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80003959.9

文献号 : CN10490361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田中一弘

申请人 : KYB株式会社

摘要 :

一种缓冲器,其中,该缓冲器包括:阀盘,其用于划分两个室;流路,其形成于阀盘且将两个室连通;窗,其形成于阀盘且与流路相连;阀座,其形成于阀盘且包围窗的外周;以及多个叶片阀,其为环板状,且层叠于阀盘,层叠于阀盘的第一片叶片阀设为外周部相对于阀座能够分离或落座,且在与阀座相对的位置包括肋,该肋的阀盘侧凹陷并且向阀盘相反侧突出。

权利要求 :

1.一种缓冲器,其中,

该缓冲器包括:

阀盘,其用于划分两个室;

流路,其形成于上述阀盘且连通上述两个室;

窗,其形成于上述阀盘且与上述流路连通;

阀座,其形成于上述阀盘且包围上述窗的外周;

第一片叶片阀,其为环板状,外周部设为相对于上述阀座能够分离或落座,在与上述阀座相对的位置包括肋,该肋的阀盘侧凹陷并且该肋向阀盘相反侧突出;以及至少一片挠曲叶片阀,其层叠于第一片的上述叶片阀,利用上述肋施加有初始挠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中,上述阀座包括自上述阀盘的中心侧向外侧延伸的径向阀座面,上述肋形成为圆环状,形成为与上述径向阀座面在轴向上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中,上述阀座形成为圆环状,

上述肋形成为自第一片上述叶片阀的中心侧向外侧延伸且与上述阀座在轴向上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中,在上述肋与上述阀座之间形成有节流孔。

说明书 :

缓冲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对缓冲器进行的改进。

背景技术

[0002] 缓冲器应用于车辆、设备、结构物等。通常,这样的缓冲器包括:缸体,其内部封入工作流体;活塞,其与缸体的内周面滑动接触并将缸体内划分为两个室;活塞杆,其一端部连接于活塞且另一端侧向缸体外延伸;流路,其将两个室连通;以及阻尼力产生部件,其向通过流路的工作流体施加阻力。
[0003] 例如,应用为车辆用的缓冲器在作为被抑制振动对象的车身侧和作为振动输入部的车轮侧中的一侧连结缸体,并且在车身侧和车轮侧中的另一侧连结活塞杆。在这样的缓冲器中,通过输入振动,活塞在缸体内移动,由活塞加压的一侧的室的工作流体通过流路而向另一侧的室移动。因而,缓冲器能够产生由阻尼力产生部件的阻力引起的阻尼力,从而能够抑制振动。
[0004] 日本JP04-97133U中公开的缓冲器包括:活塞,其作为用于划分两个室的阀盘;流路,其形成于活塞且将两个室连通;窗,其形成于活塞且与流路相连;阀座,其形成于活塞且将窗的外周包围;多片叶片阀,其为环板状,层叠于活塞;以及内侧叶片阀和外侧叶片阀,其配置于这些叶片阀的大致中间。在日本JP04-97133U中公开的缓冲器中,叶片阀、内侧叶片阀以及外侧叶片阀为向通过流路的工作流体施加阻力的阻尼力产生部件。
[0005] 另外,外侧叶片阀配置于内侧叶片阀的外周,并且形成为比内侧叶片阀厚。因此,在日本JP04-97133U中公开的缓冲器中,向层叠于比外侧叶片阀靠活塞的相反侧的叶片阀施加初始挠曲,而能够将叶片阀的阀打开压力设定得较高,并且在活塞速度处于中高速区域中的情况下能够产生较大的阻尼力。
[0006] 在活塞速度处于低速区域的情况下,工作流体通过由设于叶片阀的切口、设于阀座的槽形成的众所周知的节流孔。因此,缓冲器能够产生由节流孔的阻力引起的阻尼力。

