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467977.9

文献号 : CN10495827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佩英

申请人 : 北京英茂药业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该预混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成膜材料30‑50份、抗粘剂5‑10份、遮光剂5‑15份、增塑剂5‑20份、预胶化淀粉5‑20份、口味剂0.5‑5份、着色剂0.5‑5份。其制备方法:(1)取上述重量份的成膜材料、抗粘剂、增塑剂、预胶化淀粉、口味剂,与纯化水或乙醇10‑15份均匀混合1h,35‑45℃干燥5h;(2)在上步干燥后的混合物中加入上述重量份的着色剂、遮光剂,混合0.5‑1h后,转移至研磨机研磨5h,过50目筛,即可得到预混剂。本发明的薄膜包衣预混剂制作的包衣由原来的高湿常温条件下两天即出现明显变色现象到十天基本无明显变色现象。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实用性强、方便可控,能直接获取合适粒度的预混剂颗粒和粉末。

权利要求 :

1.一种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其特征在于,该预混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成膜材料30-50份、抗粘剂5-10份、遮光剂5-15份、增塑剂5-20份、预胶化淀粉5-20份、口味剂0.5-5份、着色剂0.5-5份;成膜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羟丙甲基纤维素1-5份、聚乙烯醇

1-3份、共聚维酮1-2份、普鲁兰多糖1-2份;增塑剂为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其特征在于,抗粘剂选自滑石粉、硬脂酸镁、硬脂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其特征在于,遮光剂为钛白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其特征在于,口味剂选自甜菊糖、柠檬酸。

5.一种制备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上述重量份的成膜材料、抗粘剂、增塑剂、预胶化淀粉、口味剂,与纯化水或乙醇

10-15份均匀混合1h,35-45℃干燥5h;

(2)在上步干燥后的混合物中加入上述重量份的着色剂、遮光剂,混合0.5-1h后,转移至研磨机研磨5h,过50目筛,即可得到预混剂。

说明书 :

