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压力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80067326.X

文献号 : CN10488418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V.赫杰普利克P.斯蒂克尔C.鲍姆加特纳

申请人 : 尤尼弗莱克斯-液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压力机,具有框架结构、可移动的第一模具支架(8)、可移动的第二模具支架(9)、驱动系统以及控制该驱动系统的压力机控制器,在该成型压力机中从属于第一模具支架的第一驱动单元(75)设计成快速上升冲程单元,‑第一模具支架能够在其闭合位置(8)中相对于框架结构借助至少一个位置可变化的卡锁体(18)机械地卡锁,‑该至少一个从属于第二模具支架(9)的流体活塞‑汽缸‑单元(30)设计成高压单元(48),至少用来实现第二模具支架在第一模具支架(8)的方向上的一部分运动,‑在将高压单元(48)与所属的压缩流体机组连接的供应管道中集成流体的增压器。

权利要求 :

1.一种流体的成型压力机,具有:框架结构、沿着工作方向(B)可相对框架结构移动的第一模具支架(8)、沿着工作方向(B)可相对框架结构移动的第二模具支架(9)、作用在第一和第二模具支架上的驱动系统和控制所述驱动系统的压力机控制器,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从属于第一模具支架(8)的第一驱动单元(75)、从属于第二模具支架的具有至少一个流体的活塞-汽缸-单元(30)的第二驱动单元(76)、至少一个至少加载所述活塞-汽缸-单元的压缩流体机组以及控制所述加载的阀门,所述成型压力机具有以下特征:-所述至少一个从属于第一模具支架(8)的第一驱动单元(75)设计成快速上升单元,第一模具支架(8)能够借助所述快速上升单元在离第二模具支架(9)相对较远的基本位置和离第二模具支架相对较近的闭合位置之间移动;

-在所述第一模具支架的闭合位置中,所述第一模具支架(8)相对于框架结构借助至少一个可位置变化的卡锁体(18)机械地卡锁;

-至少一个从属于第二模具支架(9)的流体的活塞-汽缸-单元(30)设计成高压单元(48),至少用来实现第二模具支架在第一模具支架(8)的方向上的一部分运动,所述高压单元能够借助明显高于所属压缩流体机组的工作压力的运行压力进行运行;

-在将高压单元(48)与所属的压缩流体机组连接的供应管道中集成流体的增压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压力机包括液压的驱动系统,其中第一和第二驱动单元(75;76)包括液压的活塞-汽缸-单元(21;30),至少一个压缩流体机组设计成液压机组(31),设置有液压增压器(41)作为流体的增压器,并且至少一个从属于第一模具支架(8)的第一液压活塞-汽缸单元(21)设计成低压单元,所述低压单元可最大地借助所属液压机组(31)的输送压力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高压单元(48)的汽缸(36)设置在框架构件(4)中,所述汽缸构成框架结构的一部分并且通过侧面的轮廓(15)嵌入两个同样属于框架结构的侧板(3)的协调一致的轮廓(15)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框架构件(4)和侧板(3)的相互协调一致的轮廓(15)在框架构件(4)上设计成突出轮廓以及在侧板(3)上设计成凹下轮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15)在横截面中与负荷面(16、26)相邻,并且至少沿着椭圆的主要部分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15)在横截面中与负荷面(16、26)相邻,并且至少沿着椭圆的主要部分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构件(4)的轮廓(15)和两个侧板(3)中每一个侧板的轮廓(15)都分别相互贴靠在基本上垂直于工作方向(B)的负荷面(16)上,并且贴靠在至少一个从此处拉下的支撑面(17)上。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液压增压器(41)在构造上这样集成在框架结构中,即它的汽缸(40)设置在框架构件(4)中。

9.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液压增压器(41)借助垂直于工作轴线(B)的轴线定向。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卡锁体(18)至少在它的卡锁位置通过侧面的轮廓(24)嵌入框架结构的协调一致的轮廓(25)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卡锁体(18)的和框架结构的轮廓(24;25)都分别相互贴靠在基本上垂直于工作方向(B)的负荷面(26)上。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卡锁体(18)能够以垂直于工作轴线(B)的运动方向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两个相互保持一定间距的卡锁体(18)。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卡锁体(18)之间的中间腔中设置有用于第一模具支架(8)的引导托架(13)。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模具支架(8)借助线性引导器(14)在引导托架(13)上被引导,其中在中间连有弹性脱耦单元的情况下,线性引导器的从属于第一模具支架(8)的部件与第一模具支架相连。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引导托架(13)这样与第二模具支架(9)固定相连,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液压活塞-汽缸-单元(21)在第一和第二模具支架(8;9)之间起作用,使得整个模具支架单元能够从框架结构中被取出,所述模具支架单元包括两个模具支架、引导托架和该至少一个第一液压的活塞-汽缸-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另一供应管道(49),高压单元(48)能够在绕开液压增压器(41)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另一供应管道由所属的液压机组(31)加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驱动系统在从属于第二模具支架(9)的供应侧上具有与压力机控制器相连的压力传感器或压力开关器,其中当第二模具支架(9)沿第一模具支架(8)的方向运动时根据压力信号实现了加载的转换,即从通过第二供应管道(49)对高压单元(48)的加载转换到通过液压增压器(41)对高压单元的加载。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在第二供应管道(49)中连接着填充阀(50),所述填充阀具有抗高压的闭锁功能。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阀(50)设计成中心阀,它具有可液压操作的闭合体(52),所述闭合体与操作活塞(53)相连,所述操作活塞自身是安放在填充阀(50)的壳体(54)中的液压活塞-汽缸-单元(55)的一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阀(50)具有安装在成型压力机的框架结构上的阀壳体(54),其中设置有为固定所述阀壳体而预紧的膨胀螺钉(56),并且借助径向密封件在间距平衡的范围内使所述阀壳体相对于框架结构密封。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阀(50)具有安装在成型压力机的框架结构上的阀壳体(54),其中设置有为固定所述阀壳体而预紧的膨胀螺钉(56),并且借助径向密封件在间距平衡的范围内使所述阀壳体相对于框架结构密封。

