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熔模具单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347999.1

文献号 : CN10494308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卢震宇冀雄王紫萱黄正辉陈卫

申请人 : 永高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电熔模具单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复板,下复板上设模脚,模脚之间的下复板上设顶针板,顶针板上设顶杆,顶针板一侧安上下油缸,上下油缸活塞杆与下复板相固定,模脚上设动模中设动模镶块、上下导轨、左右导轨和锁紧滑块,顶杆与左右导轨相接触,动模镶块中设型芯甲、乙,型芯甲上制卡槽,型芯乙与锁紧滑块一侧接触,锁紧滑块中设弹簧与动模镶块接触,左右导轨后侧设上下滑块与上下导轨滑动配合,左右导轨中设左右滑块,左右滑块上设型芯架与型芯甲的卡槽相配合,左右导轨的一端设固定板,固定板上设左右油缸,左右油缸的活塞杆与左右滑块相连接。

权利要求 :

1.电熔模具单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复板(1),下复板上设置模脚(2),模脚之间的下复板上设置顶针板(3),顶针板上设置顶杆(4),顶针板一侧安装上下油缸(5),上下油缸的活塞杆与下复板相固定,在模脚上设置动模(6),动模中设置动模镶块(7)、上下导轨(8)、左右导轨(9)和锁紧滑块(10),顶杆穿过动模(6)和动模镶块(7)与左右导轨(9)相接触,在动模镶块中设置型芯甲(11)和型芯乙(12),型芯甲上制有卡槽(13),型芯乙与锁紧滑块(10)的一侧相接触,在锁紧滑块中设置弹簧(30),弹簧与动模镶块(7)相接触,左右导轨后侧设置上下滑块(14),上下滑块与上下导轨(8)滑动配合,左右导轨中设置左右滑块(15),左右滑块上设置型芯架(16),型芯架与型芯甲(11)的卡槽(13)相配合,在左右导轨(9)的一端设置固定板(17),固定板上设置左右油缸(18),左右油缸的活塞杆与左右滑块(15)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熔模具单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模(6)一侧设置上行程开关(19),下复板(1)上设置下行程开关(20),在上下油缸(5)一侧设置感应块(21),感应块分别与上、下行程开关相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熔模具单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17)上设置左行程开关(22),左行程开关与型芯架(16)相接触。

说明书 :

