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80048299.1

文献号 : CN10464080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织田嘉范

申请人 : 株式会社宇宙生命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原水汲取管杂‑菌不易繁殖的饮水机。对饮水机采用如下结构,即,具有设置为能够在收容位置与拉出位置之间水平移动的容器座(5),并在原水汲取管(6)的端部设置有接头部(15),该接头部(15)以在使容器座(5)移动至拉出位置后与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分离、并在使容器座(5)移动至收容位置后与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连接的方式固定于箱体(1)内。

权利要求 :

1.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更换式原水容器(4),其形成为具有柔软性,从而伴随剩余水量的减少而收缩;冷水箱(2),其相对于所述原水容器(4)配置于上方;原水汲取管(6),其将所述冷水箱(2)与所述原水容器(4)之间连通;泵(7),其设置于该原水汲取管(6);箱体(1),其收容所述冷水箱(2)与所述原水容器(4);以及容器座(5),其设置为能够以载置有原水容器(4)的状态在收容位置与拉出位置之间水平移动,所述收容位置是指在该箱体(1)内收容所述原水容器(4)的位置,所述拉出位置是指原水容器(4)从箱体(1)出来的位置,所述容器座(5)以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朝向从所述拉出位置向收容位置移动时的容器座(5)的移动方向的方式载置所述原水容器(4),在所述原水汲取管(6)的端部设置有接头部(15),该接头部(15)固定于所述箱体(1)内,并且在使所述容器座(5)移动至拉出位置后该接头部(15)与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分离、并在使容器座(5)移动至收容位置后该接头部(15)与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容器座(5)设置有限制所述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的移动的限制部(7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原水汲取管(6)设置为在比所述接头部(15)低的位置通过,并在所述原水汲取管(6)的比所述接头部(15)低的部分配置所述泵(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水容器(4)由中空筒状的主体部(40)、设置于该主体部(40)的一端的底部(41)、经由肩部(42)设置于所述主体部(40)的另一端的颈部(43)、安装于该颈部(43)的前端的盖(45)、以及能够装卸地在设置于该盖(45)的中央的所述出水口(14)嵌入的栓体(47)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部(15)是以与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嵌合的方式水平延伸的筒体,并仅在接头部(15)的下半部分的区域设有通水孔(75),该通水孔(75)在该接头部(15)与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嵌合的状态下向原水容器(4)的内部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栓体(47)是具有筒部(49)、形成于筒部(49)的一端的关闭端部(50)、以及沿着筒部(49)的另一端的内周形成的爪部(51)的形状,所述接头部(15)在外周具有供所述栓体(47)的爪部(51)卡合的周向槽(77),在所述接头部(15)的、当所述爪部(51)与所述周向槽(77)卡合的状态下被所述栓体(47)包围的前端部(74),形成有将接头部(15)内外贯通的贯通孔(7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贯通孔(76)的直径设定为1.0m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座(5)具有从下侧支承所述原水容器(4)的下面板(54),并在该下面板(54)的上表面设置有凸部(66),该凸部(66)在所述原水容器(4)收缩时,引起原水容器(4)的主体部(40)的与下面板(54)接触的部分向内侧折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66)以横切所述原水容器(4)的主体部(40)的中央而延伸的方式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

