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及其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109487.1

文献号 : CN10466073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颜君志潘北合李华轩黄昊吴晓东

申请人 : 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远端单元发送的登记数据包;其中,所述登记数据包中包含所述远端单元的源物理地址、数据类型标识和设备信息;若所述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标识与预设的数据类型标识相同,则通过对比所述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是否与预设的编码格式相符,判断所述远端单元是否为合法设备;若所述远端单元为合法设备,则记录所述源物理地址和所述设备信息的对应关系,并回复成功响应的信息给所述远端单元。本发明中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处理过程简单,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能保证服务端和远端单元通讯过程的安全性能。

权利要求 :

1.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接收远端单元发送的登记数据包;其中,所述登记数据包中包含所述远端单元的源物理地址、数据类型标识和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名称或设备编号,所述设备编号采用设备的MAC地址再加上设备的特定码组成;

若所述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标识与预设的数据类型标识相同,则通过对比所述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是否与预设的编码格式相符,判断所述远端单元是否为合法设备;

若所述远端单元为合法设备,则记录所述源物理地址和所述设备信息的对应关系,并回复成功响应的信息给所述远端单元;

发现远端单元后,为远端单元配置IP地址;

根据所述远端单元的源物理地址向所述远端单元发送地址配置数据包;其中,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包含所述远端单元的数据类型标识、设备信息和所述IP地址;

若接收到所述远端单元根据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成功配置IP地址后返回的地址配置成功信息时,记录所述远端单元与所述IP地址的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接收为所述远端单元配置的设备参数,根据所述设备参数生成参数配置数据包;

若所述参数配置数据包的大小大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参数配置数据包按预设的分片阈值进行分片,生成多个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远端单元;其中,所述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包含有所述设备参数、请求号、操作类型、分片标识和分片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远端单元接收服务端发送的地址配置数据包;其中,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包含所述远端单元的数据类型标识、设备信息和IP地址;

若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标识与预设的数据类型标识相同,则通过对比所述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是否与预设的编码格式相符,判断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是否正常;

若正常,则配置本机IP地址为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中的IP地址,并发送地址配置成功信息至所述服务端;

若编码格式与预设的编码格式不相符,则判断数据异常,并发送错误信息给所述服务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接收服务端发送的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其中,所述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包含有所述设备参数、请求号、操作类型、分片标识和分片号;

在检测出所述子参数配置数据包中包含所述分片标识时,将相同请求号的子参数配置数据包按照所述分片号的顺序进行组合;

解析组合后的所述子参数配置数据包,根据所述设备参数按照所述操作类型进行参数配置。

5.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远端单元发送的登记数据包;其中,所述登记数据包中包含所述远端单元的源物理地址、数据类型标识和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名称或设备编号,所述设备编号采用设备的MAC地址再加上设备的特定码组成;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标识与预设的数据类型标识相同,则通过对比所述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是否与预设的编码格式相符,判断所述远端单元是否为合法设备;

第一记录模块,用于若所述远端单元为合法设备,则存储所述源物理地址和所述设备信息的对应关系,并回复成功响应的信息给所述远端单元;

第一配置模块,用于发现远端单元后,为远端单元配置IP地址;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远端单元的源物理地址向所述远端单元发送地址配置数据包;其中,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包含所述远端单元的数据类型标识、设备信息和IP地址;

第二记录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远端单元根据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成功配置IP地址后返回的地址配置成功信息时,记录所述远端单元与所述IP地址的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为所述远端单元配置的设备参数,根据所述设备参数生成参数配置数据包;

第一分片模块,用于若所述参数配置数据包的大小大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参数配置数据包按预设的分片阈值进行分片,生成多个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远端单元;