23.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高压单元(48)设计为单一作用的,并且第二模具支架(9)为了实现它远离第一模具支架(9)的运动配备有复位单元(35),所述复位单元形式是另一设计成低压单元的液压活塞-汽缸-单元(30)。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两个高压单元(48),在它们之间设置有低压单元。

25.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液压活塞-汽缸-单元(21)设计成双重作用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全部液压活塞-汽缸-单元(21;30)可由正好一个液压机组(31)加载。

2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压力机设计成可侧面装料的径向压力机,设置在模具支架(8;9)之间的用于工件(1)的容纳腔(70)可通过侧面开口进入。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压力机是径向压力机。

说明书 :

成型压力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成型压力机、尤其是径向压力机,它具有两个沿着工作方向可相对相互运动的模具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以各种实施方式已知这种使工件成型的压力机。它们彼此例如在其用途(例如径向压力机)以及与之相关的构造方式(压轭压力机)以及传动理念(例如液压)方面区分开来。液压驱动的、用来使工件径向成型的压轭压力机例如由DE 199 12 976 A1、DE 10 2009 057 726 A1、DE 4135465 A1以及US 4,854,031 A已知。
[0003] DE 10 2004 035 590 A1公开了一种成型压力机,其具有可前后运动的主推杆,它在递送冲程(Zustellhub)之后能够借助压力机的固定部件(尤其是下方横梁)卡锁,并且用来执行工作冲程(其作用是使工件成型)的推杆以及压边模具(连同所属的驱动汽缸)容纳在该主推杆中。
[0004] 在工业中需要效率增大的成型压力机,即具有比建立的现有技术明显更高压力的成型压力机。特别与径向压力机有关的是,这一点还与这样的认知关联在一起,即通过在径向成型压力机中工件的径向变形或(必要时)两个待彼此连接的工件的共同成型能够建立高负荷的连接,因此能够开辟出全新的应用领域(尤其在连接技术方面)。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尤其高效的流体成型压力机,尤其是一种尤其高效的、使尺寸相对较大的工件径向成型的径向压力机,其意义是提供非常高的压力。
[0006] 所述技术问题通过在权利要求1中说明的流体成型压力机得以解决。对于按本发明的尤其能够设计成径向压力机的成型压力机来说,以下技术特征组合地并且协同作用地特征在于:流体成型压力机包括:框架结构、沿着工作方向可相对框架结构移动的第一模具支架、沿着工作方向可相对框架结构移动的第二模具支架、作用在第一和第二模具支架上的驱动系统以及控制该驱动系统的压力机控制器,其中驱动系统包括从属于第一模具支架的第一驱动单元和从属于第二模具支架的第二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流体的活塞-汽缸-单元)、至少一个至少加载活塞-汽缸-单元的压缩流体机组以及优选控制所述加载、由压力机控制器操纵的阀门。所述至少一个从属于第一模具支架的第一驱动单元设计成快速上升单元(Eilhub-Einheit),第一模具支架能够借助该快速上升单元在离第二模具支架相对较远的基本位置和离第二模具支架相对较近的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即在该工件的周围闭合或开启该模具。在第一模具支架相对于第二模具支架的闭合位置中,第一模具支架相对于框架结构借助至少一个位置可变化的卡锁体机械地卡锁。至少一个从属于第二模具支架的流体活塞-汽缸-单元设计成高压单元,至少用来实现第二模具支架在(卡锁的)第一模具支架的方向上的一部分运动,即用来实现接在预压之后的正式挤压(见下),该高压单元能够借助明显高于所属压缩流体机组的工作压力的运行压力进行运行。为此,在将高压单元与所属的压缩流体机组连接的供应管道中集成(至少)一个流体的增压器。对此指这样的部件,即在该部件内工作流体中的压力从第一水平提升到高于它的第二水平。在理想状况下无需供应外来能量,尤其通过以与面积成反比关系的压力传动在低压侧和高压侧实现增压。
