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金属盒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80055287.1

文献号 : CN10478115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贝努瓦·阿诺德让-佛朗索瓦·鲍斯让-劳伦·卜德文森特·玛丽

申请人 : 阿诺德集团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折叠的金属盒(1),特别地用于运送易蠕变的材料,所述盒包括:a.基底面板(4a)和两个相对的第二侧面板(4b),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侧面板(4a)包括保持机构,用于当所述第二侧面板(4b)向外完全折叠时使其保持在所述基底(2)上的直立位置。(2);b.铰接到所述基底(2)的两个相对的第一侧

权利要求 :

1.一种可折叠金属盒,包括:

a.基底;

b.铰接到所述基底上的两个相对的第一侧面板和两个相对的第二侧面板,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侧面板包括保持机构,用于当所述第二侧面板朝向外侧完全外翻时使所述第一侧面板被保持为自己站立在所述基底上的位置上,其中所述保持机构包括:联接元件,

-所述联接元件的下部分临时插入所述基底的角竖立部的上端中,以使对应的第一侧面板被保持在自己站立的位置,-所述联接元件的上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一侧面板的侧竖立部的下端处的开口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中所述保持机构被设计为:使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侧面板被保持为自己站立在位置上,而独立于所述第二侧面板在其朝向外侧完全外翻的位置与其朝向内侧内叠的位置之间的运动且独立于沿相反方向的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侧面板当被保持为自己站立在位置时所具有的张开角度α严格大于90°,所述张开角度α在所述第一侧面板朝向内侧内叠的水平位置与其自己站立的位置之间测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中所述联接元件的上部分固定到所述第一侧面板的侧竖立部的下端处的开口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中

所述保持机构被设计为:允许对应的第一侧面板在站立位置与朝向内侧内叠的位置之间内翻,而不必被提升或移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包括:角支架,其紧固到第一侧面板并能够沿侧向增强相邻的第二侧面板,所述角支架包括:构形元件,其紧固到所述第一侧面板的侧竖立部并被设计为当相邻的第一和第二侧面板组装和锁定时至少部分地覆盖相邻的第二侧面板的侧竖立部的两侧,所述角支架在所述第一侧面板的所述侧竖立部的底部中断和/或以朝向所述第一侧面板的所述侧竖立部的底部倾斜的斜面形终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中

所述基底具有的最大厚度eb小于或等于15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包括支脚(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盒,其中

每个所述支脚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具有沿与所述第一侧面板平行的轴线延伸的细长形状。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盒,其中

所述基底具有近似矩形的形状,所述两个第一和第二侧面板分别对应于所述基底的长边和短边。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张开角度α在90°至120°之间。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张开角度α大于或等于95°。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盒,其中所述角支架始于所述侧竖立部的顶端。

14.一种用于将如权利要求1所述盒清空的方法,所述盒被填装以材料,其中,当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侧面板处于自己站立位置且所述第二侧面板朝向外侧完全外翻时,至少部分进行了清空。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用于将填装以易蠕变的材料的盒清空。

说明书 :

