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智能装置配置方案和虚端子的审核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401915.8

文献号 : CN10504599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松黄晓明吴俊陆承宇楼伯良杨涛阮黎翔丁峰方芳孙文文吴栋萁柯人观蔡耀红汪冬辉罗华峰张涛丁希亮陈鑫高秀荣刘书昌张旭丰张秀成马广廉

申请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容弗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智能装置配置方案和虚端子的审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础模型定义,定义工程模板描述用到的模型类;所述模型类包括:智能装置类、输入虚端子类、输出虚端子类、输入虚端子集类、输出虚端子集类、虚拟二次回路类、虚拟二次回路组类、间隔类或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类;应用模型类,结合电力行业的相关标准规程规范和典型设计规范要求定义各类工程模板,具体包括定义标准智能装置模板、定义间隔类型模板和定义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利用各类工程模板对SCD文件进行审核。本发明在变电站工程施工设计完成后即可提早检查出各种文件错误,保证智能变电站设计审查的效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智能变电站智能装置配置方案和虚端子的审核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基础模型定义:依据智能变电站中一次系统与二次系统之间的关系,定义工程模板描述用到的模型类;所述模型类包括:智能装置类、输入虚端子类、输出虚端子类、输入虚端子集类、输出虚端子集类、虚拟二次回路类、虚拟二次回路组类、间隔类和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类;

步骤(2):应用步骤(1)的模型类,结合电力行业的《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备——110(66)~750k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要求定义各类工程模板,具体包括定义标准智能装置模板、定义间隔类型模板和定义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

步骤(3):利用步骤(2)的各类工程模板对SCD文件进行审核:智能装置配置方案审核;

智能装置输入虚端子、输出虚端子审核;

所述智能装置配置方案审核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a):基于IEC61850标准和Q/GDW1396-2012《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规范内对SCD文件的语法定义,解析被审核的SCD,得到SCD文件中定义的变电站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间隔个数及类型、间隔内智能装置列表;

步骤(3-1b):根据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确定审核时适用的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

步骤(3-1c):依次检查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中定义的间隔类型与SCD文件中描述的间隔个数及类型是否一致,一致的判断方法是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中定义的每一种间隔类型在SCD文件中至少有一个实例;

步骤(3-1d):依次检查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中定义的每个间隔类型内智能装置的定义是否与SCD文件中的描述一致,一致的判断方法是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中定义的相应间隔类型中智能装置的类型与个数与SCD文件的描述的类型相同,个数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变电站智能装置配置方案和虚端子的审核方法,其特征是,依据智能变电站中一次系统与二次系统之间的关系是指:二次系统是对一次系统进行保护、控制、测量、计量、监视的,所以一次系统的物理特性直接确定二次系统的物理特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变电站智能装置配置方案和虚端子的审核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一次系统的物理特性包括:变电站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和间隔类型,所述二次系统的物理特性包括:智能装置的配置方式、装置的功能类型、虚端子和虚拟二次回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变电站智能装置配置方案和虚端子的审核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定义标准智能装置模板包括如下步骤:结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备——110(66)~750k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按照步骤(1)中定义的智能装置类,步骤(2a-1):定义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各种主接线方式下、不同间隔类型用到的各种智能装置模板;

步骤(2a-2):每个智能装置模板都定义输入虚端子集;

步骤(2a-3):每个智能装置模板都定义输出虚端子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变电站智能装置配置方案和虚端子的审核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定义间隔类型模板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b-1):针对各种一次设备间隔对智能装置的功能需求,定义各种通用的间隔类型模板;

步骤(2b-2):每个间隔类型模板都定义间隔中包括的智能装置及其类型;

步骤(2b-3):智能装置类型要与标准智能装置模板一一对应;

步骤(2b-4):定义间隔类型模板内每个智能装置与间隔类型模板内其他智能装置之间的虚拟二次回路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变电站智能装置配置方案和虚端子的审核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定义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的步骤为:步骤(2c-1):结合变电站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两个因素,逐一定义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

步骤(2c-2):每个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都定义该设计方案规则模板包含的所有间隔类型;

步骤(2c-3):每个间隔类型都与间隔类型模板一一对应,即间隔内智能装置之间的虚拟二次回路组与间隔类型模板定义一致;

