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装置及停止解除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829244.0

文献号 : CN10464899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松本文吾

申请人 : 平田机工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的工件停止装置具备在与输送中的工件(W)在规定的停止位置抵接而使工件(W)的输送停止的抵接位置和容许前述工件(W)通过的退避位置之间,绕与前述停止位置相比在工件(W)的输送方向为下游侧的第一转动轴(54)转动自由的摆动单元(10)和使前述摆动单元(10)转动的驱动单元(30)。前述摆动单元(10)具备绕前述第一转动轴(54)转动自由的摆动部(11)和具有与前述工件(W)抵接的工件抵接部(1221)的可动部(12)。前述可动部(12)经与前述第一转动轴(54)平行的第二转动轴(112)与前述摆动部(11)转动自由地连结,以便伴随着前述摆动单元(10)从前述抵接位置向前述退避位置转动,前述第一转动轴(54)和前述工件抵接部(1221)的距离变短。

权利要求 :

1.一种停止装置,是与输送中的工件抵接而使工件停止的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摆动单元和驱动单元,该摆动单元,在与输送中的工件在规定的停止位置抵接而使工件的输送停止的抵接位置和容许前述工件的通过的退避位置之间,绕与前述停止位置相比在工件的输送方向为下游侧的第一转动轴转动自由;

该驱动单元使前述摆动单元转动,

前述摆动单元具备

绕前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自由的摆动部;和

具有与前述工件抵接的抵接部的可动部,

前述可动部经与前述第一转动轴平行的第二转动轴与前述摆动部转动自由地连结,所述停止装置还具备转动限制部件,该转动限制部件与前述驱动单元的动作联动地移动,进行通过与前述摆动单元中的限制部抵接而进行的前述摆动单元的转动限制和通过解除相对于前述限制部的抵接而进行的前述摆动单元的转动限制的解除,前述驱动单元具备与前述摆动单元连结的连结部,前述转动限制部件与前述连结部抵接,

通过前述连结部的第一方向的移动,前述转动限制部件从进行前述摆动单元的转动限制的位置向解除该转动限制的位置移动,前述摆动单元向前述退避位置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单元具备相对于前述摆动单元在使之位于前述抵接位置的方向赋予加载力的摆动单元用弹性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单元具备使前述摆动单元向前述退避位置侧转动的电动驱动动作执行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为了对前述可动部的绕前述第二转动轴的转动进行引导而限制其移动范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限制机构具备

被设置在前述可动部的第一卡合部;和

与前述第一卡合部卡合的不动的第二卡合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伴随着前述摆动单元从前述抵接位置向前述退避位置转动,前述可动部相对于前述摆动部在绕前述第二转动轴的一方向转动,在前述可动部和前述摆动部的双方设置了限制部,该限制部通过相互抵接限制前述可动部相对于前述摆动部在与前述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超过规定位置地转动。

7.一种停止解除方法,是由停止装置与输送中的工件抵接而使工件停止,此后将工件的停止解除的停止解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停止装置具备

具有与工件抵接的工件抵接部的摆动单元;

使前述摆动单元转动的驱动单元;和

转动限制部件,该转动限制部件进行通过与前述摆动单元中的限制部抵接而进行的前述摆动单元的转动限制和通过解除相对于前述限制部的抵接而进行的前述摆动单元的转动限制的解除,前述摆动单元,在前述工件抵接部与输送中的工件在规定的停止位置抵接而使工件的输送停止的抵接位置和容许工件的通过的退避位置之间,绕与前述停止位置相比在工件的输送方向为下游侧的第一转动轴转动自由,前述驱动单元具备与前述摆动单元连结的连结部,

前述停止解除方法具备使工件停止的工序和停止解除工序,该使工件停止的工序,在前述摆动单元位于前述抵接位置、前述转动限制部件与前述限制部抵接的状态下,使工件与前述工件抵接部抵接,使工件停止;

前述停止解除工序,为了解除工件的停止,由前述驱动单元的驱动使前述连结部在第一方向移动,使前述连结部与前述转动限制部件抵接,使前述转动限制部件从与前述限制部抵接的状态移动而解除相对于前述限制部的抵接,并且使处于前述抵接位置的前述摆动单元绕前述第一转动轴向前述退避位置转动,在前述第一转动轴和前述工件抵接部之间的途中部位使前述摆动单元折曲。

说明书 :

停止装置及停止解除方法

[0001] 本申请是发明名称为“停止装置及停止解除方法”、国际申请日为2012年3月22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2/001984、国家申请号为201280014520.7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与输送中的工件抵接而使工件停止的停止装置。