其中,所述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包含有所述设备参数、请求号、操作类型、分片标识和分片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端发送的地址配置数据包;其中,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包含所述远端单元的数据类型标识、设备信息和IP地址;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标识与预设的数据类型标识相同,则通过对比所述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是否与预设的编码格式相符,判断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是否正常;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若正常,则配置本机IP地址为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中的IP地址,并发送地址配置成功信息至所述服务端;若编码格式与预设的编码格式不相符,则判断数据异常,并发送错误信息给所述服务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端发送的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其中,所述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包含有所述设备参数、操作类型、分片标识和分片号;

组合模块,用于在检测出所述子参数配置数据包中包含所述分片标识时,将相同请求号的子参数配置数据包按照所述分片号的顺序进行组合;

第二配置模块,用于解析组合后的所述子参数配置数据包,根据所述设备参数按照所述操作类型进行参数配置。

说明书 :

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远端单元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以及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的IP网络环境中,服务端需要对远端单元进行管理,必须给远端单元预先分配好IP地址,该技术的处理过程工作效率低下;并且,在实际的使用中,IP地址的划分通常是可变的,这就给远端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现有技术中所支持的只是提供了网络层次或分,并提供了二层协议包的模型,目前的二层协议包并未提供远端单元的发现处理。
[0003] 另一种处理方法是,远端单元通过DHCP方式,从DHCP服务器获取IP,再由远端单元主动去连接服务端进行配置管理;这种做法需要额外增加DHCP服务器,同时也要远端单元能支持DHCP客户端的功能;该方案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其通讯处理过程同样具有工作效率低下的弊端。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和系统,其通讯处理过程工作效率高。
[0005] 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 接收远端单元发送的登记数据包;其中,所述登记数据包中包含所述远端单元的源物理地址、数据类型标识和设备信息;
[0007] 若所述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标识与预设的数据类型标识相同,则通过对比所述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是否与预设的编码格式相符,判断所述远端单元是否为合法设备;
[0008] 若所述远端单元为合法设备,则记录所述源物理地址和所述设备信息的对应关系,并回复成功响应的信息给所述远端单元。
[0009] 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 为远端单元配置IP地址;
[0011] 根据所述远端单元的源物理地址向所述远端单元发送地址配置数据包;其中,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包含所述远端单元的数据类型标识、设备信息和IP地址;
[0012] 若接收到所述远端单元根据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成功配置IP地址后返回的地址配置成功信息时,记录所述远端单元与所述IP地址的对应关系。
[0013] 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 接收服务端发送的地址配置数据包;其中,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包含所述远端单元的数据类型标识、设备信息和IP地址;
[0015] 若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标识与预设的数据类型标识相同,则通过对比所述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是否与预设的编码格式相符,判断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是否正常;
[0016] 若正常,则配置本机IP地址为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中的IP地址,并发送地址配置成功信息至所述服务端。
[0017] 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的系统,包括:
[0018]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远端单元发送的登记数据包;其中,所述登记数据包中包含所述远端单元的源物理地址、数据类型标识和设备信息;
[0019]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标识与预设的数据类型标识相同,则通过对比所述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是否与预设的编码格式相符,判断所述远端单元是否为合法设备;