步骤(2c-4):定义每个间隔类型内每个智能装置与间隔内其他智能装置之间的虚拟二次回路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变电站智能装置配置方案和虚端子的审核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智能装置输入虚端子、输出虚端子审核的步骤为:步骤(3-2a):基于IEC61850标准和Q/GDW1396-2012《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规范内对SCD文件的语法定义,解析被审核的SCD,得到SCD文件中定义的变电站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间隔个数及类型、间隔内智能装置列表、智能装置输入虚端子、智能装置输出虚端子信息,每个智能装置的装置功能类型、保护类型、保护基础型号代码,保护选配功能代码;

步骤(3-2b):针对每个智能装置,基于其变电站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间隔类型、装置功能类型、保护类型、保护基础型号代码、保护选配功能代码属性确定审核用的标准智能装置模板;

步骤(3-2c):针对每个智能装置审核SCD文件中的智能装置的描述与标准智能装置模板的一致性;

步骤(3-2d):循环审核SCD文件中所有的智能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变电站智能装置配置方案和虚端子的审核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2c)的一致性的判断标准有:(3-2c-a):SCD文件中描述的智能装置的输入虚端子集中输入虚端子的个数及每个输入虚端子名是否与标准智能装置模板中的个数相等,名称相同;

(3-2c-b):SCD文件中描述的智能装置的输出虚端子集中输出虚端子的个数及每个输出虚端子名是否与标准智能装置模板中的个数相等,名称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变电站智能装置配置方案和虚端子的审核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智能装置类,属性有:模板名称、变电站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间隔类型、装置功能类型、保护类型、保护基础型号代码、保护选配功能代码;

所述输入虚端子类,属性有:虚端子编号、虚端子名,输入虚端子与输入虚端子所在装置产生关联;

所述输出虚端子类,属性有:输出虚端子编号、输出虚端子名,输出虚端子与输出虚端子所在装置产生关联;

所述输入虚端子集类,与所在装置、集合内的虚端子产生关联;每个智能装置都有且只有一个输入虚端子集;

所述输出虚端子集类,与所在装置、集合内的虚端子产生关联,每个智能装置都有且只有一个输出虚端子集;

所述虚拟二次回路类,二次回路即智能装置输入输出虚端子的关联关系,每一条二次回路包括输出虚端子和输入虚端子两个属性;

所述虚拟二次回路组类,虚拟二次回路组指的是变电站内两个需要通信的智能装置之间虚拟二次回路的集合,与虚拟二次回路的两端装置产生关联;

所述间隔类,属性有间隔名称、间隔类型,与间隔内的智能装置产生关联;

所述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类,属性有:规则名称、变电站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关联有间隔类型、每类间隔内装置、所有装置之间的虚拟二次回路组。

说明书 :

