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隔热片及具有该混合型隔热片的电子设备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80000758.3

文献号 : CN10473763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黄胜载

申请人 : 阿莫绿色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隔热片及具有该隔热片的电子设备,隔热片包括:散热层,使在电子设备的发热配件产生的热扩散(Spreading),来进行散热;以及隔热层,抑制在上述散热层饱和的热传递到外部。

权利要求 :

1.一种混合型隔热片,其特征在于,

包括:

散热层,用于使在电子设备的发热配件产生的热扩散,来进行散热;以及隔热层,用于抑制在上述散热层饱和的热传递到外部,

在上述散热层的表面形成有包括Ni涂敷膜的抗氧化膜,

上述隔热层为具有多个微细气孔的多孔性基材,上述多个微细气孔形成能够诱捕空气的气袋,上述多孔性基材由纳米纤维堆积而成,上述多孔性基材为具有多个气孔的纳米纤维网,上述纳米纤维通过对混合有高分子物质和溶剂的纺丝溶液进行电纺丝而成,用于形成上述纳米纤维网的纳米纤维的直径范围为0.3μm至5μm,上述隔热层的厚度为

5μm至30μm,形成于上述隔热层的上述微细气孔的气孔度具有50%至80%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隔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散热层为用于使在上述发热配件产生的热沿着水平方向扩散的层,且上述隔热层为用于抑制在上述散热层饱和的热沿着垂直方向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隔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散热层包括具有200W/mk以上的热导率的板状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隔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隔热层包括具有20W/mk以下的热导率的板状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隔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微细气孔的大小小于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隔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纳米纤维网由低聚物聚氨酯、高聚物聚氨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乳酸,聚环氧乙烷、聚乙烯乙酸酯、聚丙烯酸、聚已酸内酯、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氯乙烯、尼龙、聚碳酸酯、聚醚酰亚胺、聚偏二氟乙烯、聚醚酰亚胺、聚醚砜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隔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散热层包括由Cu、Al、Ni、Ag及石墨中的一种形成的薄板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隔热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粘合上述散热层及上述隔热层的粘合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型隔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合层包括丙烯酸类、环氧类、芳纶类、聚氨酯类、聚酰胺类、聚乙烯类、热熔胶类、聚酯类及聚氯乙烯类中的一种粘合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型隔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合层包括由能够进行热粘合的纤维堆积而成的具有多个气孔的热熔网或热熔粉。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合型隔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合层包括纵横比为1∶100的热扩散用导电性填充剂及球形状的热传递用导电性填充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隔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散热层包括:第一散热层,具有第一热导率;以及

第二散热层,与上述第一散热层相粘合,并具有第二热导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混合型隔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散热层的第一热导率和上述第二散热层的第二热导率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混合型隔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散热层的第一热导率低于上述第二散热层的第二热导率,上述第一散热层以附着、接触及靠近中的一种状态与上述发热配件相结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混合型隔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合型隔热片以下列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方式来实现:上述第一散热层由Al、Mg、Au中的一种金属构成,上述第二散热层由Cu构成;

上述第一散热层由Cu构成,上述第二散热层由Ag构成;以及

上述第一散热层由Al、Mg、Au、Ag、Cu中的一种构成,上述第二散热层由石墨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混合型隔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散热层和上述第二散热层以扩散的方式相接合或借助粘合剂来相接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隔热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于上述散热层的热发散薄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混合型隔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热发散薄膜为包含石墨烯粉末的涂敷膜、石墨烯薄膜、涂敷有纳米溶胶并使其凝胶化并对其进行热处理而形成的膜中的一种,散热用粒子分散在上述纳米溶胶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隔热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层叠在上述散热层的粘结层。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混合型隔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粘结层包括导热性金属、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导热性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混合型隔热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层叠在上述隔热层的保护膜。

22.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支架,安装于上述支架的显示面板,封装有应用处理器集成电路及电源管理器集成电路的柔性印刷电路板,能够装拆的后盖,位于上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和上述后盖之间,用于覆盖上述支架及上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内盖,以及设于上述内盖的全球用户身份模块芯片及微存储器安装壳,上述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型隔热片,上述混合型隔热片设在与上述支架对置的垫层区域、上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和上述内盖之间的区域、上述全球用户身份模块芯片及微存储器安装壳区域及上述后盖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使在发热配件产生的热扩散,来进行散热,并抑制上述热传递到外部,由此能够使电子设备的外部温度保持规定温度以下。

说明书 :

混合型隔热片及具有该混合型隔热片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隔热片,更详细地涉及能够有效地对在电子设备的发热部产生的热进行散热及隔热的超薄型的混合型隔热片及具有该混合型隔热片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若电脑、显示器、手机等电子设备无法对在电子设备内部产生的热进行散热,则会因过度堆积的热而引起出现屏幕残像、系统障碍、产品寿命缩短等现象,重则成为爆炸及火灾的原因。
[0003] 尤其,如手机(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终端为了实现使用者的便携性及便利性的最大化而必须使其实现小型化及轻量化,而且为了实现高性能,力求在更小的空间内安装集成配件。由此,在便携式终端中使用的配件因高性能化而导致发热温度变高,变高的该发热温度对相邻的配件产生影响,从而降低便携式终端的性能。
[0004] 另一方面,当使用手机等便携式终端时,多见以与人的脸部相接触的状态使用的情况,因在便携式终端产生的热传递到皮肤而存在使用者皮肤的蛋白质受损而受到低温烧伤等问题,因此需要将传递到便携式终端外部的热降低到规定温度以下。
[0005] 为了解决因这种便携式终端发热而导致的问题,采用各种隔热材料,但至今尚未开发出厚度薄且隔热及散热性能优秀的最佳的隔热材料,因此进行隔热相关的各种研究以及技术开发是当务之急。
[0006] 作为如上所述的散热材料,多用石墨,但是石墨的价格非常高,散热性能优秀,但是其隔热性能不佳,从而采用石墨存在局限性,但是又没有材料能够代替石墨,因此制造商在明知存在产生问题的可能性的情况下依然使用石墨。
[0007] 另一方面,韩国授权特许公报10-1134880号公开了在液晶显示屏的前面配置隔热膜来防止在便携式终端产生的热通过液晶显示屏传递到使用者的脸部的技术。但是,这种隔热膜是一种使可视光线的透过率最大,且屏蔽热通过的低辐射(Low Emissivity)膜,而且由于附着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前面来使用,因此对内置在便携式终端的配件中产生的高温的热进行隔热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无法解决最近呈高性能化趋势的便携式终端中产生的热问题。