背景技术

[0003] 已知使在辊输送机等输送装置上输送的工件在规定位置停止的停止装置(专利文献1至3)。停止装置通过使与工件抵接的辊等抵接部分向输送装置上进入或退避来进行工件的停止或停止解除。因此,需要使抵接部分移动的机构及动作执行器。
[0004] 在先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6233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319023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2279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0] 使抵接部分向输送装置上进入或退避的机构,被提出了使抵接部分在直线上往复动的结构和通过转动来往复动的结构(以下称为转动类型)。在转动类型的情况下,与在直线上往复动的结构相比,能够以更小的力使抵接部分退避。
[0011] 这里,在转动类型的情况下,其转动轴与输送面相比在下方,相对于抵接部分位于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或下游侧。在转动轴相对于抵接部分位于上游侧的结构中,转动轴位于与抵接部分抵接而停止了的工件的下方的区域中。但是,此工件的下方的区域作为用于使停止了的工件升降的装置、确认工件停止的各种传感器等的配设空间被利用的情况多。因此,存在难以确保停止装置的配设空间的情况。
[0012] 另一方面,在转动轴相对于抵接部分位于下游侧的结构中,在使抵接部分退避时,抵接部分描绘略微向上游侧移动的圆弧状的移动轨迹。因此,将工件向上游侧略微推回,与其退回的量相应地额外地需要动作执行器的输出功率。
[0013] 本发明的目的是作为停止装置的动作执行器,能够采用输出功率更低的动作执行器。
[0014]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5]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停止装置,是与输送中的工件抵接而使工件停止的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摆动单元和驱动单元,该摆动单元,在与输送中的工件在规定的停止位置抵接而使工件的输送停止的抵接位置和容许前述工件的通过的退避位置之间,绕与前述停止位置相比在工件的输送方向为下游侧的第一转动轴转动自由;该驱动单元使前述摆动单元转动,前述摆动单元具备绕前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自由的摆动部;和具有与前述工件抵接的抵接部的可动部,前述可动部经与前述第一转动轴平行的第二转动轴与前述摆动部转动自由地连结,以便前述第一转动轴和前述工件抵接部的距离伴随着前述摆动单元从前述抵接位置向前述退避位置转动而变短。
[0016]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停止装置,是与输送中的工件抵接而使工件停止的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摆动单元和驱动单元,该摆动单元具有与输送中的工件在规定的停止位置抵接而使工件的输送停止的工件抵接部,在前述工件抵接部与工件的下面相比向上方突出的抵接位置和前述工件抵接部与工件的下面相比向下方后退而容许工件的通过的退避位置之间,绕与前述停止位置相比在工件的输送方向为下游侧的第一转动轴转动自由;该驱动单元使前述摆动单元转动,前述摆动单元具备绕前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自由的摆动部;和具有前述工件抵接部的可动部,前述可动部,经与前述第一转动轴平行的第二转动轴与前述摆动部转动自由地连结,以便前述第一转动轴和前述工件抵接部的距离伴随着前述摆动单元从前述抵接位置向前述退避位置转动而变短。
[0017]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停止装置,是与输送中的工件抵接而使工件停止的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摆动单元和驱动单元,该摆动单元具有与输送中的工件在规定的停止位置抵接而使工件的输送停止的工件抵接部,在前述工件抵接部与工件的下面相比向上方突出的抵接位置和前述工件抵接部与工件的下面相比向下方后退而容许工件的通过的退避位置之间,绕与前述停止位置相比在工件的输送方向为下游侧的第一转动轴转动自由;该驱动单元使前述摆动单元转动,前述摆动单元具备绕前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自由的摆动部;和具有前述工件抵接部的可动部,前述可动部,经与前述第一转动轴平行的第二转动轴与前述摆动部转动自由地连结,以便前述第一转动轴和前述工件抵接部的距离伴随着前述摆动单元从前述抵接位置向前述退避位置转动而变短。
[0018]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停止解除方法,是由停止装置与输送中的工件抵接而使工件停止,此后将工件的停止解除的停止解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停止装置具备摆动单元,前述摆动单元具有与输送中的工件在规定的停止位置抵接而使工件的输送停止的工件抵接部,在前述工件抵接部与工件的下面相比向上方突出的抵接位置和前述工件抵接部与工件的下面相比向下方后退而容许工件的通过的退避位置之间,绕与前述停止位置相比在工件的输送方向为下游侧的第一转动轴转动自由,前述停止解除方法具备停止解除工序,前述停止解除工序,为了解除工件的停止,使处于前述抵接位置的前述摆动单元绕前述第一转动轴向前述退避位置转动,并且在前述第一转动轴和前述工件抵接部之间的途中部位使前述摆动单元折曲,以便前述第一转动轴和前述工件抵接部的距离伴随着在前述摆动单元从前述抵接位置向前述退避位置转动而变短。
[0019] 发明效果
[0020] 根据本发明,作为停止装置的动作执行器,能够采用输出功率更低的动作执行器。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的立体图。
[0022] 图2是图1的停止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3] 图3是图1的停止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4] 图4是沿图1的线X-X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0025] 图5是在图4中作为外观图表示摆动单元及连结部的图。
[0026] 图6是图1的停止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0027] 图7是图1的停止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0028] 图8是有关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的立体图。
[0029] 图9是从另外的方向看图8的停止装置的立体图。
[0030] 图10是将图8的停止装置的罩等拆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1] 图11是图8的停止装置的内部构造的说明图。
[0032] 图12是图8的停止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0033] 图13是表示图8的停止装置的其它的配置例的图。
[0034] 图14是表示限制机构的另外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0036] <第一实施方式>
