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美海棠高原之火腋芽的组培快繁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045664.4

文献号 : CN10458503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颖杨华张往祥罗勇亚邱娜菲王瑞琪

申请人 : 南京林业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北美海棠高原之火腋芽的组培快繁方法,以高原之火海棠的春季嫩枝上的腋芽为外植体,经过消毒和接种后,在初代培养基上培养至腋芽萌发后,将外植体转到增殖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当丛芽长至2-3cm时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诱导生根,形成完整植株,小苗经炼苗、驯化、移栽成活后获得扩繁苗。该快繁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高原之火海棠的腋芽进行诱导,建立腋芽再生植株的离体快繁技术体系,既能保持优良的品种,又能大规模的提供苗木,同时该方法的增殖率在340%以上,小苗生根率达65%以上,成活率在80%以上,可加快高原之火北美海棠的繁殖速度和规模,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北美海棠高原之火腋芽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4月份选取高原之火海棠母株上的嫩枝条,进行去污、消毒处理,备用;

2)将嫩枝条切成带有1个腋芽的茎段,接种在初代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室温度为25±2℃,光照时间14h,光照强度55 µmol m–2 s–1;初代培养5d后,腋芽开始萌动,20d后,腋芽抽长并开始产生丛生芽;所述初代培养基为:MT+1.0mg/L BA+0.2 mg/L IBA或1/2MS+

1.5mg/L BA+0.2 mg/L IBA,培养基中含3%蔗糖、0.54%琼脂,pH5.8;

3)从培养20d后的丛生芽中,剪取1.0-2.0cm的单芽转接入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5d后,出现大量的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1/2MS+0.5~1.0mg/L BA+0.5~1.0 mg/L IBA,培养基中含3%蔗糖、0.54%琼脂,pH5.8;

4)剪取长度为2-3cm的丛生芽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20d后开始生根,培养40d后,形成健壮的再生植株;生根培养基为:1/4MS+1.0mg/L IBA或1/2MS+1.0mg/L IBA+0.15%活性炭;

培养基中含3%蔗糖、0.54%琼脂,pH5.8;

5)待生根的小苗长至5~6cm、根5~6条时将小苗进行驯化移栽,成活后获得扩繁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北美海棠高原之火腋芽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去污为:4月份选取高原之火海棠母株上长5cm的嫩枝条,用肥皂水浸泡10min,并用软毛刷刷去表面污渍,再用流水冲洗2h后,获得外植体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北美海棠高原之火腋芽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消毒为: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对外植体浸泡30s后,用无菌水冲洗3~4次,再用

0.1%升汞消毒9min,期间不断搅拌,再用无菌水清洗4-5次,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待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北美海棠高原之火腋芽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的驯化移栽为:驯化时将瓶盖拧松在温室中放置1d,然后打开瓶盖继续放置1-2d,将小苗从瓶中取出洗去根部培养基,移入装有基质的容器中,小苗上部用带孔透明的塑料薄膜遮盖,7d后去除。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北美海棠高原之火腋芽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移栽所用的基质为蛭石:有机土:林下土=1:1:1,基质要求用800倍多菌灵药液拌合以防止病虫害;移栽后每隔2d浇一次水,一周浇一次1/4Haogland营养液。

说明书 :

一种北美海棠高原之火腋芽的组培快繁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海棠组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北美海棠高原之火腋芽的组培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北美海棠高原之火系从北美洲引进的蔷薇科苹果属落叶小乔木,新叶亮酒红色,成熟叶呈橄榄绿色,深秋叶由棕绿向酒红渐变。4月下旬花开,花期两周左右,花蕾红色,花瓣深紫红色。果实呈灯笼形,紫红色、垂悬,秋季明亮的红果可挂果至次年一月份,结果量大。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抗旱性和耐寒性,种植范围广,既可作盆花,也可做行道树,是集观花、观果、观叶于一体的优良精品树种之一。由于高原之火系从国外引进,种子较少,现大部分通过嫁接和扦插繁殖,但由于受季节、接穗和插条数量的限制,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繁殖,因而限制了该品种的推广栽培。