在接头部(15)的周围设置有锥面(81),在将所述原水容器(4)收容于箱体(1)内时该锥面(81)将原水容器(4)的颈部(43)向接头部(15)引导。

11.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

在接头部(15)的周围设置有锥面(81),在将所述原水容器(4)收容于箱体(1)内时该锥面(81)将原水容器(4)的颈部(43)向接头部(15)引导。

说明书 :

饮水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填充有矿泉水等饮用水的更换式原水容器供给饮用水的饮水机。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虽然一直主要在办公室、医院等使用饮水机,但是近年来,因为对水的安全、健康的关心高涨,所以饮水机在普通家庭也正在普及。作为这样的饮水机,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通常公知有在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更换式原水容器、并使填充于该原水容器的饮用水因重力落下至收容于箱体内的冷水箱。
[0003] 然而,专利文献1所示的饮水机因为更换式原水容器配置于箱体的上表面,所以在将满水状态的原水容器设置于饮水机时,需要抬高原水容器。但是,满水状态的原水容器通常收容有10~12升左右的饮用水,有10kg以上的重量。因此,对饮水机的使用者(特别是女性或老年人等)而言,原水容器的更换作业不方便。
[0004] 因此,为了能够轻松地进行原水容器的更换作业,提出有专利文献2的饮水机。
[0005] 所述饮水机具有:更换式原水容器,其填充有饮用水;冷水箱,其相对于上述原水容器配置于上方;原水汲取管,其将上述冷水箱与原水容器之间连通;泵,其设置于该原水汲取管;箱体,其收容冷水箱与原水容器;以及容器座,其设置为能够以载置有原水容器的状态在收容位置与拉出位置之间水平移动,该收容位置是在箱体内收容原水容器的位置,该拉出位置是原水容器从箱体出来的位置。
[0006] 该饮水机因为原水容器配置于冷水箱的下方,所以在将满水状态的原水容器设置于饮水机时,无需抬高原水容器。另外,因为能够将原水容器与容器座一同从箱体拉出,所以原水容器的更换作业较轻松。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9033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854820号公报
[0009] 在专利文献2的饮水机中,原水容器以原水容器的出水口朝向下方的方式设置于容器座,从该原水容器汲取饮用水的原水汲取管的端部固定于容器座。而且,为了能够相对于箱体取出、放入该容器座,采用能够伸缩的螺旋管作为原水汲取管。由此,在从箱体拉出容器座时,螺旋管追随该容器座的移动而伸长,并保持原水容器与原水汲取管连接的状态。
[0010] 然而,连通原水箱与冷水箱之间的原水汲取管的内部的饮用水通常为常温。因此,在更换原水容器时,若有即使很少量的杂菌混入饮用水,则产生该杂菌在原水汲取管的内部繁殖的可能性。为了防止该杂菌的繁殖,优选使原水汲取管的全长尽量短。
[0011] 然而,在专利文献2的饮水机中,采用能够伸缩的螺旋管作为原水汲取管,以使在从箱体拉出容器座时,使原水汲取管追随该容器座的移动。因此,原水汲取管的全长变得极长,从而产生在原水汲取管中杂菌易繁殖这一问题。即使采用具有能够追随容器座的移动的程度的足够松弛的柔性管来代替螺旋管,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欲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原水汲取管中杂菌不易繁殖的饮水机。
[0013] 本申请发明的发明人研究以往的饮水机的原水汲取管的全长变长的原因,而着眼于:其原因是为了在从箱体拉出容器座时,保持了原水容器与原水汲取管连接的状态。而且,得到以下想法:取消该以往的方式,在从箱体拉出容器座时,只要将原水容器与原水汲取管的端部分离,就能够使原水汲取管的全长变短。
[0014] 而且,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采用如下结构的饮水机,该饮水机具有:更换式原水容器,其形成为具有柔软性,从而伴随剩余水量的减少而收缩;冷水箱,其相对于所述原水容器配置于上方;原水汲取管,其将所述冷水箱与上述原水容器之间连通;泵,其设置于该原水汲取管;箱体,其收容上述冷水箱与上述原水容器;以及容器座,其设置为能够以载置有原水容器的状态在收容位置与拉出位置之间水平移动,所述收容位置是指在该箱体内收容上述原水容器的位置,所述拉出位置是指原水容器从箱体出来的位置,
[0015] 所述容器座以原水容器的出水口朝向从上述拉出位置向收容位置移动时的容器座的移动方向的方式载置上述原水容器,
[0016] 在上述原水汲取管的端部设置有接头部,该接头部固定于上述箱体内,并且在使上述容器座移动至拉出位置后该接头部与原水容器的出水口分离、并在使容器座移动至收容位置后该接头部与原水容器的出水口连接。
