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80057000.9

文献号 : CN10475518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林智城大山秀隆香川正志

申请人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从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具有液体吸收性纤维及混入物的材料中分离出所述液体吸收性纤维的分离装置。包括:壳体;间隔构件,所述间隔构件将所述壳体内的空间划分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投入口,所述投入口使所述材料随着空气流投入到所述第一空间内;旋转构件,所述旋转构件被容纳在所述第一空间内,搅拌所述材料并将其开纤;以及排出口,所述排出口使被所述旋转构件开纤的所述材料中的所述液体吸收性纤维随着空气流从所述第一空间内排出。所述间隔构件具有将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连通的多个贯通孔。在所述第二空间,设置有吸引所述第二空间内的空气的吸气口,所述吸气口通过所述间隔构件的所述贯通孔吸入浮游在所述第二空间内的液体吸收性纤维。

权利要求 :

1.一种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从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具有液体吸收性纤维以及混入物的材料中分离出所述液体吸收性纤维,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

间隔构件,所述间隔构件将所述壳体内的空间划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

投入口,所述投入口使所述材料随着空气流投入到所述第一空间内;

旋转构件,所述旋转构件被容纳在所述第一空间内,搅拌所述材料并将所述材料开纤;

以及

排出口,所述排出口使被所述旋转构件开纤的所述材料中的所述液体吸收性纤维随着空气流从所述第一空间内排出,所述间隔构件具有将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连通的多个贯通孔,在所述第二空间,设置有吸引所述第二空间内的空气的吸气口,所述吸气口通过所述间隔构件的所述贯通孔吸入浮游在所述第二空间内的液体吸收性纤维,设置在与所述排出口对向的位置处的贯通孔的开口面积比设置在与所述投入口对向的位置处的贯通孔的开口面积大,设置在与所述排出口对向的位置处的贯通孔的开口率比设置在与所述投入口对向的位置处的贯通孔的开口率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间位于与第一空间的下方邻接的位置,所述壳体具有:顶板部和沿着所述顶板部的周缘部设置并从侧方包围所述空间的侧壁部,所述吸气口形成于所述侧壁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从所述投入口朝向所述排出口的方向作为规定方向的情况下,对于在所述侧壁部之中沿着所述规定方向配置的侧壁部,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并列地设置多个所述吸气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在所述壳体外方的吸引导管的前端部被连接到所述侧壁部的开口部,在所述侧壁部形成所述吸气口,所述吸引导管的底面是随着接近所述壳体而下降的倾斜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间位于与所述第一空间的下方邻接的位置,在将从所述投入口朝向所述排出口的方向作为规定方向的情况下,具有所述吸气口的管构件以使管轴方向沿着所述规定方向的姿势被插入配置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管构件的上部被倾斜构件覆盖,所述倾斜构件具有从水平方向以规定的倾斜坡度倾斜的上表面。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没有底面,所述壳体的下端缘部开口,

在所述壳体的下端缘部的下方,与所述第二空间对向地设置有带构件,利用所述带构件的上表面阻挡在所述第二空间落下的落下物,并且,通过所述带构件的移动,将被阻挡的所述落下物向所述壳体之外输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从所述投入口朝向所述排出口的方向作为规定方向的情况下,所述旋转构件具有:使轴向沿着所述规定方向地设定的公转轴、以及一边围绕所述公转轴公转一边围绕使轴向沿着所述规定方向地设定的自转轴自转的轴构件,所述轴构件具有突起部。

8.一种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方法,所述分离方法从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具有液体吸收性纤维及混入物的材料中分离出所述液体吸收性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间隔构件将壳体内的空间划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

使所述材料随着空气流从投入口投入到所述第一空间内;

借助容纳在所述第一空间内的旋转构件搅拌所述材料并将所述材料开纤;

使被所述旋转构件开纤的所述材料之中的所述液体吸收性纤维随着空气流经由排出口从所述第一空间内排出;以及配置在所述第二空间的吸气口吸引所述第二空间内的空气,由此,通过形成于所述间隔构件的贯通孔吸入浮游在所述第二空间内的液体吸收性纤维,设置在与所述排出口对向的位置处的贯通孔的开口面积比设置在与所述投入口对向的位置处的贯通孔的开口面积大,设置在与所述排出口对向的位置处的贯通孔的开口率比设置在与所述投入口对向的位置处的贯通孔的开口率大。

说明书 :

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从与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中分离出纸浆纤维等液体吸收性纤维的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过去,作为一次性尿布或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的材料,使用纸浆纤维等液体吸收性纤维或高吸收性聚合物(下面,称为SAP)等。
[0003] 并且,最近,从资源再利用的观点出发,不直接将吸收性物品的次品或吸收体的次品等废料进行废弃处理,从该废料中回收纸浆纤维或SAP等能够再利用的材料。
[0004] 关于这一点,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从混合有纸浆纤维及SAP等的废料中分离、回收纸浆纤维和SAP的装置。
[0005] 详细地说,该装置具有壳体,在壳体内容纳有用于开纤的三个旋转构件。另外,在壳体的顶板部设置有投入口和排出口,作为底部,设置有网格构件。并且,废料从投入口随着空气流被投入到壳体内,该废料被三个上述吸收构件开纤。并且,在被开纤的废料中,对于纸浆纤维,随着空气流被从排出口排出并回收,另一方面,对于比纸浆纤维比重大的SAP等,通过作为底部的网格构件的开口落下而被回收。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360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0] 但是,在上述装置中,纸浆纤维也会以某种比例通过上述网格构件的开口,其结果是,存在着导致纸浆纤维的回收率降低的担忧。
[0011]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高纸浆纤维等液体吸收性纤维的回收率。
[0012] 解决壳体的手段
[0013]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的主要发明,是一种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0014] 所述分离装置从具有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液体吸收性纤维以及混入物的材料中分离出所述液体吸收性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5] 壳体;
[0016] 间隔构件,所述间隔构件将所述壳体内的空间划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
[0017] 投入口,所述投入口使所述材料随着空气流投入到所述第一空间内;
[0018] 旋转构件,所述旋转构件被容纳在所述第一空间内,搅拌所述材料并将所述材料开纤;以及
[0019] 排出口,所述排出口使被所述旋转构件开纤的所述材料中的所述液体吸收性纤维随着空气流从所述第一空间内排出,
[0020] 所述间隔构件具有将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连通的多个贯通孔,[0021] 在所述第二空间中,设置有吸引所述第二空间内的空气的吸气口,所述吸气口通过所述间隔构件的所述贯通孔吸入浮游在所述第二空间内的液体吸收性纤维。
[0022] 另外,一种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方法,所述分离方法从具有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液体吸收性纤维及混入物的材料中分离出所述液体吸收性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
[0023] 利用间隔构件将壳体内的空间划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
[0024] 使所述材料随着空气流从投入口投入到所述第一空间内;
[0025] 借助容纳在所述第一空间内的旋转构件,搅拌所述材料并将其开纤;
[0026] 使被所述旋转构件开纤的所述材料中的所述液体吸收性纤维随着空气流经由排出口从所述第一空间内排出;以及
[0027] 配置在所述第二空间中的吸气口吸引所述第二空间内的空气,由此,通过形成在所述间隔构件上的贯通孔吸入浮游在所述第二空间内浮游的液体吸收性纤维。
[0028] 对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通过本说明书及附图的记载,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0029] 发明的效果
[0030]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高纸浆纤维等液体吸收性纤维的回收率。