发明内容

[0007] 然而,在上述的缓冲器中,需要分别单独设置用于向叶片阀施加初始挠曲的结构和用于形成节流孔的结构,因此,缓冲器的构造复杂化。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向叶片阀施加初始挠曲并且形成节流孔的缓冲器。
[0009] 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为一种缓冲器,其中,该缓冲器包括:阀盘,其用于划分两个室;流路,其形成于阀盘且将两个室连通;窗,其形成于阀盘且与流路相连;阀座,其形成于阀盘且包围窗的外周;以及多片叶片阀,其为环板状,且层叠于阀盘,层叠于阀盘的第一片叶片阀设为外周部能够相对于阀座分离或落座,该第一片叶片阀在与阀座相对的位置包括肋,该肋的阀盘侧凹陷并且向阀盘相反侧突出。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缓冲器中的活塞部的纵剖视图,表示图2中的Y1-Y1线截面。
[0011] 图2是图1中的X1-X1向视图。
[0012] 图3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缓冲器中的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的俯视图。
[0013] 图3B是图3A的Z1-Z1线切断部截面图。
[0014] 图4是图5中的Y2-Y2线剖视图,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中的活塞部。
[0015] 图5是图4中的X2-X2向视图。
[0016] 图6A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中的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的俯视图。
[0017] 图6B是图6A的Z2-Z2线切断部截面图。
[0018] 图7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0019] 图7B是图7A的Z3-Z3线切断部截面图。
[0020] 图8A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的第一变形例的俯视图。
[0021] 图8B是图8A的Z4-Z4线切断部截面图。
[0022] 图9A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的第二变形例的俯视图。
[0023] 图9B是图9A的Z5-Z5线切断部截面图。
[0024] 图10A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的第三变形例的俯视图。
[0025] 图10B表示图10A的Z6-Z6线切断部截面的一例子。
[0026] 图10C表示图10A的Z6-Z6线切断部截面的另一例子。
[0027] 图11A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的第四变形例的俯视图。
[0028] 图11B表示图11A的Z7-Z7线切断部截面的一例子。
[0029] 图11C表示图11A的Z7-Z7线切断部截面的另一例子。
[0030] 图12A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的第五变形例的俯视图。
[0031] 图12B表示图12A的Z8-Z8线切断部截面的一例子。
[0032] 图12C表示图12A的Z8-Z8线切断部截面的另一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标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零件或相对应的零件。
[0034]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缓冲器S1包括:活塞(阀盘)1,其用于划分伸展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两个室);伸展侧的流路(流路)10,其形成于活塞1且连通伸展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窗11,其形成于活塞1且与伸展侧的流路10相连;阀座12,其形成于活塞1且包围窗11的外周;以及多个伸展侧的叶片阀(叶片阀)2a~2c,其为环板状,层叠于活塞1。
[0035] 层叠于活塞1的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的外周部设置为相对于阀座12能够分离或落座。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在与阀座12相对的位置包括肋3A,该肋3A的活塞侧(阀盘侧)凹陷并且向与活塞相反的一侧的活塞相反侧(阀盘相反侧)突出。
[0036] 以下详细说明,缓冲器S1是夹装在汽车的车身与车轮之间的正立型的单筒型液压缓冲器,容纳油、水、水溶液等液体作为工作流体。由于缓冲器S1的结构众所周知,因此,不详细图示,包括:缸体4,其与车轮侧连结;活塞1,其与缸体4的内周面滑动接触;活塞杆5,其一端部利用螺母N与活塞1连结,并且另一端侧向缸体4外延伸并与车身侧连结;环状导杆(未图示),其固定于缸体4的车身侧开口端部;自由活塞(未图示),其与缸体4的活塞杆侧的相反侧的内周面滑动接触;以及底盖(未图示),其封闭缸体4的车轮侧开口。
