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119125.0

文献号 : CN10493223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加藤智宏

申请人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摘要 :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降低定影处理时的耗电量,并且抑制卷曲的发生。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定影处理部,该定影处理部具有接受热源的加热的加热部以及与加热部一起形成夹压部的加压部。进行控制热源的智能定影控制,使得调色剂像的定影所需的热量少时,与所需的热量多时相比,将定影处理的定影温度设定为较低,在片材到达夹压部之前使加热部的温度成为定影温度以上的温度。然后,对于连续通过夹压部的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在第二片材的定影温度高于第一片材的定影温度时,执行形成图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使得第一片材通过夹压部时的加热部与加压部的温度差不超过预先设定的上限温度差。

权利要求 :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图像形成部,其形成调色剂像,通过将该调色剂像转印到片材上,在片材上形成调色剂像;

定影处理部,其具有接受热源的加热的加热部以及与所述加热部共同形成夹压部的加压部,使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片材通过所述夹压部而进行定影处理;

装置控制部,其控制装置的各部分而进行图像形成;

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加热侧温度输出部,其输出表示所述加热部的在所述夹压部的位置的温度的加热侧温度值;

加压侧温度输出部,其输出表示所述加压部的在所述夹压部的位置的温度的加压侧温度值;

在利用所述图像形成部转印到片材上的调色剂像的定影所需的热量少时,与定影所需的热量多时相比,所述装置控制部将片材通过所述夹压部时的所述加热侧温度值的目标即定影温度设定为较低;

所述装置控制部进行控制所述热源的加热的智能定影控制,使得在片材到达所述夹压部前所述加热侧温度值成为对该片材设定的定影温度以上的温度;

并且,对于连续通过所述夹压部的第一片材及第一片材之后的第二片材,在第二片材的定影温度高于第一片材的定影温度时,所述装置控制部执行形成图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使得第一片材通过所述夹压部时的所述加热侧温度值与所述加压侧温度值的差即温度差不超过预先设定的上限温度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侧温度输出部是检测所述加热部的在所述夹压部的位置的温度的传感器;

所述加压侧温度输出部是检测所述加压部的在所述夹压部的位置的温度的传感器;

所述装置控制部在所述温度差限制控制中,在所述温度差达到预先设定为所述上限温度差以下的值的加热停止温度差时,停止所述热源的加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翻转部,其使通过所述夹压部而在第一面上形成有图像的片材的正反面翻转;

双面输送通路,其为了在该第一面的背面即第二面上形成图像,将通过了所述翻转部的片材再次输送到比所述图像形成部靠近上游的位置;

在第一片材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上依次进行图像形成的双面打印中对第一面实施定影处理时,所述装置控制部进行所述温度差限制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翻转部,其使通过所述夹压部而在第一面上形成有图像的片材的正反面翻转;

双面输送通路,其为了在该第一面的背面即第二面上形成图像,将通过了所述翻转部的片材再次输送到比所述图像形成部靠近上游的位置;

所述装置控制部在第二片材的定影温度低于第一片材的定影温度,且在第一片材之前通过所述夹压部的片材的定影温度低于第一片材的定影温度,并且第一片材为在其第一面上形成图像的片材、第二片材为通过所述双面输送通路而在其第二面上形成图像的片材时,在第一片材的图像形成之前进行第二片材的图像形成,并且在第二片材的图像形成时执行所述温度差限制控制。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第一片材的厚度、第一片材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第一片材通过所述夹压部时的速度中的至少一个条件与所述上限温度差的关系即上限温度差表;

所述装置控制部在所述温度差限制控制中,使用参照所述上限温度差表确定的值作为所述上限温度差。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图像形成部,其形成调色剂像,通过将该调色剂像转印到片材上,在片材上形成调色剂像;

定影处理部,其具有接受热源的加热的加热部以及与所述加热部共同形成夹压部的加压部,使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片材通过所述夹压部而进行定影处理;

装置控制部,其控制装置的各部分而进行图像形成;

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在利用所述图像形成部转印到片材上的调色剂像的定影所需的热量少时,与定影所需的热量多时相比,所述装置控制部将片材通过所述夹压部时的所述加热部在所述夹压部的位置的加热侧温度值的目标即定影温度设定为较低;

所述装置控制部进行控制所述热源的加热的智能定影控制,使得在片材到达所述夹压部前所述加热侧温度值成为对该片材设定的定影温度以上的温度;

并且,对于连续通过所述夹压部的第一片材及第一片材之后的第二片材,在第二片材的定影温度高于第一片材的定影温度时,所述装置控制部执行形成图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使得第一片材通过所述夹压部时的所述加热侧温度值与所述加压部在所述夹压部的位置的加压侧温度值的差即温度差不超过预先设定的上限温度差;

所述装置控制部在利用所述图像形成部开始形成第一片材的调色剂像前,对一边使第一片材通过所述夹压部一边利用所述热源进行加热而使所述加热侧温度值上升至第二片材的定影温度时的所述加热侧温度值及所述加压侧温度值进行仿真;

基于通过所述仿真求出的所述加热侧温度值及所述加压侧温度值,求出第一片材的后端到达所述夹压部时的所述温度差的推测值即推测温度差;

在求出的所述推测温度差超过所述上限温度差的情况下,决定执行所述温度差限制控制;

在决定执行所述温度差限制控制的情况下,在形成第一片材的图像时执行所述温度差限制控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控制部在所述仿真中基于所求出的所述加热侧温度值及所述加压侧温度值,求出第一片材通过所述夹压部的期间的所述温度差超过所述上限温度差的时机即超过时机;

在所述温度差限制控制中,在通过所述仿真求出的所述超过时机之前停止所述热源的加热;

在第一片材的后端通过了所述夹压部后,使已经停止的所述热源的加热重新开始。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控制部在所述温度差限制控制中限制所述热源的加热,使得所述加热侧温度值在所述温度差限制控制中的上升程度比所述仿真中的上升程度缓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控制部在所述温度差限制控制中,第一片材的前端到达所述图像形成部前以及第一片材的后端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后第一片材的前端到达所述夹压部的期间的至少一方的第一片材的输送速度慢于所述仿真中的第一片材的输送速度。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控制部在所述温度差限制控制中,使利用所述热源的加热使所述加热侧温度值开始上升的上升开始时机迟于所述仿真中的上升开始时机。

11.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控制部在所述温度差限制控制中,使利用所述热源的加热使所述加热侧温度值开始上升的上升开始时机早于所述仿真中的上升开始时机。

12.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翻转部,其使通过所述夹压部而在第一面上形成有图像的片材的正反面翻转;

双面输送通路,其为了在该第一面的背面即第二面上形成图像,将通过了所述翻转部的片材再次输送到比所述图像形成部靠近上游的位置;

在第一片材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上依次进行图像形成的双面打印中对第一面实施定影处理时,所述装置控制部进行所述温度差限制控制。

13.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翻转部,其使通过所述夹压部而在第一面上形成有图像的片材的正反面翻转;

双面输送通路,其为了在该第一面的背面即第二面上形成图像,将通过了所述翻转部的片材再次输送到比所述图像形成部靠近上游的位置;

所述装置控制部在第二片材的定影温度低于第一片材的定影温度,且在第一片材之前通过所述夹压部的片材的定影温度低于第一片材的定影温度,并且第一片材为在其第一面上形成图像的片材、第二片材为通过所述双面输送通路而在其第二面上形成图像的片材时,在第一片材的图像形成之前进行第二片材的图像形成,并且在第二片材的图像形成时执行所述温度差限制控制。

14.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第一片材的厚度、第一片材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第一片材通过所述夹压部时的速度中的至少一个条件与所述上限温度差的关系即上限温度差表;

