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棒材进给系统的棒材导向单元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109950.8

文献号 : CN10480202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M·塞恩克R·苏米

申请人 : LNS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纵向棒材(10)送入加工机器的棒材进给系统的棒材导向单元,所述棒材导向单元至少一个第一导向件(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向件(7),所述第一导向件(6)和第二导向件(7)相对于彼此移动并安装在支承件内。所述棒材导向单元进一步包括用于使第一导向件(6)和第二导向件(7)在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的驱动单元,在所述关闭位置,保持所述棒材(10),在所述开启位置,释放所述棒材(10)。第一和/或第二导向件(6;7)由阻尼室(20;21)可移动地支承,其中一个阻尼室支承一个导向件。在关闭位置时,一个或多个阻尼室(20;21)被阻尼流体填充,以吸收所述一个或多个导向件(6;7)的运动。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将纵向棒材送入加工机器的棒材进给系统的棒材导向单元,所述棒材导向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向件(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向件(7),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导向件(6)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向件(7)相对于彼此移动并安装在支承件内;以及用于使所述第一导向件(6)和所述第二导向件(7)在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的驱动单元,在所述关闭位置,保持所述棒材(10),在所述开启位置,释放所述棒材(10),并且所述第一和/或所述第二导向件(6;7)由阻尼室(20;21)可移动地支承,其中一个阻尼室支承一个导向件,其中在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一个或多个阻尼室(20;21)被阻尼流体填充,以吸收所述第一和/或所述第二导向件(6;7)的运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件(6;7)限定供所述棒材(10)穿过的贯穿通道(9),并且所述导向件(6;7)分别包括沿所述贯穿通道(9)的纵向轴线(L)朝向彼此延伸但又彼此偏移的壁元件(11;12)以及与所述阻尼流体直接接触且可移动地支承在所述阻尼室(20;21)中的活塞件(18;19);其中,当所述导向件(6;7)相对彼此移动时,所述壁元件(11;12)在所述纵向轴线(L)的径向方向上滑过彼此,从而改变所述贯穿通道(9)的直径尺寸;并且所述导向件(6;7)通过所述棒材(10)的移动而偏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导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所述第二导向件(6;7)在所述一个或多个阻尼室(20;21)内的运动由所述驱动单元气动地或液压地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棒材导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室(20;21)由气动缸或液压缸和在气动缸或液压缸内可移动地支承的活塞来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棒材导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件(6)由第一阻尼室(20)可移动地支承,并且所述第二导向件(7)由第二阻尼室(21)可移动地支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