[0020] 第一记录模块,用于若所述远端单元为合法设备,则存储所述源物理地址和所述设备信息的对应关系,并回复成功响应的信息给所述远端单元。
[0021] 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系统,包括:
[0022] 第一配置模块,用于远端单元配置IP地址;
[0023]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远端单元的源物理地址向所述远端单元发送地址配置数据包;其中,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包含所述远端单元的数据类型标识、设备信息和IP地址;
[0024] 第二记录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远端单元根据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成功配置IP地址后返回的地址配置成功信息时,记录所述远端单元与所述IP地址的对应关系。
[0025] 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系统,包括:
[0026]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端发送的地址配置数据包;其中,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包含所述远端单元的数据类型标识、设备信息和IP地址;
[0027]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标识与预设的数据类型标识相同,则通过对比所述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是否与预设的编码格式相符,判断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是否正常;
[0028]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若正常,则配置本机IP地址为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中的IP地址,并发送地址配置成功信息至所述服务端。
[0029] 上述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和系统,由远端单元将自身的源物理地址和设备信息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根据数据类型标识和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进行合法性判断,当确定该设备是合法设备时,则可记录远端单元的信息,实现了远端单元的自动发现过程,其处理过程简单,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对数据包进行了合法性判断,能保证服务端和远端单元通讯过程的安全性能,减少错误率。
[0030] 上述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和系统,服务端发送给远端单元的地址配置数据包中包含数据类型标识和设备信息,可供远端单元根据数据类型标识和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检测数据包是否正常;本发明显著地提高了服务端和远端单元通讯时的工作效率,还能保证服务端和远端单元通讯时的安全性能,减少数据处理的错误率。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发明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在实施例一中的流程示意图;
[0032] 图2为本发明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在实施例一中登记数据包的示意图;
[0033] 图3为本发明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在实施例一中服务端和远端单元交互的示意图;
[0034] 图4为本发明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在实施例二中的流程示意图;
[0035] 图5为本发明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在实施例三中的流程示意图;
[0036] 图6为本发明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在实施例三中的流程示意图。
[0037] 图7为本发明一种服务端发现远端单元的系统在实施例四中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8为本发明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系统在实施例五中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9为本发明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系统在实施例六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41] 实施例一、
[0042]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以应用于服务端中进行举例说明,包括如下步骤:
[0043] S11、接收远端单元发送的登记数据包;其中,所述登记数据包中包含所述远端单元的源物理地址、数据类型标识和设备信息;
[0044] S12、若所述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标识与预设的数据类型标识相同,则通过对比所述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是否与预设的编码格式相符,判断所述远端单元是否为合法设备;
[0045] S13、若所述远端单元为合法设备,则记录所述源物理地址和所述设备信息的对应关系,并回复成功响应的信息给所述远端单元;
