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类磁铁的制造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075585.8

文献号 : CN10483564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佐久间纪次庄司哲也芳贺一昭

申请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摘要 :

提供一种稀土类磁铁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即使在主相率高的情况下也能够制造不仅磁化方面优异而且矫顽力性能也优异的稀土类磁铁。一种稀土类磁铁的制造方法,包括:制造烧结体的步骤,所述烧结体用组成式(R11‑xR2x)aTMbBcMd表示,具有包含主相和晶界相的组织,R1为包含Y的1种以上的稀土类元素,R2为与R1不同的稀土类元素,TM为包含Fe、Ni、Co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过渡金属,B为硼,M为Ti、Ga、Zn、Si、Al、Nb、Zr、Ni、Co、Mn、V、W、Ta、Ge、Cu、Cr、Hf、Mo、P、C、Mg、Hg、Ag、Au中的至少1种以上,0.01≤x≤1、12≤a≤20、b=100‑a‑c‑d、5≤c≤20、0≤d≤3,它们的单位都为原子%;对烧结体实施热塑性加工,来制造稀土类磁铁前驱体的步骤;针对稀土类磁铁前驱体,使R3‑M改性合金的熔液向稀土类磁铁前驱体的晶界相扩散渗透,来制造稀土类磁铁的步骤,R3为包含R1、R2的稀土类元素。

权利要求 :

1.一种稀土类磁铁的制造方法,包括:

第1步骤,该步骤制造烧结体,所述烧结体用组成式(Nd100-xPrx)aFebBcMd表示,具有包含主相和晶界相的组织,B为硼,M为Ti、Ga、Zn、Si、Al、Nb、Zr、Ni、Co、Mn、V、W、Ta、Ge、Cu、Cr、Hf、Mo、P、C、Mg、Hg、Ag、Au中的1种以上,

0

第2步骤,该步骤对烧结体实施热塑性加工,来制造稀土类磁铁前驱体;

第3步骤,该步骤针对稀土类磁铁前驱体,使Nd-Cu合金的熔液向稀土类磁铁前驱体的晶界相扩散渗透,来制造含有主相、且主相率为95%以上的稀土类磁铁,所述主相是由核组成和在该核组成周围的壳组成构成的核壳结构,所述核组成由富Pr的(PrNd)FeB相形成,所述壳组成由富Nd的(NdPr)FeB相形成。

说明书 :