可折叠金属盒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可折叠的金属盒,其特别地用于运送易蠕变的材料,例如,形成为捆包(bales)的合成橡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将根据本发明的盒清空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特别适合于运送诸如橡胶之类能蠕变材料的盒例如可从申请FR 2653 094中得知,其公开了可堆叠盒。
[0003] 专利GB 2 445 878和本申请人的专利EP 1 633 641公开一种盒,其包括可折叠的面,所述面可在盒的组装过程中可逆地锁定。
[0004] 可折叠的盒被理解为这样一种盒,其面板可向内或向外翻。
[0005] 在本申请中,竖直/水平、上/下、顶/底、上方/下方、外/内这样的用词以及其它方位用词应该以观察者位于被定位为竖直位于水平平坦表面上的盒的前方而理解。
[0006] 完全清空现有的盒是困难的,这是因为,被运送的材料在运送过程中,倾向于将自身塑造为尽可能的接近于盒壁的内部形状,特别是接近于盒底部的内部形状。常常有必要移除侧壁以能够清空下层,否则下层材料会一直堆挤在那里。
[0007] 需要改进现有的可折叠金属盒。
[0008] 还需要从多用途可折叠金属盒获益,并需要可以在可折叠金属盒的填装过程中最佳地使用其内部容积。
[0009] 还需要从一种可折叠金属盒获益,其在盒使用过程中能够以简单快速的方式将侧面板内叠和外翻。
[0010] 还需要更易于执行对这些盒进行装卸以及填装和清空的操作。
[0011] 还需要从一种可折叠金属盒获益,其可以最佳地使用海运集装箱中的可用空间。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满足所有或部分的上述需要。
[0013]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可折叠的金属盒,其特别地用于运送易蠕变的材料,包括:基底;铰接到所述基底的两个相对的第一侧面板和两个相对的第二侧面板,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侧面板包括保持机构,用于当所述第二侧面板朝向外侧完全外翻时使其被保持为自己站立于所述基底上的位置上。
[0014] 此位置在清空所述盒时特别有利。不需为了完全清空所述盒而移开一个或多个侧面板。通过利用朝向外侧完全外翻的第二侧面板,更易于接近所运送的货物,包括下层的货物。
[0015] 两个第一侧面板均可包括保持机构,用于当第二侧面板朝向外侧完全外翻时使其被保持为自己站立在基底上的位置上。
[0016] 所述盒可包括:用于锁定至少两个相邻铰接面板的至少一个系统。
[0017] 优选地,当所述盒组装时,四个侧面板可锁定到位。
[0018] 铰接的面板可朝向内侧或朝向外侧翻转。
[0019] 例如每个第一面板能够在朝向盒内侧内叠的位置与自己站立的位置之间运动。
[0020] 每个第二侧面板能够在其朝向外侧完全外翻的位置与其朝向盒内侧内叠的位置之间运动。
[0021] 表述朝向外侧“完全外翻”应被理解为是指:面板朝向外侧至少外翻至水平位置,或者至地面。
[0022] 所述保持机构可被设计为:当所述第二侧面板在其朝向外侧完全外翻的位置与其朝向内侧内叠的位置之间运动时,或者反向运动时,使一个所述第一侧面板保持在其自己站立的位置,。
[0023] 保持机构
[0024] 在自己站立位置,第一侧面板可近似竖直。
[0025] 第一面板的保持机构可包括联接元件,所述联接元件的下部分临时插入所述基底的角竖立部的上端中,以使对应的第一侧面板保持在自己站立的位置,所述联接元件的上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一面板的侧竖立部的下端处的开口中。
[0026] 所述联接元件的上部分可通过任意适合的方式、特别是通过焊接和/或借助于固定销被固定到侧竖立部的内部。
[0027] 联接元件可为实心的或中空的。
[0028] 联接元件可由金属制成,例如通过机加工、模塑、铸造熔融金属或锻造而制成。联接元件的边缘可被倒角,特别是当联接元件通过铸造熔融金属或锻造而制成时。