附图说明

[0031] 图1A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分离装置10的概略纵剖视图。
[0032] 图1B是图1A中的B-B向视图。
[0033] 图1C是图1A中的C-C向视图。
[0034] 图2A主要是放大地表示分离装置10中的上半部的概略纵剖视图。
[0035] 图2B是图2A中的B-B向视图。
[0036] 图2C是图2A中的C-C向视图。
[0037] 图3是从前后方向观察轴构件33的一个突起部组G33t的图。
[0038] 图4是表示在轴构件33的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之间使彼此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情况下的环形带B33的绕设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图。
[0039] 图5A是分别配置在壳体20内的空间SP20中的前方位置及中间位置上的截面为圆弧形状的间隔板26的概略展开图,图5B是作为贯通孔26h具有长度方向与公转方向平行的长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的间隔板26的概略展开图。
[0040] 图6A是表示从壳体20的间隙G侵入的外部空气将落下物分离为SAP及夹杂物与纸浆纤维两者的状况的概略纵剖视图。
[0041] 图6B是表示形成在壳体20内的纤维球被侵入的空气排出到壳体20外、并被分离构件70的第一筛网构件72捕捉的状态的概略纵剖视图。
[0042] 图7A是表示吸气口29的变形例的概略纵剖视图,图7B是图7A中的B-B向视图。
[0043] 图8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分离装置10a的概略纵剖视图。
[0044] 图9A是表示与其它实施方式有关的旋转构件130的概略纵剖视图,图9B是图9A中的B-B向视图。
[0045] 图10是表示与其它实施方式有关的旋转构件30a的概略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根据本说明书及附图的记载,至少可弄清楚以下事项。
[0047] 一种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从具有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液体吸收性纤维及混入物的材料中分离出所述液体吸收性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
[0048] 壳体;
[0049] 间隔构件,所述间隔构件将所述壳体内的空间划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
[0050] 投入口,所述投入口使所述材料随着空气流投入到所述第一空间内;
[0051] 旋转构件,所述旋转构件被容纳在所述第一空间内,搅拌所述材料并将所述材料开纤;以及
[0052] 排出口,所述排出口使被所述旋转构件开纤的所述材料中的所述液体吸收性纤维随着空气流从所述第一空间内排出,
[0053] 所述间隔构件具有将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连通的多个贯通孔,[0054] 在所述第二空间,设置有吸引所述第二空间内的空气的吸气口,所述吸气口通过所述间隔构件的所述贯通孔吸入浮游在所述第二空间内的液体吸收性纤维。
[0055] 根据这种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被投入的材料被间隔构件有效地留在第一空间内。因而,该材料被第一空间内的旋转构件可靠地并且充分地搅拌、开纤,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从材料中回收液体吸收性纤维。
[0056] 另外,即使在万一液体吸收性纤维通过间隔构件的贯通孔进入第二空间内的情况下,浮游在该第二空间内的液体吸收性纤维也会被设置于该第二空间的吸气口吸入并回收。因而,可以提高液体吸收性纤维的回收率。
[0057] 进而,在包含在材料中的混入物中比重比较大的混入物(例如,高吸收性聚合物等比液体吸收性纤维比重大的混入物),易于基于由旋转构件赋予的离心力等通过间隔构件的贯通孔进入第二空间,借此,这种混入物也能够高效率地回收。
[0058] 优选地,在这种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中,
[0059] 所述第二空间邻接地位于所述第一空间的下方,
[0060] 所述壳体具有顶板部、沿着所述顶板部的周缘设置并从侧方包围所述空间的侧壁部,
[0061] 所述吸气口形成在所述侧部壁。
[0062] 根据这种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由于吸气口设置在侧壁部,所以,该吸气口从大致侧方吸入第二空间内的空气。因而,即使在假定第二空间下落到下方的混入物堆积到该第二空间的下方的底部的情况下,该吸气口也基本上不吸入这些混入物,而可以专门选择性地并且优先地吸入浮游在第二空间的空中的液体吸收性纤维。并且,借此,能够高纯度地回收第二空间内的液体吸收性纤维。
[0063] 优选地,在这种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中,
[0064] 在将从所述投入口朝向所述排出口的方向作为规定方向的情况下,
[0065] 在所述侧壁部之中,对于沿着所述规定方向配置的侧壁部,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并列地设置有多个所述吸气口。
[0066] 根据这种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由于多个吸气口在规定方向上并列地设置,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吸气口相互之间的吸引力的平衡调整。并且,借此,能够对于上述的规定方向几乎没有偏离地大致均匀地吸入第二空间内的空气。
[0067] 优选地,在这种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中,
[0068] 通过将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方的吸引导管的前端部连接到所述侧壁部的开口部上,所述吸气口被形成于所述侧壁部,
[0069] 所述吸引导管的底面是随着接近于所述壳体而下降的倾斜面。
[0070] 根据这种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即使在万一混入物被吸入吸气口的情况下,若这些混合物由于自身重量而落下到吸引导管的底面,则由于该底面的倾斜,混入物会滑落并且被引导返回到壳体内。因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应选择性地吸入液体吸收性纤维的吸气口错误地吸入混入物而将该混入物与液体吸收性纤维一起回收的事态。
[0071] 优选地,在这种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中,
[0072] 所述第二空间邻接地位于所述第一空间的下方,
[0073] 在将从所述投入口朝向所述排出口的方向作为规定方向的情况下,
[0074] 具有所述吸气口的管构件以使管轴方向沿着所述规定方向的姿势被插入配置于所述第二空间内,
[0075] 所述管构件的上部被具有从水平方向以规定的斜率倾斜的上表面的倾斜构件覆盖。
[0076] 根据这种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通过从管构件的吸气口吸入第二空间内的空气,可以吸入并回收第二空间内的液体吸收性纤维。
[0077] 另外,由于上述管构件的上部被倾斜构件覆盖,所以,即使在假设被开纤的材料从管构件的上方落下的情况下,该材料向管构件的上部的堆积也会因倾斜构件的上表面的倾斜而被有效地防止。因而,可以谋求减轻堆积物的除去等维修作业。
[0078] 优选地,在这种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中,
[0079] 所述壳体没有底面,所述壳体的下端缘部开口,
