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枪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80056945.9

文献号 : CN10476865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伊藤圭辅常冈正幸

申请人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摘要 :

提供一种当在针阀的前进端处封闭了液体通路时不发生漏液、并且在以微小量喷涂液剂时能够精度较高地进行液量调节的喷枪。该喷枪在阀部(68)的上游侧设有封闭部(80),该封闭部(80)通过使保持于针阀(20)的O型密封圈(78)与设于喷嘴(16)的抵接面(66)相抵接并且弹性变形来封闭液剂的液体通路(24),并且由利用喷嘴孔(60)形成的内嵌合部和针阀(20)的外嵌合部(70)构成平直嵌合部(82)。在针阀(20)前进移动时,在O型密封圈(78)抵接于抵接面(66)之前,且是在针阀(20)的阀部(68)到达了使其与节流部(62)之间的间隙成为最小间隙的位置之后,该平直嵌合部(82)使外嵌合部(70)插入于内嵌合部而与内嵌合部嵌合,并将该嵌合状态保持到O型密封圈(78)抵接于抵接面(66)且进行弹性变形为止。

权利要求 :

1.一种喷枪,其具有筒状的喷嘴(16)和贯穿在该喷嘴(16)的内部的针阀(20、86、88、

94),该喷嘴(16)在前端具有液剂的排出口(18),

在该喷嘴(16)的内周侧设有固定侧节流部(62),另一方面,

在该针阀(20、86、88、94)的前端侧设有作为可动侧节流部的阀部(68、84),在该阀部(68、84)与该固定侧节流部(62)之间形成供上述液剂通过的间隙(S1),利用该针阀(20、

86、88、94)的后退移动使该间隙(S1)变大,利用该针阀(20、86、88、94)的前进移动使该间隙(S1)变小,由此,使经过该间隙(S1)到达上述排出口(18)的上述液剂的液量变化,将自该排出口(18)排出来的上述液剂雾化并向对象物(W)喷涂,该喷枪(10)的特征在于,

将上述固定侧节流部(62)配置于在轴线方向上不与上述阀部(68、84)抵接的位置且是位于该阀部(68、84)整体的径向外侧的位置,从而利用该固定侧节流部(62)和该阀部(68、84)在径向上形成上述间隙(S1),另一方面,该喷枪(10)设有封闭部(80),该封闭部(80)在上述针阀(20、86、88、94)前进移动时,使弹性密封构件(78)在上述喷嘴(16)和该针阀(20、86、88、94)之间沿轴线方向抵接于上述喷嘴(16)和该针阀(20、86、88、94)并且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在上述阀部(68、84)的上游侧将朝向上述排出口(18)的上述液剂的液体通路(24)封闭,并且,在上述喷嘴(16)的前端部的内周侧设有喷嘴孔(60),该喷嘴孔(60)能供上述阀部(68、84)沿轴线方向插入,且在该喷嘴孔(60)的前端具有上述排出口(18),并且由该喷嘴孔(60)的靠后端侧的部位构成上述固定侧节流部(62),而且,将该喷嘴孔(60)的包括该固定侧节流部(62)在内的至少后侧部分设为在整周上沿轴线方向形成为平直形状的内嵌合部,并且,在上述针阀(20、86、88、94)的上述阀部(68、84)的后侧设置外嵌合部(70),该外嵌合部(70)在整周上沿轴线方向形成为平直形状且能与该内嵌合部嵌合,由上述内嵌合部和外嵌合部(70)构成平直嵌合部(82),而且,该平直嵌合部(82)构成为,在上述针阀(20、86、88、94)前进移动时,在上述弹性密封构件(78)在上述喷嘴(16)和该针阀(20、86、88、94)之间抵接于上述喷嘴(16)和该针阀(20、86、88、94)之前,且是在上述阀部(68、84)到达了使其与上述固定侧节流部(62)之间的间隙(S1)成为最小间隙的位置之后,使上述外嵌合部(70)插入于上述内嵌合部而与上述内嵌合部嵌合,并将该嵌合状态保持到该弹性密封构件(78)在该喷嘴(16)和该针阀(20、86、88、94)之间抵接于该喷嘴(16)和该针阀(20、86、88、94)且发生弹性变形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枪,其中,

该喷枪(10)设有止挡机构,该止挡机构在上述针阀(20、86、88、94)前进移动时,在上述封闭部(80)的上述弹性密封构件(78)在上述喷嘴(16)和该针阀(20、86、88、94)之间抵接于上述喷嘴(16)和该针阀(20、86、88、94)并且弹性变形了设定量之后,使上述针阀(20、

86、88、94)的前进移动停止,从而限制该弹性密封构件(78)的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枪,其中,

上述止挡机构包括:

可动侧接触部(74、90),其在上述针阀(20、86、88、94)的比上述外嵌合部(70)靠后侧的位置向径向外侧立起;以及固定侧接触部(64、92),其以在轴线方向上与该可动侧接触部(74、90)相对的状态设于上述喷嘴(16),且能与该可动侧接触部(74、90)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枪,其中,

上述弹性密封构件(78)外套于上述针阀(20、86、88、94),在该针阀(20、86、88、94)的外周面上设有可动侧抵接面,在上述喷嘴(16)的内周面上设有固定侧抵接面(66),该可动侧抵接面与该固定侧抵接面(66)在轴线方向上彼此相对,且该可动侧抵接面和该固定侧抵接面(66)之间在轴线方向上隔着该弹性密封构件(78),能与该弹性密封构件(78)抵接且能使该弹性密封构件(78)弹性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枪,其中,

上述针阀(20)的上述阀部(68)形成为在周向上的至少一处具有倾斜面(72)的前端细的形状,该倾斜面(72)为其与上述固定侧节流部(62)在径向上的间隔距离随着向前端侧去而连续增大的形状,在该倾斜面(72)和该固定侧节流部(62)之间形成上述间隙(S1)的整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枪,其中,

上述针阀(20)的上述阀部(68)形成为在周向上的至少一处具有倾斜面(72)的前端细的形状,该倾斜面(72)为其与上述固定侧节流部(62)在径向上的间隔距离随着向前端侧去而连续增大的形状,在该倾斜面(72)和该固定侧节流部(62)之间形成上述间隙(S1)的整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枪,其中,

在上述针阀(20)中,形成为前端细的形状的上述阀部(68)的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呈弓形,上述倾斜面(72)在沿轴线方向观察时位于该弓形截面的弦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枪,其中,

在上述针阀(20)中,形成为前端细的形状的上述阀部(68)的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呈弓形,上述倾斜面(72)在沿轴线方向观察时位于该弓形截面的弦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枪,其中,

上述针阀(94)的上述阀部(68)在周向上的至少一处具有槽(96、98),该槽(96、98)的槽深随着向前端侧去而连续增大,在该槽(96、98)和上述固定侧节流部(62)之间形成上述间隙(S1)的整体。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枪,其中,

上述针阀(94)的上述阀部(68)在周向上的至少一处具有槽(96、98),该槽(96、98)的槽深随着向前端侧去而连续增大,在该槽(96、98)和上述固定侧节流部(62)之间形成上述间隙(S1)的整体。

说明书 :