[0029] 联接元件可限制第一面板朝向外侧的枢转,换句话说,联接元件可限制第一面板的张开角度α,所述角度被限定在第一面板朝向内侧内叠的水平位置与自己站立的位置之间。
[0030]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侧面板当其自身保持在自己站立的位置时可呈一张开角度α,张开角度α严格大于90°,特别是在90°至120°之间,尤其是大于或等于95°。
[0031] 优选地,一个或两个第一侧面板不具有任何能够阻碍所述面板从组装位置或站立位置朝向盒内侧内叠的机械阻塞元件。
[0032] 与已知的盒相比,这样可以不需要为了能够内叠面板而提升或甚至移开他们。盒的操作由此简化。
[0033] 角竖立部例如可包括当盒组装时处于与第二面板相邻的内面上的缺口,所述缺口使得可以用联接元件来使第一面板倾斜,此联接元件仍插入在第一面板的侧竖立部的下部分中。
[0034] 在侧面板的站立位置,联接元件的下部分靠在与侧竖立部对准的角竖立部的内壁上。当第一面板朝向内侧内翻时,联接元件的下部分移离角竖立部的内壁,并随着第一面板朝向内侧倾斜而就位在角竖立部的缺口中。
[0035] 增强机构
[0036] 以已知的方式,侧面板和基底均可包括金属框架和固定到金属框架的板(也是金属的)。
[0037] 金属框架(例如由钢或铝制成),除了竖直的侧竖立部和下、上水平横向构件以外,还可包括:在下、上横向构件之间的竖直增强部。
[0038] 基底可另外包括:多个保持夹,其安置在其至少一侧上,并被布置为使得对应的侧面板可倚靠它们,特别是当盒内的货物的压力较高时。
[0039] 保持夹例如根据申请WO2004/108542中所述那样。
[0040] 基底可在其每侧上包括一个或多个保持夹。
[0041] 基底可以在其至少一侧上不包括任何夹。
[0042] 夹的存在与否、其数量和其位置不会限制本发明。
[0043] 所述盒可包括用于增强侧面板和基底的额外机构。
[0044] 当填装盒时施加的压力在盒底部、特别是在角部区域中特别高。而在传统盒中的现有的竖直增强机构分布在侧面板的宽度上,因此所述盒可包括额外增强机构,其特别是被设计为增强盒底部处的角部。
[0045] 额外增强机构可位于第一侧面板上,以使其不能阻止第二面板在朝向外侧完全外翻的位置与朝向内侧内叠的位置之间的运动和相反的运动。
[0046] 第一侧面板可包括例如:额外的竖直管状增强部,其特别地邻近于第一面板的竖直增强部。
[0047]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侧面板包括:至少一个管状的竖直角增强部,其特别地附接到第一面板的侧竖立部。
[0048] 管状的角增强部可以不向上延伸到竖立部的顶部,特别是不向上延伸到锁定系统的高度。
[0049] 第一面板的管状增强部可具有矩形或正方形的剖面。
[0050] 它可向下延伸到第一面板的下方的水平横向构件的高度。
[0051] 至少一个管状增强部的存在对于当侧面板不包括任何保持夹时是特别有利的。
[0052] 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保持夹相比,第一面板的管状角增强部具有的优点是:还更易于使第一面板保持在自己站立的位置。特别地,当第一侧面板以严格大于90°的张开角度自己站立时,角增强部部分地补偿倾向于使第一面板张开和朝向外侧外翻的力。
[0053] 在根据本发明的盒的一个示例中,第一面板可以不朝向外侧完全外翻。
[0054] 所述盒可包括:角支架,其紧固到第一侧面板并能够沿侧向增强相邻的第二侧面板。
[0055] 角支架可包括:构形元件,其特别地为L形。
[0056] 角支架可被设计为:当相邻的第一和第二侧面板组装和锁定时至少部分地覆盖相邻第二侧面板的侧竖立部的两侧。角支架因而增强第二面板,使其侧竖立部保持更易于附接到第一面板的侧竖立部。
[0057] 角支架可紧固到第一侧面板的侧竖立部。角支架可以始于第一面板的侧竖立部的顶部。它可向下延伸到第一面板的侧竖立部的底部。
[0058] 在一个变例中,角支架中断,而且不向下延伸到第一面板的侧竖立部的底部。
[0059]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角支架以斜面形终止,该斜面形朝向第一面板的竖立部的底部。
