臂;31:试样架;41:投入道;42:分注道;43:待机道;44:回收道;45:读取器;51:移动机构部;57:上下移动机构;58:旋转移动机构;59:直线移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实施方式。
[0031]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该自动分析装置100具备分析部10、输送部40和驱动部50。分析部10分注标准试样、被检试样等试样以及各检查项目的试剂,测定试样与试剂的混合液。输送部10具有将试样引导到能够由分析部10分注的位置等的多条道。驱动部50驱动分析部10的各分析单元。
[0032] 而且,自动分析装置100具备移动机构部51、分析控制部52、数据处理部60和输出部70。移动机构部51使进行分注前的试样和进行分注后的试样向输送部40的各道移动。分析控制部52控制驱动部50和移动机构部51。数据处理部60处理通过分析部10对包含标准试样、被检试样的混合液的测定而生成的标准数据和被检数据,生成校准数据和分析数据。输出部70印刷输出或者显示输出由数据处理部60生成的校准数据和分析数据。
[0033] 并且,自动分析装置100具备操作部80和系统控制部90。操作部80例如进行用于设定使各检查项目的分析数据生成的分析参数的输入;用于对再检对象的检查项目设定再检查参数的输入,所述再检对象存在着根据分析部10通过第一次的试样的分注而生成的分析数据由分析部10进行第二次的分注、执行得到再检数据的再检查的可能性;以及用于设定识别分析部10进行分注和测定的试样的试样ID及其对该试样设定检查项目的输入等。不过不限于此。系统控制部90统一控制分析控制部52、数据处理部60以及输出部70。
[0034] 图2是示出分析部10的结构的立体图。该分析部10具有样本台12、第一试剂库15、第二试剂库16、试剂架14以及反应台18。样本台12用于保持收纳着标准试样的试样容器11。第一试剂库15对收纳各检查项目的例如1试剂类和2试剂类的第一试剂和2试剂类的第二试剂的试剂容器13保冷。第二试剂库16对收纳第二试剂的试剂容器13保冷。试剂架14配置在第一试剂库15和第二试剂库16中,并且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保持试剂容器13。反应台18保持被配置在圆周上的多个反应容器17。
[0035] 而且,分析部10具有样本分注探头19、样本分注臂20、第一试剂分注探头21、第一试剂分注臂22、第一搅拌器23和第一搅拌臂24。样本分注探头19进行分注:抽吸保持在样本台12的试样容器11内的标准试样、保持在输送部40上的试样架31的试样容器11内的被检试样等试样并排出到反应容器17内。样本分注臂20以能够转动和上下移动的方式保持样本分注探头19。第一试剂分注探头21进行分注:抽吸保持在试剂架14的试剂容器13内的第一试剂并排出到反应容器17内。第一试剂分注臂22以能够转动和上下移动的方式保持第一试剂分注探头21。第一搅拌器23搅拌分注到反应容器17的试样和第一试剂的混合液。第一搅拌臂24以能够转动和上下移动的方式保持第一搅拌器23。
[0036] 并且,分析部10具有第二试剂分注探头25、第二试剂分注臂26、第二搅拌器27、第二搅拌臂28、测定部29和清洗喷嘴30。第二试剂分注探头25进行分注:抽吸保持在试剂架14的试剂容器13内的第二试剂并排出到反应容器17内。第二试剂分注臂26以能够转动和上下移动的方式保持第二试剂分注探头25。第二搅拌器27搅拌分注到反应容器17的试样、第一试剂和第二试剂的混合液。第二搅拌臂28以能够转动和上下移动的方式保持第二搅拌器27。测定部29对反应容器17内的混合液进行光学测定。具体来说,测定部29对反应容器17照射光,检测透过反应容器17内的包括标准试样、被检试样的混合液的所述光,基于结果得到的检测信号,生成例如以吸光度、吸光度的变化量表示的标准数据、被检数据。并且,测定部
29将生成的标准数据、被检数据输出到数据处理部60。清洗喷嘴30清洗由测定部29完成了测定的反应容器17内。
