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过滤器及其单向阀部件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10625305.7

文献号 : CN10466760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 :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向过滤器及其单向阀部件,单向阀部件包括进口阀门、出口阀门,以及设有进口和出口的挡板,所述进口阀门仅供流体经所述进口进入过滤器内,所述出口阀门仅供流体经所述出口流出过滤器,所述进口阀门和所述出口阀门均为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能够在流体压力作用下封盖或脱离对应的所述进口或所述出口,以实现启闭。单向阀部件的阀门为弹性部件,具有缓冲性能,流体冲击时,阀门不会产生噪音,也可避免冲击造成的疲劳开裂,使用寿命长;而且,弹性部件兼顾了弹性和遮挡功能,则阀门结构简单,安装也相应地简化,使得装配和加工成本均得以降低。

权利要求 :

1.一种双向过滤器的单向阀部件,包括进口阀门(10)、出口阀门(40),以及设有进口(21)和出口(22)的挡板(20),所述进口阀门(10)仅供流体经所述进口(21)进入过滤器内,所述出口阀门(40)仅供流体经所述出口(22)流出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阀门(10)和所述出口阀门(40)均为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能够在流体压力作用下封盖或脱离对应的所述进口(21)或所述出口(22),以实现启闭;

所述进口(21)和所述出口(22),一者设于所述挡板(20)的中部,另一者设于所述挡板(20)的四周;封盖设于四周的所述进口(21)或所述出口(22)的所述进口阀门(10)或所述出口阀门(40),包括环形的阀门板体(40a),所述阀门板体(40a)能够覆盖所述挡板(20)四周的所述进口(21)或所述出口(22);

所述进口(21)设于所述挡板(20)的中部,所述出口(22)设于所述挡板(20)的四周;单向阀部件还包括滤网(50),所述滤网(50)与所述挡板(20)贴合,且所述滤网(50)呈环形结构,其环形部分覆盖所述挡板(20)四周的所述出口(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阀门(10)和/或所述出口阀门(40)由橡胶冲压形成且呈伞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阀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阀门(10)和/或所述出口阀门(40)铆压于所述挡板(2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阀门(10)和/或所述出口阀门(40)为簧片(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阀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10’)点焊于所述挡板(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板体(40a)的外缘具有阀门弯折边(40b),所述挡板(20)的四周嵌套于所述阀门弯折边(40b)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向阀部件,其特征在于,封盖设于四周的所述进口(21)或所述出口(22)的所述进口阀门(10)或所述出口阀门(40),由塑料薄片压制形成。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单向阀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0)包括环形的挡板板体(20a),所述挡板板体(20a)的外缘具有挡板弯折边(20b);所述单向阀部件还包括挡网(60),所述滤网(50)位于所述挡网(60)和所述挡板板体(20a)之间,所述挡网(60)呈与所述滤网(50)适配的环形结构,且所述挡网(60)和所述滤网(50)均嵌套于所述挡板弯折边(20b)内。

