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器具以及血液袋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280075492.X

文献号 : CN10460260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秋山真洋早川彩

申请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摘要 :

构成血液袋系统(12)的采血器具(10)具备:可将被插入采血保持架(78)内的采血管(200)的橡胶栓(202)贯通的中空针(80);具有支承中空针(80)的基端侧的针支承部(90)并能够旋转地安装采血保持架(78)的衬套(76);在覆盖中空针(80)的顶端侧的状态下外嵌于针支承部(90)的橡胶制的针套(82);和在能够接触针套(82)的状态下相对于采血保持架(78)独立地设置于针支承部(90)的帽(84)。

权利要求 :

1.一种采血器具(10),其特征在于,具备:供采血管(200)可插入的采血保持架(78);

中空针(80),能够贯通所述采血管(200)的栓部件(202);

衬套(76),具有支承所述中空针(80)的基端侧的支承部(90),且以使所述采血保持架(78)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所述采血保持架(78);

橡胶制的针套(82),在覆盖所述中空针(80)的顶端侧的状态下外嵌于所述支承部(90);和防脱机构(84),相对于所述采血保持架(78)独立地设置于所述支承部(90),防止所述针套(82)从所述支承部(90)脱落,所述防脱机构(84)具有变形限制部(128),所述变形限制部(128)与所述针套(82)中外嵌于所述支承部(90)的外嵌部位(140)相比位于所述中空针(80)的顶端侧,并与所述针套(82)接触或接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器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限制部(128)对所述针套(82)向内方按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器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限制部(128)形成为环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器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机构(84)具有包围所述针套(82)中外嵌于所述支承部(90)的外嵌部位(140)的围绕部(1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器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机构(84)具有:

嵌合于所述支承部(90)的卡定部(124);

从所述卡定部(124)向所述中空针(80)的顶端方向延伸并且围绕所述外嵌部位(140)的围绕部(126);和从所述围绕部(126)延伸且与该围绕部(126)相比缩径的所述变形限制部(128)。

6.一种血液袋系统(12),具备:

用于收纳初流血的初流血袋(33);

用于将所述初流血袋(33)内的所述初流血移送到采血管的采血器具(10);

用于收纳去除所述初流血后的血液的采血袋(30);和将收纳于所述采血袋(30)的所述血液分成多个血液成分并且将各成分收纳于不同的袋(54、56)中的分离处理部(18),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器具(10)为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采血器具(10)。

说明书 :