所述装置控制部在所述温度差限制控制中,使用参照所述上限温度差表确定的值作为所述上限温度差。

说明书 :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经过加热使转印到纸张上的调色剂像在纸张上定影的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详细地说,涉及尽可能地降低定影处理的温度而能够减少耗电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打印机、复印机等基于电子照相方式的一般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定影处理部,该定影处理部进行用于使转印到纸张上的调色剂像定影的处理。定影处理部通过对承载了调色剂像的纸张一边加热一边加压来进行定影处理。通过了定影处理部的纸张会发生卷曲而弯曲。发生了卷曲的纸张成为在之后的输送中发生卡纸的主要原因,并且,有时在纸盒上堆叠时会发生障碍。此外,在将多页纸张装订成册的情况下,也可能导致装订质量下降。因此,期待尽可能地减轻纸张发生的卷曲程度。
[0003] 于是,为了减轻纸张的卷曲程度,控制在定影处理部中对纸张的加热温度。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在第一面及其背面即第二面双面上连续地进行图像形成的双面打印中,进行第一面的定影处理时,对第二面的成为输送方向的前端的部位,以低于其他部位的温度进行定影处理。由此,能够减轻第二面的前端侧的卷曲程度,并且减少在第二面上形成图像时的输送不良问题。
[0004]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在与纸张的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以不同的温度对两端和中央进行定影处理。具体地说,在第一面上形成图像时,以低于中央的温度对两端进行定影处理。并且,在第二面上形成图像时,以高于中央温度且高于在第一面形成图像时的端部的定影处理温度的温度对两端进行定影处理。由此,能够抑制卷曲的发生,从而防止卡纸。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0915号公报
[0006]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32654号公报
[0007] 然而,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为了降低耗电量,根据所要形成的图像进行将定影处理部的温度抑制为较低的智能定影控制。具体地说,形成图像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附着量越少,智能定影控制越以低的温度进行定影处理。通过智能定影控制,能够将加热控制在最小限度,从而降低耗电量。对于所要形成的图像,调色剂像的调色剂附着量能够根据浓度、文字宽度、文字大小、彩色及黑白中的任意等信息进行判断。
[0008] 在进行这样的智能定影控制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以低温进行定影处理的第一纸张和以高温进行定影处理的第二纸张依次通过定影处理部的情况下,第二纸张到达定影处理部前必须使定影处理部设为高温。所以,在该情况下,即使第一纸张处于通过定影处理部的过程中,也必须使定影处理部升温。然而,由于在第一纸张通过定影处理部的过程中开始升温,导致存在第一纸张容易发生卷曲的问题。因为上述的任意现有技术都没有考虑这样的智能定影控制,所以都不能解决在这样的智能定影控制中产生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为目的而做出的。换言之,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定影处理时的耗电量,并且抑制卷曲的发生的图像形成装置。
[0010] 以解决该课题为目的而做出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形成部,其形成调色剂像,通过将该调色剂像转印到片材上,在片材上形成调色剂像;定影处理部,其具有接受热源的加热的加热部以及与加热部共同形成夹压部的加压部,使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片材通过夹压部而进行定影处理;装置控制部,其控制装置的各部分而进行图像形成;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加热侧温度输出部,其输出表示加热部在夹压部的位置的温度的加热侧温度值;加压侧温度输出部,其输出表示加压部在夹压部的位置的温度的加压侧温度值;在利用图像形成部转印到片材上的调色剂像的定影所需的热量少时,与定影所需的热量多时相比,装置控制部将片材通过夹压部时的加热侧温度值的目标即定影温度设定为较低;装置控制部进行控制热源的加热的智能定影控制,使得在片材到达夹压部前加热侧温度值成为对该片材所设定的定影温度以上的温度;并且,对于连续通过夹压部的第一片材及第一片材之后的第二片材,在第二片材的定影温度高于第一片材的定影温度时,装置控制部执行形成图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使得第一片材通过夹压部时的加热侧温度值与加压侧温度值的差即温度差不超过预先设定的上限温度差。
[0011]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利用智能定影控制以最小限度进行热源的加热,由此降低定影处理部的耗电量。在进行智能定影控制的情况下,第二片材的定影温度高于第一片材的定影温度时,在第一片材通过夹压部的期间,夹压部中的加热部与加压部的温度差变大,可能第一片材发生较严重的卷曲。于是,利用以使温度差不超过上限温度差的方式进行图像形成的温度差限制控制,能够减少第一片材发生卷曲的程度而抑制卡纸。
[0012] 而且,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加热侧温度输出部是检测加热部在夹压部的位置的温度的传感器,加压侧温度输出部是检测加压部在夹压部的位置的温度的传感器,装置控制部在温度差限制控制中,在温度差达到预先设定为上限温度差以下的值的加热停止温度差时,停止热源的加热。这是由于能够基于夹压部的加热部与加压部的实际温度差,可靠地使温度差不超过上限温度差。由此,能够减轻第一片材发生卷曲的程度而抑制卡纸。
[0013] 而且,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加热侧温度输出部及加压侧温度输出部是装置控制部;装置控制部在利用图像形成部开始形成第一片材的调色剂像前,对一边使第一片材通过夹压部一边利用热源进行加热而使加热侧温度值上升至第二片材的定影温度时的加热侧温度值及加压侧温度值进行仿真;基于通过仿真求出的加热侧温度值及加压侧温度值,求出第一片材的后端到达夹压部时的温度差的推测值即推测温度差;在求出的推测温度差超过上限温度差的情况下,决定执行温度差限制控制;在决定执行温度差限制控制的情况下,在形成第一片材的图像时执行温度差限制控制。这是由于在通过仿真推测出夹压部的加热部与加压部的实际温度差超过上限温度差时进行温度差限制控制,能够将温度差抑制在上限温度差以下。由此,能够减轻第一片材发生卷曲的程度而抑制卡纸。
[0014] 而且,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装置控制部在仿真中基于所求出的加热侧温度值及加压侧温度值,求出第一片材通过夹压部的期间的温度差超过上限温度差的时机即超过时机;在温度差限制控制中,在通过仿真求出的超过时机之前停止热源的加热;在第一片材的后端通过了夹压部后,能够使已经停止的热源的加热重新开始。这是由于能够减轻第一片材发生卷曲的程度而抑制卡纸这一点不会改变。
[0015] 而且,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装置控制部在温度差限制控制中限制热源的加热,使得加热侧温度值在温度差限制控制中的上升程度比仿真中的上升程度缓慢。这是由于能够减轻第一片材发生卷曲的程度而抑制卡纸这一点不会改变。
[0016] 而且,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装置控制部在温度差限制控制中,第一片材的前端到达图像形成部前以及第一片材的后端通过图像形成部后第一片材的前端到达夹压部的期间的至少一方的第一片材的输送速度慢于仿真中的第一片材的输送速度。这是由于能够维持所形成的图像质量较高,并且能够减轻第一片材发生卷曲的程度而抑制卡纸。另外,“减慢输送速度”也包括使第一片材的输送暂时停止。
[0017] 而且,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装置控制部在温度差限制控制中,能够使利用热源的加热使加热侧温度值开始上升的上升开始时机迟于仿真中的上升开始时机。这是由于能够减轻第一片材发生卷曲的程度而抑制卡纸这一点不会改变。
[0018] 而且,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装置控制部在温度差限制控制中,使利用热源的加热使加热侧温度值开始上升的上升开始时机早于仿真中的上升开始时机。这是由于能够将温度差抑制在上限温度差以下而减轻第一片材卷曲的程度,并且维持生产率较高。
[0019] 而且,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具有:翻转部,其使通过夹压部而在第一面上形成有图像的片材的正反面翻转;双面输送通路,其为了在该第一面的背面即第二面上形成图像,将通过了翻转部的片材再次输送到比图像形成部靠近上游的位置;优选在第一片材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上依次进行图像形成的双面打印中对第一面实施定影处理时,装置控制部进行温度差限制控制。对于片材,在利用翻转部翻转正反面后,第一面的图像形成时的后端成为第二面的图像形成时的前端。另外,在形成第一面的图像时,因片材通过夹压部而片材的后端侧容易发生严重的卷曲。也就是说,通过抑制第二面的图像形成时的前端位置的卷曲,能够防止第二面的图像形成时的卡纸。另外,仅在第一面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以及在第二面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因为之后不需要翻转正反面,因此即使多多少少发生了卷曲,发生卡纸的频率也低。
[0020] 而且,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具有:翻转部,其使通过夹压部而在第一面上形成有图像的片材的正反面翻转;双面输送通路,其为了在该第一面的背面即第二面上形成图像,将通过了翻转部的片材再次输送到比图像形成部靠近上游的位置;装置控制部可以在第二片材的定影温度低于第一片材的定影温度,且在第一片材之前通过夹压部的片材的定影温度低于第一片材的定影温度,并且第一片材为在其第一面上形成图像的片材、第二片材为通过双面输送通路而在其第二面上形成图像的片材时,在第一片材的图像形成之前进行第二片材的图像形成,并且在第二片材的图像形成时执行温度差限制控制。这是由于能够减轻第一片材发生卷曲的程度而抑制卡纸这一点不会改变。
[0021] 而且,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具有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第一片材的厚度、第一片材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第一片材通过夹压部时的速度中的至少一个条件与上限温度差的关系即上限温度差表,装置控制部可以在温度差限制控制中,使用参照上限温度差表确定的值作为上限温度差。这是由于基于这些条件,即使使用不同的值作为上限温度差,也能够抑制卷曲的发生这一点不会改变。
