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光口收发器件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155458.9

文献号 : CN10473065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孙飞龙胡强鹏张军

申请人 :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适用于光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双光口收发器件,包括:发射组件、接收组件、管体组件、微棱镜滤光组件、第一适配器组件和第二适配器组件,具体的:所述接收组件位于管体组件的一端,所述发射组件位于管体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适配器组件和第二适配器组件平行的位于所述管体组件的另一侧;所述第二适配器组件靠近所述接收组件一端,所述第一适配器组件和所述发射组件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其中,所述管体组件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适配器组件的第一接口和第二适配器组件的第二接口为高低位的方式。本实施例采用高地位方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为接口高度相同,造成同侧的接口焊接时遮挡激光点,以及调整焊时造成两插针同侧面无法调整焊的问题。

权利要求 :

1.一种双光口收发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组件、接收组件、管体组件、微棱镜滤光组件、第一适配器组件和第二适配器组件,具体的:所述接收组件位于管体组件的一端,所述发射组件位于管体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适配器组件和第二适配器组件平行的位于所述管体组件的另一侧;

所述第二适配器组件靠近所述接收组件一端,所述第一适配器组件和所述发射组件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微棱镜滤光组件位于所述管体内部,通过两轮入射角为45°的反射,完成第一适配器组件和第二适配器组件之间光信号的传递;所述微棱镜滤光组件还用于透射发射组件发出的光信号,并能够以入射角为45°反射从第二适配器组件返回的光信号,并透传给所述接收组件;

其中,所述管体组件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适配器组件的第一接口和第二适配器组件的第二接口为高低位的方式;所述第一适配器组件和第二适配器组件以激光焊接方式固定在对应接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口收发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位的方式,具体为:管体组件上用于固定第一适配器组件的第一接口比用于固定第二适配器组件的第二接口长1-10mm;或者,管体组件上用于固定第二适配器组件的第二接口比用于固定第一适配器组件的第一接口长1-1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光口收发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体组件上用于固定第二适配器组件的第二接口比用于固定第一适配器组件的第一接口长1-10mm时,所述第一适配器组件包括:前端陶瓷插芯、软连接光纤和后端陶瓷插芯,所述软连接光纤长度使得所述第一适配器组件和所述第二适配器组件在固定在对应接口上后,两者的后端陶瓷插芯相对于管体组件表面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口收发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准直透镜和第二准直透镜,具体的:所述第一准直透镜被安装在所述第一接口上,用于将第一适配器组件中传递过来的光信号转换为准直光信号,然后传递给所述微棱镜滤光组件完成光信号在所述光组件中的传导;

所述第二准直透镜被安装在所述第二接口上,用于将第二适配器组件中传递过来的光信号转换为准直光信号,然后传递给所述微棱镜滤光组件完成光信号在所述光组件中的传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光口收发器件,其特征在于,在组装所述第一适配器组件和第二适配器组件到所述管体组件上时,具体包括:调整所述第一适配器组件和/或第二适配器组件,使得第一适配器组件、第二适配器组件、发射组件和接收组件之间的耦合度达到工业参数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双光口收发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棱镜滤光组件包括三棱镜A、梯形棱镜B和三棱镜C,其中,所述三棱镜A和三棱镜C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梯形棱镜B的横截面为底角45°的等腰梯形,具体的:所述三棱镜A和所述梯形棱镜B的结合面间设置有第一滤光膜,所述三棱镜C和所述梯形棱镜B的结合面间设置有第二滤光膜;

所述第一滤光膜能够透射频率为λ3的光信号,并能够反射频率为λ1、频率为λ2、频率为λ4的光信号;

所述第二滤光膜能够透射频率为λ4的光信号,并能够反射频率为λ1、频率为λ2的光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光口收发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三棱镜A对着管体组件端的镜面上设置有消光膜,用于吸收透射过来的光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光口收发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两轮入射角为45°的反射,完成第一适配器组件和第二适配器组件之间光信号的传递,具体包括:第一适配器组件接收到频率为λ1的光信号,经由第一滤光膜反射,光信号垂直进入梯形棱镜B,并再次经由第二滤光膜反射后从第二适配器组件射出;或者,第二适配器组件接收到频率为λ2的光信号,经由第二滤光膜反射,光信号垂直进入梯形棱镜B,并再次经由第一滤光膜反射后从第一适配器组件射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光口收发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棱镜滤光组件还用于透射发射组件发出的光信号,并能够以入射角为45°反射从第二适配器组件返回的光信号,并透传给所述接收组件,具体包括:发射组件发出频率为λ3的光信号,第一滤光膜透射所述频率为λ3的光信号,并经由第一适配器组件发送出去;