喷枪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粘接剂、涂料以及其他液剂雾化从而向对象物喷涂的喷枪,特别涉及一种在针阀装置中具有特征的喷枪。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普遍将喷枪用作用于将粘接剂、涂料、其他各种液剂向对象物喷涂的工具。作为该喷枪,公知有利用空气的喷出气流使液剂雾化从而进行喷涂的空气喷枪、使液剂在施加于该液剂的压力的作用下呈雾状喷出从而向对象物喷涂的无气式喷枪。对于该喷枪,通常使用的是具有针阀,且利用该针阀调节液剂的液量的形式的喷枪。
[0003] 详细而言,以往的喷枪包括筒状的喷嘴和在喷嘴的内部贯穿的针阀,该喷嘴在前端具有液剂的排出口,在喷嘴的内周侧设有固定侧节流部。另一方面,在针阀与节流部之间形成有供液剂通过的间隙。而且,利用针阀的后退移动使间隙变大,另一方面,利用针阀的前进移动使间隙变小。由此,在前端侧设有作为可动侧节流部的阀部,该可动侧节流部能使经过间隙到达排出口的液剂的液量变化。这样一来,利用针阀的进退移动调节自排出口排出的液剂的液量,并且使自空气喷出口喷出的压缩空气与自排出口排出的液剂相冲撞,或者使液剂在施加于液剂的压力的作用下雾化,从而能够向对象物喷涂雾化后的液剂。
[0004] 在图14(a)~图14(c)中,具体示出了这种喷枪中的、利用空气的喷出气流使液剂雾化从而进行喷涂的一个例子的空气喷枪的主要部位。在图14(a)中,示出了空气喷枪的喷嘴200,在喷嘴200和针阀210之间形成有截面呈圆环形状的液体通路202。另外,喷嘴200在前端具有供液剂排出的圆形的排出口204,而且,在与该排出口204连接的后侧部位具有截面呈圆形的内锥面206。内锥面206用前端侧的一部分形成固定侧节流部208。针阀210为截面呈圆形的细杆状(针状)的构件,其前端部形成为外锥形形状的阀部212,该阀部212的外周面形成为朝向前端去而小径化的外锥面214。
[0005] 针阀210能在喷嘴200的中心轴线上沿轴线方向(图14中的左右方向)移动,利用前进移动使阀部212和作为阀座部的上述固定侧节流部208之间的截面呈圆环形状的间隙在径向上变小。而且,通过在前进端使阀部212、详细而言使外锥面214在轴线方向上与节流部208接触,使该径向上的间隙在整个圆周上消失。即,到达排出口204的液体通路202被切断,而能够将其封闭。另外,利用针阀210的后退移动在阀部212和节流部208之间形成截面呈圆环形状的间隙,并且通过使针阀210继续后退移动而使该间隙在径向上变大。然后,利用该间隙的大小变化使通过间隙的液剂的液量变化。即,使自排出口204排出的液剂的液量变化。在此,在喷嘴200的前端的外周隔开规定距离地设有罩216,在该罩216和喷嘴200之间形成有具有空气喷出口220的空气通路218。
[0006] 在该空气喷枪中,利用自空气喷出口220喷出的空气的喷出气流将液剂自排出口204吸出。即,液剂自排出口204排出来。而且,通过压缩空气与该排出来的液剂之间的冲撞,使液剂微粒化从而使其雾化。然后,如图15中示意性地示出的那样,雾化后的液剂的微粒乘着空气的喷出气流而被喷涂于对象物上。需要说明的是,图15中的图示的例子表示的是向后述的较小的对象物W喷涂液剂的情况下的例子。
[0007] 在此,对于使阀部212在针阀210的前进端处与喷嘴200的节流部208沿轴线方向接触从而封闭液体通路202的以往的空气喷枪222,在封闭液体通路202时,会存在因节流部208和阀部212的尺寸公差而导致在阀部212和节流部208之间产生微小的间隙这样的问题。例如,在日本特开2008-12403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指出以往的空气喷枪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另外,在日本实公平6-46523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指出有在封闭液体通路202时因咬入液剂所含的纤维而导致阀部212和节流部208之间产生微小的间隙的问题。
[0008] 另外,还存在有这样的问题:均由金属构成的喷嘴200的节流部208和针阀210的阀部212在封闭液体通路202时相接触或在开关液体通路202时产生摩擦,从而使上述节流部208和阀部212发生不均匀磨损、产生损伤,导致在封闭液体通路202时在节流部208和阀部212之间产生微小的间隙。例如,在日本特开2003-62490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指出了这样的问题。
[0009] 而且,当产生这样的间隙时,会导致液剂从该间隙漏出。漏出来的液剂在排出口204处凝固而导致排出口204局部堵塞、或者漏出来的液剂往下流且凝固而如图16(a)所示的那样导致空气喷出口220的局部堵塞。特别是,在液剂为使微细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溶剂中而成的液剂的情况下,由于固体的颗粒容易成块,因此,容易发生上述的现象。当成为这样的状态时,如图16(b)所示,液剂的喷涂方向会向偏离预定的正确涂布方向的方向不规则地错开,而导致液剂向与原来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喷涂。其结果,例如在向形状较小的对象物W喷涂液剂的情况下,会导致向对象物W的涂布面喷涂的液剂的涂布量不足。
[0010] 另外,在以往的空气喷枪的情况下,除以上的问题以外还产生了以下这样的问题。例如,在向较小的对象物W喷涂液剂的情况下,液剂的适当的涂布量为微小量。在该情况下,为了涂布适当的微小量的液剂,喷嘴200的节流部208和针阀210的阀部212之间的间隙如图14(b)、图14(c)所示那样成为极微小的间隙(例如0.06mm左右)。
[0011] 当在这样的微小的间隙下喷涂液剂时,该微小的间隙容易因液剂而发生堵塞。而且,当在产生了这样的堵塞的情况下涂布液剂时,无法良好地向对象物W喷涂液剂。因此,不得不使针阀210后退来扩大节流部208和阀部212之间的间隙,从而喷涂液剂。
[0012] 然而,在该情况下,当从对象物W附近向对象物W喷涂液剂时,液剂过多地涂布于对象物W,结果导致产生涂布不均或产生涂布于对象物W的液剂淌下等的问题。为了防止产生上述问题,需要扩大空气喷枪和对象物W之间的距离,而拉远液剂相对于对象物W的涂布位置。
[0013] 在该情况下,来自空气喷枪的液剂的喷雾流在到达对象物W之前较大程度地扩散。即,液剂的喷雾范围不必要地扩大。因此,导致没涂布于对象物W而是直接经过对象物W飞散掉的液剂的量增多,没有与对象物W接触而扩散、飞散掉的液剂直接成为液剂损耗而使得成品率较大程度地下降。并且,该情况导致液剂所需的成本增大。
[0014]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为了解决当使针阀的阀部在针阀的前进端处沿轴线方向与喷嘴的节流部接触从而封闭液体通路时,因尺寸公差等而产生泄漏的问题,公开有这样的方案:在喷嘴侧保持有O型密封圈(78),使针阀的阀部在针阀的前进端处与该O型密封圈(78)相接触,在利用喷嘴侧的节流部和针阀的阀部进行封闭的基础上,还利用O型密封圈和阀部进行封闭、即进行双重封闭(双重密封)。然而,在该专利文献3中,由于使针阀的阀部与O型密封圈(78)相接触,因此在液剂的涂布量为微小量时O型密封圈(78)的挠曲量对涂布量产生影响,因此,存在有在以微小量喷涂液剂时的液量调节精度会下降的问题。
[0015] 以上,以空气喷枪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液圧式的无气式喷枪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0016] 现有技术文献
[0017] 专利文献
[001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2403号公报
[0019] 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平6-46523号公报
[0020]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624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21]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22] 本发明以以上的情况为背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在针阀的前进端处封闭了液体通路时能够良好地切断液体通路而不发生漏液、并且在以微小量喷涂液剂时能够精度较高地进行液量调节的喷枪。