[0037] 参照图1至图5,对有关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进行说明。图1是停止装置1的立体图,图2及图3是停止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沿图1的线X-X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5是在图4作为外观图表示摆动单元10及连结部322的图。
[0038] 停止装置1是与输送中的工件W抵接而使工件的输送停止的装置,作为主要的结构,具备摆动单元10、限制机构20、驱动单元30和支承部件50。停止装置1,例如被设置在辊输送机等输送装置上,是为了使在该输送装置上输送的工件暂时停止而使用的。在图4中,双点划线L意味着输送面。输送面是在未图示的输送装置中载置输送工件的位置(高度)。
[0039] <摆动单元10>
[0040] 摆动单元10具备摆动部11和可动部12,其整体绕转动轴54转动自由。
[0041] 摆动部11具备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摆动部件111。摆动部件111在其一方端部具备轴孔111b。在轴孔111b中插入转动轴54,摆动部件11以转动轴54为转动中心转动自由。摆动部件111在其另一方端部具备轴孔111c和槽111a。在槽111a中插入后述的可动部件121的垂直部1211。
[0042] 在轴孔111c和垂直部1211的轴孔1211a中插入转动轴112,可动部12经转动轴112以转动轴112为转动中心转动自由地与摆动部11连结。转动轴54和转动轴112相互平行,如图4所示,转动轴112与转动轴54相比在工件W的输送方向(该图的箭头的方向)位于上游侧,另外,转动轴54及112与输送面L相比均位于下方。
[0043] 另外,摆动部件111在其一方端部具备向下方突出的限制部111e,在其另一方端部具备向下方突出的限制部111d。摆动部件111在其下面上具备开口的有底的开口部111h及111i。开口部111h是装配后述的弹性部件33的弹簧承接孔。
[0044] 开口部111i与槽111a连通,是后述的连结部322的上端部插入的孔。在摆动部件111的侧面部,形成了在其侧面之间贯通的销插入孔111f,此销插入孔111f与开口部111i连通,并且插入连结销113。
[0045] 在限制部111d的内侧侧面上,在摆动部件111的宽度方向离开地设置了2个安装孔111g,在这些安装孔111g中分别固定抵接部件114、114。此抵接部件114与后述的转动限制部件40抵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摆动部件111和抵接部件114、114做成了分体部件,但也可以一体地构成两者。
[0046] 可动部12具备可动部件121和抵接单元122。可动部件121L呈字形状,一体地具备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垂直部1211和从垂直部1211折曲而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部1212。可动部件121和抵接单元122如后述的那样被相互固定。
[0047] 垂直部1211的上部,与其下部相比被做成小宽度,是被插入摆动部件111的槽111a的部位,另外,具有插入转动轴112的轴孔1211a。在垂直部1211的下部中的两侧形成了限制部1211b、1211b。
[0048] 垂直部1211的限制部1211b和摆动部件111的限制部111d,如图5所示,通过相互抵接来限制可动部12相对于摆动部11的转动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可动部12相对于摆动部11绕转动轴112超过图5的位置逆时针地旋转进行了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所述,伴随着摆动单元10绕转动轴54的转动,可动部12相对于摆动部11绕转动轴112转动。此时,限制部1211b及111d通过由限制部111d的右侧侧面(安装了抵接部件114的面)限制可动部12向内侧(逆时针地方向)转动,能够防止可动部12向与期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避免与驱动单元30、转动限制部件40等的干涉,并且辅助由限制机构20产生的可动部12的运动。
[0049] 另外,在垂直部1211形成了槽1211c。此槽1211c是为了回避后述的连结部322和可动部件121的干涉而形成的。
[0050] 在水平部1212搭载抵接单元122。在水平部1212的上面上形成了将水平部1212贯通的贯通孔1212a及螺纹孔1212b。另外,在水平部1212的一方侧面上形成了在该一方侧面开口了的销插入孔1212c。
[0051] 抵接单元122具备作为与工件抵接的工件抵接部的辊1221、旋转自由地支承辊1221的可动部件1222和被载置在水平部1212的上面上的支承部件1224。可动部件1222以轴
1223为转动中心转动自由地被支承在支承部件1224上。
[0052] 在将支承部件1224的上下面贯通而形成的穿插孔(未图示)中穿插了冲击吸收器1225的缸部(外筒部),冲击吸收器1225以使杆部1225a突出到支承部件1224的上面上的状态被固定在支承部件1224上。
[0053] 可动部件1222的后端部下面与冲击吸收器1225的杆部1225a的前端抵接。另外,冲击吸收器1225的缸部的突出于支承部件1224的下面的部分被穿插在贯通孔1212a中。
[0054] 通过使螺栓1226与螺纹孔1212b进行螺纹结合,并将支承部件1224固定在水平部1212,抵接单元122被固定在可动部件121上。
[0055] <支承部件50>
[0056] 支承部件50一体地具备L字型的一对壁部51、51、将壁部51、51的垂直部(在图2中为右下侧部,在图4中为右侧部)连接的连接部52和将壁部51、51的水平部(在图2中为左上侧部,在图4中为左侧部)连接的连接部53,构成了上下开放的框体。
[0057] 各壁部51、51具备支承转动轴54的轴承孔51a、51a。将摆动部件111嵌入这些壁部51、51之间,并且将轴承孔51a、51a及轴孔111b进行对位,将转动轴54穿插在这些孔中。最后,将挡圈54a、54a卡合在转动轴54的两端部。这样,支承部件50和摆动部件111被组装而相互卡合。由此,摆动单元10整体以转动轴54为转动中心转动自由地被支承在支承部件50上。
[0058] 各壁部51、51具备转动限制部件40穿插的槽51b、51b。槽51b呈在上下方向(与后述的柱塞321的移动方向平行)延伸的长圆形状,将壁部51在其厚度方向贯通。转动限制部件40呈销状,横跨地穿插在槽51b、51b中而与它们卡合,沿槽51b在上下方向移动自由。挡圈
40a、40a被装配在转动限制部件40的各端部,成为转动限制部件40的防松件。
[0059] 各槽51b内分别设置从下方支承转动限制部件40的两端部的承接部件41及被配置在该承接部件41和槽51b的底部之间的弹性部件42。
[0060] 承接部件41是夹设在转动限制部件40和弹性部件42之间,将弹性部件42的加载力向转动限制部件40稳定地传递的部件。弹性部件42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是推压弹簧(螺旋弹簧),是总是经承接部件41将转动限制部件40向上方向加载的部件,其加载力比后述的弹性部件33的加载力小。另外,弹性部件42不限于螺旋弹簧,例如,除板弹簧等其它的推压弹簧外,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弹性部件。在各槽51b的底部形成孔51c,在此孔51c中插入弹性部件42的下端部,由此,弹性部件42被稳定地支承。