[0037] 图3A为表示输送部40的结构的一例的俯视图。该输送部40具有投入道41、分注道42、待机道43和回收道44。投入道41以长边方向与分析部10的前后方向平行的方式靠近配置在分析部10的右方。分注道42以长边方向与分析部10的左右方向平行的方式靠近配置在分析部10的前方。待机道43以长边方向彼此平行的方式配置在分注道42附近。回收道44以长边方向与分析部10的前后方向平行的方式隔着分析部10靠近配置在投入道41的相反侧。
[0038] 而且,输送部40具有读取器45和多个检测器46。读取器45配置在投入道41和分注道42之间,读取在试样架31标记的架ID和在保持于该试样架31的试样容器11标记的试样ID。检测器46配置于待机道43,检测在待机道43上载置的试样架31。
[0039] 投入道41配置在分注道42的长边方向的一方,载置分析部10的试样的分注进行前的试样架31。在此,载置于投入道41上的试样架31借助移动机构部51向前方的方向即箭头L1方向移动,在投入道41上的投入位置Ta停止。另外,移动机构部51能够在轨道51a(由虚线围成的区域、可动区域、可动范围或轨迹)上沿该轨道51a的中心长边方向引出的单点划线移动。并且,试样架31从投入位置Ta起经由读取器45的前方向左方的方向即箭头L2方向移动,以长边方向彼此平行的方式载置在分注道42上的搬入位置Tb。
[0040] 在图3B和图3C示出移动机构部51的结构图。图3B是移动机构部51未保持试样架31的状态的立体图。支承臂571能够从实线显示位置向虚线显示位置(或者反向)驱动,其在未保持试样架31的状态存在于实线部的位置(所谓基本位置、原位)。而且,图3C是移动机构部51保持试样架31的状态的侧视图。
[0041] 分注道42被设置成能够使试样架31向能够由分析部10进行试样的分注的分注位置Tc移动。而且,分注道42的短边方向的长度比试样架31的长边方向的长度短,其长边方向的长度比分析部10的长边方向的长度短,例如由在移动机构部51的一部分的单元卷绕的传送带构成。并且,分注道42配置在投入道41和回收道44之间。在此,借助移动机构部51从投入位置Ta载置到分注道42上的搬入位置Tb的试样架31向L2方向移动,在分注位置Tc由样本分注探头19进行设定好的各检查项目的第一次的试样的分注后,在搬出位置Td停止。
[0042] 这样,以长边方向彼此平行的方式使试样架31移动到分注道42上,使分注道42上的试样架31向长边方向移动,从而能够缩短分注道42的短边方向的长度。并且,通过以使分注道42的长边方向与分析部10的左右方向平行的方式接近分析部10配置分注道42,从而能够抑制由分析部10和输送部40构成的单元的前后方向的长度。
[0043] 待机道43被设置成能够载置由分析部10进行过试样的分注的试样架31。而且,待机道43的短边方向的长度比试样架31的长边方向的长度短,其长边方向的长度由分析部10的长边方向的长度以下的例如平板构成。并且,待机道43配置在投入道41和回收道44之间。
[0044] 在此,在分析部10进行了第一次的试样的分注的搬出位置Td的试样架31中、对收纳包括存在再检要求的项目的试样(例如,包括由使用者等预先指定输入的检查项目的试样)的试样容器11进行保持的试样架31被看作是存在再检的可能性的对象(此时也包括最终不再检的情况)。将这样的对象在以后称为候补再检对象。该候补再检对象的试样架31在借助移动机构部51向箭头R1方向旋转移动180°后,向箭头L3方向移动,以长边方向彼此平行的方式载置在待机道43上。
[0045] 另一方面,在分析部10进行了第一次的试样的分注的搬出位置Td的试样架31中、未对收纳包括存在再检要求的项目的试样的试样容器11进行保持的试样架31被看作是不需要再检(无需再检)。该无需再检的试样架31在由移动机构部51从搬出位置Td向L2方向移动后,载置在回收道44上的回收位置Te。
[0046] 在经过预定的时间后,得到第一次的分析结果。在此,载置在待机道43上的候补再检对象的试样架31中、对收纳分析结果不满足预定的基准(得到超过指定的容许值等)的试样的试样容器11进行保持的试样架31被看作是确定再检的对象(再检对象)。另外,该预定的基准预先由使用者等经由操作部80作为再检参数输入。该再检对象的试样架31在借助移动机构部51从待机道43上移动至L3方向的旋转位置Tf,当在旋转位置Tf向箭头R2方向旋转移动180°后,再向L2方向移动,以长边方向彼此平行的方式载置在分注道42上的搬入位置Tb。
