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栽培白蜡伞的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465397.6

文献号 : CN10505254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贾富海

申请人 : 贾富海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栽培白蜡伞的方法。白蜡伞微量元素含量高,为此被列为菌中之极品。本发明利用野外采集到的白蜡伞子实体,通过合理配置一级、二级、三级菌种培养配方,控制菌类培养过程中营养、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环境、酸碱度等因素,实现了白蜡伞菌种人工栽培,具有较高的栽培效率,同时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权利要求 :

1.一种人工栽培白蜡伞的方法,包括:

S1.采集白蜡伞子实体;

S2.除去子实体表面杂物,用75%酒精表面消毒,取5mm×3mm×3mm菌组织移接到母种斜面试管培养基上,5~36℃恒温培养,15~18天,得到一级菌种;

所述母种试管斜面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克、麦芽糖2克、葡萄糖2克、硫酸镁0.5克、硫酸钙0.5克、磷酸二氢钾0.25克、琼脂20克,或麦芽浸膏30克、磷酸二氢钾8克、碳酸钾6克、琼脂25克,加蒸馏水1000ml,调节pH至6.5~7.5;

S3.二级菌种培养:将燕麦粒,杂木屑,用水浸泡12小时后,烘干,蒸30min后,降温至15~20℃,加蔗糖,麸皮,各物料质量配比为燕麦粒96%,蔗糖1%,麸皮1%,杂木屑2%,调节pH值7.5~8.5,加水至含水量达到总质量的50~70%;搅拌均匀,装瓶灭菌,采用1.5Kg/cm2,121℃的高压灭菌方式,灭菌3小时,降温至30℃,接入一级菌种;培养温度为5~36℃,养菌时间20~30天,得到二级菌种;

S4.三级菌种培养,包括步骤:

S41.培养料的配方质量比例为杂木屑60~70%,麦麸10~15%,碳酸钙2~3%,白糖1~3%,过磷酸钙1~3%,棉籽壳20~26%,调节pH值至7.5~8.5;

S42.将培养料装袋,所用培养袋为17cm×33cm聚丙烯塑料袋,袋口密封,调节袋内含水量至50~70%;

S43.灭菌:装好袋后装锅灭菌;

S44.将步骤S3中生成的二级菌种接入培养料,培养温度为5~36℃,养菌时间30~40天,得到三级菌种;

S5.白蜡伞采用袋栽方式培养,包括步骤:

S51.培养料的配方质量比例为杂木屑60~70%,麦麸10~15%,碳酸钙2~3%,白糖1~3%,过磷酸钙1~3%,棉籽壳26~30%,调节pH值至7.5~8.5;

S52.培养料装袋,将三级菌种与培养料混合装袋,每袋三级菌种分装到10~12袋培养料中,所用培养袋为55cm×18cm聚丙烯塑料袋,袋口密封,调节袋内含水量至50~70%;

S53.灭菌:装好袋后装锅灭菌;

S54.接种:接种采用的是步骤S3培养出的二级菌种;当袋中料温冷却到30℃以下时,开始接种,每袋接种10~13g菌种;

S6.养菌:接种后养菌50~60天,培养温度为5~36℃;

S7.出菇:白蜡伞菌种生理成熟后,除去袋口覆盖物;控制空气相对湿度70~95%,温度

20~25℃,散射光照,每天两次、每次1~2小时通风换气,6~8天培养料表面形成菇蕾;

S8.采收:在无菌环境中,将子实体从袋中取出,获得第一茬菇;向菌袋内喷25ml水,将袋口密封,控制空气相对湿度70~95%,温度20~25℃,15~30天收二茬菇;每袋可收3~4茬菇,整个生长期60~70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人工栽培白蜡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S3、S44或S6任意一步中,所述培养温度为20~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人工栽培白蜡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S3、S44或S6任意一步中,所述培养温度为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人工栽培白蜡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或S8中,所述空气相对湿度85~9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人工栽培白蜡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3或S53所述灭菌方法可采用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常压灭菌为100℃,保持15小时;高压灭菌方法为1.5Kg/cm2,121℃的压力,保持2~3小时。

说明书 :

一种人工栽培白蜡伞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栽培白蜡伞的方法。白蜡伞微量元素含量高,为此被列为菌中之极品。本发明实现了白蜡伞菌种人工栽培,具有较高的栽培效率,同时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背景技术