[0037] 活塞杆5贯通导杆的轴心部,由导杆以沿轴向移动自如的方式轴支承。在导杆的内周固定有与活塞杆5的外周面滑动接触的环状密封件。利用该密封件使导杆与缸体4之间封闭。
[0038] 在缸体4内,在导杆与自由活塞之间容纳有工作流体而形成液室L。在缸体4内,在自由活塞与底盖之间封入有气体而形成气室(未图示)。液室L由活塞1划分为两个室。两个室中的靠活塞杆侧(图1中的上侧)的室为伸展侧室L1,靠与活塞杆相反侧的活塞杆相反侧(图1中下侧)的室为压缩侧室L2。
[0039] 在活塞杆5自缸体4内退出时,也就是在缓冲器S1伸长时,由于缸体内容积增加与退出了的活塞杆体积相对应的量,因此,自由活塞向车身侧移动从而使气室的容积扩大。在活塞杆5进入缸体4内时,也就是在缓冲器S1压缩时,由于缸体内容积减少与进入了的活塞杆体积相对应的量,因此,自由活塞向车轮侧移动从而使气室的容积缩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缓冲器S1伸缩时,由未图示的气室来补偿与相对于缸体内进出的活塞杆的体积的量相当的缸体内容积的变化。
[0040] 与缸体4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活塞1为划分作为两个室的伸展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的阀盘。在活塞1上形成有连通伸展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的伸展侧流路10和压缩侧的流路14。活塞1在伸展侧室侧(图1中的上侧)形成有与伸展侧的流路10的始端相连的开口窗13、与压缩侧的流路14的终端相连的窗15、包围窗15的外周并划分窗15和开口窗13的阀座
16。活塞1在压缩侧室侧(图1中的下侧)形成有与压缩侧的流路14的始端相连的开口窗17、与伸展侧的流路10的终端相连的窗11、包围窗11的外周并划分窗11和开口窗17的阀座12。
[0041] 与伸展侧的流路10相连的伸展侧室侧的开口窗13向伸展侧室L1开口,将伸展侧室L1和伸展侧的流路10始终连通。另一方面,与压缩侧的流路14相连的压缩侧室侧的开口窗17向压缩侧室L2开口,将压缩侧室L2和压缩侧的流路14始终连通。
[0042] 如图2所示,包围与伸展侧的流路10相连的压缩侧室侧的窗11的阀座12沿活塞1的周向以花瓣状配置多个。阀座12分别形成为扇状并分别划分具有多个的伸展侧的流路10的出口。各阀座12包括:一对径向阀座面12a、12b,其自活塞1的中心侧向外侧(自活塞1的中心远离的方向)延伸;和外侧阀座面12c,其连接径向阀座面12a、12b的外侧端且在活塞1的外周侧形成为圆弧状。另一方面,虽未图示,但包围与压缩侧的流路14相连的伸展侧室侧的窗15的阀座16也与阀座12相同地构成。
[0043] 如图1所示,在活塞1上,在压缩侧室侧和伸展侧室侧分别层叠有多片圆环板状的叶片阀2a~2c、7a~7c。层叠于活塞1的压缩侧室侧的叶片阀为伸展侧的叶片阀2a~2c。层叠于活塞1的伸展侧室侧的叶片阀为压缩侧的叶片阀7a~7c。在图1中,表示了设有三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2c和三片压缩侧的叶片阀7a~7c的状态,但叶片阀的层叠片数也能够适当变更。
[0044] 在图1中,表示在伸展侧和压缩侧的叶片阀2a~2c、7a~7c中位于最靠活塞侧的位置的第一片叶片阀2a、7a使其外周部落座于阀座12、16的状态。该状态下,伸展侧的叶片阀2a~2c封闭伸展侧的流路10的出口,压缩侧的叶片阀7a~7c封闭压缩侧的流路14的出口。
当伸展侧室L1的压力超过压缩侧室L2的压力并且两个室的压差达到阀打开压力时,伸展侧的叶片阀2a~2c的外周部向活塞相反侧挠曲,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自阀座12分离从而开放伸展侧的流路10。相反,当压缩侧室L2的压力超过伸展侧室L1的压力并且两个室的压差达到阀打开压力时,压缩侧的叶片阀7a~7c的外周部向活塞相反侧挠曲,第一片压缩侧的叶片阀7a自阀座16分离从而打开压缩侧的流路14。
[0045] 如图3所示,在伸展侧的叶片阀2a~2c中,在第一片叶片阀2a上形成有活塞侧凹陷并且向活塞相反侧突出的圆环状肋3A。因此,如图1所示,在第二片以后的伸展侧的叶片阀2b、2c上施加有与肋3A的高度相对应的初始挠曲。肋3A设定为与压缩侧室侧的阀座12上的径向阀座面12a、12b相交。也就是说,如图2所示,在从轴向看层叠于活塞1的叶片阀2a的情况下,肋3A在第一片叶片阀2a上形成为与压缩侧室侧的阀座12上的径向阀座面12a、2b重叠。在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的外周部落座于阀座12的状态下,肋3A在与阀座12的径向阀座面12a、12b之间形成节流孔。肋3A经由该节流孔将伸展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始终连通。
[0046] 肋3A通过冲压加工等、在成对的工具之间使材料以夹持工具的形状塑性变形而形成。因此,在使活塞侧凹陷的同时,能够容易地使该部分的相反侧向活塞相反侧突出,而能够容易地在叶片阀2a上形成肋3A。只要能够使叶片阀2a的活塞侧凹陷并且能够使该部分的相反侧向活塞相反侧突出,肋的形成方法就不限定于上述的方法,能够进行适当选择。
