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素溶液中纳米金的绿色合成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235315.9

文献号 : CN10485844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小英韩国程孙润仓李翔黎章明

申请人 : 华南理工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木质素溶液中纳米金的绿色合成方法。该方法为:在微波条件下,木质素水溶液与氯金酸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制备出粒径分布为15 nm~20 nm,分散均匀且长期稳定存放的纳米金粒子。该纳米金粒子的合成过程是一种绿色、环保、快速的纳米金属制备方法,完全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木质素是储量丰富的天然生物质资源和常见的农林及造纸废弃物。因此,本发明不仅为纳米金的绿色合成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更是对实现可再生资源及农林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进行的合理的、有意义的探索。本绿色合成过程使纳米金粒子在生物、医疗、环保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 :

1.木质素溶液中纳米金的绿色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微波条件下,木质素水溶液与氯金酸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制备出粒径分布为15nm~20nm,分散均匀且长期稳定存放的纳米金粒子;木质素来源于以禾本科植物为原料的造纸黑液;具体步骤如下:将0.0500g~0.2000g的HAuCl4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2.2mg/mL~8.8mg/mL的HAuCl4溶液,搅拌均匀后置于微波反应器中,设置微波辐射功率为700W~1000W,辐射温度为70℃~100℃;将0.0750g~0.1500g木质素溶解于NaOH溶液中,搅拌后得到10mg/mL~20mg/mL的木质素水溶液,在搅拌的条件下,滴加到上述配制的HAuCl4溶液中,反应5min~90min后即得到稳定的纳米金粒子;制备出的纳米金粒子外层包裹着木质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质素溶液中纳米金的绿色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出的木质素-纳米金复合物离心后可在水中重新均匀分散。

说明书 :