稀土类磁铁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稀土类磁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使用稀土类元素的稀土类磁铁也称为永久磁铁,其用途除了用于构成硬盘和MRI的电动机之外,还用于混合动力车和电车等的驱动用电动机等中。
[0003] 作为该稀土类磁铁的磁铁性能的指标,能够举出剩余磁化(剩余磁通密度)和矫顽力,但相对于由电动机的小型化和高电流密度化所致的发热量的增大,对所使用的稀土类磁铁的耐热性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在高温使用下如何能够保持磁铁的矫顽力成为该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0004] 列举作为在车辆驱动用电动机中大多使用的稀土类磁铁之一的Nd-Fe-B系磁铁,曾进行了以下尝试:谋求晶粒的微细化;使用Nd量多的组成合金;通过将矫顽力性能高的Dy、Tb这些重稀土类元素添加等来使其矫顽力增大。
[0005] 作为稀土类磁铁,除了构成组织的晶粒的级别为3~5μm左右的一般的烧结磁铁之外,还有将晶粒微细化为50nm~300nm左右的纳米级的纳米晶体磁铁。
[0006] 在稀土类磁铁的磁特性之中,为了提高矫顽力,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作为由过渡金属元素和轻稀土类元素构成的改性合金的、例如Nd-Cu合金、Nd-Al合金等向晶界相扩散渗透来对晶界相进行改性的方法。
[0007] 这样的由过渡金属元素和轻稀土类元素构成的改性合金,不含Dy等的重稀土类元素,因此熔点低,最多在700℃左右熔融,能够使其向晶界相扩散渗透。因此,在为300nm左右或其以下的晶体粒径的纳米晶体磁铁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晶粒的粗大化并且进行晶界相的改性,提高矫顽力性能,因此可以说是适合的处理方法。
[0008] 但是,为了提高稀土类磁铁的磁化,进行了将主相率提高下去的尝试(例如使主相率为95%左右或其以上),但通过主相率提高,相反地晶界相率降低。因此,在使改性合金进行晶界扩散时,熔融的改性合金不能够充分地渗透到稀土类磁铁的内部,虽然磁化提高,但是会产生矫顽力性能降低的课题。
[0009]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也没有提出上述的课题,因此没有公开解决该课题的手段。
[0010] 在先技术文献
[0011] 专利文献
[0012]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036294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0013]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稀土类磁铁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即使在主相率高的情况下也能够制造不仅磁化方面优异而且矫顽力性能也优异的稀土类磁铁。
[001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稀土类磁铁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 第1步骤,该步骤制造烧结体,所述烧结体用组成式(R11-xR2x)aTMbBcMd(R1为包含Y的1种以上的稀土类元素,R2为与R1不同的稀土类元素,TM为包含Fe、Ni、Co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过渡金属,B为硼,M为Ti、Ga、Zn、Si、Al、Nb、Zr、Ni、Co、Mn、V、W、Ta、Ge、Cu、Cr、Hf、Mo、P、C、Mg、Hg、Ag、Au中的至少1种以上,0.01≤x≤1、12≤a≤20、b=100-a-c-d、5≤c≤20、0≤d≤3,它们的单位都为原子%。)表示,具有包含主相和晶界相的组织;
[0016] 第2步骤,该步骤对烧结体实施热塑性加工,来制造稀土类磁铁前驱体;
[0017] 第3步骤,该步骤针对稀土类磁铁前驱体,使R3-M改性合金(R3为包含R1、R2的稀土类元素)的熔液向稀土类磁铁前驱体的晶界相扩散渗透,来制造稀土类磁铁。
[0018] 本发明的稀土类磁铁的制造方法,是通过针对稀土类磁铁前驱体使R3-M改性合金(R3为包含R1、R2的稀土类元素)的熔液扩散渗透,即使在主相率高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主相界面促进由改性合金引起的元素的置换现象,并且使改性合金向磁铁内部充分渗透,能够制造除了由高的主相率带来的高的磁化性能以外,矫顽力性能也高的稀土类磁铁的制造方法,所述稀土类磁铁前驱体是对具有(R11-xR2x)aTMbBcMd(R1为包含Y的1种以上的稀土类元素,R2为与R1不同的稀土类元素)的组成的烧结体实施热塑性加工而成的。