智能变电站智能装置配置方案和虚端子的审核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智能装置配置方案和虚端子的审核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智能变电站(包括数字化变电站)利用最新的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与常规变电站相比,其结构和形态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常规变电站中,装置之间信息通信使用电缆实现的,端子之间的回路信息是通过设计图纸来描述的,而在智能变电站中,遵循IEC61850标准智能变电站中的信息通信是通过网络信号实现的,端子之间的回路信息用符合SCL语义和语法描述的SCD文件来描述。为了使专业人员能够理解,国内目前抽象出虚端子的概念来对应常规变电站的实端子。
[0003] 目前国内的SCD文档基本上都是工程设计人员或调试人员基于虚端子语义,将输入虚端子与输出虚端子进行一一关联,形成虚拟二次回路,且将虚拟二次回路写入SCD文档,每个具体的变电站工程都需要重新做一遍,导致每个变电站的回路配置工作量很大,且复用性差。而每个智能变电站的虚回路数量非常大,达到几百几千条,目前对这些回路的审核都是通过现场调试试验逐一验证的,而由于SCD文件中回路错误导致工程调试现场重复调试工作量非常大,如果能够基于业务在工程现场调试之前,对SCD中的智能装置配置方案、装置虚端子进行正确性审核,将大大提高工程现场的调试效率。
[0004] 随着智能变电站在国内建设的推进,装置标准化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行业内相继发布“四统一”、“六统一”等技术规范和标准,这为通过计算机等信息化技术实现基于业务规则的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进行检测提供了可能。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变电站智能装置配置方案和虚端子的审核方法,它具有在变电站工程施工设计完成后即可提早检查出各种文件错误,保证智能变电站设计审查的效率的优点。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智能变电站智能装置配置方案和虚端子的审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 步骤(1):基础模型定义:依据智能变电站中一次系统与二次系统之间的关系,定义工程模板描述用到的模型类;所述模型类包括:智能装置类、输入虚端子类、输出虚端子类、输入虚端子集类、输出虚端子集类、虚拟二次回路类、虚拟二次回路组类、间隔类和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类;
[0009] 步骤(2):应用步骤(1)的模型类,结合电力行业的《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备——110(66)~750k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要求定义各类工程模板,具体包括定义标准智能装置模板、定义间隔类型模板和定义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
[0010] 步骤(3):利用步骤(2)的各类工程模板对SCD文件进行审核:智能装置配置方案审核;智能装置输入虚端子、输出虚端子审核。
[0011] 所述智能装置类,属性有:模板名称、变电站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间隔类型、装置功能类型、保护类型、保护基础型号代码、保护选配功能代码;
[0012] 所述输入虚端子类,属性有:虚端子编号、虚端子名,输入虚端子与输入虚端子所在装置产生关联;
[0013] 所述输出虚端子类,属性有:输出虚端子编号、输出虚端子名,输出虚端子与输出虚端子所在装置产生关联;
[0014] 所述输入虚端子集类,与所在装置、集合内的虚端子产生关联;每个智能装置都有且只有一个输入虚端子集;
[0015] 所述输出虚端子集类,与所在装置、集合内的虚端子产生关联,每个智能装置都有且只有一个输出虚端子集;
[0016] 所述虚拟二次回路类,二次回路即智能装置输入输出虚端子的关联关系,每一条二次回路包括输出虚端子和输入虚端子两个属性;
[0017] 所述虚拟二次回路组类,虚拟二次回路组指的是变电站内两个需要通信的智能装置之间虚拟二次回路的集合,与虚拟二次回路的两端装置产生关联;
[0018] 所述间隔类,属性有间隔名称、间隔类型,与间隔内的智能装置产生关联;
[0019] 所述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类,属性有:规则名称、变电站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关联有间隔类型、每类间隔内装置、所有装置之间的虚拟二次回路组。
[0020] 依据智能变电站中一次系统与二次系统之间的关系是指:二次系统是对一次系统进行保护、控制、测量、计量、监视的,所以一次系统的物理特性直接确定二次系统的物理特性。
[0021] 所述一次系统的物理特性包括:变电站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和间隔类型,[0022] 所述二次系统的物理特性包括:智能装置的配置方式、装置的功能类型、虚端子和虚拟二次回路。
[0023] 所述步骤(2)中定义标准智能装置模板包括如下步骤:
[0024] 结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备——110(66)~750k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按照步骤(1)中定义的智能装置类,