[0007] 只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理解,借助优选实施例实现了本发明的以下阐述,在该实施例中驱动系统设计成液压式的,其中第一和第二驱动单元包括液压的活塞-汽缸-单元,至少一个压缩流体机组设计成液压机组,并且设置有液压增压器,至少一个从属于第一模具支架的第一液压活塞-汽缸-单元设计成可借助所属的液压机组的输送压力驱动的低压单元。即使该优选改进方案称为“根据本发明的”成型压力机,从以该实施例为焦点进行的阐述中也不能推导出,这是将本发明限制在相应的构造方案上。例如在通过权利要求1说明的本发明的范畴内,尤其还考虑第一驱动单元的其它实施方案(例如设计成电动的主轴驱动)。
[0008] 因此对于按本发明的径向压力机或其它成型压力机的以下阐述的优选实施例来说,以下技术特征组合的并且协同作用的特征在于:该液压的成型压力机包括:框架结构、沿着工作方向可相对框架结构移动的第一模具支架、沿着工作方向可相对框架结构移动的第二模具支架、作用在第一和第二模具支架上的液压驱动系统以及控制该液压驱动系统的压力机控制器,其中液压驱动系统包括从属于单个模具支架的液压活塞-汽缸-单元、至少一个给该单元加载的液压机组以及优选控制所述加载、由压力机控制器操纵的阀门。该至少一个从属于第一模具支架的第一液压活塞-汽缸-单元设计成低压单元,它可最大地借助所属液压机组的输送压力驱动,第一模具支架(典型地在“快速上升档”中)能够借助该低压单元在朝第二模具支架相对较远的基本位置和离第二模具支架相对较近的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在其闭合位置中,第一模具支架相对于框架结构借助至少一个位置可变化的卡锁体机械地卡锁。至少一个从属于第二模具支架的第二液压活塞-汽缸-单元设计成高压单元,至少用来实现第二模具支架在(卡锁的)第一模具支架的方向上的一部分运动,这意味着,该高压单元能够借助基本上高于所属液压机组的输送压力的运行压力进行运行。为此,在高压单元与所属的液压机组连接的供应管道中集成着(至少)一个液压增压器。
[0009] 其方式是:在按本发明的液压成型压力机中第一模具支架和第二模具支架都沿着工作方向相对于框架结构可移动,因此用于待成型工件的容纳腔打开得相对较大。当复杂的工件放入用于工件的、位于这两个模具支架(或在装在它里面的部分模具之间)之间的容纳腔中时,这一点例如对于这种应用是很重要的。对于待从侧面装料的径向压力机(见下)来说,相应大的冲程是重要的,以便在两个模具支架之间提供自由空间,以便能从侧面放入工件。在与代表本发明的液压成型压力机的其它特征结合时,这一点与现有技术是不同的,两个模具支架相对相互的这种较大冲程并不会限定朝下的最大压力。不同的是,本发明的液压成型压力机能够提供远比迄今可实现的压力更大的压力。对此重要的是,至少一个从属于第二模具支架的第二活塞-汽缸-单元设计成高压单元,其方式是:它配备有设置于所属供应管道中的液压增压器,该液压增压器运行压力明显高于(典型的是高许多倍)所属液压机组的输送压力以及该至少一个从属于第一模具支架的第一液压活塞-汽缸-单元的运行压力。在此为了使该至少一个第一液压活塞-汽缸-单元不承受相应高的全部压力,该活塞-汽缸-单元基本上用来快速地关闭(和开启)压力机(其意义是”空冲程“或”快速上升档“),第一模具支架相对于框架结构借助至少一个位置可变化的卡锁体实现上面已阐述的机械型锁合的卡锁。
[0010] 由于用来施力挤压(Kraftpressen)的第二模具支架能够通过液压增压器加载,所以不需要由液压机组自身提供高的液压压力,正如这种较高的液压压力在(在想要实现成型压力机的尤其紧凑的构造方式情况下)第二活塞-汽缸-单元的横截面较小时需要高的挤压力。因此,用来加载该至少一个从属于第一模具支架的活塞汽缸单元的液压机组也可用来加载高压单元(至少按阶段地通过增压器进行,并且是间接地进行),因此借助唯一一个液压机组就能应付得了本发明的成型压力机。即使在按本发明的成型压力机的最高性能参数下(如同所述的一样),这一点也能实现驱动系统的相对简单的实施方式。
[0011] 第一驱动单元从属于第一模具支架这一表述绝非指,第一驱动单元强制地在第一模具支架和框架结构之间起效。相反如同下面还详细示出的一样,尤其优选的是,第一驱动单元在第一和第二模具支架之间起效,因此这两个模具支架构成通过第一驱动单元相连的(作为整体可更换的)模具支架单元,引导托架优选也属于该模具支架单元,该引导托架确保相互相对地沿着工作方向引导这两个模具支架。