[0061] 连接部52中的轴承孔51a的附近部分呈水平面,构成了转动限制面52a。通过摆动部件111的限制部111e与转动限制面52a抵接,防止摆动单元10(摆动部件111)从图4、图5的状态顺时针地转动。在连接部52中的轴承孔51a和槽51b的中途部,有底的孔52b开口。此孔52b是插入、装配后述的弹性部件33的弹簧承接孔。
[0062] <限制机构20>
[0063] 限制机构20是为了对可动部12的绕转动轴112的转动进行引导而限制其移动范围的机构。通过设置限制机构20,在摆动单元10绕转动轴54转动时,能够使可动部12以期望的轨迹移动。
[0064]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限制机构20具备销21和导向槽22。销21被插入可动部件121的销插入孔1212c,形成从可动部件121的侧面部突出的突起部。导向槽22被形成在一对壁部51、51中的一方的壁部51。
[0065] 销21的端部与导向槽22卡合,由此,能够由导向槽22引导可动部12的移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销21作为可动部12侧的卡合部,将导向槽22作为壁部51侧的不动的卡合部,但是,也可以使销和导向槽的配设部位相反。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共同的支承部件50形成导向槽22和槽51b。这在导向槽22及槽51b的成形、两者的位置精度的方面是有利的。
[0066] 导向槽22,其上部在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其下部在输送方向下游侧向下方倾斜地延伸设置。换言之,导向槽22被设置成朝向输送方向下游侧平缓地弯曲的V字状。因此,若使摆动单元10的摆动部11从图4、图5的状态绕转动轴54逆时针地转动,则在其初期,可动部12向下方大致笔直地移动,此后,在输送方向下游侧向下方移动。可动部12的移动方向由导向槽22的槽形状(弯曲形状)决定。
[0067] <驱动单元30>
[0068] 驱动单元30使摆动单元10绕转动轴54转动。驱动单元30具备弹性部件33。弹性部件33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是推压弹簧(螺旋弹簧),被装填在摆动部件111的开口部111h和连接部52的孔52b之间。弹性部件33总是将摆动单元10向上方向加载,维持图4及图5的状态(限制部111e与转动限制面52a抵接,摆动部件111的转动被限制的状态)。另外,弹性部件33不限于螺旋弹簧,例如除板弹簧等其它的推压弹簧外,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弹性部件。
[0069] 另外,驱动单元30具备被箱体60包围的电动的驱动部31和由驱动部31移动的可动部32。可动部32具备柱塞321、将柱塞321和摆动单元10连结的连结部322和连结销323。
[0070]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驱动部31和柱塞321构成了拉式螺线管,通过对筒状的驱动部31(电磁铁)的通电,仅在将柱塞321拉入驱动部31的筒内的方向(下方向)发挥驱动力。即,拉式螺线管在将柱塞321从驱动部31的筒内推出的方向(上方向)不发挥驱动力。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拉式螺线管,但也可以是马达等其它的电动驱动动作执行器。另外,替代电动驱动动作执行器,使用公知的电动以外的动作执行器(例如,气缸等),当然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尤其是,通过采用拉式螺线管,能够谋求装置的小型化。
[0071] 在柱塞321的上端部,设置了卡合并插入连结部322的一端部(下端部)的狭缝(凹部)321a。在柱塞321的上端部周面上形成了将柱塞321在径方向(相对于狭缝321a垂直的方向)贯通的销插入孔321b。
[0072] 连结部322具备主体部322a。在主体部322a的下部形成了连结销323穿插的圆形的连结孔322c。将连结部322插入狭缝321a,并且将销插入孔321b及连结孔322c进行对位,将连结销323插入这些孔0,由此,柱塞321和连结部322被卡合。另外,在连结销323的端部,挡圈323b卡合,进行连结销323的防松。部件323a、323a是间隔件。
[0073] 由此,连结部322相对于柱塞321以连结销323为转动中心转动自由地被连结。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322a呈多段地弯曲,以便谋求停止装置1的小型化,同时主体部322a不与其周围的结构干涉,但是,其形状能够任意地设定。例如,若不与周围的结构干涉,则也可以将主体部322a做成直线状。
[0074] 在主体部322a的上部,形成了作为轴体的连结销113穿插的连结孔322d。连结孔322d成为在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孔。连结部322,其上端部被插入摆动部件111的开口部111i,将连结销113穿插于摆动部件111的销插入孔111f和连结孔322d,由此,连结部322和摆动部件111卡合。因为连结孔322d是长孔,所以连结部322和摆动部件111成为具有一定的游隙的嵌合(游隙嵌合)。
[0075] 在连结孔322d的下方形成了抵接部322b。抵接部322b与转动限制部件40的周面的最上部抵接,与转动限制部件40卡合。
[0076]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连结部322相对地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电动单元30连结,相对地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与摆动部件111连结。通过此连结构造,实现了在与工件抵接的辊1221的下方配置了电动单元30的结构。其结果,能够提供一种在与使与工件抵接的抵接部分在直线上往复动的类型的以往的停止装置同样的场所配置驱动源,同时为转动类型的停止装置。
[0077] <停止装置1的动作例>
[0078] 接着,参照图4、图6及图7,对停止装置1的动作例进行说明。图6及图7是停止装置1的动作说明图。
[0079] 图4表示使从该图的左向右在水平方向被输送来的工件W即将停止前的状态。停止装置1的摆动单元10位于辊1221与工件W抵接的抵接位置。在此抵接位置中,辊1221与工件W的下面即输送面L相比向上方突出。
[0080] 弹性部件33相对于摆动单元10,在使摆动单元10位于抵接位置的方向(在图中为上方向,以摆动部件111的水平状态为上限,以转动轴54为中心的顺时针的方向)赋予了加载力。另外,如上所述,通过连接部52的转动限制面52a和摆动部件111的限制部111e的抵接,摆动单元10不从图4的状态进一步顺时针地转动。
[0081] 在图4的状态下,驱动部31处于非驱动状态。通过弹性部件42的加载,转动限制部件40位于槽51b的上端。转动限制部件40与连结部322的抵接部322b抵接,处于卡合状态。因为驱动部31为非驱动状态,所以通过弹性部件42的加载,将连结部322及柱塞321经转动限制部件40上推到它们的最上方位置,连结销113位于连结孔322d的最下部。这样,弹性部件42在使转动限制部件40与连结部322卡合的方向赋予加载力。
[0082] 图6的状态ST1表示工件W与辊1221抵接而使工件W停止在规定的停止位置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支承辊1221的可动部件1222以轴1223为转动中心转动自由。因此,在工件W与辊1221开始抵接的阶段中,工件W的输送力在使摆动单元10整体转动的方向不起作用,仅可动部件1222顺时针地转动,成为状态ST1的形态。由于伴随着可动部件122的转动,可动部件1222与冲击吸收器1225的杆部1225a的前端开始抵接,所以由冲击吸收器1225缓冲工件W和辊1221的碰撞的冲击。