采血器具以及血液袋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备供采血管可插入的筒状的采血保持架的采血器具以及血液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仅输血患者所需要的成分的成分输血广泛进行。在进行该成分输血的情况下,使用用于将从献血者采集来的血液(全血)分离成多种血液成分而收纳、保存的血液袋系统。
[0003] 这种血液袋系统中,将对献血者刺入采血针后即刻流出的规定量的血液(初流血)收纳于初流血袋,利用采血器具将上述初流血袋的初流血移送至采血保持架以作为用于输血的检查用血液来利用。
[0004] 采血器具例如具备:供上述采血管可插入的筒状的采血保持架;可贯通上述采血管的橡胶栓(栓部件)的中空针;支承上述中空针的基端侧并用于装配所述采血保持架的衬套;和在覆盖上述中空针的顶端侧的状态下外嵌于上述衬套的橡胶制的针套。
[0005] 这种采血器具中,当将采血管插入采血保持架内时,针套因该采血管的橡胶栓而在纵长方向被压缩,中空针从该针套露出并贯通该橡胶栓。此时,针套以朝向中空针的径向外侧扩径的方式呈褶皱状(波状)弹性变形,所以针套相对于衬套的外嵌部位膨胀,上述针套与上述衬套的嵌合力降低。
[0006] 另外,针套的顶端部,有时会咬入在橡胶栓所形成的贯通孔,当在这样的状态下将采血管从中空针拔出时,该针套被上述橡胶栓拉动从上述衬套脱落,其结果,初流血会从采血器具漏出。
[0007] 作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采血器具,已知如下类型:通过将用于防止在使中空针贯通采血管的橡胶栓时针套的褶皱状的弹性变形达到上述外嵌部位的板,固定于采血保持架,从而防止初流血(血液)从采血器具漏出(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2-16496号公报)。
[0008] 另外,已知如下类型:通过将围绕衬套的筒体相对于采血保持架设置为一体,使该筒体的顶端部随着朝向针尖侧而逐渐缩径以接近针套的外嵌部位,从而抑制该针套从该衬套脱落(例如参照美国专利第7435231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0009] 但是,构成采血器具的采血保持架具有采血管可插入的筒体和经由铰链相对于上述筒体连接的开闭盖。在使用这样的采血器具的情况下,作业人员,优选使采血保持架相对于衬套旋转以使得在初流血的移送作业中上述开闭盖不会碍事。
[0010] 但是,上述日本特开2012-16496号公报中记载的现有技术中,板相对于采血保持架固定,所以当使上述采血保持架相对于衬套旋转时,板也会一起旋转。于是,在上述板与针套接触时,该针套的外嵌部位从上述衬套剥离,上述外嵌部位与上述衬套的嵌合力降低,因此有时初流血从采血器具漏出。此外,关于上述美国专利第7435231号说明书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也是同样的。
[0011] 当为了防止这样的上述外嵌部位的剥离,将针套与板的间隔设定得较宽时,则因为针套的褶皱状的弹性变形到达上述外嵌部位,所以上述针套恐会从衬套脱落。
[0012] 本发明是考虑了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血器具以及血液袋系统,其中能够防止在使采血保持架相对于衬套旋转时针套的外嵌部位从上述衬套剥离,并且能够抑制在将采血管的栓部件从中空针中拔出时上述针套从上述衬套脱落。
[0013] 【1】本发明涉及的采血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供采血管可插入的采血保持架;能够贯通所述采血管的栓部件的中空针;具有支承所述中空针的基端侧的支承部、且能够旋转地安装所述采血保持架的衬套;在覆盖所述中空针的顶端侧的状态下外嵌于所述支承部的橡胶制的针套;和相对于所述采血保持架独立地设置于所述支承部以防止所述针套从所述支承部脱落的防脱机构。
[0014]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采血器具,具备防止针套从支承部脱落的防脱机构,所以即便使中空针贯通采血管的栓部件而使所述针套弹性变形为褶皱状,能够在将所述栓部件从所述中空针中拔出抑制该针套从衬套的支承部脱落。另外,所述防脱机构相对于采血保持架独立地设置于所述支承部,所以在使所述采血保持架相对于衬套旋转时,防脱机构不会与该采血保持架一起旋转。由此,能够防止在使采血保持架相对于衬套旋转时,针套从支承部剥离。