一种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药物包衣制作配方及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的薄膜包衣技术推广应用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我国一些大型制药企业才开始引进这项技术,近些年来,随着薄膜包衣技术在我国制剂生产中的迅速发展,一些以推广应用该技术和研制开发经营相关包衣材料的专业技术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壮大发展,为薄膜包衣技术在制剂工业中的广泛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0003] 目前市面上的口含片大多添加口味且颜色鲜艳亮丽。但由于含片素片本身成分的复杂性及多样性,薄膜包衣技术很难解决素片中薄荷油等芳香油类的溢出变色现象。本发明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薄荷油等芳香油类的溢出变色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1)薄荷油添加量过大,造成包衣过程中衣膜覆盖不匀,附着力严重下降等一系列问题;(2)薄膜预混剂中口味剂的添加过大,导致衣膜的成膜性降低,影响衣膜的稳定性,导致薄荷油溢出;(3)包衣技术存在问题,包衣液的溶剂固含量及增重,包衣时的片床温度,喷量等;(4)着色剂、成膜剂等原料的选择与适应性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薄膜包衣不能完全防止薄荷油类芳香油的溢出变色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满足含薄荷油类芳香油的口含片要求的薄膜包衣预混剂,同时也公开了该薄膜包衣预混剂的制备方法。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该预混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成膜材料30-50份、抗粘剂5-10份、遮光剂5-15份、增塑剂5-20份、预胶化淀粉5-20份、口味剂0.5-5份、着色剂0.5-5份。
[0006] 成膜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羟丙甲基纤维素1-5份、聚乙烯醇1-3份、共聚维酮1-2份、普鲁兰多糖1-2份。
[0007] 抗粘剂选自滑石粉、硬脂酸镁、硬脂酸。
[0008] 遮光剂为钛白粉。
[0009] 增塑剂选自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丙醇、甘油、三乙酸甘油酯、二甲酸二甲酯、三醋酸甘油酯。
[0010] 口味剂选自甜菊糖、柠檬酸。
[0011] 一种制备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 (1)取上述重量份的成膜材料、抗粘剂、增塑剂、预胶化淀粉、口味剂,与纯化水或乙醇10-15份均匀混合1h,35-45℃干燥5h;
[0013] (2)在上步干燥后的混合物中加入上述重量份的着色剂、遮光剂,混合0.5-1h后,转移至研磨机研磨5h,过50目筛,即可得到预混剂。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对于薄膜包衣过程,其成功的关键就是使用优良的薄膜包衣材料,一般一个完整的薄膜包衣剂主要包含成膜剂、增塑剂、遮光剂和色剂以及其它辅助材料等,在品种和数量上都有严格的配伍,以保证在药芯表面能形成一层或数层连续、致密、持久并具有特定功能的衣膜。本发明的薄膜包衣预混剂解决了薄荷油等芳香油类的溢出变色问题,薄荷油等的溢出使得部分着色剂失效,引起衣膜褪色。本发明的薄膜包衣预混剂制作的包衣由原来的高湿常温条件下两天即出现明显变色现象到十天基本无明显变色现象。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实用性强;制备方法方便可控,能直接获取合适粒度的预混剂颗粒和粉末。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
[0016] 实施例1
[0017] 本发明的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羟丙甲基纤维素7.5g、聚乙烯醇7.5g、共聚维酮7.5g、普鲁兰多糖7.5g、滑石粉5g、钛白粉5g、聚乙二醇60005g、预胶化淀粉5g、甜菊糖0.5g、胭脂红色淀0.5g。
[0018] 一种制备本发明的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 (1)取羟丙甲基纤维素7.5g、聚乙烯醇7.5g、共聚维酮7.5g、普鲁兰多糖7.5g、滑石粉5g、聚乙二醇60005g、预胶化淀粉5g、甜菊糖0.5g与纯化水10g均匀混合1h,35℃干燥5h;取样检测,检测项目有外观均一度、 粒度、溶解情况、颜色。外观均一度检测为目测预混剂颜色是否均匀,有无结团,未研磨充分等现象;混剂的颜色均匀,无结团即为合格。粒度检测是将粉状的预混剂过60目筛,观察筛上是否有不溶物及未研磨充分的物料;筛上无不溶物及未研磨充分的物料即为合格;溶解情况检测是将预混剂按所用溶剂溶解后观察溶解情况;溶解后的溶液过60目筛,观察筛上是否有不溶物及未研磨充分的物料;筛上无不溶物及未研磨充分的物料即为合格;合格后进入下步;