[0083] 在状态ST1的形态中,工件W的输送力在使可动部12以转动轴112为转动中心顺时针地转动的方向起作用,相对于摆动部11,以转动轴54为转动中心使它逆时针地转动的力发挥作用。即,使可动部12和摆动部11屈曲的力发挥作用。
[0084] 但是,由于转动限制部件40和摆动部件111的抵接部件114抵接,成为卡合状态,所以摆动部11的转动被限制。另外,可动部12也通过导向槽22的上端部和销21的抵接,其转动被限制。
[0085]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利用驱动部31的驱动力,就能够更确实且牢固地限制摆动部11及可动部12的转动,能够使工件W停止在规定的停止位置。
[0086] 接着,对通过对驱动部31进行驱动,使辊1221与工件W的下面相比向下方后退,使摆动单元10向工件W和辊1221非接触的退避位置转动,使工件W能够通过停止装置1的情况(停止解除工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驱动部31使柱塞321向摆动单元10抵抗弹性部件33的加载地向退避位置侧转动的方向移动。
[0087]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摆动单元10的转动中心的转动轴54与工件W的停止位置相比在输送方向位于下游侧。因此,在假设是摆动单元10不具有转动轴112,可动部12相对于摆动部11不转动的结构的情况下,辊1221的相对于工件W的抵接点在记载于图6的状态ST1的圆弧轨道T上移动。这里,圆弧轨道T是以辊1221的相对于工件W的抵接点和转动轴54的轴心的距离R为半径的假想圆弧。
[0088] 在辊1221的相对于工件W的抵接点在圆弧轨道T上移动的情况下,在辊1221从工件W和辊1221接触的接触位置运动到工件W和辊1221非接触的退避位置时,由辊1221(停止装置1)将工件W向上游侧略微推回,仅此推回的量的力,就额外需要驱动部31的输出功率。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做成使可动部12相对于摆动部11转动的结构,解决了此问题。
[0089] 图6的状态ST2表示对驱动部31进行开始驱动的初期的状态,柱塞321开始向下方移动(开始被驱动部31拉入)。由于转动限制部件40与连结部322卡合,所以转动限制部件40也与柱塞321以及连结部322的移动联动,另外开始向下方移动。
[0090] 因为柱塞321的移动方向和槽51b的长边方向平行,所以转动限制部件40在与柱塞321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若转动限制部件40向下方移动到图6的状态ST2的位置(连结销113位于连结孔322的上端的状态),则转动限制部件40和抵接部件114变得不卡合(抵接),卡合被解除。将转动限制部件40和抵接部件114卡合时的转动限制部件40的移动范围称为限制区域,将未卡合时的转动限制部件40的移动范围称为限制解除区域。
[0091] 如上所述,连结孔322d是长孔,连结孔322d和连结销113是游隙嵌合。而且,长孔的长度被设定成,直到转动限制部件40脱离限制区域为止,摆动部件111和连结部322处于非连结状态,不从驱动部31向摆动单元10赋予转动力。而且,若转动限制部件40到达限制解除区域,则连结销113的周面上部落座在连结孔322d的上部。由此,摆动部件111和连结部322成为连结状态,从驱动部31向摆动单元10赋予转动力。
[0092]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322和摆动部件111迟于柱塞321及转动限制部件40的移动而成为连结状态。这是因为,在由转动限制部件40进行的摆动单元10的转动限制被解除前,即使从驱动部31向摆动单元10赋予转动力,也是浪费,所以欲回避此状态。
[0093] 若在摆动单元10和连结部322成为连结状态,转动限制部件40移动到限制解除区域的状态下,柱塞321进一步向下方移动,则摆动单元10抵抗弹性部件33的加载地逆时针地(向下)转动,如图7的状态ST3所示,抵接单元12开始向退避位置降下,如状态ST4所示,到达退避位置,工件的停止被解除。
[0094] 因为在摆动单元10向退避位置转动时,可动部12相对于摆动部11转动,所以摆动单元10在其途中部位(转动轴112)折曲。可动部12由限制机构20引导绕转动轴112的转动,相对于摆动部11顺时针地(向上)转动。其结果,伴随着摆动单元10从抵接位置向退避位置转动,转动轴54和辊1221的距离变短,辊1221和工件W的抵接点与图6的圆弧轨道T相比在内侧移动。
[0095] 进一步说明从此状态ST3到达状态ST4的动作。摆动部11开始以转动轴54为中心逆时针地旋转,由此,转动轴112也与摆动部11一起移动。
[0096] 这里,导向槽22,其上部在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可动部件121经销21在图7中向右侧的移动被限制。因此,可动部件121沿导向槽22向下方向移动,并且开始以销21为中心顺时针地转。
[0097] 其结果,辊1221一面顺时针地移动,一面向下方向移动。即,辊1221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下方向(图7的右下方向)移动。
[0098] 另外,也考虑如下的情况:因为摆动部11的摆动部件111的长度、转动轴112和销21的距离、辊1221和销21的距离等,辊1221通过其顺时针的移动向上方向移动的距离比可动部件121向下方向移动的距离暂时变大。
[0099] 但是,在此情况下,辊1221也不断地在输送方向向下游侧移动。因此,辊1221和工件W的抵接点与圆弧轨道T相比在内侧移动,辊1221和工件W的抵接点与转动轴54的距离变短。
[0100] 接着,导向槽22,其下部朝向输送方向下游侧地向下方倾斜地延伸设置。由此,将可动部件121经销21向输送方向下游侧引导。因此,在辊122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进一步促进下方向的移动。通过将这两个动作(向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引导(水平移动)和向下方向的移动)组合,能够更圆滑地使辊1221向退避位置转移。
[0101]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摆动单元10从抵接位置向退避位置转动时,可动部12向下方大致笔直地移动,此后,在输送方向下游侧向下方移动,不存在向将工件W向上游侧推回的方向移动的情况。即,在使可动部12从抵接位置向退避位置转动时,不需要在其转动力上添加将工件W向上游侧推回的力。
[0102] 因此,作为停止装置1的动作执行器(驱动部31),能够采用输出功率更低的动作执行器(驱动部31)。
[0103] 另外,若能够使辊1221移动,以便使辊1221和工件W的抵接点与圆弧轨道T相比在内侧移动,使转动轴54和抵接点的距离变短,则导向槽22的形状是怎样的形状均可。
[0104]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相对于转动轴54将连结部322和摆动部11被连结的位置(连结销113)设置在从弹性部件33相对于摆动部11赋予加载力的作用位置(开口部111h)离开了的位置。因此,与相对于旋转轴54将连结销113的位置设置在比作用位置近的情况相比,根据杠杆的原理,驱动部31能够利用输出功率更低的驱动部。
[0105] 若从图7的状态ST4使驱动部31成为非驱动状态,则由弹性部件33和弹性部件42的复原力,摆动部11以及可动部12向图4的状态恢复。另外,若在辊1221与再次开始输送的工件W的底面抵接的状态(状态ST4)下使驱动部31成为非驱动状态,则由弹性部件33和弹性部件42的复原力,在工件W通过后,摆动部11以及可动部12向图4的状态恢复(抵接单元122也返回原来的状态)。