发明内容

[0008] 技术问题
[0009]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混合型隔热片及具有该混合型隔热片的电子设备,上述混合型隔热片能够使在电子设备的发热配件产生的热扩散,来防止发热配件的劣化,同时阻隔在发热配件产生的热传递到其他配件。
[0010]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混合型隔热片及具有该混合型隔热片的电子设备,上述混合型隔热片抑制在电子设备的发热配件产生的热传递到电子设备的外部,由此能够使电子设备的前面及后面的温度保持规定温度以下。
[0011]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混合型隔热片及具有该混合型隔热片的电子设备,上述混合型隔热片能够在不增加电子设备厚度的前提下,实现非常薄的厚度,而且具有优秀的散热及隔热性能,且与以往的石墨相比,价格非常低廉。
[0012] 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3] 用于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混合型隔热片的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层,用于使在电子设备的发热配件产生的热扩散(Spreading)及散热;以及隔热层,用于抑制在上述散热层饱和的热传递到外部。
[0014]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散热层可以是用于使在上述发热配件产生的热沿着水平方向扩散的层,且上述隔热层可以是用于抑制在上述散热层饱和的热沿着垂直方向传递的层。
[0015] 上述散热层可以由具有200W/mk以上的热导率的板状部件形成,上述隔热层可以由具有20W/mk以下的热导率的板状部件形成。
[0016] 并且,上述隔热层可以是具有多个微细气孔的多孔性基材,上述多个微细气孔形成能够诱捕空气的气袋。在此情况下,上述多个微细气孔的大小可以小于5μm。
[0017] 并且,上述多孔性基材可以是由纳米纤维堆积而成的具有多个气孔的纳米纤维网、无纺布及它们的层叠结构中的一种。
[0018] 并且,上述散热层可以是由Cu、Al、Ni、Ag及石墨中的一种形成的薄板部件。
[0019] 并且,本发明还可以包括用于粘合上述散热层及上述隔热层的粘合层,在此情况下,上述粘合层可包括丙烯酸类、环氧类、芳纶(aramid)类、聚氨酯(urethane)类、聚酰胺(polyamide)类、聚乙烯(polyethylene)类、热熔胶(E.V.A)类、聚酯(polyester)类及聚氯乙烯(P.V.C)类中的某一种粘合剂。
[0020] 作为替代方案,上述粘合层可包括由能够进行热粘合的纤维堆积而成的具有多个气孔的热熔网或热熔粉。
[0021] 并且,上述散热层可包括:第一散热层,具有第一热导率;以及第二散热层,与上述第一散热层相粘合,并具有第二热导率。上述第一散热层的第一热导率和上述第二散热层的第二热导率可以相同或不同。
[0022] 并且,上述第一散热层的第一热导率可以低于上述第二散热层的第二热导率,上述第一散热层能够以附着、接触及靠近中的一种状态与上述发热配件相结合。
[0023] 更具体地,上述混合型隔热片能够以下列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方式来实现:上述第一散热层由Al、Mg、Au中的一种金属构成,上述第二散热层由Cu构成;上述第一散热层由Cu构成,上述第二散热层由Ag构成;以及上述第一散热层由Al、Mg、Au、Ag、Cu中的一种构成,上述第二散热层由石墨构成。
[0024] 其中,上述第一散热层和上述第二散热层能够以扩散的方式相接合或借助粘合剂来相接合。
[0025] 并且,本发明的混合型隔热片还可以包括形成于上述散热层的热发散薄膜,上述热发散薄膜可以是包含石墨烯粉末的涂敷膜、石墨烯薄膜、涂敷有纳米溶胶并使其凝胶化并对其进行热处理而形成的膜中的一种,散热用粒子分散在上述纳米溶胶中。
[0026] 并且,本发明的混合型隔热片还可以包括层叠在上述散热层的粘结层,在此情况下,上述粘结层可包括导热性金属、炭黑(Carbon Black)、碳纳米管、石墨烯(Graphene)、导热性聚合物(PDOT)中的至少一种。
[0027] 并且,本发明的混合型隔热片还可以包括层叠在上述隔热层的保护膜,上述粘结层的粘合力和上述保护膜的粘合力可以相同或不同。
[0028] 并且,本发明的混合型隔热片还可以包括形成于上述散热层的表面的抗氧化膜,而且上述抗氧化膜可包括Ni涂敷膜。
[0029]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混合型隔热片可包括:第一散热层,使在电子设备的发热配件产生的热沿着水平方向扩散,对其进行第一次散热;隔热层,抑制在上述第一散热层饱和的热沿着垂直方向传递;以及第二散热层,使从上述隔热层传递的热沿着水平方向扩散,对其进行第二次散热。
[0030] 并且,用于达到本发明的目的的电子设备包括:支架;显示面板,安装于上述支架;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封装有应用处理器(AP,Application Processor)集成电路(IC)及电源管理器(PM,Power Management)集成电路;后盖,能够装拆;内盖,位于上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和上述后盖之间,覆盖上述支架及上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以及全球用户身份模块(USIM)芯片及微存储器的安装壳,设于上述内盖。上述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混合型隔热片,上述混合型隔热片设在与上述支架对置的垫层区域、上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和上述内盖之间的区域、上述全球用户身份模块芯片及微存储器安装壳区域及上述后盖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使在发热配件产生的热扩散,来进行散热,并抑制上述热传递到外部,由此能够使电子设备的外部温度保持规定温度以下。
[0031] 发明的效果
[0032] 在本发明中,能够使在电子设备的发热配件产生的热扩散,防止发热配件的劣化,并阻隔在发热配件产生的热传递到其他配件。
[0033]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抑制在电子设备的发热配件产生的热传递到电子设备的外部,从而能够将电子设备的前面及后面的温度保持规定温度以下。
[0034]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能够实现在不增加电子设备厚度的前提下,具有优秀的散热及隔热性能,而且具有超薄型厚度的隔热片。
[0035] 在本发明中,在散热层使在电子设备的发热配件产生的热扩散(Spreading),来进行散热;在隔热层抑制在散热层饱和的热传递到外部,通过上述结构,能够预防与电子设备靠近、接触的使用者被低温烧伤。