[0002] 由北京科学出版社《中国覃菌》中符67页记载了白蜡伞,中文别名,象牙白蜡伞;拉丁文学名为Hygrophoruseburnesus(Bull.)Fr.,;日文名,白粘傘茸;英文名为whitewaxycap,ivorywaxycap。白蜡伞实体较小,白色,菌盖直径2~8CM,扁半球形至平展,白色,带黄色或带粉红色,光滑。菌肉色。菌褶近延生,稀,菌柄长5~13CM,粗0.3~1.5CM,近粒形,下部渐徊,光滑,顶部有鳞片,孢子有色,光滑,椭圆形,6~9.5x3~5um。阔叶林或混交林中地上群生或丛生,分布云南,香港,广西,广东,台湾,辽宁等地。
[0003] 白蜡伞,性平味甘,有利五脏,助消化,据分析,白蜡伞富含多肽,多糖和酰胺等高分子化合物,尤其是其它食用菌不含或含量极少的生物有机锗和生物有机硒的含量极高它还是具有抗癌作用。白蜡伞肉嫩味美,自身即作为山珍列入名贵菜肴,更是上好的食用菌茶,其营养极其丰富综上所述,可见它们被誉为“食品的顶峰”当之无愧。
[0004] 从现代营养学的观点看,人类单单素食是不行的,过多的荤食也有副作用,应当增加“菌食”。“素食”,“荤食”,“菌食”相结合,才能获得全面营养。可见发展食用菌,尤其是白蜡伞,的确能该改善我国的膳食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白蜡伞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我国很早就有利用菌类治病的记载,古代医学家多次在典籍中指出,常食某此菇类能“益智开心”,“强筋骨好颜色”,甚至“益气不饥,延寿轻身”。随着医学的进步,这些奇妙功能逐步得到证实,白蜡伞的功能尤其显著。
[0005] 问题在于,白蜡伞对生长条件要求较高,温度湿度的稍微变化或差异均会导致白蜡伞栽培不成功。因此如何利用野外提取的白蜡伞菌种实现人工栽培,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如何利用已驯化的白蜡伞继续人工栽培,以及如何提高栽培效率,实现人们食用或使用目的,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栽培白蜡伞的方法。
[0007] 白蜡伞生长过程中具有如下生物学物性:
[0008] (1)营养:白蜡伞生长需要的碳源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蔗糖等;氮源有蛋白质,有机态氨;微量元素有锗,硒,钙,镁,铁,锌维生素等添加到培养基中;
[0009] (2)温度: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20~30℃。最适温度25℃左右,超过36℃或低于5℃,生长停止,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20~25℃;
[0010] (3)湿度:菌丝生长需要培养料含水量为50~70%;子实体生长需要的空气相对湿度85%~95%,低于70%子实体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
[0011] (4)光照:白蜡伞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子实体形成需足够的散射光;
[0012] (5)空气:每天通风1~2次,每次一小时,通风时防止室外风直接吹到菇体上。
[0013]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4] 1.一种人工栽培白蜡伞的方法,包括:
[0015] S1.采集白蜡伞子实体;
[0016] S2.除去子实体表面杂物,用75%酒精表面消毒,取5mm×3mm×3mm菌组织移接到母种斜面试管培养基上,5~36℃恒温培养,15~18天,得到一级菌种;所述母种试管斜面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克,麦芽糖2克,葡萄糖2克,硫酸镁0.5克,硫酸钙0.5克,磷酸二氢钾0.25克,琼脂20克,蒸馏水1000ml,调节pH值6.5~7.5;