[0106]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转动限制部件40与可动部32的移动联动地移动,能够一面采用仅在单方向发挥驱动力的驱动部31,一面防止摆动单元10从抵接位置意外地转动,进行使摆动单元10向退避位置的移动,能够实现对停止装置所需要的功能。
[0107] <第二实施方式>
[0108] 参照图8至图11,对有关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进行说明。图8是停止装置1’的立体图,图9是从另外的方向看停止装置1’的立体图,图10是将停止装置1’的罩部件2、拟送防止装置70等拆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是停止装置1’的内部构造的说明图。
[0109] 停止装置1’是停止装置1的变形例,冲击吸收器1225的配置的方法、摆动部件111、可动部件121的结构等不同。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容易理解,对停止装置1’的各结构中的与停止装置1功能共同的结构标注了与对停止装置1的各结构标注的符号相同的符号。
[0110] 停止装置1’是与输送中的工件W抵接而使工件的输送停止的装置,作为主要的结构,具备摆动单元10、限制机构20、驱动单元30和支承部件50。停止装置1’,例如,被设置在辊输送机等输送装置上,是为了使在该输送装置上输送的工件暂时停止而使用的。在图11中,双点划线L意味着输送面。输送面是在未图示的输送装置中载置输送工件的位置(高度)。
[0111] <摆动单元10>
[0112] 摆动单元10具备摆动部11和可动部12,其整体绕转动轴54转动自由。
[0113] 摆动部11具备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摆动部件111。摆动部件111在其一方端部具备轴孔111b。在轴孔111b中插入转动轴54,摆动部件11以转动轴54为转动中心转动自由。摆动部件111在其另一方端部具备轴孔111c和槽111a。在槽111a中插入后述的可动部件121的连接部1211。
[0114] 在轴孔111c和连接部1211的轴孔(未图示)中插入转动轴112,可动部12相对于摆动部11经转动轴112连结,以转动轴112为转动中心转动自由。转动轴54和转动轴112相互平行,如图11所示,转动轴112与转动轴54相比在工件W的输送方向(该图的箭头的方向)位于上游侧,另外,转动轴54及112与输送面L相比均位于下方。
[0115] 另外,摆动部件111在其一方端部具备向下方突出的限制部111e,在其另一方端部具备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111d。摆动部件111在其下面上具备开口的开口部111h及111i。开口部111h是装配弹性部件33的有底的弹簧承接孔。
[0116] 开口部111i与槽111a连通,并且将摆动部件111在上下方向贯通。在开口部111i插入后述的连结部322的上端部。在摆动部件111的侧面部,形成了将其侧面之间贯通的销插入孔111f,此销插入孔111f与开口部111i连通,并且被插入了连结销113。
[0117] 在突出部111d的内侧侧面上,在摆动部件111的宽度方向离开地设置了2个未图示的安装孔,在这些安装孔中分别固定抵接部件114。此抵接部件114与转动限制部件40抵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摆动部件111和抵接部件114、114做成了分体部件,但也可以一体地构成两者。
[0118] 可动部12具备可动部件121和抵接单元122。可动部件121一体地具备在图11中的侧视看从右上朝向左下在倾斜方向延伸的连接部1211和从连接部1211折曲地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部1212。在可动部件121的水平部1212,安装了抵接单元122。
[0119] 连接部1211的端部侧,成为向摆动部件111的槽111a插入的小宽度部1211n,此小宽度部1211n具有插入转动轴112的轴孔(未图示)。连接部1211的剩余的部分成为大宽度部1211w。而且,大宽度部1211w的端面,通过与摆动部件111的突出部111d的端面抵接,限制可动部12相对于摆动部11的转动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可动部12相对于摆动部11绕转动轴112超过图11的位置逆时针地旋转进行了限制。
[0120] 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伴随着摆动单元10的绕转动轴54的转动,可动部12相对于摆动部11绕转动轴112转动。此时,能够由大宽度部1211w和突出部111d防止可动部12向与期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辅助由限制机构20产生的可动部12的运动。
[0121] 在水平部1212,搭载抵接单元122。在水平部1212的端部形成了槽部1212d,抵接单元122被插入此槽部1212d,并且以轴1223为转动中心转动自由地被支承在水平部1212。
[0122] 抵接单元122具备作为与工件抵接的工件抵接部的抵接面1221。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工件抵接部做成了抵接面1221,但也可以像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那样做成辊。
[0123] 在构成槽部1212d的周围壁的一部分的纵壁部1212e,将其厚度方向贯通地形成了穿插孔(未图示),冲击吸收器1225的缸部(外筒部)穿插于此穿插孔中。冲击吸收器1225被固定在纵壁部1212e,并且其杆部(未图示)与抵接单元122的背部抵接。
[0124] <支承部件50>
[0125] 支承部件50一体地具备L字型的一对壁部51、51、将壁部51、51的垂直部(转动轴54侧的部分)连接的连接部52和将壁部51、51的水平部(抵接单元122侧的部分)连接的连接部53,构成了上下开放的框体。
[0126] 各壁部51、51具备支承转动轴54的轴承孔51a。在将摆动部件111嵌入这些壁部51、51之间后,穿插转动轴54。而且,将未图示的挡圈卡合在转动轴54的两端部。这样,支承部件
50和摆动部件111被组装而相互卡合。由此,摆动单元10整体以转动轴54为转动中心转动自由地被支承在支承部件50上。
[0127] 各壁部51、51具备转动限制部件40穿插的槽51b、51b。槽51b呈在上下方向(与后述的柱塞321的移动方向平行)延伸的长圆形状,将壁部51在其厚度方向贯通。转动限制部件40呈销状,横跨地穿插在槽51b、51b中而与它们卡合,沿槽51b在上下方向移动自由。挡圈
40a、40a被装配在转动限制部件40的各端部,成为转动限制部件40的防松件。
[0128] 在各槽51b内分别设置从下方支承转动限制部件40的两端部的承接部件41及被配置在该承接部件41和槽51b的底部之间的弹性部件42。
[0129] 承接部件41是夹设在转动限制部件40和弹性部件42之间,将弹性部件42的加载力向转动限制部件40稳定地传递的部件。弹性部件42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是推压弹簧(螺旋弹簧),是总是经承接部件41将转动限制部件40向上方向加载的部件,其加载力比弹性部件33的加载力小。另外,弹性部件42不限于螺旋弹簧,例如,除板弹簧等其它的推压弹簧外,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弹性部件。也可以在各槽51b的底部像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那样设置孔51c。