[0012]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有利角度从尤其有利的造型特征的以下阐述中清楚地得出,并且从在附图中展示的尤其优选的实施例的后继阐述中清楚地得出。
[0013] 按本发明的成型压力机的优选改进方案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高压单元的汽缸设置在框架构件中,它构成框架结构的一部分并且通过侧面的轮廓嵌入两个同样属于框架结构的侧板的协调一致的轮廓中。以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尤其紧凑的结构方式,这也在极高的驱动力方面是有利的,因为由此能够最佳地控制成型压力机在挤压时的变形。此外,由于框架构件和侧板的承载负荷的且形状配合的啮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或必要时甚至完全避免承载的(即在成型压力机的工作方向上定向的螺纹连接);并且除了非常有利的力线走向以外,还能够实现尤其简单的安装。框架部件(该至少一个高压单元的汽缸设置在该框架部件中)的侧面轮廓和侧板在此除了至少一个在工作方向上基本垂直的负荷面以外,尤其优选还包括至少一个从此处拉下的支撑面,该侧面轮廓形成了形状配合并且相互嵌接并且至少局部地相互协调一致。在此,那些支撑面能够尤其大约垂直于各负荷面延伸;它的功能主要在于接纳或支撑力矩,这些力矩在侧板中通过将力引导到负荷面上而引起。补充地说,必要时还在于,侧板和所述框架构件相互保持这样的啮合,即侧板和框架构件的负荷面可靠且持久地力传递地贴靠在一起。框架构件和侧板的相互协调一致的轮廓是优选的,但并不强制在框架构件上设计成突出轮廓(隆起)以及在侧板上设计成凹下轮廓(凹槽)。各轮廓在此都能持久地在整个深度(横向于工作方向)延伸,以实现最佳的力线特征。在横截面中,这些轮廓与负荷面邻接,并且优选至少跟随着椭圆的主要部分,这也对力线特征有利。
[0014] 如果按另一优选的改进方案该液压增压器在构造上这样集成在框架结构中,即它的汽缸像该至少一个高压单元的汽缸一样设置在相同的框架构件中,则能够实现尽可能大程度的紧凑。以上提到的优点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尤其突出地实现。此外在这种情况下,整个高压区域都”封装地“设置在唯一的构件中,因此能够避免来自(释放的)导管连接中的最高压力;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从增压器至该至少一个高压单元只需最短的连接通道用于液压流体,这因此是尤其有利的,因为本发明的成型压力机(在高压侧)典型地是在液压用油可压缩的压力范围内工作。因此驱动系统的液压坚固性而言,最小的压力容积是很利的。同样就尤其紧凑的构造方式而言有利的是,液压增压器借助与成型压力机的工作方向垂直的轴线定向。
[0015] 以上结合在框架结构的侧板和框架构件(高压单元的汽缸设置在该框架构件中)之间的形状配合进行描述的角度以相应的方式适用于至少一个卡锁体,在施力挤压时第一模具支架支撑在该卡锁体上。这意味着,该至少一个卡锁体优选至少在其卡锁位置通过侧面的轮廓形状配合地嵌入两个属于框架结构的侧板的协调一致的轮廓中。在此尤其优选的是,该至少一个卡锁体和这两个侧板中的每一个的轮廓都分别相互贴靠在至少一个沿工作方向基本上垂直的负荷面上。通过轴偏置的力输入引起的力矩,对该至少一个卡锁体在支撑面(例如在第一模具支架)的范围内的额外支撑起反作用,该支撑面基本上垂直地竖立在负荷面上并且从该负荷面上拉下。也适用的是,卡锁体和侧板的相互协调一致的轮廓优选在卡锁体上设计成突出轮廓(隆起)以及在侧板上设计成凹下轮廓(凹槽),并且在横截面中与负荷面邻接,并且至少跟随着椭圆的主要部分。
[0016] 此外尤其有利的是,该至少一个卡锁体能够以垂直于工作方向的运动方向移动。在施力挤压时通过工件和第一模具支架施加到至少一个卡锁体上的压力以这种方式不会引起推移力矩或部件移动(Verschiebekomponente),因此卡锁体在其卡锁位置中的固定能够以相对低的费用实现。
[0017] 按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改进方案规定,设置有两个相互机械地联接且相互保持一定间距的卡锁体,其中尤其优选在这两个卡锁体之间的中间腔中设置有用于第一模具支架的引导托架。这一点也是一个技术结构设计上的亮点,它允许实现尤其紧凑的构造方式,并且具有其它上面描述的优点。所述的引导托架优选与第二模具支架固定地相连。