[0017] 上述母种试管斜面培养基配方还可以为麦芽浸膏30克,磷酸二氢钾8克,碳酸钾6克,琼脂25克,蒸馏水1000ml,调节pH至6.5~7.5。
[0018] S3.二级菌种培养:将燕麦粒,杂木屑,用水浸泡12小时后,烘干,蒸30min 后,降温至15~20℃,加蔗糖,麸皮,各物料质量配比为燕麦粒96%,蔗糖1%,麸皮1%,杂木屑2%,调节pH值7.5~8.5,加水至含水量达到总质量的50~70%;搅拌均匀,装瓶灭菌,采用1.5Kg/cm2,121℃的高压灭菌方式,灭菌3小时,降温至30℃,接入一级菌种;培养温度为5~
36℃,养菌时间20~30天,得到二级菌种;
[0019] S4.三级菌种培养,包括步骤:
[0020] S41.培养料的配方质量比例为杂木屑60~70%,麦麸10~15%,碳酸钙 2~3%,白糖1~3%,过磷酸钙1~3%,棉籽壳20~26%,调节pH值至7.5~8.5;
[0021] S42.将培养料装袋,所用培养袋为17cm×33cm聚丙烯塑料袋,袋口密封,调节袋内含水量至50~70%;
[0022] S43.灭菌:装好袋后装锅灭菌;
[0023] S44.将步骤S3中生成的二级菌种接入培养料,培养温度为5~36℃,养菌时间30~40天,得到三级菌种;
[0024] S5.白蜡伞采用袋栽方式培养,包括步骤:
[0025] S51.培养料的配方质量比例为杂木屑60~70%,麦麸10~15%,碳酸钙 2~3%,白糖1~3%,过磷酸钙1~3%,棉籽壳26~30%,调节pH值至7.5~8.5;
[0026] S52.培养料装袋,将三级菌种与培养料混合装袋,每袋三级菌种分装到10~12袋培养料中,所用培养袋为55cm×18cm聚丙烯塑料袋,袋口密封,调节袋内含水量至50~70%;
[0027] S53.灭菌:装好袋后装锅灭菌;
[0028] S54.接种:接种采用的是步骤S3培养出的二级菌种;当袋中料温冷却到30℃以下时,开始接种,每袋接种10~13g菌种;
[0029] S6.养菌:接种后养菌50~60天,培养温度为5~36℃;
[0030] S7.出菇:白蜡伞菌种生理成熟后,除去袋口覆盖物;控制空气相对湿度 70~95%,温度20~25℃,散射光照,每天两次、每次1~2小时通风换气,6~8 天培养料表面形成菇蕾;
[0031] S8.采收:在无菌环境中,将子实体从袋中取出,获得第一茬菇;向菌袋内喷25ml水,将袋口密封,控制空气相对湿度70~95%,温度20~25℃,15~30天收二茬菇;每袋可收3~4茬菇,整个生长期60~70天。
[0032] 优选方式下,步骤S2、S3、S44或S6任意一步中,所述培养温度为20~30℃。
[0033] 最优方式下,步骤S2、S3、S44或S6任意一步中,所述培养温度为25℃。
[0034] 优选方式下,步骤S7或S8中,所述空气相对湿度85~95%。
[0035] 优选方式下,步骤S43或S53所述灭菌方法可采用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常压灭菌为100℃,保持15小时;高压灭菌方法为1.5Kg/cm2,121℃的压力,保持2~3小时。
[0036] 目前,白蜡伞鲜品在市场上售价为每公斤240元,由于白蜡伞微量元素含量高,为此被列为菌中之极品。本发明实现了白蜡伞菌种人工栽培,具有较高的栽培效率,同时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本发明所述人工栽培白蜡伞的方法概述如下:
[0038] 1.采集白蜡伞子实体。
[0039] 2.除去子实体表面杂物,用75%酒精表面消毒,用无菌镊子夹取 5mm×3mm×3mm菌组织移接到母种斜面试管培养基上,塞上棉塞,置5℃~36℃恒温下培养5天后即可见到组织块上产生白色毛状菌丝;15~18天毛状菌丝长满斜面试管,得到一级菌种;培养温度为20~30℃较优,最佳培养温度为25℃。
[0040] 上述母种斜面试管培养基培养料配方为:
[0041] 母种试管斜面培养基配方(1):可溶性淀粉2克,麦芽糖2克,葡萄糖2 克,硫酸镁0.5克,硫酸钙0.5克,磷酸二氢钾0.25克,琼脂20克,蒸馏水1000ml,调节pH值6.5~7.5。
[0042] 母种试管斜面培养基配方(2):麦芽浸膏30克,磷酸二氢钾8克,碳酸钾6克,琼脂25克,蒸馏水1000ml,调节pH6.5~7.5。
