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笋多雌一雄同步组配杂交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354566.9

文献号 : CN10502818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于继庆厉广辉李书华李霞李保华包艳存牟萌郑红霞

申请人 :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芦笋多雌一雄同步组配杂交法,包括建立组配杂交大棚、建立母本拱棚、栽植母本、栽植父本、控制花期、授粉、收获步骤。所述的建立母本拱棚步骤:在杂交大棚内,建立若干个独立的拱棚,各拱棚之间留有走道。所述的栽植母本步骤:在拱棚内,种植芦笋母本;每拱棚内种植2行母本芦笋,行距1.5 m~1.8 m,株距为1 m~1.3 m,将芦笋母本栽植在沟中心,然后埋土覆盖,埋土厚度为7~8 cm。所述的栽植父本步骤:芦笋父本采用盆栽种植。所述的控制花期步骤:通过温度调节方法控制父本生长,使父母本花期相遇。采用本发明杂交方法,芦笋杂交效率比现有技术高8‑10倍,杂交结实率为86‑90%。

权利要求 :

1.一种芦笋多雌一雄同步组配杂交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组配杂交大棚、建立母本拱棚、栽植母本、栽植父本、控制花期、授粉、收获步骤;

所述的建立母本拱棚步骤:在杂交大棚内,建立若干个独立的拱棚,各拱棚之间留有走道;

所述的栽植母本步骤:在拱棚内,种植芦笋母本;

所述的栽植父本步骤:芦笋父本采用盆栽种植;

所述的授粉步骤:在父母本芦笋开花期,将父本分别放入母本拱棚内;

所述的控制花期步骤:通过温度调节方法控制父本生长,使父母本花期相遇;

所述的温度调节方法:芦笋嫩茎萌发前,将盆栽父本置于调控室内,控制父本地温在10±0.5℃;当母本地温白天达到15℃,晚间达到8℃,日平均母本地温为12±0.5℃时,将父本从调控室移出,与母本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生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笋多雌一雄同步组配杂交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植母本步骤:每拱棚内种植2行母本芦笋,行距1.5 m 1.8 m,株距为1 m 1.3 m,将芦笋母本栽~ ~植在沟中心,然后埋土覆盖,埋土厚度为7 8 cm。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笋多雌一雄同步组配杂交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授粉步骤:父本留4 5条健壮茎,母本留5 6条健壮茎。

~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笋多雌一雄同步组配杂交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获步骤:授粉后65 d-70 d,种子变成深红色即可收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笋多雌一雄同步组配杂交法,其特征在于:杂交结实率为86-90%。

说明书 :