[0015] 【2】上述采血器具中,也可以是,所述防脱机构具有变形限制部,所述变形限制部与所述针套中外嵌于所述支承部的外嵌部位相比位于所述中空针的顶端侧并与所述针套接触或接近。
[0016] 根据这样的结构,接触或接近针套的变形限制部与支承部相比位于中空针的顶端侧,所以能够抑制所述针套的褶皱状的弹性变形达到外嵌部位。由此,能够抑制外嵌部位膨胀,所以使外嵌部位与支承部的嵌合力得以保持。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针套从支承部脱落。
[0017] 【3】上述采血器具中,也可以是,所述变形限制部将所述针套向内方按压。
[0018] 根据这样的结构,变形限制部将针套向内方按压,所以能够使所述针套与支承部的摩擦力增大。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该针套从支承部脱落。
[0019] 【4】上述采血器具中,也可以是,所述变形限制部形成为环状。
[0020]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变形限制部形成为环状,所以能够很好地抑制针套的褶皱状的弹性变形到达外嵌部位,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针套从支承部脱落。
[0021] 【5】上述采血器具中,也可以是,所述防脱机构具有包围所述针套中外嵌于所述支承部的外嵌部位的围绕部。
[0022] 根据这样的结构,用围绕部围绕针套的外嵌部位,所以能够很好地抑制所述外嵌部位膨胀。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外嵌部位与针套的嵌合力降低,所以能够使得针套更加难以从支承部脱落。
[0023] 【6】上述采血器具中,也可以是,所述防脱机构具有:嵌合于所述支承部的卡定部;从所述卡定部向所述中空针的顶端方向延伸并且围绕所述外嵌部位的围绕部;和从所述围绕部延伸且与该围绕部相比缩径的所述变形限制部。
[0024] 根据这样的结构,卡定部相对于支承部牢固地固定,且能够很好地利用缩径的变形限制部抑制褶皱状的弹性变形达到外嵌部位,所以能够更为有效地抑制所述针套从所述支承部脱落。
[0025] 【7】本发明涉及的血液袋系统,具备:用于收纳初流血的初流血袋;用于将所述初流血袋内的所述初流血移动到采血管的采血器具;用于收纳去除所述初流血后的血液的采血袋;和将收纳于所述采血袋的所述血液分成多种血液成分并且将各成分收纳于不同的袋中的分离处理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器具为上述采血器具。
[0026]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血液袋系统,能够起到与上述采血器具相同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血液袋系统的俯视图。
[0028]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采血器具的局部省略分解立体图。
[0029] 图3是图1所示的采血器具的局部省略纵剖视图。
[0030]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31] 图5是表示在构成上述采血器具的采血保持架内插入有采血管的状态的立体说明图。
[0032] 图6是表示使上述采血器具的中空针管通于上述采血管的橡胶栓的状态的剖视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关于本发明涉及的采血器具以及血液袋系统,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进行说明。
[0034] 血液袋系统12,用于将含有多种成分的血液离心分离成比重不同的多个成分(例如,轻比重成分、中等比重成分、以及重比重成分这3个成分、或、轻比重成分以及重比重成分这2个成分),并将各成分分开收纳、保存于不同的袋中。
[0035]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血液袋系统12构成为,将从全血中去除白血球以及血小板后的剩余的血液成分离心分离成血浆以及浓缩红血球这2种成分,并将血浆以及浓缩红血球(packed red blood cell)分开收纳、保存于不同的袋中。