9.一种双向过滤器,包括筒体(100)和单向阀部件,所述筒体(100)的两端均布置有所述单向阀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部件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单向阀部件。

说明书 :

双向过滤器及其单向阀部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过滤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过滤器及其单向阀部件。

背景技术

[0002] 双向过滤器主要使用于制冷系统中有双向流通要求的回路中,可以过滤制冷系统管路中的杂质并使杂质锁在过滤器的内部。
[0003] 请参考图1,图1为一种典型的双向过滤器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示出流体左进右出的路径;图2为图1中支架的示意图。
[0004] 双向过滤器具有筒体,筒体的两端均设有端板5,端板5设有中孔2和位于四周的边孔3;该双向过滤器还包括进口阀门和出口阀门。进口阀门包括进口弹簧1、进口挡片4以及进口杆91,进口弹簧1和进口挡片4套设在进口杆91上,进口杆91的一端固定于端板5,另一端呈凸台状,以免进口弹簧1脱离进口杆91,进口挡片4与边孔3位置对应,在进口弹簧1的弹力作用下,进口挡片4压盖于边孔3。出口阀门与进口阀门的设置原理一致,包括出口弹簧8、出口挡片6以及出口杆92,出口挡片6与中孔2位置对应。
[0005] 另外,筒体内设置有支架7,支架7的两端分别抵紧于两端端板5的中部,支架7的外周覆盖有滤网(图中未示出)。
[0006] 请参考图1理解,当流体自左侧进入时,流体经四周的边孔3进入,流体压力克服进口弹簧1压力,从而推开进口挡片4,边孔3打开,而流体压力和出口弹簧8弹力方向相同,出口挡片6关闭中孔2;故流体仅能自边孔3进入过滤器的筒体内部,此时,流体压力和右侧进口弹簧1弹力方向相同,右侧的进口挡片4关闭右侧的边孔3,流体只能经支架7上的滤网过滤后,进入中部,并在流体压力作用下推开右侧的出口挡片6,从而流出筒体。
[0007] 流体自右侧进入时,原理与上述一致,流动路径恰好相反。
[0008] 然而,上述双向过滤器存在下述技术问题:
[0009] 第一、该过滤器的阀门,均包括弹簧、挡片,挡片可封盖对应的边孔或中孔,弹簧的弹性变形可压紧挡片,为与弹簧配合,挡片一般采用硬性材质材料制成,如不锈钢薄片,如此,阀门受冲击时,噪音大,并容易疲劳开裂,导致产品失效;
[0010] 第二、弹簧直接影响阀门的启闭,而弹簧容易疲劳失效,导致阀门无法正常启闭,产品失效;弹簧弹力偏大,则阀门开启阻力大,流体压损大;再者,阀门需要一定的开启空间,至少大于弹簧原始状态的长度,故需要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
[0011] 第三、需要单独设置支架7以装配滤网,支架7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导致筒体体积较大,而且,产品组装复杂,成本也相对偏高。
[0012] 有鉴于此,如何改进过滤器阀门,避免冲击造成的疲劳失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1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双向过滤器及其单向阀部件。该单向阀部件具有弹性部件阀门,阀门自身在流体压力作用下可启闭进口或出口,避免冲击造成疲劳失效,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0014] 本发明提供的双向过滤器的单向阀部件,包括进口阀门、出口阀门,以及设有进口和出口的挡板,所述进口阀门仅供流体经所述进口进入过滤器内,所述出口阀门仅供流体经所述出口流出过滤器,所述进口阀门和所述出口阀门均为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能够在流体压力作用下封盖或脱离对应的所述进口或所述出口,以实现启闭。
[0015] 优选地,所述进口阀门和/或所述出口阀门由橡胶冲压形成且呈伞状结构。
[0016] 优选地,所述进口阀门和/或所述出口阀门铆压于所述挡板。
[0017] 优选地,所述进口阀门和/或所述出口阀门为簧片。
[0018] 优选地,所述簧片点焊于所述挡板。
[0019] 优选地,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一者设于所述挡板的中部,另一者设于所述挡板的四周;封盖设于四周的所述进口或所述出口的所述进口阀门或所述出口阀门,包括环形的阀门板体,所述阀门板体能够覆盖所述挡板四周的所述进口或所述出口。