棒材导向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阻尼室(20;21)包括流体管道(22),所述流体管道(22)与共用加压管流体地连接,所述共用加压管在所述驱动单元的控制下提供加压流体,用以通过所述驱动单元同步控制每个导向件(6;7)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棒材导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通道的所述纵向轴线(L)在所述开启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都是固定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棒材导向单元,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弹簧(8)使至少一个导向件(6;7)与所述支承件(3;4)连接,以致于所述导向件(6;7)向开启位置偏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棒材导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所述第二导向件(6;7)的关闭运动由基座限制,所述基座使所述关闭运动在预定的贯穿通道直径处停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棒材导向单元,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和/或所述第二导向件(6;7)移动至所述开启位置的手动开启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棒材导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开启单元包括绕所述贯穿通道(9)可转动地安装的至少一个环形件(24),其中所述环形件(24)包括至少一个螺旋形延伸翼(16)和径向延伸的手柄(15),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螺旋形延伸翼(16)与在至少一个导向件(6;7)上的至少一个销(17)相互作用,以致于当通过所述手柄(15)手动地旋转所述环形件(24)时,迫使所述一个或多个销(17)跟随所述螺旋形延伸翼(16)。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棒材导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开启单元被设置成当启动所述手动开启单元时,所述导向件(6;7)相对于所述贯穿通道(9)的所述纵向轴线(L)以对称的方式开启。

12.一种用于将纵向棒材送入加工机器的棒材进给系统,包括:用于沿着纵向轴线将所述棒材(10)推向加工机器的棒材推进器,以及至少一个包括权利要求1至11的其中一项所述的棒材导向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棒材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设有导向通道,用于引导所述棒材推进器向所述加工机器推进,其中所述导向通道的轴线和所述棒材导向单元的贯穿通道(9)的纵向轴线(L)同轴地成一直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棒材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棒材导向单元的开启位置时,所述贯穿通道(9)的直径比所述棒材推进器的外直径和/或将所述棒材固定于所述棒材推进器的固定装置的外直径大。

说明书 :

用于棒材进给系统的棒材导向单元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棒材进给系统,以及用于纵向棒材的棒材进给系统的棒材导向单元,所述纵向棒材例如从棒材贮藏库被送入诸如车床或铣床的作进一步加工的设备。本发明特别涉及用于在它的两端之间沿着棒材的长度来支承所述棒材的棒材导向单元。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多种机器部件的生产来说,使用纵向棒材(例如以金属棒、木杆等等形式的)作为起动元件。一般来说,纵向棒材在第一生产位置预制,储存在适当的贮藏库,并运输到特定的机器作进一步加工,例如用车床铣削或磨削棒材。要进行进一步加工,棒材通过棒材进给系统被移向加工机器。棒材还可以在加工机器内被移动。