附图说明

[0036]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型隔热片的剖视图;
[0037] 图2为附着有本发明的混合型隔热片的电子设备的部分剖视图;
[0038]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具有混合型隔热片的便携式终端的后盖分解状态图;
[0039] 图4为示出在便携式终端的后盖附着有本发明的混合型隔热片的附图;
[0040] 图5为沿着图4的A-A线选取的放大剖视图;
[0041]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混合型隔热片的放大剖视图;
[0042] 图7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混合型隔热片的纳米纤维及微细气孔的结构的放大图;
[0043]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混合型隔热片的第一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
[0044]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混合型隔热片的第二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
[0045]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混合型隔热片的第三变形例的隔热片的放大剖视图;
[0046] 图1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混合型隔热片的制造工序的工序流程图;
[0047] 图1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混合型隔热片的另一制造工序的工序流程图;
[0048]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混合型隔热片的剖视图;
[0049] 图14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混合型隔热片的第一变形例的剖视图;
[0050]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混合型隔热片的第二变形例的剖视图;
[0051] 图16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混合型隔热片的第三变形例的剖视图;
[0052] 图17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混合型隔热片的第四变形例的剖视图;
[0053] 图18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混合型隔热片的第五变形例的剖视图;
[0054] 图19为附着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混合型隔热片的第五变形例的盖的俯视图;
[0055] 图20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混合型隔热片的制造工序的框图;
[0056] 图2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混合型隔热片的制造工序的再一例的结构图;
[0057] 图2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混合型隔热片的制造工序的另一例的结构图;
[0058] 图23为观察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混合型隔热片在不同时间是否有热特性变化的照片;
[0059] 图24为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混合型隔热片在不同时间的并列特性进行比较的图表;
[0060] 图2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混合型隔热片在不同时间的热烧伤照片;
[0061] 图26为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混合型隔热片的纯铜板和用于氧化而在铜板涂敷Ni的铜板的并列特性进行比较的图表;
[0062] 图27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混合型隔热片的纯铜板和用于氧化而在铜板涂敷Ni的铜板在不同时间的热烧伤照片;
[0063] 图28为用于从概念角度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型隔热片在便携式终端中的安装位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4]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内容进行说明。
[0065]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型隔热片3包括:散热层1,用于使在电子设备的发热配件产生的热扩散(Spreading),来进行散热;以及隔热层2,用于抑制在上述散热层1饱和的热传递到外部。
[0066] 本发明的混合型隔热片3与发热配件相接触、相粘合、相邻,在散热层1使在电子设备的发热配件产生的热扩散,来进行散热,在隔热层2抑制在上述散热层1饱和的热传递到外部。
[0067] 上述散热层1可以由热导率为200~3000W/mk左右的材料,即Cu、Al、Ag、Ni及石墨中的某一种或它们的组合构成。考虑到单价或特性,可以优选使用Cu或石墨、铜和石墨的层叠结构。
[0068] 上述隔热层2可使用热导率为20W/mk以下的板状部件。尤其,在本发明中,使用具有多个微细气孔的多孔性基材作为隔热层2,上述多孔性基材通过诱捕空气来抑制空气的对流,从而能够将空气用作隔热材料。
[0069] 并且,本发明还可以包括粘合层(未图示),上述粘合层用于粘合上述散热层1和上述隔热层2。
[0070] 在此情况下,上述粘合层可以是丙烯酸类、环氧类、芳纶(aramid)类、聚氨酯(urethane)类、聚酰胺(polyamide)类、聚乙烯(polyethylene)类、热熔胶(E.V.A)类、聚酯(polyester)类、聚氯乙烯(P.V.C)类中的一种,或者可以是由能够进行热粘合的纤维堆积而成的具有多个气孔的网状或无气孔状态的热熔(Hot melt)性粘合剂片。并且,上述粘合层可包括导电性填充剂。
[0071] 并且,上述散热层1可以是由第一散热层和第二散热层构成的双重结构,上述第一散热层具有第一热导率,并扩散所接收的热;上述第二散热层与上述第一散热层相接合,具有与上述第一热导率不同的第二热导率,并使上述第一散热层传递的热扩散。
[0072] 其中,上述第一散热层的第一热导率和上述第二散热层的第二热导率可以相同或不同。第一热导率及第二热导率不同的情况下,第一散热层的第一热导率低于第二散热层的第二热导率,热导率相对低的第一散热层以附着、接触及靠近中的一种状态与发热配件相结合。