第一适配器组件接收返回的频率为λ4的光信号,第一滤光膜以入射角为45°将所述频率为λ4的光信号反射到第二滤光膜;所述第二滤光膜将所述频率为λ4的光信号透射给接收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光口收发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光膜的固定方式包括:固定在所述三棱镜A用于贴合所述梯形棱镜B的面上,或者固定在所述梯形棱镜B用于贴合所述三棱镜A的面上;

所述第二滤光膜的固定方式包括:固定在所述三棱镜C用于贴合所述梯形棱镜B的面上,或者固定在所述梯形棱镜B用于贴合所述三棱镜C的面上。

说明书 :

一种双光口收发器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光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光口收发器件。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传输、接入及数据等网络的应用日渐深入,对网络设备功能的集成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种低成本的集成方案为在现有网络架构中以级联的方式集成所需功能单元。例如在接入网(Optical Line Terminal,简写为:OLT)设备侧集成可进行光纤故障定位的(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简写为:OTDR)功能,又如在接入网(Optical Network Unit,简写为:ONU)侧集成可实现模拟信号回传反射的(RF over Glass,简写为:RFoG)功能等。针对上述三大网络集成特定网络功能的需求,网络物理层都需要一种新的光组件。
[0003] 实现扩展新的网络功能,一种为较好的实现方式:在网络设备处以级联方式集成特定网络功能单元,这样既可以保持原有网络架构不变,又以低成本的方式增加特定的功能单元、且便于对新的功能模块维护和更换。这样网络物理层就需要一种双光口(输入/输出光口)的光组件,原有网络业务信号从输出光口输入、从输出端口输出,新扩展网络功能的收发信号从输出光口输出/输入。
[0004] 为了降低新增的功能单元对原有网络业务的影响,光组件的光路适宜选择准直光路,这种光路不受限滤光片厚度的影响,可实现业务光信号的低损耗传输(<0.5dB),在准直器无源产品中这种准直光路工艺应用较为成熟,因此部分开发人员便直接将该工艺直接应用在有源器件设计中,具体表现在:1)有源芯片与基于准直器的准直光组件耦合时不仅需要调整X-Y-Z三个空间维度,而且需要调整三个角度维度,需要用到多为调节架设备,导致耦合难度高、工时工效低;2)由于基于准直器的平行光束耦合中存在角度维度调整,因此有源芯片(组件)和光接口组件无法使用激光焊接工艺,只能使用胶粘工艺,导致器件高低温性能差,结构可靠性、稳定性无法保证等,这种传统的准直光工艺严重制约了这种双光口收发器件的批量化生产。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光口收发器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传统的基于准直光路的有源部件及光接口固化方式均需采用‘胶粘工艺’,导致器件高低温性能差,结构可靠性、稳定性无法保证等,这种传统的准直光工艺严重制约了这种双光口收发器件的批量化生产的问题。
[0006]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光口收发器件,包括:发射组件、接收组件、管体组件、微棱镜滤光组件、第一适配器组件和第二适配器组件,具体的:
[0007] 所述接收组件位于管体组件的一端,所述发射组件位于管体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适配器组件和第二适配器组件平行的位于所述管体组件的另一侧;所述第二适配器组件靠近所述接收组件一端,所述第一适配器组件和所述发射组件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微棱镜滤光组件位于所述管体内部,通过两轮入射角为45°的反射,完成第一适配器组件和第二适配器组件之间光信号的传递;所述微棱镜滤光组件还用于透射发射组件发出的光信号,并能够以入射角为45°反射从第二适配器组件返回的光信号,并透传给所述接收组件;其中,所述管体组件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适配器组件的第一接口和第二适配器组件的第二接口为高低位的方式;所述第一适配器组件和第二适配器组件以激光焊接方式固定在对应接口上。