[0046] 本实施例由远端单元将自身的源物理地址和设备信息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根据数据类型标识和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进行合法性判断,当确定该设备是合法设备时,则可记录远端单元的信息,实现了远端单元的自动发现过程,其处理过程简单,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对数据包进行了合法性判断,能保证服务端和远端单元通讯过程的安全性能,减少错误率。
[0047] 对于步骤S11、接收远端单元发送的登记数据包;其中,所述登记数据包中包含所述远端单元的源物理地址、数据类型标识和设备信息;
[0048] IP网络环境中包括IP服务端和多个远端单元节点,每个远端单元都连接至服务端,本实施例的远端单元上电后,主动广播登记数据包;
[0049] 登记数据包中包含的源物理地址,为远端单元自身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即物理地址;
[0050] 登记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类型标识,用于标记登记数据包为以太网数据类型,例如可标记为0x8001等多种字符形式,具体的标识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定;
[0051] 登记数据包中包含的设备信息,可为远端单元的设备名称或设备编号。
[0052] 现有二层网络协议均有其特殊用用途,二层网络协议是指数据链路层,其主要功能是将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现在的二层协议有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地址转换协议)等;ARP,主要用于将IP地址解析成对应的MAC地址;RARP,主要用于将MAC地址转换成IP地址,这些已有的二层协议都不能满足远端单元的发现,故本实施例通过在数据包中利用预设的数据类型标识来完成远端单元的发现。
[0053] 如图2所示,是本实施例中登记数据包的示意图,可采用图2中的格式封装得到登记数据包,该数据包中包含了目标地址(6字节)、源物理地址(6字节)、数据类型标识(2字节)和自定义数据区;其中,目标地址为服务端的地址,一般为0xff ff ff ff ff ff;自定义数据区存储按预定编码格式编码后的设备信息。
[0054] 对于步骤S12、若所述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标识与预设的数据类型标识相同,则通过对比所述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是否与预设的编码格式相符,判断所述远端单元是否为合法设备;
[0055] 本实施例中,首先检查数据类型标识是否与预设的数据类型标识相同,若不是,则可直接丢弃处理;若是,则进一步校验设备信息,以确认上报该数据的设备是否为合法设备;具体的,可通过检查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而确定;
[0056] 服务端在起动阶段,可预先获得远端单元的的设备信息的编码方式,由底层代码判断,例如,一般设备编号可采用设备的MAC地址再加上设备的特定码来组成,而设备的MAC地址,不同厂商有不同的编码;当远端单元上报设备信息时,服务器就可以根据上述规则来判断其是否合法。
[0057] 对于步骤S13、若所述远端单元为合法设备,则记录所述源物理地址和所述设备信息的对应关系,并回复成功响应的信息给所述远端单元;
[0058] 服务端在判断设备合法后回应成功响应的信息给远端单元,同时把远端单元所上报的MAC地址记录到服务器中,完成远端单元的发现。若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与预设的编码格式不相符,则判断设备不合法,回应错误信息至该远端单元。
[0059] 如图3所示,示出了服务端发现远端单元时的示意图,该图以服务端和远端单元的交互为例进行说明,IP网络环境中包括一个服务端和多个远端单元1~N;
[0060] 远端单元1上电后,发送登记数据包,其数据类型标识为0x8001,自定义数据区包括设备编号;服务器接收后,过滤出数据类型标识为0x8001的数据包,通过自定义数据区的设备编号的编码格式判断为合法设备,接着记录远端单元1的MAC地址;其他远端单元上电后同样重复上述的处理过程。
[0061] 实施例二、
[0062] 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以应用于服务端中进行举例说明,包括如下步骤:
[0063] S41、为远端单元配置IP地址;
[0064] 远端单元被服务端发现后,可由配置管理员为其配置对应的IP地址。
[0065] S42、根据所述远端单元的源物理地址向所述远端单元发送地址配置数据包;其中,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包含所述远端单元的数据类型标识、设备信息和IP地址;
[0066] 地址配置数据包中,所述的数据类型标识,用于标记登记数据包为以太网数据类型,例如可标记为0x8001等多种字符形式,具体的标识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定;所述设备信息,可为远端单元的设备名称或设备编号;上述的数据类型标识、设备信息和IP地址,可通过预设的数据包格式对数据进行封装。
[0067] S43、若接收到所述远端单元根据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成功配置IP地址后返回的地址配置成功信息时,记录所述远端单元与所述IP地址的对应关系;
[0068] 在确定远端单元接收到地址配置数据包并成功配置好IP地址后,将IP地址记录到服务器中,若失败,则再次进行IP地址的配置。
[0069] 本实施例中,服务端发送给远端单元的地址配置数据包中包含数据类型标识和设备信息,可供远端单元根据数据类型标识和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检测数据包是否正常;本实施例的通讯方法,能保证服务端和远端单元通讯时的安全性能,减少数据处理的错误率。
[0070]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收为远端单元配置的IP地址的步骤前,还可包括如下发现远端单元的步骤:
[0071] 接收远端单元发送的登记数据包;其中,所述登记数据包中包含所述远端单元的源物理地址、数据类型标识和设备信息;
[0072] 若所述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标识与预设的数据类型标识相同,则通过对比所述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是否与预设的编码格式相符,判断所述远端单元是否为合法设备;
[0073] 若所述远端单元为合法设备,则记录所述源物理地址和所述设备信息的对应关系,并回复成功响应的信息给所述远端单元。
[0074]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可包括步骤:
[0075] 接收为所述远端单元配置的设备参数,根据所述设备参数生成参数配置数据包;
[0076] 若所述参数配置数据包的大小大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参数配置数据包按预设的分片阈值进行分片,生成多个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远端单元;其中,所述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包含有所述设备参数、操作类型、分片标识和分片号;
[0077] 在本实施例中,对远端单元的IP地址配置成功后,对远端单元的管理可由服务端的应用层进行设备参数的配置管理,应用层协议承载在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之上,由于UDP是不可靠传输,UDP中消息长度最大为65535字节,为避免消息过长,同时为减少接收缓冲区所述占用的内存空间,本实施例对于设备参数的配置消息进行分片传输。
[0078] 其中,所述设备参数,可包括设备级参数、WAN口参数、静态IP参数、SIP参数等,设备参数可由配置管理员进行配置。
[0079] 该预设的阈值,可为UDP中限制的最大消息长度,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其他的字节长度;
[0080] 服务端在计算分片时,可将数据包的大小除以预设阈值,获得多个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后再发送给远端单元,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包含有设备参数、请求号、操作类型、分片标识和分片号,以供远端单元识别。
[0081] 其中,请求号,用于区分两次不同的配置;例如,服务端A为远端单元B进行两次配置:A_B1、A_B2,而两次配置数据包都分别分片为两个子配置数据包,即:A_B1_1、A_B1_2;A_B2_1、A_B2_2;由于远端单元B接收到数据包时的顺序是交错的,远端单元B可通过请求号A_B1、A_B2的标识来区分这两次配置。
[0082] 操作类型,是指代对远端单元的不同的参数配置操作,例如配置WAN口参数、配置静态IP参数或者配置SIP参数等,具体的,每一种参数配置操作,可预先设定对应的操作类型;
[0083] 分片标识,用于表示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已进行过分片操作,具体的标识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定;
[0084] 分片号,用于表示子参数配置数据包被分片后的编号。
[0085] 例如,如下示出了子参数配置数据包中记录的数据:
[0086] Request id=”1” type=“set_params” total=”2” seq=”1”[0087] Response id=”1” type=“req_tring_ack” total=”2” seq=”1”[0088] Response id=”1” type=“set_params” total=”2” seq=”1”[0089] Response id=”1” type=“rsp_tring_ack” total=”2” seq=”1”[0090] 其中,“Request id”即为所述请求号;“type”属性指明对各种不同的操作类型;“total”表明对应的操作是否有分片,如果该值大于1则表明对应操作的消息存在分片;
“seq”表明该消息是属于第几个分片;当total等于seq时,则表示对应操作类型的消息已经发送完毕。。
[0091] 实施例三、
[0092] 如图5所示,是本发明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以应用于远端单元中进行举例说明,包括如下步骤:
[0093] S51、接收服务端发送的地址配置数据包;其中,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包含所述远端单元的数据类型标识、设备信息和IP地址;
[0094] S52、若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标识与预设的数据类型标识相同,则通过对比所述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是否与预设的编码格式相符,判断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是否正常;
[0095] S53、若正常,则配置本机IP地址为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中的IP地址,并发送地址配置成功信息至所述服务端;
[0096] 本实施例中,远端单元接收到地址配置数据包时,首先检查数据类型标识是否与预设的数据类型标识相同,若不是,则可直接丢弃处理;若是,则进一步校验设备信息,以确认数据包是否正常;具体的,可通过检查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而确定;若编码格式与预设的编码格式相符,则判断数据正常,将IP地址更新到设备中,并发送成功响应的信息给所述远端单元;若编码格式与预设的编码格式不相符,则判断数据异常,并发送错误信息给所述远端单元。
[0097] 如图6所示,是配置IP地址时,服务端和远端单元交互的示意图,在服务端,可通过WEB页面展示所有远端单元的MAC地址及其对应的设备信息,配置管理员为远端单元1配置IP地址,并生成地址配置数据包发送给远端单元1,远端单元1校验配置数据包的合法性,在判断合法后设置IP地址,并回应配置结果消息,服务端根据配置结果消息确认是否要记录远端单元的IP地址;其他远端单元同样重复上述的处理过程。