[0080] 在所述壳体的下端缘部的下方,与所述第二空间对向地设置有带构件,利用所述带构件的上表面承接在所述第二空间落下的落下物,并且,通过所述带构件的移动,将承接的所述落下物输送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0081] 根据这种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由于可以利用带构件将在壳体的第二空间落下的落下物输送到壳体的外部,所以,可以防止落下物向壳体底部的堆积。
[0082] 优选地,在这种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中,
[0083] 在将从所述投入口朝向所述排出口的方向作为规定方向的情况下,
[0084] 所述旋转构件具有:在所述规定方向上沿着轴向设定的公转轴、和一边围绕所述公转轴公转一边围绕在所述规定方向上沿着轴向设定的自转轴自转的轴构件,[0085] 所述轴构件具有所述突起部。
[0086] 根据这种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装置,旋转构件具有带有突起部的轴构件,并且,该轴构件通过一边自转一边公转,利用突起部打击材料,对材料进行搅拌、开纤。因而,能够谋求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开纤性能,其结果是,可以提高液体吸收性纤维从材料分离的性能。
[0087] 另外,一种分离方法,所述分离方法从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具有液体吸收性纤维及混入物的材料中分离出所述液体吸收性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
[0088] 利用间隔构件将壳体内的空间划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
[0089] 使所述材料随着空气流从投入口投入到所述第一空间内;
[0090] 利用容纳在所述第一空间内的旋转构件搅拌所述材料并将其开纤;
[0091] 使被所述旋转构件开纤的所述材料中的所述液体吸收性纤维随着空气流经由排出口从所述第一空间内排出;
[0092] 配置于所述第二空间的吸气口吸引所述第二空间内的空气,由此,通过形成在所述间隔构件上的贯通孔吸入浮游在所述第二空间内的液体吸收性纤维。
[0093] 根据这种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材料的分离方法,被投入的材料被间隔构件有效地保留在第一空间内。因而,该材料能够被第一空间内的旋转构件可靠并且充分地搅拌、开纤,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从材料中回收液体吸收性纤维。
[0094] 另外,即使在万一液体吸收性纤维通过间隔构件的贯通孔进入第二空间内的情况下,浮游在该第二空间内的液体吸收性纤维也会被设置于该第二空间的吸气口吸入并回收。因而,可以提高液体吸收性纤维的回收率。
[0095] 进而,包含在材料中的混入物之中比重比较大的混入物(例如,高吸收性聚合物等比液体吸收性纤维比重大的混入物),基于由旋转构件赋予的离心力等,容易通过间隔构件的贯通孔进入第二空间,借此,这些混入物也能够会高效率地回收。
[0096] ===第一种实施方式===
[0097] 图1A至图1C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分离装置10的说明图。图1A是概略纵剖视图,图1B是图1A中的B-B向视图,图1C是图1A中的C-C向视图。另外,为了防止图的错综复杂,包括图1A至图1C在内,在下面使用的全部图中,有时部分地省略本来应当赋予剖面部的剖面线。
[0098] 将作为分离对象的材料的与吸收性物品有关的废料投入到该分离装置10中。废料例如以一次性尿布的吸收体作为主要材料。即,纸浆纤维和混杂在纸浆纤维中的粒状的SAP是该废料的主要材料。
[0099] 作为这种废料的吸收体,例如,通过从在一次性尿布的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尿布的次品中拆下树脂膜制造的防漏片、无纺织物制造的顶部片及背面片、橡胶丝等而获得。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在从尿布中拆下上述各种片等时,例如,热熔性粘结剂的涂布部分或橡胶丝等会以小片的形态作为夹杂物混入到吸收体中。因此,该分离装置10大致将废料分离成纸浆纤维、SAP和夹杂物三者。顺便提及,纸浆纤维是本发明的“液体吸收性纤维”的一个例子。另外,夹杂物和SAP两者是本发明的“混入物”的一个例子,下面,将它们称为“混入物”。
[0100] 分离装置10包括:壳体20;投入口22,所述投入口22开口形成于壳体20的顶板部20c,使废料随着空气流投入到壳体20内;旋转构件30,所述旋转构件30被容纳在壳体20内,对废料进行搅拌并开纤;排出口24,所述排出口24开口形成于壳体20的顶板部20c,使被旋转构件30开纤的废料中的主要是纸浆纤维随着空气流从壳体20内排出;落下物排出机构
60,所述落下物排出机构60与壳体20内的空间SP20对向地配置于壳体20的下方位置,将在壳体20内落下的落下物排出到壳体20的外方;以及分离构件70,所述分离构件70将被落下物排出机构60排出到壳体20的外方的落下物分离成SAP、夹杂物和纸浆纤维。
[0101] 这里,如图1A所示,投入用导管22d及排出用导管24d分别连接到投入口22及排出口24上,进而,在投入用导管22d及排出用导管24d上分别连接有适当的图中未示出的鼓风机。并且,将排出用导管24d的鼓风机的每单位时间的送风量(m3/min)设定得比投入用导管22d的鼓风机的送风量大,借此,从投入口22向排出口24流动的空气流基本上形成于壳体20内的空间SP20的大致上半部分。并且,例如,从投入用导管22d的开口的管端部(图中未示出)投入废料,该废料随着上述空气流从投入口22被送入壳体20内,并且,在该壳体20内被旋转构件30搅拌、开纤之后,主要是纸浆纤维随着空气流从排出口24排出。另外,在该搅拌、开纤时,主要是比纸浆纤维的比重大的SAP及夹杂物作为落下物由于自身重量等在壳体20内落下,被落下物排出机构60承接,并且,被该机构60排出到壳体20之外。另外,在该落下物中还包含除SAP、夹杂物之外的少量的纸浆纤维。并且,排出的落下物被分离构件70分离成纸浆纤维、SAP和夹杂物。
[0102] 下面,对于各个结构20、22、24、30、60、70等进行说明。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顺便提及,上下方向朝向铅直方向,另外,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都朝向水平方向。
[0103] 图2A是主要放大地表示分离装置10中的上半部的概略纵剖视图,图2B是图2A中的B-B向视图,图2C是图2A中的C-C向视图。
[0104] <<<壳体20、投入口22、排出口24>>>
[0105] 如图2A至图2C所示,壳体20是没有底面部的无底箱体,其外观形状构成大致长方体形状。即,具有:大致水平地设置的顶板部20c、从顶板部20c的前后左右四边分别垂下并从四方的侧方包围顶板部20c的下方的空间SP20的四个侧壁部20sf、20sb、20sl、20sr。另外,下面,将从顶板部20c的前缘部垂下的侧壁部20sf称为“前侧壁部20sf”,将从顶板部20c的后缘部垂下的侧壁部20sb称为“后侧壁部20sb”,将从顶板部20c的左缘部垂下的侧壁部20sl称之为“左侧壁部20sl”,将从顶板部20c的右缘部垂下的侧壁部20sr称之为“右侧壁部
20sr”。
[0106] 并且,所述壳体20以使其长度方向沿着前后方向、并且使短的方向(宽度方向)沿着左右方向的姿势被支承在固定到工场的地板部GND上的适当的框架状支承构件12上。
[0107] 如图2A所示,投入口22在顶板部20c的后端部分呈大致矩形地开口形成,另一方面,排出口24在顶板部20c的前端部分呈大致矩形地开口形成。并且,借此,将从投入口22朝向排出口24的方向设定成与前后方向平行。
[0108] 另外,如图2A及图2C所示,通过在壳体20内设置有间隔板26(相当于间隔构件),借助该间隔板26将壳体20内的空间SP20划分成上部空间SP20u(相当于第一空间)和与上部空间SP20u的下方邻接的下部空间SP20d(相当于第二空间)。并且,在上部空间SP20u中容纳有旋转构件30。另外,在间隔板26上形成有将上部空间SP20u和下部空间SP20d连通的多个贯通孔h26、h26···,进而,这些贯通孔h26的开口尺寸被设定成允许废料中的混入物(即,SAP及夹杂物)通过并且限制纸浆纤维通过的开口尺寸。因而,在废料被旋转构件30开纤的过程中,变成能够从纸浆纤维脱离的状态的SAP、夹杂物等混入物迅速地通过贯通孔h26,作为落下物向下部空间SP20d落下,但是,与此相对,纸浆纤维被有效地滞留的上部空间SP20u,而后,该纸浆纤维专门被从顶板部20c的排出口24排出。