[0022]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定影处理的耗电量,并且抑制卷曲的发生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图。
[0024] 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处理部的图。
[0025] 图3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结构的示意图。
[0026] 图4是用于说明智能定影控制的图。
[0027] 图5是表示使纸张通过低温模式下的定影夹压部时的定影处理部的温度的曲线图。
[0028] 图6是表示使纸张通过升温中的定影夹压部时的定影处理部的温度的曲线图。
[0029] 图7是用于说明第一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的曲线图。
[0030] 图8是用于说明第二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的曲线图。
[0031] 图9是用于说明第三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的曲线图。
[0032] 图10是用于说明第四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的曲线图。
[0033] 图11是用于说明第五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的曲线图。
[0034] 图12是用于说明第六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的曲线图。
[0035] 附图标记说明
[0036] 1图像形成装置、4CPU、10图像形成部、70定影处理部、71加压辊、72定影辊、73加热辊、74加热装置、75定影带、N2定影夹压部、P纸张。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进行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
[0038] [第一方式]
[0039] 图1表示本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大致结构。图像形成装置1是具有中间转印带30的所谓串列式的彩色打印机。中间转印带30是具有导电性的环状带部件,其在该图1中的两端部被辊31,32支承。在图像形成时,图1中右侧的辊31按照图中箭头所示进行逆时针旋转驱动。由此,中间转印带30及图1中左侧的辊32分别向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进行从动旋转。
[0040] 在中间转印带30中被图1中右侧的辊31支承的部分的外周面设有二次转印辊40。二次转印辊40沿与其轴垂直的方向(图1中的左向)压向中间转印带30而与之接触。在中间转印带30与二次转印辊40接触的部分形成有将中间转印带30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纸张P上的二次转印夹压部N1。二次转印辊40在图像形成时利用与旋转的中间转印带30压接而产生的摩擦力进行从动旋转。
[0041] 并且,在中间转印带30中被图1中左侧的辊32支承的部分的外周面设有带清洁装置41。带清洁装置41用于回收附着在中间转印带30表面上的调色剂。也就是说,带清洁装置41用于回收在二次转印夹压部N1中没有被转印到纸张P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等。
[0042] 在中间转印带30的图1中的下部,从左向右依次配置有黄(Y)、品红(M)、青(C)、黑(K)各色的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都是用于形成对应色的调色剂像并将其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上的装置,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的结构都相同。因此,在图1中,以图像形成部10Y为代表标注了附图标记。
[0043] 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具有圆筒状的静电潜像承载体即感光体11以及配置在感光体11周围的带电装置12、曝光装置13、显影装置14、一次转印辊15。带电装置12用于使感光体11的表面均匀地带电。曝光装置13用于向感光体11的表面照射基于对应色的图像数据的激光而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14用于将收纳的调色剂向感光体11的表面供给。
[0044] 一次转印辊15隔着中间转印带30配置在与感光体11相对的位置。一次转印辊15沿与其轴垂直的方向(图1中下方向)压向中间转印带30而与之接触。因该压接而在中间转印带30与感光体11接触的各部分形成有使各色的感光体11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上的一次转印夹压部。
[0045]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式的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是利用显影装置14回收感光体11上的未转印调色剂的无清洁式图像形成部。但是,可以具有用于回收从感光体11上未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上的调色剂的感光体清洁装置。作为感光体清洁装置,举出板状且其一端部与感光体11的外周面接触的装置。或者也可以使用其他清洁部件,例如固定刷、旋转刷、辊或者将这些部件中的多个部件组合形成的清洁部件。
[0046] 并且,在中间转印带30的图1中的上方配置有收纳有各色调色剂的调色剂瓶20Y,20M,20C,20K,收纳于这些调色剂瓶的各色调色剂分别向各色的显影装置14适当地补给。
[0047] 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下部安装有供纸盒51。从供纸盒51的图1中的右侧向上方设有输送通路50。通过装载而收纳于供纸盒51的纸张P利用供纸辊52从其最上部的纸张开始逐页地向输送通路50输出。
[0048] 在从供纸盒51输出的纸张P的输送通路50上依次配置有一对对准调节辊53、二次转印夹压部N1、定影夹压部N2及出纸辊54。在输送通路50的更下游侧设有用于排出完成了图像形成的纸张P的出纸部55。对准调节辊53用于微调将纸张P向二次转印夹压部N1输出的时机。定影夹压部N2用于进行使转印到纸张P上的调色剂像定影的定影处理,由定影处理部70形成。
[0049] 参照图2说明本方式的定影处理部70。如图2所示,定影处理部70由加压辊71、定影辊72、加热辊73、加热装置74、定影带75、温度传感器76构成,其中,除加压辊71以外的定影辊72、加热辊73、加热装置74、定影带75及温度传感器76配置在纸张P的承载调色剂的面侧。定影处理部70对被输送在输送通路50上的纸张P进行用于使调色剂像定影的定影处理。
[0050] 如图2所示,在定影辊72与加热辊73上卷挂有定影带75。加热装置74是设置在加热辊73内部的热源。温度传感器76用于检测加热辊73的温度。因此,定影辊72、加热辊73、加热装置74、定影带75、温度传感器76是加热侧的结构部件。另一方面,加压辊71隔着定影带75配置在与定影辊72相对的位置。加压辊71压接在定影带75的外周面上,在该接触部分形成有定影夹压部N2。因此,加压辊71是加压侧的结构部件。
[0051] 定影辊72在执行定影处理时,按照图2中箭头所示进行逆时针驱动。通过该定影辊72的旋转,加压辊71、加热辊73及定影带75各自进行从动旋转。加热辊73被加热装置74加热,以使温度传感器76所检测出的温度为规定温度。由此,定影带75、定影辊72的温度也升高。纸张P在通过定影夹压部N2时一边被加热一边被加压。经过该定影处理,调色剂像定影在纸张P上。
[0052] 如图1所示,本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双面输送通路60。双面输送通路60用于将一次通过了输送通路50的纸张P再次向输送通路50输送。由此,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在纸张P的双面上形成图像。需要说明的是,在输送通路50、双面输送通路60的各个位置设有用于检测纸张P的到达、通过的传感器。
[0053] 图2大致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结构。为了进行各部分的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引擎部2和控制部3。引擎部2具有进行整体的控制处理的CPU4及附属于主体的非易失性存储器5。
[0054] 非易失性存储器5存储有例如辊31的旋转速度、各感光体11的旋转速度、纸张P的输送速度等各值,还存储有定影夹压部N2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被容许的温度差的上限值即上限温度差TDlim等。关于上限温度差TDlim,将在后面详述。
[0055] CPU4基于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中的值,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部分进行控制,由此执行图像形成的任务。换言之,在执行任务时,对感光体11、辊31、与纸张P的输送相关的各辊等的旋转进行控制。另外,还对加热装置74的加热进行控制等,以确保温度传感器76的检测温度为用于进行定影处理的规定温度。此外,CPU4利用设置在输送通路50及双面输送通路60的各部位的传感器获得输送中的纸张P的实际位置。因此,CPU4通过比较经过控制输送而设定的纸张P的目标位置与由输送通路50等的传感器获得的实际位置,能够检测出纸张P是否发生卡纸等。此外,本方式的CPU4根据被输入的图像形成任务的信息,通过在后面详述的仿真,能够分别算出定影夹压部N2位置中的定影带75和加压辊71的温度。
[0056] 引擎部2不仅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种负载6进行控制,并且进行附属于各单元的非易失性存储器7的写入或读出。各种负载6例如包括调色剂瓶、成像单元等。在附属于各单元的非易失性存储器7中,例如附属于调色剂瓶的存储器存储调色剂余量等,附属于成像单元的存储器存储打印页数等。
[0057] 控制部3与外部的计算机等连接而接受指示输入。例如,通过从计算机接受图像形成指令,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生成图像形成任务。此外,由引擎部2和控制部3交换点计数值(ドットカウンター値)等各种信息。
[0058] 接着,简单说明本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通常的图像形成动作的一个例子。以下的说明是在收纳于供纸盒51的纸张P上使用四个颜色的调色剂形成彩色图像的彩色模式下的图像形成动作的一个例子。在形成彩色图像时,中间转印带30及各色的感光体11分别以规定的周向速度按照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旋转进行。