[0003] 为了这样做,棒材进给系统包括具有夹盘的棒材推进器,所述夹盘用于保持棒材,并用棒材推进器传送棒材通过导向通道。棒材的另一端从棒材进给系统的导向通道纵向延伸穿过主轴进入加工机的车床夹盘。棒材由棒材导向单元或棒材座在其两端之间进行支承,所述棒材导向单元或棒材座在第一状态时可在棒材的径向方向上导向棒材并支承所述棒材,在棒材导向单元的第二状态时可使棒材,优选地还使具有夹盘的棒材推进器在棒材的轴向方向上传送。
[0004] 在根据现有技术的实例中,夹盘的内直径与棒材的直径匹配。夹盘的外直径因此总是比棒材的直径大。此外,导向通道的最小直径受夹盘而非棒材的外直径限制。这将总是在导向通道和棒材之间留下间隙。另外,采用相同的导向通道来处理各种直径范围的棒材是常见的做法,例如尺寸为43mm的导向通道用于从30mm至39mm的棒材。所以在导向通道和棒材之间的间隙通常是几毫米。其结果是导向通道的导向效果极其有限。为了克服这种限制,如之前所述采用棒材座。棒材座允许在第一棒材端部的夹盘和在第二棒材端部的车床夹盘之间添加另一个紧密配合导向点。每个棒材座的主要特点通常是具有导向棒材的能力并在下一步允许棒材推进器通过。
[0005] 举例来说,棒材座可以包括几个导向件,例如V形块或轮子,所述导向件对称地设置在棒材的周围。导向件限制转动的棒材在棒材径向方向上的侧向移动,从而稳定棒材并减少振动。为了进一步抑制棒材的振动,导向件能够用诸如PU塑料或橡胶的冲击吸收材料制成。
[0006] 导向件具有“开启(OPEN)”位置和“关闭(CLOSED)”位置。“开启(OPEN)”位置允许棒材推进器穿过,而“关闭(CLOSED)”位置则为转动的棒材提供最适宜的导向。在“关闭(CLOSED)”位置时,导向件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棒材的直径进行调整。由于棒材的中心位置必须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所以导向件的调整必须相对于棒材中心来对称地进行。
[0007] 在EP0384344A2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将棒材导向并送入机床的进料装置,其包括几个棒材导向单元。导向单元包括具有相隔开的并反向地定向的交叉件的上自动定心导向部和下自动定心导向部。交叉件被置于棒材的侧边上,并围成供棒材通过的通道,该通道的宽度可相应于待导向棒材的直径来调节。导向单元的导向部件由包括传动装置的齿条驱动装置驱动,将致动器的移动转换成上自动定心导向部和下自动定心导向部作反向移动。举例来说,通过传动装置,致动器引起下自动定心导向部向上的移动和上自动定心导向部的向下移动。这种自动定心的动作适用于不同直径的棒材。但是,相对导向件的移动通过齿条驱动被刚性地互相连接,因此在棒材的加工过程中,仅在棒材的径向方向上提供最小化的阻尼,并且齿条驱动装置的元件需要大量的调节和维护来确保棒材的正确定心。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棒材进给系统和用于棒材进给系统的棒材导向单元,使棒材的导向和中心定位简单和可靠,在棒材加工中为棒材的侧向移动提供有效阻尼,易于维护和控制,包括紧凑的结构,在制造过程中为棒材提供精确的处理。
[0009] 这些和其它目的由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和12的棒材导向单元和棒材进给系统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棒材导向单元和棒材进给系统的有益特征和优选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公开。