[0023]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24]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为一种喷枪,其具有筒状的喷嘴和贯穿在该喷嘴的内部的针阀,该喷嘴在前端具有液剂的排出口,在该喷嘴的内周侧设有固定侧节流部,另一方面,在该针阀的前端侧设有作为可动侧节流部的阀部,在该阀部与该固定侧节流部之间形成供上述液剂通过的间隙,利用该针阀的后退移动使该间隙变大,利用该针阀的前进移动使该间隙变小,由此,使经过该间隙而到达上述排出口的上述液剂的液量变化,将自该排出口排出来的上述液剂雾化并向对象物喷涂,该喷枪的特征在于,将上述固定侧节流部配置于在轴线方向上不与上述阀部抵接的位置且是位于该阀部整体的径向外侧的位置,从而利用该固定侧节流部和该阀部在径向上形成上述间隙;另一方面,该喷枪设有封闭部,该封闭部在上述针阀前进移动时,使弹性密封构件在上述喷嘴和该针阀之间沿轴线方向抵接于上述喷嘴和该针阀并且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在上述阀部的上游侧将朝向上述排出口的上述液剂的液体通路封闭;并且,在上述喷嘴的前端部的内周侧设有喷嘴孔,该喷嘴孔能供上述阀部沿轴线方向插入,且在该喷嘴孔的前端具有上述排出口,并且由该喷嘴孔的靠后端侧的部位构成上述固定侧节流部;而且,将该喷嘴孔的包括该固定侧节流部在内的至少后侧部分设为在整周上沿轴线方向形成为平直形状的内嵌合部;并且,在上述针阀的上述阀部的后侧设置外嵌合部,该外嵌合部在整周上沿轴线方向形成为平直形状且能与该内嵌合部嵌合,由上述内嵌合部和外嵌合部构成平直嵌合部;而且,该平直嵌合部构成为,在上述针阀前进移动时,在上述弹性密封构件在上述喷嘴和该针阀之间抵接于上述喷嘴和该针阀之前,且是在上述阀部到达了使其与上述固定侧节流部之间的间隙成为最小间隙的位置之后,使上述外嵌合部插入于上述内嵌合部而与上述内嵌合部嵌合,并将该嵌合状态保持到该弹性密封构件在该喷嘴和该针阀之间抵接于该喷嘴和该针阀且发生弹性变形为止。
[0025]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为,根据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喷枪,该喷枪设有止挡机构,该止挡机构在上述针阀前进移动时,在上述封闭部的上述弹性密封构件在上述喷嘴和该针阀之间抵接于上述喷嘴和该针阀并且弹性变形了设定量之后,使上述针阀的前进移动停止,从而限制该弹性密封构件的位移。
[0026] 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为,根据上述第二技术方案的喷枪,上述止挡机构包括:可动侧接触部,其在上述针阀的比上述外嵌合部靠后侧的位置向径向外侧立起;以及固定侧接触部,其以在轴线方向上与该可动侧接触部相对的状态设于上述喷嘴,且能与该可动侧接触部相抵接。
[0027] 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为,根据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第三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的喷枪,上述弹性密封构件外套于上述针阀,在该针阀的外周面和上述喷嘴的内周面中的一者上设有可动侧抵接面,在该针阀的外周面和上述喷嘴的内周面中的另一者上设有固定侧抵接面,该可动侧抵接面与该固定侧抵接面在轴线方向上彼此相对,且该可动侧抵接面和该固定侧抵接面之间在轴线方向上隔着该弹性密封构件,能与该弹性密封构件抵接且能使该弹性密封构件弹性变形。
[0028] 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为,根据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第四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的喷枪,上述针阀的上述阀部形成为在周向上的至少一处具有倾斜面的前端细的形状,该倾斜面为其与上述固定侧节流部在径向上的间隔距离随着向前端侧去而连续增大的形状,在该倾斜面和该固定侧节流部之间形成上述间隙的整体。
[0029] 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方案为,根据上述第五技术方案的喷枪,在上述针阀中,形成为前端细的形状的上述阀部的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呈弓形,上述倾斜面在沿轴线方向观察时位于该弓形截面的弦的部分。
[0030] 本发明的第七技术方案为,根据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第四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的喷枪,上述针阀的上述阀部在周向上的至少一处具有槽,该槽的槽深随着向前端侧去而连续增大,在该槽和上述固定侧节流部之间形成上述间隙的整体。
[0031] 发明的效果
[0032] 如上所述,本发明设有封闭部,该封闭部在针阀前进移动时,使弹性密封构件在喷嘴和针阀之间沿轴线方向抵接于该喷嘴和针阀并且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在阀部的上游侧将朝向排出口的液剂的液体通路封闭。
[0033] 即,本发明不是如以往的喷枪那样通过将针阀的阀部直接与对象侧(喷嘴侧)接触来切断且封闭液体通路,而是通过在与阀部分开的阀部的上游侧使弹性密封构件沿轴线方向抵接并且弹性变形,来切断且封闭液体通路。
[0034] 因而,采用本发明,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在针阀的前进端,由在阀部、节流部产生的损伤等导致在阀部和节流部之间产生间隙,尽管液体通路处于封闭状态但仍然会自该间隙发生漏液,该漏液会导致液剂的排出口、根据需要而设置的空气喷出口局部堵塞。
[0035] 然而,如上所述,在采用配置于自阀部向上游侧分离的位置处的弹性密封构件时,若如以往的喷枪那样,在由喷嘴的内锥面的一部分形成的节流部和针阀的外锥形的阀部之间形成间隙,并且利用针阀的进退移动使该间隙变大或变小,来进行利用阀部和节流部进行的液量调节的情况下,会如以下六段内容所说明的那样,产生无法进行液量调节的区域。
[0036] 即,利用在轴线方向和径向上相对的节流部和阀部随着针阀的进退移动而使节流部和阀部之间的间隙变大或变小来进行流量调节,在该情况下,在封闭部的弹性密封构件与在轴线方向上相对的两抵接面相抵接且被该两抵接面夹持的时刻,必须在上述阀部和节流部之间产生一定大小以上的间隙。
[0037] 这也许是因为,为了利用封闭部将液体通路充分密封且将其封闭,必须使弹性密封构件在与抵接面抵接且被抵接面夹持之后进行弹性变形,为此,在弹性密封构件被夹持于抵接面之间之后仍需要使针阀前进移动规定行程,但是,当在弹性密封构件接触于两抵接面的时刻,在阀部和节流部之间没有产生一定大小以上的间隙,而是节流部和阀部之间的间隙成为最小间隙时,针阀刚要前进移动,阀部就沿轴线方向与节流部接触,而无法使针阀进一步前进移动,因而,无法使弹性密封构件弹性变形。因此,在弹性密封构件抵接于两抵接面的时刻,需要在阀部和节流部之间确保一定大小以上的间隙。
[0038] 然而,在阀部和节流部之间确保的上述一定大小以上的间隙在弹性密封构件抵接于两抵接面之后无法用作用于液量调节的间隙。这也许是因为,在弹性密封构件抵接于两抵接面之后,液体通路被上述弹性密封构件和两抵接面、即封闭部在阀部的上游侧封闭。因而,在该过程中,即使因针阀的前进移动而使节流部和阀部之间的间隙变小,也不会因此而进行液量调节,弹性密封构件与两抵接面接触之后的、针阀的前进移动的区域成为无法进行液量调节的区域。
[0039] 以上为针阀进行前进移动的情况,在针阀进行后退移动的情况下也同样如此。即,即使节流部和阀部之间的间隙随着针阀的后退移动而变大,只要弹性密封构件处于与两抵接面相接触的状态,详细而言是弹性密封构件从弹性变形状态到恢复形状并且离开抵接面之前,都无法利用阀部的移动进行液量调节。
[0040] 另外,即使弹性密封构件离开抵接面,在弹性密封构件和抵接面之间的间隙大于阀部和节流部之间的间隙之前,液量实质上由弹性密封构件和抵接面之间的间隙决定,因而,在此期间也无法利用阀部和节流部之间的间隙的变化进行液量调节。
[0041] 这一点在针阀进行前进移动的情况下也相同,在弹性密封构件和抵接面之间的间隙小于阀部和节流部之间的间隙的区域内,无法利用阀部和节流部之间的间隙进行液量调节。产生以上的问题的原因在于,阀部沿轴线方向与节流部抵接或离开节流部而开闭节流部和阀部之间的间隙,由此引起该间隙的大小变化。
[0042] 在此,鉴于以上七段内容所说明的情况,本发明构造为,使节流部在轴线方向上不与阀部抵接。即,以位于阀部整体的径向外侧的状态配置节流部,从而利用节流部和阀部在径向上形成间隙。由此,阀部构造为其长度方向上的任一部位能够插入于节流部,因此,能够避免阀部和节流部在轴线方向上相对移动时彼此直接抵接。