[0073] 并且,第一散热层和第二散热层能够以扩散的方式相接合,这种情况下,在第一散热层和第二散热层之间可形成有借助扩散接合的方式形成的接合层。
[0074] 在此情况下,本发明的混合型隔热片能够以第一结构、第二结构、第三结构中的一种结构实现,上述第一结构中,上述第一散热层由Al、Mg、Au中的一种金属构成,上述第二散热层由Cu构成;上述第二结构中,上述第一散热层由Cu构成,上述第二散热层由Ag构成;上述第三结构中,上述第一散热层由Al、Mg、Au、Ag、Cu中的一种构成,上述第二散热层由石墨构成。
[0075] 参照图2,本发明的隔热片100配置在与电子设备的发热配件200和其他配件300之间,起到如下作用:使在发热配件200产生的热扩散,来进行散热,同时抑制在发热配件200产生的热传递到其他配件300。
[0076] 由于上述发热配件200的局部产生高热,因而发热配件200本身会因高热而受损,而且高热传递到配置于发热配件200的周边的其他配件300,由此存在其他配件300因高热而受损的忧虑。
[0077] 尤其,其他配件300为便携式终端的后盖的情况下,使用者会用手包住后盖部分,由此在发热配件200产生的热通过后盖传递到使用者的手,从而使用者会受到低温烧伤,或引起使用上的不适。
[0078] 因此,本发明的隔热片100使在发热配件200产生的热迅速扩散,来消除局部产生高热的现象,从而能够防止发热配件200因热而受损,而且能够抑制在发热配件200产生的热传递到其他配件300。
[0079] 并且,根据后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隔热片可安装在作为一种电子设备的便携式终端,隔热片安装于便携式终端的情况下,能够执行对在便携式终端产生的热进行散热及隔热的功能,因此,使在便携式终端的热点(hot spot)产生的热分散,来最小化便携式终端的内部配件施加的热的影响,并且抑制在热点产生的热向外部泄漏,由此能够最小化传递到紧握(Grip)便携式终端的使用者的热。
[0080] 在此情况下,优选地,在便携式终端的后盖(未图示)的内侧设置隔热片。其中,便携式终端由终端本体(未图示)及后盖构成,上述终端本体用于执行便携式终端功能,上述后盖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设于终端本体的后面。在终端本体的后面有能够安装电池、内存条等的区域,而且为了便于替换,并为了便携式终端的美观,后盖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设于终端本体的后面。其中,隔热片能够以与内置在便携式终端的终端本体的发热配件相接触或相邻的方式安装。
[0081] 在便携式终端的本体内置有高速及高功能芯片,这些芯片为发热配件,若这些芯片运行,则形成在局部区域集中发热的热点区域。由于隔热片安装于后盖的内侧,因此在后盖与终端本体相结合的情况下,隔热片紧贴于热点区域,接收在热点区域产生的全部热,并执行扩散及隔热功能。
[0082] 如图3至图5所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隔热片的便携式终端包括:终端本体1100;后盖1200,以能够装拆的方式与上述终端本体1100相结合;隔热片1300,附着在上述后盖1200的内侧面,用于抑制在上述终端本体1100产生的热通过上述后盖1200来传递到外部。
[0083] 本发明中记载的电子设备是指,包括手机、智能手机(Smart Phone)、笔记本电脑(Notebook Computer)、数字广播终端、电子记事簿(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便携式媒体播放器(PMP,Portable Multimedia Player)、导航仪等可携带的所有小型电子设备以及包括电视、冰箱等发热配件的大型电子设备,尤其,本发明的隔热片能够有效适用于日渐面临发热问题的便携式终端。
[0084] 在终端本体1100的内部设有电池等各种发热配件,因此产生很多的热。终端的使用时间变长的情况下,在终端本体1100产生的热传递到身体,从而会导致使用者受到烧伤或引起使用时的不适。
[0085] 当前,终端本体1100随着日趋轻薄化的趋势,在终端本体1100的内部附着隔热片存在局限性。因此在本发明中,在后盖1200附着隔热片1300,抑制在终端本体1100产生的热通过后盖1200传递到手等身体部位。
[0086] 如图5及图6所示,上述隔热片1300包括:隔热部件1010,借助电纺丝方法以具有多个微细气孔的纳米纤维网(nano fiber web)形态形成;粘合部件1020,层叠于隔热部件1010的一面,使得上述隔热部件1010附着于后盖1200的内面;保护膜1030,层叠于上述隔热部件1010的另一面;防粘部件1040,附着于上述粘合部件1020。
[0087] 如图7所示,以规定比率混合能够进行电纺丝且耐热性优秀的高分子物质和溶剂来制备纺丝溶液,并对该纺丝溶液进行电纺丝处理来形成纳米纤维1014,以堆积有该纳米纤维1014而具有多个微细气孔1012的纳米纤维网(nano web)形态形成上述隔热部件1010。
[0088] 纳米纤维1014的直径越小,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越大,而且具有多个微细气孔的纳米纤维网的空气诱捕能力增强,由此隔热性能将得到提高。因此,纳米纤维1014的直径范围为0.3至5μm,隔热部件1010的厚度为5至30μm。并且,优选地,形成于隔热部件1010的微细气孔1012的气孔度具有50至80%的范围。
[0089] 通常,空气被认为是热导率低的优秀的隔热材料,但是因对流等原因而不能用作为隔热材料。但是,在根据本发明的隔热片以具有多个微细气孔的纳米网形态构成,因此在各个微细气孔中,空气无法进行对流,而使空气锁(围)在微细气孔中,从而能够具有空气本身具有的优秀的隔热特性。
[0090] 适用于本发明的纺丝方法可使用:通常的电纺丝(electrospinning)、空气电纺丝(AES,Air-Electrospinning)、电喷射(electrospray)、电喷射纺丝(electrobrown spinning)、离心电纺丝(centrifugal electrospinning)、闪电电纺丝(flash-electrospinning)中的某一种。
[0091] 例如,用于制备隔热部件1010的高分子物质可由低聚物聚氨酯(polyurethane)、高聚物聚氨酯、聚苯乙烯(PS,polystyrene)、聚乙烯醇(PVA,polyvinylalcohol)、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乳酸(PLA,polylactic acid),聚环氧乙烷(PEO,polyethylene oxide)、聚乙烯乙酸酯(PVAc,polyvinylacetate)、聚丙烯酸(PAA,polyacrylic  acid)、聚已酸内酯(PCL,polycaprolactone)、聚丙烯腈(PAN,polyacrylonitril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olyvinylpyrrolidone)、聚氯乙烯(PVC,polyvinylchloride)、尼龙(Nylon)、聚碳酸酯(PC,polycarbonate)、聚醚酰亚胺(PEI,polyetherimide)、聚偏二氟乙烯(PVdF,polyvinylidene fluoride)、聚醚酰亚胺(PEI,polyetherimide)、聚醚砜(PES,polyesthersulphone)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形成。