[0059] 然后,感光体11的外周面利用带电装置12大致均匀地带电。利用曝光装置13,对带电的感光体11的外周面照射与图像数据对应的光而形成静电潜像。利用该曝光装置13的曝光的开始即为图像形成的开始。接着,静电潜像被显影装置14显影,在感光体11上形成调色剂像。各色的调色剂像在通过一次转印辊15的压接而形成的一次转印夹压部被转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上。由此,在中间转印带30上依次重叠黄(Y)、品红(M)、青(C)、黑(K)的调色剂像。然后,利用中间转印带30的旋转,重叠的四个颜色的调色剂像被输送到二次转印夹压部N1。
[0060] 另一方面,收纳于供纸盒51的纸张P从最上部开始逐页地被抽出到输送通路50。被抽出的纸张P沿输送通路50被输送到二次转印夹压部N1。纸张P进入二次转印夹压部N1的时机利用对准调节辊53进行微调,使得该时机与中间转印带30上的调色剂像进入二次转印夹压部N1的时机一致。由此,在二次转印夹压部N1,重叠的四个颜色的调色剂像被转印(二次转印)到纸张P上。
[0061] 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张P被进一步向输送通路50的下游侧输送。也就是说,在纸张P经过定影夹压部N2而被实施调色剂像的定影处理后,利用出纸辊54排出到出纸部55。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了二次转印夹压部N1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30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也被带清洁装置41回收,由此,转印残留调色剂从中间转印带30上被除去。
[0062] 另外,在对纸张P进行双面打印的情况下,通过输送通路50而在第一面上形成有图像的纸张P一边利用出纸辊54进行正反面翻转,一边被输送到双面输送通路60。也就是说,在本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出纸辊54兼作使纸张P的正反面翻转的翻转部。然后,通过了双面输送通路60的纸张P再次被输送到输送通路50。由此,能够在纸张P的与第一面相反的第二面上形成图像。通过这种方式在双面上形成有图像的纸张P之后向出纸辊55排出。
[0063] 在此,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进行与要形成的图像对应地使定影处理部70的温度设为不同温度的智能定影控制。具体地说,在本方式的智能定影控制中,与要形成的图像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附着量对应地对加热装置74的加热进行控制。即,在承载了调色剂附着量少的调色剂像的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时控制加热装置74,使得加热温度低于承载了调色剂附着量多的调色剂像的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时加热温度。理由在于调色剂附着量少时与调色剂附着量多时相比,能够利用低温度加热使调色剂像定影在纸张P上。
[0064] 另外,在利用智能定影控制对承载了调色剂附着量少的调色剂像的纸张P进行定影处理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耗电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进行调色剂附着量多的彩色图像的定影处理的情况下,以使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的加热温度设为预先设定的定影温度T1的通常模式进行定影处理。与此相对,在进行调色剂附着量少的黑白图像的定影处理的情况下,以使纸张P的加热温度设为比通常模式的定影温度T1低的定影温度T2的低温模式进行定影处理。也就是说,图像形成装置1在温度不同的通常模式与低温模式之间对定影处理部70的温调模式进行切换并且进行定影处理。
[006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方式中认为,形成彩色图像时与形成黑白图像时相比调色剂像中的调色剂附着量多而进行温调模式的切换。但是,也可以基于其他信息判断以通常模式和低温模式中的哪一模式进行定影处理。在该判断中,除了要形成的图像是彩色图像和黑白图像中的哪一种之外,还可以使用要形成的图像的文字宽度、文字大小、图像浓度等信息。此外,也可以基于要形成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附着量有关的信息综合地判断以通常模式和低温模式中的哪一模式进行定影处理。另外,例如在形成光泽图像时等,即使调色剂的附着量少,有时也较高地设定定影温度。因此,也考虑调色剂附着量有关的信息之外的信息而确定以通常模式和低温模式中的哪一模式进行定影处理。
[0066] 利用图4说明智能定影控制的例子。图4是用于对依次形成多个图像A,B,C时的定影处理部70的温度变化进行说明的图。在图4中,从左向右表示时间的经过。图像A,C为黑白图像,图像B为彩色图像。因此,对图像A,C以低温模式进行定影处理,而对图像B以通常模式进行定影处理。
[0067] 首先,如图4所示,CPU4在执行图像形成任务时依次发出图像A,B,C的打印指令。需要说明的是,各图像的打印指令基于打印指令涉及的图像以及该图像的下一个图像的匹配数据(マップデータ)等与图像形成有关的信息生成。也就是说,图像A的打印指令基于图像A及图像B的信息生产,图像B的打印指令基于图像B及图像C的信息生成,而图像C的打印指令仅基于图像C的信息生成。需要说明的是,在图像C之后进行下一个图像形成的情况下,考虑该图像的信息生成图像C的打印指令即可。
[0068] 接着,基于各图像的打印指令,利用图像形成部10的曝光装置13开始在感光体11上进行曝光。之后,显影的各图像分别在二次转印夹压部N1被转印到纸张P上,并通过定影夹压部N2。在图4中,以t1表示从对图像A的曝光开始到图像A的前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的时间,以t2表示从通过输送而图像A的前端到达某一位置至图像B的前端到达相同的某一位置的时间。时间t1,t2都是在发出图像A的打印指令时已知的值,因为图像A的打印指令基于图像A及图像B的信息生成。
[0069] 在此,对图像A以低温模式而对图像B以通常模式进行定影处理。其中,对调色剂附着量少的黑白图像即图像A,即使以高于低温模式的定影温度T2的温度进行定影处理,图像的品质也不会下降。另一方面,对图像B,在以低于通常模式的定影温度T1的温度进行定影处理的情况下可能会使图像品质下降。理由在于:为了在纸张P上使调色剂像良好地定影,需要根据调色剂像的调色剂附着量适宜地进行加热。
[0070] 因此,如图4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当图像B的前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时,控制加热装置74以使定影夹压部N2的加热温度达到通常模式的定影温度T1。在此,如图4所示,为了使定影夹压部N2的加热温度在图像B的前端到达之前上升至定影温度T1,需要时间t3。时间t3是为了使定影夹压部N2的加热温度从定影温度T2上升至定影温度T1所需的最短时间。因此,以下以t3作为最短升温时间。因此,在比图像B的前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时提前最短升温时间t3,将温调模式从低温模式切换为通常模式。
[0071] 另外,最短升温时间t3也是在发出图像A的打印指令时已知的值。由于时间t1,t2,t3是已知的,所以在图4中以Δt表示的从图像A开始曝光时至将温调模式从低温模式切换为通常模式时的时间也是在发出图像A的打印指令时已知的值。另外,图4中的时间t1,t2,t3及时间Δt是将要形成的图像品质设为通常程度且尽可能地提高生产效率时的时间。
[0072] 如图4所示,转印有图像A的纸张P在被切换为通常模式后定影夹压部N2的加热温度从定影温度T2上升至定影温度T1期间通过定影夹压部N2。
[0073] 升温中的定影夹压部N2的加热温度在低温模式的定影温度T2以上。因此,不因通过升温中的定影夹压部N2而导致图像A的图像品质下降。但是,通过了升温中的定影夹压部N2的图像A的纸张P在之后的输送中发生导致卡纸的程度的卷曲。
[0074] 接着,说明通过了升温中的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发生卷曲的情况。图5是表示使纸张P通过低温模式的定影夹压部N2时的定影处理部70温度的曲线图。图5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并且,在图5中,关于定影处理部70的温度,以双点划线表示温度传感器76的检测温度,以实线表示定影带75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以虚线表示加压辊71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
[0075] 对定影带75和加压辊71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由设置在各个位置上用于检测温度的传感器进行检测。而且,图5表示使纸张P通过处于低温模式的定影温度T2状态的定影夹压部N2时的由各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
[0076] 如图5所示,定影带75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维持在定影温度T2。如前所述,定影带75是纸张P的承载调色剂像的面侧的结构部件。通过使定影带75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为定影温度T2,能够以低温模式对承载于纸张P的调色剂像进行定影处理。
[0077] 需要说明的是,定影带75的温度因其热被经过了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夺取而降低。但是,该降低的温度的量受到加热装置74的加热而补充,所以定影带75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在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期间也大致维持在定影温度T2。并且,温度传感器76的检测温度维持在稍微高于定影温度T2的温度。这是因为温度传感器76的检测位置是比定影夹压部N2更靠近加热装置74的位置。
[0078] 加压辊71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在纸张P到达定影夹压部N2之前维持在稍微低于定影温度T2的温度。这是由于加压辊71不具有热源而利用来自定影带75的导热而被加热。在图5中,以温度差TD1表示纸张P到达定影夹压部N2之前的定影带75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与加压辊71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的差。
[0079] 如图5所示,加压辊71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由于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而降低。这是因为加压辊71的热被通过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夺取,并且,在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期间,来自定影带75的导热被该纸张P遮挡。