[0025] 步骤(2a-1):定义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各种主接线方式下、不同间隔类型用到的各种智能装置模板;
[0026] 步骤(2a-2):每个智能装置模板都定义输入虚端子集;
[0027] 步骤(2a-3):每个智能装置模板都定义输出虚端子集。
[0028] 所述步骤(2)中定义间隔类型模板包括如下步骤:
[0029] 步骤(2b-1):针对各种一次设备间隔对智能装置的功能需求,定义各种通用的间隔类型模板;
[0030] 步骤(2b-2):每个间隔类型模板都定义间隔中包括的智能装置及其类型;
[0031] 步骤(2b-3):智能装置类型要与标准智能装置模板一一对应;
[0032] 步骤(2b-4):定义间隔类型模板内每个智能装置与间隔类型模板内其他智能装置之间的虚拟二次回路组。
[0033] 所述步骤(2)中定义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的步骤为:
[0034] 步骤(2c-1):结合变电站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两个因素,逐一定义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
[0035] 步骤(2c-2):每个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都定义该设计方案规则模板包含的所有间隔类型;
[0036] 步骤(2c-3):每个间隔类型都与间隔类型模板一一对应,即间隔内智能装置之间的虚拟二次回路组与间隔类型模板定义一致;
[0037] 步骤(2c-4):定义每个间隔类型内每个智能装置与其他间隔内智能装置之间的虚拟二次回路组。
[0038] 所述智能装置配置方案审核包括如下步骤:
[0039] 步骤(3-1a):基于IEC61850标准和Q/GDW1396-2012《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规范内对SCD文件的语法定义,解析被审核的SCD,得到SCD文件中定义的变电站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间隔个数及类型、间隔内智能装置列表。
[0040] 步骤(3-1b):根据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确定审核时适用的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
[0041] 步骤(3-1c):依次检查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中定义的间隔类型与SCD文件中描述的间隔个数及类型是否一致,一致的判断方法是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中定义的每一种间隔类型在SCD文件中至少有一个实例;
[0042] 步骤(3-1d):依次检查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中定义的每个间隔类型内智能装置的定义是否与SCD文件中的描述一致,一致的判断方法是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中定义的相应间隔类型中智能装置的类型与个数与SCD文件的描述的类型相同,个数相等。
[0043] 所述智能装置输入虚端子、输出虚端子审核的步骤为:
[0044] 步骤(3-2a):基于IEC61850标准和Q/GDW1396-2012《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规范内对SCD文件的语法定义,解析被审核的SCD,得到SCD文件中定义的变电站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间隔个数及类型、间隔内智能装置列表、智能装置输入虚端子、智能装置输出虚端子信息,每个智能装置的装置功能类型、保护类型、保护基础型号代码,保护选配功能代码;
[0045] 步骤(3-2b):针对每个智能装置,基于其变电站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间隔类型、装置功能类型、保护类型、保护基础型号代码、保护选配功能代码属性确定审核用的标准智能装置模板;
[0046] 步骤(3-2c):针对每个智能装置审核SCD文件中的智能装置的描述与标准智能装置模板的一致性;
[0047] 步骤(3-2d):循环审核SCD文件中所有的智能装置。
[0048] 所述步骤(3-2c)的一致性的判断标准有:
[0049] (3-2c-a):SCD文件中描述的智能装置的输入虚端子集中输入虚端子的个数及每个输入虚端子名是否与标准智能装置模板中的个数相等,名称相同;
[0050] (3-2c-b):SCD文件中描述的智能装置的输出虚端子集中输出虚端子的个数及每个输出虚端子名是否与标准智能装置模板中的个数相等,名称相同。
[005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52] 本发明公开了的基于业务规则的SCD文件审核方法,该方法基于行业内装置标准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及“四统一”、“六统一”等技术规范和标准,定义了业务规则的模型,基于业务规则的基础模型定义标准智能装置模板、间隔类型模板、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等工程模板,应用模板对SCD文件中的智能装置配置方案、智能装置输入输出虚端子进行自动化的审核,在变电站工程施工设计完成后即可提早检查出各种文件错误,保证了智能变电站设计审查的效率,是智能变电站设计审查的有效办法,可大大提高智能变电站设计、调试周期。