[0017] 如此一来,在将容器座从箱体拉出后,原水容器与原水汲取管的端部分离,并在将容器座收容于箱体后,原水容器与原水汲取管的端部连接。即,无需使原水汲取管追随容器座的移动。因此,能够使原水汲取管变短,从而能够防止杂菌在原水汲取管繁殖。
[0018] 这里,在假设采用整体具有刚性地形成的原水容器的情况下,若使该原水容器的出水口朝向水平,则利用泵将该原水容器内的饮用水汲出这一行为变得困难。对此,因为上述结构的饮水机采用具有柔软性地形成的原水容器从而伴随剩余水量的减少而收缩,所以即使使原水容器的出水口朝向水平,也能够利用泵将该原水容器内的饮用水汲出。
[0019] 优选,在上述容器座设置有限制上述原水容器的出水口的移动的限制部。如此一来,能够防止在原水容器的出水口与接头部连接时,因为具有柔软性的原水容器的变形而导致出水口的位置变得不稳定。
[0020] 优选,将上述原水汲取管设置为在比上述接头部低的位置通过,并在上述原水汲取管的比上述接头部低的部分配置上述泵。如此一来,能够防止在将原水容器的出水口与原水汲取管的端部的接头部分离后,残存于原水汲取管的内部的饮用水因其自重而从接头部流出。
[0021] 作为上述原水容器,能够采用由中空筒状的主体部、设置于该主体部的一端的底部、经由肩部设置于上述主体部的另一端的颈部、安装于该颈部的前端的盖、以及能够装卸地在设置于该盖的中央的上述出水口嵌入的栓体构成的容器。
[0022] 作为上述接头部,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即,是以与原水容器的出水口嵌合的方式水平延伸的筒体,并具有在接头部与原水容器的出水口嵌合的状态下向原水容器的内部开口的通水孔。此时,优选,通水孔仅在接头部的下半部分的区域设置。如此一来,因为通水孔位于接头部的相对较低的部分,所以即使在原水容器内的饮用水剩余变少时,也能够尽可能地将该饮用水汲尽。另外,因为在接头部的上半部分的区域不存在通水孔,所以在将原水容器与接头部分离后,能够防止空气流入接头部的内部,从而防止接头部的内部的饮用水流出。
[0023] 上述栓体采用具有筒部、形成于筒部的一端的关闭端部、以及沿着筒部的另一端的内周形成的爪部的形状的部件,上述接头部能够采用在外周具有供上述栓体的爪部卡合的周向槽的部件。如此一来,当接头部与嵌入有栓体的出水口嵌合时,通过爪部与周向槽的卡合能够将栓体保持于接头部的前端。
[0024] 此时,优选,在上述接头部的、当上述爪部与上述周向槽卡合的状态下被上述栓体包围的前端部,形成有将接头部内外贯通的贯通孔。如此一来,因为在栓体与接头部的前端部嵌合时,在栓体与接头部的前端部之间被包围的空气通过贯通孔而向接头部的内部逸出,所以能够使栓体顺利地与接头部的前端部嵌合。
[0025] 这里,优选,将接头部的前端的贯通孔的直径设定为1.0mm以下。如此一来,在将原水容器与接头部分离后,能够利用水的表面张力防止空气从贯通孔流入接头部的内部,从而能够防止接头部的内部的饮用水从通水孔流出。
[0026] 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即,上述容器座具有从下侧支承上述原水容器的下面板,并在该下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凸部,该凸部在上述原水容器收缩时,引起原水容器的主体部的与下面板接触的部分向内侧折入。如此一来,在将满水状态的原水容器载置于容器座后,原水容器的主体部的与下面板接触的部分因凸部而成为折弯的状态,从而不伸张。因此,在用泵汲出原水容器的内部的饮用水后,原水容器的主体部的与下面板接触的部分因原水容器的内部的降压而以向内侧折入的方式发生变形。结果,在原水容器收缩时,饮用水不易在沿着下面板的区域积存,从而能够抑制原水容器的更换时的剩余水量。该凸部例如能够采用以横切上述原水容器的主体部的中央而延伸的方式形成的部件。
[0027] 能够在接头部的周围设置有锥面,在将上述原水容器收容于箱体内时该锥面将原水容器的颈部向接头部引导。如此一来,在将原水容器与接头部连接时,能够更可靠地进行该连接。
[0028] 本发明的饮水机构成为,在将容器座从箱体拉出后原水容器与原水汲取管的端部分离,在将容器座收容于箱体后原水容器与原水汲取管的端部连接。即,无需使原水汲取管追随容器座的移动。因此,能够缩短原水汲取管,从而能够防止杂菌在原水汲取管繁殖。

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从侧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饮水机的剖视图。
[0030] 图2是图1的容器座附近的放大图。
[0031] 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0032] 图4是示出从箱体拉出图2所示的容器座的状态的图。
[0033] 图5是图2的接头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0034] 图6是示出将原水容器与图5所示的接头部连接的过程的放大剖视图。
