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270063.3

文献号 : CN10491461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彦学

申请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胶框、导光板及背光源,所述胶框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及连接两个侧壁的端壁,所述端壁上位于两个侧壁之间的一侧设有承载板,所述两个侧壁之间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承载板分别位于所述导光板的相对两侧;所述导光板设有入光面、限位块及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设于所述导光板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上,并且靠近所述导光板设有入光面的一端,所述胶框设于导光板周缘,所述背光源装于所述承载板上且位于入光面的一侧,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承载板卡持,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端壁与所述限位板之间并与限位板抵持进而将所述导光板定位于所述胶框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

权利要求 :

1.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胶框、导光板及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及连接两个侧壁的端壁,所述端壁内侧设有承载板,所述两个侧壁之间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胶框的端壁位于两个侧壁之间的表面为内表面,所述承载板设于内表面的一侧;所述限位板设于所述两个侧壁上远离承载板的一侧,并且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端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间距的宽度与所述承载板的宽度相同;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承载板分别位于所述导光板的相对两侧,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承载板错位相对设置,所述导光板设有入光面、限位块及限位槽,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限位板的一侧,所述限位槽设于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承载板的一侧,并且所述限位块和限位槽均靠近所述导光板设有入光面的一端,所述胶框套设于所述导光板周缘,所述背光源装于所述承载板上且位于所述胶框与所述导光板之间,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承载板卡持,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端壁与所述限位板之间并与所述限位板抵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端壁的方向的端面为第一端面,所述承载板朝向限位板方向的端面为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位于垂直于所述导光板的延伸方向的同一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还包括出光面及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所述入光面连接出光面与底面,所述限位块凸设于所述出光面上,所述限位槽设于所述底面上并贯通所述底面与所述入光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包括光源电路板及设于光源电路板上的发光件,所述光源电路板位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端壁之间,所述发光件与所述入光面相对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背光源、限位块、限位板通过双面胶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在承载板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承载板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装设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且所述光学膜片的两侧分别被所述导光板和所述限位板夹持固定,所述光学膜片的端部与所述限位块抵持。

8.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及装于所述背光模组上的液晶面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装设于所述导光板上,且所述光学膜片的两侧分别被所述导光板及所述限位板夹持固定,所述光学膜片的端部与所述限位块抵持,所述液晶面板设于所述背光模组上与光学膜片相对。