[0080] 加压辊71的温度在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期间持续降低,在纸张P的后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时达到最低。以温度差TD2表示该纸张P的后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时的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定影带75的温度与加压辊71的温度的差。
[0081] 纸张P的后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时的温度差TD2大于纸张P到达定影夹压部N2前的温度差TD1。并且,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从通过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的前端到后端逐渐增大。对纸张P而言,定影夹压部N2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越大,通过该定影夹压部N2后发生的卷曲越严重。也就是说,在图5中通过了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的后端侧发生比前端侧更严重的卷曲。不过,图5所示的温度差TD2并没有那么大,通过了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不会发生在之后的输送中导致卡纸的程度严重的卷曲。
[0082] 接着,在图6中表示使纸张P通过升温中的定影夹压部N2时的定影处理部70的温度。换言之,图6是在从低温模式切换为通常模式后、定影夹压部N2的加热温度由定影温度T2上升至定影温度T1期间、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时的定影处理部70的温度的曲线图。该图6的情况与图5的情况不同,正如在图4中所说明的那样,纸张P在之后的输送中有时会发生导致卡纸的程度的卷曲。
[0083] 如图6所示,定影带75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在纸张P到达定影夹压部N2之前从定影温度T2开始上升。纸张P在定影带75的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从定影温度T2上升至定影温度T1期间通过定影夹压部N2。
[0084] 另一方面,加压辊71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因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而降低,在纸张P的后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时达到最低。在图6中,以TD3表示纸张P的后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时的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定影带75的温度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
[0085] 如图6所示,纸张P的后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时的温度差TD3大于纸张P到达定影夹压部N2之前的温度差TD1。并且,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从通过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的前端到后端逐渐增大。因此,在图6中,在通过了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的后端侧发生比前端侧严重的卷曲。
[0086] 在图5中,如前所述,定影带75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以定影温度T2维持为一定,而加压辊71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降低。另一方面,在图6中,定影带75在定影夹压部N2的温度从定影温度T2上升,与此相对,加压辊71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降低。因此,在图6中,纸张P的后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时的温度差TD3大于图5的温度差TD2。也就是说,在图6所示的情况下,与图5所示的情况相比发生更严重的卷曲。在图6的情况下,通过了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在之后的输送中有时会发生导致卡纸程度的严重的卷曲。
[0087] 于是,本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为了抑制纸张P发生严重的卷曲,进行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不增大的定影处理。换言之,在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期间,进行控制各部分的温度差限制控制,使得定影夹压部N2位置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不超过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中的上限温度差TDlim。如前所述,上限温度差TDlim是定影夹压部N2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容许的最大温度差,是能够将纸张P的卷曲抑制为在其经过了定影夹压部N2后的输送中不会发生卡纸的程度的温度。上限温度差TDlim能够预先进行实验等而获得。
[0088] 在本方式中,首先,在进行温度差限制控制之前,在CPU4中进行仿真,以推测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期间的定影夹压部N2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与图4同样,该仿真能够一边根据纸张P的厚度及大小、纸张P的输送速度、加热装置74的加热程度等与图像形成有关的任务中已知的信息求出时间t1,t2,t3及时间Δt一边进行。具体地说,在图像形成的曝光开始前,求出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期间的定影带75及加压辊71在定影夹压部N2的各自的温度,并根据所求出的温度,能够推测温度差。
[0089] 然后,在所推测的温度差超过上限温度差TDlim的情况下,一边进行温度差限制控制一边进行纸张P的定影处理。在本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中,在定影夹压部N2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超过上限温度差TDlim之前,使加热装置74的加热停止。关于停止该加热装置74的加热的时机,在上述仿真中能够利用CPU4求出。例如,考虑比在仿真中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超过上限温度差TDlim的时机提前预先设定的时间,使加热装置74的加热停止。或者,在仿真中纸张P的后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时的加压辊71的温度上加上上限温度差TDlim。此外,考虑在定影带75的温度达到通过加法求出的温度的时机之前,使加热装置74的加热停止。
[0090] 在图7中,以粗实线表示进行本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时的定影带75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如图7所示,在纸张P进入定影夹压部N2后,该纸张P的后端通过定影夹压部N2之前,通过温度差限制控制,使加热装置74的加热停止,由此能够抑制使加热停止期间的定影带75的温度的上升。并且,在停止加热装置74的加热时的纸张P的后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时的温度差TD4表示在图7中。
[0091] 如图7所示,温度差TD4被抑制为低于不进行温度差限制控制且不停止加热装置74的加热时的温度差TD3。并且,如图7所示,温度差TD4被抑制为低于上限温度差TD1lim。因此,在本方式中,能够使纸张P的后端侧不发生严重的卷曲地进行定影处理。由此,能够抑制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后的输送中发生卡纸。
[0092] 并且,在图7的例子中,当纸张P的后端通过了定影夹压部N2时使停止的加热装置74的加热重新开始。然后,在定影夹压部N2的加热温度达到通常模式的定影温度T1以后,能够使下一页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也就是说,在图4的例子中,在图像A的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且定影夹压部N2的加热温度达到通常模式的定影温度T1之后,能够使图像B的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
[0093] 另外,上述仿真及温度差限制控制在打印指令的生成时,可以只在判断为该打印指令的图像的定影温度低于该图像的下一个图像的定影温度时进行。也就是说,智能定影控制的定影温度在打印指令相关的图像与该图像的下一个图像相同的情况以及下一个图像的定影温度低的情况下可以不进行仿真及温度差限制控制。
[0094] 在本方式中,如上所述,推测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期间的定影夹压部N2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并基于推测出的温度差进行温度差限制控制。但是,例如在定影带75和加压辊71上分别设有检测它们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结构中,在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的过程中能够检测出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实际温度。并且,能够根据该检测出的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实际温度求出实际的温度差。
[0095] 为了检测定影带75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例如如图2所示,可以使用中空的部件作为定影辊72,并在该定影辊72内侧的靠近定影夹压部N2的位置设置以双点划线表示的温度传感器77。并且,对加压辊71也可以同样地在中空的加压辊71内侧的靠近定影夹压部N2的位置设置以双点划线表示的温度传感器78。
