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发光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331328.6

文献号 : CN10493037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杨元军

申请人 :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

本公开提出一种环状发光装置,包括:环状壳体、装配于所述环状壳体内的发光组件,所述环状壳体包括上盖体、下盖体、以及连接在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之间的透光罩;其中,所述环状发光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盖体与所述发光组件之间、供将所述发光组件所散发出的光反射向所述透光罩的反光圈。本公开环状发光装置的结构特点,使环状发光装置的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经过反光圈反射后射向透过罩,最后经透光罩散发出,从而使该环状发光装置所发出的光均匀柔和,避免发光组件处亮度较为集中,出现局部过亮的情况。

权利要求 :

1.一种环状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壳体、装配于所述环状壳体内的发光组件,所述环状壳体包括上盖体、下盖体、以及连接在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之间的透光罩;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灯座,以及设置于所述灯座上的多个LED光源;

其中,所述环状发光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盖体与所述发光组件之间、供将所述发光组件所散发出的光反射向所述透光罩的反光圈;

所述上盖体包括弯折延伸出的第一侧壁,所述下盖体包括弯折延伸出的第二侧壁,所述透光罩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固定相连以形成所述环状发光装置的环形面;其中,所述第二侧壁的自由端相对所述灯座的高度不小于所述LED光源的顶面相对所述灯座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状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圈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光圈周侧的弧形反光面,所述弧形反光面围合在所述灯座与所述透光罩之间;其中,在所述下盖体朝向所述上盖体的方向,所述弧形反光面与所述透光罩之间具有逐渐减小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状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为与所述环状壳体配合的环形灯座,多个所述LED光源等间距的分布在所述灯座的边缘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状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LED光源之间的间距为7mm至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状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自由端端面分别设有凹槽,所述透光罩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与所述凹槽配合固定连接的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状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自由端端面分别设有凸起,所述透光罩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固定连接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环状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罩上涂覆有均光粉。

说明书 :