[0020] 优选地,所述阀门板体的外缘具有阀门弯折边,所述挡板的四周嵌套于所述阀门弯折边内。
[0021] 优选地,封盖设于四周的所述进口或所述出口的所述进口阀门或所述出口阀门,由塑料薄片压制形成。
[0022] 优选地,所述进口设于所述挡板的中部,所述出口设于所述挡板的四周;单向阀部件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挡板贴合,且所述滤网呈环形结构,其环形部分覆盖所述挡板四周的所述出口。
[0023] 优选地,所述挡板包括环形的挡板板体,所述挡板板体的外缘具有挡板弯折边;所述单向阀部件还包括挡网,所述滤网位于所述挡网和所述挡板板体之间,所述挡网呈与所述滤网适配的环形结构,且所述挡网和所述滤网均嵌套于所述挡板弯折边内。
[002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向过滤器,包括筒体和单向阀部件,所述筒体的两端均布置有所述单向阀部件,所述单向阀部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单向阀部件。由于上述单向阀部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单向阀部件的双向过滤器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一种典型的双向过滤器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示出流体左进右出的路径;
[0026] 图2为图1中支架的示意图;
[0027]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双向过滤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1为图3中进口阀门的主视图;
[0029] 图4-2为图4-1的A-A向剖视图;
[0030] 图5-1为图3中挡板的主视图;
[0031] 图5-2为图5-1的B-B向剖视图;
[0032] 图5-3为图5-1中I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3] 图6为图3中铆钉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7-1为图3中出口阀门的主视图;
[0035] 图7-2为图7-1的C-C向剖视图;
[0036] 图7-3为图7-2的II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7] 图8-1为流体自左向右经图3中双向过滤器时的流动路径图;
[0038] 图8-2为流体自右向左经图3中双向过滤器时的流动路径图;
[0039] 图9为本发明所提供进口阀门的另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0040] 图10-1为图3中单向阀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10-2为图10-1中III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42] 图11为图10-1中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12-1为图10-1中挡网的结构示意图;
[0044] 图12-2为挡网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5] 图13为图10-1中单向阀部件的爆炸图。
[0046] 图1-2中:
[0047] 1进口弹簧、2中孔、3边孔、4进口挡片、5端板、6出口挡片、7支架、8出口弹簧、91进口杆、92出口杆
[0048] 图3-13中:
[0049] 10进口阀门、11阀门铆压孔、10’簧片、20挡板、21进口、22出口、23挡板铆压孔、20a挡板板体、20b挡板折弯边、30铆钉、40出口阀门、40a阀门板体、40b阀门弯折边、50滤网、60挡网、100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51]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双向过滤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52] 该实施例中的单向阀部件,用于双向过滤器,包括进口阀门10、出口阀门40、设有进口21和出口22的挡板20,可参考背景技术理解,进口阀门10仅供流体经进口21进入过滤器的筒体100内,出口阀门40仅供流体经出口22流出过滤器的筒体100。另外,流体进入过滤器内后会经过滤器内的滤网50过滤,再经出口22流出。本实施例中的进口阀门10和出口阀门40均为弹性部件,弹性部件能够在流体压力作用下封盖或脱离对应的进口21或出口22,以实现启闭。