[0096] 然后,利用温度传感器77,78的检测温度的差求出温度差,并且能够进行控制加热装置74的加热的温度差限制控制,以使该求出的温度差被抑制为低于上限温度差TDlim。具体地说,在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时的温度差上升到设置在上限温度差TDlim以下的阈值即加热停止温度差时,使加热装置74的加热停止即可。在该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推测温度差的仿真。需要说明的是,严谨地说,温度传感器77,78的检测温度都与定影夹压部N2的定影带75的实际温度和加压辊71的实际温度略微不同。因此,可以将对温度传感器77,78的检测温度进行修正后的温度作为定影夹压部N2的定影带75的温度和加压辊71的温度。
[0097] 另外,由于在图像A的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期间使加热装置74的加热暂时停止,所以在达到通常模式的定影温度T1多少需要一些时间。但是,因为加热装置74的加热停止时间并没有那么长,所以不会使图像形成的生产效率大幅降低。换言之,既能够维持高的图像形成的生产效率,又能够抑制纸张P的卷曲。
[0098] 另外,温度差限制控制优选在双面打印中的第一面的图像形成时进行。如前所述,在双面打印中,通过了定影夹压部N2后的纸张P之后进行正反面翻转而向双面输送通路60输送。通过翻转其正反面而进行纸张P的第二面的图像形成时,其前端和后端与第一面的图像形成时相反。也就是说,进行纸张P的第一面的图像形成时成为后端的一端在翻转正反面后进行第二面的图像形成时成为前端。
[0099] 纸张P的前端侧发生严重的卷曲时,可能使其前端不能通过例如沿双面输送通路60配置的输送辊的夹压部。因此,进行纸张P的第一面的图像形成时后端侧的卷曲严重,这有可能导致在正反面翻转后进行第二面的图像形成时发生卡纸。然而,在双面打印中,利用温度差限制控制,抑制进行第一面的图像形成时的后端侧的卷曲,从而能够不发生卡纸而良好地进行翻转了正反面的纸张P的第二面的图像形成。
[0100] 与此相对,在仅进行第一面的图像形成时以及在第一面的图像形成后进行第二面的图像形成时,即使在定影夹压部N2,纸张P的输送方向的后端侧发生卷曲,在之后的输送中发生卡纸的频率也不会那么高。需要说明的是,在仅进行第一面的图像形成时以及在第一面的图像形成后进行第二面的图像形成时,也可以进行温度差限制控制。这是因为能够抑制纸张P卷曲这一点没有改变。换言之,这是由于能够良好地进行完成了图像形成的纸张P在出纸部55上的堆叠,并且是因为使用完成了图像形成的多页纸张P能够进行高质量的装订。
[0101] 另外,上限温度差TDlim优选是例如随着在图像形成中所使用的纸张P种类的不同而不同的值。例如,厚度越厚的纸张P其刚度越强,在发生卷曲的情况下越容易发生卡纸。因此,对厚度越厚的纸张P,越希望减少卷曲。表1根据纸张P的种类表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能够将纸张P的卷曲抑制为在输送中不发生卡纸程度的上限温度差TDlim。
[0102] 如表1所示,越是厚度厚的纸张P,优选使用低的值作为上限温度差TDlim而抑制卷曲。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表1为本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个例子,例如根据不同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使用不同的温度差的值作为上限温度差TDlim。
[0103] [表1]
[0104]纸张的种类 上限温度差TDlim[℃]
薄纸 60
普通纸 50
厚纸1 40
厚纸2 38
厚纸3 36
厚纸4 34
信封 45
[0105] 另外,上述表1所示的上限温度差TDlim能够利用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时的条件进行修正。这是因为纸张P的后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时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根据该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时的条件不同而成为不同的值。例如,纸张P的后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时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在该纸张P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越短越成为小的值。这是因为纸张P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越短,加压辊71被整个纸张P夺取的热量越少。因此,作为纸张P,越是使用其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短的纸张,能够使上限温度差TDlim修正为越低。表2表示根据纸张P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对上限温度差TDlim进行修正的修正值的例子。
[0106] [表2]
[0107]纸张在输送方向的长度[mm] 上限温度差Tdlim的修正值[℃]
>420 +4
>364 +2
>297 0
210≥ -2
[0108] 并且,纸张P的后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时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在该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时的速度越快时越为小的值,这是由于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时的输送速度越快时,加压辊71被纸张P整体带走的热量越少。因此,纸张P的输送速度越快时,能够使上限温度差TDlim越低地进行修正。表3表示根据纸张P的输送速度、对上限温度差TDlim进行修正的修正值的例子。
[0109] [表3]
[0110]纸张输送速度[mm/s] 上限温度差TDlim的修正值[℃]
>310 -4
>250 -2
>168 0
136≥ +2
[0111] 另外,纸张P的后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时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在使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过程中的加热温度的上升速度越慢时越小。这是因为纸张P的前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时的定影带75的温度与该纸张P的后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时的定影带75的温度的差变小。此外,具有低温模式的定影温度T2与通常模式的定影温度T1的差越小、纸张P的后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时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越小的倾向。因此,对上限温度差TDlim,也能够基于这些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的加热温度的上升速度、低温模式与通常模式的加热温度的差进行修正。
[0112] 纸张P卷曲的程度当然受到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因此,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设置检测环境温度和湿度的传感器,并利用该传感器的检测值进行上限温度差TDlim的修正。因此,预先通过实验等获得上述的纸张P种类及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时的输送速度等条件与上限温度差TDlim的关系,将该关系作为上限温度差表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中即可。然后,在图像形成时,作为上限温度差TDlim,使用根据符合该图像形成的条件参照非易失性存储器5的上限温度差表确定的值执行温度差限制控制即可。
[0113] [第二方式]
[0114] 对第二方式进行说明。在本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等与上述第一方式相同。在第二方式中,在定影处理部70的定影处理中也进行智能定影控制。由此,在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时,定影夹压部N2位置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有时会增大。因此,通过了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的后端侧在之后的输送中可能发生导致卡纸程度严重的卷曲。
[0115] 因此,在第二方式中,也进行用于将定影夹压部N2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抑制为较低的温度差限制控制,以使通过了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不发生严重的卷曲。在第二方式中,进行与第一方式不同的温度差限制控制。详细地说,本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通过调整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的加热温度的上升速度来进行。
[0116] 在本方式中,首先,在CPU4中,在执行图像形成任务前基于该任务的信息,通过仿真推测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期间的定影夹压部N2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然后,在所推测的温度差超过上限温度差TDlim的情况下,一边进行温度差限制控制,一边进行纸张P的定影处理。在本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中,一边限制加热装置74的加热,一边使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的加热温度上升。
[0117] 利用图8详细说明本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在图8中,也表示黑白图像即图像A的纸张P与彩色图像即图像B的纸张P依次通过定影夹压部N2时的定影处理部70的温度。在图8中,对于进行第二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的情况,以实线表示定影带75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以虚线表示加压辊71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
