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食蘸料及其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534016.5

文献号 : CN10502937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雪峰

申请人 : 绍兴俪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食品调味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食蘸料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包括发酵汁和添加汁,所述的发酵汁包括如下组份:高粱、芭蕉芋、青稞、木薯、麸皮以及适量水;所述的添加汁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葱头、姜皮、黄姜、辣椒粉、芝麻粉、山茶油。本发明运用芭蕉芋、青稞和木薯发酵的发酵汁可以细化多糖,水解蛋白质分子,明显提升面食口感和味道,相较于传统的老陈醋优势明显。而且加入特制的添加汁料,增加了面食的香味和口感,根据不同的口味要求,改变添加汁的量,可以获得不同的口感,适合更广泛的食客群体。

权利要求 :

1.一种面食蘸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发酵汁和添加汁,所述的发酵汁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份:高粱35-45份、芭蕉芋15-25份、青稞20-25份、木薯10-15份、麸皮25-30份以及适量水;所述的添加汁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葱头40-50份、姜皮1-3份、黄姜1-3份、辣椒粉16-20份、芝麻粉16-20份、山茶油100-110份;如上所述的发酵汁的制备步骤包括:

(1)将原料按照高粱35-45份、芭蕉芋15-25份、青稞20-25份、木薯10-15份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发酵原料;

(2)将发酵原料在30℃温度下进行浸泡20-30小时;

(3)将浸泡后的发酵原料进行蒸料,直至蒸熟,得到熟料;

(4)将熟料低温酒精发酵,得到发酵物料酒醪;

(5)然后在酒醪中拌入麸皮25-30份经醋酸发酵得到醋醅料,一半醋醅进行熏醅,另一半醋醅进行淋醋,以所得醋液再浸泡熏醅,淋得新醋;

(6)新醋再经夏日伏晒、冬季捞冰的陈酿和浓缩工序制成发酵汁;

步骤(3)中,蒸料时,温度为105 ~ 115℃,时间为35±5min ;

步骤(4)中,将熟料先进行前酵48-72小时,32 ~ 35℃ ;前酵结束后进行后酵,72-96小时,温度为32℃-33℃,前酵过程添加红曲,添加量占发酵原料质量的3-5%,后酵过程添加小曲,添加量占发酵原料质量的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食蘸料,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发酵的步骤依次包括带热、提热、过杓、露底和封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食蘸料,其特征在于步骤(6)制备的发酵汁中加入占重量1%的食盐;所述的发酵汁以酸度计为4.5g/100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食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汁的制备步骤包括:首先将山茶油加热至85-95摄氏度;然后将葱头、姜皮和黄姜研磨至粉末状添入山茶油中,然后用文火继续将山茶油加热至115-125摄氏度时,将辣椒粉装在漏勺内,用汤勺舀油冲辣椒粉;等油全部舀起,再换芝麻粉放在漏勺内,同样舀油冲芝麻粉,此过程中油温维持在120-

125摄氏度之间,待芝麻粉全部冲入油中,即可关火放凉至室温,获得的液体即为本发明所述的添加汁。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面食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蘸料为发酵汁与添加汁按照体积比1-4:1混合。

说明书 :