[0053] 具体地,如图4-1、4-2所示,图4-1为图3中进口阀门的主视图;图4-2为图4-1的A-A向剖视图。
[0054] 进口阀门10为由橡胶冲压形成的弹性部件,且大致呈伞状结构,以具备一定的变形能力。
[0055] 请继续参考图5-1~5-3,图5-1为图3中挡板的主视图;图5-2为图5-1的B-B向剖视图;图5-3为图5-1中I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56] 挡板20的中部设置进口21,挡板20的四周设置出口22,进口21和出口22的数目均可以是多个。图5-1中,挡板20中部设有四个进口21,呈环形布置,挡板20的四周沿其周向均布有若干出口22。可以根据实际通流需求设计进口21、出口22的数目以及大小。挡板20具体可以由薄钢板冲压形成。
[0057] 如图4-1以及图5-1所示,进口阀门10和挡板20的中部可分别设置阀门铆压孔11、挡板铆压孔23,从而通过铆钉30将进口阀门10铆压于挡板20。如图6所示,图6为图3中铆钉的结构示意图。
[0058] 铆压可以实现进口阀门10可靠地连接于挡板20上,且保持连接处的密封性。当然,通过其他常规手段连接进口阀门10也是可以的,比如,进口阀门10中部设置突出部,挡板20设置中孔,突出部与中孔过盈配合、密封插接等均是可行的。
[0059] 此处,为了铆压固定,且不影响进口阀门10的变形能力,伞状的进口阀门10中部还具有中部凸起,阀门铆压孔11设于中部凸起处,则铆压后,进口阀门10依然能够灵活变形,而且,不干涉进口阀门10封盖进口21,图5-1中,进口21围绕阀门铆压孔11设置。
[0060] 应当理解,该具体实施例中,伞状结构的进口阀门10设计使其具备一定的变形能力,既而在流体压力作用下封盖或脱离进口21。为实现该功能,装配时,进口阀门10位于挡板20的内侧,且伞形开口朝向挡板20,则流体流入时,先经挡板20的进口21,再推压进口阀门10,使其变形外翻,则进口阀门10开启,流体进入过滤器内。
[0061] 请参考图7-1,图7-1为图3中出口阀门的主视图;图7-2为图7-1的C-C向剖视图;图7-3为图7-2的II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62] 该实施例中,出口阀门40具体包括环形的阀门板体40a,环形的阀门板体40a覆盖挡板20四周的出口22。装配时,出口阀门40与挡板20贴合,则阀门板体40a能够封盖住出口22。
[0063] 上述单向阀部件在双向过滤器中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可参考图8-1、8-2理解,图8-1为流体自左向右经图3中双向过滤器时的流动路径图;图8-2为流体自右向左经图3中双向过滤器时的流动路径图。
[0064] 流体自左侧流入、右侧流出时:
[0065] 流体压力作用于左侧的出口阀门40,出口阀门40紧贴而封盖左侧挡板20的出口22,出口阀门40处于关闭状态;流体流向左侧挡板20的进口21,流体压力作用于左侧的伞状进口阀门10,进口阀门10变形外翻,处于开启状态,则流体经左侧挡板20的进口21进入过滤器内部;
[0066] 流体经过滤器内的滤网50过滤后,流向右侧的单向阀部件;
[0067] 流体压力作用于右侧进口阀门10,伞状的进口阀门10变形而紧贴于右侧挡板20的进口21,从而封盖住该进口21,进口阀门10关闭;流体流向右侧挡板20四周的出口22,流体压力作用于出口阀门40,使其脱离右侧挡板20的出口22,则右侧的出口阀门40开启,出口阀门40和挡板20之间产生间隙,流体经此间隙流出过滤器。
[0068] 当流体自右侧进入、左侧流出时,流动路径与上述恰好相反,如图8-2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0069] 如上所述,进口阀门10和出口阀门40均为弹性部件,且随着流体流向的变化,在流体压力作用下,弹性部件可通过自身的变形封盖或脱离对应的进口21或出口22,从而实现阀门的启闭。与背景技术中弹簧和挡片结合的阀门结构相比,该结构的单向阀部件具有下述优势:
[0070] 首先,单向阀部件的阀门为弹性部件,具有缓冲性能,流体冲击时,阀门不会产生噪音,也可避免冲击造成的疲劳开裂,使用寿命长;
[0071] 其次,弹性部件兼顾了背景技术中弹簧和挡片的功能,使得阀门结构简单,安装也相应地简化,使得装配和加工成本均得以降低。