一种芦笋多雌一雄同步组配杂交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植物杂交育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芦笋多雌一雄同步组配杂交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栽培芦笋始于20世纪70年代,芦笋种子主要依赖进口,由于引进的品种大都是劣质越代种,抗病性差,生产的芦笋产量低、品质差,导致种植芦笋经济效益不高,严重制约了我国芦笋产业的发展。为此,我国从80年代初开展了芦笋科研工作,研究芦笋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培育适应我国不同主产区栽培的优良品种。潍坊市农业科学院于1994年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芦笋品种鲁芦笋1号,此后,我国育种家相继培育了二倍体、多倍体、全雄等一系列芦笋品种,逐步实现了种子自给。目前,我国芦笋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一。
[0003] 有性杂交是芦笋重要育种手段之一。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为保证种子纯度,防止混杂,组配杂交时要进行严格隔离。常规方法是雄花与雌花一对一杂交:在雌株花的花瓣尚未展开时,将花枝修剪整理,用玻璃纸袋或硫酸纸袋套袋隔离;待雌花花瓣展开后,摘取正在散粉的雄花,取下纸袋,将雄花在雌蕊柱头上轻轻擦拭,再用纸袋套住授过粉的雌花。雌花花瓣展开后需及时授粉,超过2 d接受花粉的能力明显减弱,结实率会严重下降,因此杂交期间每天要人工授粉两次以上,且由于母本分植,每次授粉只能做一个组合。由于芦笋不断抽发新嫩茎,不断开新花,因此整个杂交期要不断重复:修剪整枝—套袋隔离—摘袋授粉—套袋隔离这一过程。可见,常规套袋组配杂交组合,杂交持续时间较长,费工、费时,工作量大,不易操作,效率低,且影响种子发育,杂交结实率较低,杂交种的发芽率亦较低。因此,有必要改进人工套袋组配杂交方法,采用多雌一雄同步组配杂交法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高芦笋育种效率。
[0004]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芦笋组配杂交效率低;杂交结实率低;杂交得到的种子纯度不够高;种子发芽率低;杂交过程需要大量人工。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芦笋多雌一雄同步组配杂交法,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0006] 1、提高芦笋组配杂交效率,使杂交效率提高8-10倍;
[0007] 2、提高杂交结实率,使结实率为86-90%;
[0008] 3、提高杂交种子纯度,使种子纯度为100%;
[0009] 4、提高杂交种子发芽率,使种子发芽率为95.2-95.8%;
[0010] 5、延长父母本生育年限;
[0011] 6、减少杂交育种过程所需的人工用量。
[0012]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3] 一种芦笋多雌一雄同步组配杂交法,包括建立组配杂交大棚、建立母本拱棚、栽植母本、栽植父本、控制花期、授粉、收获步骤。
[0014] 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5] 所述的建立母本拱棚步骤:在杂交大棚内,建立若干个独立的拱棚,各拱棚之间留有走道。
[0016] 所述的栽植母本步骤:在拱棚内,种植芦笋母本;每拱棚内种植2行母本芦笋,行距1.5 m 1.8 m,株距为1 m 1.3 m,将芦笋母本栽植在沟中心,然后埋土覆盖,埋土厚度为7 8 ~ ~ ~
cm。
[0017] 所述的栽植父本步骤:芦笋父本采用盆栽种植。
[0018] 所述的控制花期步骤:通过温度调节方法控制父本生长,使父母本花期相遇。
[0019] 所述的温度调节方法:芦笋嫩茎萌发前,将盆栽父本置于调控室内,控制父本地温在10±0.5℃;当母本地温白天达到15℃,晚间达到8℃,日平均母本地温为12±0.5℃时,将父本从调控室移出,与母本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生长。
[0020] 所述的授粉步骤:父本留4 5条健壮茎,母本留5 6条健壮茎;在父母本芦笋开花~ ~期,将父本分别放入母本拱棚内。
[0021] 所述的收获步骤:授粉后65 d-70 d,种子变成深红色即可收获。
[0022] 采用本发明杂交方法,芦笋杂交效率比现有技术高8-10倍,杂交结实率为86-90%。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 1、明显提高组配杂交效率,比现有技术提高8-10倍。大棚内设立多个独立的拱棚,不同拱棚间有防虫网隔离,每个拱棚内有多个母本,可一次同步组配多个杂交组合,同时,父本采用盆栽种植,利于移动和更换,丰富了父母本的杂交组配方式,而且,采用蜜蜂封闭式授粉,不受人工限制,大大提高组配杂交效率。
[0025] 2、明显提高结实率,结实率提高到86-90%。通过调节温度调控父本的生长,达到父、母本花期相遇,较传统的父本采笋协调父、母本花期相比,父本花粉活力更强,大大增加花粉育性,杂交过程不影响母本正常生长,杂交种子饱满,大大提高了结实率,套袋杂交结实率仅为45-50%。
[0026] 3、获得的杂交种子纯度达100%。采用本发明组配杂交方法,母本材料可严格隔离,用蜜蜂封闭式授粉,杂交种的纯度可达到100%。
[0027] 4、获得的杂交种发芽率达到95.2-95.8%。采用本发明组配杂交方法,不影响母本正常生长,杂交种子饱满,发芽率比现有技术的杂交种子高7-8个百分点。
[0028] 5、延长父母本生育年限5-8年。对芦笋父母本材料进行大棚避雨栽培,既加强了棚内通风,又能减轻病害,延长父母本生育年限5-8年。
[0029] 6、操作过程方便,节省人工89-92%。采用本发明杂交方法,省去了传统的修剪整枝—套袋隔离—摘袋授粉—套袋隔离等繁琐程序,简化了杂交过程,简便易行,杂交用工量成倍降低。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组配杂交大棚的示意图。
[0031] 图中:1-聚乙烯塑料薄膜,2-防虫网,3-拱棚,4-蜂箱,5-芦笋父本种植盆。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实施例 1 一种芦笋多雌一雄同步组配杂交法
[0033] 步骤1 建立组配杂交大棚