[0109] <<<旋转构件30>>>
[0110] 如图2A及图2C所示,旋转构件30具有:使轴向平行地沿着前后方向设定的公转轴C31、和一边围绕公转轴C31公转一边围绕使轴向平行地沿着前后方向设定的自转轴C33自转的多个轴构件33、33···。
[0111] 公转轴C31由使轴向平行地沿着前后方向配置的公转轴形成用轴构件31来实现。公转轴形成用轴构件31具有:筒轴方向与前后方向平行地配置的外管31p和大致同心地通过外管31p的内方的内轴31s。内轴31s的两端被不能相对移动地支承于已经描述过的框架状支承构件12,另一方面,外管31p经由轴承Brg31可围绕内轴31s的轴芯相对旋转地被支承于内轴31s。另外,圆形的凸缘板35f经由适当的连接结构不能相对移动并且大致同心地固定于外管31p的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部,该凸缘板35f以从前方抵接的方式靠近壳体20的前侧壁部20sf设置。同样地,圆形的凸缘板35b经由适当的连接结构不能相对移动并且大致同心地固定于该外管31p的后端部,该凸缘板35b以从后方抵接的方式靠近壳体20的后侧壁部
20sb设置。并且,各个轴构件33、33···以轴向平行地朝向前后方向的状态经由轴承Brg33可旋转地在两端被支承于所述一对凸缘板35f、35b。
[0112] 另一方面,带轮P31f被固定到位于外管31p的前端部的上述凸缘板35f上,并且,旋转动作从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37的带轮P37经由环形带B31(图1C)被输入到该带轮P31f。另外,如图2A及图2B所示,各个轴构件33的后端部从位于该外管31p的后端部的上述凸缘板35b向后方突出,带轮P33分别被固定于各后端部,进而,与这些带轮P33相对应地将带轮P31b固定到内轴31s上。并且,在对应的带轮P33、P31b彼此间绕设环形带B33。
[0113] 因而,当电动机37动作时,外管31p及一对凸缘板35f、35b成一体地旋转,与此相伴,支承于该一对凸缘板35f、35b的各个轴构件33、33···也被从所述一对凸缘板35f、35b赋予旋转力而围绕作为外管31p的周围的公转轴C31公转。并且,这时,由于环形带B33绕设于带轮P33和带轮P31b两者上,所以,伴随着各个轴构件33的公转,各个轴构件33以与公转位置的变化相对应的量自转,借此,利用一个电动机37作为驱动源,进行各个轴构件33的自转动作及公转动作。
[0114] 不过,在该例子中,如图2C所示,作为多个轴构件的一个例子,四个轴构件33、33···在公转方向上以90°的等节距并列地设置。另外,各个轴构件33分别具有突起部组G33t,所述突起部组G33t是如图3所示的多个突起部33t、33t···在自转方向上以60°的等节距成放射状并列构成的。并且,如图2A所示,所述突起部组G33t在轴构件33的轴向上的多个位置以规定的节距设置。因而,能够增加由突起部33t打击废料的频度,能够得到高的开纤性能。
[0115] 另外,在该例子中,各个突起部33t由竖立设置在轴构件33的外周面上的彼此长度相同的棒状构件33t构成,更详细地说,作为棒状构件33t,使用截面为圆形的钢制圆棒,进而,其长度方向朝向轴构件33的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的外方。并且,利用棒状构件33t的外周面打击废料。因而,可以确保大的打击该废料的表面积。另外,由于是棒状构件33t,所以,在相邻的棒状构件33t、33t彼此之间可以确保大的引入废料的空间。但是,这种棒状构件33t并不局限于上述钢制圆棒,例如,也可以是截面为矩形的钢制方棒,也可以是非金属制的圆棒。进而,也可以不用棒状构件33t构成突起部33t,例如,可以根据情况利用板状构件来构成。但是,由于棒状构件33t如上所述可以确保大的引入废料的空间,所以,比板状构件更为理想。
[0116] 另外,在本例子中,使棒状构件33t的长度方向与轴构件33的轴向正交,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即,也可以不正交,只要是交叉的,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打击性能。
[0117] 进而,如可以通过图3和图2C的对比或者从图2A中看出的那样,优选地,对于在轴构件33的轴向上邻接的突起部组G33t、G33t彼此,也可以在自转方向上错开突起部33t彼此的配置位置。在本例子中,对于作为规定的基准的突起部组G33t,与之相邻的突起部组G33t的突起部33t的配置位置在自转方向上错开15°,进而,对于与之相邻的突起部组G33t,在同一方向上进一步同样地错开15°的错开量,该错开操作对于在轴向上排列的全部突起部组G33t、G33t···反复进行。
[0118] 并且,根据这种结构,在属于规定的突起部组G33t的突起部33t刚刚打击了废料之后,还能够利用属于在该轴向上与之相邻的突起部组G33t的突起部33t再度打击同一废料,其结果是,可以增加废料的打击频度。
[0119] 顺便提及,如前面参照图3所述,由于各个突起部组G33t分别在自转方向上以60°节距具有突起部33t,所以,通过上述15°的错开操作,如图2A所示,每隔三个(即,按每四个中有一个的比例)出现突起部33t的配置位置相同的突起部组G33t。
[0120] 但是,错开量并不局限于15°,可以是任意角度,进而,也可以不是如上所述规则地在同一方向上以相同的错开量错开,例如,也可以使错开方向及错开量当中的任一项或者两者是随机的。
[0121] 另外,优选地,如图2A所示,对于在公转方向上相邻的轴构件33、33彼此,也可以在轴向上将突起部组G33t彼此的配置位置错开。在该例子中,相互邻接的轴构件33、33彼此都在轴向上以相同节距PG33t设置突起部组G33t、G33t,因此,相邻的轴构件33、33彼此,以自身的突起部组G33t的位置相互不同的方式配置在属于互为对方的轴构件33的突起部组G33t与在该轴向上相邻的突起部组G33t之间的中间位置。
[0122] 并且,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在规定的轴构件33的突起部组G33t的突起部33t刚刚打击了废料之后,还可以利用在其公转方向上相邻的轴构件33的突起部组G33t的突起部33t再度打击同一废料,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上述废料的打击频度的增加。
[0123] 顺便提及,在图2A中,由于图示相邻的轴构件33、33彼此是困难的,所以,为了方便起见,在位于上部的轴构件33和位于下部的轴构件33之间以突起部组G33t的位置相互不同的方式来表示,但是,在实际上,在图2A中所示的上下两个轴构件33、33彼此具有在公转方向上相互邻接的位置关系。即,具有在公转方向上以90°的间隔相邻的位置关系。
[0124] 进而,优选地,如图2C所示,在轴构件33的公转方向和轴构件33的自转方向之间,优选地,相互的旋转方向相同。例如,优选地,在公转方向为右旋的情况下,与之对应地,自转方向也是右旋的,反之,在公转方向为左旋的情况下,自转方向也是左旋的。并且,这样,突起部33t以轴构件33的公转的速度值与轴构件33的自转的速度值相加得到的高速的速度值打击废料。因而,能够提高给予废料的打击力,这也有助于开纤性能的提高。
[0125] 另外,如上所述,使彼此的旋转方向为相同的方向,通过对图2B所示的环形带B33向带轮P33、P31b的卷绕方法采取措施来实现。即,如图该图2B所示,如果以轴构件33的带轮P33及内轴31s的带轮31b中的一个带轮与环形带B33的内周面抵接、另外一个带轮与该环形带B33的外周面抵接的方式卷绕环形带B33,则可以实现上述旋转方向的统一。顺便提及,假定在想要使轴构件33的公转方向与轴构件33的自转方向之间彼此的旋转方向反向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以轴构件33的带轮P33和内轴31s的带轮P31b两者于无接头带B33的内周面接触的方式卷绕即可。
[0126] 不过,如图2A及图2C所示,前面描述了在壳体20内接近于旋转构件30的下方地设置具有贯通孔h26、h26···的间隔板26的内容,但是,如图2C所示,该间隔板26被弯曲成向下凸的圆弧形状。并且,借此,沿着旋转构件30的旋转轨迹Tr30设置、即突起部33t的前端通过轴构件33的公转和自转描绘出的旋转轨迹Tr30设置,其结果是,与该旋转轨迹Tr30的距离在圆弧方向的全长上保持大致恒定。
[0127] 另外,形成在间隔板26上的贯通孔h26的开口形状或开口面积、配置图案等各种规格,根据前后方向的位置来决定。因此,在该例子中,作为多个种类的一个例子,准备贯通孔h26的规格相互不同的两种间隔板26。