[0072] 上述实施例中的进口阀门10为橡胶压制形成的伞状弹性部件,也可以采用其他弹性材料制成,比如,进口阀门10也可以是簧片10’结构。
[0073] 请参考图9,图9为本发明所提供进口阀门的另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0074] 簧片10’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簧片10’的叶片与挡板20配合,以覆盖挡板20的进口21。图5-1中,挡板20中部设有四个进口21,图9中的簧片10’相应地具有四个叶片,各叶片对应地覆盖一个进口21,四个叶片的根部连接呈一体,此时,该簧片10’的中部可点焊于挡板20的中部,该种连接方式适于簧片10’材质,以达到可靠的连接效果。
[0075] 具体地,上述出口阀门40可以是由塑料薄片压制形成的弹性部件,塑料薄片也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从而保证流体流出时,能够推离覆盖于挡板20出口22处的出口阀门40。
[0076] 除了上述橡胶、簧片10’、塑料等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采用其他弹性部件制成进口阀门10或是出口阀门40,以使阀门通过自身变形而实现启闭。上述的阀门设计形式仅是一种具体实施例,不排除其他同原理的设计形式,比如,出口阀门40和进口阀门10均采用簧片10’结构,或是均采用伞状橡胶结构,均是可行的。
[0077] 需要说明的是,在采用上述实施例设计的结构时,相较于背景技术的弹簧、挡片阀门结构,还具有下述技术优势:
[0078] 橡胶、塑料或是簧片10’,相较于弹簧,不容易疲劳失效,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而且,此种弹性部件反应更为灵敏,阀门开启阻力可以设定地较小,从而减小压损;而正是基于灵敏的反应度,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阀门的长度可以设置地偏小,从而节省安装空间。
[0079]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进口阀门10与挡板20连接(铆压、点焊等方式),与其一致,为确保出口阀门40的启闭性能,出口阀门40也应当相对于挡板20或是过滤器筒体100定位,并在流体压力作用下,能够封盖或是脱离出口22。出口阀门40可以与挡板20定位。
[0080] 具体可继续参考图7-3,并结合图10-1、10-2理解,图10-1为图3中单向阀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2为图10-1中III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81] 图中,出口阀门40包括环形的阀门板体40a,且阀门板体40a的外缘具有阀门弯折边40b,则可将挡板20与出口阀门40贴合安装,且将挡板20的外缘卡入阀门弯折边40b内,即将挡板20四周嵌套于阀门弯折边40b内。如此,挡板20和出口阀门40则可靠地连接在一起。流体流入时,流体压力使出口阀门40的阀门板体40a紧贴挡板20的出口22,以较好地封盖出口22;流体流出时,则阀门板体40a可在流体压力作用下略微变形,相对于挡板20“外鼓”,从而脱离出口22,出口阀门40开启。
[0082] 可以理解,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装配二者,比如,出口阀门40为板状体,且外周与挡板20通过紧固件紧固,或是,出口阀门40、挡板20的外周均直接定位于过滤器的筒体100内壁,也是可行的。只是上述实施例中出口阀门40和挡板20装配在一起,安装可靠,装配也更为简单。
[0083] 针对上述各实施例,还可以做出进一步优化,如图11所示,图11为图10-1中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0084] 此处,过滤器的滤网50直接与挡板20贴合,安装时,滤网50位于挡板20的内侧,即流体自过滤器内部流向单向阀部件时,先经滤网50过滤,过滤后再流向挡板20的出口22,出口阀门40开启后,流出过滤器。则,流体流出过滤器之前,必经过该滤网50的过滤,且流体双向流动时,由于单向阀部件的单向流动功能,杂质可以被锁定在过滤器内部。
[0085] 本实施例中,滤网50呈环形结构,其环形部分覆盖挡板20四周的出口22。则,在确保滤网50能够覆盖住挡板20的出口22以保证过滤效果的前提下,可节省滤网50的制作材料,而且也不干涉进口阀门10的启闭。