[0130] 连接部52中的轴承孔51a的附近部分呈水平面,构成了转动限制面52a。通过摆动部件111的限制部111e抵接与转动限制面52a抵接,防止摆动单元10(摆动部件111)从图11的状态顺时针地转动。在连接部52中的转动轴54的轴承孔51a和槽51b的中途部,有底的孔52b开口。此孔52b是插入并装配后述的弹性部件33的弹簧承接孔。
[0131] <限制机构20>
[0132] 限制机构20是为了对可动部12的绕转动轴112的转动进行引导而限制其移动范围的机构。通过设置限制机构20,在摆动单元10绕转动轴54转动时,能够使可动部12以期望的轨迹移动。
[0133]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限制机构20具备销21和导向槽22。销21被插入可动部件121的销插入孔1212c,形成从可动部件121的侧面部突出的突起部。导向槽22被形成在一对壁部51、51中的一方的壁部51。
[0134] 销21的端部与导向槽22卡合,由此,能够由导向槽22引导可动部12的移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销21作为可动部12侧的卡合部,将导向槽22作为壁部51侧的不动的卡合部,但是,也可以使销和导向槽的配设部位相反。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也叙述的那样,能够使用共同的支承部件50形成导向槽22和槽51b。这在导向槽22及槽51b的成形、两者的位置精度的方面是有利的。
[0135] 导向槽22,其形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作为整体,朝向输送方向下游侧向下方倾斜地延伸设置。因此,若从图11的状态使摆动单元10的摆动部11绕转动轴54逆时针地转动,则可动部12向倾斜下方大致笔直地移动。
[0136] <驱动单元30>
[0137] 驱动单元30使摆动单元10绕转动轴54转动。驱动单元30具备弹性部件33。弹性部件33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是推压弹簧(螺旋弹簧),被装填在摆动部件111的开口部111h和连接部52的孔52b之间。弹性部件33总是将摆动单元10向上方向加载,维持图11的状态(限制部111e与转动限制面52a抵接,摆动部件111的转动被限制的状态)。另外,弹性部件33不限于螺旋弹簧,例如除板弹簧等其它的推压弹簧外,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弹性部件。
[0138] 驱动单元30具备电动的驱动部31和由驱动部31移动的可动部32。可动部32具备柱塞321、将柱塞321和摆动单元10连结的连结部322和连结销323。另外,驱动部31也可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由箱体60包围。
[0139]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驱动部31和柱塞321构成了拉式螺线管,通过对筒状的驱动部31(电磁铁)的通电,仅在将柱塞321拉入驱动部31的筒内的方向(下方向)发挥驱动力。即,拉式螺线管在将柱塞321从驱动部31的筒内推出的方向(上方向)不发挥驱动力。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拉式螺线管,但也可以采用马达等其它的电动驱动动作执行器。另外,替代电动驱动动作执行器,使用公知的电动以外的动作执行器(例如,气缸等),当然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尤其是,通过采用拉式螺线管,能够谋求装置的小型化。
[0140] 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柱塞321的上端部设置了卡合并插入连结部322的一端部(下端部)的狭缝(凹部)321a,在柱塞321的上端部周面上形成了将柱塞321在径方向贯通的销插入孔321b。
[0141] 连结部322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相对于柱塞321以连结销323为转动中心转动自由地被连结。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连结部322的途中部位成为大致直线形状。
[0142] 在连结部322的上部形成了作为轴体的连结销113穿插的连结孔322d。连结孔322d成为在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孔。连结部322,其上端部被插入摆动部件111的开口部111i,将连结销113穿插在摆动部件111的销插入孔111f和连结孔322d中,由此,连结部322和摆动部件111卡合。因为连结孔322d是长孔,所以连结部322和摆动部件111成为具有一定的游隙的嵌合(游隙嵌合)。
[0143] 在连结孔322d的下方形成了抵接部322b。抵接部322b与转动限制部件40的周面的最上部抵接,与转动限制部件40卡合。
[0144]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连结部322相对地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电动单元30连结,相对地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与摆动部件111连结。通过此连结构造,实现了在与工件抵接的抵接面1221的下方配置了电动单元30的结构。其结果,能够提供一种在与使与工件抵接的抵接部分在直线上往复动的类型的以往的停止装置同样的场所配置驱动源,且为转动类型的停止装置。
[0145] <拟送防止装置70>
[0146] 拟送防止装置70具备被固定在支承部件50的一方的壁部51的主体部71和相对于主体部71经轴73转动自由地连结的抵接部72。在使工件W的输送停止时,工件W的前端部与抵接部72干涉,但是,此时抵接部72在由图8的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容许工件W通过。通过了抵接部72的工件W如后述的那样,与抵接单元122的抵接面1221抵接,其输送停止,但是,存在因与抵接面1221抵接的冲击而向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情况。此时,在抵接部72,工件W的前端法兰部Weg(参见图11)挂在抵接部72上。由此,能够防止工件W的逆送。
[0147] <停止装置1’的动作例>
[0148] 停止装置1’的动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同样。图11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4的状态对应。即,表示使从该图的左向右在水平方向被输送来的工件W即将停止前的状态。停止装置1’的摆动单元10位于抵接单元122的抵接面1221与工件W抵接的抵接位置。在此抵接位置中,抵接面1221与工件W的下面即输送面L相比向上方突出。
[0149] 弹性部件33相对于摆动单元10在使摆动单元10位于抵接位置的方向(在该图中为上方向,以摆动部件111的水平状态为上限,以转动轴54为中心的顺时针的方向)赋予加载力。另外,如上所述,通过连接部52的转动限制面52a和摆动部件111的限制部111e的抵接,摆动单元10不从图11的状态进一步顺时针地转动。
