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前轮感应的后轮滑块辅助减震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390294.8

文献号 : CN10490854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伟

申请人 : 顾玉奎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车前轮感应的后轮滑块辅助减震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后轮支架、车身支板、缓冲弹簧、滑轮支撑、滑轮、滑块移动杆、滑槽、驱动液压缸、液压缸固定结构、后车轮、后轮转轴、板簧、套筒固定块、滑块导轨、滑块等,本设计用于,当客车行驶过程中突然路面出现大的凹坑或者凸起比如减速带时,坐在客车后面的乘客感到的突然不适远大于客车前部的情况,针对该情况设计了后轮减震装置,能有效减少后排乘客的不适,结构简单,并且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

权利要求 :

1.一种客车前轮感应的后轮滑块辅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包括后轮支架(1)、车身支板(2)、缓冲弹簧(3)、滑轮支撑(4)、滑轮(5)、滑块移动杆(6)、底端滑槽(7)、驱动液压缸(8)、液压缸固定结构(9)、套筒固定结构(10)、后车轮(14)、后轮转轴(15)、板簧(16)、套筒固定块(17)、滑块导轨(18)、滑块(19)、顶面滑槽(22),其中后车轮(14)安装在后轮转轴(15)一侧,板簧(16)凸侧中间处固定在后轮转轴(15)上,板簧(16)凹侧两端固定在后轮支架(1)上,后轮支架(1)通过四次90度弯折中间形成一个顶端两侧形成两个底端,滑块(19)通过其底端滑槽(7)安装在固定于后轮支架(1)顶端表面上的导轨(18)上,且沿导轨(18)方向移动;滑轮(5)安装在滑轮支撑(4)上,滑轮(5)在滑块(19)顶面滑槽(22)中滑动,滑轮支撑(4)具有两个且等距安装在后轮支架(1)顶端区域所对应的车身支板(2)底面区域上,每个滑轮支撑(4)对应一个滑轮(5)和滑块(19),滑块移动杆(6)两端分别安装在两滑块(19)的侧面,且一端与驱动液压缸(8)一端连接固定,液压缸(8)另一端与固定在后轮支架(1)顶端一侧上的液压缸固定结构(9)连接;对于后轮支架(1)两侧的两个底端中任意一个,套筒固定结构(10)一端固定在后轮支架(1)侧面一端的上方,另一端固定在安装在车身支板(2)底面的套筒固定块(17)上;缓冲弹簧(3)一端安装在后轮支架(1)侧面一端的上方,另一端安装在套筒固定块(17)底面且嵌套在套筒固定结构(10)的外侧;上述驱动液压缸(8)、液压管(11)、液压泵(12)、前轮传感器(13)依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前轮感应的后轮滑块辅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固定结构(10)包括套筒内杆(20)、套筒外圈(21),其中套筒内杆(20)一端安装在套筒固定块(17)上,套筒外圈(21)一端安装在后轮支架(1)上,套筒内杆(20)另一端内嵌于套筒外圈(2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车前轮感应的后轮滑块辅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轮传感器(13)是压力传感器或者位移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前轮感应的后轮滑块辅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减震装置的客车的两个后轮均需要安装减震装置,仅一侧的前轮安装前轮传感器。

说明书 :