[0043] 另外,节流部和阀部之间的径向上的间隙能够通过例如将阀部的周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随着朝向前端侧去而前端变细的形状来形成。而且,利用针阀的后退移动使该径向上的间隙变大,另一方面,利用针阀的前进移动使该径向上的间隙变小。这样一来,即使在使阀部与节流部之间的径向上的间隙为最小间隙的位置使弹性密封构件与两抵接面相抵接,也能够使针阀继续前进移动,从而能够利用该针阀的前进移动使弹性密封构件在抵接面之间弹性变形。
[0044] 但是,仅通过上述方式,还不能消除无法利用阀部和节流部进行液量调节的区域。为了在从阀部与节流部之间形成最大间隙的位置到阀部与节流部之间形成最小间隙的位置为止的整个范围内,都能够利用阀部和节流部进行液量调节,需要使得在阀部到达了在阀部与节流部之间形成最小间隙的位置之后,使弹性密封构件与两抵接面相抵接,并且,在阀部到达了在阀部与节流部之间形成最小间隙的位置之后,直到弹性密封构件与两抵接面相抵接且进一步弹性变形的期间,实质上在节流部的径向内侧不产生间隙。
[0045] 在此,在本发明中,由设于喷嘴前端部内周侧的喷嘴孔的靠后端侧的部位构成上述节流部,并且,将喷嘴孔的包括该节流部在内的至少后侧部分设为沿轴线方向以平直形状延伸的内嵌合部,另一方面,在针阀的阀部的后侧设置同样沿轴线方向以平直形状延伸且能与内嵌合部嵌合的外嵌合部,利用上述内嵌合部和外嵌合部构成平直嵌合部。而且,使该平直嵌合部构成为,在针阀前进移动时,在弹性密封构件抵接于两抵接面之前,且是阀部到达了使阀部与节流部之间的间隙成为最小间隙的位置之后,使外嵌合部插入于内嵌合部而与内嵌合部嵌合,并将该嵌合状态保持到弹性密封构件与抵接面相抵接且发生弹性变形为止。
[0046] 因此,在本发明中,通过使内嵌合部和外嵌合部嵌合,能够实质上消除内嵌合部和外嵌合部之间的间隙。即,能够实质上消除节流部的径向内侧的间隙。而且,上述内嵌合部和外嵌合部之间的嵌合,在阀部到达了使其与节流部之间的间隙成为最小间隙的位置之后,一直被保持到弹性密封构件与两抵接面相抵接且发生弹性变形为止。
[0047] 即,在本发明中,在针阀前进移动时,在阀部到达了使其与节流部之间的间隙成为最小间隙的位置之后,能够利用内嵌合部和外嵌合部之间的嵌合将节流部的内侧的间隙大小实质上保持为零。然后,弹性密封构件与轴线方向上的两抵接面抵接并且沿轴线方向被两抵接面夹持而进行弹性变形,因此,从在阀部与节流部之间形成最大间隙的位置到在阀部与节流部之间形成最小间隙的位置的整个范围内,能够利用间隙的大小变化无障碍地良好地进行液量调节,并且,能够通过弹性密封构件抵接于两抵接面且进行弹性变形来以密封状态良好地切断且封闭液体通路。
[0048] 因而,采用本发明,能够在针阀的前进端防止漏液并且能够良好地封闭液体通路,因而,能够防止尽管封闭了液体通路但仍然会因在针阀的阀部和节流部之间产生的微小的间隙而导致液剂漏出的情况。由此,能够解决因漏出的液剂凝固而导致无法良好地进行喷涂的问题。而且,还能够利用阀部和节流部精度较高地调节控制经过液体通路到达排出口的液剂的液量。
[0049] 另外,在本发明中,还能够将上述喷嘴孔设为朝向排出口去而前端变细的锥形内周面形状等,但优选的是,将该喷嘴孔做成如下这样的形状,即到排出口为止在整周上沿轴线方向形成为平直形状。
[0050]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二技术方案构造成的喷枪中,设有止挡机构,该止挡机构在针阀前进移动时,在封闭部的弹性密封构件在喷嘴和针阀之间抵接于喷嘴和针阀并且弹性变形了设定量之后,使针阀的前进移动停止,从而限制弹性密封构件的位移,因此,能够防止弹性密封构件过度变形,能够提高弹性密封构件的耐久性。
[0051] 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第三技术方案中,根据上述第二技术方案的喷枪,止挡机构包括:可动侧接触部,其在针阀的比外嵌合部靠后侧的位置向径向外侧立起;以及固定侧接触部,其以在轴线方向上与该可动侧接触部相对的状态设于喷嘴,且能与可动侧接触部相抵接,因此,能够可靠地限制针阀的相对于喷嘴向前进侧移动的端部,从而例如能够防止弹性密封构件的过度的弹性变形等。因而,能够使弹性密封构件可靠地与可动侧接触部和固定侧接触部的两抵接面相抵接从而以被两抵接面夹持的状态进行弹性变形。
[0052] 在此,在弹性密封构件设于靠针阀的一侧的情况下,可动侧接触部能够设于比弹性密封构件靠后侧的位置,但优选的是可动侧接触部设于比弹性密封构件靠前侧的位置。
[0053]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中,根据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第三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的喷枪,弹性密封构件外套于针阀,在针阀的外周面和喷嘴的内周面中的一者上设有可动侧抵接面,在针阀的外周面和喷嘴的内周面中的另一者上设有固定侧抵接面,该可动侧抵接面和固定侧抵接面在轴线方向上隔着弹性密封构件,能与弹性密封构件抵接并且能使弹性密封构件弹性变形,因此,能够使配置于可动侧抵接面和固定侧抵接面的相对面之间的弹性密封构件以外套于针阀的状态稳定地被保持,并且,在针阀的前进移动时,使弹性密封构件相对于可动侧抵接面和固定侧抵接面这两抵接面在径向上精度较佳地定位而使其可靠地抵接于两抵接面,从而能够可靠地夹持弹性密封构件并使其弹性变形。
[0054]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中,根据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第四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的喷枪,针阀的阀部形成为在周向上的至少一处具有从轴线方向观察时为自该阀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到另一端的平坦的倾斜面的前端细的形状,该倾斜面为其与上述节流部在径向上的间隔距离随着向前端侧去而连续增大的形状,在该倾斜面和上述节流部之间形成上述间隙的整体,因此,能够将供涂料排出的间隙的相对于该间隙的整体面积的径向尺寸确保得较大。
[0055] 即,在图14所示的以往的喷枪的情况下,在针阀210的外锥形的阀部212和喷嘴200的内锥面206、具体而言是与节流部208之间形成在整周上以大致恒定大小延伸的环状的间隙。因此,即使决定液剂排出量的间隙的整体面积(横截面的整体面积)具有某种程度的大小,阀部212和节流部208之间的径向上的间隙尺寸也会变小。
[0056] 然而,在本技术方案中,节流部和阀部之间的间隙在周向上限定形成于一处、两处或多处,因此,在将间隙的整体面积设为与图14所示的以往的喷枪的间隙的整体面积相同时,能够增大间隙自身的径向尺寸。另外,优选的是,阀部的周向上的间隙的数量为一处,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大间隙的相对于间隙自身的整体面积的径向尺寸。
[0057] 而且,通过增大间隙,液剂难以在间隙处堵塞,而能够解决因液剂在间隙处堵塞间隙而导致无法良好地喷涂液剂这样的以往的问题。另外,在将间隙的大小设为与图14所示的以往的喷枪的间隙的大小相同时,能够减小间隙的整体面积。由此,能够减少液剂的排出量(喷雾量)。
[0058] 因而,在例如向较小的对象物喷涂液剂的情况下,相比于以往的喷枪,能够使喷枪的位置靠近对象物,而以非常近的距离向对象物喷涂液剂。在该情况下,能够减少被喷雾出的液剂在到达对象物之前喷雾流的扩散,而能够有效地向对象物喷涂液剂。另外,能够使液剂的飞散尽可能地减少,而能够将液剂的损耗抑制得较少,因此,能够提高成品率,从而能够降低液剂所需的成本。
[0059] 在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方案中,根据上述第五技术方案的喷枪,针阀的阀部的截面呈弓形,倾斜面在沿轴线方向观察时为沿弦方向延伸的平坦面,因此,相比于例如采用在沿轴线方向观察时为弯曲、弯折等的倾斜面的情况,能够容易地加工制造针阀的阀部,并且,能够使供涂料排出的间隙的形状简单化而更有效地防止液剂的堵塞。
[0060]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七技术方案中,根据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第四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的喷枪,针阀的阀部在周向上的至少一处具有槽,该槽的槽深随着向前端侧去而连续增大,在该槽和上述节流部之间形成上述间隙的整体,因此,在使液剂的排出口处的间隙的整体面积相同时,能够更有效地增大间隙的径向尺寸。在该情况下,阀部的槽能够形成为横截面呈字母V形形状、字母U形形状或其他的凹状的各种形状。
[0061] 另外,在本技术方案中,例如也可以将槽形状形成为槽宽随着向前端侧去而逐渐增大的形状。另外,优选的是,阀部的周向上的槽的数量为一处,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大间隙的相对于间隙自身的整体面积的径向尺寸(槽深尺寸)。