[0019] 在此,在本说明书中,所谓「高的主相率」意味着95%左右或其以上的主相率。
[0020]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制造对象的稀土类磁铁,不用说包含构成组织的主相(晶体)的粒径为300nm以下左右的纳米晶体磁铁,还包含粒径超过300nm的磁铁、进而粒径为1μm以上的烧结磁铁和用树脂粘合剂将晶粒结合的粘结磁铁等。
[0021] 在第1步骤中,首先,制作由上述组成式表示、且具有包含主相和晶界相的组织的磁粉。例如,可通过液体急冷来制作微细晶粒的急冷薄带(急冷带),并对其进行粗粉碎等,来制作稀土类磁铁用的磁粉。
[0022] 通过将该磁粉填充到例如模具内,一边用冲头加压一边进行烧结,谋求整块(bulk)化,能够得到各向同性的烧结体。该烧结体,例如具有下述金属组织,所述金属组织包含纳米晶体组织的RE-Fe-B系的主相(RE为Nd、Pr中的至少一种,更具体地讲,为Nd、Pr、Nd-Pr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和处于该主相的周围的RE-X合金(X为金属元素)的晶界相,在晶界相中,除了Nd等之外还包含Ga、Al、Cu中的至少1种以上。
[0023] 在第2步骤中,为了对各向同性的烧结体赋予磁各向异性而实施热塑性加工。该热塑性加工有镦锻加工、挤压锻造加工(前方挤压法、后方挤压法)等,通过采用这些加工之中的1种或组合其中的两种以上来向烧结体内部导入加工应变,实施例如加工率为60~80%左右的强加工,可制造出具有高的取向、磁化性能优异的稀土类磁铁。
[0024] 在第2步骤中,将烧结体热塑性加工,制造出作为取向磁铁的稀土类磁铁前驱体。针对该稀土类磁铁前驱体,在第3步骤中,通过在较低温(例如450~700℃左右)的温度气氛下进行热处理而使R3-M改性合金(R3为包含R1、R2的稀土类元素)、例如由过渡金属元素和轻稀土类元素构成的改性合金的熔液向稀土类磁铁前驱体的晶界相扩散渗透,来制造出稀土类磁铁。
[0025] 通过在构成稀土类磁铁前驱体的主相内,除了作为R1元素的例如Nd之外还包含作为R2元素的Pr,改性合金和R2元素在主相界面引起置换现象,可促进改性合金向磁铁内部的渗透。
[0026] 例如列举在改性合金中使用了Nd-Cu合金的情况为例来详细说明,通过相对于Nd而言低熔点的Pr进入到主相内,因Nd-Cu合金进行晶界扩散时的热,主相的外侧(与晶界相的界面区域)熔化,熔化区域与熔化状态的晶界相一起扩大。其结果,起因于高主相率,成为Nd-Cu合金的渗透流路的晶界相的比率低,从而Nd-Cu合金的渗透率低,但通过渗透流路的扩大,Nd-Cu合金的渗透效率提高,作为结果,Nd-Cu合金充分渗透到磁铁内部。
[0027] 假设不包含Pr的情况下,主相、晶界相都为富Nd的状态,即使利用使Nd-Cu合金渗透时的热,主相的外侧也不会熔化,因此,基于低晶界相率的Nd-Cu合金的渗透流路为狭窄的状态,Nd-Cu合金的渗透效率低,不能够提高磁铁的矫顽力性能。
[0028] 通过第3步骤中的热处理使Nd-Cu合金进行晶界扩散后,通过使稀土类磁铁回到常温,到此为止熔化了的主相的外侧区域再结晶化,形成由主相的中央区域的核、和再结晶化了的外侧区域的壳构成的核-壳结构的主相。
[0029] 而且,能得到由于所形成的核-壳结构的主相维持当初的高主相率因此磁化性能优异,由于Nd-Cu合金向晶界相内充分晶界扩散从而矫顽力性能也优异的稀土类磁铁。关于该核壳结构,能够举出:作为构成主相的核组成有例如富Pr的(PrNd)FeB相、在其周围作为壳组成有相对地富Nd的(NdPr)FeB相的核壳结构的主相。
[0030] 在第3步骤中,通过使R3-M改性合金(R3为包含R1、R2的稀土类元素)、例如由过渡金属元素和轻稀土类元素构成的改性合金扩散渗透,与使用包含Dy等的重稀土类元素的改性合金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在低温下的改性,特别是在纳米晶体磁铁的情况下,能够消除晶体粗大化的问题。
[0031] 在此,作为由过渡金属元素和轻稀土类元素构成的改性合金,可举出在450~700℃的温度范围具有熔点或共晶温度的改性合金,可举出包含Nd、Pr中的任一种轻稀土类元素、和Cu、Mn、In、Zn、Al、Ag、Ga、Fe等过渡金属元素的合金。更具体而言,能够举出Nd-Cu合金(共晶点520℃)、Pr-Cu合金(共晶点480℃)、Nd-Pr-Cu合金、Nd-Al合金(共晶点640℃)、Pr-Al合金(650℃)、Nd-Pr-Al合金等。
[0032] 如由以上的说明能够理解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稀土类磁铁的制造方法,通过针对稀土类磁铁前驱体使R3-M改性合金(R3为包含R1、R2的稀土类元素)的熔液扩散渗透,即使在主相率高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主相界面促进由改性合金引起的元素的置换现象,并且使改性合金向磁铁内部充分渗透,能够制造除了由高的主相率带来的高的磁化性能以外,矫顽力性能也高的稀土类磁铁,所述稀土类磁铁前驱体是对具有(R11-xR2x)aTMbBcMd(R1为包含Y的1种以上的稀土类元素,R2为与R1不同的稀土类元素)的组成的烧结体实施热塑性加工而成的。