[0098]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可包括步骤:
[0099] 接收服务端发送的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其中,所述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包含有所述设备参数、请求号、操作类型、分片标识和分片号;
[0100] 在检测出所述子参数配置数据包中包含所述分片标识时,将相同请求号的子参数配置数据包按照所述分片号的顺序进行组合;
[0101] 解析组合后的所述子参数配置数据包,根据所述设备参数按照所述操作类型进行参数配置;
[0102] 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服务端发送的子参数配置数据包时,可将数据包存放在临时数据区中,根据分片标识识别出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已被分片,则根据子参数配置数据包中的请求号,将相同请求号的数据包按照分片号的顺序组合并解析,把临时数据区的参数值一次性进行生效操作,根据所述设备参数按照所述操作类型进行参数配置。
[0103] 本实施例中,还可通过预设的参数模型进行参数配置;参数模型可以XML语言来描述,参数可分为设备级参数、WAN口参数、静态IP参数、SIP参数等等,所需要参数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扩展,下面以SIP参数为例,对远端单元进行SIP参数的配置:
[0104] <?xml version="1.0"encoding="utf-8"?>
[0105]
[0106]
[0107]
[0108]
[0109] 192.168.2.142//IP地址1
[0110] 5060//端口1
[0111] 192.168.2.150//IP地址2
[0112] 5060//端口2
[0113] 5061//本地端口
[0114] 60//
[0115]
[0116]
[0117]
[0118]
[0119]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对服务端和远端单元在进行参数配置的数据交互过程中,还可加入握手机制;
[0120] 远端单元检测到分片后的子参数配置数据包都发送完毕时,可发送一临时响应消息至服务端,该临时响应消息用于指明远端单元正在处理参数配置,在配置完毕后,再次发送一确认消息,服务端在接收到临时响应消息时,则暂停向远端单元发送数据包,在收到确认消息后,向远端单元回应消息,再传输下一个分片消息。在每个消息的交互过程中,服务器以及远端单元的应用层都加了超时重传机制,最大限度保证了UDP传输的可靠性。
[0121] 例如,在set_params的请求发送之后,远端单元会先发送一个临时的rsp_tring_ack响应给服务端,指明远端单元正在处理数据,等数据处理完以后,会对set_params消息进行一个Response的最终确认,服务器在收到确认消息后,同样会回复远端单元一个Response,回应完后,再传输下一个分片消息。
[0122] 实施例四、
[0123] 如图7所示,是本发明一种服务端发现远端单元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0124] 第一接收模块71,用于接收远端单元发送的登记数据包;其中,所述登记数据包中包含所述远端单元的源物理地址、数据类型标识和设备信息;
[0125] 第一判断模块72,用于若所述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标识与预设的数据类型标识相同,则通过对比所述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是否与预设的编码格式相符,判断所述远端单元是否为合法设备;
[0126] 第一记录模块73,用于若所述远端单元为合法设备,则存储所述源物理地址和所述设备信息的对应关系,并回复成功响应的信息给所述远端单元。
[0127] 本实施例由远端单元将自身的源物理地址和设备信息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根据数据类型标识和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进行合法性判断,当确定该设备是合法设备时,则可记录远端单元的信息,实现了远端单元的自动发现过程,其处理过程简单,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对数据包进行了合法性判断,能保证服务端和远端单元通讯过程的安全性能,减少错误率。
[0128] 实施例五、
[0129] 如图8所示,是本发明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0130] 第一配置模块81,用于为远端单元配置IP地址;
[0131] 第一发送模块82,用于根据所述远端单元的源物理地址向所述远端单元发送地址配置数据包;其中,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包含所述远端单元的数据类型标识、设备信息和IP地址;
[0132] 第二记录模块83,用于若接收到所述远端单元根据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成功配置IP地址后返回的地址配置成功信息时,记录所述远端单元与所述IP地址的对应关系;
[0133] 本实施例中,服务端发送给远端单元的地址配置数据包中包含数据类型标识和设备信息,可供远端单元根据数据类型标识和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检测数据包是否正常;本实施例的通讯方法,能保证服务端和远端单元通讯时的安全性能,减少数据处理的错误率。
[0134]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
[0135]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为所述远端单元配置的设备参数,根据所述设备参数生成参数配置数据包;
