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集纱板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314629.8

文献号 : CN10486291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方宜武杨建锋郭超超刘灵通

申请人 :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拆卸集纱板,该可拆卸集纱板包括子集纱板和导纱板,所述子集纱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穿纱孔;所述子集纱板连接有导纱板,所述导纱板与所述子集纱板的大小相同,且所述导纱板在所述第一穿纱孔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穿纱孔,所述子集纱板与所述导纱板呈上下对应连接,所述第一穿纱孔与所述第二穿纱孔相对应且连通形成连通穿纱孔,所述子集纱板与所述导纱板呈可拆卸连接。避免繁琐的两次穿纱,减少工作量、出错率和纤维损伤,提高生产效率;操作性强,且成本低,适合于广范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 :

1.一种可拆卸集纱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子集纱板和导纱板,所述子集纱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穿纱孔;所述子集纱板连接所述导纱板,所述导纱板与所述子集纱板的大小相同,且所述导纱板在所述第一穿纱孔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穿纱孔,所述子集纱板与所述导纱板呈上下对应连接,所述第一穿纱孔与所述第二穿纱孔相对应且连通形成连通穿纱孔,所述子集纱板与所述导纱板采用螺栓或凹凸槽或电磁吸引呈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集纱板,其特征在于,该可拆卸集纱板还包括主集纱板,所述主集纱板由若干块所述子集纱板组成,所述子集纱板之间呈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集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纱孔与第二穿纱孔均为均匀阵列分布排列,且数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拆卸集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纱孔与第二穿纱孔的直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拆卸集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集纱板之间采用螺栓或框架呈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拆卸集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集纱板上的第一穿纱孔与所述导纱板的第二穿纱孔数目相等、且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拆卸集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纱孔的直径为10~

15mm。

8.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可拆卸集纱板穿纱、导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子集纱板与导纱板连接好;再将纱架上的碳纤维丝束一次直接穿过第一穿纱孔与第二穿纱孔相对应且连通形成连通穿纱孔,并拉拔、预留出一定长度,供后续牵引;待所有的碳纤维丝束均穿过连通穿纱孔后,则将导纱板从子集纱板上卸下,放在子集纱板后方的碳纤维纱架旁,同时将多块已穿纱的子集纱板连接组合成主集纱板,且保证连通穿纱孔中的丝束不滑落。

说明书 :