电熔模具单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熔管件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电熔模具单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电熔管件适用于燃气天然管道的连接,与传统燃气管件相比,焊接工艺更先进、安全、环保,可根据焊接要求,通过通电时间确定发热量来精确控制焊接的程度和牢固性,实现无缝焊接。电熔管件在注塑成型后,由于其包紧力大,且管件内壁绕有电阻丝,因此要先将芯子和电熔管件一同从模具中取出进行冷却,再将芯子和电熔管件放到抽芯机上进行抽芯,有利于电熔管件的抽芯和保证产品质量。已有电熔管件注塑成型后通过工人进入模具内将带有型芯的电熔管件取出,再由工人将绕有电阻丝的型芯放入模具中,以便进行一下次注塑,人工取件和放件都要进入模具内部,工人劳动强度大,取件、放件不方便,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电熔管件注塑成型后,自动将其和型芯输送到模具外侧,有利于取件和放件的电熔模具单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
[0004] 本发明电熔模具单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复板,下复板上设置模脚,模脚之间的下复板上设置顶针板,顶针板上设置顶杆,顶针板一侧安装上下油缸,上下油缸的活塞杆与下复板相固定,在模脚上设置动模,动模中设置动模镶块、上下导轨、左右导轨和锁紧滑块,顶杆穿过动模和动模镶块与左右导轨相接触,在动模镶块中设置型芯甲和型芯乙,型芯甲上制有卡槽,型芯乙与锁紧滑块的一侧相接触,在锁紧滑块中设置弹簧,弹簧与动模镶块相接触,左右导轨后侧设置上下滑块,上下滑块与上下导轨滑动配合,左右导轨中设置左右滑块,左右滑块上设置型芯架,型芯架与型芯甲的卡槽相配合,在左右导轨的一端设置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左右油缸,左右油缸的活塞杆与左右滑块相连接。
[000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熔模具单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模具的动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由下复板带动模脚、顶针板、动模、动模镶块、上下导轨、左右导轨、锁紧滑块、上下油缸、左右油缸、型芯甲和型芯乙一同向下移动,模具开模,由于定模脱离接触锁紧滑块,此时锁紧滑块在弹簧回复力作用下向后移动,使锁紧滑块与型芯乙脱离接触;二、上下油缸带动顶针板向上移动,顶针板带动顶杆向上,顶杆顶住左右导轨向上,左右导轨后侧的上下滑块沿着上下导轨向上移动,左右导轨带动型芯架、型芯甲、型芯乙、电熔管件和左右油缸向上移动,使型芯甲、乙和电熔管件脱出动模镶块;三、当左右导轨向上移动到位后,由左右油缸的活塞杆向右推动左右滑块,左右滑块在左右导轨内向右滑动,左右滑块带动型芯架向右滑动,型芯架带动型芯甲、乙和电熔管件向右滑动,使其向右移动至模具的外部,此时可通过人工或机械手将型芯甲、乙和电熔管件取出,并放到抽芯机构中进行抽芯;四、由人工或机械手将另一组绕有电阻丝的型芯甲、乙重新放到型芯架上;五、左右油缸的活塞杆向左带动左右滑块,左右滑块带动型芯架向左滑动,型芯架带动型芯甲、乙向左滑动,直至其移动至与动模镶块的上方;六、上下油缸带动顶针板、顶针向下移动,顶针带动左右导轨向下,使型芯甲、乙向下至动模镶块中,此时模具再合模,便可进行下一次注塑电熔管件。本方案电熔模具单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电熔管件注塑成型后,利用上下油缸、上下导轨、左右油缸和左右导轨将型芯甲、乙和电熔管件输送到模具外侧,从而有利于将其取出,并放入新的型芯,无需人工进入模具取件、放件,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消除工人进入模具的安全隐患。
[0006] 本发明电熔模具单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所述的动模一侧设置上行程开关,下复板上设置下行程开关,在上下油缸一侧设置感应块,感应块分别与上、下行程开关相接触。所述的固定板上设置左行程开关,左行程开关与型芯架相接触。有了上、下、左行程开关,保证上下油缸和左右油缸动作的精准性,避免出现顶出、复位不到位现象,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电熔模具单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开模状态立体示意图;
[0008] 图2是电熔模具单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开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0009] 图3是左右导轨、型芯甲、乙、电熔管件向上顶出状态立体示意图;
[0010] 图4是型芯甲、乙和电熔管件向右顶出状态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熔模具单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如图1—图4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复板1,下复板上设置模脚2,模脚之间的下复板上设置顶针板3,顶针板上设置顶杆4,顶针板一侧安装上下油缸5,上下油缸的活塞杆与下复板相固定,在模脚上设置动模6,动模中设置动模镶块7、上下导轨8、左右导轨9和锁紧滑块10,顶杆穿过动模6和动模镶块7与左右导轨9相接触,在动模镶块中设置型芯甲11和型芯乙12,型芯甲上制有卡槽13,型芯乙与锁紧滑块10的一侧相接触,在锁紧滑块中设置弹簧30,弹簧与动模镶块7相接触,左右导轨后侧设置上下滑块14,上下滑块与上下导轨8滑动配合,左右导轨中设置左右滑块15,左右滑块上设置型芯架16,型芯架与型芯甲11的卡槽13相配合,在左右导轨9的一端设置固定板17,固定板上设置左右油缸18,左右油缸的活塞杆与左右滑块15相连接。模具的动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由下复板1带动模脚2、顶针板3、动模6、动模镶块7、上下导轨
8、左右导轨9、锁紧滑块10、上下油缸5、左右油缸18、型芯甲11和型芯乙12一同向下移动,模具开模,由于定模脱离接触锁紧滑块10,此时锁紧滑块在弹簧30回复力作用下向后移动,使锁紧滑块10与型芯乙12脱离接触;二、上下油缸5带动顶针板3向上移动,顶针板带动顶杆4向上,顶杆顶住左右导轨9向上,左右导轨后侧的上下滑块14沿着上下导轨8向上移动,左右导轨带动型芯架16、型芯甲11、型芯乙12、电熔管件和左右油缸18向上移动,使型芯甲、乙和电熔管件脱出动模镶块7;三、当左右导轨9向上移动到位后,由左右油缸18的活塞杆向右推动左右滑块15,左右滑块在左右导轨9内向右滑动,左右滑块带动型芯架16向右滑动,型芯架带动型芯甲、乙11、12和电熔管件向右滑动,使其向右移动至模具的外部,此时可通过人工或机械手将型芯甲、乙和电熔管件取出,并放到抽芯机构中进行抽芯;四、由人工或机械手将另一组绕有电阻丝的型芯甲、乙重新放到型芯架16上;五、左右油缸18的活塞杆向左带动左右滑块15,左右滑块带动型芯架16向左滑动,型芯架带动型芯甲、乙11、12向左滑动,直至其移动至与动模镶块7的上方;六、上下油缸5带动顶针板3、顶针4向下移动,顶针带动左右导轨9向下,使型芯甲、乙向下至动模镶块7中,此时模具再合模,便可进行下一次注塑电熔管件。本方案电熔模具单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电熔管件注塑成型后,利用上下油缸5、上下导轨8、左右油缸18和左右导轨9将型芯甲、乙11、12和电熔管件输送到模具外侧,从而有利于将其取出,并放入新的型芯,无需人工进入模具取件、放件,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消除工人进入模具的安全隐患。所述的动模6一侧设置上行程开关19,下复板1上设置下行程开关20,在上下油缸5一侧设置感应块21,感应块分别与上、下行程开关相接触。所述的固定板17上设置左行程开关22,左行程开关与型芯架16相接触。有了上、下、左行程开关19、20、22,保证上下油缸5和左右油缸18动作的精准性,避免出现顶出、复位不到位现象,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