[0010]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将纵向棒材送入加工机器的棒材进给系统的棒材导向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向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被安装在支承件内,例如支承框,且它们可相对于彼此移动。因此,第一和第二导向件中的至少一个可相对于支承件移动。优选地,所有导向件可相对于支承件移动。此外,棒材导向单元包括驱动单元,其用于使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可在用于保持棒材的关闭位置和用于释放棒材的开启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为此,驱动单元可以使导向件之一移向及移离另一导向件。优选地,第一和第二导向件通过驱动单元朝向彼此及互相远离地移动。第一和第二导向件限定棒材穿过棒材导向单元的贯穿通道。贯穿通道的直径能够通过导向件的移动来进行调节。在导向件的开启位置,贯穿通道具有大直径。该直径优选地足够大,以不仅使棒材可通过该通道,还使棒材进给系统的棒材推进器和/或用于将棒材固定到棒材推进器的固定装置可通过该通道。在关闭位置,第一和第二导向件优选地朝向彼此移动,优选地在径向方向朝着贯穿通道移动,直至它们到达贯穿通道的直径比棒材的直径稍大(通常约大1mm)的位置。因此,如果棒材的直径是16mm,导向件的直径将接近17mm。换句话来说,第一和第二导向件能够限制棒材做过多的侧向移动,但是只要棒材保持接近中心,不限制棒材的转动。同样地,为获得最佳性能(即棒材的最小振动),可以提供装置以对导向件和棒材之间的间隙进行微调。
[0011] 根据本发明,棒材导向单元的第一和/或第二导向件由一个或多个阻尼室可移动地支承。这意味着一个或优选地两个导向件都由阻尼室支承,其中每个导向件由它自己的阻尼室支承。在关闭位置时,所述阻尼室被阻尼流体填充,以吸收由棒材在贯穿通道内的径向移动引起所述导向件的移动。这种移动可以是在例如用加工机器加工棒材的期间棒材在贯穿通道内的转动而导致的。阻尼流体可以是空气或任何其它气体或液体。
[0012] 由于导向件阻尼流体由阻尼室支承,所以导向件与阻尼流体直接接触。在导向件和阻尼流体之间没有进一步的机械传送件,而导向件可以通过棒材的移动而偏转。这种偏转移动直接传送到阻尼流体,并根据阻尼流体的压缩性而被所述阻尼流体减弱。在另一方面,阻尼流体可靠地将导向件压在关闭位置,以在进一步加工过程中保持棒材。
[0013] 一个或多个导向件在一个或多个阻尼室内的移动由驱动单元以气动或液压方式控制。优选地,一个或多个阻尼室包括与驱动单元连接的流体管道,该驱动单元气动或液压地控制由各自的阻尼室支承的一个或多个导向件的移动。有利地,阻尼室通过气动或液压汽缸、以及可移动地支承在汽缸内的活塞来实现,其中导向件固定地与活塞连接。有利地,活塞和导向件被制成一体。通过控制阻尼室内的阻尼流体的量,驱动单元能将导向件移动至阻尼室内或阻尼室外。优选地采用空气作为阻尼流体,因为它便宜并且包括合适的可压缩特性。
[0014] 在根据本发明的棒材导向单元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由第一阻尼室可移动地支承,第二导向件由第二阻尼室可移动地支承。优选地,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位于支承件的相对侧,并且能沿着同一纵向轴线朝着或远离彼此移动。但一般来说,也可这样设置导向件,以使得它们朝向彼此成角度移动。导向件基本上朝着棒材导向单元的支承框的中心移动,即意味着朝向轴线L移动。
[0015] 每个阻尼室可包括与共用加压管流体连接的流体管道,以通过所述驱动单元同步控制支承的每一导向件的移动。该加压管向阻尼室施加压力,同时通过流体管道向阻尼流体施加特定的压力。因此,相同的压力被施加到每个阻尼室内,以用于减弱棒材的移动,或用于移动导向件。因此,导向件的移动能通过控制流体供给的压力而被容易地控制,而流体同时吸收由棒材旋转引起的振动。此外,导向件相对于贯穿通道的轴线、并因此相对于通道内的棒材径向地移动,而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的贯穿通道的轴线是固定的。因此,用于将棒材推进器导向加工机器的棒材进给系统的导向通道和用于旋转棒材以作进一步加工的加工机器的主轴能够在开启和关闭位置与棒材导向单元的贯穿通道的轴线同轴地排成一直线。
[0016] 在根据本发明的棒材导向单元的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弹簧将至少一个导向件与支承件连接,以致于导向件向开启位置偏置。优选地,在导向件的活塞部的相对侧对称地设置两个弹簧。弹簧可例如连接到导向件和阻尼室的汽缸体或支承件的一部分。弹簧辅助将导向件移动至开启位置,特别是移动在汽缸内的活塞,并将阻尼流体挤压出阻尼室。阻尼室也可能被驱动单元抽空。