附图说明

[0062]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喷枪的纵剖视图。
[0063] 图2(a)是表示图1所示的空气喷枪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图,图2(b)是表示构成图1所示的空气喷枪的针阀的主要部位的放大立体图。
[0064] 图3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中的针阀移动时的间隙S1的变化的说明图,图3(a)表示使针阀自图2(a)中的状态向后方移动后的状态,图3(b)表示使针阀自图3(a)中的状态进一步向后方移动后的状态。
[0065] 图4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的空气喷枪在针阀前进移动时的作用的说明图,图4(a)是阀部的后端位于节流部后方的状态,图4(b)与图4(a)连续,是阀部与节流部之间的间隙S1变为最小的状态。
[0066] 图5是与图4(b)连续的、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的空气喷枪的作用的说明图,图5(a)表示阀部的后端通过节流部的后端的状态,图5(b)与图5(a)连续,表示针阀的O型密封圈与抵接面相抵接的状态,图5(c)与图5(b)连续,表示针阀的O型密封圈发生弹性变形而将液体通路密封的状态。
[0067] 图6是表示将该实施方式的间隙S1与比较例的空气喷枪的间隙S1进行比较的说明图,图6(a)表示比较例,图6(b)表示本实施方式。
[0068] 图7是表示将该实施方式和比较例针对阀部的开度和排出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的曲线图。
[0069] 图8是用于说明比较例的空气喷枪在针阀前进移动时的作用的说明图,图8(a)表示阀部的后端位于节流部后方的状态,图8(b)表示针阀自图8(a)中的状态前进移动后的状态。
[0070] 图9是与图8(b)连续的、用于说明比较例的空气喷枪的作用的说明图,图9(a)表示针阀的O型密封圈和抵接面之间的间隙S2小于阀部和节流部之间的间隙S1的状态,图9(b)与图9(a)连续,表示针阀的O型密封圈与抵接面相抵接的状态,图9(c)与图9(b)连续,表示针阀的O型密封圈发生弹性变形并且阀部和节流部相抵接的状态。
[0071]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喷枪的主要部位的图,图10(a)是纵剖视图,图10(b)是构成图10(a)所示的空气喷枪的针阀的立体图。
[0072]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喷枪的主要部位的纵剖视图,图11(a)表示针阀的O型密封圈与抵接面相抵接的状态,图11(b)表示使针阀自图11(a)中的状态向后方移动后的状态。
[0073]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喷枪的主要部位的图,图12(a)为纵剖视图,图12(b)是构成图12(a)所示的空气喷枪的针阀的立体图。
[0074]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喷枪的主要部位的图,图13(a)是纵剖视图,图13(b)是构成图13(a)所示的空气喷枪的针阀的立体图。
[0075] 图14(a)是表示以往的空气喷枪的主要部位的纵剖视图,图14(b)是表示主要部位的横剖面图,并且是图14(c)的XIV(b)-XIV(b)剖面处的局部剖面图,图14(c)是图14(a)的放大图。
[0076] 图15是用于说明以往的空气喷枪的使用例的说明图。
[0077] 图16是用于说明以往的空气喷枪的问题点的说明图,图16(a)表示漏出来的液剂堵塞空气喷出口的局部的例子,图16(b)表示喷涂液剂的方向不规则地偏移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78] 接着,下面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将本发明应用于喷涂液剂的空气喷枪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
[0079] 图1中示出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喷枪(以下简称为喷枪)10。更详细而言,喷枪10构成为在主体部12的前端安装有罩14。
[0080] 图2(a)中示出有成为针阀装置15的主要构成构件的筒状的喷嘴16,在该喷嘴16的内部贯穿有呈细杆状(针状)的针阀20(参照图2(b))。而且,在喷嘴16与针阀20之间形成有供自液剂箱等供给来的液剂流通的液体通路24。另外,液体通路24的一端部借助液体供给口22在主体部12的外周面开口,并且液体通路24的另一端部在主体部12的前端朝向外部开口。由此,能使流经液体通路24的液剂自液体通路24的前端的排出口18向外部喷出。另外,针阀装置15由喷嘴16、针阀20以及喷嘴16和针阀20所包括的各种功能部构成。
[0081] 另一方面,在喷嘴16的外周上形成有供自空气供给口28供给来的空气流通的空气通路26。另外,空气供给口28在主体部12的外周面开口,并且与空气通路26连通。而且,如图2(a)所示,流经空气通路26的空气自形成在罩14的前端和喷嘴16的前端之间的空气喷出口30向外部喷出。
[0082] 在本实施方式的喷枪10中,被压缩机压缩后的空气自空气喷出口30向图1中的左侧喷出,而且,利用因该空气的喷出而产生的负压将液剂自排出口18吸出。即,液剂自排出口18排出。然后,使自空气喷出口30喷出来的压缩空气与该排出来的液剂相冲撞,从而使液剂微粒化进而雾化,由此,雾化后的液剂能够乘着空气的喷出气流而被喷涂于对象物上。
[0083] 而且,在主体部12上安装有引导构件32。该引导构件32是用于引导针阀20的移动的构件,整体呈圆筒状。而且,引导构件32以在其中心部的引导孔34中贯穿有针阀20的状态通过螺纹结合安装于主体部12。详细而言,在该引导构件32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设于主体部12的内螺纹螺纹结合。
[0084] 另外,在引导构件32的前方(图1中的左方),且是在引导构件32和主体部12之间配设有O型密封圈36。该O型密封圈36在引导构件32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压缩,从而能够使针阀20的外周面和主体部12之间气密地密封。通过利用该O型密封圈36进行密封,能够防止液体通路24中的液剂向后方(图1中的右方)漏出。
[0085] 另外,在针阀20的后端设有呈大径的活塞38,该活塞38与金属制的压缩螺旋弹簧40一起被收容在设于主体部12后方的收容室42内,该压缩螺旋弹簧40对活塞38和针阀20向前方施力。而且,在该活塞38上设有在外周面上沿周向延伸的环状的O型密封圈槽44,在该O型密封圈槽44内保持有具有弹性的O型密封圈46。而且,利用该O型密封圈46将活塞38的外周和收容室42的壁部之间气密地密封。
[0086] 另外,在活塞38的后方设有止挡件48,通过该止挡件48与设于活塞38的后端面(图1中的右侧的面)的抵接部50相抵接,来限定活塞38的后退量、即针阀20全开时的阀打开量。在此,止挡件48由外螺纹构件构成,止挡件48与贯通收容室42的壁部的内螺纹孔51螺合,能够通过改变该螺合位置来调整针阀20全开时的阀打开量。
[0087] 另外,在止挡件48的后端部设有调节操作部52。该调节操作部52通过粘接、焊接等方法固定于由外螺纹构件构成的止挡件48的后端部,通过使调节操作部52和止挡件48一体旋转,从而以拨盘的方式对止挡件48的止挡位置进行位置调节。通过操作该调节操作部52使其旋转,从而使止挡件48在收容室42的壁部上前后移动,由此,能够在前后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对相对活塞38的后退而言的止挡位置进行位置调节。即,能够调节针阀20全开时的阀打开量。
[0088] 对于该实施方式的喷枪10,首先,自液剂箱经由液体供给口22向液体通路24内供给液剂。然后,经由空气供给口28向空气通路26内供给来自压缩机的压缩空气,于是,活塞38在该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向图1中的右侧后退移动到头、即、后退移动到抵接部50与预先设定好的止挡件48相抵接的位置。在此,在活塞38和针阀20后退规定量的同时,图2(a)所示的排出口18成为开放规定量的开放状态。然后,在向喷枪10供给空气的同时,液剂自液体通路24的排出口18喷出。此时,空气自空气喷出口30喷出,使液剂雾化从而进行喷雾。另一方面,通过停止供给空气,活塞38和针阀20被弹簧40向前方施力而前进移动,从而封闭排出口18和液体通路24。由此,停止利用喷枪10进行的喷雾。