[0150] 在图11的状态下,驱动部31处于非驱动状态。通过弹性部件42的加载,转动限制部件40位于槽51b的上端。转动限制部件40与连结部322的抵接部322b抵接,处于卡合状态。因为驱动部31是非驱动状态,所以通过弹性部件42的加载,将连结部322及柱塞321经转动限制部件40上推到它们的最上方位置,连结销113位于连结孔322d的最下部。这样,弹性部件42在使转动限制部件40与连结部322卡合的方向赋予加载力。
[0151] 若在图11的状态下工件W与抵接面1221抵接,则使工件W停止在规定的停止位置。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具有抵接面1221的抵接单元122以轴1223为转动中心转动自由。因此,在工件W与抵接面1221开始抵接的阶段中,工件W的输送力在使摆动单元10整体转动的方向不起作用,仅抵接单元122如在图12中由箭头所示的那样顺时针地转动。由于伴随着抵接单元122的转动,可动部件1222与冲击吸收器1225的杆部(未图示)的前端开始抵接,所以由冲击吸收器1225缓冲工件W和抵接面1221的碰撞的冲击。
[0152] 通过工件W抵接,工件W的输送力在使可动部12以转动轴112为转动中心顺时针地转动的方向起作用,相对于摆动部11,以转动轴54为转动中心使它逆时针地转动的力发挥作用。即,使可动部12和摆动部11屈曲的力发挥作用。
[0153] 但是,由于转动限制部件40和摆动部件111的抵接部件114抵接,成为卡合状态,所以摆动部11的转动被限制。另外,可动部12也通过导向槽22的上端部和销21的抵接,其转动被限制。
[0154]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利用驱动部31的驱动力,就能够更确实且牢固地限制摆动部11及可动部12的转动,能够使工件W停止在规定的停止位置。
[0155] 接着,对通过对驱动部31进行驱动,使抵接面1221与工件W的下面相比向下方后退,使摆动单元10向工件W和抵接面1221非接触的退避位置转动,使工件W能够通过停止装置1’的情况(停止解除工序)进行说明,但是,成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动作。
[0156] 驱动部31使柱塞321向摆动单元10抵抗弹性部件33的加载地向退避位置侧转动的方向移动。图12表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状态ST2对应的状态。即,图12表示对驱动部31进行开始驱动的初期的状态,柱塞321开始向下方移动(开始被驱动部31拉入)。由于转动限制部件40与连结部322卡合,所以转动限制部件40也与柱塞321以及连结部322的移动联动,另外开始向下方移动。
[0157] 因为柱塞321的移动方向和槽51b的长边方向平行,所以转动限制部件40在与柱塞321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若转动限制部件40向下方移动到图12的状态的位置(连结销113位于连结孔322的上端的状态),则转动限制部件40和抵接部件114变得不卡合(抵接),卡合被解除。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叙述的那样,将转动限制部件40和抵接部件114卡合时的转动限制部件40的移动范围称为限制区域,将未卡合时的转动限制部件40的移动范围称为限制解除区域。
[0158] 连结孔322d是长孔,连结孔322d和连结销113是游隙嵌合。而且,长孔的长度被设定成,直到转动限制部件40脱离限制区域为止,摆动部件111和连结部322处于非连结状态,不从驱动部31向摆动单元10赋予转动力。而且,若转动限制部件40到达限制解除区域,则连结销113的周面上部落座在连结孔322d的上部。由此,摆动部件111和连结部322成为连结状态,从驱动部31向摆动单元10赋予转动力。
[0159] 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322和摆动部件111迟于柱塞321及转动限制部件40的移动而成为连结状态。这是因为,在由转动限制部件40进行的摆动单元10的转动限制被解除前,即使从驱动部31向摆动单元10赋予转动力,也是浪费,所以欲回避此状态
[0160] 以后的动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状态ST3~ST4大致同样。即,若在摆动单元10和连结部322成为连结状态,转动限制部件40移动到限制解除区域的状态下,柱塞321进一步向下方移动,则摆动单元10抵抗弹性部件33的加载地逆时针地(向下)转动,抵接单元12开始向退避位置降下,到达退避位置,工件的停止被解除。
[0161] 因为在摆动单元10向退避位置转动时,可动部12相对于摆动部11转动,所以摆动单元10在其途中部位(转动轴112)折曲。可动部12由限制机构20引导绕转动轴112的转动,相对于摆动部11顺时针地(向上)转动。其结果,伴随着摆动单元10从抵接位置向退避位置转动,转动轴54和抵接面1221的距离变短。由此,不存在向将工件W向上游侧推回的方向移动的情况。即,在使可动部12从抵接位置向退避位置转动时,不需要在其转动力上添加将工件W向上游侧推回的力。
[0162] <第三实施方式>
[0163] 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在工件W的输送轨道的下侧配置停止装置1及1’的例,但停止装置1及1’的配置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设置在工件W的输送轨道的上侧,也可以设置在侧方。在哪种情况下都发挥同样的效果。图13表示将停止装置1’配置在工件W的输送轨道的侧方的例。这里,虽然例示停止装置1’,但停止装置1也同样。
[0164] 在图13的例中,一对停止装置1’在水平方向离开地配置。换言之,是使图11的停止装置1’横卧,以与输送面L’-L’大致相同的高度水平,相向地配置一对而成的停止装置。停止装置1’被配设成转动轴54的轴方向朝向铅直方向。输送面L’是工件W的输送轨道中的工件W的左右侧部通过的位置。在该图的结构的情况下,摆动单元10绕转动轴54在水平面上摆动。在抵接位置,抵接面1221向输送面L’-L’区域的内侧突出,在退避位置,抵接面1221向输送面L’-L’区域的外侧退避。
[0165] <第四实施方式>
[0166] 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由销21和导向槽22构成限制机构20的例,但限制机构20的结构不限定于此。图14是表示2例限制机构20的其它例的图。
[0167] 限制机构20A是将辊21A作为可动部12侧的卡合部,将轨道部件22A作为壁部51侧的不动的卡合部的限制机构。辊21A在轨道部件22A内滚动自由,能够由轨道部件22A的轨道形状引导可动部12的转动。另外,也可以将辊21A作为壁部51侧的不动的卡合部,将轨道部件22A作为可动部12侧的卡合部。
[0168] 限制机构20B是将滑动部件21B作为可动部12侧的卡合部,将轨道部件22B作为壁部51侧的不动的卡合部的限制机构。滑动部件21B在轨道部件22B内滑动自由,能够由轨道部件22A的轨道形状引导可动部12的转动。另外,也可以将滑动部件21B作为壁部51侧的不动的卡合部,将轨道部件22B作为可动部12侧的卡合部。
[0169] <其它的实施方式>
[0170] 本发明不被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可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地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及变形。因此,为了公开本发明的范围,添加下面的权利要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