[0035] 图7是示出原水容器的出水口的栓体与图6所示的接头部接触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0036] 图8是示出图2所示的原水容器逐渐收缩的状态的图。
[0037] 图9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容器座未设置凸部的情况下原水容器逐渐收缩的状态的图。
[0038] 图10是示出图1所示的饮水机的杀菌运转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饮水机。该饮水机具有:纵长的箱体1、收容于箱体1的上部的冷水箱2与热水箱3、收容于箱体1的下部的更换式原水容器4、载置原水容器4的容器座5、将原水容器4与冷水箱2之间连通的原水汲取管6、设置于原水汲取管6的泵7、以及将冷水箱2与热水箱3连接起来的箱连接路8。冷水箱2与热水箱3以热水箱3位于冷水箱2的下方的方式上下并列地配置。
[0040] 箱体1具有:底板9、从底板9的周围立起的周壁10、以及设置于周壁10的上端的顶板11。在周壁10的前表面下部,设置有用于取出、放入原水容器4的开口部12、以及开闭开口部12的前门13。
[0041] 原水汲取管6的一端与相对于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装卸的接头部15连接,原水汲取管6的另一端与冷水箱2连接。该原水汲取管6设置为以通过比接头部15低的位置的方式在从接头部15向下方延伸出后向上方改变朝向。而且,在原水汲取管6的比接头部15低的部分配置有泵7。
[0042] 泵7将原水汲取管6内的饮用水从原水容器4侧向冷水箱2侧移送。作为泵7能够使用隔膜泵。隔膜泵由如下部件构成:驱动装置,其使未图示的隔膜往返移动;泵室,其通过隔膜的往返移动来增减容积;吸入侧止回阀,其配置于泵室的吸入口且只允许向泵室内流入的方向的流动;以及排出侧止回阀,其配置于泵室的排出口且只允许从泵室流出的方向的流动。
[0043] 在原水汲取管6的靠泵7的排出侧设置有流量传感器16。若在泵7的动作时原水汲取管6内没有饮用水的流动,则流量传感器16能够检测到该状态。
[0044] 在原水汲取管6的接头部15与泵7之间设置有第一切换阀17。在图中,虽然将第一切换阀17配置在与接头部15分离的位置,但第一切换阀17也可以直接与接头部15连接。在第一切换阀17上连接有与热水箱3连通的第一旁通管18。第一旁通管18的热水箱3侧的端部与热水箱3的上表面连接。
[0045] 第一切换阀17构成为能够在如下两个状态之间切换流路,即:将接头部15与泵7之间连通并将第一旁通管18与泵7之间隔断的通常运转状态(参照图1);将接头部15与泵7之间隔断并将第一旁通管18与泵7之间连通的杀菌运转状态(参照图10)。
[0046] 在原水汲取管6的靠冷水箱2侧的端部设置有热水杀菌用的第二切换阀19。在第二切换阀19上连接有与热水箱3连通的第二旁通管20。第二旁通管20的热水箱3侧的端部与热水箱3的下表面连接。另外,第二旁通管20与向箱体1的外部延伸的排水管21连接。排水管21的出口被栓塞22关闭。也可以设置开闭阀来代替栓塞22。
[0047] 第二切换阀19构成为能够在如下两个状态之间切换流路,即:将原水汲取管6与冷水箱2之间连通并将原水汲取管6与第二旁通管20之间隔断的通常运转状态(参照图1);将原水汲取管6与冷水箱2之间隔断并将原水汲取管6与第二旁通管20之间连通的杀菌运转状态(参照图10)。
[0048] 在图中,虽然示出分别由一个三通阀构成第一切换阀17与第二切换阀19的例子,但也可以组合多个开闭阀来构成具有相同作用的切换阀。
[0049] 冷水箱2将空气与饮用水收容于上下两层。在冷水箱2安装有对收容于冷水箱2内的饮用水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23。另外,在冷水箱2内设置有将冷水箱2的内部上下分隔的挡板24。冷却装置23配置于冷水箱2的下部外周,将冷水箱2内的比挡板24更靠下方的饮用水保持为低温(5℃左右)。
[0050] 在冷水箱2中安装有检测冷水箱2内积存的饮用水的水位的水位传感器25。若由该水位传感器25检测的水位下降,则与该水位的降低相应地泵7动作,从而饮用水被从原水容器4向冷水箱2供给。挡板24防止在饮用水被从原水容器4向冷水箱2供给时被冷却装置23冷却并积存于冷水箱2的下部的低温的饮用水由被从原水容器4向冷水箱2内供给的常温的饮用水搅拌。挡板24具有从其外周缘向下方延伸的筒状的垂下壁26,并通过在被上述垂下壁26包围的区域保持空气,来提高挡板24的上侧与下侧之间的隔热效果。
[0051] 冷水箱2的底面与将积存于冷水箱2内的下部的低温的饮用水向外部注出的冷水注出路27连接。在冷水注出路27设置有能够从箱体1的外部进行操作的冷水阀门28,通过打开该冷水阀门28,能够从冷水箱2向杯等注出低温的饮用水。冷水箱2的容量比原水容器4的容量还小,为2~4升左右。
[0052] 在挡板24的中央,开口有将冷水箱2与热水箱3连接起来的箱连接路8的上端。在箱连接路8的冷水箱2侧的端部设置有单向阀29,该单向阀29允许从冷水箱2侧向热水箱3侧的饮用水的流动而限制从热水箱3侧向冷水箱2侧的饮用水的流动。单向阀29防止热水箱3内的高温的饮用水因热对流而流入冷水箱2,并防止冷水箱2与热水箱3的能量损失。