[0089] 另外,如图2(a)所示,在喷嘴16的前端侧设有锥形部58,该锥形部58的外周面形成为外锥面54,内周面形成为内锥面56。而且,在比该锥形部58靠前端侧的位置设有喷嘴孔60,该喷嘴孔60的截面(横截面)呈圆形且在整周上沿轴线方向(喷嘴16的中心轴线延伸的方向)以大致相同的直径呈平直形状延伸。该喷嘴孔60的前端形成有上述的排出口18,在该喷嘴孔60内沿轴线方向插入后述的阀部68。而且,该喷嘴孔60的后端部(图2(a)中的右端部)做成固定侧的节流部62,在该节流部62与针阀20的阀部68之间形成用于调节液量的间隙。在此,喷嘴孔60的整体成为后述的平直嵌合部82中的内嵌合部。
[0090] 也如图3(a)、图3(b)所示,在喷嘴16上设有固定侧接触部64,该固定侧接触部64自喷嘴孔60的后端向径向外侧呈直角(与喷嘴16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立起。而且,在比该固定侧接触部64靠后方(图3中的右侧)的位置同样地沿径向以呈直角立起的形态设有供后述的O型密封圈78抵接的抵接面66。另外,对于上述固定侧接触部64、抵接面66的作用将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0091] 另一方面,针阀20在细杆状的针阀主体67的前端部具有阀部68,在针阀主体67和阀部68之间设有截面呈圆形且在整周上沿轴线方向以平直形状延伸的外嵌合部70。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阀部68在周向上的一个部位、具体而言是在图3中的上部的一个部位设有随着向前端侧行进而向图3中的下方偏斜的平坦的倾斜面72。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该倾斜面72使阀部68和节流部62在径向上的间隔距离连续增大。因而,本实施方式的阀部68成为随着向前端侧去而壁厚变薄的前端细的形状。另外,节流部62形成于在轴线方向上不与阀部68抵接的位置、且是相对阀部68而言位于径向外侧的位置。
[0092] 在此,如图3(a)、图3(b)中的左侧所示,沿轴线方向观察时倾斜面72设在自阀部68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整个范围内,阀部68的截面成为弓形而倾斜面72沿轴线方向观察时成为沿弦方向延伸的平坦面。由此,在阀部68插入于喷嘴孔60的状态下在阀部68与节流部62之间沿径向形成有从大致新月状至半月状的间隙S1。液体通路24中的液剂能够经过形成在该阀部68和节流部62之间的间隙向外部喷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间隙整体形成在倾斜面72和节流部62之间。另外,阀部68的前端面形成为与轴线方向垂直的平坦面。另外,阀部68的除倾斜面72以外的部分在阀部68插入于喷嘴孔60的状态下成为与该喷嘴孔60的周面嵌合的状态。
[0093] 上述外嵌合部70为能插入于由喷嘴孔60形成的内嵌合部内部而与内嵌合部嵌合的部分,该外嵌合部70的外径设为实质上与内嵌合部、即喷嘴孔60的内径相同,并且设为实质上不会使外嵌合部70和喷嘴孔60之间、详细而言是外嵌合部70和节流部62之间产生间隙的外径。
[0094] 另外,在针阀20上,在比上述的阀部68和外嵌合部70靠后侧的位置(图2(a)中的右侧的位置)设有向径向外侧呈直角立起的可动侧接触部74。而且,在该可动侧接触部74的后侧设有O型密封圈槽76,且在该O型密封圈槽76中保持有作为弹性密封构件的O型密封圈78。另外,O型密封圈槽76的靠针阀20的轴线方向后侧的周壁面(图2(a)中,表示附图标记76的引出线的引出面)在针阀20的外周面上构成可动侧的抵接面,该可动侧的抵接面位于在轴线方向上与设于喷嘴16的内周面的固定侧的抵接面66相对的位置。
而且,在上述固定侧的抵接面66和可动侧的抵接面(O型密封圈槽76的一个侧壁面)之间以外套于针阀20的状态保持并配置有O型密封圈78,如下所述,在针阀20向前进侧移动时,在固定侧接触部64和可动侧接触部74相接触之前,O型密封圈78与固定侧的抵接面66和可动侧的抵接面相抵接且在轴线方向上被固定侧的抵接面66和可动侧的抵接面夹持,被两抵接面压缩从而发生弹性变形。
[0095] 该O型密封圈78与喷嘴16侧的上述抵接面66协作从而构成封闭部80,该封闭部80在阀部68和外嵌合部70的上游侧(图2(a)中的右侧)将液体通路24封闭。即,在针阀20前进时O型密封圈78与抵接面66相抵接且O型密封圈78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以密封状态切断液体通路24,从而将液体通路24封闭。另外,上述的外嵌合部70与由喷嘴孔
60形成的内嵌合部一起构成平直嵌合部82。
[0096]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针阀20前进移动时,在阀部68到达了使其与节流部62之间的间隙S1为最小间隙的位置之后,具体而言是在倾斜面72的在图2(a)中的右端到达了在径向上与节流部62相对的位置之后,且在针阀20侧的O型密封圈78与喷嘴16侧的抵接面66相抵接之前,外嵌合部70插入于形成内嵌合部的喷嘴孔60内且与喷嘴孔60嵌合。而且,将该嵌合状态保持到O型密封圈78与抵接面66相抵接并发生弹性变形而到达规定变形量为止。此时的规定变形量可以是后述的设定弹性变形量,也可以是小于设定弹性变形量的变形量。阀部68、外嵌合部70、O型密封圈78、抵接面66以及形成内嵌合部的喷嘴孔60这些构件的位置和形状如上那样地预先设定好。而且,O型密封圈78发生弹性变形且其变形量到达了预先设定好的弹性变形量时,针阀20侧的可动侧接触部74在轴线方向上与喷嘴16侧的固定侧接触部64相接触,因此针阀20的进一步的前进移动因止挡作用而停止。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使针阀20的前进移动停止且限制O型密封圈78的进一步位移的止挡机构是由可动侧接触部74和固定侧接触部64构成的。
[0097]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3(a)、图3(b)所示,阀部68随着针阀20的进退移动而在节流部62的在图3中的下方沿左右方向进退移动,从而使阀部68和节流部62之间的径向上的间隙S1扩大或缩小。具体而言,通过针阀20的后退移动使间隙S1扩大。另一方面,通过针阀20的前进移动使间隙S1缩小。即,针阀20的前端的阀部68作为可动侧的节流部发挥功能。由此,能使经过间隙S1到达排出口18的液剂的液量变大或变小,而对其进行调节。
[0098] 图4(a)中示出了阀部68的后端、即倾斜面72的后端位于节流部62后方(图4中的右方)的状态。当阀部68从该状态开始随着针阀20的前进移动而向图4中的左侧前进移动时,如图4(b)所示,阀部68的后端(倾斜面72的后端)到达最接近节流部62的位置,而使阀部68与节流部62之间的间隙S1为最小间隙。需要说明的是,该最小间隙的大小稍大于零。
[0099] 此时,与图4(a)所示的状态的相比,针阀20的外嵌合部70的前端和节流部62之间的距离L1变小,另外,与图4(a)所示的状态相比,保持于针阀20的O型密封圈78和喷嘴16侧的抵接面66之间的间隙S2也变小。而且,在图4(b)所示的状态中,O型密封圈78和抵接面66之间的间隙S2大于外嵌合部70的前端和节流部62之间的距离L1。
[0100] 然后,当阀部68进一步前进移动时,如图5(a)所示,阀部68的后端通过节流部62,紧接着成为外嵌合部70与由喷嘴孔60形成的内嵌合部的后端嵌合的状态。在该时刻,O型密封圈78和抵接面66之间仍产生间隙S2。即,在O型密封圈78与抵接面66相抵接之前,外嵌合部70与内嵌合部嵌合。而且,外嵌合部70与由喷嘴孔60形成的内嵌合部嵌合,节流部62的径向内侧的间隙S1的大小实质上为零。
[0101] 总而言之,在O型密封圈78和抵接面66之间产生有间隙S2的状态下,首先,利用外嵌合部70和内嵌合部之间的嵌合使节流部62的径向内侧的间隙S1实质上消除。然后,如图5(b)所示,通过使阀部68进一步前进移动,而使O型密封圈78与抵接面66相抵接。因而,在该时刻,O型密封圈78和抵接面66之间的间隙S2的大小为零。但是,在该时刻,利用O型密封圈78和抵接面66进行的密封还称不上十分充分。然后,当阀部68进一步前进移动时,相伴与此,O型密封圈78发生弹性变形,而提高O型密封圈78相对于抵接面66的密合力。外嵌合部70和由喷嘴孔60形成的内嵌合部之间的嵌合在此期间保持不变,节流部62的径向内侧的间隙的大小实质上依然保持为零。