[0036] 如图1所示,血液袋系统12具有:从献血者采集血液(全血)的血液采集部14;从全血中去除规定的血液成分的前处理部16;和对去除了规定成分后剩余的血液成分进行离心分离而分成多个血液成分并且将各成分收纳(贮存)于不同袋中的分离处理部18。
[0037] 血液采集部14具有:采血针20;一端连接于采血针20的第1采血管22;连接于第1采血管22的另一端的Y字状的分支连接器24;经由密封部件(断裂连通部件)26连接于分支连接器24的第2采血管28;连接于第2采血管28的另一端的母袋(采血袋)30;经由分支连接器24连通于第1采血管22的分支管32;连接于分支管32的另一端并用于收纳(贮存)在对献血者刺入采血针20后即刻流出的规定量的血液(初流血)的初流血袋33。
[0038] 在采血针20,直至使用前都安装有针帽34,在使用后安装有针保护件36。针保护件36配设为能够在第1采血管22上沿纵长方向移动。密封部件26构成为,在初始状态下流路封闭,而通过进行断裂操作可使流路开通。
[0039] 在分支管32的中途部位,设置有将分支管32的流路封闭以及开放的夹子38。该夹子38构成为,一旦夹上就不能再打开。作为这样的夹子38,能够使用例如与日本特公平5-23792号公报所公开的夹子相同的夹子。
[0040] 初流血袋33,将例如聚氯乙烯、聚烯烃那样的软质树脂制的具有柔性的片材重叠,在其周缘的密封部进行熔接(热熔接、高频熔接)或熔敷,而构成为袋状。关于母袋30,也同样地构成。另外,关于后述的过滤器48、第1子袋54、第2子袋56以及药液袋58,也同样地构成。
[0041] 在初流血袋33,经由取出管40连接有采血器具10,通过在该采血器具10安装采血管200,从而将初流血袋33内的初流血移送到减压状态(真空状态)的采血管200内(参照图5)。采血器具10的详细说明后述。
[0042] 前处理部16具有:经由密封部件44连接于母袋30的入口侧管46;用于从自入口侧管46导入的血液中去除规定细胞(例如、白血球以及血小板)的过滤器48;和用于将由过滤器48去除规定细胞后的剩余的血液成分引导到分离处理部18的出口侧管50。
[0043] 密封部件44具有与上述的密封部件26相同的结构以及功能。此外,关于后述的密封部件62、72也是相同。在出口侧管50的中途部位,设置有将出口侧管50的流路封闭以及开放的夹子52。
[0044] 分离处理部18具有:将从出口侧管50导入的上述血液成分收纳(贮存)的第1子袋(第1袋)54;将对第1子袋54内的血液成分进行离心分离所得的上清成分收纳以及保存的第2子袋(第2袋)56;收纳红血球保存液的药液袋(第3袋)58;和连接于第1子袋54、第2子袋56以及药液袋58的移送管路60。
[0045] 第1子袋54兼作用于收纳(贮存)用过滤器48去除规定细胞后的剩余的血液成分的袋和用于保存对该血液成分进行离心分离所得的沉降成分(浓缩红血球)的袋。
[0046] 移送管路60包括:经由能够断裂的密封部件62连接于第1子袋54的第1管64;连接于第1管64的另一端的Y字状的分支连接器66;连接分支连接器66与第2子袋56的第2管68;和将设置于药液袋58的能够断裂的密封部件72与分支连接器66连接的第3管70。
[0047] 接下来,关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采血器具10进行说明。如图2~图4所示,采血器具10具有:供连接于初流血袋33的取出管40连接的衬套76;安装于衬套76并可供采血管200插入的采血保持架78;在设置于衬套76的状态能够贯通采血管200的橡胶栓(栓部件、参照图5以及图6)202的中空针80;在覆盖中空针80的顶端侧的状态下安装于衬套76的橡胶制的针套82;和用于防止针套82从衬套76脱落的帽(防脱机构)84。
[0048] 以下的说明中,关于衬套76及其构成元件,将中空针80的顶端侧称为“顶端侧”或“顶端方向”,将其相反侧称为“基端侧”或“基端方向”。
[0049] 衬套76例如是树脂等的一体成型品并沿一个方向延伸。衬套76具有:在基端侧形成的管安装部86;在管安装部86的顶端侧设置的保持架安装部88;和在保持架安装部88的顶端侧设置的针支承部90。
[0050] 在管安装部86与保持架安装部88,形成有沿衬套76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初流血通路92。在保持架安装部88形成有在管安装部86的顶端侧设置的凸缘部94、从凸缘部94朝向顶端侧突出的中间部96、在中间部96的顶端侧设置的止挡部98。止挡部98形成为与中间部96相比直径稍大。