[0053] 热水箱3成为被饮用水装满的状态。在热水箱3中安装有对热水箱3内的饮用水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39,从而将热水箱3内的饮用水保持为高温(90℃左右)。在图中,虽然示出加热装置39中采用了护套加热器的例子,但也能够采用带式加热器。护套加热器是在金属制管中收容了因通电而发热的发热线的加热器,其以贯通热水箱3的壁面并在热水箱3的内部延伸的方式安装。带式加热器是埋入有因通电而发热的发热线的圆筒形的发热体,其紧贴于热水箱3的外周安装。
[0054] 冷水箱2经由空气导入路30而与空气杀菌腔31连接。空气杀菌腔31由形成有空气取入口32的中空的壳体33、以及设置于壳体33内的臭氧产生体34构成。作为臭氧产生体34,例如能够使用对空气中的氧气照射紫外线而使氧气变化为臭氧的低压水银灯、或在被绝缘体覆盖的对置的一对电极间施加交流电压而使电极间的氧气变化为臭氧的无声放电装置等。该空气杀菌腔31通过每隔固定时间对臭氧产生体34通电以产生臭氧,而始终成为在壳体33内积存有臭氧的状态。
[0055] 空气导入路30与冷水箱2内的水位的降低对应地向冷水箱2内导入空气而将冷水箱2内保持为大气压。另外,因为此时被导入冷水箱2内的空气是在空气杀菌腔31通过而被臭氧杀菌后的空气,所以冷水箱2内的空气被保持清洁。
[0056] 在冷水箱2内设置有扩散板35,该扩散板35使从原水汲取管6送入的饮用水到达积存于冷水箱2内的饮用水的水面为止的饮用水的流动扩散。通过设置该扩散板35,使得饮用水与冷水箱2内的空气中的臭氧(从空气杀菌腔31流入冷水箱2内的臭氧)大面积接触,从而提高冷水箱2内的饮用水的卫生。
[0057] 箱连接路8具有箱内配管36,该箱内配管36在热水箱3的内侧从热水箱3的上表面向下方延伸。箱内配管36的下端在热水箱3的底面附近开口。由此,防止被加热装置39加热后的高温的饮用水的上升流直接流入箱内配管36的下端开口。
[0058] 在热水箱3的上表面与热水注出路37连接,该热水注出路37将积存于热水箱3内的上部的高温的饮用水注出至外部。在热水注出路37设置有能够从箱体1的外部进行操作的热水阀门38,通过打开该热水阀门38能够从热水箱3向杯等注出高温的饮用水。若从热水箱3注出饮用水,则与该饮用水等量的饮用水通过箱连接路8从冷水箱2向热水箱3流入,从而热水箱3始终保持满水状态。热水箱3的容量为1~2升左右。
[0059] 如图2所示,原水容器4具有中空筒状的主体部40、设置于该主体部40的一端的底部41、以及经由肩部42设置于主体部40的另一端的颈部43。在颈部43的外周形成有凸缘44。原水容器4的主体部40形成为具有柔软性,使得原水容器4随着剩余水量的减少而收缩。这样的原水容器4能够由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聚乙烯(PE)树脂的吹塑成形而形成。原水容器4的容量在满水状态下为10~20升左右。
[0060] 如图5所示,在原水容器4的颈部43的前端安装有盖45。在盖45的中央形成有内筒46,该内筒46以朝向原水容器4的内部的方式与颈部43平行地延伸且两端开口。内筒46的内部的区域形成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并在该出水口14能够装卸地嵌入栓体47。
[0061] 如图6所示,在内筒46的内周面形成有趋向原水容器4的内部而直径变小的阶梯部48。栓体47是具有筒部49、形成于筒部49的一端的关闭端部50、以及沿着筒部49的另一端的内周形成的爪部51的有底筒状。栓体47以朝向原水容器4的外侧开口的方向与内筒46嵌合。
在筒部49的外周面形成有与内筒46的阶梯部48卡定的突起52。在筒部49的靠原水容器4的内侧的端部形成有在轴向上与内筒46的端部对置的对置片53。
[0062] 如图2、图3所示,容器座5具有从下侧支承原水容器4的下面板54、夹持原水容器4而位于左右的侧面板55、位于原水容器4的前方的前面板56、以及位于原水容器4的后方的后面板57。这里,前后的方向是指,从朝向饮水机站立的使用者观察而将近前侧作为前方、将里侧作为后方。容器座5被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滑动导轨60支承。
[0063] 如图4所示,滑动导轨60由如下部件构成:固定于箱体1的底板9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固定侧导轨61;能够滑动地支承于固定侧导轨61的中间导轨62;以及能够滑动地支承于中间导轨62的移动侧导轨63。移动侧导轨63固定于容器座5的下面板54。容器座5通过使构成滑动导轨60的三个导轨61、62、63相对地滑动,而能够在原水容器4收容于箱体1内的收容位置(图2的位置)与原水容器4从箱体1出来的拉出位置(图4的位置)之间水平移动。
[0064] 原水容器4在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朝向容器座5从拉出位置移动至收容位置时的容器座5的移动方向(这里为后方)的状态下,载置于容器座5。这里,原水容器4成为颈部43朝向水平的姿势。