[0008] 优选的,所述高低位的方式,具体为:管体组件上用于固定第一适配器组件的第一接口比用于固定第二适配器组件的第二接口长1-10mm;或者,管体组件上用于固定第二适配器组件的第二接口比用于固定第一适配器组件的第一接口长1-10mm。
[0009] 优选的,在所述管体组件上用于固定第二适配器组件的第二接口比用于固定第一适配器组件的第一接口长1-10mm时,所述第一适配器组件包括:前端陶瓷插芯、软连接光纤和后端陶瓷插芯,所述软连接光纤长度使得所述第一适配器组件和所述第二适配器组件在固定在对应接口上后,两者的后端陶瓷插芯相对于管体组件表面高度相同。
[0010]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准直透镜和第二准直透镜,具体的:所述第一准直透镜被安装在所述第一接口上,用于将第一适配器组件中传递过来的光信号转换为准直光信号,然后传递给所述微棱镜滤光组件完成光信号在所述光组件中的传导;所述第二准直透镜被安装在所述第二接口上,用于将第二适配器组件中传递过来的光信号转换为准直光信号,然后传递给所述微棱镜滤光组件完成光信号在所述光组件中的传导。
[0011] 优选的,在组装所述第一适配器组件和第二适配器组件到所述管体组件上时,具体包括:调整所述第一适配器组件和/或第二适配器组件,使得第一适配器组件、第二适配器组件、发射组件和接收组件之间的耦合度达到工业参数要求。
[0012] 优选的,所述微棱镜滤光组件包括三棱镜A、梯形棱镜B和三棱镜C,其中,所述三棱镜A和三棱镜C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梯形棱镜B的横截面为底角45°的等腰梯形,具体的:所述三棱镜A和所述梯形棱镜B的结合面间设置有第一滤光膜,所述三棱镜C和所述梯形棱镜B的结合面间设置有第二滤光膜;所述第一滤光膜能够透射频率为λ3的光信号,并能够反射频率为λ1、频率为λ2、频率为λ4的光信号;所述第二滤光膜能够透射频率为λ4的光信号,并能够反射频率为λ1、频率为λ2的光信号。
[0013] 优选的,还包括:所述三棱镜A对着管体组件端的镜面上设置有消光膜,用于吸收透射过来的光信号。
[0014] 优选的,所述通过两轮入射角为45°的反射,完成第一适配器组件和第二适配器组件之间光信号的传递,具体包括:第一适配器组件接收到频率为λ1的光信号,经由第一滤光膜反射,光信号垂直进入梯形棱镜B,并再次经由第二滤光膜反射后从第二适配器组件射出;或者,第二适配器组件接收到频率为λ2的光信号,经由第二滤光膜反射,光信号垂直进入梯形棱镜B,并再次经由第一滤光膜反射后从第一适配器组件射出。
[0015] 优选的,所述微棱镜滤光组件还用于透射发射组件发出的光信号,并能够以入射角为45°反射从第二适配器组件返回的光信号,并透传给所述接收组件,具体包括:发射组件发出频率为λ3的光信号,第一滤光膜透射所述频率为λ3的光信号,并经由第一适配器组件发送出去;第一适配器组件接收返回的频率为λ4的光信号,第一滤光膜以入射角为45°将所述频率为λ4的光信号反射到第二滤光膜;所述第二滤光膜将所述频率为λ4的光信号透射给接收组件。
[0016]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光膜的固定方式包括:固定在所述三棱镜A用于贴合所述梯形棱镜B的面上,或者固定在所述梯形棱镜B用于贴合所述三棱镜A的面上;所述第二滤光膜的固定方式包括:固定在所述三棱镜C用于贴合所述梯形棱镜B的面上,或者固定在所述梯形棱镜B用于贴合所述三棱镜C的面上。
[001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级联式可扩展网络功能的光组件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8] 本实施例对第一适配器组件和第二适配器组件两者同管体组件连接,采用高地位方式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为接口高度相同时,造成同侧的接口存在焊接时遮挡激光点,以及调整焊时同侧插针易造成两插针同侧面无法调整焊的问题。并且,相比较传统的胶粘,使该光组件具有高低温性能优良、结构稳定及可靠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光口收发器件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光口收发器件光路工作示意图;
[0022]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光口收发器件中微棱镜滤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光口收发器件中发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5]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0026] 实施例一