[0086] 如此设计,滤网50贴合在出口阀门40处,则无需单独设置如背景技术所述的支架等滤网50支撑件,可以节省安装空间,减小过滤器体积,且简化组装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0087] 为保证滤网50能够可靠地贴合在挡板20处,可以如此设计,如图5-3、10-2所示。挡板20包括挡板板体20a,且挡板板体20a的外缘也加工出挡板弯折边20b,则滤网50的四周即可嵌套于挡板弯折边20b内,从而可靠地定位滤网50,防止其移位或变形,以保持较好的过滤效果,同时也简化了装配。
[0088] 单向阀部件还可以包括挡网60,如图12-1、12-2所示,图12-1为图10-1中挡网的结构示意图;图12-2为挡网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89] 滤网50位于挡网60和挡板20之间,挡网60可以进一步确保滤网50处于稳定的状态,防止其移位、变形。为实现该功能,挡网60可以由金属网板冲压成型,从而提供支持力,如图12-1所示,挡网60具体可以由网孔直径为1mm左右的金属网板冲压形成,而滤网50则可以是由直径为0.08mm左右的金属丝按照间距为0.12mm左右编织并冲压形成;挡网60还可以如图12-2所示,由钢板加工形成,此时,挡网60的四周需要加工出通孔,且孔径大于挡板20的出口22孔径,以确保流体能够流向挡板20上的出口22。
[0090] 挡网60也可以呈与滤网50适配的环形结构,如图12-1、12-2所示,只要挡网60能够起到支撑、与挡板20共同夹持住滤网50的效果即可,故挡网60的环形结构优选地与滤网50适配,节省材料,也避免与其他部件相干涉。安装时,挡网60和滤网50可均嵌套于挡板弯折边20b内。
[0091] 请参考图13,图13为图10-1中单向阀部件的爆炸图。
[0092] 该单向阀部件具体包括出口阀门40、铆钉30、挡板20、进口阀门10、滤网50、挡网60。装配时:
[0093] 将进口阀门10和挡板20通过铆钉30铆压固定;
[0094] 滤网50与挡板20相贴,并将滤网50的边缘嵌套入挡板20的挡板弯折边20b内;
[0095] 挡网60与滤网50相贴,并将挡网60的边缘嵌套入挡板20的挡板弯折边20b内;
[0096] 将滤网50、挡网60以及挡板20铆压固定;
[0097] 将已经装配于一起的挡板20、进口阀门10、滤网50、挡网60,共同装配入出口阀门40,即挡板20的外缘嵌套入出口阀门40的阀门弯折边40b内,形成图10-1所示的单向阀部件。
[0098] 可以理解,挡板20不设置挡板弯折边20b时,将挡板20、进口阀门10、滤网50以及挡网60共同嵌套于出口阀门40的阀门弯折边40b内,也可以达到较好的装配性能,只是整体性次于上述同时设置阀门弯折边40b、挡板弯折边20b的实施例。
[0099] 装配过滤器时,将两组上述单向阀部件分别安装于双向过滤器筒体100的两端,两组单向阀部件反向设置,即可实现双向流动,且锁定杂质于过滤器内部的功能。
[0100] 该具体结构的单向阀部件,所有零部件可靠地装配于一体,作为整体部件安装于过滤器内,整体性好,安装可靠、简单。
[0101] 需要说明的是,正是在挡板20四周设置出口22、中部设置进口21的方式,使得滤网50、挡网60的上述具体设置方式易于实现。可以理解,假设该具体实施例中的进口21、出口
22设置反置,即四周设置进口、中部设置出口,则图3中单向阀部件应当反向设置,其出口阀门40作为进口阀门使用,进口阀门10作为出口阀门使用,此时,滤网50、挡网60需设置于中部,其定位方式的简易性次于上述四周设置出口22、中部设置进口21的方式。
[0102] 当然,无论进口21设于挡板20中部、出口22设于四周,还是反过来设置,覆盖四周出口22(或进口21)的阀门均可设计为上述的环形结构,也可以设计弯折边,覆盖中部进口21(或出口22)的阀门均可设计为上述的橡胶伞状结构。
[010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向过滤器,包括筒体100和单向阀部件,筒体100的两端均布置有单向阀部件,所述单向阀部件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单向阀部件。由于上述单向阀部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单向阀部件的双向过滤器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0104]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双向过滤器及其单向阀部件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