[0018]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的改进方案的特征在于,除了将高压单元与液压增压器相连的供应管道以外,还设置有另一供应管道,高压单元能够在绕开液压增压器的情况下通过该供应管道由所属的液压机组加载。通过这一点,在通过第一卡锁体预先给定的位置中阻塞第一模具支架之后,能够首先直接加载第二模具支架,即为了进行”预压”一直将模具贴靠在工件上,所述直接在此指绕开来自所述液压机组的液压增压器。液压增压器的整个冲程以这种方式仍旧用于原本的挤压工作(即施力挤压),因此为该施力挤压保留了最大的挤压冲程。尤其优选的是,驱动系统在此在从属于第二模具支架的供应侧上具有与压力机控制器相连的压力传感器,其中当第二模具支架沿第一模具支架的方向运动时根据压力信号实现了加载的转换,即从通过第二供应管道对高压单元的(直接)加载转换到通过液压增压器对高压单元的加载。
[0019] 如果在上述意义中,在绕开用于液压增压器的其它供应管道的情况下,规定了高压单元的上述加载之一,则在该尤其优选的实施例中设置有填充阀,它具有耐高压的闭锁功能。所述耐高压的闭锁功能在此尤其优选通过中心阀(Sitzventil)实现,其中中心阀的闭合体能够尤其液压地操纵,其方式是:该闭合体与操作活塞相连,该操作活塞自身是安放在填充阀的壳体中的液压活塞-汽缸-单元的一部分。在有利的情况下,闭合体借助所述部分既在填充阀的闭合方向上也在开启方向上是可操纵的。在其它优选的改进方案中,上面阐述的、具有耐高压闭锁功能的填充阀在此具有设置在成型压力机的框架结构上的阀壳体,其中设置有为固定阀壳体而预紧的膨胀螺钉,并且借助径向密封件在间距平衡的范围内使阀壳体相对于框架结构密封起来。这一点考虑的是,在压力极高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成型压力机设计用于此情况)会出现阀壳体和框架结构的相对运动,引起该相对运动的原因是变形,其中在间隙平衡范围内借助径向密封件实现所示密封时,阀壳体相对于框架结构的这种相对运动即使在高压侧出现极端压力(例如3000bar)时也能确保可靠的密封。
[0020] 按本发明的其它优选改进方案,该至少一个高压单元设计为单一作用,只有第二模具支架在预压和施力挤压时沿着第一模具支架的方向(从闭合位置移到挤压位置)通过该高压单元进行运动,而不会从挤压位置复位到闭合位置。在此,为了实现后者,即为了使第二模具支架从第一模具支架上移开,设置有另一设计成低压单元的液压活塞-汽缸-单元。预压/施加挤压(一方面)和复位(另一方面)这两个功能的这种分离再次由于这些部件的功能独特的造型可实现尤其紧凑的、还具有上面已述优点的构造方式。在此尤其优选的是,在第二模具载体的侧面上设置两个高压单元,在它们之间设置起复位作用的低压单元。在此构造方案中,不仅为第二模具支架产生了较高程度的倾覆稳定性,因此避免了影响功能的扭曲;通过这种相互隔开地设置两个高压单元,还能以最佳的方式将挤压力引入第二模具支架中,该方式对于第二模具支架内的后继力走向是最佳的。以这种方式将第二模具支架内的应力降至最低,因此它的尺寸能够设定得相对小。
[0021] 适用于该至少一个从属于第二模具支架的高压单元(如同上面已描述的一样)的方案,与此不同的是,该至少一个第一液压的活塞-汽缸-单元尤其优选地设计成双重作用的,因此第一模具支架借助它同样能够朝第二模具支架移动(其意义是闭合成型压力机),并且从第二模具支架上移离(其意义是开启成型压力机)。
[0022] 按本发明的成型压力机的以上阐述以及优选实施例的以下展示令人印象地展示出这些全面的、与本发明有关的优点,即它们能够借助在权利要求中定义的成型压力机实现,这尤其与根据本发明实施的径向压力机的功率有关。这些共同起作用的、代表按本发明的成型压力机的特征的相互作用在此生效。在不需要或用光所有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功率潜能的应用情况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苗条地”以比现有技术更重要的优点实现基于本发明的理念。在功率需求降低的情况下能够应用成型压力机(尤其是径向压力机)的实施例,其中在构造方式未改变的情况下省略了从属于第二驱动单元的流体增压器。如果成型压力机的紧凑性这一角度在相关的特殊情况下没那么重要,则能够为相关应用扩大第二驱动单元的横截面,但不会对成型压力机的可用性有非常大的损害,那么这一点尤其适用。