[0092] 溶剂可使用选自主要包含二甲基乙酰胺(DMA,dimethyl acetamide)、二甲基甲酰胺(DMF,N,N-dimethylformamide)、甲基吡咯烷酮(NMP,N-methyl-2-pyrrolidinone)、二甲亚砜(DMSO,dimethyl sulfoxide)、四氢呋喃(THF,tetra-hydrofuran)、二甲基乙酰胺(DMAc,di-methylacetamide)、碳酸次乙酯(EC,ethylene carbonate)、碳酸二乙酯(DEC,diethyl carbonate)、碳酸二甲酯(DMC,dimethyl carbonate)、碳酸甲乙酯(EMC,ethyl methyl carbonate)、碳酸丙烯酯(PC,propylene carbonate)、水、醋酸(acetic acid)及丙酮(acetone)组成的组的某一种。
[0093] 由于利用电纺丝方法来制造隔热部件1010,因此根据纺丝溶液的纺丝量来决定隔热部件1010的厚度。因此,具有能够以所需的厚度制造隔热部件1010的优点。
[0094] 如上,利用纺丝方法,以堆积有纳米纤维1014的纳米纤维网形态形成隔热部件1010,因此无需单独的工序,能够以具有多个微细气孔1012的形态制造,并且也可根据纺丝溶液的纺丝量来调节微细气孔的大小。因此,能够制造多个微细气孔1012,因而能够具有优秀的热传导抑制性能,由此能够提高隔热性能。
[0095] 混合粘合剂和溶剂,来制备具有适合于电纺丝的粘度的粘合物质,并对粘合物质进行电纺丝,来形成纳米纤维1014,以该纳米纤维1014堆积而成的无气孔纳米纤维网(nano web)形态形成上述粘合部件1020。
[0096] 即,粘合部件1020可通过与形成隔热部件1010的方法相同的电纺丝方法形成。因此,粘合部件1020的厚度也取决于粘合物质的纺丝量,从而能够自由设定粘合部件1020的厚度。
[0097] 上述保护膜1030用于保护上述隔热部件1010,优选地,可使用单面粘结带。即,本发明的隔热片1300借助上述粘合部件1020附着于便携式终端的后盖1200的内侧面。在此情况下,若隔热部件1010处于暴露的状态,则隔热部件1010会受损,因此附着如上所述的保护膜1030来保护隔热部件1010。
[0098] 另一方面,除了单面粘结带之外,上述保护膜1030与如上所述的粘合部件1020一样,也可借助电纺丝方法来形成。这种情况下,在单独的基材进行粘合物质的纺丝处理,来形成粘合层,并附着于隔热部件1010,使得上述基材位于外部。
[0099] 其中,上述粘合部件1020和保护膜1030能够以1~10μm左右的厚度形成,优选地,以3~5μm的厚度形成。
[0100] 上述防粘部件1040在隔热片附着于后盖1200之前,附着于粘合部件1020来用于保护粘合部件1020,使上述防粘部件1040分离后将隔热片附着于后盖。这种防粘部件1040可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等树脂材质,也可使用除了树脂材质以外的纤维材质。
[0101] 如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隔热片1300借助电纺丝,以纳米网形态形成隔热部件1010及粘合部件1020或保护膜1030,既能够缩小厚度,又能够提高隔热性能,并且能够简化制造工序。
[0102]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隔热片的第一变形例包括:隔热部件1010,借助电纺丝方法,以具有多个微细气孔的纳米纤维网(nano fiber web)形态形成;双面粘结带1050,层叠于隔热部件1010的一面,使上述隔热部件1010附着于后盖1200的内面;
保护膜1030,层叠于上述隔热部件1010的另一面;防粘部件1040,附着于上述双面粘结带
1050。
[0103] 上述双面粘结带1050包括:基材1052;第一粘结层1054,层叠于基材1052的一面;第二粘结层1056,层叠于基材1052的另一面。
[0104] 这种双面粘结带1050可单独制造,并层压于隔热部件1010的一面来制造,双面粘结带1050也可通过与形成隔热部件1010的方法相同的电纺丝方法形成。
[0105]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隔热片的第二变形例包括:支撑部件1060,具有多个气孔;隔热部件1010,层叠于支撑部件1060的一面,借助电纺丝方法,以具有多个微细气孔的纳米纤维网形态形成;粘合部件1020,层叠于支撑部件1060的另一面,使上述隔热部件1010附着于后盖1200的内面;保护膜1030,层叠于上述隔热部件1010的另一面;
防粘部件1040,附着于上述粘合部件1020。
[0106] 上述支撑部件1060起到为了便于对隔热片1300进行操作而加强整个隔热片的强度的作用。即,隔热片1300借助电纺丝方法,以纳米纤维网形态形成,因此,其厚度薄,难以从防粘部件1040分离并使其附着于后盖1200。因此,通过在隔热片设置支撑部件1060,更加容易地将隔热片附着于后盖。
[0107] 这种支撑部件1060可使用具有多个气孔的无纺布,除了无纺布以外,形成有多个气孔,并且只要是能够支撑隔热层的材质,均可用。
[0108] 上述支撑部件1060能够以10~25μm左右的厚度形成。
[0109]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隔热片的第三变形例包括:支撑部件1060,具有多个气孔;隔热部件1010,层叠于支撑部件1060的一面,借助电纺丝方法,以具有多个微细气孔的纳米纤维网形态形成;双面粘结带1050,层叠于支撑部件1060的另一面,使上述隔热部件1010附着于后盖1200的内面;保护膜1030,层叠于上述隔热部件1010的另一面;防粘部件1040,附着于上述双面粘结带1050。
[0110] 上述支撑部件1060具有与在上述第三实施例说明的支撑部件1060相同的结构,上述双面粘结带1050具有与在上述第二实施例说明的双面粘结带相同的结构。
[0111] 用于制造本发明的隔热片的电纺丝装置包括:搅拌槽,能够进行电纺丝处理,而且储存有混合具有优秀的耐热性的高分子物质和溶剂的纺丝溶液;纺丝管嘴,与高电压发生器相连接,并且与搅拌槽相连接,用于形成隔热层;集电器,配置于纺丝管嘴的下侧,用于形成隔热部件。
[0112] 对集电器和纺丝管嘴之间施加90~120Kv的高电压静电力,对超极细纤维条进行纺丝处理,由此形成超极细纳米网。
[0113] 在集电器的前方侧设有向集电器供给防粘部件或支撑部件的辊,在集电器的后方设有加压辊和辊,上述加压辊对通过集电器而形成的隔热部件加压(砑光),制造规定厚度的隔热部件;通过加压辊而被加压的隔热片卷绕在上述辊。
[0114] 以下,对利用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的电纺丝装置来制造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隔热片的工序进行说明。
[0115] 如图11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隔热片的制造工序中,首先,向集电器供给防粘部件(步骤S1010)。
