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热法制备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量子点的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199536.5

文献号 : CN10476099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覃爱苗杜为林莫荣旺廖雷

申请人 : 桂林理工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热法制备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量子点的方法。将0.0242~0.0969g L-半胱氨酸在氮气的保护下溶解于90mL的纯化水中,加入1~4mL浓度为0.1mol/L的CuCl2溶液,混合均匀后,用浓度为1mol/L的NaOH溶液调节体系的pH值至10~11,将所得溶液转移至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填充量为70%~85%,置于60~140℃烘箱中反应2~12小时。本发明制备的在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荧光量子点荧光强度高,颗粒小且分散均匀,合成方法绿色环保,操作过程简单,合成成本低,可应用于光电及医学等领域。

权利要求 :

1.一种水热法制备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量子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将0.0242~0.0969g L-半胱氨酸溶解于90ml的纯化水中,加入1~4mL浓度为

0.1mol/L的CuCl2溶液,使L-半胱氨酸与CuCl2的摩尔比为4:4~4:1,混合均匀后,用浓度为1mol/L的NaOH溶液调节体系pH值至10~11,整个过程持续通入氮气并伴随搅拌;

(2)将步骤(1)所得溶液立即转移到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填充量为

70%~85%,置于60~140℃烘箱中反应2~1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量子点胶体;

(3)在步骤(2)制备的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量子点胶体中加入30~60mL的无水有机溶剂使其聚沉,经过离心,洗涤,将所得沉淀放入40~6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8~

14小时,得到CuS量子点粉末;

(4)采用600V的电压,激发狭缝和发射狭缝均为10nm的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步骤(2)所得的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量子点胶体的荧光光谱表明,当激发波长为390~410nm时,发射峰在490~520nm处的荧光强度最大;透射电子显微镜即TEM观察表明,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量子点胶体中的CuS颗粒为球形,平均粒径为1.0~4.0 nm,分散性好;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即XRD对步骤(3)所得CuS量子点粉末的结构表征表明,CuS量子点粉末为六方晶型结构的CuS;

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酮和异丙醇中的一种。

说明书 :