[0065] 接头部15固定于箱体1内,并且如图4所示地在使容器座5移动至拉出位置时与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分离、并如图2所示地在使容器座5移动至收容位置时与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连接。
[0066] 箱体1的前门13以与容器座5一体滑动的方式固定于容器座5。因此,若进行将前门13拉至近前而打开开口部12的操作,则与此联动地容器座5被从箱体1拉出。另外,若进行将前门13向里推回而关闭开口部12的操作,则与此联动地容器座5被收容于箱体1内。
[0067] 在前门13的下部安装有与箱体1的载置面滚动接触的轮子64。该轮子64当在从箱体1拉出容器座5的状态下对容器座5作用负载(例如满水状态的原水容器4的重量、人的体重等)时,支承该负载,从而防止箱体1的翻倒。在箱体1的底板9形成有收纳轮子64的凹部65。
[0068] 如图2所示,在容器座5的下面板54设置有以横切原水容器4的主体部40的中央的方式延伸的凸部66。在凸部66的上表面形成有从凸部66的顶向接头部15侧下降的斜面67、以及从凸部66的顶向与接头部15相反的一侧下降的斜面68。与接头部15相反的一侧的斜面68以倾斜比接头部15侧的斜面67更平缓的方式形成。斜面68的倾斜角被设定为30°以下。
[0069] 如图3所示,在容器座5的后面板57形成有在后面板57的上缘敞开的切口70。切口70由如下部件构成为:导入部71,其宽度从后面板57的上缘朝向下方而逐渐变窄;以及半圆状的限制部72,其与该导入部71的下侧连续、并与原水容器4的颈部43的外周嵌合。限制部
72与颈部43的相对于凸缘44靠主体部40侧的部分嵌合。
[0070] 限制部72形成为直径比原水容器4的颈部43的凸缘44的外径小的圆弧状。限制部72通过与颈部43的外周嵌合并沿径向对颈部43进行定位,来防止在将原水容器4与接头部
15连接时,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的位置与接头部15的位置偏离。另外,如图2所示,限制部
72与颈部43的凸缘44卡定并沿轴向对颈部43进行定位,而限制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的向与接头部15偏离的方向的移动。
[0071] 如图5所示,接头部15是以与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嵌合的方式形成的水平延伸的筒体。接头部15具有外周为圆筒面的直部73、以及半球状的前端部74。直部73的直径为具有过盈量地与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即内筒46)嵌合的大小。在直部73形成有通水孔75,该通水孔75在接头部15与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嵌合的状态下在原水容器4的内部开口。通水孔75仅设置于接头部15的下半部分的区域,而不存在于上半部分的区域。
[0072] 如图6、图7所示,在前端部74的中心形成有将接头部15内外贯通的贯通孔76。该贯通孔76的直径被设定为1.0mm以下。另外,在接头部15的外周,在直部73与前端部74的边界位置形成有供栓体47的爪部51卡合的周向槽77。
[0073] 如图5所示,在接头部15的根部设置有紫外线发光部78。紫外线发光部78对接头部15的内部的饮用水以及接头部15的内表面照射紫外线而进行杀菌。作为紫外线发光部78能够使用紫外线LED、水银灯。
[0074] 接头部15被以包围接头部15的方式设置的杯部80固定。杯部80形成为朝向原水容器4开口的有底筒状,且接头部15贯通其底部。在杯部80的开口缘形成有朝向原水容器4而直径扩大的锥面81。如图4的点划线所示,锥面81构成为,在将原水容器4收容于箱体1内时,即使在原水容器4的颈部43的位置与接头部15偏离的情况下,该锥面81也将该颈部43朝向接头部15引导。
[0075] 作为原水汲取管6,虽然也能够使用硅管,但因为硅具有氧气的穿透性,所以存在因穿透硅的空气中的氧气而导致杂菌易在原水汲取管6繁殖的问题。因此,原水汲取管6能够使用金属管(例如,不锈钢管、铜管)。如此一来,能够防止空气穿透原水汲取管6的管壁,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原水汲取管6内的杂菌的繁殖。另外,也能够确保热水循环时的耐热性。即使使用聚乙烯管、耐热性硬质聚氯乙烯管作为原水汲取管6,也能够防止空气穿透原水汲取管6的管壁,从而能够防止原水汲取管6内的杂菌的繁殖。
[0076] 对上述饮水机的使用例子进行说明。
[0077] 在图1所示的通常运转状态下,若饮水机的使用者操作冷水阀门28而将冷水箱2内的低温的饮用水向杯等注出,则冷水箱2内的水位下降。另外,即使操作热水阀门38将热水箱3内的高温的饮用水向杯等注出,因为与该饮用水等量的饮用水通过箱连接路8而被从冷水箱2导入至热水箱3,所以冷水箱2内的水位也下降。而且,若水位传感器25检测出冷水箱2内的水位低于预先设定的下限水位,则泵7动作,从原水容器4向冷水箱2汲取饮用水。