[0047] 另一方面,载置在待机道43上的候补再检对象的试样架31中、未对收纳不满足上述预定的基准的试样的试样容器11进行保持的试样架31被看作是无需再检。该无需再检的试样架31借助移动机构部51从待机道43上移动至旋转位置Tg,在旋转位置Tg向与R1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移动180°后,再向L2方向移动,载置在回收道44上的回收位置Te。该无需再检的试样架31也可以如下实施:借助移动机构部51从待机道43上移动至旋转位置Tf,在旋转位置Tf向R2方向旋转移动180°后,再向L2方向移动,载置在回收道44上的回收位置Te。
[0048] 以上所述的、分注道与待机道、分注道与回收道、以及待机道与回收道之间的包括旋转移动和并行移动的一连串的动作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在维持上下的状态下在铅直方向旋转移动180度后,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并行移动,也可以不进行旋转移动而是进行伴随着利用转向线的反转的并行移动。
[0049] 这样,通过以长边方向彼此平行的方式使试样架31移动到待机道43上,能够缩短待机道43的短边方向的长度。并且,通过以长边方向彼此平行的方式将待机道43配置在分注道42附近,能够抑制由分析部10和输送部40构成的单元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而且,通过将分注道42和待机道43配置在配置于分注道42的长边方向的一方的投入道41和配置于另一方的回收道44之间,能够缩短由分析部10和输送部40构成的单元的左右方向的长度。
[0050] 也可以将待机道43的预定的位置预先设定为紧急位置。在该变型例中,在通过操作者的操作将对收纳紧急的试样的试样容器11进行保持的试样架31载置于该紧急位置的情况下,优先使由检测器46检测出的紧急位置的试样架31移动到分注道42并分注紧急的试样。
[0051] 当在投入道41或回收道44的一方的道中例如试样架31的移动动作产生不良情况的时候,也可以将待机道43临时作为一方的道代用地实施。由此,能够根据需要多目的地有效地活用待机道43。
[0052] 回收道44配置在分注道42的长边方向的另一方,载置分析部10的试样的分注完成后的试样架31。在此,回收位置Te的试样架31借助移动机构部51向后方的方向即箭头L4方向移动。
[0053] 读取器45借助移动机构部51向前方沿L2方向移动,读取所在的试样架31标记的架ID和在试样容器11标记的试样ID,向分析控制部52输出。而且,检测器46检测由移动机构部51载置在待机道43上的试样架31,向分析控制部52输出表示该试样架31的待机道43上的位置的位置信息。
[0054] 驱动部50(图1所示)驱动分析部10的样本台12,使试样容器11移动。驱动部50驱动各个试剂架14,使试剂容器13转动。而且,驱动反应台18,使反应容器17旋转移动。驱动部50使样本分注臂20、第一试剂分注臂22、第二试剂分注臂26、第一搅拌臂24和第二搅拌臂28分别旋转驱动和上下驱动,使样本分注探头19、第一试剂分注探头21、第二试剂分注探头25、第一搅拌器23和第二搅拌器27转动和上下移动。而且,使清洗喷嘴30上下移动。
[0055] 移动机构部51由使输送部40的试样架31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53、第二移动机构54、第三移动机构55和第四移动机构56构成。第一移动机构53例如由与试样架31的背面抵接并配置在输送部40的投入道41上的臂以及驱动该臂向投入道41的长边方向移动并配置于投入道41的下侧的驱动机构构成。而且,如图3A所示,使载置在投入道41上的试样架31滑动并向L1方向移动,在投入位置Ta停止。
[0056] 第二移动机构54配置在输送部40的投入道41、分注道42和回收道44、待机道43之间。并且,由使试样架31向上下方向移动的上下移动机构57、使利用上下移动机构57移动到上方向的上停止位置的试样架31旋转移动的旋转移动机构58、使利用上下移动机构57移动到上停止位置的试样架31沿分注道42和待机道43在投入道41和回收道43之间沿水平方向直线移动的直线移动机构59构成。