附图说明

[0033] 图1的(a)、(b)是按该顺序说明本发明的稀土类磁铁的制造方法的第1步骤的模式图,(c)是说明第2步骤的模式图。
[0034] 图2的(a)是说明在图1(b)中所示的烧结体的显微结构的图,(b)是说明图1(c)的稀土类磁铁前驱体的显微结构的图。
[0035]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稀土类磁铁的制造方法的第3步骤的模式图。
[0036] 图4是表示所制造的稀土类磁铁的晶体组织的显微结构的图。
[0037] 图5是将图4中的主相和晶界相进一步放大了的图。
[0038] 图6是说明制造试验体时的第3步骤中的加热路径的图。
[0039] 图7是按各Pr置换量表示实验中的改性合金的渗透温度与所制造的稀土类磁铁的矫顽力的关系的图。
[0040] 图8是表示在580℃的渗透温度下的实验中的Pr置换量与矫顽力增加量的关系的图。
[0041] 图9是表示在主相中包含Pr、没有改性合金的晶界扩散的稀土类磁铁、和在主相中包含Pr、并且有改性合金的晶界扩散的稀土类磁铁的温度与矫顽力的关系的图。
[0042] 图10是表示在常温下的、主相中的Pr量与矫顽力的关系的图。
[0043] 图11是表示在200℃气氛下的、主相中的Pr量与矫顽力的关系的图。
[0044] 图12是稀土类磁铁的TEM照片图。
[0045] 图13是表示EDX线分析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稀土类磁铁的制造方法)
[0047] 图1(a)、图1(b)是按该顺序说明本发明的稀土类磁铁的制造方法的第1步骤的模式图,图1(c)是说明第2步骤的模式图。另外,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稀土类磁铁的制造方法的第3步骤的模式图。另外,图2(a)是说明在图1(b)中所示的烧结体的显微结构的图,图2(b)是说明图1(c)的稀土类磁铁前驱体的显微结构的图。此外,图4是表示所制造出的稀土类磁铁的晶体组织的显微结构的图,图5是将图4中的主相和晶界相进一步放大了的图。
[0048] 如图1(a)中所示,在减压到例如50kPa以下的Ar气气氛的未图示的炉中,采用单辊的熔体旋转(melt spinning)法,将合金锭高频熔化,并向铜辊R喷射给出稀土类磁铁的组成的熔液,制作急冷薄带B(急冷带),并将其进行粗粉碎。
[0049] 将粗粉碎了的急冷薄带B如图1(b)所示那样填充到腔室内,所述腔室由超硬模具D和在其空心内滑动的超硬冲头P围成,通过一边用超硬冲头P加压(X方向)一边在加压方向流动电流进行通电加热,来制造烧结体S,所述烧结体S用组成式(R11-xR2x)aTMbBcMd(R1为包含Y的1种以上的稀土类元素,R2为与R1不同的稀土类元素,TM为包含Fe、Ni、Co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过渡金属,B为硼,M为Ti、Ga、Zn、Si、Al、Nb、Zr、Ni、Co、Mn、V、W、Ta、Ge、Cu、Cr、Hf、Mo、P、C、Mg、Hg、Ag、Au中的至少1种以上,0.01≤x≤1、12≤a≤20、b=100-a-c-d、5≤c≤20、0≤d≤3,它们的单位都为原子%)表示,具有包含主相和晶界相的组织,主相具有50nm~300nm左右的晶体粒径(以上为第1步骤)。
[0050] 如图2(a)所示,烧结体S呈现晶界相BP充满纳米晶粒MP(主相)间的各向同性的晶体组织。因此,为了对该烧结体S赋予磁各向异性,如图1(c)所示那样,使超硬冲头P触接烧结体S的长度方向(在图1(b)中,水平方向为长度方向)的端面,一边用超硬冲头P加压(X方向)一边实施热塑性加工,由此可制造出如图2(b)所示那样具有各向异性的纳米晶粒MP的晶体组织的稀土类磁铁前驱体C(以上为第2步骤)。
[0051] 再者,可将热塑性加工的加工度(压缩率)大的情况、例如压缩率为10%左右以上的情况称为热态强加工或仅称为强加工,但优选以60~80%左右的压缩率进行强加工。
[0052] 在图2(b)所示的稀土类磁铁前驱体C的晶体组织中,纳米晶粒MP呈扁平形状,与各向异性轴(异方轴)大致平行的界面弯曲或折曲,没有由特定的面构成。