[0128] 例如,如图2A所示,未开纤的块状或者粒状的废料随着从投入口22朝向下方的空气流到达设置在与投入口22对向的后方位置上的间隔板26。因此,以可靠地挡住这些废料为目的,在该后方位置设置有贯通孔h26的开口率(贯通孔h26的面积占间隔板26的板面(也包括贯通孔h26的面积)的比例)设定得小、并且各贯通孔h26的开口面积也设定得小的间隔板26。具体地说,考虑到SAP的粒径为150~850μm等,采用40~50%的开孔率并且交错配置地形成有直径为5mm±1mm的正圆形的多个圆孔的间隔板26。顺便提及,对于上升直径的下限值,从防止堵塞的观点出发来确定。
[0129] 与此相对,在排出口24对向的前方位置,由于由旋转构件30形成的废料的开纤也充分地进行,因此,SAP及夹杂物变得容易从废料的纸浆纤维中分离,另外,纸浆纤维也被充分拆开成丝状而不是块状或者粒状,该纸浆纤维变得容易被空气流上浮。
[0130] 因此,对于设置在该前方位置的间隔板26的贯通孔h26,即使开孔率及开口面积稍大,由于纸浆纤维的通过被抑制,所以,为了促进被旋转构件30的棒状构件33t弹起而飞向间隔板26的方向的SAP及夹杂物的通过,将贯通孔h26的开口面积设定得比所述后方位置的间隔板26的圆孔大,并且,开孔率也设定得比该后方位置的间隔板26的开孔率大。将贯通孔h26的开孔率设定得比所述后方位置的间隔板26的开孔率大,并且,将贯通孔h26的开口面积设定得比该后方位置的间隔板26的圆孔的开口面积大。
[0131] 另外,将贯通孔h26的形状如图5A的拟似概略展开图所示设定成具有长度方向和短的方向(宽度方向)的长孔,并且,使贯通孔h26的长度方向朝向与旋转构件30的公转方向(正确地说,将公转方向投影到间隔板26的板面上而形成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具体地说,在该间隔板26上形成在长度30~155mm×宽度5~35mm的范围内长度比宽度大的尺寸的长孔,所述长孔在50%~65%的开孔率的范围内以比上述后方位置的间隔板26的开口率大的开孔率、并且使长度方向与公转方向正交且交错配置地形成。
[0132] 顺便提及,如图5B的拟似概略展开图所示,在作为贯通孔h26的长孔的长度方向不与公转方向(正确地说,将公转方向投影到间隔板26的板面上而形成的方向)正交的情况下,即,在长孔的长度方向与公转方向平行的情况下,可以认为纸浆纤维会变得容易通过长孔的理由如下所述。首先,由于被充分开纤的纸浆纤维拆散成丝状,所以,与块状或粒状的情况相比,变得难以通过作为贯通孔h26的长孔。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当长孔的长度方向与公转方向平行时,通过旋转构件30的公转而具有向公转方向流动的倾向的纸浆纤维,面向长孔的时间会变得更长,其结果是,变得容易从长孔上脱落。即,当长孔的长度方向与公转方向平行时,与公转方向平行的方向的长孔的尺寸会变大,纸浆纤维容易从长孔脱落。
[0133] 但是,贯通孔h26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如图5A所示的长度方向与前后方向平行的长孔。即,根据情况,可以将贯通孔h26的形状形成如图5B所示的长度方向与左右方向(公转方向)平行的长孔,或者,开口形状也可以形成为正方形的孔,进而,也可以形成开口形状为除矩形以外的多边形形状的孔或者圆孔。
[0134] 另外,在该例子中,间隔板26形成将壳体20的前后方向的全长分成三等分的尺寸。并且,在后方位置配置前一种圆孔的间隔板26,在前方位置和后方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以及前方位置这两个位置,分别配置有后一种长孔的间隔板26。但是,间隔板26的配置图案并不局限于此。
[0135] <<<落下物排出机构60、分离构件70>>>
[0136] 如图1A至图1C所示,落下物排出机构60将支承在所述框架状支承构件12上的带式输送机作为本体。即,落下物排出机构60具有:以上表面作为输送面的环形带62(相当于带构件)、绕设环形带62并规定环形带62的周向轨道的多个辊64、64。并且,这些辊64、64中的至少一个是被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驱动旋转的驱动辊,由该驱动辊使环形带62进行周向动作。
[0137] 这里,作为环形带62的输送面的上表面被设定成大致的水平面,另外,该上表面与壳体20的下端开口对向,并且,位于从下方覆盖该下端开口的整个面的位置。因而,环形带62能够利用该上表面可靠地阻挡作为落下物在壳体20的下部空间SP20d落下的物体。另外,环形带62的上表面的移动方向是前后方向的前方。并且,在比壳体20更靠前方侧的位置,即,在比前侧壁部20sf更靠前方的位置,设定有环形带62的移动方向折回的折回位置P62。
因而,被环形带62的上表面挡住的落下物在前方的折回位置P26从环形带62上落下。并且,从环形带62落下的物体被配置在该折回位置P62的下方的分离构件70分离成纸浆纤维、SAP和夹杂物三种。
[0138] 如图1A至图1C所示,分离构件70包括:第一筛网构件72、配置在第一筛网构件72的下方的第二筛网构件74、和配置在第二筛网构件74的下方的无盖容器76。并且,第一筛网构件72具有多个贯通孔h72、h72···,所述贯通孔h72的开口尺寸被设定成允许SAP及夹杂物通过并且限制纸浆纤维通过的开口尺寸。例如,第一筛网构件72由金属网构成,该金属网作为上述贯通孔h72具有纵向尺寸20~30mm×横向尺寸20~30mm的矩形开口。因而,利用该第一筛网构件72选择性地捕捉纸浆纤维。顺便提及,当不足20mm时,夹杂物容易被金属网捕捉而进入纸浆纤维侧,另一方面,当比30mm大时,纸浆纤维难以被金属网捕捉,分离变得困难。
[0139] 另外,第二筛网构件74也具有多个贯通孔h74,但是,该贯通孔h74的开口尺寸被设定成允许SAP通过并且限制夹杂物通过的开口尺寸。例如,第二筛网构件74也由金属网构成,该金属网作为上述贯通孔h74具有纵向尺寸1.5~2mm×横向尺寸1.5~2mm的矩形开口。因而,借助该第二筛网构件74选择性地捕捉夹杂物。顺便提及,当比1.5mm小时,SAP的贯通孔h74的通过变差,变得容易被金属网捕捉而滞留,另一方面,当比2mm大时,夹杂物变得难以被金属网捕捉而会进入SAP侧,分离变得困难。
[0140] 另外,优选地,如图1A及图1B所示,在前侧壁部20sf的下端缘部与环形带62的上表面之间设置间隙G,另一方面,在后侧壁部20sb、左侧壁部20sl以及右侧壁部20sr的各下端缘部与环形带62的上表面之间不设置间隙而相互抵接,即,使这些下端缘部在该环形带62的上表面上滑动。这样的话,由于基于上述投入口22与排出口24的送风量的差等,壳体20内的空间SP20(SP20d)保持在气压比外部低的负压状态,所以,外部空气从上述间隙G侵入下部空间SP20d内,该侵入的外部空气也有助于SAP及夹杂物和纸浆纤维从落下物中分离。
[0141] 图6A及6B是表示该分离的状态的说明图,这些图都是概略纵剖视图。如图6A所示,首先,通过环形带62的移动,SAP及夹杂物被送往作为移动方向的下游侧的前方,但是,这时,比SAP及夹杂物比重小的纸浆纤维被向后方流动的侵入的外部气体限制向前方的移动,借此,基本上在环形带62的上表面纸浆纤维被旋转而形成纤维球。并且,从而,纤维球停留在壳体20内,而SAP及夹杂物被送往前方,作为其结果,纸浆纤维和SAP及夹杂物被分离。
[0142] 另外,如图6B所示,这些纤维球在滚动的过程中一边将周围的纸浆纤维卷入缠绕一边成长为雪球状。并且,当成长到与上述间隙G相对应的尺寸的纤维球在该间隙G中被环形带62的上表面与壳体20的前侧壁部20sf的下端缘部两者夹着而堵塞时,由于侵入的外部空气变弱,或者纤维球与环形带62之间的摩擦力增大等,被从环形带62赋予的向前方的移动力相对地变大,从而,纤维球被从间隙G排出到壳体20之外。其结果是,由于以该大的纤维球的形态被送往环形带62的折回位置P62,所以,作为纤维球的纸浆纤维被所述第一筛网构件72更可靠地捕捉。
[0143] 另外,优选地,第一筛网构件72具有移送机构,所述移送机构,将被该第一筛网构件72限制通过并被捕捉的纤维球移送向远离在第一筛网构件72处落地的位置P72的位置。例如,在图6B的例子中,作为第一筛网构件72使用平板状的金属网72,并且,通过以上表面的前端部变得比后端部低的方式倾斜地配置该金属丝网72,起着作为上述移送机构的作用。即,落下到作为第一筛网构件72的金属网72的上表面上的纤维球,基于该金属网72的上表面的倾斜坡度而向前方滚动,并且,借此,纤维球被移动到比上述着地位置P72更靠前方的位置。因而,可以有效地避免之后从折回位置P62落下的SAP或夹杂物堆积到被捕捉到第一筛网构件72上的纤维球之上而使筛选作用减退。
[0144] 但是,移送机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例如,作为第一筛网构件72,也可以使用金属网形态的环形带(图中未示出),并且,通过周向旋转驱动该金属网形态的环形带,将落下到该环形带上并被捕捉的纤维球送往前方。