[0057] 如图3A所示,上下移动机构57使在投入道41上的投入位置Ta停止的试样架31向上方移动到上停止位置。上下移动机构57将从投入位置Ta向上停止位置移动了的试样架31向下方移动并载置到分注道42上的搬入位置Tb。上下移动机构57使在分注道42上的搬出位置Td停止的试样架31向上方移动到上停止位置。
[0058] 而且,上下移动机构57将从搬出位置Td向上停止位置移动了的试样架31向下方移动,载置到能够由输送部40的检测器46检测到的待机道43上。上下移动机构57使待机道43上的试样架31向上方移动到上停止位置。上下移动机构57将从搬出位置Td向上停止位置移动了的试样架31向下方移动并载置到回收道44上的回收位置Te。
[0059] 如图3A所示,旋转移动机构58使由上下移动机构57从搬出位置Td向上停止位置移动了的试样架31以该试样架31与待机道43的长边方向彼此平行的方式向R1方向旋转移动180°。旋转移动机构58使由上下移动机构57从待机道43向上停止位置移动了的试样架31以该试样架31与分注道42的长边方向彼此平行的方式在旋转位置Tf向R2方向旋转移动180°。
旋转移动机构58使由上下移动机构57从待机道43向上停止位置移动了的试样架31以该试样架31与分注道42的长边方向彼此平行的方式在旋转位置Tg向与R1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移动180°。
[0060] 如图3A所示,直线移动机构59使由上下移动机构57从投入位置Ta向上停止位置移动后的试样架31向L2方向移动,经由读取器45前方在分注道42的搬入位置Tb附近停止。直线移动机构59使由上下移动机构57从搬出位置Td向上停止位置移动后由旋转移动机构58向R1方向旋转移动了的试样架31向L3方向移动,在能够载置到待机道43的位置的附近停止。
[0061] 而且,直线移动机构59使由上下移动机构57从待机道43向上停止位置移动后的试样架31向L3方向移动,在旋转位置Tf停止。并且,直线移动机构59在由旋转移动机构58向R2方向旋转移动后向L2方向移动,在搬入位置Tb或回收位置Te附近停止。直线移动机构59使由上下移动机构57从待机道43向上停止位置移动后的试样架31向L2方向移动,在旋转位置Tg停止。并且,直线移动机构59在由旋转移动机构58向与R1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移动后向L2方向移动,在回收位置Te附近停止。
[0062] 第三移动机构55由卷绕分注道42的两个带轮和驱动所述带轮旋转的马达构成。第三移动机构55驱动分注道42而使由第二移动机构54的上下移动机构57载置到分注道42上的搬入位置Tb的试样架31向L2方向移动,在分注位置Tc、搬出位置Td停止。
[0063] 第四移动机构56由与试样架31的前面抵接并配置在输送部40的回收道44上的臂以及驱动该臂向回收道44的长边方向移动并配置于回收道44的下侧的驱动机构构成。而且,如图3A所示,第四移动机构56使利用第二移动机构54的上下移动机构57载置到回收道44上的回收位置Te的试样架31滑动并向L4方向移动。
[0064] 分析控制部52例如基于从操作部80输入的各检查项目的分析参数、再检查参数、试样ID、以该试样ID识别的对试样设定的检查项目等输入信息、从输送部40的读取器45输出的架ID和试样ID、从输送部40的检测器46输出的试样架31的位置信息,来控制驱动部50和移动机构部51。不过,所基于的信息不过是示例,并不限定于此。
[0065] 数据处理部60具有:运算部61,其处理分析部10的测定部29生成的标准数据、被检数据并生成各检查项目的校准数据、分析数据;以及数据存储部62,其保存由运算部61生成的标准数据、分析数据。
[0066] 运算部61生成从测定部29输出的标准数据和表示对该标准数据的标准试样预先设定的标准值的关系的校准数据。而且,运算部61使用生成的校准数据根据被检数据生成以浓度值或酶的活性值表示的分析数据。并且,数据存储部62具备硬盘、闪存、SSD等存储设备,针对各检查项目保存在运算部61生成的校准数据。并且,运算部61针对各被检试样保存在运算部61生成的各检查项目的分析数据。