[0017] 在根据本发明的棒材导向单元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导向件的关闭运动可以通过基座限制,所述基座使所述关闭运动在预定的贯穿通道直径处停止。因此在贯穿通道内的棒材不会由于导向件施加的过大的力而被损坏。基座可通过例如导向件上的一个或多个螺栓或销、和支承件上或另一个静止于支承件的元件上的停止面来实现。螺栓或销可以在棒材导向单元的贯穿通道的纵向方向或径向方向上延伸。或者,导向件可以彼此邻接,而贯穿通道由导向件中之一或两个内的缺口来实现。
[0018] 在根据本发明的棒材导向单元的再一实施例中,设有用于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导向件移动至开启位置的手动开启单元。所述手动开启单元被设计成通过用手使导向件互相远离地移动。此外,这种方式帮助开启棒材导向单元以及在进一步加工中握住棒材。这种手动开启单元举例来说包括安装在贯穿通道周围的环形件。该环形件基本上固定于支承件,但是可以相对于支承件转动。它可以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承件上。环形件包括至少一个螺旋形延伸翼。优选地,有两个从环形件的相对侧延伸的螺旋形延伸翼。此外,环形件包括用于手动操作所述手动开启单元的径向延伸手柄。螺旋形延伸翼与至少一个导向件上的销互相作用。销在环形件上的纵向方向上延伸,所以在导向件朝向彼此移动的时候,它们在环形件的方向上移动。当通过手柄旋转环形件时,销与环形件外侧接触,并被迫跟随螺旋形延伸翼。翼的螺旋形状提供环形件的外边缘的渐增外直径。销被迫沿着所述渐增外直径移动,并因此推动导向件远离彼此。在特别优选实施例中,手动开启单元被设置成当启动手动开启单元时,导向件相对于贯穿通道的轴线对称地被打开。换句话说,该优选实施例使得以精确对称的方式推动导向件远离彼此是可能的,即可保持每个导向件与贯穿通道的轴线的距离总是一致。由于这样的设计,多个导向件能够相对于中心被对称地调节,以便适应不同的棒材直径,而不需要改变导向件。
[0019]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将纵向棒材送入加工机器的棒材进给系统,其包括用于沿着纵向轴线的方向将棒材推向加工机器的棒材推进器,以及如之前所述的至少一个棒材导向单元。如之前所提到的,棒材进给系统可以包括引导棒材推进器的导向通道,所述棒材推进器可以包括用于将棒材固定到棒材推进器的固定装置,例如指状夹盘。导向通道和棒材导向单元的贯穿通道基本上沿着同一纵向轴线成直线。优选地,贯穿通道的直径在棒材导向单元的开启位置比棒材推进器和/或固定装置的外直径大。因此棒材推进器可以沿贯穿通道通过棒材导向单元。
[0020] 本发明的优点是棒材导向单元的阻尼和棒材在棒材导向单元内的导向由棒材导向单元的相同阻尼室来实现。如果棒材进给系统包括多于一个棒材导向单元,则棒材导向单元的所有阻尼室可由相同的驱动单元来控制,并同时增压或减压。所以在加工机器内加工棒材时,可以简单地控制系统。
[0021] 当然,如上所敘述的实施例的不同特征可以结合在棒材导向单元的同一实施例中。

附图说明

[0022] 本发明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将在以下附图中说明,以下附图仅用作说明,而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说明。本发明的通过附图变得显而易见的各个特征的本身以及其任何组合都应该被认为是本发明所公开的部分。
[0023] 附图示出:
[0024] 图1:根据本发明的棒材导向单元的三维视图,
[0025] 图2a:根据图1的棒材导向单元在开启位置的内部三维视图,
[0026] 图2b:根据图1的棒材导向单元在开启位置的截面图,
[0027] 图3a:根据图1的棒材导向单元在关闭位置的内部三维视图;
[0028] 图3b:根据图1的棒材导向单元在关闭位置的截面图,
[0029] 图4a:根据图1的棒材导向单元与大直径的第一棒材在关闭位置的截面图,以及[0030] 图4b:根据图1的棒材导向单元与小直径的第一棒材在关闭位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图中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棒材导向单元,其可以是棒材进给系统的一部分。一般来说,棒材进给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这样的棒材导向单元。棒材进给系统基本上包括棒材推进器,它通过诸如指状夹盘的可释放固定装置保持棒材的第一端,并推送棒材通过如上述的导向通道以及在棒材加工机器的方向上推送棒材通过棒材导向单元。棒材的第二端可被加工机器的夹盘容纳。在加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主轴来旋转棒材,其中棒材由棒材导向单元、棒材推进器和加工机器的夹盘支承。通常,在棒材加工过程中,棒材导向单元在棒材的端部之间沿着棒材的长度在某一区域内导向棒材。