[0060] 不向下延伸到第一面板的侧竖立部的底部和/或不终止于朝向第一面板的竖立部的底部的斜面的角支架,不会阻碍第二侧面板的运动,并且更易于操作所述盒。
[0061] 这样紧固到第一面板竖立部的角支架在盒组装时增强在边上的第二面板。
[0062] 竖立部例如可与角支架一起制造,或者角支架可借助于被附接的元件稍后制造。
[0063] 基底的增强机构可通过折叠金属片和/或利用附接的元件而形成。
[0064] 基底可包括固定到框架(也是金属的)的金属板,金属板包括增强机构。
[0065] 基底的增强机构可横向地和/或斜向地安置。
[0066] 所述板和所述增强机构可形成盒的底部。
[0067] 横向增强部例如为管状,具有各种横截面,例如为方形、矩形、半圆形、圆形,这些举例不会限制本发明。
[0068] 斜向增强部例如通过形元件形成,例如具有U形、Ω形等的横截面。
[0069] 横向增强部的存在使其可具有相对较短的斜向增强部,相对较短的斜向增强部不易于弯折并且对于维持盒基底的刚性更有效。与常用的盒相比,盒底部的最大厚度可由此减小,而没有任何额外变形的风险,从而可增大盒内载荷。
[0070] 所述底部具有例如小于或等于15mm的最大厚度。
[0071] 在一个特定的变例中,基底具有近似矩形的整体形状,两个第一侧面板例如对应于基底的长边,两个第二侧面板对应于短边。可替代地,两个第一侧面板可对应于基底的短边,两个第二侧面板对应于长边,这也不会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在一个变例中,所述盒包括具有相似宽度的四个面板,其例如形成近似的正方形。
[0072] 支脚
[0073] 所述盒可包括支脚,特别地在所述基底的每个角部包括一个支脚。
[0074] 每个支脚可包括两个凹部,特别是相互大体垂直的两个凹部,例如,如申请WO2004/108542中所述。
[0075] 每个支脚可包括:水平的下基板,其特别地具有沿着与第一侧面板平行的轴线的细长形状,包括连接到所述凹部的两个近似垂直的边。
[0076] 传统上,为了堆叠各盒(处于清空或填装状态),利用叉车或手工操作的码垛车。另一方面,为了在集装箱加载和/或卸载之前或之后运送盒,有利的是,使用辊式传送机。基板的细长形状对于利用辊式传送机运送而言特别有利;与各侧基本相同的基板相比,被运送的盒更加稳定。
[0077]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盒尺寸被选择为,使得可以在标准尺寸的海运集装箱中堆叠9个内叠状态下的盒或者2个外翻状态下的盒,并且使得两个盒能够在此集装箱中并排放置。
[0078]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联接元件,其被设计为将前述盒的第一侧面板保持在其自己站立的位置。
[0079] 根据又一方面,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将前述的盒清空的方法,所述盒被填装以材料,特别是易蠕变的材料,其中,当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侧面板处于自己站立位置且所述第二侧面板朝向外侧完全外翻时,至少部分地执行了清空。
[0080] 例如,当两个第一侧面板自己站立于安装在基底上的位置且两个第二侧面板朝向外侧外翻时,至少部分地执行了清空。
[0081] 为了(特别是用于运输时)使第二面板在盒被组装且包含例如成包的材料时能够外翻,不锁定侧面板即可。
[0082] 优选地,第二面板在两个第一面板站立时朝向外侧外翻。所述盒于是可被容易地清空。
[0083]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一个示例,一旦所述盒被清空,则第二侧面板在朝向外侧完全外翻的位置与朝向内侧内叠的位置之间移动,而第一侧面板则保持在自己站立的位置。
[0084] 每个第一侧面板于是可朝向内侧内翻,而不必提升或移开所述面板。
[0085] 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联接元件包括上部分,所述上部分插入到、特别是以不可拆卸的方式插入到第一面板的侧竖立部的下部分中。