一种面食蘸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品调味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食蘸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小麦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小麦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之一,它含有淀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家B、卵磷脂、精氨酸及多种酶类。
[0003] 中国人对于饮食的细致程度是世界罕见的,对于面食,在中国几千年传承或改进了繁多的饮食方式,各式各样的方式对于国人食客还是喜欢DIY自己的味道,尤其是北方食客,不喜欢面粉的那股粉腥味,经常会掺伴醋之类的蘸料来掩盖,或者放一些辣椒酱或者芝麻油之类的调味品来曾香,加辣。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改变面食软硬程度,驱除面粉腥味,调节面食口感,增加面香味。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 一种面食蘸料,原料包括发酵汁和添加汁,所述的发酵汁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份:高粱35-45份、芭蕉芋15-25份、青稞20-25份、木薯10-15份、麸皮25-30份以及适量水;所述的添加汁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葱头40-50份、姜皮1-3份、黄姜1-3份、辣椒粉16-20份、芝麻粉16-20份、山茶油100-110份。
[0007] 如上所述的一种面食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汁的制备步骤包括:
[0008] (1)将原料按照高粱35-45份、芭蕉芋15-25份、青稞20-25份、木薯10-15份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发酵原料;
[0009] (2)将发酵原料在30°温度下进行浸泡20-30小时;
[0010] (3)将浸泡后的发酵原料进行蒸料,直至蒸熟,得到熟料;
[0011] (4)将熟料低温酒精发酵,得到发酵物料酒醪;
[0012] (5)然后在酒醪中拌入麸皮25-30份经醋酸发酵得到醋醅料,一半醋醅进行熏醅,另一半醋醅进行淋醋,以所得醋液再浸泡熏醅,淋得新醋;
[0013] (6)新醋再经夏日伏晒、冬季捞冰的陈酿和浓缩工序制成发酵汁;
[0014] 步骤(3)中,蒸料时,温度为105 ~ 115℃,时间为35±5min ;
[0015] 步骤(4)中,将熟料先进行前酵48-72小时,32 ~ 35℃ ;前酵结束后进行后酵,72-96小时,温度为32℃-33℃,前酵过程添加红曲,添加量占发酵原料质量的3-5%,后酵过程添加小曲,添加量占发酵原料质量的1%。
[0016] 进一步的,步骤(5)中,发酵的步骤依次包括带热、提热、过杓、露底和封醅。
[0017] 更进一步的,步骤(6)制备的发酵汁中加入占重量1%的食盐;所述的发酵汁以酸度计为4.5g/100ml。
[0018] 如上所述的添加汁的制备步骤包括:首先将山茶油加热至85-95摄氏度;然后将葱头、姜皮和黄姜研磨至粉末状添入山茶油中,然后用文火继续将山茶油加热至115-125摄氏度时,将辣椒粉装在漏勺内,用汤勺舀油冲花椒粉;等油全部舀起,再换芝麻粉放在漏勺内,同样舀油冲芝麻粉,此过程中油温维持在120-125摄氏度之间,待芝麻粉全部冲入油中,即可关火放凉至室温,获得的液体即为本发明所述的添加汁。
[0019] 优选的,所述的蘸料为发酵汁与添加汁按照体积比1-4:1混合。
[0020]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 本发明运用芭蕉芋、青稞和木薯发酵的发酵汁可以细化多糖,水解蛋白质分子,明显提升面食口感和味道,相较于传统的老陈醋优势明显。而且加入特制的添加汁料,增加了面食的香味和口感,根据不同的口味要求,改变添加汁的量,可以获得不同的口感,适合更广泛的食客群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3] 一种面食蘸料,所述的发酵汁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份:高粱35-45份、芭蕉芋15-25份、青稞20-25份、木薯10-15份、麸皮25-30份以及适量水;所述的添加汁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葱头40-50份、姜皮1-3份、黄姜1-3份、辣椒粉16-20份、芝麻粉16-20份、山茶油100-110份。
[0024] 优选的,所述的发酵汁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份:高粱40份、芭蕉芋20份、青稞22份、木薯12份、麸皮28份以及适量水;所述的添加汁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葱头45份、姜皮2份、黄姜2份、辣椒粉18份、芝麻粉18份、山茶油105份
[0025] 所述的发酵汁的制备步骤包括:
[0026] (1)将原料按照高粱40份、芭蕉芋20份、青稞22份、木薯12份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发酵原料;
[0027] (2)将发酵原料在30°温度下进行浸泡25小时;
[0028] (3)将浸泡后的发酵原料进行蒸料,直至蒸熟,得到熟料;
[0029] (4)将熟料低温酒精发酵,得到发酵物料酒醪;
[0030] (5)然后在酒醪中拌入麸皮28份经醋酸发酵得到醋醅料,一半醋醅进行熏醅,另一半醋醅进行淋醋,以所得醋液再浸泡熏醅,淋得新醋;
[0031] (6)新醋再经夏日伏晒、冬季捞冰的陈酿和浓缩工序制成发酵汁;
[0032] 步骤(3)中,蒸料时,温度为110℃,时间为35±5min ;
[0033] 步骤(4)中,将熟料先进行前酵48-72小时,32 ~ 35℃ ;前酵结束后进行后酵,72-96小时,温度为32℃-33℃,前酵过程添加红曲,添加量占发酵原料质量的3-5%,后酵过程添加小曲,添加量占发酵原料质量的1%。步骤(5)中,发酵的步骤依次包括带热、提热、过杓、露底和封醅。步骤(6)制备的发酵汁中加入占重量1%的食盐;所述的发酵汁以酸度计为
4.5g/100ml。
[0034] 所述的添加汁的制备步骤包括:首先将山茶油加热至90摄氏度;然后将葱头、姜皮和黄姜研磨至粉末状添入山茶油中,然后用文火继续将山茶油加热至120摄氏度时,将辣椒粉装在漏勺内,用汤勺舀油冲花椒粉;等油全部舀起,再换芝麻粉放在漏勺内,同样舀油冲芝麻粉,此过程中油温维持在120-125摄氏度之间,待芝麻粉全部冲入油中,即可关火放凉至室温,获得的液体即为本发明所述的添加汁。
[0035] 根据个人口味爱好,将发酵汁与添加汁按照体积比1-4:1混合配成本发明所述的面食蘸料。
[0036]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