[0118] 并且,以双点划线表示不进行温度差限制控制时的定影带75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以双点划线表示的定影带75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是不限制加热装置74的加热而使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的加热温度以最短升温时间t3(图4)从定影温度T2上升至定影温度T1时的温度,也就是说,以双点划线表示的定影带75在定影夹压部75附近的温度是基于仿真的温度。
[0119] 在本方式中,从图像A的曝光开始经过时间Δt时,温调模式也从低温模式被切换到通常模式。这是由于黑白图像即图像A的下一个图像B是彩色图像。并且,通过将温调模式从低温模式切换到通常模式,在图像A的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的过程中,定影带75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上升。
[0120] 而且,在本方式中,如图8所示,进行了温度差限制控制时的定影带75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与以双点划线表示的没有进行温度差限制控制时的温度相比缓慢地上升。这是由于通过温度差限制控制,与仿真时相比,限制了加热装置74的加热。
[0121] 因此,将进行了温度差限制控制时的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TD5抑制为低于没有进行温度差限制控制时的温度差TD3。并且,如图8所示,温度差TD5被抑制为低于上限温度差TDlim。因此,在本方式中,也能够使纸张P的后端侧不发生严重的卷曲地进行定影处理。由此,能够抑制通过了定影夹压部N2后的纸张P在输送中发生卡纸。
[0122] [第三方式]
[0123] 对第三方式进行说明。在本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等也与上述方式相同。在第三方式中,在定影处理部70的定影处理中也进行智能定影控制。由此,在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时,定影夹压部N2位置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有时会增大。因此,通过了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的后端侧在之后的输送中可能会发生导致卡纸程度严重的卷曲。
[0124] 因此,在第三方式中,进行用于将定影夹压部N2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抑制为较低的温度差限制控制,以使通过了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不发生严重的卷曲。在第三方式中,进行与上述方式不同的温度差限制控制。详细地说,在本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中,使从低温模式向通常模式切换的时机早于上述方式。
[0125] 在本方式中,首先,在CPU4中,在执行图像形成任务前,基于该任务的信息,通过仿真推测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期间的定影夹压部N2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在所推测的温度差超过上限温度差TDlim的情况下,一边进行温度差限制控制,一边进行纸张P的定影处理。本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一边使从低温模式向通常模式切换的时机提前,一边使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的加热温度上升。
[0126] 利用图9详细地说明本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在图9中,也表示黑白图像即图像A的纸张P与彩色图像即图像B的纸张P依次通过定影夹压部N2时的定影处理部70的温度。在图9中,对于进行第三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的情况,以实线表示定影带75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以虚线表示加压辊71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
[0127] 并且,如图9所示,在第三方式中,在从图像A的曝光开始经过时间Δt1时,将温调模式从低温模式切换到通常模式。换言之,在本方式中,比利用图4所说明的时间Δt提前时间α将温调模式从低温模式切换到通常模式。时间α能够设定为不足时间Δt的时间。时间Δt是仿真中温调模式的切换时机。
[0128] 换言之,在本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中,使温调模式从低温模式切换为通常模式的时机早于仿真中的时机。由此,与上述方式相比,能够使定影带75在定影夹压部N2的温度提前上升至定影温度T1。因此,能够使图像A的下一个图像B的纸张P以早于上述方式的时机通过定影夹压部N2。
[0129] 通过将温调模式从低温模式切换到通常模式,在图像A的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的过程中,定影带75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上升。如图9所示,在本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中,纸张P进入定影夹压部N2后,在该纸张P的后端通过定影夹压部N2之前停止加热装置74的加热。关于该加热装置74的加热的停止,与利用上述第一方式的图7进行的说明相同,即通过使加热装置74的加热暂时停止,将纸张P的后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时的温度差TD6抑制为低于上限温度差TDlim。由此,能够纸张P的后端侧不发生严重的卷曲地进行定影处理,从而能够抑制通过了定影夹压部N2后的纸张P在输送中发生卡纸。
[0130] 因此,在本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中,能够将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TD6抑制为低于上限温度差TDlim,并且提高图像形成的生产效率。在上述说明中,与第一方式同样地使加热装置74的加热暂时停止(图7),从而将温度差TD6抑制为低于上限温度差TDlim。但是,也可以与第二方式同样地通过限制加热装置74的加热(图8),将温度差TD6抑制为低于上限温度差TDlim。
[0131] [第四方式]
[0132] 对第四方式进行说明。在本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等与上述方式相同。在第四方式中,在定影处理部70的定影处理中也进行智能定影控制。由此,在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时,定影夹压部N2位置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有时会增大。因此,通过了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的后端侧在之后的输送中可能发生导致卡纸程度严重的卷曲。
[0133] 因此,在第四方式中,进行用于将定影夹压部N2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抑制为较低的温度差限制控制,以使通过了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不发生严重的卷曲。在第四方式中,进行与上述方式不同的温度差限制控制。详细地说,本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通过调整纸张P的输送速度来进行。
[0134] 在本方式中,首先,在CPU4中,在执行图像形成任务前,基于该任务的信息,通过仿真推测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期间的定影夹压部N2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在所推测的温度差超过上限温度差TDlim的情况下,一边进行温度差限制控制,一边进行纸张P的定影处理。在本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中,使纸张P到达定影夹压部N2前的输送速度慢于通常的输送速度。
[0135] 利用图10详细地说明本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在图10中,也表示黑白图像即图像A的纸张P与彩色图像即图像B的纸张P依次通过定影夹压部N2时的定影处理部70的温度,并且以实线表示定影带75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以虚线表示加压辊71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
[0136] 并且,如图10所示,在第四方式中,图像A的前端迟于经过利用图4说明的从图像A的曝光开始至图像A的前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的时间t1时到达定影夹压部N2。时间t1是仿真中从图像A的曝光开始至图像A的前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的时间。也就是说,使图像A的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的时机迟于仿真中的时机。
[0137] 具体地说,在第四方式中,在图像A的纸张P的后端通过定影夹压部N2之前,使定影带75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达到定影温度T1。在图像A的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期间,使达到定影温度T1的定影带75的温度不再上升,从而使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TD7较小。由此,在本方式中能够将温度差TD7抑制为低于上限温度差TDlim。
[0138] 由于使图像A的纸张通过定影夹压部N2的时机迟于经过仿真中的时间t1时,因此在本方式中,使纸张P到达定影夹压部N2的输送速度慢于仿真时的速度。具体地说,在图像A的纸张P的前端到达二次转印夹压部N1之前,或者在后端通过二次转印夹压部N1后前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之前,将图像A的纸张P的输送速度切换为慢于仿真时的输送速度的输送速度。这是由于在纸张P通过二次转印夹压部N1的过程中使输送速度变慢的情况下,可能在转印到纸张P上的图像A中产生噪声。也就是说,能够一边适当地进行图像A向二次转印夹压部N1中的纸张P的转印,一边将温度差TD7抑制为低于上限温度差TDlim。因此,在本方式中,不仅能够较高地确保所形成的图像的品质,并且能够减轻纸张P的卷曲而抑制通过了定影夹压部N2后的纸张P在输送中发生卡纸。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使图像A的纸张P的输送速度暂时慢于仿真时的输送速度后,在该纸张P的前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之前,使输送速度恢复到仿真时的输送速度。或者,也可以在使图像A的纸张P的前端到达二次转印夹压部N1之前,或者后端通过二次转印夹压部N1而前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之前,暂时停止该纸张P的输送。