附图说明

[0023] 下面借助在附图中展示的优选实施例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在此,[0024] 图1在垂直于压力机轴线的竖直剖面中示出了按本发明设计的径向压力机的基本状态;
[0025] 图2示出了在模具闭合时按图1的径向压力机,即上方的模具支架完全降下;
[0026] 图3示出了按图1和2的径向压力机,此时上方的模具支架机械地锁紧;
[0027] 图4示出了按图1至3的、在下方模具支架的往上运动的第一部分结束之后的径向压力机;
[0028] 图5示出了在下方模具支架完全朝上运动时(即在挤压过程结束时)按图1至4的径向压力机;
[0029] 图6示出了按图1至5的、处于减压阶段末期的径向压力机;
[0030] 图7示出了按图1至6的、在下方模具支架完全降低之后的径向压力机;
[0031] 图8示出了按图1至7的、在上方模具支架解锁之后的径向压力机;
[0032] 图9示出了按图1至8的、在上方模具支架完全提升之后的径向压力机;
[0033] 图10在扩大的剖面图中示出了驱动单元的从属于下方模具支架的部件;
[0034] 图11在很大程度示意性的、在压力机轴线的平面中引导的剖面图中示出了按图1至10构造的径向压力机的原理;
[0035] 图12在扩大的视图中示出了在按图1至11的径向压力机中所用的阀门单元;
[0036] 图13示出了按图1至12的径向压力机的液压接线图;以及
[0037] 图14示出了从按图1至9的径向压力机中取出的模具支架单元以及所用的径向挤压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图1至12展示的液压径向压力机用来使工件1相对于压力机轴线A径向变形。该液压径向机包括框架结构2,该框架结构基本上由四个主部件组合而成,即两个侧板3、下方的框架构件4和上方的夹子5。在侧板3中置于压力机轴线A周围的缺口6一直延伸至侧板3的图面右边示出的边缘7,以便能够从侧面给径向压力机装料;将这种径向压力机设计(参照DE 19940744 A1)称为“C型压力机”。
[0039] 两个模具支架(即上方的第一模具支架8和下方的第二模具支架9)相对于侧板并且相互沿着工作方向B(其垂直于压力机轴线A)可移动地容纳在框架结构2的两个侧板3之间。第一模具支架8在此压力机结构方式中构成上方压轭10,第二模具支架构成下方压轭11。容纳在上方压轭10和下方压轭11中的模具包括总共八个锻模12,它们以已知的方式局部滑动地支承在上方压轭10和下方压轭11上,其中这些锻模中的两个以已知的方式设计成分开的。在此,容纳在框架结构2的侧板3之间的、与下方压轭11固定相连的引导托架13用来引导上方压轭10,上方压轭10在该引导托架上借助线性引导器14来回滑动地可移动地进行引导。线性引导器14的从属于上方压轭10的部件在此不是刚性地与上方压轭10相连,而是中间连有包括弹性体的脱耦单元情况下与上方压轭10相连。在运行时在特定范围内出现的变形以这种方式不会影响压力机的功能安全性。
[0040] 下方的框架构件4和这两个侧板3通过相互基本上协调一致的轮廓15形状配合地相互嵌在一起(参见图11)。在此这些轮廓15这样构成,即下方的框架构件4以及两个侧板3中的每一个都分别不仅相互贴靠在基本上垂直于工作方向B的负荷面16上以便沿工作方向传递力,而且还贴靠在至少一个从中拉下的、大致垂直地竖立在负荷面16上的支撑面17上。这些共同作用的支撑面17在此不仅保留了侧板3和下方框架构件4的啮合,这些支撑面就各自所属的负荷面16而言还额外地引起了支撑力矩C,该支撑力矩抵抗侧壁3在挤压时的变形。在避免椭圆E的过大中断(其具有连接到它上面的过渡斜面S)的情况下,从各负荷面16开始沿整个壁厚的方向(即在图11中朝上)形成了侧板3的轮廓15。
[0041] 在这两个侧板3之间还在引导托架13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卡锁体18,它们在框架结构2的上方夹子5上沿着线性引导器19横向于工作方向B可推移地进行引导。如果上方压轭借助所属的第一液压活塞-汽缸-单元21下降得相应远(见下),则这两个(彼此联接的)卡锁体18能够借助液压执行缸20共同地(也是就是同步地)推移到置于上方压轭10上方的卡锁位置中。因此,上方压轭10能够相对于框架结构2借助两个位置可变化的卡锁体18机械地卡锁,使得(在挤压时)由下方压轭11通过工件1施加到上方压轭10上,基本上沿工作方向B指向上方的力能够通过这两个卡锁体18引导到侧板3中。为此,上方压轭10在上方端面22的区域中贴靠在这两个卡锁体18的协调一致的顶靠面23上;并且这两个卡锁体18至少在其卡锁位置通过侧面的轮廓24嵌入侧板23的协调一致的轮廓25中。卡锁体18的和相关所属的侧板3的所述轮廓24和25在此分别相互贴靠在基本上垂直于工作方向B的负荷面26上。此外,这两个侧板3在上方通过垂直地竖立在负荷面26上的支撑面27支撑在夹子5上;并且这两个卡锁体18在下方内部支撑在支撑面28上,这些支撑面从两侧设置在置于上方压轭10的上侧的接块29上。