[0051] 在针支承部90,形成有沿衬套76的纵长方向延伸并连通于上述的初流血通路92的针插入孔100。在针支承部90形成有从止挡部98的顶端面突出的突出部102、从突出部102的顶端面突出的小径部104和在小径部104的顶端侧设置的大径部106。
[0052] 在突出部102的外周面的顶端侧,形成有向径向外方突出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嵌合突起108a~108d。这些嵌合突起108a~108d沿突出部102的周向等间隔设置,各嵌合突起108a~108d形成为俯视为矩形状。
[0053] 大径部106的外周面形成为朝向其顶端侧(中空针80的顶端侧)逐渐缩径的锥状。另一方面,大径部106中构成上述针插入孔100的一部分的内周面,形成为朝向其顶端侧逐渐扩径的锥状。由此,在采血器具10的组装步骤中,能够使中空针80的基端侧一边沿大径部
106的内周面滑动一边插入针插入孔100,所以中空针80向针插入孔100的插入变得容易。
[0054] 采血保持架78具有:安装于保持架安装部88的基部110;一端部连接于基部110的筒体112;和经由铰链114连接于筒体112的另一端部的开闭盖116(参照图5)。在开闭盖116设置有可卡定于筒体112的卡定爪118。
[0055] 在基部110形成有可配设针支承部90的配设孔120,在构成配设孔120的壁面形成有卡合部122,该卡合部122配置在构成衬套76的凸缘部94与止挡部98之间而向内方突出、且沿周向延伸。即,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用凸缘部94与止挡部98夹入的方式使卡合部122卡合,从而采血保持架78相对于衬套76以能够绕衬套76轴线旋转的状态被支承。
[0056] 中空针80能够用任意材料构成,可以用例如不锈钢、铝、铝合金、钛、钛合金、或者Ni-Ti合金等超弹性合金等各种金属材料、或者聚苯硫醚等各种硬质树脂材料等构成。中空针80以其基端侧插入针插入孔100中的状态由构成衬套76的针支承部90支承。
[0057] 针套82能够用例如天然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丙烯酸橡胶、乙丙橡胶、氯醇橡胶(hydrin rubber)、聚氨酯橡胶、硅橡胶、氟橡胶等各种橡胶材料构成。
[0058] 针套82沿中空针80延伸,其基端侧相对于构成衬套76的小径部104以及大径部106外嵌。即,针套82通过其弹力被保持于小径部104以及大径部106。该状态下,针套82的内表面与小径部104的外周面和大径部106的锥状的外周面接触。另外,针套82覆盖包括中空针80的针尖的从针支承部90突出的整个部分。
[0059] 帽84为例如树脂等的一体成型品,具有:安装于构成衬套76的针支承部90的卡定部124;从卡定部124向顶端侧延伸的围绕部126;和在围绕部126延伸设置的变形限制部128。
[0060] 卡定部124构成为圆筒状,在其周壁形成有贯通内外面的多个(与上述的嵌合突起108a~108d数量相同,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嵌合孔130a~130d。这些嵌合孔130a~130d沿卡定部124的周向等间隔配置,各嵌合孔130a~130d与各嵌合突起108a~108d相对应。从图
4可知,构成各嵌合孔130a~130d的壁部中的基端侧的部分,随着朝向顶端侧逐渐壁厚变厚而向内方突出,该突出的部分与各嵌合突起108a~108d接触。
[0061] 围绕部126以围绕针套82中外嵌于小径部104以及大径部106的部位(外嵌部位)140的方式形成为筒状。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围绕部126相对于外嵌部位140非接触,但也可以相对于外嵌部位140接触。
[0062] 在使围绕部126与外嵌部位140非接触的情况下,能够将帽84容易地安装于衬套76,另一方面,在使围绕部126与外嵌部位140接触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防止外嵌部位140以向径向外方膨胀的方式弹性变形。