[0053] 接着,如图3所示,作为第3步骤,向稀土类磁铁前驱体C的表面散布改性合金粉末SL,并收纳到高温炉H内,在高温气氛下搁置一定的保持时间,由此使改性合金SL的熔液向稀土类磁铁前驱体C的晶界相扩散渗透。再者,关于该改性合金粉末SL,可以将加工成板状的该改性合金搁置于稀土类磁铁前驱体的表面,也可以制作改性合金粉末的浆液,并将其涂敷于稀土类磁铁前驱体的表面。
[0054] 在此,改性合金粉末SL由过渡金属元素和轻稀土类元素构成,可使用合金的共晶点为450℃~700℃的低温的改性合金,例如,优选应用Nd-Cu合金(共晶点520℃)、Pr-Cu合金(共晶点480℃)、Nd-Pr-Cu合金、Nd-Al合金(共晶点640℃)、Pr-Al合金(650℃)、Nd-Pr-Al合金、Nd-Co合金(共晶点566℃)、Pr-Co合金(共晶点540℃)、Nd-Pr-Co合金中的任一种,其中,更优选应用共晶点为580℃以下的较低温的Nd-Cu合金(共晶点520℃)、Pr-Cu合金(共晶点480℃)、Nd-Co合金(共晶点566℃)、Pr-Co合金(共晶点540℃)。
[0055] 通过改性合金SL的熔液向稀土类磁铁前驱体C的晶界相BP扩散渗透,图2(b)所示的稀土类磁铁前驱体C的晶体组织发生组织变化,如图4所示,晶粒MP的界面变得明晰,晶粒MP、MP间的磁隔断进行,能够制造出矫顽力提高了的稀土类磁铁RM(第3步骤)。再者,在图4所示的采用改性合金进行的组织改性的途中阶段,与各向异性轴大致平行的界面没有形成(没有由特定的面构成),但在采用改性合金进行的改性充分进展了的阶段,能形成与各向异性轴大致平行的界面(特定的面),形成从与各向异性轴正交的方向观察时的晶粒MP的形状呈长方形和/或与其近似的形状的稀土类磁铁。
[0056] 通过在构成稀土类磁铁前驱体C的主相MP内,除了作为R1元素的例如Nd之外还包含作为R2元素的Pr,改性合金SL和R2元素在主相界面引起置换现象,能促进改性合金SL向磁铁内部的渗透。
[0057] 例如在改性合金SL中使用了Nd-Cu合金的情况下,通过相对于Nd而言低熔点的Pr进入主相内,由于Nd-Cu合金进行晶界扩散时的热,主相的外侧(与晶界相的界面区域)熔化,熔化区域与熔化状态的晶界相BP一起扩大。
[0058] 其结果,起因于高主相率,成为Nd-Cu合金的渗透流路的晶界相BP的比率低,因此Nd-Cu合金的渗透率低,但通过渗透流路的扩大,Nd-Cu合金的渗透效率提高,作为结果,Nd-Cu合金充分渗透到磁铁内部。
[0059] 通过第3步骤中的热处理使Nd-Cu合金进行晶界扩散后,通过回到常温,到此为止熔化了的主相MP的外侧区域再结晶化,形成由主相的中央区域的核相、和再结晶化了的外侧区域的壳相构成的、核-壳结构的主相(参照图5)。
[0060] 而且,能得到由于所形成的核-壳结构的主相维持当初的高主相率因此磁化性能优异,由于Nd-Cu合金向晶界相内充分晶界扩散从而矫顽力性能也优异的稀土类磁铁。关于该核壳结构,能够举出:作为构成主相的核组成有例如富Pr的(PrNd)FeB相、在其周围作为壳组成有相对地富Nd的(NdPr)FeB相的核壳结构的主相。
[0061] [检验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稀土类磁铁的磁特性的实验及其结果]
[0062] 本发明人等应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使磁铁材料中的Pr的浓度进行各种变化,来制作多种的稀土类磁铁,进行了鉴定改性合金的渗透温度与各稀土类磁铁的矫顽力的关系的实验。另外,也进行了鉴定各稀土类磁铁的矫顽力的温度依赖性的实验。另外,进行了Pr置换率与常温、高温气氛下的矫顽力的关系的实验。而且,进行了EDX分析,确认出主相呈核-壳结构。
[0063] (实验方法)