[0032]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棒材导向单元的实施例,包括具有前元件1和后元件2的正方形状支承框,前元件1和后元件2由在支承框相对侧上的侧元件3和4连接。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前元件1和后元件2都是刚性板,包括作为穿过支承框的直线通道的通孔5。支承框通常由前元件1、后元件2、侧元件3和侧元件4组成。在支承框的所述元件之间形成容纳棒材导向单元的机械部件的内部空间。第一导向件6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一侧元件3内,并且第二导向件7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二侧元件4内。导向件6和7可以朝线性的贯穿通道9以轴线L相对于侧元件3和4径向地移动,并由弹簧8偏压到靠近它们各自的侧元件的缩进位置。导向件6和7包含贯穿通道9,其直径取决于导向件6和7的位置可以变化。如图1所示,待加工的纵向棒材10 沿轴线L延伸穿过所述框的通孔5以及导向件6和7之间的通道9。当导向件6和7在关闭位置并靠在棒材上时,棒材的轴线相当于贯穿通道9的轴线 L。棒材导向单元的机械部件将在图2a至图4b更详细地叙述。
[0033] 因此,导向件6和7可以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沿朝向或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
[0034] 在图2a中,移去前元件1以观察棒材导向单元的内部空间。第一和第二导向件6和7分别包括沿贯穿通道9的轴线L朝向彼此延伸但又彼此偏移的壁元件11和12。壁元件11和12的相对边缘分别包括包围贯穿通道9的缺口13和14。在第一和第二导向件6和7相对彼此移动的情况下,壁元件 11和12在轴线L的径向方向上滑过彼此。因此,改变贯穿通道9的直径尺寸。
[0035] 由图2b可以看出,第一和第二侧元件3和4分别设置有限定阻尼室20 和21的圆柱形开口。该开口在贯穿通道9的方向上朝向支承框的内部空间延伸。第一和第二导向件6和7包括可滑动地安装在做成圆柱形开口的阻尼室20和21内的活塞件18和19。在圆柱形开口内的活塞件18和19的自由端和圆柱形开口的底部之间的空间形成阻尼室20和21。阻尼室20和21分别包括流体管道22,所述流体管道22延伸穿过侧元件3和4至支承框外部。该流体管道
22可以与共用的加压管连接,该加压管用于向阻尼室20和21 供给优选地为空气的加压流体。阻尼室20和21内的加压流体由驱动单元(未示出)控制,以向阻尼室施加压力并通过推动活塞件18和19的压力来移动导向件6和7。
[0036] 在图2a和2b中,导向件6和7抵靠在侧元件3和4的内侧。弹簧8被压缩。活塞件18和19缩进阻尼室20和21。贯穿通道9的直径为最大尺寸。因此,棒材导向单元位于开启位置,可以例如将棒材10送入穿过所述单元或甚至可使棒材连同棒材推进器一起穿过所述单元。
[0037] 在图3a和3b中,棒材导向单元位于关闭位置,其中壁元件11和12的缺口13和14靠在棒材10上。驱动单元通过管道22开始向阻尼室20和21 施加流体以对阻尼室20和21加压。导向件6和7朝向棒材10移动。弹簧8 被拉紧。活塞件18和19从阻尼室20和21延伸,致使侧元件3和4的内端和导向件6和7的相对面之间产生间隙23。两个导向件6和7都朝向棒材 10延伸相同的距离。如前所述,贯穿通道9的直径比棒材10的直径稍大,通常大约1mm。因此棒材导向单元处于关闭位置,其中棒材10被导向件6 和7沿轴线L安全地保持在适当的位置。
[0038] 棒材导向单元还可以包括用于将导向件6和7从关闭位置移向开启位置的手动开启单元。然而,这种手动导向单元也可用于确保导向件6和8对称地定位,这将在下文解释。