[0042] 此外,该径向压力机还具有液压的驱动系统,它作用在上方压轭10和下方压轭11上。该驱动系统包括:第一驱动单元75,它的形式是第一液压活塞-汽缸-单元21,它从属于上方压轭10并且使上方压轭相对于下方压轭11(并因此相对于框架结构)运动;驱动系统还包括第二驱动单元76,它的形式是三个第二液压活塞-汽缸-单元30,它们从属于下方压轭11并且使下方压轭相对于框架结构2运动;还包括给这些液压活塞-汽缸-单元21、30加载的液压机组31;还包括控制所述加载的阀门。这些可由压力机控制器操控的阀门在此安放在两个阀门和分配模块32、33中。第一活塞-汽缸-单元21为了朝下和朝上移动上方压轭10而设计成双功能的,并且它的下方端部贴靠在下方压轭11上,与该第一活塞-汽缸-单元21不同的是,三个第二活塞-汽缸-单元30是设计成单功能的,其中设置有两个挤压单元34和置于它们之间的复位单元35。这三个第二活塞-汽缸-单元30的汽缸36在此分别设置在下方的框架构件4中;并且这三个第二活塞-汽缸-单元30的活塞37与用于下方压轭11的安装板38相连。在此,在复位单元35的活塞与安装板38连接的区域中插入或中间连接柔韧体(尤其以弹性体元件的形式),因此在压力机运行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的变形不会引起卡夹。出于同样的原因,挤压单元34的活塞设计成“关节状”,从而能够容忍活塞在所属汽缸中一定的扭曲,并且不会影响运行安全性。此外,安装板38在通过压力机轴线A定义的中间平面中通过两个引导销X引导,它们再次柔韧地与安装板38相连并且滑动地容纳在下方框架部件4的协调一致的引导开口中。该下方压轭11无限制地 地支撑在安装板38上,使得它在安装板38的表面上从侧面(即横向于工作方向B)可推移。为此,安装板38的表面设计成辊道39。
[0043] 此外,液压增压器41的高压侧汽缸40(与工作方向B呈直角地定向)安放在下方框架构件4中,即在此直接设置在下方框架构件4中。液压增压器41的低压侧活塞42密封地引导到汽缸壳体44中,该汽缸壳体借助螺钉凸缘(Schraubflansche)43以凸缘的方式安装在下方框架构件4上。在汽缸壳体44的螺钉凸缘43的区域中设置有加固片45,它借助圆周边缘在内部贴靠在汽缸壳体44的螺纹隆起46上。液压增压器41的高压侧汽缸40通过连接通道47直接与两个挤压单元34的汽缸(它们相互经由通道57平行地连接)36相连,这两个挤压单元以这种方式表示为高压单元48。
[0044] 这两个高压单元48的汽缸36与另一供应管道49相通,高压单元48通过该供应管道在挤压过程的第一部分期间(即“预压”)直至锻模12贴靠在工件1上,或者碰到巨大的阻力,在绕开液压增压器41的情况下可由液压机组31加载。在液压机组31和高压单元48之间在第二供应管道49中连接着填充阀50,它具有耐高压的闭锁作用,这种闭锁作用通过止回阀51实现,该止回阀在此例如设计为3.000bar。就此而言,该填充阀50原本是填充和闭锁阀。该填充阀50在此设计成中心阀,其具有可液压操作的闭合体52,该闭合体与操作活塞53相连,该操作活塞自身是安放在填充阀50的壳体54中的液压活塞-汽缸-单元55的一部分。用来操纵填充阀50的闭合体52的液压活塞-汽缸-单元也通过置于阀门和分配模块32中的辅助阀(Pilotventil)并且通过压力调节器73和阀门和分配模块33由液压机组31加载。
[0045] 填充阀50的阀壳体54借助预紧的膨胀螺钉56设置在成型压力机的框架结构2上。在此,阀壳体54相对于框架结构2的密封(从两侧)在置于阀壳体54上的适配器60的套筒状隆起59的外圆周面58的区域中进行,密封环61平放在该适配器上。因此,即使有特定的间距也能确保可靠的密封,该间隙在最高压力作用在闭合体52上并由此引起膨胀螺钉56的膨胀的情况下是不可避免的。
[0046] 该液压驱动系统为此还设计和布置得用来调节液压液体和/或压力机的温度。为了使液压液体能在径向压力机内循环以实现该目的,液压增压器41的活塞杆62具有纵向开口63,它在端侧(即在高压侧的活塞64的区域中)通过止回阀65限定,该止回阀设计为3.000bar。在相对置的端部上,该纵向开口63通过连接开口66与液压增压器41的活塞杆-工作腔67相通。此外,在液压增压器41的低压侧活塞42中也设置有止回阀68,它朝向从液压增压器41的活塞杆-工作腔67朝其活塞工作腔69的流动方向开口。以相应的方式能够实现其它穿流或液压用油循环设计,它们用来调节压力机或液压用油的温度。
[0047] 所示径向压力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参照图1-9):
[0048] 在图1中,该压力机准备用来放入待挤压的工件1(参照图1)。这些可活动的部件(尤其是下方压轭11、上方压轭10、卡锁体18和液压增压器41的活塞单元在它们的基本或原始位置。在需要调节压力机和/或液压液体温度时,液压液体能够在此阶段中循环。在此,例如(参见图13)从液压机组31通过压力调节器73、分配和阀门模块33、分配和阀门模块32供应到液压增压器41的活塞杆-工作腔67中的液压液体从该处一方面通过连接开口66和活塞杆62的纵向开口63以及液压增压器41的高压侧汽缸40流经高压单元48的汽缸36,并且通过为此打开的填充阀50朝阀门和分配模块33流动,并且从该处流回油箱T;另一方面,供应到液压增压器41的活塞杆-工作腔67中的液压液体通过置于液压增压器41的低压侧活塞42中的止回阀68、活塞工作腔69和阀门和分配模块33流回油箱T。