附图说明

[0086] 通过阅读以下对本发明非限制性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通过检查各附图,本发明可被更好地理解,其中:
[0087] 图1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盒的示意性立体图。
[0088] 图2A和图2B例示出图1细节I I的立体图和俯视图。
[0089] 图3A是图1的盒的示意性立体图,两个第一侧面板处于直立位置,而两个第二侧面板朝向外侧完全翻转至地面。
[0090] 图3B和图3C是图1的盒的前视图,在可见的第二侧面板朝向外侧翻转之前以及相应地在此过程中,两个第一侧面板分别处于直立位置。
[0091] 图4A至图4F显示出图1的细节IV的不同视图。
[0092] 图4G和图4H显示出可用于本发明示例中的联接元件自身的侧视图和立体图。
[0093] 图5A显示出图1的盒的基底的示意性仰视图。
[0094] 图5B显示出图5A细节部VB的剖视图。
[0095] 图6显示出图1的盒的支脚的仰视立体图。
[0096] 图7显示出正在由辊式传送机运送的根据本发明的盒。
[0097] 图8显示出处于组装状态的两个堆叠的盒的示意性前视图。
[0098] 图9显示出处于内叠状态的两个堆叠的盒的示意性立体图。
[0099] 图10显示出可用于本发明示例中的桩(peg)本身。