发明内容

[0003]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北美海棠高原之火腋芽的组培快繁方法,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高原之火海棠的腋芽进行诱导,建立腋芽再生植株的离体快繁技术体系,既能保持优良的品种,又能大规模的提供苗木,摆脱季节的限制,对高原之火海棠优良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0004]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 一种北美海棠高原之火腋芽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1)4月份选取高原之火海棠母株上的嫩枝条,进行去污、消毒处理,备用;
[0007] 2)将嫩枝条切成带有1个腋芽的茎段,接种在初代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室温度为25±2℃,光照时间14h,光照强度55 µmol m–2 s–1;初代培养5d后,腋芽开始萌动,20d后,腋芽抽长并开始产生从生芽;所述初代培养基为:MT+1.0mg/L BA+0.2 mg/L IBA或1/2MS+1.5mg/L BA+0.2 mg/L IBA,培养基中含3%蔗糖、0.54%琼脂,pH5.8;
[0008] 3)从培养20d后的从生芽中,剪取1.0-2.0cm的单芽转接入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5d后,出现大量的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1/2MS+0.5~1.0mg/L BA+0.5~1.0 mg/L IBA,培养基中含3%蔗糖、0.54%琼脂,pH5.8;
[0009] 4)剪取长度为2-3cm的丛生芽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20d后开始生根,培养40d后,形成健壮的再生植株;生根培养基为:1/4MS+1.0mg/L IBA或1/2MS+1.0mg/L IBA+0.15%活性炭;培养基中含3%蔗糖、0.54%琼脂,pH5.8;
[0010] 5)待生根的小苗长至5~6cm、根5~6条时将小苗进行驯化移栽,成活后获得扩繁苗。
[0011] 步骤1)中的去污为:4月份选取高原之火海棠母株上长5cm的嫩枝条,用肥皂水浸泡10min,并用软毛刷刷去表面污渍,再用流水冲洗2h后,获得外植体备用;
[0012] 步骤1)中的消毒为: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对外植体浸泡30s后,用无菌水冲洗3~4次,再用0.1%升汞消毒9min,期间不断搅拌,再用无菌水清洗4-5次,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待用。
[0013] 步骤5)中的驯化移栽为:驯化时将瓶盖拧松在温室中放置1d,然后打开瓶盖继续放置1-2d,将小苗从瓶中取出洗去根部培养基,移入装有基质的容器中,小苗上部用带孔透明的塑料薄膜遮盖,7d后去除。
[0014] 步骤5)中,移栽所用的基质为蛭石:有机土:林下土=1:1:1,基质要求用800倍多菌灵药液拌合以防止病虫害;移栽后每隔2d浇一次水,一周浇一次1/4Haogland营养液或其他肥料。
[0015]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北美海棠高原之火腋芽的快繁方法,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高原之火海棠的腋芽进行诱导,建立腋芽再生植株的离体快繁技术体系,既能保持优良的品种,又能大规模的提供苗木,同时该方法的增殖率在340%,小苗生根率达65% 以上,成活率在80%以上,有效解决扦插和嫁接受季节限制、繁殖系数低,成活率低的问题,可加快高原之火北美海棠的繁殖速度和规模,对高原之火海棠优良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腋芽诱导过程图;
[0017] 图2是腋芽的增殖图;
[0018] 图3是丛生芽的增殖图;
[0019] 图4是生根苗图;
[0020] 图5是组培扩繁苗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 实施例1
[0023] 一种高原之火海棠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 1)外植体的选择和预处理:4月份选取高原之火海棠母株上长5cm左右的嫩枝条,用肥皂水浸泡10min,并用软毛刷刷去表面污渍,再用流水冲洗2h后备用。
[0025] 2)外植体的消毒: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对外植体浸泡30s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0.1%升汞消毒9min,期间不断搅拌,再用无菌水清洗4次,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待用。