[0047] 接着,说明缓冲器S1的动作。在活塞杆5自缸体4内退出时,也就是缓冲器S1伸长时,在活塞速度处于低速区域的情况下,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维持落座于阀座12的状态,伸展侧的叶片阀2a~2c不开放伸展侧的流路10。由活塞1加压的伸展侧室L1的工作流体通过利用肋3A形成的节流孔,通过伸展侧的流路10从而向压缩侧室L2移动。
[0048] 因此,缓冲器S1产生由利用肋3A形成的节流孔的阻力而引起的伸展侧低速阻尼力。
[0049] 在缓冲器S1伸长时,在活塞速度升高并脱离低速区域而到达中高速区域时,伸展侧室L1与压缩侧室L2之间的压差达到伸展侧的叶片阀2a~2c的阀打开压力。其结果,伸展侧的叶片阀2a~2c的外周部向活塞相反侧挠曲,而使伸展侧的流路10开放。因此,由活塞1加压的伸展侧室L1的工作流体通过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与阀座12之间,通过伸展侧的流路10而向压缩侧室L2移动。
[0050] 这样,在活塞速度处于中高速区域时,缓冲器S1产生由因伸展侧的叶片阀2a~2c产生的阻力而引起的伸展侧中高速阻尼力。由于在第二片以后的伸展侧的叶片阀2b、2c上利用肋3A而施加有初始挠曲,因此,能够增大伸展侧中高速阻尼力。
[0051] 在上述说明中,将活塞速度的区域划分为了低速区域和中高速区域,但各区域的阈值能够分别任意地设定。
[0052] 接着,说明缓冲器S1的作用效果。缓冲器S1包括:活塞(阀盘)1,其用于划分伸展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两个室);伸展侧的流路(流路)10,其形成于活塞1且连通伸展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窗11,其形成于活塞1且与伸展侧的流路10相连;阀座12,其形成于活塞1且包围窗11的外周;以及多个伸展侧的叶片阀(叶片阀)2a~2c,其为环板状,且层叠于活塞1。
[0053] 层叠于活塞1的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设为外周部能够相对于阀座12分离或落座。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在与阀座12相对的位置包括肋3A,该肋3A的活塞侧(阀盘侧)凹陷并且向活塞相反侧(阀盘相反侧)突出。
[0054] 通过在层叠于作为阀盘的活塞1的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上形成肋3A,在对第二片以后的伸展侧的叶片阀2b、2c施加初始挠曲的同时,能够在其与阀座12之间形成节流孔。
[0055] 这样,仅通过在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上形成肋3A便能够向伸展侧的叶片阀2b、2c施加初始挠曲并且能够形成节流孔,从而能够使缓冲器S1的构造变得简单。
[0056] 在本实施方式中,阀座12包括自活塞(阀盘)1的中心侧向外侧(自活塞远离的方向)延伸的径向阀座面12a、12b。肋3A为圆环状,且形成为与径向阀座面12a、12b在轴向上重叠。
[0057] 由于自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的中心到肋3A的距离恒定,因此,即使不使活塞1与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在周向上对位,也能够将肋3A配置在与阀座12相对的位置上。
[0058]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S2。以下,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方面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缓冲器S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另一的实施方式的缓冲器S2相对于缓冲器S1仅活塞和肋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和缓冲器S2的动作相同。
[0059] 如图4所示,与缓冲器S1相同,在缓冲器S2中,活塞6也为划分作为两个室的伸展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的阀盘。在活塞6上形成有连通伸展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的伸展侧流路60和压缩侧的流路64。活塞6在伸展侧室侧(图4中的上侧)形成有与伸展侧的流路60的始端相连的开口窗63、与压缩侧的流路64的终端相连的窗65、以及包围窗65的外周并划分窗65和开口窗63的阀座66。活塞6在压缩侧室侧(图4中的下侧)形成有与压缩侧的流路64的始端相连的开口窗67、与伸展侧的流路60的终端相连的窗61、以及包围窗61的外周并划分窗61和开口窗67的阀座62。
[0060] 与伸展侧的流路60相连的伸展侧室侧的开口窗63向伸展侧室L1开口,并将伸展侧室L1和伸展侧的流路60始终连通。另一方面,与压缩侧的流路64相连的压缩侧室侧的开口窗67向压缩侧室L2开口,并将压缩侧室L2和压缩侧的流路64始终连通。