[0064] 采用单辊炉制作(Nd(100-x)Prx)13.2FebalB5.6Co4.7Ga0.5组成(原子%)的液体急冷带(X=0、1.35、25、50、100),对得到的急冷带进行烧结,来制作烧结体(烧结温度:650℃、400MPa),对烧结体实施强加工(加工温度:780℃、加工度:75%),制作了稀土类磁铁前驱体。对得到的稀土类磁铁前驱体,按照图6所示的加热路径图进行热处理,来进行Nd-Cu合金的渗透处理,制作了稀土类磁铁(使用的改性合金为Nd70Cu30材:5%、扩散前的磁铁的厚度为2mm)。对所制作的各稀土类磁铁,采用VSM、TPM进行了磁特性评价。将关于改性合金的渗透温度与所制造出的稀土类磁铁的矫顽力的关系的实验结果示于图7,将关于在580℃的渗透温度下的Pr置换量与矫顽力增加量的关系的实验结果示于图8,将关于矫顽力的温度依赖性的实验结果示于图9。此外,将关于Pr置换率与在常温、高温气氛下(200℃)的矫顽力的关系的实验结果分别示于图10、图11。
[0065] 从图7可知,即使使渗透温度变化到580~700℃,在各组成下也没有大的变化。在此,从图8所示的在580℃的渗透温度下的Pr浓度与矫顽力的变化比例的关系可知,在Pr浓度为0%时,没有高效率地进行渗透,获得了矫顽力降低的结果,但当为该值以外的浓度时,矫顽力大大提高。
[0066] 推测这是因为,通过在主相中少量添加Pr,Nd-Cu合金的渗透效率提高,渗透充分进行到磁铁的内部的缘故。
[0067] 其次,从图9可知,不但在主相内包含Pr,而且Nd-Cu合金进行了渗透的稀土类磁铁,与未由Nd-Cu合金进行渗透的稀土类磁铁相比,在所有的温度范围矫顽力提高了5kOe左右。
[0068] 另外,从图10、图11可知,在常温下,即使Pr浓度变化,在Nd-Cu合金进行渗透前后矫顽力也提高的范围中,有矫顽力并行移动而增加的倾向,而在200℃下,在矫顽力提高的范围中,矫顽力不是并行移动,而是有以并行移动+α来增加的倾向。
[0069] 可以认为这是由于,在常温时,由Nd-Cu合金带来的隔断主相粒子的隔断性的提高贡献很大,而在200℃时,除了隔断性提高的效果之外,还由于在主相的界面处的元素置换所致的核-壳结构的形成,导致在高温下的平均晶体磁各向异性提高了。
[0070] 更详细地讲,可以推测为:在Pr置换量为1~50%的区域,观测到成为+α的获益量的矫顽力的增加量,但当置换率达到100%时,大大受到核相的在高温气氛下的磁各向异性的恶化量的影响,获益量消失。
[0071] 另外,图12表示稀土类磁铁的组织的TEM照片图,图13表示EDX线分析结果。
[0072] 在图13中,横轴的零表示图12的箭头的起点,横轴表示从该起点起算的组织的长度,主相1为核相,主相2为壳相,将主相1、2加在一起的主相的长度为23nm左右,在其外侧存在晶界相。
[0073] 通过该EDX线分析确认出:在该实验中使用的磁铁组成中,主相1的Pr含有率高,主相2的Nd含有率高,形成了组成不同的核-壳结构的主相。
[0074] 形成核相的主相1在常温具有高的矫顽力,形成其外侧的壳相的主相2为在高温具有高的矫顽力的相。而且,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从而Nd-Cu合金的渗透充分进行了的结果,成为由于隔断性提高从而矫顽力高的磁铁。再者,所制造出的稀土类磁铁,主相率为96~97%,非常高,因此是不但矫顽力高而且磁化高的磁铁。
[0075] 通过本实验证明了:本发明的稀土类磁铁的制造方法是对于主相率高,从而经由晶界相的改性合金的熔液的渗透往往会不充分的稀土类磁铁而言,不仅能够提高磁化,也能够提高矫顽力的划时代的制造方法。
[0076] 以上采用附图详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具体的构成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即使有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它们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0077] 附图标记说明
[0078] R…铜辊、B…急冷薄带(急冷带)、D…超硬模、P…超硬冲头、S…烧结体、C…稀土类磁铁前驱体、H…高温炉、SL…改性合金粉末(改性合金)、M…改性合金粉末、MP…主相(纳米晶粒、晶粒)、BP…晶界相、RM…稀土类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