[0063] 变形限制部128构成为环状,在使帽84嵌合于衬套76的状态下与大径部106相比位于中空针80的顶端侧。变形限制部128用其内端将针套82向内方按压。由此,能够使针套82的内表面可靠地相对于大径部106的锥状的外面接触以使针套82与大径部106的摩擦力增大。
[0064] 以上那样构成的采血器具10如下这样组装。即,首先,将中空针80的基端侧插入衬套76的针插入孔100中。此时,大径部106的内表面变为朝向其顶端侧逐渐扩径的锥状,所以能够顺畅地将中空针80的基端侧插入针插入孔100中。
[0065] 接下来,用针套82覆盖中空针80的顶端侧,一边将针套82的基端侧向径向外方拓宽一边将小径部104以及大径部106压入其内孔。由此,针套82就相对于针支承部90外嵌。
[0066] 接着,将帽84穿过针套82并将卡定部124安装于针支承部90。具体而言,以针支承部90的各嵌合突起108a~108d嵌合于帽84的各嵌合孔130a~130d的方式将帽84相对于衬套76压入。由此,帽84相对于衬套76固定。
[0067] 接下来,将针套82穿过采血保持架78的内孔并将卡合部122配置于衬套76的凸缘部94与止挡部98之间。由此,采血保持架78以能够绕衬套76的轴向旋转的状态相对于衬套76被支承。在该阶段采血器具10的组装完成。
[0068] 如果进行这样的采血器具10的组装,则能够从同一方向组装所有零件,所以能够提高组装效率。
[0069] 以上这样构成的血液袋系统12中,在将密封部件26设为初始状态(封闭状态)并且将夹子38设为开放状态的基础上,将采血针20刺入献血者。于是,从献血者流出的初流血经由采血针20、第1采血管22、分支连接器24以及分支管32被导入初流血袋33。
[0070] 当初流血袋33内的初流血达到规定量时,关闭夹子38停止向初流血袋33的初流血的采集。之后,用采血器具10将初流血袋33内的初流血移送到采血管200。
[0071] 具体而言,通过使与下垂配置的初流血袋33的下端连接的取出管40弯曲,从而使采血保持架78的开口部142指向上方(参照图5)。接着,使采血保持架78相对于衬套76旋转,以使得采血保持架78的开闭盖116不会成为作业的阻碍。
[0072] 此时,帽84相对于采血保持架78独立地嵌合于衬套76的针支承部90,所以该帽84不会与采血保持架78一起旋转。
[0073] 即,帽84以与采血保持架78分离的状态下固定于衬套76,所以即使在使采血保持架78相对于衬套76旋转时,帽84也不会伴随采血保持架78的旋转而相对于衬套76旋转,被帽84按压的针套82不会变形。由此,能够防止在使采血保持架78相对于衬套76旋转时,外嵌部位140从小径部104以及大径部106剥离。
[0074] 接下来,将采血管200插入采血保持架78内。于是,采血管200的橡胶栓202与针套82的顶端接触而将针套82向衬套76侧压缩。当针套82沿中空针80的纵长方向收缩时,中空针80的顶端贯通针套82而在其外侧露出。
[0075] 当将采血管200进一步插入衬套76侧时,如图6所示,中空针80贯通橡胶栓202,并且针套82向中空针80的径向外方弹性变形成褶皱状。此时,针套82的褶皱状的弹性变形部144,因为与变形限制部128接触,所以针套82的褶皱状的弹性变形不会到达外嵌部位140。
另外,此时,针套82的顶端部有时会咬入在橡胶栓202所形成的贯通孔146。
[0076] 当中空针80的顶端部在采血管200内露出时,初流血袋33内的初流血经由取出管40、初流血通路92以及中空针80被移送到减压状态的采血管200内。
[0077] 当向采血管200的初流血的移送完成时,将采血管200从中空针80中拔出。此时,针套82恢复原来的状态而覆盖中空针80的顶端侧。由此,初流血从采血器具10漏出的情况得到抑制。
[0078] 在针套82的顶端部咬入橡胶栓202的贯通孔146的情况下,在将橡胶栓202从中空针80中拔出时针套82被橡胶栓202牵拉,但由于变形限制部128褶皱状的弹性变形不会到达外嵌部位140,换言之,外嵌部位140与小径部104以及大径部106的嵌合力得以保持,所以使针套82从针支承部90脱落的情况得到抑制。
[0079] 而且,利用围绕部126防止外嵌部位140的弹性变形,所以针套82难以从针支承部90中拔出。进一步,针套82由变形限制部128向内方按压,所以使针套82的外嵌部位140从针支承部90脱落的情况更加得到抑制。
[0080] 另一方面,当初流血采集结束时,对密封部件26进行断裂操作,以使第2采血管28的流路开通,从而将规定量的血液(全血)采集到母袋30。之后,在过滤器48中将母袋30的全血的白血球以及血小板去除,并将剩余的血液成分移送到第1子袋54。接着,使用未图示的离心分离移送装置,将第1子袋54的血液成分分离成血浆以及浓缩红血球这2个成分,并将血浆以及浓缩红血球分开收纳、保存到不同的袋(第1子袋54和第2子袋56)中。