[0061] 如图5所示,包围与伸展侧的流路60相连的压缩侧室侧的窗61的阀座62形成为圆环状,且一体地包围具有多个的所有的伸展侧的流路60的出口。虽未图示,但包围与压缩侧的流路64相连的伸展侧室侧的窗65的阀座66也与上述阀座62同样地构成。
[0062] 在缓冲器S2中,肋3B形成于在层叠于活塞6的压缩侧室侧的多片环板状的伸展侧的叶片阀2a~2c中位于最靠活塞侧的位置的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上。肋3B以活塞侧凹陷并且向活塞相反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因此,如图4所示,与缓冲器S1相同,在第二片以后的伸展侧的叶片阀2b、2c上施加有与肋3B的高度相对应的初始挠曲。
[0063] 如图6所示,肋3B形成为椭圆环状,且图6中的上下部分30、31配置在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的中心侧,图6中的左右部分32、33以向外侧(自活塞6的中心远离的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如图5所示,肋3B设为与压缩侧室侧的阀座62的基座面相交。也就是说,在从轴向看层叠于活塞1的叶片阀2a的情况下,肋3B形成为与压缩侧室侧的阀座62的基座面重叠。因此,在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的外周部落座于阀座62的状态下,在其与阀座62之间形成节流孔,经由节流孔将伸展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始终连通。
[0064] 接着,说明缓冲器S2的作用效果。与缓冲器S1相同,缓冲器S2包括:活塞(阀盘)6,其用于划分伸展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两个室);伸展侧的流路(流路)60,其形成于活塞6且连通伸展侧室L1和压缩侧室L2;窗61,其形成于活塞6且与伸展侧的流路60连通;阀座62,其形成于活塞6且包围窗61的外周;以及多个伸展侧的叶片阀(叶片阀)2a~2c,其为环板状,并层叠于活塞6。
[0065] 层叠于活塞6的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设为外周部能够相对于阀座62分离或落座。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在与阀座62相对的位置包括肋3B,该肋3B的活塞侧(阀盘侧)凹陷并且向活塞相反侧(阀盘相反侧)突出。
[0066] 通过在层叠于作为阀盘的活塞6的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上形成肋3B,能够在向第二片以后的伸展侧的叶片阀2b、2c施加初始挠曲的同时在其与阀座62之间形成节流孔。
[0067] 这样,由于仅通过在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上形成肋3B能够在向伸展侧的叶片阀2b、2c施加初始挠曲的同时形成节流孔,因此,能够使缓冲器S2的构造变得简单。
[0068] 在缓冲器S2中,阀座62形成为圆环状。肋3B设定为在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的中心侧向外侧(自叶片阀2a的中心远离的方向)延伸并与上述阀座62相交。
[0069] 因而,由于自活塞6的中心到阀座62的距离恒定,因此,即使不对活塞6和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进行对位,也能够将肋3B配置在与阀座62相对的位置。
[0070]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仅示出了本发明的应用例的一部分,其宗旨并不在于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定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中。
[0071]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缓冲器S1、S2设为了汽车用缓冲器,但也可以设为其他的车辆用的缓冲器,还可以设为除车辆用以外的缓冲器。
[0072]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缓冲器S1、S2为正立型的单筒型液压缓冲器,能够利用未图示的气室补偿与相对于缸体内进出的活塞杆体积相对应的量的缸体内容积变化、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工作流体体积变化。与此相替代地,缓冲器S1、S2也可以包括用于容纳工作流体和气体的贮存室和用于划分贮存室和压缩侧室L2的基座构件,利用贮存室补偿缸体内容积变化、工作流体体积变化。
[0073]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形成有肋3A、3B的叶片阀为伸展侧的叶片阀2a,层叠于缓冲器S1、S2的活塞1、6。在缓冲器S1、S2包括基座构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基座构件作为阀盘,在基座构件上层叠形成肋3A、3B的叶片阀。