[0078] 而且,随着冷水箱2或者热水箱3的饮用水的使用,原水容器4的饮用水逐渐减少,成为空的状态。若原水容器4成为空的状态,则因为无论泵7是否动作,原水汲取管6内的饮用水的流动都消失,所以由流量传感器16检测到该状态,并使在箱体1的正面配置的未图示的容器更换灯点亮,从而向使用者报告原水容器4的更换时期。
[0079] 若原水容器4成为空的状态,则使用者以如下方式进行原水容器4的更换作业。首先,如图4所示,将前门13拉至近前,从而将容器座5从箱体1拉出。此时,因为原水容器4与容器座5一体移动,所以原水容器4成为从固定于箱体1内的接头部15拔出的状态。进而,将空的状态的原水容器4从容器座5取出。其后,将满水状态的原水容器4以颈部43为横向的状态载置于容器座5。此时,使原水容器4的颈部43与容器座5的切口70嵌合。最后,推上前门13,将容器座5收容于箱体1内。此时,因为原水容器4与容器座5一体移动,所以原水容器4与固定于箱体1内的接头部15连接。
[0080] 然而,如图8所示,原水容器4随着内部的饮用水被泵7汲出,而因大气压收缩。此时,因为在上述饮水机的容器座5的下面板54设置有凸部66,所以原水容器4的收缩的方式为优选的方式,从而能够尽可能地将原水容器4的内部的饮用水汲尽。
[0081] 即如图9所示,在使容器座5的下面板54的上表面形成为平坦、并未设置凸部66的情况下,在将满水状态的原水容器4载置于容器座5时,因原水容器4的内部的饮用水的重量,原水容器4的主体部40的与下面板54接触的部分成为伸张的状态。因此,即使用泵7汲出原水容器4的内部的饮用水从而原水容器4的内部降压,原水容器4的主体部40的与下面板54接触的部分也难以变形。另外,因为颈部43被容器座5的后面板57的限制部72限制,所以原水容器4的肩部42也难以变形。因此,如图9的点划线所示,在原水容器4收缩时,原水容器
4的主体部40的上侧部分以及底部41优先变形。结果,存在如下问题,即,即使原水容器4收缩,在沿着下面板54的区域仍积存有饮用水,从而更换原水容器4时剩余水量变多(较多时,存在残留400~500cc左右的情况)。
[0082] 对此,如图8所示,当在容器座5的下面板54的上表面设置有凸部66的情况下,在将满水状态的原水容器4载置于容器座5后,原水容器4的主体部40的与下面板54接触的部分成为沿着凸部66折弯的状态,并不伸张。因此,在用泵7汲出原水容器4的内部的饮用水后,原水容器4的主体部40的与下面板54接触的部分因原水容器4的内部的降压而以向内侧折入的方式变形(参照图8的点划线)。结果,在原水容器4收缩后,饮用水不易在沿着下面板54的区域积存,从而能够抑制原水容器4的更换时的剩余水量。
[0083] 这里,在原水容器4收缩时,虽然存在变形了的原水容器4被凸部66钩住而妨碍原水容器4的收缩的可能性,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凸部66的斜面68的倾斜设定为平缓,来防止原水容器4被凸部66钩住的情况。
[0084] 然而,对以往的饮水机而言,为使在从箱体1拉出容器座5后,原水汲取管6追随该容器座5的移动,而对原水汲取管6采用能够伸缩的螺旋管,或采用具有能够追随容器座5的移动的程度的足够松弛的柔性管。因此,原水汲取管6的全长变得极长,从而存在在原水汲取管6杂菌容易繁殖这一问题。
[0085] 对此,对上述饮水机而言,在从箱体1拉出容器座5后,使原水容器4与原水汲取管6的端部分离,在将容器座5收容于箱体1后,使原水容器4与原水汲取管6的端部连接。即,无需使原水汲取管6追随容器座5的移动。因此,能够缩短原水汲取管6,从而防止在原水汲取管6杂菌繁殖。
[0086] 另外,因为无需使原水汲取管6追随容器座5的移动,所以无需对原水汲取管6使用螺旋管、柔性管,而能够采用硬质的管作为原水汲取管6。因此,能够使用隔氧性以及耐热性极优异的金属管(不锈钢管、铜管等)作为原水汲取管6。
[0087] 另外,上述饮水机通过定期地进行杀菌运转而对原水汲取管6进行杀菌,从而能够长期确保卫生。对该杀菌运转进行说明。
[0088] 首先,如图10所示,切换第一切换阀17将第一旁通管18与泵7之间连通,并且切换第二切换阀19将原水汲取管6与第二旁通管20之间连通。进而,使泵7动作。由此,热水箱3内的高温的饮用水依次通过第一旁通管18、第一切换阀17、原水汲取管6、第二切换阀19、以及第二旁通管20,并返回至热水箱3。换句话说,热水箱3内的高温的饮用水经由原水汲取管6而循环。此时,通过使热水箱3的加热装置39通电,而能够将循环的饮用水的温度保持为适于杀菌的高温。如上所述,能够对原水汲取管6的内部的饮用水、原水汲取管6的内表面、以及泵7的内部进行热杀菌。
[0089] 杀菌运转结束之后,停止泵7,如图1所示,切换第一切换阀17将接头部15与泵7之间连通,并且切换第二切换阀19将原水汲取管6与冷水箱2之间连通,从而恢复至通常运转状态。
[0090] 这里,在从杀菌运转结束返回至通常运转状态之前,将第一切换阀17设为将第一旁通管18与泵7之间连通的杀菌运转状态,另一方面,将第二切换阀19设为将原水汲取管6与冷水箱2之间连通的通常运转状态,在该状态下能够使泵7动作规定时间。如此一来,因为高温的饮用水从原水汲取管6向冷水箱2流入,所以能够对原水汲取管6的第二切换阀19与冷水箱2之间的部分进行杀菌。此时,虽然规定量的高温的饮用水流入冷水箱2,但因为挡板24防止冷水箱2内的饮用水的搅拌,并且被挡板24的垂下壁26包围的空气抑制从隔板24的上侧向下侧的导热,所以积存于冷水箱2的下部的饮用水被保持为低温。