[0081] 根据本实施方式,将帽84相对于采血保持架78独立地嵌合于针支承部90,所以在使采血保持架78相对于衬套76旋转时,帽84不会一起旋转。由此,在使采血保持架78相对于衬套76旋转时,不会对针套82作用多余的应力,所以能够防止针套82的外嵌部位140从小径部104以及大径部106剥离。
[0082]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用于防止针套82从针支承部90脱落的帽84,所以即便使中空针80贯通采血管200的橡胶栓202而使针套82弹性变形为褶皱状,也能够抑制在将橡胶栓202从中空针80中拔出时针套82从针支承部90脱落。
[0083] 即,与针套82接触的变形限制部128与针支承部90的大径部106相比位于中空针80的顶端侧,所以能够抑制针套82的褶皱状的弹性变形到达外嵌部位140。由此,能够抑制外嵌部位140膨胀,所以使外嵌部位140与针支承部90的嵌合力得以保持。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针套82从针支承部90脱落。
[0084] 另外,变形限制部128将针套82向内方按压,所以能够使针套82与针支承部90的摩擦力增大。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针套82从针支承部90脱落。
[0085] 进一步,本实施方式中,变形限制部128形成为环状,所以能够很好地抑制针套82的褶皱状的弹性变形到达外嵌部位140,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针套82从针支承部90脱落。
[0086] 根据本实施方式,帽84具有围绕针套82的外嵌部位140的围绕部126,所以能够很好地抑制外嵌部位140膨胀。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外嵌部位140与针套82的嵌合力降低,所以使得更加难以将针套82从针支承部90拔出。
[0087] 另外,帽84的卡定部124相对于针支承部90牢固地固定,且能够利用缩径了的变形限制部128很好地抑制针套82的褶皱状的弹性变形到达外嵌部位140,所以能够更为有效地抑制针套82从针支承部90脱落。
[0088] 上文中,关于本发明列举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也能够在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0089] 例如,在采血器具10组装好的状态下,变形限制部128也可以相对于针套82以非接触状态接近。即,变形限制部128,在针套82弹性变形为褶皱状时,只要能够以其弹性变形不达到外嵌部位140的方式与该弹性变形部144接触即可。
[0090] 衬套76与帽84的嵌合方式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在衬套76取代上述嵌合突起108a~108d而形成有1个环状突起。该情况下,例如在帽84只要取代上述嵌合孔130a~130d而形成有能够嵌合于上述环状突起的环状槽即可。根据这样的嵌合方式,无需使衬套
76在周向的位置与帽84在周向的位置一致,能够在周向上在任意位置相对于衬套76组装帽
84,所以能够实现采血器具10的组装工步的减少。
[0091] 另外,在帽84也可以不形成嵌合孔130a~130d。即,帽84只要具有能够嵌合于衬套76的嵌合突起108a~108d的嵌合部即可。
[0092] 进一步,即使在帽84形成有嵌合孔130a~130d的情况下,嵌合孔130a~130d的数量与嵌合突起108a~108d的数量也无需是同一数量。例如,在衬套76设有1个嵌合突起并且在帽84形成有2个嵌合孔也可以。通过这样使嵌合孔的数量多于嵌合突起的数量,从而与将嵌合突起与嵌合孔设定为相同数量的情况相比较,在周向上容易使嵌合突起的位置与嵌合孔的位置对准,所以能够实现采血器具10的组装工时的减少。
[0093] 另外,也可以在衬套76上形成嵌合槽(嵌合孔)并且在帽84上形成能够嵌合于上述嵌合槽的嵌合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