[0074] 另外,缓冲器S1、S2可以是包括配置于缸体4的外侧的外筒、且在外筒与缸体4之间形成贮存室的双筒型缓冲器,也可以是利用气体作为工作流体的空压缓冲器、倒立型的缓冲器。
[0075] 另外,形成于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的肋3A、3B的形状、供叶片阀2a的外周部分离或落座的阀座12、62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形状,而能够适当选择。
[0076] 例如,可以将形成于缓冲器S1中的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的圆环状肋3A在径向上形成两层、三层。该情况下,追加了的肋的量能够增加阀开启点(日文:クラッキングポイント)。
[0077] 另外,如图7所示,在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上,也可以在圆环状肋3A的内侧设有花瓣状的肋3C。该情况下,提高第一片叶片阀2a的刚性,从而能够容易地进一步提高伸展侧的叶片阀2a~2c的阀打开压力。
[0078] 另外,形成于另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S2中的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的肋3B的形状也可以如图8~图12所示地进行变更。
[0079] 图8所示的肋3D形成为三角状,顶点部分34、35、36向自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的中心远离的方向(外侧)延伸。
[0080] 图9所示的肋3E形成为花瓣状,包括自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的中心侧向外侧(自叶片阀2a的中心远离的方向)以放射状延伸的多个腿部37。
[0081] 图10A所示的肋3F形成为椭圆状且沿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的周向排列地设有多个。各肋3F通过形成为椭圆状而设为沿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的半径方向延伸。如图10B中的剖面所示,各肋3F既可以形成为仅椭圆的外形部分向活塞侧凹陷、活塞相反侧突出的肋,还可以如图10C所示形成为内侧也向活塞侧凹陷并向活塞相反侧突出的肋。
[0082] 图11A所示的肋3G形成为三角状且沿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的周向排列地设有多个。各肋3G通过形成为三角状而设为沿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的半径方向延伸。肋3G的剖面可以如图11B所示地形成为仅外形部分向活塞侧凹陷、活塞相反侧突出的肋,也可以如图11C所示地形成为内侧也向活塞侧凹陷并向活塞相反侧突出的肋。
[0083] 图12A所示的肋3H形成为条纹状(U字状)且沿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的周向排列设有多个。各肋3H通过形成为U字状而设为沿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的半径方向延伸。肋3H的剖面可以如图12B所示地形成为仅外形部分向活塞侧凹陷、活塞相反侧突出的肋,也可以如图12C所示地形成为内侧也向活塞侧凹陷并向活塞相反侧突出的肋。
[0084] 另外,图8~12所示的肋3D~3H全部与肋3B相同,活塞侧凹陷并且向活塞相反侧突出。因此,能够在其与阀座62之间形成节流孔,并且能够对第二片以后的伸展侧的叶片阀2b、2c施加与肋3D~3H的高度相对应的初始挠曲。另外,肋3D~3H与肋3B相同设定为自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的中心侧向外侧(自叶片阀2a的中心远离的方向)延伸且与圆环状阀座62相交。
[0085] 因而,即使不对活塞6和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进行对位,也能够将肋3B配置在与阀座62相对的位置。
[0086] 只要能够设定为肋3A~3H和阀座始终相对、且能够形成节流孔,则与肋3A~3H组合的阀座形状就能够任意设定。另外,肋3A~3H的组合也是自由的,也可以将这些肋任意组合。
[0087]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仅第一片伸展侧的叶片阀2a包括肋3A~3H,在其与阀座12、62之间形成节流孔,并且对第二片以后的伸展侧的叶片阀2b、2c施加有初始挠曲。相对于此,还可以在第一片压缩侧的叶片阀7a上设置肋3A~3H,在其与阀座16、66之间形成节流孔,并且向第二片以后的压缩侧的叶片阀7b、7c施加初始挠曲。
[0088] 本申请基于2013年1月31日向日本国特许厅申请的日本特愿2013-016880主张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编入到本说明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