[0145] 不过,在该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A及图1B所示,设置有吸引下部空间SP20d内的空气的吸气口29。并且,根据这种结构,可以借助吸气口29通过间隔板26的贯通孔h26、h26···与空气一起吸入浮游在下部空间SP20d内的纸浆纤维,其结果是,可以提高纸浆纤维的回收率。
[0146] 在图1A及图1B的例子中,这些吸气口29、29···形成于壳体20的左侧壁部20sl及右侧壁部20sr之中的从侧方与下部空间SP20d对向的部分中。另外,这些吸气口29对于左侧壁部20sl及右侧壁部20sr的每一个在前后方向上并列地各形成多个,作为一个例子,各个形成两个。
[0147] 另外,如果按这样在前后方向上并列地设置两个吸气口29、29,则能够谋求前后方向的吸引力分布的均匀化,可以防止在下部空间SP20d内产生滞留点等,其结果是,可以有效地防止纸浆纤维滞留在下部空间SP20d内的特定位置等的故障。
[0148] 另外,由于吸气口29设置于侧壁部20sl、20sr,所以,该吸气口29从大致侧方吸入下部空间SP20d内的空气。因而,对于在下部空间SP20d中落下到下方并堆积在落下物排出机构60的环形带62上的SAP及夹杂物,该吸气口29基本上不吸入,可以只专门吸入浮游在下部空间SP20d的空中的纸浆纤维。并且,从而,能够高纯度地从下部空间SP20d内回收纸浆纤维。
[0149] 如图1B所示,通过将设置在壳体20的外方的吸引导管29d的前端部29de分别连接到贯通形成于各侧壁部20sl、20sr上的矩形的各开口部29e上,来实现这种附属于侧壁部20sl、20sr的吸气口29。另外,在各个吸引导管29d上,经由软管等适当的中转管构件29m连接有鼓风机(图中未示出),借此,能够从上述管端部吸入空气。
[0150] 另外,由于通过从这些吸气口29的空气的吸引,壳体20内的负压水平升高,所以,该吸气口29的空气的吸入量也影响到前面所述的向壳体20内侵入的外部空气的流量。因3
此,一面根据上述纤维球的形成状况一面决定吸气口29的每单位时间的吸入量(m/min)。
[0151] 这里,优选地,如图1B所示,吸引导管29d的管轴方向C29d以随着远离壳体20而上升的倾斜坡度朝向斜上方。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吸引导管29d的前端部29de的吸引方向朝向斜上方,所以,可以利用该具有向上分量的吸引力将壳体20内的纸浆纤维吸起。并且,借此,还能够吸起会落下并堆积到位于壳体20的下方的落下物排出机构60的环形带62的上表面上的纸浆纤维,这也有助于提高纸浆纤维的回收率。该管轴方向C29d从水平方向起的倾斜角度θC29d从比0°大比90°小的范围中选择,优选地,从45°~60°的范围中选择。顺便提及,当比45°小时,在吸引导管29d内SAP等变得难以落下而容易堆积,另一方面,当比60°大时,吸引导管29d的安装变得困难。
[0152] 另外,如上所述,在管轴方向C29d朝向斜上方的情况下,基本上,如图1B所示,吸引导管29d的底面29db形成随着接近壳体20而下降的倾斜面。因而,即使在万一SAP及夹杂物被吸入吸气口29的情况下,只要这些SAP及夹杂物由于自身重量而落下到吸引导管29d的底面29db上,就会通过该底面29db的从水平方向起的倾斜而引导SAP及夹杂物滑落并返回到壳体20内。并且,借此,可以有效地防止本应选择性地吸入纸浆纤维的吸气口29将误吸入的SAP及夹杂物最终与纸浆纤维一起回收的事态。对于这样的底面29db从水平方向起的倾斜角度θ29db,从比0°大比90°小的范围中选择,优选地,从45°~60°的范围中选择。顺便提及,当比45°小时,在吸引导管29d的底面29db中,SAP等变得难以滑落而容易堆积到底面29db上,另一方面,当比60°大时,吸引导管29d的安装变得困难。
[0153] 另外,更优选地,如图1B所示,在吸引导管20d和中转管构件29m的连接位置处的吸引方向被设定成斜下方。并且,这样的话,能够可靠地防止吸入回收的纸浆纤维再次返回到壳体20内的事态。
[0154] 另外,吸气口29的开口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矩形,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除矩形之外的多边形。
[0155]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只在左侧壁部20sl及右侧壁部20sr上设置了这样的吸气口29,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除了左侧壁部20sl及右侧壁部20sr之外,也可以进一步设置于前侧壁部20sf及后侧壁部20sb,或者,也可以根据情况,代替左侧壁部20sl及右侧壁部
20sr,只设置在前侧壁部20sf及后侧壁部20sb两者或者其中的一个上。
[0156] 进而,设置吸气口29的部分并不局限于壳体20的各个侧壁部20sl、20sr、20sf、20sb。例如,也可以如图7A及图7B所示的变形例那样设置。另外,图7A是概略纵剖视图,图7B是图7A中的B-B向视图。
[0157] 在该变形例中,作为具有吸气口29的管构件,圆管29p以管轴方向平行地沿着前后方向的姿势从前方向后方插入下部空间SP20d内地配置。并且,在圆管29p的下表面,作为多个吸气口的一个例子,贯通形成12个吸气口29、29···。详细地说,该下表面,作为多个吸气口的一个例子,具有6个吸气口29、29···在前后方向上排成一列而成的吸气口列G29,并且,这样的吸气口列G29在左右方向上作为多列的一个例子,设置有两列。
[0158] 另外,作为圆管29p的插入方向的前端侧的后侧的管端部,被气密性地密封,但是,作为相反侧的前侧的管端部,突出到壳体20之外,并且,该管端部经由软管等适当的中转管构件29m连接到鼓风机(图中未示出)上。
[0159] 因而,借助该鼓风机的动作,从圆管29p的各个吸气口29吸入下部空间SP20d内的空气,借此,可以回收浮游在下部空间SP20d内的纸浆纤维。
[0160] 另外,在该例子中,如图7B所示,这样的圆管29p在下部空间SP20d内在左右方向上并列地配置着多个,借此,谋求在左右方向上的吸引力分布的均匀化,但是,其个数并无限制,例如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3个以上。
[0161] 另外,在这个例子中,吸气口29的形状被制成长度方向沿着圆管29p的筒轴方向的长度150mm±50mm×宽度8mm~20mm的槽状,但是,其形状并不局限于槽状。另外,长度的上限值基于圆管29的耐变形能力来确定,宽度的下限值从防止堵塞的观点出发来确定。
[0162] 进而,在上面的描述中,作为管构件29p,例举了截面形状为正圆形的圆管29p,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截面形状为矩形形状的方管。
[0163] 另外,在图7A及图7B的例子中,使圆管29p的后侧的管端部突出到壳体20之外并且气密性地密封,但是,根据情况,也可以将软管等适当的中转管构件(图中未示出)连接到该后侧的管端部上,并且,优选经由该中转管构件连接到连接了上述前侧的管端部的鼓风机上。这样,在圆管29p中,可以有效地抑制位于后侧的吸气口29的吸引力变得比前侧弱的吸引力不均匀,从而,在下部空间SP20d的整个前后方向上,可以基本上均匀地吸入纸浆纤维。
[0164] 顺便提及,存在着通过间隔板26的贯通孔h26、h26···(在图7A及7B中未示出)从上部空间SP20u向下部空间SP20d落下的纸浆纤维、SAP及夹杂物堆积到该圆管29p的上表面上的担忧。因此,为了能够避免该堆积,圆管29p的上部被倾斜构件29r覆盖,所述倾斜构件29r具有从水平方向以规定的倾斜坡度倾斜的上表面。在图7A及图7B的例子中,倾斜构件29r例如是将一对平板连接成倒V字形的截面倒V字形构件29r。并且,以截面倒V字形构件
29r的顶尖部29r1位于左右方向的中央位置的方式配置。因而,该截面倒V字形构件29r的上表面具有端部位置比左右方向的中央位置低的倾斜坡度,借此,下落到上表面上的纸浆纤维、SAP及夹杂物在该上表面上迅速地滑落,上述堆积被防止。
[0165] 另外,优选地,如图7B所示,截面倒V字形构件29r的左右方向的各端缘29re、29re成为比圆管29p向侧方伸出而形成帽檐状。并且,这样的话,该帽檐状的部分在吸气口29吸引下落中的SAP及夹杂物时成为障碍物,可以有效地防止吸气口29的SAP及夹杂物的误吸引。