[0136] 第一分片模块,用于若所述参数配置数据包的大小大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参数配置数据包按预设的分片阈值进行分片,生成多个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并发送给所述远端单元;其中,所述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包含有所述设备参数、请求号、操作类型、分片标识和分片号。
[0137] 在本实施例中,对远端单元的IP地址配置成功后,对远端单元的管理可由服务端的应用层进行设备参数的配置管理,应用层协议承载在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之上,由于UDP是不可靠传输,UDP中消息长度最大为65535字节,为避免消息过长,同时为减少接收缓冲区所述占用的内存空间,本实施例对于设备参数的配置消息进行分片传输。
[0138] 其中,所述设备参数,可包括设备级参数、WAN口参数、静态IP参数、SIP参数等,设备参数可由配置管理员进行配置。
[0139] 该预设的阈值,可为UDP中限制的最大消息长度,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其他的字节长度;
[0140] 服务端在计算分片时,可将数据包的大小除以预设阈值,获得多个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后再发送给远端单元,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包含有设备参数、请求号、操作类型、分片标识和分片号,以供远端单元识别。
[0141] 其中,请求号,用于区分两次不同的配置;操作类型,是指代对远端单元的不同的参数配置操作,例如配置WAN口参数、配置静态IP参数或者配置SIP参数等,具体的,每一种参数配置操作,可预先设定对应的操作类型;分片标识,用于表示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已进行过分片操作,具体的标识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定;分片号,用于表示子参数配置数据包被分片后的编号。
[0142] 实施例六、
[0143] 如图9所示,是一种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0144] 第三接收模块91,用于接收服务端发送的地址配置数据包;其中,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包含所述远端单元的数据类型标识、设备信息和IP地址;
[0145] 第二判断模块92,用于若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标识与预设的数据类型标识相同,则通过对比所述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是否与预设的编码格式相符,判断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是否正常;
[0146] 第二发送模块93,用于若正常,则配置本机IP地址为所述地址配置数据包中的IP地址,并发送地址配置成功信息至所述服务端;
[0147] 本实施例中,远端单元接收到地址配置数据包时,首先检查数据类型标识是否与预设的数据类型标识相同,若不是,则可直接丢弃处理;若是,则进一步校验设备信息,以确认数据包是否正常;具体的,可通过检查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而确定;若编码格式与预设的编码格式相符,则判断数据正常,将IP地址更新到设备中,并发送成功响应的信息给所述远端单元;若编码格式与预设的编码格式不相符,则判断数据异常,并发送错误信息给所述远端单元。
[0148]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可包括:
[0149]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端发送的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其中,所述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包含有所述设备参数、操作类型、分片标识和分片号;
[0150] 组合模块,用于在检测出所述子参数配置数据包中包含所述分片标识时,将相同请求号的子参数配置数据包按照所述分片号的顺序进行组合;
[0151] 第二配置模块,用于解析组合后的所述子参数配置数据包,根据所述设备参数按照所述操作类型进行参数配置。
[0152] 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服务端发送的子参数配置数据包时,可将数据包存放在临时数据区中,根据分片标识识别出子参数配置数据包已被分片,则根据子参数配置数据包中的请求号,将相同请求号的数据包按照分片号的顺序组合并解析,把临时数据区的参数值一次性进行生效操作,根据所述设备参数按照所述操作类型进行参数配置。
[0153] 上述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和系统,由远端单元将自身的源物理地址和设备信息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根据数据类型标识和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进行合法性判断,当确定该设备是合法设备时,则可记录远端单元的信息,实现了远端单元的自动发现过程,其处理过程简单,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对数据包进行了合法性判断,能保证服务端和远端单元通讯过程的安全性能,减少错误率。
[0154] 上述服务端与远端单元的通讯方法和系统,服务端发送给远端单元的地址配置数据包中包含数据类型标识和设备信息,可供远端单元根据数据类型标识和设备信息的编码格式检测数据包是否正常;本发明显著地提高了服务端和远端单元通讯时的工作效率,还能保证服务端和远端单元通讯时的安全性能,减少数据处理的错误率。
[0155]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156]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