[0067] 输出部70具有印刷输出由数据处理部60的运算部61生成的校准数据、分析数据的印刷部71和显示输出所述数据的显示部72。印刷部71具备打印机、复合印刷机等,对校准数据、分析数据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格式印刷到打印纸等上。
[0068] 显示部72具备CRT、液晶面板等监视器,显示由印刷部61生成的校准数据、分析数据等。而且,显示部72显示用于设定每个检查项目的试样的分注量、第一试剂的分注量以及第二试剂的分注量等分析参数的分析参数设定画面。并且,显示部72显示用于设定每个检查项目的再检查参数的再检查参数设定画面。并且,显示部72显示用于设定对每个被检试样识别该被检试样的试样ID以及设定检查对象的检查项目的检查项目设定画面。
[0069] 操作部80具备键盘、鼠标、按钮、触摸面板等输入设备。并且,使用者等经由操作部80能够进行用于设定各检查项目的分析参数、再检查参数的输入、用于设定试样ID和检查项目的输入等。
[0070] 系统控制部90具备CPU和存储电路,在将由操作部80的操作输入的命令信号、各检查项目的分析参数、再检查参数、试样ID和检查项目的信息等的输入信息存储到存储电路中后,基于这些输入信息,统一分析控制部52、数据处理部60和输出部70来控制整个系统。
[0071] 接下来,参照图4A~C,对试样架31的结构进行说明。
[0072] 图4A~C为表示试样架31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4A示出试样架31的俯视图。图4B示出从短边方向观察的试样架31的侧视图。图4C示出从长边方向观察的试样架31的侧视图。
[0073] 如图4A所示,试样架31形成有能够将多个试样容器11在长边方向保持成一列的开口部311。而且,如图4B所示,试样架31在侧面的长边方向两端附近形成有上下方向细长的贯通孔312。而且,虽未图示,在试样架31以可由输送部40的读取器45读取的方式,例如在背面侧标记有架ID。
[0074] 接下来,参照图5~图9,对移动机构部51的第二移动机构54的上下移动机构57和旋转移动机构58的结构和动作的详细进行说明。
[0075] 图5为表示上下移动机构57的结构的一例的侧视图。该上下移动机构57具有支承臂571、保持器572、支承保持器573和轨道574。支承臂571进入试样架31的贯通孔312并支承试样架31。保持器572在长边方向即箭头L5方向和箭头L6方向滑动自如地保持支承臂571。支承保持器573在上下方向即箭头L7方向和箭头L8方向滑动自如地保持保持器572。轨道
574向L7方向和L8方向引导支承保持器573。
[0076] 而且,上下移动机构57具有轴575、辊576、板577和驱动臂578。轴575固定于支承臂571。辊576转动自如地配置于轴575。板577(以虚线示出)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将位于上下方向的中央的辊576以绘出曲线的轨道LR1和轨道LR2的方式向下方和上方引导。驱动臂578在一端部形成有供轴575间隙贯通的孔。
[0077] 并且,上下移动机构57具有马达579、框架580和旋转轴581。马达579驱动驱动臂578的另一端部向箭头R3方向和箭头R4方向倾动,使位于上下方向的中央的中央点HP的支承臂571以绘出与辊576同样的曲线的轨道LH3、LH4的方式向下方和上方驱动。框架580保持轨道574、板577和马达579。旋转轴581固定于框架580。
[0078] 对上下移动机构57的具体的动作在以下叙述。不过,所述动作不过是示例,并不限定于此。1)支承臂571向载置的试样架31所在的前方(L5方向)移动,进入贯通孔312并支承试样架31。2)支承臂571在支承试样架31的状态下,将试样架31向上方(L7方向)抬起,并且向近前方向(L6)方向牵拉而形成保持状态。此时,例如,支承臂571绘出图5中的曲线的轨道LR4并移动。
[0079] 另外,作为变型例,也可以是,将2)中的牵拉动作和抬起动作以例如在牵拉后抬起等方式分别进行。
[0080] 而且,上述动作例,示出了到支承臂571保持试样架31的保持状态为止的流程,不过通过反向进行该动作例,也可以将保持状态的试样架31载置到任意的位置(例如、待机道、分注道、回收道等)。