一种客车前轮感应的后轮滑块辅助减震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车前轮感应的后轮滑块辅助减震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乘坐大客车时,当客车行驶过程中突然路面出现大的凹坑或者凸起比如减速带时,坐在客车后面的乘客感到的突然不适远大于客车前部的情况,出现乘客经常抢前排的座位,原因是客车的板簧的弹性系数较大,在起伏很小的普通路面行驶时具有稳定车身晃动的作用,当突然遇到路面的极度凸起或者凹坑时,由于较大的板簧弹性系数,车身发生很大的突然起伏,所以后轮的减震需要针对这种特殊的情况设计,本发明意在解决此问题,其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解决以上原有技术缺陷,发明如下:
[0004] 该装置包括后轮支架、车身支板、缓冲弹簧、滑轮支撑、滑轮、滑块移动杆、滑槽、驱动液压缸、液压缸固定结构、后车轮、后轮转轴、板簧、套筒固定块、滑块导轨、滑块,其中后车轮安装在后轮转轴一侧,板簧凸侧中间处固定在后轮转轴上,板簧凹侧两端固定在后轮支架上,后轮支架通过四次90度弯折中间形成一个顶端和两侧形成两个底端,该设计主要是想充分利用车轮两侧的有效空间,并且便于缓冲装置的安装;滑块通过其底端滑槽安装在固定于后轮支架顶端面上的导轨上,且沿导轨方向移动;滑轮安装在滑轮支撑上,滑轮在滑块顶面滑槽中滑动,滑轮支撑具有两个且等距安装在后轮支架顶端区域所对应的车身支架底面区域上,每个滑轮支撑对应一个滑轮和滑块,两组滑块、滑轮和滑轮固定结构的设计目的在于后轮支架能两边平衡的支撑起车身,滑块移动杆两端分别安装在两滑块的侧面,且一端与驱动液压缸一端连接固定,液压缸另一端与固定在后轮支架顶端一侧上的液压缸固定结构连接,通过液压缸驱动滑块移动杆移动,滑轮与滑块顶端滑槽的配合位置发生变动,滑块支撑的有效高度发生变化,当有效高度减少,缓冲弹簧就会受力,这时将起到一定的辅助缓冲作用,另外当不需要 缓冲弹簧辅助缓冲时,驱动液压缸起到固定滑块位置的作用,让滑轮处于滑块顶端凹槽上的某一位置,这时后轮完全靠板簧缓冲;对于后轮支架两侧的两个底端中任意一个,套筒固定结构(10)一端固定在后轮支架(1)侧面一端的上方,另一端固定在安装在车身支板(2)底面的套筒固定块(17)上;缓冲弹簧(3)一端安装在后轮支架(1)侧面一端的上方,另一端安装在套筒固定块(17)底面且嵌套在套筒固定结构(10)的外侧;在缓冲弹簧内部安装有套筒结构,目的是利用套筒结构固定车身支板和后轮支架之间的横向位移。
[0005] 作为进一步改进,驱动液压缸、液压管、液压泵上、前轮传感器一次连接,一般遇到突发情况下,前轮会提前感到很大的路面起伏,利用前轮感应到的前轮起伏调节后轮的缓冲减震装置。
[0006]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套筒固定结构包括套筒内杆、套筒外圈,其中套筒内杆一端安装在套筒固定块上,套筒外圈一端安装在后轮支架上,套筒内杆另一端内嵌套套筒外圈内部。
[0007]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前轮传感器可以是压力传感器或者位移传感器。当前轮遇到路面的突然变化,会发生前轮支点的压力突变,或者前轮板簧支点的位移变化,利用压力传感器或者位移传感器去感知均能得到路面凸起变化的信号,然后作用给后轮辅助减震装置,启动缓冲装置。
[0008] 本设计发明后轮减震机构,使用简单,并且能够起到辅助减震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后轮辅助减震装置整体结构图。
[0010] 图2是后轮辅助减震装置侧视图。
[0011] 图3是后轮辅助减震装置正视图。
[0012] 图4是滑块局部放大外侧视图。
[0013] 图5是滑块局部放大内侧视图。
[0014] 图6是后轮辅助减震装置内侧视图。
[0015] 图7是套筒安装示意图。
[0016] 图8是滑块正视图。
[0017] 图9是套筒剖面图。
[0018] 图10是后轮辅助减震装置运行示意图。