[0116] 并且,对集电器和纺丝管嘴之间施加高电压静电力,纺丝管嘴将粘结物质制造成超极细纤维条,并在防粘膜进行纺丝处理。由此,形成无气孔纳米纤维网(nano web)形态的粘合部件,上述无气孔纳米纤维网是在防粘膜的表面堆积超极细纤维条而形成的(步骤S1020)。
[0117] 并且,利用纺丝溶液,在粘合部件上进行电纺丝处理,形成具有多个微细气孔的纳米纤维网形态的隔热部件(步骤S1030)。
[0118] 以如上所述的方式制造的粘合部件及隔热部件随着已完成的隔热片通过加压辊,以规定厚度加压后,卷绕在片辊。
[0119] 并且,在隔热部件的一面层压保护膜,则完成隔热片的制造(步骤S1040)。
[012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隔热片的第一变形例的制造工序中,利用电纺丝装置来形成隔热部件,在隔热部件的一面层压双面粘结带,并在隔热部件的另一面层压保护膜,由此完成制造。
[0121] 其中,双面粘结带可利用电纺丝装置来以与隔热部件成一体的方式制造。
[0122]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隔热片的第二变形例中,向集电器供给支撑部件(步骤S1100)。并且,对集电器和纺丝管嘴1092之间施加高电压静电力,纺丝管嘴将纺丝溶液制造成超极细纤维条,并在支撑部件的一面进行纺丝处理。由此,形成具有多个微细气孔的纳米纤维网形态的隔热部件,上述具有多个微细气孔的纳米纤维网是在支撑部件的一面堆积超极细纤维条而形成的(步骤S1200)。
[0123] 并且,利用粘合物质,在支撑部件的另一面进行电纺丝处理,形成无气孔纳米纤维网形态的粘合部件(步骤S1300)。
[0124] 并且,在隔热部件层压保护膜,来完成隔热片的制造(步骤S1400)。
[0125] 其中,形成隔热部件及粘合部件的工序中,也可以先形成粘合部件,之后形成隔热部件。并且,也可以通过分别单独制造隔热部件及粘合部件后,层压隔热部件和粘合部件的方式制造。
[0126]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隔热片的第三变形例的制造工序中,利用电纺丝装置在支撑部件的一面形成隔热部件,在支撑部件的另一面层压双面粘结带,在隔热部件的另一面层压保护膜,由此完成制造。
[0127]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隔热片能够以如下的结构实现:隔热部件为隔热层,可在该隔热部件的另一面粘合散热层,在散热层层叠保护膜。
[0128]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片2100包括:散热层2020,使热沿着水平方向扩散;隔热层2010,层叠于散热层2020的一面,抑制热沿着垂直方向传递;粘结层2030,层叠于散热层2020的另一面。
[0129] 散热层2020由具有导热性的金属形成,作为一例,可使用Al、Cu中的一种或它们的合金,优选地,可使用导热性出色的Cu。
[0130] 这种散热层2020使在发热配件2200产生的热迅速沿着水平方向扩散,防止在局部出现高热,由此能够防止发热配件2200及其他配件2300因高热而受损。
[0131] 除了导热性金属以外,能够沿着水平方向迅速扩散热的任何材质均可用作为散热层2020。
[0132] 隔热层2010由能够抑制热沿着垂直方向传递的多孔性薄膜形成。作为一例,隔热层2010可使用借助电纺丝方法而具有多个气孔的纳米网形态、具有多个气孔的无纺布、聚醚砜(PES,polyether sulfone)等,也可使用它们的层叠结构,只要是具有多个气孔且能够沿着垂直方向隔热的材质,均可使用。其中,优选地,隔热层2010的气孔的大小为数十nm以上,最大小于5μm。
[0133] 这种隔热层2010为纳米网形态的情况下,以规定比率混合能够进行电纺丝且耐热性优秀的高分子物质和溶剂来制备纺丝溶液,并对该纺丝溶液进行电纺丝处理来形成纳米纤维,以堆积该纳米纤维而具有多个气孔的纳米纤维网(nano web)形态形成。
[0134] 如上,利用纺丝方法来以堆积有纳米纤维的纳米纤维网形态形成隔热层2010,因此无需单独的工序,能够以具有多个气孔的形态制造,而且也能够根据纺丝溶液的纺丝量来调节气孔的大小。因此,能够制造多个微细气孔,因此能够确保出色的热抑制性能,提高隔热性能。
[0135] 其中,隔热层2010的厚度越大,越能够提高隔热性能,并且散热层2020的厚度越大,越能够提高热扩散性能。因此,能够根据设置位置来调节隔热层2010及散热层2020的厚度,并以此来实现最佳性能。
[0136] 粘结层2030由具有导热性的粘结物质形成,以能够将在发热配件2200产生的热迅速传递到散热层2020。作为一例,粘结层可使用以往的导热性粘结带或导热性粘结片,可利用电纺丝方法来以无气孔纳米网形态形成。
[0137] 这种粘结层2030为无气孔纳米网形态的情况下,导热性及导电性粘结物质通过将具有优秀的导热性的Al、Ni、Cu、Ag等导热性金属及炭黑(Carbon Black)、碳纳米管、石墨烯(Graphene)、导电性聚合物(PDOT)中的至少一种粘结剂和溶剂混合在一起,以此来制备具有适合于电纺丝的粘度的粘结物质,对该粘结物质进行电纺丝处理,来形成纳米纤维,以堆积有该纳米纤维而形成的无气孔纳米纤维网形态形成。
[0138] 即,粘结层2030可利用与形成隔热层2010的方法相同的电纺丝方法形成,其厚度取决于粘结物质的纺丝量,因此能够自由地设定粘结层2030的厚度。
[0139] 并且,粘结层2030还可以适用还层叠于隔热层2010而在隔热片的两侧面具有粘结层的结构。
[0140] 如上,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片中,附着于发热配件2200或与发热配件2200靠近的其他配件2300,在发热配件2200产生的热借助散热层2020而沿着水平方向迅速扩散,防止局部出现高温,隔热层2010执行垂直方向的隔热功能,抑制在发热配件产生的热传递到其他配件。
[0141] 图14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片的第一变形例的剖视图。
[0142]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片的第一变形例包括:散热层2020,沿着水平方向扩散热;隔热层2010,层叠于散热层2020的一面,抑制热沿着垂直方向传递;粘结层2030,层叠于散热层2020的另一面;保护膜2040,层叠于隔热层2010的一面,保护隔热层。
[0143] 保护膜2040附着于隔热层2010,密封隔热层的一面,用于使气孔起到空气腔室的作用,同时起到防止外部冲击或其他异物流入到隔热层2010的气孔的作用。
[0144] 这种保护膜2040可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等树脂材质,除了树脂材质以外,还可适用纤维材质。
[0145]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片的第二变形例的剖视图。
[0146]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片的第二变形例包括:散热层2020,沿着水平方向扩散热;第一粘结层2050,层叠于散热层2020的一面;第二粘结层2060,层叠于散热层的另一面;隔热层2010,层叠于第一粘结层2050的一面,抑制热沿着垂直方向传递;保护膜2040,层叠于隔热层2010的一面,保护隔热层2010。