[0081] 如图6所示,通过马达579驱动驱动臂578向R4方向倾动,中央点HP的支承臂571被向L6方向和L8方向驱动并在下止点BP停止。并且,通过马达579驱动驱动臂578向R3方向倾动至达到水平,支承臂571被向L5方向和L7方向驱动并达到中央点HP。通过该驱动,支承臂571进入投入道41、分注道42或者待机道43上的试样架31的贯通孔312,与贯通孔312的上端部接触。并且,如图7所示,通过马达579驱动驱动臂578向R3方向倾动,支承臂571被向L6方向和L7方向驱动并在上止点UP停止。通过该驱动,使试样架31移动至可由旋转移动机构58旋转的高度、且可由直线移动机构59移动的高度即上停止位置。
[0082] 而且,通过马达579驱动驱动臂578向R4方向倾动至达到水平,支承臂571被向L5方向和L8方向驱动并达到中央点HP。通过该驱动,上停止位置的试样架31向下方移动,载置到分注道42、待机道43或回收道44上。
[0083] 另外,在载置于待机道43的试样架31的数量多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也可以进一步在输送部40的待机道43的前方接近地平行配置与配置有多个检测器46的待机道43相同的结构的待机道43a。在该情况下,将上下移动机构57置换为第二上下移动机构,所述第二上下移动机构例如由夹持试样架31的长边方向的两侧部的夹持机构、使该夹持机构上下移动的上下机构、以及使该上下机构向前后方向移动的前后机构构成。并且,可以通过由第二上下移动机构、旋转移动机构58和直线移动机构59构成的第二移动机构54a使试样架31移动到待机道43、待机道43a上。由此,能够容易地应对再检查多的设备。
[0084] 图9为表示旋转移动机构58的结构的一例的俯视图。该旋转移动机构58由马达583、带轮584、带轮585、传送带586和框架587构成。马达583驱动上下移动机构57旋转。带轮
584固定于马达583。带轮585固定于上下移动机构57的转动轴581。传送带586卷绕于带轮
584和带轮585。框架587保持传送带586和马达583,并且旋转自如地保持上下移动机构57的旋转轴581。
[0085] 通过马达583驱动带轮584旋转,上下移动机构57以旋转轴581为中心旋转驱动。并且,使由上下移动机构57移动到上停止位置的试样架31向R1方向、R2方向、以及与R1方向相反的方向各方向旋转移动180°。
[0086] 接下来,参照图10和图11,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型例。在本变型例中,追加配置并实施与分析部10同样的结构的分析部10b。在该情况下,与配置于分析部10的左方或右方(在图10中举例示出左方的情况)的分析部10b的追加对应地,将图3A的输送部40和图1的移动机构部51置换为输送部40b和移动机构部51b实施即可。另外,上述举例示出了一个分析部的追加,也可以同样追加两个以上分析部。
[0087] 输送部40b与图3A的输送部40在以下的三点不同。1)将以使试样架31能够向可在分析部10b进行试样的分注的位置移动的方式设置的、与分注道42同样的结构的分注道42b与分析部10b靠近并平行地配置。2)将以能够载置在分析部10b进行了试样的分注的试样架31的方式设置的、与分注道43同样的结构的待机道43b在分注道42b附近以能够装拆的方式平行配置。3)将回收道44配置在分析部10b的左方。
[0088] 如图11所示,移动机构部51b与图1的移动机构部51在以下的两点不同。1)将移动机构部51的第二移动机构54置换为第二移动机构54b。2)追加使载置于输送部40b的分注道42b上的试样架31移动的第三移动机构55b。
[0089] 第二移动机构54b与第二移动机构54在以下的点不同。1)置换为使由上下移动机构57移动到上停止位置的试样架31沿分注道42、42b和待机道43、43b在输送部40b的投入道41和回收道44之间直线移动的直线移动机构59b。