[0049] 为了实现置于压力机的容纳腔70中的工件1的径向变形,第一液压活塞-汽缸-单元21被液压机组31通过阀门和分配模块33和32这样加载,即上方压轭10朝下在朝向下方压轭11的方向上移动如此之远,直至模具闭合,即直到碰到从属于这两个局部模具的、分开的锻模的挤压-锻模部段71相互碰到(参照图2)。在此位置中,该锻模系统处于闭合的、为原本的挤压过程作准备的状态下。
[0050] 现在(参照图3),用来移动这两个卡锁体18的液压活塞-汽缸-单元(也就是执行缸20)被液压机组31通过阀门和分配模块33和32这样加载,即这两个卡锁体18通过上方压轭
10移动。在此阶段中在上方压轭10的上方端面22和这两个卡锁体18的协调一致的顶靠面23之间产生了细小的间隙72。尽管在贴靠于卡锁体18上的上方压轭10被提升时通过共同作用的止动元件阻挡了这样的推移,该间隙72仍然可以实现卡锁体18在上方压轭10上的推移运动。
[0051] 在下一个步骤(参照图4)中,这两个高压单元48的汽缸36由液压机组31通过阀门和分配模块33和开启的填充阀50这样加载,即将下方压轭11提升如此之远,直至另一个一起移动的锻模系统贴靠在工件1上(“预压”),并且包括第一模具支架8和第二模具支架9的模具支架单元(连同容纳在内的模具)被一直提升,直至上方压轭10在相互协调一致的表面的范围内贴靠在两个卡锁体18上。第一活塞-汽缸-单元21在此阶段中处于其浮动位置中。与压力机控制器相连的压力传感器(或压力开关)测定在液压驱动系统中由此产生的(突然的)压力上升,并且触发了加载的转换,即从通过填充阀50和其它供应管道49对高压单元48进行的加载转换到通过液压增压器41对高压单元48的加载。为此,由于从属于闭合体52的活塞-汽缸-单元55被液压机组31通过阀门和分配模块33和32相应地加载,使填充阀50闭合。
[0052] 下面(参照图5)由于液压增压器41的活塞工作腔69被液压机组31通过阀门和分配模块33和32加载,在来自液压增压器41的汽缸40通过其高压侧活塞64的高压作用下,将液压液体压入汽缸高压单元48的汽缸36中。这一点是原本的高压力挤压的过程。实施该高压力挤压,直到抵达挤压尺寸(Pressmaβe)。在此阶段中,第一活塞-汽缸-单元21处于其浮动位置中。
[0053] 在挤压之后进行减压阶段(参照图6),以便将在现有极端压力比时压缩的液压液体(例如在3.000bar时压缩为原始体积的约80%)至少基本上减压到未压缩的压力水平亦或在很大程度上(直到大概到油箱压力)减压。通过液压增压器41的活塞单元的受控制的活动(其通过阀门和分配模块33和32的重要阀门来控制),使在高压侧压缩的液压液体减压。
[0054] 随后(参照图7),通过相应地控制阀门和分配模块32和33的阀门,闭锁存在于液压增压器41的低压侧上的液压液体,因此阻塞了液压增压器41的活塞单元,打开了填充阀50,并且由液压机组31加载复位单元35。下方压轭11因此朝下运动如此之远,直到它占据了其最大下降的位置(图的“原始位置”)。由于上方压轭10的自重已经实现了这一点,因此它由卡锁体18提升,从而这两个卡锁体18得以释放。在此期间,液压液体从高压单元48通过填充阀50挤入油箱T中。为了帮助整个还闭合的模具支架单元共同下降,在此阶段中必要时能够闭锁第一活塞-汽缸-单元21。
[0055] 下一步(参照图8),通过移动单元20的相应加载将这两个卡锁体18移到它们的原始或基本位置中,因此随后(参照图9)通过第一活塞-汽缸-单元21的加载,使模具打开并且上方压轭10继续往上运动,直至抵达基本位置。被挤压好的工件能够从打开的模具中取出。液压增压器41的活塞单元复位到它的原始位置中则结束了该循环;为此,在复位单元35的加载停止时并且在相应控制所属阀门的情况下,液压增压器41的高压侧被液压机组31通过填充阀50和高压单元48的汽缸36加载。来自液压增压器41的活塞工作腔69的液压液体在此通过阀体33挤入油箱T中。但是,液压增压器41的活塞单元的复位也已经提前进行,即一旦下方压轭11下降到其原始位置(见上)就进行所述复位。.
[0056] 图11中指出了示意性的特征。在不同的角度简化地展示出该径向压力机。尤其高压单元48和下方压轭11的支撑都是粗略简化地示出。
[0057] 图14展示的可能性是,将由第一模具支架8或上方压轭10、第二模具支架9或下方压轭11、固定在下方压轭上的引导托架13和在下方压轭11和上方压轭10之间延伸的第一活塞-汽缸-单元21(连同容纳在两个模具支架之间的压力机模具)构成的整个单元从径向压力机的框架结构取出,例如用于改装压力机,以便从一个挤压任务改成另一挤压任务。在此,通过辊道39在安装板38上的布局,能够更简单地取下从压力机中去除的单元,并且能够更简单地定位待容纳在压力机中的单元。
[0058] 最后防备性地指出,所用的方向表述如”上“、”下“和类似表述并不是指压力机在使用时的特定方位。例如在铺于地面上的流体导管(例如输油管)的管子部件相连时,该压力机也悬挂着地应用指向下方的开口,用来”从侧面“装入工件(参照悬挂开口74),其中在这种情况下该工作方向B不是竖直地延伸,而是水平地延伸。就此而言,所述的方向表述只理解为径向压力机的在附图中正确示出的方位。此外防备性地指出,这些附图能够在特殊细节方面彼此不同,当然它们对于本发明的在附图中指出的内容来说是无关紧要的。类似的差异是不重要的并因此不作评论,因此它们并不影响本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