一种水热法制备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量子点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L-半胱氨酸为修饰剂和硫源、在水热条件下制备分散性好、在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荧光量子点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量子点具有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限域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从而展现出一些独特的性质,例如:具有宽的激发光谱和窄的发射光谱,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通过调节量子点的尺寸可以改变发光位置等。这些性质使得量子点被广泛应用在电子器件、太阳能电池和生物等领域。CuS纳米粒子作为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半导体材料,在光学、催化等领域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合成硫化铜纳米材料的方法一般需要有机溶剂,合成产生的废液及制备过程易污染环境,同时团聚现象是影响其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探索一种绿色合成方法制备高分散性及光学性能优异的CuS纳米材料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热法制备在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荧光量子点的方法。
[0004] 具体步骤为:
[0005] (1)将0.0242~0.0969g L-半胱氨酸溶解于90ml的纯化水中,加入1~4mL浓度为 0.1mol/L的CuCl2溶液,使L-半胱氨酸与CuCl2的摩尔比为4:4~4:1,混合均匀后,用浓度为1mol/L的NaOH溶液调节体系pH值至10~11,整个过程持续通入氮气并伴随搅拌。
[0006] (2)将步骤(1)所得溶液立即转移到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填充量为70%~85%,置于60~140℃烘箱中反应2~1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量子点胶体。
[0007] (3)在步骤(2)制备的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量子点胶体中加入30~60mL的无水有机溶剂使其聚沉,经过离心,洗涤,将所得沉淀放入40~6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8~14小时,得到CuS量子点粉末。
[0008] (4)采用600V的电压,激发狭缝和发射狭缝均为10nm的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步骤(2)所得的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量子点胶体的荧光光谱表明,当激发波长为390~410nm时,发射峰在490~520nm处的荧光强度最大;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表明,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量子点胶体中的CuS颗粒为球形,平均粒径为1.0~4.0 nm,分散性好;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对步骤(3)所得CuS量子点粉末的结构表征表明,CuS量子点粉末为六方晶型结构的CuS。
[0009] 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酮和异丙醇中的一种。
[0010] 本发明采用水热法、利用L-半胱氨酸为修饰剂和硫源,合成出高分散性、在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荧光量子点,制备的在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荧光量子点荧光强度高,颗粒小且分散均匀,合成方法绿色环保,操作过程简单,合成成本低,可应用于光电及医学等领域。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CuS量子点的荧光图谱。
[0012] 其中:a为激发光谱,b为荧光发射光谱。
[0013] 图2为本发明实例1所制备的CuS量子点的TEM图谱。
[0014]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CuS量子点在修饰剂与CuCl2的摩尔比为4:1,4:2,4:3,4:4的条件下的荧光发射图谱。
[0015]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CuS量子点在不同反应时间条件下的荧光发射图谱。
[0016]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所得CuS量子点与空白对照的荧光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实施例1:
[0018] (1)将0.0485g L-半胱氨酸溶解于90mL的纯化水中,加入2mL浓度为 0.1mol/L的CuCl2溶液,混合均匀后,用浓度为1mol/L的NaOH溶液调节体系pH值至10.5,整个过程持续通入氮气并伴随搅拌。
[0019] (2)将步骤(1)所得溶液立即转移到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填充量为75%,置于100℃烘箱中反应6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荧光量子点胶体。
[0020] (3)采用600V的电压,激发狭缝和发射狭缝均为10nm的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步骤(2)所得的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量子点胶体的荧光光谱表明,当激发波长为410nm时,发射峰在可见光区510nm处的荧光强度最大(见图1);采用TEM观察到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量子点的形貌为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2.56 ± 0.74nm(见图2),分散性好。
[0021] (4)在步骤(2)制备的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荧光量子点胶体中加入40mL的无水甲醇溶剂使其聚沉,经过离心,洗涤,将所得沉淀放入60℃的真空干燥箱干燥12小时,得到CuS量子点粉末样品,XRD的表征结果表明,粉末为六方晶型的CuS。
[0022] 实施例2:
[0023] (1)在氮气的保护下,向四个盛有90mL纯化水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0.0485g L-半胱氨酸,待其溶解后,分别加入1mL、2mL、3mL、4mL 浓度为0.1mol/L的CuCl2溶液,使四个体系中L-半胱氨酸和CuCl2的摩尔比分别为4:1,4:2,4:3和4:4,混合均匀后,用浓度为1mol/L的NaOH溶液分别调节四个体系的pH值至10.5,整个过程持续通入氮气并伴随搅拌。
[0024] (2)将步骤(1)所得溶液立即分别转移到四个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填充量均为75%,置于100℃烘箱中反应6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四组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量子点胶体。
[0025] (3)采用600V的电压,激发狭缝和发射狭缝均为10nm的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步骤(2)所得的四组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量子点胶体的荧光光谱表明,当激发波长为410nm时,L-半胱氨酸与CuCl2的摩尔比为4:2的体系在可见光区510nm处的荧光强度最强(见图3);L-半胱氨酸与CuCl2的摩尔比为4:4的体系有沉淀产生,且有多个发射峰。TEM观察到四个体系中CuS量子点为球形颗粒,其中L-半胱氨酸与CuCl2的摩尔比分别为4:1、4:2和4:3时,CuS量子点的平均粒径分别为2.96±0.84nm,2.56±0.74nm 和1.25±0.39nm,且CuS量子点的粒径分布均匀。
[0026] 实施例3:
[0027] (1)在五个盛有90mL纯化水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0.0485g L-半胱氨酸,待其溶解后,分别加入2mL 浓度为0.1mol/L的CuCl2溶液,混合均匀后,用浓度为1mol/L的NaOH溶液调节五个体系的pH值分别至10.5,整个过程持续通入氮气并伴随搅拌。
[0028] (2)将步骤(1)所得溶液立即分别转移到五个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填充量均为75%,置于100℃烘箱中分别反应2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和10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量子点胶体。
[0029] (3)采用600V的电压,激发狭缝和发射狭缝均为10nm的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步骤(2)所得的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量子点胶体的荧光光谱表明,当激发波长为410nm时,发射峰位于可见光区500~520nm处,其中当反应时间为6小时,荧光强度最强。TEM观察到反应时间为6小时得到的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量子点为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2.56 ± 0.74 nm,分散性好。
[0030] (4)将步骤(2)制备的五组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量子点胶体体系中分别加入40mL的无水甲醇溶剂使其聚沉,经过离心,洗涤,将所得沉淀放入60℃的真空干燥箱干燥12小时,得到粉末样品。XRD的结果表明,粉末均为六方晶型的CuS。
[0031] 实施例4:
[0032] (1)在氮气的保护下,向三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90mL的纯化水后,向第一个锥形瓶中加入0.0485g L-半胱氨酸,待其溶解后,加入2mL浓度为 0.1mol/L的CuCl2溶液,用浓度为1mol/L的NaOH溶液调节该体系的pH值至10.5;向第二个锥形瓶中,加入0.0485g L-半胱氨酸,待其溶解后,用浓度为1mol/L的NaOH溶液调节该体系的pH值至10.5;向第三个锥形瓶中加入2mL 浓度为0.1mol/L的CuCl2溶液,用浓度为1mol/L的NaOH溶液调节该体系的pH值至10.5;整个过程持续通入氮气并伴随搅拌。
[0033] (2)将步骤(1)所得溶液立即分别转移到三个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填充量均为75%,置于100℃烘箱中反应6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一组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CuS量子点胶体(量子点体系)和两个空白样品(分别为L-半胱氨酸体系和CuCl2体系)。
[0034] (3)采用600V的电压,激发狭缝和发射狭缝均为10nm的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步骤(2)所得三个体系的荧光光谱表明,只有CuS荧光量子点体系在可见光区510nm处具有荧光发射峰,而L-半胱氨酸和CuCl2体系均没有明显的发射峰。说明只有CuS荧光量子点在可见光区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