附图说明

[0053]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流程图;
[0054] 图2为本发明的步骤(2)的流程图;
[0055] 图3为本发明的步骤(3)的智能装置配置方案审核流程图;
[0056] 图4为本发明的步骤(3)的智能装置输入虚端子、输出虚端子审核流程图;
[0057] 图5为本发明的步骤(3)的智能装置间的虚拟二次回路审核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8]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59]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变电站智能装置配置方案和虚端子的审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基础模型定义,定义工程模板描述用到的模型类;所述模型类包括:智能装置类、输入虚端子类、输出虚端子类、输入虚端子集类、输出虚端子集类、虚拟二次回路类、虚拟二次回路组类、间隔类和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类;
[0060] 步骤(2):应用步骤(1)的模型类,结合电力行业的相关标准规程规范和典型设计规范要求定义各类工程模板,具体包括定义标准智能装置模板、定义间隔类型模板和定义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
[0061] 步骤(3):利用步骤(2)的各类工程模板对SCD文件进行审核。
[0062] 所述智能装置类,属性有:模板名称、变电站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间隔类型、装置功能类型、保护类型、保护基础型号代码、保护选配功能代码;
[0063] 所述输入虚端子类,属性有:虚端子编号、虚端子名,输入虚端子与输入虚端子所在装置产生关联;
[0064] 所述输出虚端子类,属性有:输出虚端子编号、输出虚端子名,输出虚端子与输出虚端子所在装置产生关联;
[0065] 所述输入虚端子集类,与所在装置、集合内的虚端子产生关联;每个智能装置都有且只有一个输入虚端子集;
[0066] 所述输出虚端子集类,与所在装置、集合内的虚端子产生关联,每个智能装置都有且只有一个输出虚端子集;
[0067] 所述虚拟二次回路类,二次回路即智能装置输入输出虚端子的关联关系,每一条二次回路包括输出虚端子和输入虚端子两个属性;
[0068] 所述虚拟二次回路组类,虚拟二次回路组指的是变电站内两个需要通信的智能装置之间虚拟二次回路的集合,与虚拟二次回路的两端装置产生关联;
[0069] 所述间隔类,属性有间隔名称、间隔类型,与间隔内的智能装置产生关联;
[0070] 所述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类,属性有:规则名称、变电站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关联有间隔类型、每类间隔内装置、所有装置之间的虚拟二次回路组。
[0071] 如图2所示,所述步骤(2)中定义标准智能装置模板包括如下步骤:
[0072] 结合通用设备规范,按照步骤(1)中定义的智能装置类,
[0073] 步骤(2a-1):定义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各种主接线方式下、不同间隔类型用到的各种智能装置模板;
[0074] 步骤(2a-2):每个智能装置模板都定义输入虚端子集;
[0075] 步骤(2a-3):每个智能装置模板都定义输出虚端子集。
[0076] 1.标准智能装置模板举例
[0077] a)表1 模板属性
[0078]
[0079] 注:当智能装置的“装置干类型”不等于“继电保护”时,“保护类型”、“保护基础型号代码”、“保护选配功能代码”取值“NULL”
[0080] b)表2 标准智能装置模板2-LP-DIF-20输入输出端子集
[0081]
[0082]
[0083]
[0084] 表3 标准智能装置模板N-MU-20-L输入输出端子集
[0085]
[0086]
[0087]
[0088] 表4 标准智能装置模板N-BP-20输入输出端子集
[0089]
[0090]
[0091]
[0092]
[0093]
[0094]
[0095]
[0096]
[0097] 所述步骤(2)中定义间隔类型模板包括如下步骤:
[0098] 步骤(2b-1):针对各种一次设备间隔对智能装置的功能需求,定义各种通用的间隔类型模板;步骤(2b-2):每个间隔类型模板都定义间隔中包括的智能装置及其类型;
[0099] 步骤(2b-3):智能装置类型要与标准智能装置模板一一对应;
[0100] 步骤(2b-4):定义间隔类型模板内每个智能装置与间隔类型模板内其他智能装置之间的虚拟二次回路组。
[0101] 2.间隔类型模板举例
[0102] a)间隔类型属性
[0103] 表5 间隔类型例1
[0104]间隔名称 220-L
间隔类型 线路间隔
[0105] 表6 间隔内装置列表如下:
[0106]装置名称 对应标准智能装置模板
线路保护装置 2-LP-DIF-20
线路合并单元 N-MU-20-L
线路智能终端 N-IT-CB-3P
[0107] 表7 间隔类型例2
[0108]间隔名称 220-B
间隔类型 母线间隔
[0109] 表8 间隔内装置列表如下:
[0110]装置名称 对应标准智能装置模板
母线保护装置 N-BP-20
母线合并单元 N-MU-20-B
[0111] a)表9 线路间隔内虚拟二次回路组举例
[0112]
[0113]
[0114] 所述步骤(2)中定义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的步骤为:
[0115] 步骤(2c-1):结合变电站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两个因素,逐一定义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
[0116] 步骤(2c-2):每个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都定义该设计方案规则模板包含的所有间隔类型;