[0147] 其中,第一粘结层2050起到使隔热层2010附着于散热层2020的作用,以借助电纺丝方法制造的无气孔纳米网型形成。
[0148] 并且,第二粘结层2060起到使隔热片2100附着于配件的作用,与在第一实施例说明的粘结层2030相同。
[0149] 图16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片的第三变形例的剖视图。
[0150]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片的第三变形例包括:散热层2020,沿着水平方向扩散热;隔热层2010,层叠于散热层2020的一面,抑制热沿着垂直方向传递;粘结层2030,层叠于散热层2020的另一面;抗氧化膜2110,位于散热层2020和隔热层2010之间,形成于散热层2020的表面,用于防止散热层2020氧化。
[0151] 在散热层2020使用铜(Cu)等可氧化材质的情况下,抗氧化膜2110防止散热层氧化,可在散热层2020的表面涂敷抗氧化物质来形成,可利用使散热层2020的表面氧化,来形成氧化被摸的方法。
[0152] 其中,抗氧化物质可使用Ni,具体地,以0.2μm的厚度涂敷Ni来制造。
[0153] 如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隔热片的第三变形例在散热层2020的表面形成抗氧化膜2110来防止散热层氧化,从而能够防止散热层因氧化而导致性能下降。
[0154] 图17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片的第四变形例的剖视图。
[0155]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片的第四变形例包括:散热层2020,沿着水平方向扩散热;隔热层2010,层叠于散热层2020的一面,抑制热沿着垂直方向传递;粘结层2030,层叠于散热层2020的一面;导电性粘结层2120,层叠于散热层2020的一面,用于吸收电磁波。
[0156] 导电性粘结层2120与形成隔热层2010的方法相同,可借助电纺丝装置形成,将导电性粘结膜附着于散热层2020的一面。
[0157] 借助电纺丝装置来形成这种导电性粘结层2120的情况下,以规定比率混合能够进行电纺丝的高分子物质、导电性粘结物质及溶剂,来制备纺丝溶液,并对该纺丝溶液进行电纺丝处理,形成纳米纤维,堆积该纳米纤维,以无气孔型纳米纤维网(nano web)形态形成。
[0158] 如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片的第四变形例具有导电性粘结层2120而吸收电磁波,可兼有电磁波遮蔽作用。
[0159] 图18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片的第五变形例的剖视图。
[0160]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片的第五变形例包括:散热层2020,沿着水平方向扩散热;隔热层2010,层叠于散热层2020的一面,抑制热沿着垂直方向传递;粘结层2030,层叠于散热层2020的一面;彩色盖层2130,层叠于散热层2020的表面,具有各种颜色。
[0161] 如上所述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片的第五变形例使用于向外部暴露的部分的情况下,在向隔热片的外部暴露的部分设置具有各种颜色的彩色盖层2130,可使设计更为美观。
[0162] 彩色盖层2130可在散热层2020的表面涂敷彩色来形成,可使用在一面具有彩色的单面粘结带。
[0163] 作为一例,如图19所示,隔热片2100附着于盖2102的内面的情况下,若从本体分离盖2102,则盖2102的内面向外部暴露。因此,盖2102的颜色为白色情况下,彩色盖层2130以白色形成;若盖2102的颜色为黑色情况下,彩色盖层2130以黑色形成,将彩色盖层2130以与盖2102相同的颜色形成。
[0164] 图20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片的制造工序的框图。
[0165] 首先,若集电器驱动,则卷绕在金属板辊的金属板供给到集电器(步骤S2010)。
[0166] 并且,向集电器和第一纺丝管嘴之间施加高电压静电力,在第一纺丝管嘴,将导电性粘结物质制造成纳米纤维,并在金属板的表面进行纺丝处理。由此,在金属板的表面堆积纳米纤维,形成第一粘结层(步骤S2020)。
[0167] 在此情况下,当在设于第一纺丝管嘴的空气喷射装置,对纳米纤维进行纺丝处理时,向纳米纤维喷射空气,能够防止纳米纤维飞散,捕集纳米纤维并将其聚集在金属板的表面。
[0168] 并且,若集电器驱动,则层叠有第一粘结层的金属板向第二纺丝管嘴的下侧移动,在第二纺丝管嘴,将纺丝溶液制造成纳米纤维,并在第一粘结层的表面进行纺丝处理。由此,在第一粘结层的表面堆积纳米纤维来形成具有多个气孔的隔热层(步骤S2030)。
[0169] 并且,在金属板的表面层叠有第一粘结层及隔热层的片在通过加压辊时,以规定厚度得到加压,并卷绕在片辊(步骤S2040)。
[0170] 并且,在金属板的另一面附着第二粘结层,由此完成纺丝管嘴的制造(步骤S2050)。
[0171] 其中,第二粘结层可单独制造后附着于金属板的另一面,可利用在如上说明的电纺丝装置来在金属板的另一面对纳米纤维进行纺丝处理,以纳米网形态形成。
[0172] 图2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片的制造工序的再一例的结构图。
[0173] 该隔热片制造工序如下:分别单独制造构成散热层2020的金属板2021、隔热层2010及粘结层2030之后,借助热层压来制造隔热片。
[0174] 具体地,由金属板辊2210供给金属板2021,在金属板2021的表面层叠从热熔膜辊2220供给的热熔(hot melt)膜2250之后,使第一加压辊2310通过。由此,在金属板2021的表面热层压热熔膜2250。
[0175] 在此情况下,去除附着于热熔膜的防粘膜2280。
[0176] 并且,在热熔膜2250的表面层叠从隔热层辊2230供给的隔热层2010之后,使第二加压辊2320通过,则金属板2021和隔热层2010借助热熔膜2250而被热层压。
[0177] 在此情况下,去除附着于隔热层2010的防粘膜2290。
[0178] 并且,在隔热层2010的表面层叠从粘结层辊2240供给的粘结层2030之后,使第三加压辊2330通过。由此,在隔热层2010的表面热层压粘结层2030。
[0179] 图2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片的制造工序的另一例的结构图。
[0180] 该隔热片的制造工序为如上所述的工序与热层压相比能够减少费用的冷层压方式。
[0181] 具体地,由金属板辊2210供给金属板2021,在金属板2021的表面层叠从丙烯酸粘结剂辊2270供给的丙烯酸粘结剂2260,随着第一加压辊2410通过,进行冷层压。
[0182] 在此情况下,不对第一加压辊2410施加热,使用只做加压的辊。并且,去除附着于丙烯酸粘结剂2260的防粘膜2440。