[0139] [第五方式]
[0140] 对第五方式进行说明。在本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等与上述方式相同。在第五方式中,在定影处理部70的定影处理中也进行智能定影控制。由此,在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时,定影夹压部N2位置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有时会增大。因此,通过了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的后端侧在之后的输送中可能发生导致卡纸程度严重的卷曲。
[0141] 因此,在第五方式中,也进行用于将定影夹压部N2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抑制为较低的温度差限制控制,以使通过了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不发生严重的卷曲。在第五方式中,进行与上述方式不同的温度差限制控制。详细地说,本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通过使低温模式向通常模式切换的时机迟于上述方式来进行。
[0142] 在本方式中,首先,在CPU4中,在执行图像形成任务前,基于该任务的信息,通过仿真推测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期间的定影夹压部N2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在所推测的温度差超过上限温度差TDlim的情况下,一边进行温度差限制控制,一边进行纸张P的定影处理。本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通过使从低温模式向通常模式切换的时机延迟来进行。
[0143] 利用图11详细地说明本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在图11中,也表示黑白图像即图像A的纸张P与彩色图像即图像B的纸张P依次通过定影夹压部N2时的定影处理部70的温度,并且以实线表示定影带75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以虚线表示加压辊71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
[0144] 并且,如图11所示,在第五方式中,在从图像A的曝光开始经过时间Δt2时,将温调模式从低温模式切换到通常模式。即,在本方式中,比利用图4进行说明的时间Δt延迟时间β将温调模式从低温模式切换到通常模式。时间Δt为仿真中的温调模式的切换时机。即,在本方式的温度差限制控制中,使温调模式从低温模式向通常模式切换的时机迟于仿真中的时机。
[0145] 并且,如图11所示,在第五方式中,在图像A的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期间,温调模式为低温模式。因此,在图像A的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的过程中,定影带75在定影夹压部N2附近的温度以定影温度T2维持为一定。
[0146] 通过使图像A的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期间的定影带75的温度维持在定影温度T2,定影夹压部N2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TD8较小。因此,在本方式中,温度差TD8被抑制为低于上限温度差TDlim。并且,在图像A的纸张P的后端通过定影夹压部N2后,通过切换为通常模式,使定影带75的温度上升至定影温度T1。需要说明的是,温调模式的切换可以在图像A的纸张P的后端到达定影夹压部N2之前进行。在该情况下,以温度差TD8不超过上限温度差TDlim为条件求出时间Δt2即可。
[0147] [第六方式]
[0148] 对第六方式进行说明。在本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等也与上述方式相同。在第六方式中,在定影处理部70的定影处理中也进行智能定影控制。由此,在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时,定影夹压部N2的位置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有时会增大。因此,通过了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的后端侧在之后的输送中可能发生导致卡纸程度严重的卷曲。
[0149] 因此,在第六方式中,也进行用于将在定影夹压部N2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抑制为较低的温度差限制控制,以使通过了定影夹压部N2的纸张P不发生严重的卷曲。在第六方式中,与上述方式不同,一边倒换连续形成多个图像时的图像的形成顺序一边进行温度差限制控制。
[0150] 在本方式中,说明如图4所示的图像A、图像B、图像C三个图像形成的情况。在本方式中,也同样地图像A和图像C为黑白图像、图像B为彩色图像。因此,通过智能定影控制,对图像A和图像C的纸张P以低温模式的定影温度T2进行定影处理,对图像B的纸张P以通常模式的定影温度T1进行定影处理。
[0151]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所示,通常也按照图像A、图像B、图像C的顺序发出打印指令。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在纸张P1的第一面上形成图像A,在纸张P1通过双面输送通路60期间,在纸张P的第一面上形成图像B,在形成图像B后,在纸张P1的第二面上形成图像C。
[0152] 但是,在本方式中,生成图像的打印指令时还考虑该打印指令的图像之前的图像有关的温调模式信息。然后,判断是否倒换发出生成打印指令的图像与该图像的下一个图像的打印指令的顺序来进行图像形成。
[0153] 对此,说明图像B的打印指令的生成时的情况。首先,在生成图像B的打印指令的情况下,判断图像B之前的图像A及图像B之后的图像C的温调模式下的定影温度是否都低于图像B的温调模式下的定影温度。在图像A及图像C的定影温度都低于图像B的定影温度的情况下,判断图像B是否为在纸张P的第一面上要形成的图像。进一步地,如果图像B是在纸张P的第一面上要形成的图像,则判断图像C是否为向已经在第一面上形成了图像的纸张P的第二面要形成的图像。然后,如果图像C是向纸张P的第二面要形成的图像,则倒换图像B与图像C的顺序,在形成图像C之后,进行图像B的形成。然后,在图像C的定影处理中,由于图像B的温调模式下的定影温度高于图像C的温调模式下的定影温度,因此进行温度差限制控制。
[0154] 接着,利用图12,具体地说明在同一纸张P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分别形成图像A和图像C、在与图像A及图像C不同的纸张P的第一面上形成图像B的情况。在此,以形成图像A及图像C的纸张P为纸张P1。也就是说,在纸张P1的第一面上形成图像A,在纸张P1的第二面上形成图像C。在与纸张P1不同的纸张P2的第一面上形成图像B。
[0155] 首先,对于图像A,由于是最初形成的图像,因此根据图像A及图像B的信息生成打印指令。在图像A的打印指令中,图像B为通常模式,图像A为低温模式。因此,如图12所示,在从图像A的曝光开始经过时间Δt时,温调模式从低温模式切换到通常模式。然后,在第一面上承载了图像A的纸张P1通过定影夹压部N2时,与上述第一方式的图7同样地进行使加热装置74的加热停止的温度差限制控制。因此,在第一面上承载了图像A的纸张P1的后端在定影夹压部N2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TD9抑制为低于上限温度差TDlim。通过定影夹压部N2而在第一面上形成了图像A的纸张P1在正反面翻转后,向双面输送通路60输送。并且,在第一面上形成了图像A的纸张P1通过定影夹压部N2后,使已经停止的加热装置74的加热重新开始。
[0156] 接着,根据图像A、图像B、图像C的信息生成图像B的打印指令。在此,因为图像B之前的图像A及图像B之后的图像C的温调模式都为低温模式,因此这些图像的定影温度都是比通常模式即图像B的定影温度T1低的定影温度T2。另外,图像B是要向纸张P2的第一面形成的图像。此外,图像C是要向已经在第一面上进行了图像A的形成的纸张P1的第二面形成的图像。因此,判断为倒换图像B与图像C的顺序,在图像B之前形成图像C。
[0157] 然后,在图像C的打印指令中,顺序被倒换后的图像B为通常模式,其定影温度T1高于低温模式的图像C的定影温度T2。因此,如图12所示,在第二面上承载了图像C的纸张P1通过定影夹压部N2时,与上述第一方式的图7同样地进行使加热装置74的加热停止的温度差限制控制。因此,在第二面上承载了图像C的纸张P1的后端在定影夹压部N2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TD10被抑制为低于上限温度差TDlim。并且,在第二面形成了图像C的纸张P1通过定影夹压部N2后,使已经停止的加热装置74的加热重新开始。然后,在定影夹压部N2的定影带75达到通常模式的定影温度T1后,使在第一面上承载了图像B的纸张P2通过定影夹压部N2。
[0158] 因此,在本方式中,能够减少在双面上形成图像A及图像C的纸张P1的卷曲而抑制卡纸的发生,并且能够良好地进行图像B向纸张P2的第一面的定影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方式中,对倒换图像的形成顺序并且与第一方式(图7)同样地进行温度差限制控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第一方式,也可以进行与第二至第五方式(图8~图11)中任一方式同样的温度差限制控制。
[0159] 如以上详细地进行说明的那样,在上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进行智能定影控制。并且,一边进行智能定影控制,一边执行进行图像形成的温度差限制控制,使得纸张P通过定影夹压部N2期间的定影夹压部N2的定影带75与加压辊71的温度差不超过上限温度差TDlim。由此,降低定影处理中的耗电量,并且能够抑制卷曲的发生。
[0160] 需要说明的神色,本实施方式只是例示,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本发明显然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良、变形。例如,本发明不限于彩色打印机,也可适用于复印机等。并且,例如图像形成装置1也可以在上述第一至第五方式中所说明的不同的温度差限制控制中,从图像形成的生产效率及定影处理部70的耗电量的观点出发,优选温度差限制控制而进行。并且,例如在智能定影控制中,温调模式不限于通常模式与低温模式,也可以设置与通常模式相比定影温度高的模式以及与低温模式相比定影温度低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