[0117] 步骤(2c-3):每个间隔类型都与间隔类型模板一一对应,即间隔内智能装置之间的虚拟二次回路组与间隔类型模板定义一致;
[0118] 步骤(2c-4):定义每个间隔类型内每个智能装置与其他间隔内智能装置之间的虚拟二次回路组。
[0119] 3.表10 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举例
[0120]
[0121] 此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包括的间隔如下:
[0122]间隔类型模板名称 间隔类型
220-L 线路间隔
110-L 线路间隔
[0123]220-B 母线间隔
110-B 母线间隔
[0124] 表11 间隔间回路举例;
[0125]
[0126] 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0127] 步骤(3-1):智能装置配置方案审核;
[0128] 步骤(3-2):智能装置输入虚端子、输出虚端子审核;
[0129] 步骤(3-3):智能装置间的虚拟二次回路审核。
[0130] 如图3所示,所述步骤(3-1)包括如下步骤:
[0131] 步骤(3-1a):基于IEC61850标准和Q/GDW1396-2012《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规范内对SCD文件的语法定义,解析被审核的SCD,得到SCD文件中定义的变电站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间隔个数及类型、间隔内智能装置列表。
[0132] 步骤(3-1b):根据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确定审核时适用的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
[0133] 步骤(3-1c):依次检查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中定义的间隔类型与SCD文件中描述的间隔个数及类型是否一致,一致的判断方法是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中定义的每一种间隔类型在SCD文件中至少有一个实例;
[0134] 步骤(3-1d):依次检查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中定义的每个间隔类型内智能装置的定义是否与SCD文件中的描述一致,一致的判断方法是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中定义的相应间隔类型中智能装置的类型与个数与SCD文件的描述的类型相同,个数相等。
[0135] 如图4所示,所述步骤(3-2)的步骤为:
[0136] 步骤(3-2a):基于IEC61850标准和Q/GDW1396-2012《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规范内对SCD文件的语法定义,解析被审核的SCD,得到SCD文件中定义的变电站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间隔个数及类型、间隔内智能装置列表、智能装置输入虚端子、智能装置输出虚端子信息,每个智能装置的装置功能类型、保护类型、保护基础型号代码,保护选配功能代码;
[0137] 步骤(3-2b):针对每个智能装置,基于其变电站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间隔类型、装置功能类型、保护类型、保护基础型号代码、保护选配功能代码属性确定审核用的标准智能装置模板;
[0138] 步骤(3-2c):针对每个智能装置审核SCD文件中的智能装置的描述与标准智能装置模板的一致性,是否一致的判断标准有:
[0139] (3-2c-a):SCD文件中描述的智能装置的输入虚端子集中输入虚端子的个数及每个输入虚端子名是否与标准智能装置模板中的个数相等,名称相同;
[0140] (3-2c-b):SCD文件中描述的智能装置的输出虚端子集中输出虚端子的个数及每个输出虚端子名是否与标准智能装置模板中的个数相等,名称相同;
[0141] 步骤(3-2d):循环审核SCD文件中所有的智能装置。
[0142] 如图5所示,所述步骤(3-3)包括如下步骤:
[0143] 步骤(3-3a):基于IEC61850标准和Q/GDW1396-2012《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规范内对SCD文件的语法定义,解析被审核的SCD,得到SCD文件中定义的变电站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间隔个数及类型、间隔内智能装置列表、智能装置之间的虚拟二次回路组。
[0144] 步骤(3-3b):根据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一次主接线方式,确定审核时适用的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
[0145] 步骤(3-3c):依次对每个智能装置与其他智能装置之间的虚拟二次回路组进行审核,审核项包括:
[0146] 步骤(3-3c-a):间隔内虚拟二次回路审核:
[0147] 根据智能装置所在间隔确定间隔类型模板,检查该智能装置与间隔内其他智能装置之间的虚拟二次回路组是否与SCD文件中描述的一致,一致的判断方法是虚拟信号回路组内回路个数相等,每条回路的输入虚端子与输出虚端子名称都分别相同。
[0148] 步骤(3-3c-b):间隔间虚拟二次回路审核:
[0149] 根据选定的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检查该智能装置与其他间隔内智能装置之间的虚拟二次回路组是否与SCD文件中描述的一致,一致的判断方法是虚拟信号回路组内回路个数相等,每条回路的输入虚端子与输出虚端子名称都分别相同。
[0150]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