[0166] 不过,从利用这种吸气口29对下部空间SP20d内的纸浆纤维的回收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地,如图1B所示,使落下物排出机构60的环形带62的上表面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从间隔板26的最下方位置P26分离开400~500mm的范围。其理由如下所述。即,这是因为,难以使会一度落在环形带62上的纸浆纤维再次上浮而浮游在空中,最好尽可能地在下落过程中利用吸气口29吸入纸浆纤维。因而,如果如上所述地分离开,则可以格外地减少会堆积到环形带62的上表面上的纸浆纤维的量。但是,在该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已经描述过的那样,由于对于落下到环形带62上的纸浆纤维,能够作为纤维球来回收,所以,通过作为纤维球进行回收,可以防止纸浆纤维的回收率降低。顺便提及,上限值500mm是从抑制分离装置10的大型化的观点出发来确定的。
[0167] 另外,优选地,如图2A所示,在壳体20内的上部空间SP20u中的前后方向上的规定位置,限制废料从投入口22向排出口24的移动的限制构件28从壳体20的顶板部20c垂下。在图2A的例子中,这种限制构件28在前后方向的三个位置相互之间隔开间隔地配置,借此,在上部空间SP20u之中比旋转构件30靠上方的空间被隔成四个区段。详细地说,各个限制构件28都是板状的限制板28,以厚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并且在左右方向的全长上将上部空间SP20u间隔开地配置。另外,如图2C所示,各个限制板28的下端缘部的形状被制成与同旋转构件30相关的轴构件33的突起部33t所描绘的旋转轨迹Tr30相对应的圆弧形的凹形形状,并且,限制板28的下端缘部28d在上下方向上与突起部33t的前端部的旋转轨迹Tr30重叠。
[0168] 因而,能够谋求在壳体20内的废料的滞留时间的可靠的延长,确保长的滞留时间。并且,借此,可以使废料的开纤进行到足够的程度,其结果是,能够谋求纸浆纤维从废料的分离性能的提高,能够以高的纯度回收纸浆纤维。
[0169] 顺便提及,如在图2A中已经描述过的那样,在该例子中,在与旋转构件30有关的四个轴构件33、33···之中,对于在公转方向上相互邻接的轴构件33、33彼此,突起部组G33t彼此的配置位置在轴向上错开。因此,在该例子中,对于这四个轴构件33、33···之中的两个轴构件33、33,形成特定的突起部组G33t与限制板28相干扰的位置关系。例如,在该图2A中,在上侧图示的轴构件33的规定的突起部组G33t存在与限制板28干扰的担忧。因此,在该例子中,从该轴构件33上卸下与限制板28干扰的突起部组G33t。但是,这种避免干扰的对策并不局限于上述对策,例如,如果通过采取突起部组G33t在轴向上的配置节距的扩大或限制板28的厚度减薄等措施,能够顺利地将限制板28收容到在前后方向上相邻的突起部组G33t、G33t彼此之间的间隙中,则也可以不卸下突起部组。
[0170] 另外,在上面的描述中,限制板28的设置数为三个,但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三个,可以是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也可以是四个以上。
[0171] 进而,在上面的描述中,作为各个限制构件28,例举了分别各为一个的限制板28,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即,各限制构件28也可以分别由多个构件构成。例如,限制构件28具有使长度方向沿着下方并从顶板部20c垂下的多个棒状构件(图中未示出),并且,作为限制构件28,也可以使用将各棒状构件在与在左右方向上邻接的棒状构件之间隔开间隔地呈梳子状排列构成的构件。
[0172] ===第二种实施方式===
[0173] 图8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分离装置10a的概略说明图,用纵剖视图表示。在所述第一种实施方式中,例举了所谓的横置式的分离装置10。即,与旋转构件30有关的轴构件33的公转轴C31及自转轴C33的各轴向沿着水平方向的前后,但是,在该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是竖置式的分离装置10a,即,与旋转构件30有关的轴构件33的轴向沿着作为铅直方向的上下方向,并且,主要在该轴构件33的公转轴C31及自转轴C33的各轴向也沿着上下方向这一点上不同。另外,由于除此之外的各点基本上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同样或者类似,所以,对于同样或者类似的结构,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0174] 壳体20a例如是筒轴沿着上下方向平行设定的有底有盖的圆筒体。并且,在其内侧,与壳体20a的内周面隔开间隔并且与壳体20a大致同心地容纳圆筒状的间隔构件26a,借助该间隔构件26a,壳体20a内的空间SP20a被划分成位于壳体20a的中心侧的大致圆柱形的中心侧空间SP20ac(相当于第一空间)、和从外周侧包围中心侧空间SP20ac的大致环形的外周侧空间SP20ae(相当于第二空间)两个空间。并且,在中心侧空间SP20ac中,容纳旋转构件30。
[0175] 这里,该旋转构件30也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情况一样,具有四个轴构件33、33···,另外,各轴构件33围绕自转轴C33自转,同时所述各轴构件33相互围绕共同的公转轴C31公转。即,该分离装置10a还具有使所述四个各自的轴构件33自转及公转用的机构。
具体地说,具有作为公转轴形成用轴构件31的外管31p及内轴31s,具有一对凸缘板35f、
35b,具有轴承Brg31、Brg33,具有带轮P33,P31b,P31f,具有环形带B33、B31等,另外,虽然图
8中没有表示出来,但是,还具有成为驱动源的图1C的电动机37、带轮P37、和环形带B31。并且,进而,各轴构件33在轴向的多个位置还具有突起部组G33t、G33t···。
[0176] 但是,如前面所述,在该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各轴构件33的轴向朝向上下方向,另外,各轴构件33的公转轴C31的轴向也平行地沿着上下方向设定,进而,各轴构件33的自转轴C33的轴向也平行地沿着上下方向设定。
[0177] 另外,在壳体20a的大致圆形的底部20ab,与中心侧空间SP20ac连通地贯通形成投入口22,另外,在壳体20a的大致圆形的盖部20af,与该中心侧空间SP20ac连通地贯通形成排出口24。并且,带有鼓风机的投入用导管22d连接到投入口22上,另一方面,带有鼓风机的排出用导管24d连接到排出口24上,借此,在壳体20a内形成从投入口22向排出口24由下往上流动的空气流。
[0178] 因而,如果从投入用导管22d的图中未示出的管端部投入废料,则废料通过壳体20a内的中心侧空间SP20ac,在该通过过程中被旋转构件30搅拌、开纤。并且,废料之中只有比重小的纸浆纤维随着空气流被从上方的排出口24排出,另一方面,比重大的SAP及夹杂物主要借助由旋转构件30赋予的离心力的作用,飞向作为旋转构件30的半径方向的外方的侧方的圆筒状的间隔构件26a的方向。这里,在该间隔构件26a上,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也形成有多个贯通孔h26a、h26a···,SAP及夹杂物通过该贯通孔h26a被送往外周侧空间SP20ae。并且,在该外周侧空间SP20ae中由于自身重量而落下,被堆积在壳体20a的大致环形的底部20ab上。另外,在该例子中,由作业人员定期地从壳体20a的底部20ab回收堆积的SAP及夹杂物,但是,也可以根据情况,作为壳体20a的底部20ab或者作为底部20ab的一部分,配置带式输送机的环形带(图中未示出),借此,利用环形带的上表面挡住SAP及夹杂物,并且,借助环形带的周向移动,将这些SAP及夹杂物自动排出到壳体20a之外。
[0179] 这里,在该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也存在着纸浆纤维通过间隔构件26a的贯通孔h26a、h26a···进入外周侧空间SP20ae的担忧。因此,以回收这些纸浆纤维为目的,在与外周侧空间SP20ae对向的规定位置,设置有吸入该空间SP20ae的空气吸气口29a。例如,在该图8的例子中,沿着壳体20a的外周方向以大致规定的节距并列地配置多个进气口29a、29a···。因而,能够在外周侧空间SP20ae的全周基本上没有偏差地吸入纸浆纤维。
[0180] 顺便提及,如该图8所示,如果在从壳体20a的底部20ab离开规定高度的位置设置吸气口29a,则对于堆积在该底部20ab上的SAP及夹杂物,基本上不吸入,能够专门选择性地由吸气口29a吸入浮游在外周侧空间SP20ae中的纸浆纤维。并且,借此,能够高纯度地回收纸浆纤维。