木质素溶液中纳米金的绿色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纳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木质素溶液中纳米金的绿色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纳米金因为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催化、生物、光学、医学等领域。纳米金的制备方法主要有超声、球磨、物理气相沉积等物理方法,以及无机化学还原、电化学还原等化学还原法等。但传统的化学还原法需要用水合肼、硼氢化钠等对人类和环境有害的还原剂,同时需要使用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无机盐等稳定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纳米金材料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0003] 木质素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高分子,也是第一大天然芳香族聚合物,储量极其丰富。木质素通过苯基丙烷结构单元间的多种方式脱氢形成醚键与碳-碳键,结构复杂,表面存在苯酚、羟基、羧基、醛基、甲氧基等众多活性基团,能发生亲核亲电反应、烷基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硝化反应、缩聚反应、接枝共聚反应等,在化学合成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目前,作为造纸工业的主要副产品之一,木质素主要用作燃料、混凝土减水剂、肥料等低附加值产品,或降解成香草醛等芳香族化合物原料进行使用,用于合成贵金属纳米材料等高值化利用还鲜有报道。木质素结构中含有大量酚羟基、醚键等还原性基团,可以将金属离子还原成纳米金属粒子。与此同时,木质素分子具有三维空间网络结构,可以作为金属纳米粒子理想的天然高分子稳定剂,包裹在纳米粒子周围,形成稳定的纳米金粒子。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的纳米金粒子及其绿色合成方法。首次利用木质素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采用高效的微波辐射法在常压下水相中绿色快速地制备纳米金粒子,该制备过程符合“绿色化学”所提倡的纳米粒子制备中反应试剂、还原剂和稳定剂的“绿色化”和“环保化”。其制备过程实现对农林造纸废弃物木质素的高效利用,制备的纳米金粒子在生物、医疗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此外本发明还为贵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为纳米贵金属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木质素溶液中纳米金的绿色合成方法。
[0006]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0007] 木质素溶液中纳米金的绿色合成方法,在微波条件下,木质素水溶液与氯金酸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制备出粒径分布为15 nm 20 nm,分散均匀且长期稳定存放的纳米金~粒子。
[0008] 上述方法中,木质素来源于以禾本科植物为原料的造纸黑液。
[0009] 上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10] 将0.0500 g 0.2000 g的HAuCl4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2.2 mg/mL~8.8 mg/mL的~HAuCl4溶液,搅拌均匀后置于微波反应器中,设置微波辐射功率为700 W 1000 W,辐射温度~
为70 ℃~100 ℃;将0.0750 g 0.1500 g木质素溶解于NaOH溶液中,搅拌后得到10 mg/mL~ ~
20 mg/mL的木质素水溶液,在搅拌的条件下,滴加到上述配制的HAuCl4溶液中,反应5 min~90 min后即得到稳定的纳米金粒子。
[0011] 上述方法中,此反应在水相中进行,且无需添加任何化学分散剂、还原剂与稳定剂等试剂。
[0012] 上述方法制备出的纳米金粒子外层包裹着木质素。
[0013] 上述方法制备出的木质素-纳米金复合物离心后可在水中重新均匀分散。
[0014] 上述方法中,纳米金的制备过程主要经历了络合、还原和生长三个阶段。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6] (1)本发明使用农林造纸废弃物木质素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在碱性水相中制备纳米金粒子,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分散剂、化学还原剂和稳定剂,得到的纳米金粒子在生物、医学等领域有重要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0017] (2)本发明制备出的纳米金粒子外层包裹着木质素,离心后能够重新均匀分散于水中,有效地解决了纳米金粒子易团聚、难分散的难题。
[0018] (3)本发明利用木质素作为还原剂与稳定剂制备纳米金粒子,更好地促进木质素的功能化和高值化利用,也为农林生物质资源的转化利用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实施实例1~4的纳米金粒子的UV-Vis吸收光谱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实施实例3的纳米金粒子离心后在水中重新分散的透射电镜照片。
[0021] 图3本发明实施实例3的纳米金粒子外层被木质素包裹且分散均匀的高分辨透射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具体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对于未特别注明的工艺参数,可参照常规技术进行。
[0023] 实施例1
[0024] 将0.0500 g的HAuCl4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2.2 mg/mL的HAuCl4溶液,搅拌均匀后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将0.0750 g木质素溶于NaOH溶液,搅拌后得到10 mg/mL木质素溶液。调节微波辐射功率为700 W,辐射温度为60 ℃,将上述配制的木质素氢氧化钠溶液缓慢滴入HAuCl4溶液中,此时木质素与金的比例约为150 mg:0.125 mmol。反应5 min后即得到稳定的纳米金粒子。
[0025] 实施例2
[0026] 将0.1000 g的HAuCl4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4.4 mg/mL的HAuCl4溶液,搅拌均匀后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将0.1000 g木质素溶于NaOH溶液,搅拌后得到12.5 mg/mL木质素溶液。调节微波辐射功率为800 W,辐射温度为70 ℃,将上述配制的木质素氢氧化钠溶液缓慢滴入HAuCl4溶液中,此时木质素与金的比例约为150 mg:0.250 mmol。反应30 min后即得到稳定的纳米金粒子。
[0027] 实施例3
[0028] 将0.1500 g的HAuCl4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2.2 mg/mL的HAuCl4溶液,搅拌均匀后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将0.1250 g木质素溶于NaOH溶液,搅拌后得到15 mg/mL木质素溶液。调节微波辐射功率为900 W,辐射温度为80 ℃,将上述配制的木质素氢氧化钠溶液缓慢滴入HAuCl4溶液中,此时木质素与金的比例约为150 mg:0.375 mmol。反应60 min后即得到稳定的纳米金粒子。
[0029] 实施例4
[0030] 将0.2000 g的HAuCl4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2.2 mg/mL的HAuCl4溶液,搅拌均匀后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将0.1500 g木质素溶于NaOH溶液,搅拌后得到20 mg/mL木质素溶液。调节微波辐射功率为1000 W,辐射温度为90 ℃,将上述配制的木质素氢氧化钠溶液缓慢滴入HAuCl4溶液中,此时木质素与金的比例约为150 mg:0.500 mmol。反应90 min后即得到稳定的纳米金粒子。
[0031] 图1为本发明实施实例1~4的纳米金粒子的UV-Vis吸收光谱图。在波长为530 nm附近出现了金纳米粒子的特征吸收峰,说明纳米金制备成功。随着纳米金紫外吸收峰的半峰宽较窄,说明粒子的粒径分布均匀。实例3、4中纳米金紫外吸收峰的半峰宽较窄,说明其粒子的粒径分布均匀。
[0032] 图2为本发明实施实例3的纳米金粒子离心后在水中重新分散的透射电镜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到,纳米金离心后可在水中重新均匀分散,无团聚现象。所制备的纳米金粒径约为15 nm 20 nm,分布均匀,粒子呈球状,形态规则,且大小均一。~
[0033] 图3为本发明实施实例3的纳米金粒子外层被木质素包裹且分散均匀的高分辨透射电镜照片。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纳米金粒子的晶格条纹,表明所制备的纳米金粒子属于晶体结构。纳米金粒子外层被高分子所包裹,粒子之间没有团聚,说明木质素对纳米金粒子具有良好的稳定作用。
[0034]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