[0020] (2)在上步干燥后的混合物中加入胭脂红色淀0.5g、钛白粉5g,混合0.5h后,转移至研磨机研磨5h,过50目筛,取样检测,检测项目同上,并将溶解后的包衣液进行包衣操作,检验颜色是否符合要求,包衣后样片样色与标准品色差△E<3即为合格。检验项目均合格后,包装,即可得到预混剂。
[0021] 实施例2
[0022] 本发明的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羟丙甲基纤维素12.5g、聚乙烯醇12.5g、共聚维酮12.5g、普鲁兰多糖12.5g、硬脂酸镁7g、钛白粉10g、聚乙二醇30010g、预胶化淀粉10g、甜菊糖0.5g、柠檬酸0.5g、柠檬黄色淀2g。
[0023] 一种制备本发明的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 (1)取羟丙甲基纤维素12.5g、聚乙烯醇12.5g、共聚维酮12.5g、普鲁兰多糖12.5g、硬脂酸镁7g、聚乙二醇30010g、预胶化淀粉10g、甜菊糖0.5g、柠檬酸0.5g,与纯化水12g均匀混合1h,40℃干燥5h;取样检测,检测项目有外观均一度、粒度、溶解情况、颜色。外观均一度检测为目测预混剂颜色是否均匀,有无结团,未研磨充分等现象;混剂的颜色均匀,无结团即为合格。粒度检测是将粉状的预混剂过60目筛,观察筛上是否有不溶物及未研磨充分的物料;筛上无不溶物及未研磨充分的物料即为合格;溶解情况检测是将预混剂按所用溶剂溶解后观察溶解情况;溶解后的溶液过60目筛,观察筛上是否有不溶物及未研磨充分的物料;筛上无不溶物及未研磨充分的物料即为合格;合格后进入下步;
[0025] (2)在上步干燥后的混合物中加入柠檬黄色淀2g、钛白粉10g,混合0.6h后,转移至研磨机研磨5h,过50目筛,取样检测,检测项目同上,并将溶解后的包衣液进行包衣操作,检验颜色是否符合要求,包衣后样片样色与标准品色差△E<3即为合格。检验项目均合格后,包装,即可得到预混剂。
[0026] 实施例3
[0027] 本发明的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羟丙甲基纤维素12.5g、聚乙烯醇7.5g、共聚维酮5g、普鲁兰多糖5g、硬脂酸8g、钛白粉15g、聚乙二醇30015g、预胶化淀粉15g、柠檬酸2g、果绿色淀2g。
[0028] 一种制备本发明的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 (1)取羟丙甲基纤维素12.5g、聚乙烯醇7.5g、共聚维酮5g、普鲁兰多糖5g、硬脂酸8g、聚乙二醇30015g、预胶化淀粉15g、柠檬酸2g,与乙醇10g均匀混合1h,45℃干燥5h;取样检测,检测项目有外观均一度、粒度、溶解情况、颜色。外观均一度检测为目测预混剂颜色是否均匀,有无结团,未研磨充分等现象;混剂的颜色均匀,无结团即为合格。粒度检测是将粉状的预混剂过60目筛,观察筛上是否有不溶物及未研磨充分的物料;筛上无不溶物及未研磨充分的物料即为合格;溶解情况检测是将预混剂按所用溶剂溶解后观察溶解情况;溶解后的溶液过60目筛,观察筛上是否有不溶物及未研磨充分的物料;筛上无不溶物及未研磨充分的物料即为合格;合格后进入下步;
[0030] (2)在上步干燥后的混合物中加入果绿色淀2g、钛白粉15g,混合1h后,转移至研磨机研磨5h,过50目筛,取样检测,检测项目同上,并将溶解后的包衣液进行包衣操作,检验颜色是否符合要求,包衣后样片样色与标准品色差△E<3即为合格。检验项目均合格后,包装,即可得到预混剂。
[0031] 实施例4
[0032] 本发明的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羟丙甲基纤维素20g、聚乙烯醇12g、共聚维酮8g、普鲁兰多糖8g、滑石粉10g、钛白粉 20g、三醋酸甘油酯20g、预胶化淀粉20g、甜菊糖5g、亮蓝铝色淀5g。
[0033] 一种制备本发明的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 (1)取羟丙甲基纤维素20g、聚乙烯醇12g、共聚维酮8g、普鲁兰多糖8g、滑石粉10g、三醋酸甘油酯20g、预胶化淀粉20g、甜菊糖5g,与乙醇15g均匀混合1h,45℃干燥5h;取样检测,检测项目有外观均一度、粒度、溶解情况、颜色。外观均一度检测为目测预混剂颜色是否均匀,有无结团,未研磨充分等现象;混剂的颜色均匀,无结团即为合格。粒度检测是将粉状的预混剂过60目筛,观察筛上是否有不溶物及未研磨充分的物料;筛上无不溶物及未研磨充分的物料即为合格;溶解情况检测是将预混剂按所用溶剂溶解后观察溶解情况;溶解后的溶液过60目筛,观察筛上是否有不溶物及未研磨充分的物料;筛上无不溶物及未研磨充分的物料即为合格;合格后进入下步;
[0035] (2)在上步干燥后的混合物中加入亮蓝铝色淀5g、钛白粉20g,混合1h后,转移至研磨机研磨5h,过50目筛,取样检测,检测项目同上,并将溶解后的包衣液进行包衣操作,检验颜色是否符合要求,包衣后样片样色与标准品色差△E<3即为合格。检验项目均合格后,包装,即可得到预混剂。
[0036] 确定本发明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的最优组分的试验具体过程如下:
[0037] 实验1