[0039] 该手动开启单元可包括两个环形件24,其中一个环形件可转动地安装在前元件1的内侧,第二个环形件可转动地安装在后元件2的内侧。因此两个环形件24将导向件6和7围在壁元件11和12的区域内。环形件绕贯穿通道9安装。每个环形件24都包括设在环形件的相对侧上的两个螺旋形延伸翼16。该螺旋形延伸翼16包括螺旋形地卷绕远离环中心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可以从中心径向或螺旋形地延伸,并在翼尖与第一边缘会合。此外,环形件24包括径向延伸手柄15。每个环形件24的手柄15通过手柄杆25连接。两个环形件24与翼16和手柄15以及手柄杆25作为一个单件动作。第一和第二环形件24的翼16相对于导向件6和7,尤其是相对于从导向件6 和7向环形件24延伸的销17,在径向上叠合在一起。该销17和环形件24 在贯穿通道9的纵向方向上重叠。导向件6和7上的螺旋形延伸翼16和销17被设置成当翼16或导向件6和7相对于彼此位移时,销17能够与翼16 互相作用。
[0040] 为了开启棒材导向单元,即缩进导向件6和7,可以使阻尼室20和21 减压。弹簧8有助于缩进活塞件18和19。此外或可选择地,棒材导向单元可以由手动开启单元开启。为了这样做,阻尼室必须排放流体,并且使用手柄杆25使环形件24在螺旋形翼的边缘的方向上旋转。环形件24的旋转移动迫使销17通过沿着螺旋形翼的边缘滑动来跟随翼16,并在导向件6和7 上产生缩进力,使导向件6和7径向地提升远离轴线L。通过这种方式,手动开启单元能够被用来开启棒材导向单元。由于手动开启单元的对称设计,它能够保证导向件以精确对称的方式打开,即相对于棒材10的中心保持相同的距离。
[0041] 另一方面,手动开启单元也可用来限制导向件6和7的移动。为此,可以提供特定锁定装置(未示出),用来锁定环形件24以抵抗由销17施加于翼16和环形件24上的径向向内的作用力。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用手动开启单元的手柄杆25来调节导向件6和7相对于贯穿通道9的轴线L的所要求的位置。具体地,在如图2a所示的棒材导向单元的开启位置中,销17与环形件24不是邻接。然而,当阻尼室20和21加压时,销17与导向件6和 7一起向内地朝向贯穿通道9的中心移动,直到它们碰到翼16的螺旋形延伸的第一边缘。由于手动开启单元被锁定,导向件进一步的向内移动是不可能的。这个位置再一次保证两个导向件相对于贯穿通道9的轴线L并因此相对于棒材10的中心处于对称的位置。
[0042] 然而,为了完整性起见,应到指出的是,手动开启单元不需要被锁定。在这种情况下,销17朝向贯穿通道9的轴线L向内移动,这种将销17向翼 16的第一边缘的推动产生了转动环形件24的旋转力。这种向内移动持续直到缺口13和14靠在棒材10上,或直到销17被环形件24的圆周边缘阻止。
[0043] 在图4a中,所示棒材导向单元处于关闭位置,在导向件6和7的缺口 13和14之间容纳大直径的棒材10’。因此,在侧元件3和4与导向件6和7 之间仅有小的间隙23。销17在翼16的螺旋形边缘的中部接触所述螺旋形边缘。手柄15基本上从支承框垂直地延伸。在图4b中,所示棒材导向件处于关闭位置,在导向件6和7的缺口13和14之间容纳小直径的棒材10。因此在侧元件3和4与导向件6和7之间有大的间隙23。销17接触翼16的螺旋形边缘,接触的位置靠近环形件的圆周边缘。手柄15从支承框成角度地稍微向上延伸。棒材10和10’沿着棒材导向单元的贯穿通道9的轴线L被稳固地保持在位并可自由转动,以便由加工机器加工。阻尼室20和21的缓冲效果减少了棒材距离轴向位置的侧向偏移以及传递至导向单元6和7的振动。
[0044] 尽管本发明参考特定的装置、材料和实施例来叙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从前面的叙述容易地确定本发明的必要特征,同时仍然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以适应各种用途和如以下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
[0045] 附图标记
[0046] 1前元件
[0047] 2后元件
[0048] 3第一侧元件
[0049] 4第二侧元件
[0050] 5通孔
[0051] 6第一导向件
[0052] 7第二导向件
[0053] 8弹簧
[0054] 9贯穿通道
[0055] 10,10’棒材
[0056] 11壁元件
[0057] 12壁元件
[0058] 13缺口
[0059] 14缺口
[0060] 15手柄
[0061] 16翼
[0062] 17销
[0063] 18第一活塞件
[0064] 19第二活塞件
[0065] 20第一阻尼室
[0066] 21第二阻尼室
[0067] 22流体管道
[0068] 23间隙
[0069] 24环形件
[0070] 25手柄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