具体实施方式

[0100] 图1显示出可折叠盒1的示例,其为钢制,处于组装状态,包括安置在四个支脚3上的基底2,并包括成对彼此相对的两个第一侧面板4a和两个第二侧面板4b。
[0101] 在所示实施例中,四个面板相对于基底2可被移除,并且围绕水平几何旋转轴线铰接到基底2。每个面板在所示的示例中均包括铰接元件,例如在申请WO2004/108542中所述的铰接元件。
[0102] 第一和第二铰接面板4a和4b因而可朝向盒的内侧翻转(flap)至完全内叠的位置。第二面板4b还可朝向盒的外侧翻转,例如如图3中所示。面板的几何铰接轴位于不同的高度处,以使当盒内叠(fold in)时允许各面板翻转至相互叠置。
[0103] 锁定系统17被设置以使当盒组装时将各面板4保持到一起并竖直。每个锁定系统17例如可如申请WO2004/108542中所述。
[0104] 图2A显示出当盒组装时的锁定系统17。
[0105] 侧面板4a和4b均包括金属框架(在所涉及的示例中由钢制成),并包括:竖直的侧竖立部(upr ight)10a和10b、下方的水平的横向(cross)构件12a、12b和上方的水平的横向构件11a、11b,它们由金属构形元件构成,金属构形元件在所示的示例中由镀锌钢制成。
[0106] 金属框架还包括:竖直增强部13a和13b,其分别联接横向构件11a和12a以及11b和12b。由镀锌钢制成的板14a和14b固定到金属框架。
[0107] 基底2在其第二侧8b上包括两个夹(cleat)21,而在第一侧8a上不包括任何夹。
[0108] 当盒处于如图1中所示的锁定位置时,第一侧面板4a的每个侧竖立部10a与基底2的角竖立部5对准地延伸。在所示的示例中,角竖立部5由具有近似矩形剖面的中空竖直构形元件构成。各个角竖立部5在基底2的侧8处通过水平的横向构件6连接。
[0109] 联接元件50的下部分50a插入到基底2的角竖立部5的上端中。联接元件50的上部分50b插入到第一面板4a的侧竖立部10a的下端处的开口中以使其保持在直立位置。
[0110] 优选地,在盒操作过程中、特别是在组装和折叠操作过程中,联接元件50的上部分50b保持插入在第一面板的侧竖立部10a的端部中。
[0111] 可选地,借助于被插入和焊接到侧竖立部10中的孔55中的销,联接元件50可被固定。
[0112] 由例如L形的构形元件形成的各角支架40b紧固到第一面板4a的竖立部10a。在图2中可见,角支架40b覆盖第二面板4b的侧竖立部10b的两侧。角支架40b在盒组装后增强第二面板4b的侧边,如图1中所示。
[0113] 在所示的示例中,角支架40b始于竖立部10a的顶部,并以斜面形40a止于所述竖立部的底部处。当第一侧面板4a自身保持在自身直立的位置时,角支架40b的斜面形40a可具有竖直的外边缘40c,如图3B中所示。
[0114] 在所示的示例中,第一面板4a的每个侧竖立部10a在顶部有桩70,桩70向下插入形成所涉及的侧竖立部10a的构形元件的上部分中。可选地,桩70可包括孔72,并借助于一销固定,所述销被插入和焊接到孔72和在侧竖立部10a中的孔75中。
[0115] 桩70可为实心的或中空的。
[0116] 桩70可由金属制成,例如通过模塑、铸造熔融金属或通过锻造制成。桩70的边缘可被倒角,特别是当所述桩通过铸造熔融金属或通过锻造生产时。
[0117] 图1显示出锁定在竖直位置的四个侧面板,同时在图3A中,两个第一侧面板自己保持在直立的近似竖直位置,而两个第二侧面板则朝向外侧完全翻转,直到其接触到地面或接触所述盒放置于其上的表面。
[0118] 在这样的直立未锁定的位置,第一侧面板4a呈现大于95°的张开角度α,所述角度α在朝向内侧折叠的水平位置与自由的组装直立位置(即,在此位置,其既未被锁定也未被保持)之间测量。更通常地,张开角度可在90°至120°之间。
[0119] 这种超过垂直角度的张开有利于第一侧面板的这种位置的稳定性,而且还可以使第二侧面板在如图3A中所示的朝向外侧外翻的位置和如图3B中所示的竖直未锁定位置和朝向内侧折叠的位置之间运动,而同时保持第一侧面板4a直立。
[0120] 当侧面板处于图3A的位置时对所述盒的卸载的执行是特别有利的。特别地,当第二面板这样朝向外侧外翻而第一面板处于直立位置时,触及下层货物(例如捆包的橡胶)要容易得多。
[0121] 图3B显示出角支架40b的斜面形可以使第二面板以无阻碍方式绕轴旋转,而第一面板保持在自身直立的位置并相对于朝向盒内侧折叠的水平位置形成严格大于90°的角度α(在所示的示例中等于95°)。
[0122] 图4A例示出图1的细节IV的立体图,而图4B和4C显示出通过第一面板4a的侧竖立部10a和通过角竖立部5的局部剖面,其中联接元件50位于侧竖立部10a与角竖立部5之间。在图4D中的局部剖面中,仅角竖立部5被剖视。
[0123] 所示联接元件50包括上部分50b和下部分50a,上部分50b具有例如近似正方形的剖面。
[0124] 联接元件50的下部分50a可包括两个凹部51和53,如图4G和4H中所示。