[0102] 然后,如图5(c)所示,阀部68进一步前进移动,而使O型密封圈78弹性变形至预先设定好的变形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O型密封圈78弹性变形至设定好的变形量、例如图5(c)中的左右方向上的挠曲量为0.15mm时,针阀20侧的可动侧接触部74沿轴线方向与喷嘴16侧的固定侧接触部64相接触,在此,针阀20、即阀部68的前进移动停止。而且,在该时刻,在与阀部68的位置不同的靠上游侧的位置处利用O型密封圈78和抵接面66以充分的密封状态封闭液体通路24。
[0103] 以上为针阀20进行前进移动时的动作,针阀20进行后退移动时的动作与上述动作相反。
[0104] 在以上的本实施方式中,阀部68和节流部62之间的间隙S1仅限定于周向上的一处,成为汇集的形式,因此,在使间隙S1的整体面积(横截面的面积)与图14所示的以往的喷枪的间隙的整体面积相同时,能够增大周向上的一处的间隙。另外,在图6中,分别示出了在本实施方式的喷枪中所产生的间隙S1和在作为比较例的、图14所示的以往构造的喷枪中所产生的间隙S1。
[0105] 如图6(a)所示,在比较例的喷枪中,在外锥形的阀部212与喷嘴200的内锥面206、具体而言是与节流部208之间在整周上形成有环状的间隙S1,因此,即使决定液剂的排出量的间隙S1的整体面积(横截面的整体面积)具有某种程度的大小,阀部212和节流部208之间的周向上的一处的间隙也较小。相对于此,如图6(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该间隙S1汇集在周向上的一处,因此,在将间隙S1的整体面积设为与比较例中的间隙S1的整体面积相同时,能够确保周向上一处的间隙较大。
[0106] 在作为一个例子的以往的喷枪中,例如,以排出量a(mg/s)排出液剂所需的间隙S1最大为0.062mm,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以排出量a(mg/s)排出液剂时的间隙S1最大设为0.146mm。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比较例相比,能够确保以实质上相同的排出量排出液剂时的间隙的大小增大为2.4倍左右。
[0107]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间隙S1的整体面积设为与图14所示的以往的喷枪相同时,能够使周向上一处的间隙增大,因而,液剂难以在该间隙发生堵塞。因此,能够解决由液剂在微小的间隙发生堵塞而导致无法良好地喷涂液剂这样的以往的问题。另外,在将周向上的一处的间隙的大小设为与以往的喷枪相同时,能够减小间隙S1的整体面积。由此,能够减少液剂的排出量(喷雾量)。
[0108] 在图7中,与作为比较例的图14所示的以往构造的喷枪相比较地示出了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喷枪10中使阀部68的开度变化时、即、使间隙S1的大小变化时的阀部68的开度和液剂的排出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在曲线图中,纵轴表示液剂的排出量,另外横轴表示阀部68的开度、详细而言表示的是使其开度变化的、图1所示的拨盘式的调节操作部52的旋转量。另外,曲线图中的横轴的数字表示的是在使调节操作部52旋转十六分之一时设为1的、调节操作部52的相对的旋转量。即,旋转量越多则数字越大,因而,阀部68的开度越大。
[0109] 如图7所示,在比较例中例如以大约a(mg/s)的量排出液剂所需的针阀的后退量、即调节操作部的旋转量为6左右,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喷枪10中,排出相同的排出量大约为a(mg/s)的液剂所需的针阀20的后退量、即调节操作部52的旋转量的数值变大到18左右。另外,此时的比较例中的间隙S1为图6(a)所示的0.062mm,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的间隙S1为图6(b)所示的0.146mm,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间隙S1大约为比较例的2.4倍。
[0110] 在比较例的喷枪中,该间隙的大小为能够容许的下限,若减小间隙S1使其小于该下限,则可能引起液剂堵塞。因此,在以往的喷枪的情况下,不得不在该下限以上的较大的间隙的情况下涂布液剂。因而,在该情况下,不得不在排出量大于a(mg/s)的区域、即图7中A′所示的区域涂布液剂。
[0111]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与比较例相比间隙S1较大,因此,能够以少于a(mg/s)的液量涂布液剂。即,能够在图7所示的区域A喷涂液剂。
[0112]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增大间隙S1,因此,能够减少液剂的排出量(喷雾量),因而,例如在向较小的对象物喷涂液剂的情况下,能够使喷枪的位置靠近对象物,而以非常近的距离向对象物喷涂液剂。在该情况下,能够减小被喷雾出的液剂在到达对象物之前喷雾流的扩散,而能够有效地向对象物喷涂液剂。另外,能够使液剂的飞散尽可能地减少,而能够将液剂的损耗抑制得较少。而且,由于能够在接近对象物的位置喷涂适当且少量的液剂,因此,能够解决像以往那样在接近对象物的位置喷涂了过量的液剂的情况下产生涂布不均、附着在对象物上的液剂淌下之类的问题。
[0113] 另外,如从图7中可明确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喷枪10中,与比较例相比,排出量的变化的曲线较为平缓。由此,在作为比较例示出的以往的喷枪的情况下,针阀的位置的略微不同就会导致液量较大程度地变化,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喷枪10中,即使针阀20的位置发生变化液量也不会较大程度地变化,因而具有容易控制液剂的液量的特征。
[0114]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另一较大的特征在于,设有封闭部80,该封闭部80通过使由针阀20所保持的作为弹性密封构件的O型密封圈78沿轴线方向与喷嘴16侧的抵接面66抵接并且使其弹性变形,从而在阀部68的上游侧将朝向排出口18的液剂的液体通路24封闭。采用该本实施方式,能够解决以往的喷枪中所存在的问题,具体而言,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在针阀的前进端,由在阀部、节流部产生的损伤等导致在阀部和节流部之间产生间隙,尽管液体通路处于封闭状态但仍然会自该间隙发生漏液,该漏液会导致液剂的排出口、空气喷出口局部堵塞。
[0115] 当然,也可以考虑将这样的封闭部设于图14所示的以往构造的喷枪上。但是,实际上,在以往构造的喷枪的情况下难以设置这样的封闭部。图8(a)、图8(b)以及图9(a)~图9(c)是为了使其原因明了而示出的比较例的喷枪的连续的说明图。如图8(a)、图8(b)所示,在阀部212的上游侧设置封闭部80A,在利用其O型密封圈78A和抵接面66A之间的抵接而将液体通路202封闭的情况下,在O型密封圈78A随着针阀210的前进移动而抵接于抵接面66A的时刻,必须在阀部212和节流部208之间产生一定大小以上的间隙S1。
[0116] 这也许是因为,为了利用封闭部80A将液体通路202充分密封且将其封闭,必须使O型密封圈78A在与抵接面66A相抵接之后进行弹性变形,为此,在O型密封圈78A与抵接面66A接触之后仍需要使针阀210前进移动规定行程。然而,在比较例的情况下,如图9(b)所示,在O型密封圈78A与抵接面66A接触的时刻,在阀部212和节流部208之间仅产生微小的间隙S1,例如当节流部208和阀部212之间的间隙S1成为最小间隙时,针阀210刚要前进移动,阀部212就沿轴线方向与节流部208接触,而无法使针阀210进一步前进移动。因而,无法使O型密封圈78A弹性变形。因此,在O型密封圈78A抵接于抵接面66A的时刻,需要在阀部212和节流部208之间确保一定大小以上的间隙S1。
[0117] 然而,在阀部212和节流部208之间确保的上述的一定大小以上的间隙S1在O型密封圈78A抵接于抵接面66A之后无法用作用于调节液量的间隙。这也许是因为,在O型密封圈78A抵接于抵接面66A之后,液体通路202被O型密封圈78A和抵接面66A、即封闭部80A在阀部212的上游侧封闭。因而,在该过程中,即使因针阀210的前进移动而使节流部208和阀部212之间的间隙S1变小,也不会因此而进行液量调节,O型密封圈78A与抵接面66A接触之后的、针阀210的前进移动的区域成为无法进行液量调节的区域。
[0118] 以上为针阀210进行前进移动的情况,在针阀210进行后退移动的情况下也同样如此,即使节流部208和阀部212之间的间隙S1从图9(c)所示的状态开始随着针阀210的后退移动而变大,只要O型密封圈78A处于与抵接面66A相接触的状态,详细而言是O型密封圈78A从弹性变形状态到恢复形状并且离开抵接面66A之前,都无法利用阀部212的移动进行液量调节。