[0091] 通过定期地进行以上的杀菌运转,来对在通常运转时供常温的饮用水流动的原水汲取管6进行杀菌,从而能够长期确保卫生。
[0092] 然而,在假设采用整体上具有刚性地形成的类型的材料作为原水容器4的情况下,若使该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朝向水平,则用泵7汲出该原水容器4内的饮用水这一工作变得困难。对此,因为上述饮水机采用形成为具有柔软性的原水容器4,从而原水容器4随着剩余水量的减少而收缩,所以即使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朝向水平,也能够用泵7汲出原水容器4内的饮用水。
[0093] 另外,上述饮水机因为用容器座5的限制部72限制了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的移动,所以能够防止在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与接头部15连接时因具有柔软性的原水容器4的变形而导致出水口14的位置变得不稳定。
[0094] 另外,对上述饮水机而言,因为将原水汲取管6设置为在比接头部15低的位置通过,并在该原水汲取管6的比接头部15低的部分配置泵7,所以能够防止在将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与接头部15分离后残存于原水汲取管6的内部的饮用水因其自重而从接头部15流出。
[0095] 另外,对上述饮水机而言,因为接头部15的通水孔75位于接头部15的相对较低的部分(下半部分的区域),所以即使原水容器4内的饮用水剩余较少时,也能够尽可能地将该饮用水汲尽。另外,因为在接头部15的上半部分的区域不存在通水孔75,所以能够防止在将原水容器4与接头部15分离后空气流入接头部15的内部,从而防止接头部15的内部的饮用水流出。
[0096] 另外,对上述饮水机而言,因为在接头部15的前端形成贯通孔76,所以如图6、图7所示,在栓体47与接头部15的前端部74嵌合时,在栓体47与前端部74之间被包围的空气通过贯通孔76而向接头部15的内部逸出。因此,能够使栓体47顺利地与接头部15的前端部74嵌合。
[0097] 这里,若将贯通孔76的直径设定为1.0mm以下,优选为0.8mm以下,则在将原水容器4与接头部15分离后,能够利用水的表面张力来防止空气从贯通孔76流入接头部15的内部,从而能够防止接头部15的内部的饮用水从通水孔75流出。
[0098] 另外,对上述饮水机而言,因为在接头部15的周围设置有将原水容器4的颈部43朝向接头部15引导的锥面81,所以在将原水容器4与接头部15连接时,能够可靠地进行该连接。
[009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原水容器4的颈部43形成了凸缘44,但是凸缘44也可以在安装于颈部43的盖45形成。另外,也可以不在原水容器4的颈部43形成凸缘,而在容器座5设置握持该颈部43的夹紧机构,并利用该夹紧机构来限制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4的移动。
[0100] 另外,若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相对于箱体1沿前后方向取出、放入容器座5,则能够抑制饮水机的设置空间,但也能够构成为相对于箱体1取出、放入容器座5的方向为左右方向。
[0101] 此外,在本发明中,容器座5水平移动时的“水平”无需是严格意义上的水平,而是例如允许如下梯度的意义上的水平,即:为了将从箱体1拉出后的状态下的容器座5自然地保持于其位置,而使拉出位置比收容位置略低的梯度;或为了将从箱体1拉出后的状态下的容器座5自然地收容于箱体1,而使拉出位置比收容位置略高的梯度。
[010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原水容器4,虽然列举以具有中空筒状的主体部40、设置于该主体部40的一端的底部41、以及经由肩部42设置于主体部40的另一端的颈部43并在该颈部43安装有盖45的容器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作为原水容器4,也能够采用通过热熔敷等粘合有具有出水口的连接件的树脂薄膜制袋、或将该袋收容于硬纸板箱的容器(所谓的箱中袋)。
[0103] 符号说明:
[0104] 1...箱体;2...冷水箱;4...原水容器;5...容器座;6...原水汲取管;7...泵;14...出水口;15...接头部;40...主体部;41...底部;42...肩部;43...颈部;45...盖;
47...栓体;49...筒部;50...关闭端部;51...爪部;54...下面板;66...凸部;72...限制部;75...通水孔;74...前端部;76...贯通孔;77...周向槽;81...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