[0183] 并且,在丙烯酸粘结剂2250的表面层叠从隔热层辊2230供给的隔热层2010之后,使第二加压辊2320通过,由此金属板2021和隔热层2010借助丙烯酸粘结剂而被冷层压。
[0184] 在此情况下,去除附着于隔热层2010的防粘膜2450。
[0185] 并且,在隔热层2010的表面层叠从粘结层辊2240供给的粘结层2030之后,使第三加压辊2330通过。由此,在隔热层2010的表面冷层压粘结层2030。
[0186] 图23为观察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片在不同时间是否有热特性变化的照片;图24为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片在不同时间的并列特性进行比较的图表。
[0187] 如图23所示,首先,在高温高湿(85℃、85%RH)条件下,放置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后,实施热烧伤试验,并观察根据表面氧化的热特性变化与否。
[0188] 在此情况下,确认到随着时间的经过,构成隔热片的散热层的铜板发生氧化。
[0189] 并且,以下表1示出随着时间的经过的表面电阻变化,从表1可知,随着时间的经过,表面电阻由初期的6.7Ω/sq,经过72小时后,变为12.1Ω/sq。
[0190] 表1
[0191] 基准:1Ω/sq以下
[0192]85℃、85%RH MΩ/sq
初期 6.7
24小时 10.1
48小时 10.8
72小时 12.1
[0193] 因此,在散热层的表面形成抗氧化层,能够防止铜板的氧化。
[0194] 并且,如图24的图表所示,确认到即使随着时间的经过在铜板发生氧化,其热特性即散热特性几乎没有变化。
[0195] 图2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片在不同时间的热烧伤照片。
[0196] 如图25所示,在高温高湿(85℃、85%RH)条件下,放置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后,拍摄热烧伤照片,比较经过初期30分钟后的热烧伤照片和放置72小时后经过30分钟的热烧伤照片,可确认到几乎没有热特性变化。
[0197] 同样,比较经过初期60分钟后的热烧伤照片和放置72小时后经过60分钟的热烧伤照片,也可确认到几乎没有热特性变化。
[0198] 图26为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片的纯铜板和用于氧化而在铜板涂敷Ni的铜板的并列特性进行比较的图表;图27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片的纯铜板和用于氧化而在铜板涂敷Ni的铜板在不同时间的热烧伤照片。
[0199] 如图26所示,可确认到纯铜板和用于氧化而在铜板涂敷Ni的铜板的并列特性几乎没有差异。
[0200] 并且,如图27所示,使用纯铜板的情况下,比较经过初期30分钟后的热烧伤照片A和经过60分钟的热烧伤照片B,可确认到几乎没有热特性变化,比较涂敷有Ni的铜板经过初期30分钟后的热烧伤照片C和经过60分钟的热烧伤照片D,可确认到几乎没有热特性变化。
[0201] 在本发明中,隔热层能够以双重结构构成。即,包括:第一隔热层,具有诱捕空气的气袋(Air pocket)而抑制热的对流,从而实现隔热;以及第二隔热层,层叠于上述第一隔热层的一面,抑制热沿着垂直方向传递。其中,第一隔热层为多孔性基材,第二隔热层为石墨。
[0202] 并且,在本发明中,为了提高热纺丝率,还可以包括薄膜,上述薄膜层叠于散热层。该薄膜为包含石墨烯粉末的涂敷膜、石墨烯薄膜、涂敷有纳米溶胶并使其凝胶化或对其进行热处理而形成的膜中的一种,散热用粒子分散在上述纳米溶胶中。
[0203] 其中,涂敷散热用粒子分散的纳米溶胶并使其凝胶化或对其进行热处理而形成的膜,将散热用粒子分散的纳米溶胶涂敷在散热层,并使其干燥,形成凝胶化膜后,对其进行热处理来形成的陶瓷涂敷膜,包含石墨烯粉末的涂敷膜是利用涂敷、深涂敷、辊涂敷等方法来在散热层涂敷混合石墨烯粉末的粘结剂而形成的,石墨烯薄膜是指,由不含如粘结剂的异种物质的纯石墨烯构成的薄膜。
[0204] 并且,在本发明中,在散热层的表面形成如微凹(micro dimple)的凹凸,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从散热层向外部放出热的效率。
[0205] 图28为用于从概念角度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隔热片在便携式终端中的安装位置的剖视图。
[0206] 本发明的上述隔热片安装于便携式终端的各种区域,使在便携式终端的发热配件产生的热扩散(Spreading),来进行散热,并抑制热传递到外部。
[0207] 因此,为了防止因在便携式终端的运行中产生的热而受到低温烧伤,隔热片内置于便携式终端的内部。
[0208] 即,如图28所示,便携式终端包括:支架7100,用于使便携式终端驱动的各种配件安装在上述支架7100;显示面板7200,安装在上述支架;垫层7300,位于支架7100和显示面板7200之间;柔性印刷电路板7400,封装有应用处理器集成电路及电源管理器集成电路7410;热界面材料(TIM,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糊剂7420,介于应用处理器集成电路及电源管理器集成电路7410和支架7100之间,能够传递热;后盖7700,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设置;内盖7500,位于上述柔性印刷电路板7400和上述后盖7700之间,用于覆盖上述支架
7100及上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以及全球用户身份模块(USIM)芯片及微存储器安装壳7600,设于上述内盖。
[0209] 显示面板7200为能够显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或液晶显示器(LCD)面板等画面的面板,在便携式终端的前面暴露,后盖安装于便携式终端的后面。
[0210] 在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的便携式终端中,优选地,隔热片安装在与支架7100对置的垫层7300区域A、柔性印刷电路板7400和内盖7500之间区域B、全球用户身份模块芯片及微存储器安装壳7600区域C及后盖7700区域D中的至少一个区域。
[0211] 以上,以特定的优选实施例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及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的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和修改。
[0212]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213] 本发明提供能够使电子设备的发热配件产生的热扩散,来防止发热配件的劣化,并阻隔发热配件产生的热传递到其他配件的隔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