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冬寄籽-玉米机收粒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428222.8

文献号 : CN10498220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赵明周宝元马玮孟庆锋孙雪芳靳占斌

申请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小麦冬寄籽‑玉米机收粒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小麦播种时间为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或10cm地温下降到2℃以下进行播种,小麦播种时增加播种量,籽粒在越冬期处于萌发但不出苗,小麦在春季出苗后及时进行肥水管理,在6月初进行收获;小麦收获后进行种植夏玉米,玉米延迟至10月底至11月上旬收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小麦冬寄籽避开了由于早播带来的徒长及冬季冻害、干旱对产量造成的影响,玉米机收粒延长了玉米的生长时间,增加玉米籽粒在植株上的干物质积累时间,实现籽粒完熟和机械化收获,实现黄淮海地区两熟季节间资源优化配置及周年全程机械化作业,提高黄淮海区两熟制周年生产能力。

权利要求 :

1.小麦冬寄籽-玉米机收粒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其特征在于:小麦晚播,播种时间为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或当10cm地温下降到2℃以下进行播种,使小麦种子在越冬期处于萌发但不出苗;玉米晚收,玉米籽粒在植株上自然脱水至完熟,延迟到10月底至11月初玉米籽粒含水量达到25%或25%以下时进行收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冬寄籽-玉米机收粒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其特征在于:小麦播种时增加播种量,播量为450-600kg/hm2,播种深度大于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麦冬寄籽-玉米机收粒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其特征在于:小麦出苗时间为次年2月底至3月初,小麦收获时间为6月初至6月中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麦冬寄籽-玉米机收粒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其特征在于:小麦选择半冬性或春性小麦品种,玉米选择中熟品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麦冬寄籽-玉米机收粒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其特征2

在于:玉米播种密度为75000株/hm,播种行距为60cm,等行距进行播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麦冬寄籽-玉米机收粒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其特征在于:小麦、玉米均使用机械收获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所述的小麦冬寄籽-玉米机收粒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其特征在于:小麦冬寄籽-玉米机收粒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适用于黄淮海地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麦冬寄籽-玉米机收粒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其特征在于:小麦晚播,播种时间为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或当10cm地温下降到2℃以下进行播种,使小麦种子在越冬期处于萌发但不出苗;玉米晚收,玉米籽粒在植株上自然脱水至完熟,延迟到10月底至11月初玉米籽粒含水量达到25%或25%以下时进行收获;

小麦播种时增加播种量,播量为450-600kg/hm2,播种深度大于5cm;

小麦出苗时间为次年2月底至3月初,小麦收获时间为6月初至6月中旬;

小麦选择半冬性或春性小麦品种,玉米选择中熟品种;

玉米播种密度为75000株/hm2,播种行距为60cm,等行距进行播种;

小麦、玉米均使用机械收获方式;

小麦冬寄籽-玉米机收粒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适用于黄淮海地区。

说明书 :

小麦冬寄籽-玉米机收粒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耕作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冬小麦-夏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背景技术

[0002] 黄淮海地区包括黄河、淮河、海河流域中下游的山东、河南的全部,河北的大部,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和江苏省徐淮地区,无霜期为170-220天,光、温资源丰富,水资源紧缺并且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产区,冬小麦-夏玉米为该区域主要种植模式,该区域小麦种植面积为1300万公顷,占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60%,产量为650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50%;玉米种植面积900万公顷,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36%。
[0003] 然而,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黄淮海地区秋季气温持续增加,加之小麦播种时间较早,容易造成小麦冬前旺长、拔节孕穗提前,冬前旺长对小麦容易产生冻害,拔节孕穗提前,受到季节性干热风的影响,导致小麦严重减产;夏玉米过早收获,粒重仅为完熟时的80%,严重影响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收获时籽粒含水量超过30%,难以实现籽粒的机械收获。另外,极端气候高发频发,造成了冬小麦的冬旱、春旱时有发生,玉米授粉结实期的阴雨寡照,大大增加了小麦-玉米种植模式的减产风险。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对传统种植模式进行优化,减少不利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系统的影响,提高黄淮海区两熟制周年生产能力,并实现周年全程机械化生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采用小麦冬播寄籽和夏玉米晚收机械收获籽粒的种植模式,小麦选择半冬性或春性,使小麦种子在越冬期处于萌发但不出苗,通过增加小麦播种量和加强小麦分蘖期的肥水管理,玉米推迟收获至11月底或12月初,增加玉米籽粒在植株上的干物质积累时间,降低籽粒收获时的含水量,实现籽粒完熟和机械化收获,实现黄淮海地区两熟季节间资源优化配置及周年全程机械化作业,提高黄淮海区两熟制周年生产能力。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小麦晚播,播种时间为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或当10cm地温下降到2℃以下进行播种,使小麦种子在越冬期处于萌发但不出苗;玉米晚收,玉米籽粒在植株上自然脱水至完熟,延迟到10月底至11月初玉米籽粒含水量达到25%或25%以下时进行收获,玉米收获后进行整地、浇水,适时进行小麦播种。
[0006] 作为优选的,小麦播种时增加播种量,播量为450-600kg/hm2,播量比常规播种增加了20-35%,播种深度大于5cm,播后进行镇压。
[0007] 作为优选的,小麦出苗时间为次年2月底至3月初,出苗后及时进行肥水管理,分蘖期重点进行肥水管理,适时做好杂草及病虫害防治,小麦收获时间为6月初至6月中旬,小麦收获后,当天立即在收获的麦茬地进行夏玉米免耕播种,播后经过覆土镇压,适时做好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0008] 作为优选的,小麦选择半冬性或春性小麦品种,玉米选择中熟品种。
[0009] 作为优选的,玉米播种密度为75000株/hm2,播种行距为60cm,等行距进行播种。
[0010] 作为优选的,小麦、玉米均使用机械收获方式。
[0011] 作为更优选的,小麦冬寄籽-玉米机收粒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适用于黄淮海地区。
[0012] 作为优选的,小麦晚播,播种时间为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或当10cm地温下降到2℃以下进行播种,使小麦种子在越冬期处于萌发但不出苗;玉米晚收,玉米籽粒在植株上自然脱水至完熟,延迟到10月底至11月初玉米籽粒含水量达到25%或25%以下时进行收获;
[0013] 小麦播种时增加播种量,播量为450-600kg/hm2,播量比常规播种增加了20-35%,播种深度大于5cm,播后进行镇压;
[0014] 小麦出苗时间为次年2月底至3月初,出苗后及时进行肥水管理,分蘖期重点进行肥水管理,适时做好杂草及病虫害防治,小麦收获时间为6月初至6月中旬,小麦收获后,当天立即在收获的麦茬地进行夏玉米免耕播种,播后经过覆土镇压,适时做好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小麦选择半冬性或春性小麦品种,玉米选择中熟品种;
[0015] 玉米播种密度为75000株/hm2,播种行距为60cm,等行距进行播种;
[0016] 小麦、玉米均使用机械收获方式;
[0017] 小麦冬寄籽-玉米机收粒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适用于黄淮海地区。
[0018]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小麦冬寄籽-玉米机收粒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具有以下优势:小麦冬寄籽避开了由于早播带来的徒长,及干旱对产量造成的影响,小麦播种量比常规播种量增加了20-35%,分蘖期的重点肥水管理,保证了本发明小麦的产量;玉米机收粒延长了夏玉米的生长时间,增加玉米籽粒在植株上的干物质积累时间,降低籽粒收获时的含水量,实现籽粒完熟和机械化收获,同时提高了周年产量和周年生产的效益,实现黄淮海地区两熟季节间资源优化配置及周年全程机械化作业,提高黄淮海区两熟制周年生产能力。