[0027]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光口收发器件,包括:发射组件10、接收组件20、管体组件30、微棱镜滤光组件(在管体组件30内部)、第一适配器组件70、第二适配器组件80具体的:
[0028] 所述接收组件20位于管体组件30的一端,所述发射组件10位于管体组件30的一侧,所述第二适配器组件80和第一适配器组件70平行的位于所述管体组件的另一侧;
[0029] 所述第二适配器组件80靠近所述接收组件20一端,所述第一适配器组件70和所述发射组件10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0030] 所述微棱镜滤光组件位于所述管体内部,通过两轮入射角为45°的反射,完成第二适配器组件80和第一适配器组件70之间光信号的传递;所述微棱镜滤光组件还用于透射发射组件10发出的光信号,并能够以入射角为45°反射从第一适配器组件70返回的光信号,并透传给所述接收组件20;
[0031] 其中,所述管体组件30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适配器组件80的第二接口和第一适配器组件70的第一接口为高低位的方式;所述第二适配器组件80和第一适配器组件70以激光焊接方式固定在管体组件30对应接口上。
[0032] 本实施例对第一适配器组件和第二适配器组件两者同管体组件连接,采用高地位方式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为接口高度相同时,造成同侧的接口存在焊接时遮挡激光点,以及调整焊时同侧插针易造成两插针同侧面无法调整焊的问题。并且,相比较传统的胶粘,使该光组件具有高低温性能优良、结构稳定及可靠性高等优点。
[0033] 结合本实施例,为了具体阐述其高低位的方式,具体指代的实现方式,在优选的方案中实现为:
[0034] 管体组件30上用于固定第二适配器组件80的第二接口302比用于固定第一适配器组件70的第一接口304长1-10mm;或者,如图1所示管体组件30上用于固定第二适配器组件80的第二接口302比用于固定第一适配器组件70的第一接口304长1-10mm。
[0035] 在具体的实现中,为了方便安装,第二适配器组件80和第一适配器组件70相对于操作人员来说,最好是在同一高度的(相比较管体30自身而言),因此,结合本实施例为了实现所述高度相同,还存在一可扩展方案,即在所述管体组件30上用于固定第二适配器组件80的第二接口比用于固定第一适配器组件70的第一接口长1-10mm时,所述第一适配器组件
70包括:前端陶瓷插芯701、软连接光纤702和后端陶瓷插芯703,所述软连接光纤702长度使得所述第二适配器组件80和所述第一适配器组件70在固定在管体组件对应接口上后,两者的后端陶瓷插芯703相对于管体组件30表面高度相同,如图1所示。
[0036] 为了保证光信号能够在管体组件30内的微棱镜滤光组件中顺利传输,需要将从第一适配组件70和第二适配组件80传递过来的光信号转化为准直信号,因此,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准直透镜50和第二准直透镜60,如图2所示,具体的:
[0037] 所述第一准直透镜50被安装在所述第一接口304上,用于将第二适配器组件80中传递过来的光直信号转换为准光信号,然后传递给所述微棱镜滤光组件40完成光信号在所述光组件中的传导;
[0038] 所述第二准直透镜60被安装在所述第二接口302上,用于将第一适配器组件70中传递过来的光信号转换为准直光信号,然后传递给所述微棱镜滤光组件40完成光信号在所述光组件中的传导。
[0039] 在本实施例使用第一准直透镜50和第二准直透镜60的实现方式中,相比较基于准直器工艺的现有技术中中,将其整合到第一适配组件70和第二适配组件80的实现方式,具有更高效的耦合度。现有方式在固定适配组件时,由于准直透镜固定在适配组件自身,通常需要在三个角度方向进行适配组件的调整,此时需要用到六维微调架。本实施例提出的安装方式调整更为便捷。
[0040]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组装所述第二适配器组件80和第一适配器组件70到所述管体组件30上时,具体还包括:
[0041] 调整所述第一适配器组件70和/或第二适配器组件80,使得第二适配器组件80、第一适配器组件70、发射组件10和接收组件20之间的耦合度达到工业参数要求。