[0019] 图中标号名称:1、后轮支架,2、车身支板,3、缓冲弹簧,4、滑轮支撑,5、滑轮,6、滑块移动杆,7、底端滑槽,8、驱动液压缸,9、液压缸固定结构,10、套筒固定结构,11、液压管,12、液压泵,13、前轮传感器,14、后车轮,15、后轮转轴,16、,板簧17、套筒固定块,18、滑块导轨,19、滑块,20、套筒内杆,21、套筒外圈,22、顶面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如图1、2、3、6所示,该装置包括后轮支架、车身支板、缓冲弹簧、滑轮支撑、滑轮、滑块移动杆、滑槽、驱动液压缸、液压缸固定结构、后车轮、后轮转轴、板簧、套筒固定块、滑块导轨、滑块,其中后车轮安装在后轮转轴一侧,板簧凸侧中间处固定在后轮转轴上,板簧凹侧两端固定在后轮支架上,后轮支架通过四次90度弯折中间形成一个顶端两侧形成两个底端,该设计主要是想充分利用车轮两侧的有效空间,并且便于缓冲装置的安装;如图4、5、8所示滑块通过其底端滑槽安装在固定于后轮支架顶端面上的导轨上,且沿导轨方向移动;滑轮安装在滑轮支撑上,滑轮在滑块顶面凹槽中滑动,滑轮支撑具有两个且等距安装在后轮支架顶端区域所对应的车身支架底面区域上,每个滑轮支撑对应一个滑轮和滑块,两组滑块、滑轮和滑轮固定结构的设计目的在于后轮支架能两边平衡的支撑起车身,滑块移动杆两端分别安装在两滑块的侧面,且一端与驱动液压缸一端连接固定,液压缸另一端与固定在后轮支架顶端一侧上的液压缸固定结构连接,通过液压缸驱动滑块移动杆移动,滑轮与滑块顶端滑槽的配合位置发生变动,滑块支撑的有效高度发生变化,当有效高度减少,缓冲弹簧就会受力,这时将起到一定的辅助缓冲作用,另外当不需要缓冲弹簧辅助缓冲时,驱动液压缸起到固定滑块位置的作用,让滑轮处于滑块顶端滑槽上的某一位置,这时后轮完全靠板簧缓冲;如图7、8所示,对于后轮支架两侧的两个底端中任意一个,套筒固定结构(10)一端固定在后轮支架(1)侧面一端的上方,另一端固定在安装在车身支板(2)底面的套筒固定块(17)上;缓冲弹簧(3)一端安装在后轮支架(1)侧面一端的上方,另一端安装在套筒固定块(17)底面且嵌套在套筒固定结构(10)的外侧;在缓冲弹簧内部安装有套筒结构,目的是利用套筒结构固定车身支板和后轮支架之间的横向位移。
[0021] 如图1所示,驱动液压缸、液压管、液压泵上、前轮传感器一次连接,一般 遇到突发情况下,前轮会提前感到很大的路面起伏,利用前轮感应到的前轮起伏调节后轮的缓冲减震装置。
[0022] 如图9所示,所述的套筒固定结构包括套筒内杆、套筒外圈,其中套筒内杆一端安装在套筒固定块上,套筒外圈一端安装在后轮支架上,套筒内杆另一端内嵌套套筒外圈内部。
[0023] 所述的前轮传感器可以是压力传感器或者位移传感器。当前轮遇到路面的突然变化,会发生前轮支点的压力突变,或者前轮板簧支点的位移变化,利用压力传感器或者位移传感器去感知均能得到路面凸起变化的信号,然后作用给后轮辅助减震装置,启动缓冲装置。
[0024] 如图10所示,为后轮减震装置运行简单示意图,对于辅助减震装置,当客车正常在平坦的大路上行驶时,滑块和滑轮保持一定的配合,即,后轮支架和车身支板之间的相对位移不变,缓冲弹簧将没有形变的变化,这时客车后轮完全靠板簧缓冲,客车的板簧的弹性系数较大,在起伏很小的普通路面行驶时具有稳定车身晃动的作用,当突然遇到路面的极度凸起或者凹坑时,由于较大的板簧弹性系数,车身发生很大的突然起伏,所以本设计在客车先过去的前轮发生突然起伏时,将信号传达到液压泵,使得驱动液压油缸将滑块沿导轨移动,这时后轮支架和车身支板的相对距离发生改变,缓冲弹簧发生形变受力,因为缓冲弹簧的作用,当滑块继续移动,可能出现滑轮和滑块脱节,完全靠缓冲弹簧支起,后轮辅助缓冲机构调整后,当后轮行驶过凸起或者凹坑时,因为缓冲弹簧的缓冲作用,将减少震动不适的感觉,本设计中缓冲弹簧安装在后轮支架两底端,也是出于尽可能的增加缓冲弹簧的长度的目的,缓冲弹簧的长度越长,相应的设计中的缓冲弹簧的弹性系数可以越小,缓冲性能越好,同时因为缓冲弹簧的弹性系数较小,若在行驶普通路面还在作用的话,客车会出现波浪起伏,所以在后轮通过凸起后,滑块移动,增加后轮支架和车身支板的相对距离,缓冲弹簧不是辅助作用,这时后轮使用弹性系数大的板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