附图说明

[0019]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0020] 在附图中:
[0021] 图1为本发明的种植模式流程及管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23]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4] 小麦播种时间为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或当10cm地温下降到2℃以下进行播种,播后进行镇压,使籽粒在越冬期处于萌发但不出苗,越冬期小麦不出苗,小麦出苗时间为2月底至3月初,出苗后及时进行肥水管理,适时做好杂草及病虫害防治,小麦收获时间为2014年6月初至6月中旬;
[0025] 小麦收获后,当天立即在收获的麦茬地进行玉米免耕播种,播后经过覆土镇压,适时做好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9月底玉米达到生理成熟,籽粒在植株上继续进行自然脱水,11月初籽粒含水量达到24%时,及时进行机械收获,玉米收获后进行整地、浇水,适时进行小麦播种;
[0026] 小麦选择半冬性或春性小麦品种,玉米选择中熟品种;
[0027] 小麦、玉米收获均使用机械收获方式;
[0028] 玉米播种密度为每亩75000株/hm2,播种行距为60cm,等行距进行播种;
[0029] 小麦冬寄籽-玉米机收粒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适用于黄淮海地区。
[0030] 具体实施例一
[0031] 以2013至2014年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种植模式为例,试验地点在河南新乡中国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2013年12月2日播种小麦,品种为半冬性品种矮抗58,播种量为525kg/hm2,播种深度不小于5cm,播后进行镇压,越冬期小麦不出苗;2014年3月6日出苗,基本苗为每亩46万株,及时进行肥水管理,全生育过程中植株生长旺盛、整齐均匀,收获时每亩穗数达45.2万穗;2014年6月12日进行机械收获,实际产量达到8910kg/hm2,与传统播种没有显著差异。
[0032] 小麦收获后,当天立即在收获的麦茬地进行玉米免耕机械播种,品种为郑单958,播种密度为75000株/hm2,播种行距为60cm,等行距进行播种,播后经过覆土镇压,播种1天后进行喷灌,播种5天后出苗,田间管理同传统管理相同,9月29日玉米达到生理成熟,在植株上进行籽粒脱水,至11月10日收获,籽粒含水量为24%,产量达到11370kg/hm2,比传统播种增产10.7%,周年产量为20280kg/hm2,比传统模式周年增产6.4%。
[0033] 具体实施例二:效果试验
[0034] 分别将小麦冬寄籽-玉米机收粒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与传统种植模式进行对比试验。
[0035] 传统种植模式的条件为:以2013-2014年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种植模式为例,试验地点在河南新乡中国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2013年10月5日播种冬小麦,品种为矮抗58,播种量为225kg/hm2,2013年10月23日出苗,常规田间管理,2014年6月12日进行收获,收获后进行播种玉米,玉米品种为郑单958,播种密度为60000株/hm2。
[0036] 通过表1可知,实施例一比传统模式产量提高1023.4kg/hm2;产值增加2113.2元/hm2;效益提高了1513.2元/hm2。
[0037] 表1传统模式与实施例一的效益比较表
[0038]
[003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