[0119] 另外,即使O型密封圈78A离开抵接面66A,在O型密封圈78A和抵接面66A之间的间隙S2小于阀部212和节流部208之间的间隙S1的期间、即在图9(a)所示的状态下,液量实质上由O型密封圈78A和抵接面66A之间的间隙S2决定,因而,在此期间无法利用阀部212和节流部208之间的间隙S1的变化进行液量调节。
[0120] 这一点在针阀210进行前进移动的情况下也相同,如图9(a)、图9(b)所示,在O型密封圈78A和抵接面66A之间的间隙S2小于阀部212和节流部208之间的间隙S1的区域内,无法利用阀部212和节流部208之间的间隙S1进行液量调节。产生以上的问题的原因在于,阀部212沿轴线方向与节流部208抵接或离开节流部208而开闭阀部212和节流部208之间的间隙S1,由此引起间隙S1的大小变化。
[0121] 然而,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喷枪10,能够有效地消除这样的问题。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针阀20前进移动时,在O型密封圈78和抵接面66相抵接、总之O型密封圈78和抵接面66之间的间隙S2消失之前,阀部68和节流部62在径向上的间隙S1小于S2,因此,能够实现由该间隙S1对液剂进行的液量调节。另外,在针阀20后退移动时,在间隙S1的大小大于零之前,O型密封圈78和抵接面66分开、即S2大于零,然后,S1<S2,因此,能够与间隙S1的大小变化相应地调节液剂的液量。
[0122] 因而,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防止在针阀20的前进端发生漏液且能够良好地封闭液体通路24,并且能够防止发生以下这样的问题,即、尽管封闭了液体通路但液剂仍会从在针阀中的阀部和节流部之间产生的微小的间隙漏出。因而,能够解决由漏出的液剂凝固导致无法良好地进行喷涂等的问题。而且,还能够利用阀部68和节流部62精度较高地调节控制经过液体通路24到达排出口18的液剂的液量。
[012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可动侧接触部74和固定侧接触部64构成用于限制O型密封圈78位移的止挡机构,该可动侧接触部74在针阀20的比外嵌合部70靠后侧的部位向径向外侧立起,该固定侧接触部64设于喷嘴16,因此,能够防止O型密封圈78过度变形,能够提高O型密封圈78的耐久性。
[0124] 图10(a)、图10(b)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喷枪。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附图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和部位标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如图10(a)所示,在该例子中,将阀部84的整体设为圆锥状,使得其与节流部62之间在整周上沿径向产生间隙S1。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在该实施方式中在针阀86(参照图10(b))的前进端利用封闭部80将液体通路24封闭,因此,也能够有效地防止自阀部84和节流部62之间发生漏液。另外,阀部84的形状除圆锥状以外,还可以是棱锥状、截头圆锥状、截头棱锥状等。
[0125] 图11(a)、图11(b)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喷枪。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可动侧接触部74设于比O型密封圈78靠前侧的位置,但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图10的例子的针阀86中,将可动侧接触部设于比O型密封圈78靠后侧的位置,而且将固定侧接触部设于与可动侧接触部相对应的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针阀88的针阀主体67上的前端面的外周部分设为可动侧接触部90,另一方面,在抵接面66的后方且是在抵接面66的外周侧设有固定侧接触部92。
[0126] 而且,如图11(a)所示,在针阀88的O型密封圈78与抵接面66相抵接的情况下,利用外嵌合部70和节流部62之间的嵌合、以及抵接面66和O型密封圈78之间的抵接来封闭液体通路24。另一方面,如图11(b)所示,针阀88向后方移动,从而使液体通路24开放。另外,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利用可动侧接触部90和固定侧接触部92构成用于限制O型密封圈78过度变形的止挡机构。在这样构造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喷枪中,也能够发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127] 接着,图12(a)、图12(b)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喷枪。本实施方式的针阀94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呈杆状的阀部68上设置截面为字母U形形状的槽96来代替倾斜面72。在此,槽96形成为在阀部68的前端面开口,且随着朝向前端行进而槽的深度连续变深的形状。由此,在槽96和节流部62之间形成有整个间隙,这样一来,相比于图1~图9所示的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减小在阀部68和节流部62之间形成的间隙S1的宽度(图
12(a)中,γ-γ剖视图的左右方向尺寸),而能够获得可与此相应地进一步增大间隙S1的大小(图12(a)中,γ-γ剖视图的上下方向尺寸)的效果。
[0128] 另外,还可以不设置这样的字母U形形状的槽96,而是如图13(a)、图13(b)所示那样在阀部68设置截面呈字母V形形状的槽98,另外,也可以在阀部68设置具有除此之外的截面形状的槽。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随着呈字母V形形状的槽98向前端行进,槽深变深并且槽宽变宽。
[0129]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这些仅为一例示。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均使用O型密封圈作为弹性密封构件,但也可以使用除O型密封圈以外的其他的形式的弹性密封构件,另外,也可以根据情况,将除O型密封圈以外的其他的弹性密封构件设于喷嘴16侧而非如上所述那样设于针阀20侧,将与其相对应的抵接面设于针阀20侧。
[0130] 另外,在本发明中,还可以将阀部68的形状形成为除上述的例子以外的其他各种形状。
[0131]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为将本发明应用于空气喷枪的例子,但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无气式液压喷枪等,而且,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用于喷涂各种液剂的喷枪。
[013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弹性密封构件78在针阀20的外周面上以在轴线方向上的定位状态被保持,但也可以通过例如在喷嘴16的内周面设置嵌合槽而将该弹性密封构件78嵌合保持等方式,从而该弹性密封构件78以定位状态被喷嘴16保持。另外,还可以不在针阀20的外周面、喷嘴16的内周面上设置用于将弹性密封构件78在轴线方向上定位的嵌合用槽,而是以弹性密封构件78能够在轴线方向上移动的方式组装弹性密封构件78。
[0133] 另外,本发明能够由在不偏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了各种变更而成的方式构成。
[0134] 附图标记说明
[0135] 10:空气喷枪;16:喷嘴;18:排出口;20、86、88、94:针阀;30:空气喷出口;60:喷嘴孔;62:节流部(内嵌合部);64、92:固定侧接触部;66:抵接面;68、84:阀部;70:外嵌合部;74:可动侧接触部;78:O型密封圈(弹性密封构件);80:封闭部;82:平直嵌合部;96、98:槽;S1、S2: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