[0026] 3)初代培养:外植体经消毒处理后切成约2cm带有1个腋芽的茎段,接种在初代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图1)。培养室温度为25±2℃,光照时间14h,光照强度55 µmol m–2 s–1。初代培养基为:MT+1.0mg/L BA+0.2 mg/L IBA,培养基中含3%蔗糖、0.54%琼脂,pH5.8左右。初代培养5d后,腋芽开始萌动,20d后,腋芽抽长并开始产生丛生芽(图2)。
[0027] 4)继代与增殖培养:将初代培养基上培养20d后的丛生芽中,剪取1.0-2.0cm的单芽转接入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室温度为25±2℃,光照时间14h,光照强度55 µmol m–2 s–1。25d后,出现大量的丛生芽(图3),丛芽数达10.0个,增殖率在340%左右。增殖培养基为:1/
2MS+0.5mg/L BA+0.5mg/L IBA,培养基中含3%蔗糖、0.54%琼脂,pH5.8左右。
[0028] 5)生根培养:剪取长度为2-3cm左右的芽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20d后开始生根,培养40d后,形成健壮的再生植株(图4);生根培养基为:1/4MS+1.0mg/L IBA;培养基中含3%蔗糖、0.54g/L琼脂,pH5.8左右。再生植株生根率达65%以上。
[0029] 6)驯化移栽:待生根的再生植株长至5~6cm,根5~6条时将小苗进行驯化移栽。驯化时将瓶盖拧松在温室中放置1d,然后打开瓶盖继续放置1d,将小苗从瓶中取出洗去根部培养基,移入装有基质的无纺布容器中,小苗上部用带孔透明的塑料薄膜遮盖,7d后去除。移栽所用的基质为蛭石:有机土:林下土=1:1:1,基质要求用800倍多菌灵药液拌合以防止病虫害。移栽后保持70%左右湿度,适当通风,每隔2d浇一次水,一周浇一次1/4Haogland营养液或其他肥料,成活率在80%以上。
[0030] (7)移栽成活后进行常规管理,获得扩繁苗(图5)。
[0031] 实施例2
[0032] 一种高原之火海棠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 1)外植体的选择和预处理:4月份选取高原之火海棠母株上长5cm左右的嫩枝条,用肥皂水浸泡10min,并用软毛刷刷去表面污渍,再用流水冲洗2h后备用。
[0034] 2)外植体的消毒: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对外植体浸泡30s后,用无菌水冲洗4次,再用0.1%升汞消毒9min,期间不断搅拌,再用无菌水清洗5次,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待用。
[0035] 3)初代培养:外植体经消毒处理后切成约2cm带有1个腋芽的茎段,接种在初代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图1)。培养室温度为25±2℃,光照时间14h,光照强度55 µmol m–2 s–1。初代培养基为:1/2MS+1.5mg/L BA+0.2 mg/L IBA,培养基中含3%蔗糖、0.54%琼脂,pH5.8左右。初代培养6d后,腋芽开始萌动,18d后,腋芽抽长并开始产生丛生芽。
[0036] 4)继代与增殖培养:将初代培养基上培养的丛生芽中,剪取1.0-2.0cm的单芽转接入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室温度为25±2℃,光照时间14h,光照强度55 µmol m–2 s–1。25d后,出现大量的丛生芽,丛芽数达10个以上,增殖率在350%左右。增殖培养基为:1/2MS+1.0mg/L BA+1.0 mg/L IBA,培养基中含3%蔗糖、0.54%琼脂,pH5.8左右。
[0037] 5)生根培养:剪取长度为2-3cm左右的芽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20d后开始生根,培养40d后,形成健壮的再生植株;生根培养基为:1/2MS+1.0mg/L IBA+0.15%活性炭;培养基中含3%蔗糖、0.54%琼脂,pH5.8左右。再生植株生根率达70%以上。
[0038] 6)驯化移栽:待生根的再生植株长至5~6cm,根5~6条时将小苗进行驯化移栽。驯化时将瓶盖拧松在温室中放置1d,然后打开瓶盖继续放置2d,将小苗从瓶中取出洗去根部培养基,移入装有基质的无纺布容器中,小苗上部用带孔透明的塑料薄膜遮盖,7d后去除。移栽所用的基质为蛭石:有机土:林下土=1:1:1,基质要求用800倍多菌灵药液拌合以防止病虫害。移栽后保持70%左右湿度,适当通风,每隔2d浇一次水,一周浇一次1/4Haogland营养液或其他肥料,成活率在85%以上。
[0039] (7)移栽成活后进行常规管理,获得扩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