[0125] 第一凹部51在所示的示例中可形成两个垂直的平坦侧:与联接元件的纵轴线Z0平行的长侧51a,和与长侧垂直的短侧51b。
[0126] 第一凹部51可防止可能阻碍第一面板朝向盒内侧折叠的机械阻塞。
[0127] 第二凹部53在所示的示例中可形成两个平坦侧:短侧53b和与其垂直的长侧53a。
[0128] 短侧53b可限定相对于联接元件的纵轴线Z0的角度α0严格大于90°,特别是等于95°。
[0129] 角度α0限制角竖立部的绕轴旋转,并对应于第一面板在其自身保持在自身直立的位置时的最大张开角度。
[0130] 角度α0可在90°至120°之间。
[0131] 在侧面板4锁定的盒1的组装位置,联接元件50与侧竖立部10a对准,如图4B中所示。
[0132] 在侧面板自身直立的位置,如图4C中所示,联接元件50的下部分50a(特别是凹部53)靠在与侧竖立部10a对准的角竖立部5的外壁58。
[0133] 角竖立部5还包括缺口54,缺口54被设计为使固定在侧竖立部10a中的联接元件50在第一面板4a运动以朝向盒内侧内叠时更易于通过。
[0134] 所示的联接元件50通过铸造熔融金属制成;在其上部分50b中包括被设计以容纳一固定销的孔52,固定销用于在盒装卸作业过程中使联接元件保持在侧竖立部10a内,无论所述盒处于组装还是内叠状态、清空还是满载状态。
[0135] 至少一个标签夹持器15也可固定到至少一个面板4上,如图1中所示,或者在基底下,如图5中所示。
[0136] 所示盒的基底2具有矩形的整体形状,对应于基底长边的第一面板具有例如约30mm的最大厚度ea,而对应于短边的第二面板4b具有例如约20mm的最大厚度eb。
[0137] 基底2包括底部27。由构形元件形成的各横向增强机构20a将底部分为四个部分25,每个部分对应于金属板26。优选地,部分25具有相同的尺寸,不过,如果存在不同数量的部分25或者不相同的部分25,这也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0138] 在这些横向增强部20a之间,底部27包括斜向(diagonal)增强部20b。所述板26焊接到横向增强部20a并焊接到斜向增强部20b。
[0139] 如图5B所示,在此实施例中,横向增强部20a是具有矩形截面的管状增强部,由钢制的构形元件构成的斜向增强部20b具有Ω形式的横截面。
[0140] 与现有技术的盒相比,横向增强部和斜向增强部的组合可以形成牢固的盒,且盒底部最大厚度ef相对较小。底部的最大厚度在如图5B中所示的横截面中测量。在所涉及的示例中,底部具有的最大厚度ef等于15mm。已知盒的底部常常具有30mm范围内的厚度。
[0141] 图6显示出:每个支脚3包括基板62,基板62具有沿着与第一侧面板平行的轴线的细长的形状。每个基板可具有直角三角形或者直角梯形的整体形状,如图所示。
[0142] 支脚3已经显示在图6中的仰视图中。其包括两个近似垂直的边60和61。基板62连接了边60和61。
[0143] 基板62包括至少一个开口63,在所示的示例中为两个,所述开口允许液体流出,特别是在对用于制造所述盒的钢进行镀锌的步骤中。
[0144] 角竖立部5在其下部分中包括凹口65,此凹口65在所示的示例中朝向盒内侧沿侧向形成。
[0145] 凹口65可被设计为:在盒堆叠过程中至少部分地容纳桩70的上部分,如在下文中阐释。
[0146] 角竖立部5相对于基板62错移,由此防止其停落在地面上,而且,当两个盒以内叠状态堆叠时还允许一定程度地锁定下面的盒,下面的盒的角竖立部5的上端就位于错移处。
[0147] 虽然已知的盒的支脚的基板的直角等边三角形的整体形状导致由辊式传送机运送比较不稳定,不过在所示的示例中,基板的细长形状允许支脚在由辊式传送机运送的过程中总是停落在至少两个辊上,如图7中所示,由此使得被运送的盒更加稳定,因而使这种运送模式更加可靠。
[0148] 图8和9分别显示出处于组装状态和内叠状态的两个堆叠的盒1和1’。
[0149] 图8显示出:桩70插入到第一面板4a的侧竖立部10a的上端中。
[0150] 如图10中可见,每个桩70可包括上部分70b和下部分70a,上部分70b具有半金字塔的形状,并相对于具有近似正方形形状的支撑体70c形成一凹部,下部分70a被设计为插入到第一面板4a的侧竖立部10a的顶部中。例如,如果桩70不同,这并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0151] 在组装状态下,如图8所示,下部的盒1’的桩70的具有半金字塔形状的上部分70b插入到上面的盒1的角竖立部5的凹口65中。
[0152]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刚才已经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别地,可以修改所述面板和所述基底的相对尺寸。
[0153] 表述“包括”应被理解为与“包括至少一个”是同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