[0090] 这样,以长边方向彼此平行的方式使试样架31移动到分注道42b上,使分注道42b上的试样架31向长边方向移动,从而能够缩短分注道42b的短边方向的长度。并且,通过以使长边方向与分析部10的左右方向平行的方式接近分析部10b配置分注道42b,从而能够抑制由多个分析部(分析部10、分析部10b等)和输送部40b构成的单元的前后方向的长度。
[0091] 而且,通过以长边方向彼此平行的方式使试样架31移动到待机道43b上,能够缩短待机道43b的短边方向的长度。并且,通过以长边方向彼此平行的方式将待机道43b配置在分注道42b附近,能够抑制由多个分析部(分析部10、分析部10b等)和输送部40b构成的单元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而且,通过将待机道43、43b配置在投入道41和回收道44之间,能够缩短由多个分析部(分析部10、分析部10b等)和输送部40b构成的单元的左右方向的长度。
[0092] 根据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通过将以能够将试样架31移动至可在分析部10进行试样的分注的分注位置Tc的方式设置的分注道42、或者以能够载置在分析部10进行了试样的分注的试样架31的方式设置的待机道43的一方的道上的试样架31,以该试样架31与另一方的道的长边方向彼此平行的方式移动到另一方的道上,能够缩短分注道42和待机道43的短边方向的长度。并且,通过以使长边方向与分析部10的左右方向平行的方式接近分析部10配置分注道42,并以长边方向彼此平行的方式在分注道42的附近配置待机道43,从而能够抑制由分析部10和输送部40构成的单元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而且,通过将分注道42和待机道43配置在配置于分注道42的长边方向的一方的投入道41和配置于另一方的回收道44之间,能够抑制由分析部10和输送部40构成的单元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根据以上,能够实现自动分析装置100的小型化。
[0093]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还能够期待以下的效果。
[0094] 移动机构部51不是像现有例那样使试样架31向一个方向移动的结构,而是能够将载置在待机道43的任意位置的任意试样架31移动到分注道42的任意位置(即能够随机访问)的结构。因此,在再检时,无需使再检对象的试样架31像现有例那样从回收道44回到投入道41,能够缩短相应的时间。而且,能够不按照将各试样架31投入到投入道41的顺序(时间序列的固定顺序)而使按照基于优先度的顺序进行各试样架31的分注。并且,无需以往为了使试样架31向一个方向移动所需的待机道43专用的驱动类,能够实现成本的削减。
[0095] 自动分析装置100与现有例那样待机道43位于短边方向(两侧或单侧)的结构不同,是待机道43位于长边方向的结构。而且,是能够增设分析部10的结构。由此,能够与分析部10的增设、缩小引起的自动分析装置100整体的尺寸的变更对应而不依赖于自动分析装置100的进深(短边方向)地增设、缩小待机道43。而且,始终能够利用一个移动机构部51实现分析部10(或与分析部10相伴的待机道43)的增设、缩小。并且,增设的待机道43不仅有作为原本的待机道43的利用价值,而且有之后投入到投入道的试样架31与之前投入的试样架31的输送顺序的更换时、用于等待向待机道输送的待输送试样架从输送路上退避的临时退避场所等的利用价值。
[0096] 已说明了本发明的若干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非要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各样的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型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和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与其均等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