说明书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作为电子设备的显示部件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随着电子产品轻薄化的发展,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要求越来越高。而背光模组则是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部件,背光模组的品质及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 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均包括胶框,导光板及光学膜片,所述胶框设于所述导光板周缘,所述光学膜片通过遮光胶带固定于所述胶框上。这种结构背光模组的导光板都是通过一背板承载,但是,导光板与胶框无直接固定结构、而胶框与背板之间需要设置固定结构,这样不仅影响背光模组的组装的稳定性和装配效率,还增加了背光模组的组装难度,影响背光模组的性能。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保证了胶框与导光板之间的限位,增强了背光模组组装的稳定性。
[000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胶框、导光板及背光源,所述胶框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及连接两个侧壁的端壁,所述端壁上位于两个侧壁之间的一侧设有承载板,所述两个侧壁之间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承载板分别位于所述导光板的相对两侧,所述导光板设有入光面、限位块及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设于所述导光板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上,并且靠近所述导光板设有入光面的一端,所述胶框设于导光板周缘,所述背光源装于所述承载板上且位于入光面的一侧,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承载板卡持,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端壁与所述限位板之间并与限位板抵持进而将所述导光板定位于所述胶框上。
[0007] 其中,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承载板错位相对设置,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端壁的方向的端面为第一端面,所述承载板朝向限位板方向的端面为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相对设置且位于同一平面上。
[0008] 其中,所述胶框的端壁位于两个侧壁之间的表面为内表面,所述承载板设于内表面的一侧;所述限位板设于所述两个侧壁上远离承载板的一侧,并且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端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间距的宽度与所述承载板的宽度相同。
[0009] 其中,所述导光板还包括出光面及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所述入光面连接出光面与底面,所述限位块凸设于所述出光面上,所述限位槽设于底面并贯通底面与入光面。
[0010] 其中,所述背光源包括光源电路板及设于光源电路板的发光件,所述光源电路板位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端壁之间,所述发光件与所述入光面相对设置。
[0011] 其中,所述端壁、限位块、限位板通过双面胶固定。
[0012] 其中,所述限位板在承载板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承载板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
[0013] 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装设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且光学膜片的端部被所述导光板及限位板夹持。
[0014]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所述的背光模组及装于所述背光模组上的液晶面板。
[0015] 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装设于所述导光板上,且光学膜片的端部被所述导光板及限位板夹持,所述液晶面板设于所述背光模组上与光学膜片相对。
[0016] 本发明的背光膜组在胶框上设置平行且错位相对设置的承载板及限位板,相对应的在导光板上设置限位槽及限位块,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板的限位,及限位槽与承载板的卡持,实现胶框所述导光板之间的限位配合,从而有效的限制了背光源和光学膜片的移动,降低了背光源和导光板的装配难度和不良率,提高了背光模组组装的稳定性和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胶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图1所示的胶框的立体截面示意图。
[0020]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图3所示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0022]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4]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背光模组10,其包括胶框11、导光板12及背光源13。所述胶框11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111及连接两个侧壁111的端壁112。所述端壁112上位于两个侧壁111之间的一侧设有承载板14,所述两个侧壁111之间连接有限位板15。所述限位板15与所述承载板14分别位于所述导光板12的相对两侧,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15与所述承载板14错位相对设置,所述限位板15位于两个侧壁111上远离所述承载板14的一侧,结合图2和图4,即承载板14位于胶框11的底部,限位板15位于胶框11的顶部,承载板14和限位板15从上下两侧夹紧固定导光板12和光学膜片17。所述限位板15与所述承载板14平行且错位相对设置。
[0025] 所述导光板12设有入光面121、限位块122及限位槽123。所述限位块122与所述限位槽123分别设于所述导光板12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上,并且靠近所述导光板12设有入光面121的一端。所述胶框11套设于导光板12周缘,所述背光源13装于所述承载板14上且位于胶框11与导光板12的入光面121之间,所述限位槽123与所述承载板123卡持。所述限位块122位于所述端壁112与所述限位板15之间并与限位板15抵持进而将所述导光板12定位于所述胶框11上。
[0026] 本实施例中,所述胶框11的端壁112位于两个侧壁111之间的表面为内表面113,所述承载板14设于内表面113的一侧;所述限位板15设于所述两个侧壁111上远离承载板14的一侧,并且所述限位板15板与所述端壁112之间具有间距114。优选的,所述胶框11为矩形框体,所述承载板14与所述限位板15均为条形板体。所述承载板14由内表面113的一侧向胶框11内延伸。所述限位板15设于两个侧壁111之间且与内表面113之间形成所述间距114,进而使所述限位板15与承载板14平行且错位相对设置。优选的,所述间距114的宽度与所述承载板的宽度相同以恰好裸露承载板14,即限位板15在承载板14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承载板14邻接,更利于背光源13和导光板12的定位和组装。
[0027]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限位板15在承载板14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承载板14还可以是部分重叠、完全重叠或完全分离,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错位相对的邻接情况。比如,参见图4,限位槽123可以继续向右延伸,对应的承载板14也向右一直伸展,直至完全覆盖限位板15,即实现限位板15在承载板14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承载板14完全重叠。本实施例只是提供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8] 同样,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限位板15与承载板14平行设置,只是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限位板15和承载板14的具体位置和形状等,也可以根据导光板12上限位块122和限位槽123的形状和位置进行适应性的变化,必要时也可以倾斜设置。
[0029] 上述对本实施例中限位板15、承载板14、限位块122和限位槽123的相关变化,只要确保限位板15和承载板14能通过限位块122和限位槽123,从左右两侧对导光板12进行限位,且能从上下两侧夹紧固定光学膜片17和导光板12,则应均视为在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内。
[0030]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12还包括出光面124及与出光面124相对的底面125。所述入光面121连接出光面124与底面125,所述限位块122凸设于所述出光面124上,所述限位槽123设于底面125并贯通底面125与入光面121。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122凸设于所述出光面124上靠近设有入光面121的一端。所述限位块122与所述限位槽123错位设置,所述限位块122与所述限位板15抵持时,所述限位槽123与承载板13卡持。所述承载板14的端部从入光面121插入所述限位槽123内以支撑和定位导光板12,同时所述限位块122位于所述间距
114内并被限位板15进一步限位,使得定位更准确,导光板12的组装更便捷快速。
[0031] 更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模组10还包括反光片16,所述反光片16装设于所述导光板12的底面125下方并延伸至承载板14底部,辅助所述灯源13及导光板12充分利用光线,且作为所述背光模组10的底面使用。
[0032] 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模组10还包括光学膜片17,所述光学膜片17装设于所述导光板12的出光面124上。光学膜片17的两侧被所述导光板12及限位板15夹持固定,有效避免了光学膜片17沿竖直方向的移动,而且光学膜片17的端部与限位块122抵持,进一步避免了光学膜片17沿水平方向的移动,从而实现了光学膜片17的有效定位,提高了背光模组组装的稳定性。
[0033]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15朝向所述端壁112的方向的端面为第一端面151,所述承载板14朝向限位板15方向的端面为第二端面141,所述第一端面151与第二端面141相对设置且位于同一平面上。优选的,所述限位板15与所述承载板14错开设置,错开的距离为所述承载板14的宽度,俯视胶框11时,所述第一端面151与第二端面141恰好对接。当所述限位块122与所述限位板15卡持时,所述限位槽123与承载板14卡持时,由于所述第一端面151与第二端面141位于同一平面,所述限位板15给所述限位块122的卡持力与限位槽123给承载板14的卡持力相反,恰好将导光板12固定,同时,所述限位板15抵压所述光学膜片17的一端,进而将光学膜片17、导光板12同时限位,防止光学膜片17、导光板12于胶框11内晃动。
[0034] 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源13包括光源电路板131及设于光源电路板的发光件132,所述光源电路板131位于所述限位块122与所述端壁112之间,所述发光件132与所述入光面121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件132为多个且间隔排列于所述光源电路板131的一表面上。所述光源电路板131装于所述限位块122与所述端壁112之间且被所述限位块122、导光板的入光面和所述端壁112夹持固定。优选的,所述端壁112、背光源13、限位块122、限位板15通过双面胶19固定连接。
[0035] 本发明的背光膜组在胶框上设置平行且错位相对设置的承载板14及限位板15,相对应的在导光板上设置限位槽123及限位块122,通过限位块122与限位板15的限位,及限位槽123与承载板14的卡持,实现胶框11所述导光板12之间的限位,并有效的限制了背光源13和光学膜片17的移动,降低了背光源13和导光板12的装配难度和不良率,从而保证了背光模组组装的稳定性,提高组装效率的同时还节省了背板的设计,降低背光模组的组装难度。
[0036] 请参阅图3,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所述的背光模组10及装于所述背光模组上10的液晶面板20。所述液晶面板20设于所述背光模组10上与光学膜片17相对。
[0037]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