[0038] 为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对比试验均采用复方两面针含片作为包衣素片。(复方两面针含片主要成分:西青果,两面针,山豆根,薄荷脑,薄荷素油。)
[0039] 验证着色剂、口味剂对复方两面针含片溢出变色的影响。
[0040] 基础配方为羟丙甲基纤维素、滑石粉、钛白粉、聚乙二醇、着色剂。
[0041] 分别做透明白,素片本色(浅棕绿)、舌头色(粉红)、绿色。
[0042] 分别做加不同比例的甜菊糖和薄荷口味。
[0043] 将上述试验样品分别做常温裸片放置试验,具体试验现象如表1:
[0044] 表1试验样品的常温裸色放置试验的情况结果表
[0045]
[0046] 由表1可知,复方两面针含片包衣不同的颜色褪色程度会有所不同,与素片接近的颜色褪色相对较慢,且口味添加比例越多褪色越迅速。
[0047] 根据上述试验结论采用I组为试验基础对照组进行试验。
[0048] 实验2
[0049] 通过改变成膜材料的种类及比例解决复方两面针含片薄荷油溢出变色问题。主要的试验对象为羟丙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乙基纤维素、聚维酮、聚丙烯酸树脂Ⅳ等。使用目前普遍适用的聚乙二醇作为前期试验的增塑剂。配方中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钛、滑石粉、聚乙二醇、胭脂红色淀、及成膜材料。
[0050] A以羟丙甲基纤维素为主要成膜材料
[0051] B以聚乙烯醇为主要成膜材料
[0052] C以乙基纤维素为主要成膜材料
[0053] D以聚维酮为主要成膜材料
[0054] 将上述试验方案分别配制成溶液进行包衣,包衣后样片进行常温裸片放置试验(温度20℃,3个月)和加速试验(温度40±2℃,湿度75±5%,6个月)。使用X-Rite色差仪进行检测,具体数据如表2:
[0055] 表2包衣后样片进行常温裸片放置试验和加速试验的结果表
[0056]
[0057]
[0058] 由上述试验数据得出结论以羟丙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为主要成膜材料的试验组在常温裸片放置试验(温度20℃,3个月)和加速试验(温度40±2℃,湿度75±5%,6个月)中色差变化相对较小。因此选用上述两种材料为主要成膜材料,在与合适的增塑剂和其他成分(下面试验进行探究)配伍达到解决复方两面针含片溢出变色的问题。
[0059] 探究与羟丙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相配伍的能够有效解决复方两面针含片溢出变色的增塑剂以及其他成分,以确定最终的试验配方。
[0060] 因聚乙烯醇在水中溶解良好,醇解度87~89%(mol/mol)包衣液以水或低醇作为溶剂。主要试验对象为:共聚维酮、三醋酸甘油酯、聚维酮K30,聚乙二醇、甘油等。具体试验配伍方案如表3:
[0061] 表3具体试验配伍方案
[0062]
[0063] 配方其余组分采用羟丙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胭脂红色淀、滑石粉、钛白粉、甜菊糖。根据上述确定方案进行包衣试验后得出B方案的效果最差, 裸片放置半天即出现褪色现象,根据此结论进行下一步实验。
[0064] 表4具体试验配伍方案
[0065]
[0066] 通过两两配伍试验,由表4可知,F组效果最好,加速试验较其他组溢出时间能延缓1-2月。且较其他组别溢出缓慢,6个月后色差平均在ΔΕ*5.5以内。
[0067] 由于薄荷油遇高温高湿容易出现溢出现象,因此要使片芯迅速成膜,缩短包造时间,以减少薄荷油从片芯中渗出。选用羟丙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共聚维酮、普鲁兰多糖相结合作为成膜材料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0068] 复方两面针含片本身就含有大量薄荷及其他口味,因此为了满足口含片的口感需求,需要在包衣中添加适量的口味剂,经过试验确定添加的口味剂为柠檬酸,甜菊糖,普鲁兰多糖(因其有甜味故在此可作为口味剂列出)具体添加量为柠檬酸适量,甜菊糖适量,普鲁兰多糖适量。
[0069] 对于着色剂可根据实际需求自行选择,但根据第一部分试验得知越接近素片颜色稳定性越高。适量添加一些遮光剂,如钛白粉等,有隔绝紫外线和固色的作用。
[0070]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试验最终确定试验最优配方为羟丙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共聚维酮、柠檬酸、普鲁兰多糖、甜菊糖、钛白粉、滑石粉、着色剂、预胶化淀粉。
[0071] 将试验得到的配方进行放大量试验包衣,并进行相关验证试验。包衣具体参数见表5。
[0072] 包衣后样片分别做常温裸片放置试验(温度20℃,3个月)和加速试验 (温度40±2℃,湿度75±5%,6个月),试验效果良好,常温裸片放置3个月有轻微褪色现象(属于正常现象),加速试验6个月无变软,溢出现象,颜色无明显变化。较之前常温裸片放置两三天即褪色溢出有了明显改善。将此配方应用到玄麦柑橘含片、西瓜霜清咽含片、金银花含片艾康沙棘口含片等,均有良好效果。因此可以判断该试验配方对于防止复方两面针口含片类含有挥发油类成分的口含片有良好的包衣效果。
[0073] 表5包衣具体参数
[0074]
[0075]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