可拆卸集纱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集纱板。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用碳纤维生产预浸料时,碳纤维纱架上卷数较多,通常将各丝束穿过集纱板上的穿纱孔以将大数目的碳纤维丝束整合、排列,即排纱进行预浸料生产。当所用纱架较多,或受场地限制时,在每个纱架旁放置导纱板,将丝束穿过导纱板,进行预排布部分丝束,然后再将这些丝束穿过集纱板上对应的穿纱孔,供预浸机生产。
[0003]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首先将碳纤维丝束穿过纱架旁的导纱板(上的穿纱孔),然后再将碳纤维丝束穿过集纱板(上的穿纱孔),由于碳纤维丝束数大,对应的穿纱孔数目很大,在将丝束穿过导纱板和集纱板上的穿纱孔时,工作量大、易摩擦损伤纤维、且易于将丝束放进错误的穿纱孔,造成丝束绞拧等,影响预浸料质量或根本无法顺利排布大数目的丝束,影响生产进度。
[0004] 因此,现在有必要开发一种生产效率高,碳纤维损伤量小,结构简单,成本低的集纱板。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性强、生产效率高、可一次性穿纱且纤维损伤小的可拆卸集纱板。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可拆卸集纱板包括子集纱板和导纱板,所述子集纱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穿纱孔;所述子集纱板连接有导纱板,所述导纱板与所述子集纱板的大小相同,且所述导纱板在所述第一穿纱孔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穿纱孔,所述子集纱板与所述导纱板呈上下对应连接,所述第一穿纱孔与所述第二穿纱孔相对应且连通形成连通穿纱孔,所述子集纱板与所述导纱板呈可拆卸连接。
[0007]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与子集纱板呈可拆卸连接相配合的导纱板,且导纱板在子集纱板的第一穿纱孔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穿纱孔,子集纱板与导纱板呈上下对应连接,第一穿纱孔与第二穿纱孔相对应且连通形成连通穿纱孔,通过直接在连通穿纱孔进行穿纱,避免了繁琐的二次穿纱,减少了工作量,同时减少了碳纤维的损伤,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子集纱板和导纱板呈可拆卸连接,当碳纤维丝束穿过连通穿纱孔后,则可以将导纱板从子集纱板上卸下,放置在纱架上的工作位置,从而开始导纱;该可拆卸集纱板结构简单,操作性强,且成本低,适合于广范推广应用。
[0008]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可拆卸集纱板还包括主集纱板,所述主集纱板由若干块所述子集纱板组成,所述子集纱板之间呈可拆卸连接。将子集纱板可拆卸的方式形成主集纱板,方便穿纱,同时可以在一次穿纱后,将导纱板从子集纱板上卸下,放置在纱架上的工作位置,将多块已经穿纱的子集纱板再连接组装成主集纱板,开始导纱,提高工作效率。
[0009]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穿纱孔与第二穿纱孔均为均匀阵列分布排列,且数量相同。均匀阵列分布排列的第一穿纱孔和第二穿纱孔更有利于一次性穿纱。
[0010]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穿纱孔与第二穿纱孔的直径相同。将第一穿纱孔和第二穿纱孔的直径设置成相同,更方便一次性穿纱,减少出错率和碳纤维的损伤。
[0011]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子集纱板与所述导纱板采用螺栓或凹凸槽或电磁吸引呈可拆卸连接。子集纱板与导纱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呈可拆卸连接,螺栓或凹凸槽或电磁吸引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
[0012]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子集纱板之间采用螺栓或框架呈可拆卸连接。子集纱板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呈可拆卸连接,螺栓或框架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
[0013]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子集纱板上的第一穿纱孔与所述导纱板的第二穿纱孔均为5横排和8竖排;所述第一穿纱孔的数量为40个;所述第二穿纱孔的数量为40个。
[0014]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穿纱孔的直径为10~15mm。
[0015]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可拆卸集纱板的能够快速无损伤的穿纱、导纱的方法。
[001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使用上述可拆卸集纱板进行穿纱、导纱的方法是:将子集纱板与导纱板连接好;再将纱架上的碳纤维丝束一次直接穿过第一穿纱孔与第二穿纱孔相对应且连通形成连通穿纱孔,并拉拔、预留出一定长度,供后续牵引;待所有的碳纤维丝束均穿过连通穿纱孔后,则将导纱板从子集纱板上卸下,放在子集纱板后方的碳纤维纱架旁,同时将多块已穿纱的子集纱板连接组合成主集纱板,且保证连通穿纱孔中的丝束不滑落。
[0017]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子集纱板与导纱板相配合连接后,由于子集纱板上的第一穿纱孔与导纱板上的第二穿纱孔相对应且连通形成连通穿纱孔,通过直接在连通穿纱孔进行穿纱,避免了繁琐的二次穿纱,减少了工作量,同时减少了碳纤维的损伤,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子集纱板和导纱板呈可拆卸连接,当碳纤维丝束穿过连通穿纱孔后,则可以将导纱板从子集纱板上卸下,放置在纱架上的工作位置,同时将多块已经穿纱的子集纱板连接组装成主集纱板,从而开始导纱;该可拆卸集纱板结构简单,操作性强,且成本低,适合于广范推广应用。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避免繁琐的二次穿纱,减少工作量、出错率和纤维损伤,提高生产效率;操作性强,且成本低,适合于广范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可拆卸集纱板的主集纱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可拆卸集纱板的子集纱板与导纱板配合穿纱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可拆卸集纱板的穿纱导纱后的主集纱板与导纱板结构示意图;
[0022] 1-主集纱板;101-子集纱板;102-第一穿纱孔;2-导纱板;201-第二穿纱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该可拆卸集纱板包括主集纱板1、子集纱板101和导纱板2,主集纱板1由4块子集纱板101组成,子集纱板101之间呈可拆卸连接,子集纱板101上设有
40个第一穿纱孔102;子集纱板101连接有导纱板2,导纱板2与子集纱板101的大小相同,且导纱板2在第一穿纱孔102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穿纱孔201,子集纱板101与导纱板2呈上下对应连接,第一穿纱孔102与第二穿纱孔201相对应且连通形成连通穿纱孔,子集纱板101与导纱板2呈可拆卸连接;第一穿纱孔102与第二穿纱孔201均为均匀阵列分布排列,且数量相同;第一穿纱孔102与第二穿纱孔201的直径相同;子集纱板101与导纱板2采用电磁吸引呈可拆卸连接;子集纱板101之间采用螺栓呈可拆卸连接;子集纱板101上的第一穿纱孔102与导纱板2的第二穿纱孔201均为5横排和8竖排;第一穿纱孔101的数量为40个;第二穿纱孔
201的数量为40个;第一穿纱孔101的直径为10~15mm。
[0024] 使用上述可拆卸集纱板穿纱、导纱的方法,先将子集纱板101与导纱板2连接好;再将纱架上的碳纤维丝束一次直接穿过第一穿纱孔101与第二穿纱孔201相对应且连通形成连通穿纱孔,并拉拔、预留出一定长度,供后续牵引;待所有的碳纤维丝束均穿过连通穿纱孔后,则将导纱板2从子集纱板101上卸下,放在子集纱板101后方的碳纤维纱架旁,同时将4块已穿纱的子集纱板101连接组合成主集纱板1,且保证连通穿纱孔中的丝束不滑落。本发明用于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
[002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