[0181] 另外,优选地,对于该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分离装置10a,在中心侧空间SP20ac中的上下方向上的规定位置,设置有限制废料从投入口22向排出口24移动的限制构件28a。在该例子中,圆筒状的间隔构件26a和旋转构件30在相互之间具有间隔地配置,并且,在间隔构件26a的内周面,作为限制构件28a的大致环形的限制板28a向半径方向的内方突出地设置。并且,借助该限制板28a,间隔构件26a和旋转构件30之间的空间在上下方向上被间隔成多个区段。因而,可以延长废料的滞留时间,可以将废料开纤到足够的水平。
[0182] ===其它实施方式===
[0183] 上面,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对本发明的理解变得容易的实施方式,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本发明在不超出其主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变更或改进,并且,不言而喻,在本发明中也包括其等价物。例如,如下面所示的变形是可能的。
[018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吸收性物品的一个例子,例举了一次性尿布,但是,只要是吸收排泄液等液体的物品,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吸收性物品可以是卫生巾,也可以是作为宠物的排泄场所使用的宠物垫。
[018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液体吸收性纤维,例举了纸浆纤维,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即,如果是纤维状具有液体吸收能力的材料,也包括在上述液体吸收性纤维的概念中。
[0186] 在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旋转构件30所具有的轴构件33的公转轴C31及自转轴C33的轴向与作为从投入口22朝向排出口24的规定方向的前后方向平行,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以或多或少的倾斜角度倾斜。即,也可以在大于0°小于等于10°的倾斜角度的范围从作为规定方向的前后方向倾斜,或者,也可以在大于0°小于等于5°的倾斜角度的范围内从作为规定方向的前后方向倾斜,或者,也可以在大于0°小于等于2°的倾斜角度的范围内从作为规定方向的前后方向倾斜。从而,在本发明的与“使轴向沿着从投入口朝向排出口的规定方向设定的公转轴”以及“使轴向沿着规定方向设定的自转轴”有关的“沿着”的一词的含义中,不仅包括相互平行的情况,也包括以上述倾斜角度倾斜的情况。
[018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多个轴构件的一个例子,旋转构件30具有四个轴构件33、33···,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具有一个至三个轴构件33,也可以具有5个以上轴构件33、33···。
[018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轴构件33具有突起部组G33t,作为具有多个突起部的一个例子,突起部组G33t具有6个突起部33t,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突起部组G33t可以具有一个至五个突起部33t,或者,也可以具有七个以上突起部33t、33t···。
[018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一个电动机37作为驱动源,使全部4个轴构件33、33···公转及自转,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分别分成使轴构件33公转用的电动机和使轴构件33自转用的电动机,进而,也可以在各个轴构件33上分别设置自转用的电动机。
[019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于壳体20、20a的材料没有描述,但是,所述壳体20、20a优选利用无色透明、有色透明、无色半透明或者有色半透明的树脂板或者玻璃板形成。这样的话,可以越过壳体20、20a从外方看到壳体20、20a内的开纤状态。并且,借此,可以在早期发现废料的堵塞等异常,在变成重大的麻烦之前能够应对。
[019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对废料进行搅拌、开纤的旋转构件30,例举了具有一边围绕自转轴C33自转一边围绕公转轴C31公转的轴构件33的结构,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图9A及图9B所示的结构。图9A是概略纵剖视图,图9B是图9A中的B-B向视图。另外,在该例子中,也可以将围绕轴向沿着前后方向的旋转轴C130驱动旋转的滚动构件作为旋转构件130的本体,在该滚动构件的外周面,在旋转构件130的周向上以规定节距设置多列矩形板列,所述矩形板列是在沿着旋转轴C130的方向以规定节距将多个矩形板133、133···排成一列梳子状而成的。顺便提及,上述矩形板133、133···相当于本发明的“突起部”。
[0192] 进而,也可以是如图10的概略剖视图所示的结构。即,也可以代替上述旋转构件30,而采用旋转构件30a,所述旋转构件30a将围绕着轴向沿着前后方向的旋转轴C31a驱动旋转的轴构件31a作为旋转构件30a的本体,在轴向的多个位置具有棒状构件组G31at,所述棒状构件组G31at是在该轴构件31a的外周面上呈放射状地竖立设置多个棒状构件31at、
31at···而成的。
[0193] 附图标记说明
[0194] 10 分离装置,10a 分离装置,
[0195] 12 框架状支承构件,
[0196] 20 壳体,
[0197] 20a 壳体,20ab 底部,20af 盖部,
[0198] 20c 顶板部,20sb 后侧壁部,20sf 前侧壁部,
[0199] 20sl 左侧壁部,20sr 右侧壁部,
[0200] 22 投入口,22d 投入用导管,
[0201] 24 排出口,24d 排出用导管,
[0202] 26 间隔板(间隔构件),26a 间隔构件,
[0203] 28 限制板(限制构件),
[0204] 28a 限制板(限制构件),
[0205] 28d 下端缘部,
[0206] 29 吸气口,29a 吸气口,
[0207] 29d 导管,29db 底面、前端部 29de,
[0208] 29e 开口部,
[0209] 29m 中转管构件,
[0210] 29p 圆管(管构件),
[0211] 29r 倾斜构件,29rl 顶尖部,29re 端缘,
[0212] 30 旋转构件,30a 旋转构件,
[0213] 31 公转轴形成用轴构件,
[0214] 31a 轴构件,31at 棒状构件,
[0215] 31p 外管,31s 内轴,
[0216] 33 轴构件,33t 棒状构件(突起部),
[0217] 35b 凸缘板,35f 凸缘板,
[0218] 37 电动机,
[0219] 60 落下物排出机构,62 环形带(带构件),64 辊,
[0220] 70 分离构件,72 第一筛网构件,74 第二筛网构件,76 无盖容器,[0221] 130 旋转构件,133 矩形板(突起部),
[0222] B31 环形带,B33 环形带,
[0223] G29 吸气口列,
[0224] G33t 突起部组,
[0225] G31at 棒状构件组,
[0226] Brg31 轴承,Brg33 轴承,
[0227] H26 贯通孔,h26a 贯通孔,
[0228] h72 贯通孔,h74 贯通孔,
[0229] GND 地板部,
[0230] G 间隙,
[0231] C31 公转轴,C31a 旋转轴,
[0232] C33 自转轴,
[0233] C130 自转轴,
[0234] SP20 空间,SP20u 上部空间(第一空间),SP20d 下部空间(第二空间),[0235] SP20a 空间,
[0236] SP20ac 中心侧空间(第一空间),SP20ae 外周侧空间(第二空间),
[0237] P31b 带轮,P31f 带轮,P33 带轮,P37 带轮,
[0238] P62 折回位置,P72 着地位置,P26 最下位置,
[0239] G 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