[0034] 大棚覆盖材料为透光率90%以上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大棚两侧的薄膜固定在离地面1.5 m高的位置,便于棚内通风降温。
[0035] 大棚两侧固定有丝径为0.18 mm,网眼大小为32目的白色聚乙烯防虫网,防止大棚内进入昆虫传粉。
[0036] 步骤2 建立母本拱棚
[0037] 在步骤1的杂交大棚内,建立若干个独立的拱棚,拱棚高2 m,宽3.5 m,保证芦笋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各拱棚之间留有1.2 m宽的走道。
[0038] 大棚内设立若干个独立的拱棚,每个拱棚内种植若干个母本材料,可一次性同时组配多个杂交组合,大大提高了芦笋组配杂交效率。
[0039] 步骤3 栽植母本
[0040] 在步骤2的拱棚内,栽植优良的芦笋母本,母本品种为阿波罗,单株编号为阿波罗-1。
[0041] 拱棚内,沿南北行向挖深、宽各50 cm的栽培沟,亩施有机肥4000 5000 kg和氮、~磷、钾各15%的三元复合肥40 50 kg,将肥料和沟土混匀回填,灌水沉实。
~
[0042] 每拱棚内种植2行母本芦笋,行距1.5 m 1.8 m,株距为1 m 1.3 m,将芦笋母本定~ ~植在沟中心,定植后埋土覆盖,埋土厚度为7 8 cm。
~
[0043] 母本开花前,在拱棚上覆盖丝径为0.18 mm,32目的白色聚乙烯防虫网,防虫网四周要压实封严。
[0044] 步骤4 栽植父本
[0045] 芦笋父本采用盆栽种植,芦笋父本种植盆:盆高 1 m,直径为0.6 m。
[0046] 芦笋父本品种为吉内姆,单株编号为吉内姆-3。
[0047] 盆土为沙质壤土,首先按母本材料的施肥量将土、肥混匀,然后装盆,灌水沉实,在盆中心定植芦笋父本,每盆种植一株。
[0048] 步骤5 调控花期
[0049] 芦笋雌株和雄株嫩芽萌发的最低平均地温分别为12℃和10℃,因此雌株的花期较雄株晚10 d左右,通过温度调节方法控制父本生长,使父母本花期相遇。
[0050] 所述的温度调节方法:
[0051] a.早春时,在芦笋嫩茎萌发前,将父本放置于调控室内;
[0052] b.用智能土壤温湿度测定仪,动态测定母本地温,所述母本地温为母本种植区地面下方10 cm处的温度;
[0053] c.调节调控室内的温度,使父本地温维持在10±0.5℃,所述父本地温为父本种植盆内土壤表面下方10 cm处的温度;
[0054] d.当母本地温白天达到15℃,晚间达到8℃,日平均母本地温为12±0.5℃时,将父本从调控室移出,与母本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生长,母本一直正常生长。
[0055] 步骤6 授粉
[0056] 父本留4 5条健壮茎,其余嫩茎及时除掉,以保证植株旺盛生长及提高花粉活力。~
[0057] 母本留5 6条健壮茎,其余嫩茎及时除掉,保证种子整齐饱满。~
[0058] 在父母本芦笋开花期,将父本分别放入母本拱棚内,拱棚内放有蜂箱,通过蜜蜂授粉,授粉期间封严防虫网,以防串粉。
[0059] 步骤7 收获
[0060] 授粉后65 d 70 d,种子变成深红色即可收获,8月底9月初第一批授粉的芦笋即可~采收种子。
[0061] 授粉结束后将父本移出拱棚,下一年又可更换父本,组配杂交组合,按照同样的步骤,进行杂交育种。
[0062] 实施例 2 一种芦笋多雌一雄同步组配杂交法
[0063] 采用实施例1的杂交方法,只改变芦笋父母本的品种,进行实施例2-5的组配杂交;实施例2-5采用的芦笋父母本的品种如下:
[0064] 实施例2:芦笋母本品种为达马斯,单株编号为达马斯-4;
[0065] 芦笋父本品种为荷兰全雄,单株编号为荷兰全雄-8。
[0066] 实施例3:芦笋母本品种为阿特拉斯,单株编号为阿特拉斯-2;
[0067] 芦笋父本品种为西德全雄,单株编号为西德全雄-3。
[0068] 实施例4:芦笋母本品种为格兰德,单株编号为格兰德-6;
[0069] 芦笋父本品种为泽西巨人,单株编号为泽西巨人-9。
[0070] 实施例5:芦笋母本品种为UC115,单株编号为UC115-6;
[0071] 芦笋父本品种为法国全雄,单株编号为法国全雄-4。
[0072] 实施例1-5杂交育种的实验结果见表1:
[0073] 表1 实施例1-5的杂交育种结果
[0074]
[0075] 采用本发明杂交方法,明显提高组配杂交效率,明显提高结实率,节省大量人工,杂交效率提高8-10倍,结实率提高到86-90%,节省人工89-92%,获得的杂交种纯度达100%,种子发芽率达到95.2-95.8%。
[0076] 经试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杂交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0077] 1、采用本发明杂交方法,大棚内设立多个独立的拱棚,每个拱棚内种植若干个母本材料,可一次性同时组配多个杂交组合,大大提高了芦笋组配杂交效率。
[0078] 2、采用本发明杂交方法,通过调节温度调控父本的生长,达到父、母本花期相遇,较传统的父本采笋协调父、母本花期相比,父本花粉活力更强,大大增加花粉育性。
[0079] 3、采用本发明杂交方法,省去了传统的修剪整枝—套袋隔离—摘袋授粉—套袋隔离等繁琐程序,简化了杂交过程,简便易行,杂交用工量成倍降低。
[0080] 4、采用本发明杂交方法,整个授粉过程均在全封闭条件下进行,不用人工操作,避免了常规杂交方法中串粉的发生,保证了杂交种的纯度。
[0081] 5、采用本发明杂交方法,父本采用盆栽种植,利于移动和更换,大大丰富了父母本的杂交组配方式,提高育种效率。
[0082] 6、对芦笋父母本材料进行大棚避雨栽培,同时加强了棚内通风,能减轻病害,延长父母本生育年限。
[0083]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芦笋多雌一雄同步组配杂交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芦笋依靠套袋隔离雌花及人工授粉的杂交方式,大大简化了杂交工作量,整个过程便于操作,不影响母本正常生长,父本移动灵活,花粉育性较强,每个杂交育种棚内可同步组配若干个杂交组合,增加了组配杂交效率,对推动芦笋育种进程有重要意义。
[0084] 以上概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大体特征和主要优点,并结合实例公开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尽管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对上述实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这些等同变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