[0042] 由于调整的是在第一适配器组件70(第二适配器组件80)侧,并且,由于第一准直透镜50(第二准直透镜60)已经固定在管体30的第一接口304(第二接口302)上,而可提供调节的包括第一接口304(第二接口302)与固定第一适配器的306(第二适配器的305),以及第一适配器70(第二适配器80)与固定部件306(固定部件305)之间也可以在焊接时候进行调整,因此,在简化了对焦难度基础上,可以保证第一适配组件70和第二适配组件80与管体组件30接口之间更紧密的结合。其中,括号内的为针对第二适配器组件80描述的内容,转换描述时只需要统一替换括号前的对象。
[0043] 具体的,第一适配器70和固定部件306之间通过穿透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而固定部件306和第一接口304之前则通过搭接焊接方式进行固定。在实际中,所述第一接口304可以是管体30的一个凸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上述焊接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优选方案,本领域中其他可替代的焊接方式,也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4] 如图1所示,发射组件10的固定方式也可以采用固定部件303,以类似固定部件306的固定方式完成发射组件的固定。接收组件20的固定方式也可以采用类似方式,在此不赘述。
[0045] 本实施例提出的光路和结构组件克服了基于准直器工艺的准直光束存在的耦合难度高,稳定性不好的诸多缺点,使得一种基于准直光设计的同轴型有源光组件量产成为可能。本实施例的光组件耦合实验表明:有源芯片与光纤耦合效率>50%;光纤与光纤耦合效率>80%,且高低温特性和稳定性均满足工业级应用要求。
[0046] 实施例二
[0047]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是对于实施例一中所涉及的微棱镜滤光组件给出具体的实现方式。具体的,所述微棱镜滤光组件40包括三棱镜A、梯形棱镜B和三棱镜C,其中,所述三棱镜A和三棱镜C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梯形棱镜B的横截面为底角45°的等腰梯形。
[0048] 所述三棱镜A和所述梯形棱镜B的结合面间(图3中a3和b1之间)设置有第一滤光膜401,所述三棱镜C和所述梯形棱镜B的结合面间(图3中c3和b3之间)设置有第二滤光膜403;
[0049] 所述第一滤光膜401能够透射频率为λ3的光信号,并能够反射频率为λ1、频率为λ2、频率为λ4的光信号;
[0050] 所述第二滤光膜403能够透射频率为λ4的光信号,并能够反射频率为λ1、频率为λ2的光信号。
[0051] 在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滤光膜401的固定方式包括:固定在所述三棱镜A用于贴合所述梯形棱镜B的面上(如图3中最右侧的图所示),或者固定在所述梯形棱镜B用于贴合所述三棱镜A的面上(如图3中处于中间的图所示);
[0052] 所述第二滤光膜403的固定方式包括:固定在所述三棱镜C用于贴合所述梯形棱镜B的面上,或者固定在所述梯形棱镜B用于贴合所述三棱镜C的面上。
[0053] 结合本实施例,为了避免逃逸的光信号造成对正常光信号的污染,优选的,在所述微棱镜滤光组件40中,还包括:
[0054] 所述三棱镜A对着管体组件30端的镜面上设置有消光膜,用于吸收透射过来的光信号。
[0055] 进一步,优选的在三棱镜C对口接收组件20的一侧可以设置一层过滤膜404,过滤掉接收组件接收到的光信号中的“杂音”。
[0056] 实施例三
[0057]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二基础上,进一步给出光信号传递的实现方式,在实施例一中,对应通过两轮入射角为45°的反射,完成第二适配器组件80和第一适配器组件70之间光信号的传递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实现为,如图2所示:
[0058] 第一适配器组件70接收到频率为λ1的光信号,经由第一滤光膜401反射,光信号垂直进入梯形棱镜B,并再次经由第二滤光膜403反射后从第二适配器组件80射出;或者,[0059] 第二适配器组件80接收到频率为λ2的光信号,经由第二滤光膜403反射,光信号垂直进入梯形棱镜B,并再次经由第一滤光膜401反射后从第一适配器组件70射出。
[0060] 本实施例在上述流程中阐述了作为正常光信号传输时,所述双光口收发器件的实现方式。接下来,将结合本发明各实施例公开的内容,基于光信号测试时,所述双光口收发器件的实现方式。具体的,在实施例一中描述的所述微棱镜滤光组件还用于透射发射组件10发出的光信号,并能够以入射角为45°反射从第一适配器组件70返回的光信号,并透传给所述接收组件20,具体实现为:
[0061] 发射组件10发出频率为λ3的光信号,第一滤光膜401透射所述频率为λ3的光信号,并经由第一适配器组件70发送出去;
[0062] 第一适配器组件70接收返回的频率为λ4的光信号(即测试相应光信号),第一滤光膜401以入射角为45°将所述频率为λ4的光信号反射到第二滤光膜403;所述第二滤光膜403将所述频率为λ4的光信号透射给接收组件。
[0063] 本实现方式中,进一步可以结合实施例二中给出的优选方案,所述频率为λ4的光信号透射给接收组件时,还可以经过滤波膜404的过滤。从而保证接收到的频率为λ4的光信号更精确。
[0064] 实施例四
[0065] 本实施例给出上述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射组件10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发射组件10包括:激光器底座101,激光器芯片102,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简写为LD)准直透镜103,镜筒金属件104,隔离器105;所述激光器芯片102贴装在激光器底座101上,所述第一准直透镜103和隔离器105安装在镜筒金属件104上,所述镜筒金属件104封焊在激光器底座101上。
[0066] 实施例五
[0067] 本实施例将结合背景技术中提到的OLT设备侧集成可进行光纤故障定位的OTDR功能,具体阐述如何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双光口收发器件实现对应的功能。
[0068] 参阅图2所示,λ1和λ2作为业务光信号,λ3和λ4作为故障检测收发光信号,此时λ3=λ4;第一滤光膜401为45°半透半反滤光膜,该滤光膜全反射λ1和λ2,半透λ3和半返λ4。第二滤光膜403为45°滤光膜,该滤光膜全反射λ1和λ2,全透射λ4,第三滤光膜404为0°滤光膜,该滤光膜全反射λ1和λ2,全透射λ4,该实施例一中需要设置消光膜402,该消光膜402全波段吸收。
[0069] 检测信号工作原理:发射组件10出射光信号λ3为准直光束,经第一滤光膜401半透射进入第一准直透镜50后转换为会聚光束耦合进第一适配器组件70,完成故障检测信号发射,经第一滤光膜401半反射的光束被消光膜402吸收掉;故障点反射的光信号λ4由第一适配器组件70接收为发散光束,经第一准直透镜50转换为准直光束后半反射经过第一滤光膜401半反射后入射在第二滤光膜403上全透射进入接收组件20,完成故障点反射信号检测。
[0070] 业务信号工作原理:由第一适配器组件70接收的光信号λ1为发散光束,经第一准直透镜50转换为准直光束后经第一滤光膜401全反射后入射在第二滤光片403后再全反射入射到第二准直透镜60后转换为会聚光束耦合第二适配器80,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反之亦然。
[0071] 实施例六:
[0072] 本实施例将结合背景技术中提到在PON ONU设备侧集成可实现模拟信号回传反射的RFoG功能,具体阐述如何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双光口收发器件实现对应的功能。
[0073] 参阅图2所示,λ1和λ2为作为PON业务光信号,λ3和λ4作为CATV业务光信号,第一滤光膜401为45°滤光膜,该滤光膜全反射λ1和λ2,全透射λ3,第二滤光膜403为45°滤光膜,该滤光膜全反射λ1和λ2,全透射λ4,第三滤光膜404为0°滤光膜,该滤光膜全反射λ1,λ2和λ3,全透射λ4,该实施例二中不需要设置消光膜402。
[0074] CATV模拟信号工作原理:发射组件10出射光信号λ3为准直光束,经第一滤光膜401全透射进入第一准直透镜50后转换为会聚光束耦合进第一适配器组件70,完成CATV模拟信号回传发射;来自光发射机的光信号λ4由第一适配器组件70接收为发散光束,经第一准直透镜50转换为准直光束后全反射经过第一滤光膜401半反射后入射在第二滤光膜403上全透射进入接收组件20,完成ONU用户对模拟信号接收。
[0075] PON业务信号工作原理:由第一适配器组件70接收的业务光信号λ1为发散光束,经第一准直透镜50转换为准直光束后经第一滤光膜401全反射后入射在第二滤光片403后再全反射入射到第二准直透镜60后转换为会聚光束耦合第二适配器80,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反之亦然。
[0076]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盘、光盘等。
[007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