环状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LED光源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均匀发光的环状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LED光源(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发光装置采用LED光源为光源,大的方面如道路照明、楼宇照明等,小的方面如微型主板指示灯。LED光源之所以受到广泛的认可和青睐,是因为LED光源具有低功耗和长寿命的优势。尤其在小型环状发光装置上,由于对外观、透光均匀度、功耗、稳定性等方面要求都非常高,因此LED光源的选型、结构设计将直接影响到发光的效果和整体功耗。
[0003]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通常是将多个LED光源11’按照一定距离间隔地串联起来,并在外面套上透明、注塑成型的环形导光环12’,组成环形的LED发光带1’。然而,由于LED光源间隔是不可取消的,因此存在LED光源11’及LED光源11’附近的亮度最大,随着相邻LED光源11’的间距的增大,亮度也逐渐减小的现象,所以环形的LED发光带1’存在透光不均匀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一种发光均匀柔和的环状发光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环状发光装置,包括:环状壳体、装配于所述环状壳体内的发光组件,所述环状壳体包括上盖体、下盖体、以及连接在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之间的透光罩;
[0007] 其中,所述环状发光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盖体与所述发光组件之间、供将所述发光组件所散发出的光反射向所述透光罩的反光圈。
[0008] 可选的,所述反光圈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光圈周侧的弧形反光面,所述弧形反光面围合在所述灯座与所述透光罩之间;其中,在所述下盖体朝向所述上盖体的方向,所述弧形反光面与所述透光罩之间具有逐渐减小的距离。
[0009] 可选的,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灯座,以及设置于所述灯座上的多个LED光源;其中,所述灯座为与所述环状壳体配合的环形灯座,多个所述LED光源等间距的分布在所述灯座的边缘处。
[0010] 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LED光源之间的间距为7mm至10mm。
[0011] 可选的,所述上盖体包括弯折延伸出的第一侧壁,所述下盖体包括弯折延伸出的第二侧壁,所述透光罩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固定相连以形成所述环状发光装置的环形面;其中,所述第二侧壁的自由端相对所述灯座的高度不小于所述LED光源的顶面相对所述灯座的高度。
[0012]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自由端端面分别设有凹槽,所述透光罩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与所述凹槽配合固定连接的凸起。
[0013]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自由端端面分别设有凸起,所述透光罩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固定连接的凹槽。
[0014] 可选的,所述透光罩上涂覆有均光粉。
[0015]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环状发光装置的结构特点,使环状发光装置的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经过反光圈反射后射向透过罩,最后经透光罩散发出,从而使该环状发光装置所发出的光均匀柔和,避免发光组件处亮度较为集中,出现局部过亮的情况。
[0016]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0017]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18] 图1为现有技术中环状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公开环状发光装置的发光效果图;
[0020] 图3为本公开环状发光装置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公开环状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公开,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0023]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0024]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0025] 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公开环状发光装置的发光效果图;图3为本公开环状发光装置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本公开的环状发光装置设置有反光圈14,并通过将发光组件2的所发出的光通过该反光圈14反射出去,而避免现有技术中,直接通过发光源将所发出的光通过透光罩发射出去,从而造成发光较为集中,在外层光圈上会出现局部过亮的情况,进而对视力造成伤害。
[0026] 具体地,如图2至图4所示,本公开环状发光装置包括:环状壳体1、装配于环状壳体1内的发光组件2。该环状壳体1包括上盖体11、下盖体12、以及连接在上盖体11与下盖体12之间的透光罩13。可选的,该透光罩13上涂覆有均光粉,以使具有均光粉的透光罩13对发出的光线进行第二次处理,从而使发出的光更加均匀。
[0027] 进一步地,该环状发光装置还包括设置于上盖体11与发光组件2之间、供将发光组件2所散发出的光反射向透光罩13的反光圈14。该实施例中,发光组件2射向反光圈14的光,经过反光圈14反射到透光罩13,再经透光罩13处理后发射出去,如此设置可以使环状发光装置照射出来的光是通过反光圈14间接的照射出来,并通过涂覆有均光粉的透光罩13处理后,使照射出来的光具有均匀柔和、不刺眼的优点。
[0028] 在本公开中,发光组件2包括灯座21,以及设置于灯座21上的多个LED光源22;其中,该灯座21为与环状壳体1配合的环形灯座,多个LED光源22等间距的分布在灯座21的边缘处,如此该LED光源22均匀的分布且围成环形结构。在该实施例中,将LED光源22设置在灯座21的边缘处,即紧靠透光罩13的内侧,从而便于各个LED光源22的散热,增强LED光源22自身的散热能力,并且对环状发光装置内部的散热和其他元器件的影响较小,增加该环状发光装置的稳定性;另外,LED光源22靠近透光罩13的内侧面可以使LED光源22的综合功耗降低,达到更加环保的要求。优选地,相邻两个LED光源22之间的间距为7mm至10mm,设定在该范围内既可以避免因LED光源22之间间距过大影响发光效果,又可以避免LED光源22之间间距过密造成发光装置的功耗过大、浪费额外的电能,另外,还可以降低使用中因为单颗LED光源22的发光不良而造成显示明显缺失的风险。
[0029] 在本公开中,反光圈14包括设置于反光圈14周侧的弧形反光面141,该弧形反光面141围合在灯座21与透光罩13之间,即该弧形反光面141的截面为90°左右的弧形,LED光源
22位于弧形反光面141的下方,如此设置再通过设置弧形反光面141各个部分与LED光源22入射光线(即射向弧形反光面)的角度,以将LED光源22所散发向反光圈14的光线发射向透光罩13。其中,可选的,在下盖体12朝向上盖体11的方向,该反光圈14与透光罩13之间具有逐渐减小的距离,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避免发光组件2直接照射到透光罩13上,以使透光罩13的外层出现局部过亮的情况。
[0030] 进一步地,本公开的LED光源22不高于下盖体12与上盖体11的相对端面,从而使LED光源22所产生的光不会直接照射向透光罩13。具体地,上盖体11包括弯折延伸出的第一侧壁111,即该第一侧壁111围合形成上容置腔体;该下盖体12包括弯折延伸出的第二侧壁121,即该第二侧壁121围合形成下容置腔体。其中,透光罩13分别与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21固定相连以形成环状发光装置的环形面。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二侧壁121的自由端相对灯座21的高度不小于LED光源22的顶面相对灯座的高度,其中,LED光源22的顶面为该LED光源22远离灯座21的一侧面,第二侧壁121的自由端为下盖体12与透光罩13相连接的一端。具体地,该灯座21位于下盖体12的下容置腔体内,并且灯座21上的LED光源22的顶面距离灯座21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侧壁121的自由端相对灯座21的高度,如此设置以使该LED光源22的端面低于下盖体12与透光罩13相对的端面,从而避免LED光源22所发出的光直接经透光罩13散发出去,造成环状发光装置所发出的光不均匀。本公开的实施例使LED光源22所发出的光经反光圈14反射到透光罩13上,再经透光罩13处理后散发出去,不仅凸显了设计的精致,而且使环状发光装置发光更加均匀、柔和,尤其在光线较暗或者夜晚,均匀柔和的光会让人觉得舒适、不刺眼,更加有助于保护视力。
[0031] 其中,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上盖体11的第一侧壁111的自由端端面和下盖体12的第二侧壁121的自由端端面分别设有凹槽,透光罩13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与凹槽配合固定连接的凸起,该凹槽与凸起可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中,上盖体11的第一侧壁111的自由端端面和下盖体12的第二侧壁121的自由端端面分别设有凸起,透光罩13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与凸起配合固定连接的凹槽,该实施例中同样是采用凹槽和凸起过盈配合固定的。当然,在本公开的其实实施例中,并不限于仅采用凸起和凹槽的配合方式,也可以通过相互嵌合的方式配合固定,例如盒子与盒盖的装配方式;或者也可以通过粘胶固定等等。
[0032] 在本公开中,利用本公开环状发光装置的结构特点,使环状发光装置的LED光源所发出的光经过反光圈反射出,该环状发光装置主要通过三大部分配合发光,分别是发光组件、反光圈、以及加入均光粉的透光罩,另外该上盖体和下盖体起到保护环状发光装置内元器件的作用。其中将发光组件的LED光源设置于透光罩的结构面以下,以使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经过反光圈反射后,再经透光罩散发出,从而使该环状发光装置所发出的光形成均匀柔和的效果,避免发光组件处亮度较为集中,出现局部过亮的情况。相比采用密集小功率灯珠获得均匀发光的方案,本公开环状发光装置的综合功耗将降低,降低了对LED光源高能效比、高耐热性的要求,更加环保;同时降低使用中因为单颗LED光源的不良造成显示明显缺失的风险。
[0033]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指出。
[0034]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