[0043] 3.二级菌种培养:将燕麦粒,杂木屑,用凉水浸泡12小时后,控干,上锅蒸三十分钟后,降温至15~20℃,加蔗糖,麸皮,各物料配比为燕麦粒96%,蔗糖 1%,麸皮1%,杂木屑2%,调节pH值7.5~8.5,加水至含水量达到总质量的 50%~70%;搅拌均匀,装瓶灭菌,采用1.5Kg/cm2,121℃的高压灭菌方式,灭菌3小时,出锅后,降温至30℃,接入一级菌种;培养温度为5℃~36℃,优选为20~30℃,养菌时间20~30天,得到二级菌种。
[0044] 4.三级菌种培养方法:
[0045] (1)培养料的配方比例为杂木屑60%~70%,麦麸10~15%,碳酸钙2~3%,白糖1~3%,过磷酸钙1~3%,棉籽壳20~26%,调节pH值至7.5~8.5;
[0046] (2)将培养料装袋,所用培养袋为17cm×33cm聚丙烯塑料袋,培养料松紧度要求上紧下松,袋口用劲圈加棉塞或无棉盖体盖好,调节袋内含水量至 50~70%;
[0047] (3)灭菌:装好袋后装锅灭菌;灭菌可采用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常压灭菌,快速升温,温度达到100℃后,不降温,保持15小时。熄灭后待袋温降至 70℃即可出锅;高压灭菌需要1.5Kg/cm2,121℃,保持2~3小时;
[0048] (4)将步骤3中生成的二级菌种接入培养料培养温度为5℃~36℃,优选为 20~30℃,养菌时间30~40天,得到三级菌种。
[0049] 5.白蜡伞采用袋栽方式培养:
[0050] (1)培养料的配方比例为杂木屑60%~70%,麦麸10~15%,碳酸钙2~3%,白糖1~3%,过磷酸钙1~3%,棉籽壳20~26%,调节pH值至7.5~8.5;
[0051] (2)培养料装袋,将三级菌种分上中下三层装袋与培养料混合装袋,每袋三级菌种分装到10~12袋培养料中,所用培养袋为55cm×18cm聚丙烯塑料袋,袋口用劲圈加棉塞或无棉盖体盖好,调节袋内含水量至50~70%;
[0052] (3)灭菌:装好袋后装锅灭菌;灭菌可采用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常压灭菌,快速升温,温度达到100℃后,不降温,保持15小时。停火后待袋温降至 70℃即可出锅;高压灭菌需要1.5Kg/cm2,121℃,保持2~3小时;
[0053] (4)接种:接种采用的是步骤3培养出的二级菌种;接种需在接菌室或接种箱中进行;当袋中料温冷却到30℃以下时,开始接种,每袋接种10~13g菌种。
[0054] 6.养菌:
[0055] (1)菌种培养温度为5℃~36℃,优选为20~30℃;
[0056] (2)接种后2~3天,接种块上萌发出纤细的菌丝,并逐步“吃料”,向新的培养料中生长;
[0057] 如果“不吃料”因培养料水分过多或过少,正常的水分含量是65%,或pH值不合适造成的,或温度低生长缓慢,要针对原因调整;
[0058] (3)接种后30~35天,菌袋内菌丝将培养料长满,但未将培养料完全覆盖;
[0059] (4)接种后50~60天,此时菌丝积累了大量营养,用手捏菌袋,有顶手尖硬感,此时白蜡伞菌种达到生理成熟。
[0060] 7.出菇:白蜡伞菌种生理成熟后,除去袋口棉塞和劲圈等覆盖物,挖掉表面老种块;将袋口拉直成圆筒状,上面覆盖地膜保湿,地面喷水增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95%,优选为85~95%,温度20~25℃;给予微弱的散射光照和每天两次,每次1~2小时的通风换气进行催蕾,6~8天培养料表面形成大量菇蕾。
[0061] 菇房内湿度偏低时向地面喷水增湿,但不能把水直接啧在菇体上,或流入袋中。温度高时湿度不可太大,否则会引起病害。菇房温度控制在20~25℃,总之,白蜡伞子实体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控温,控湿,控制光照,并适当通风,进行综合调节,提高白蜡伞的品质和产量。
[0062] 8.采收:双手洗净,消毒,将子实体从袋中连根取出,获得第一茬菇;向菌袋内喷25ml水,将袋口封好,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95%,优选为85~95%,温度20~25℃,15~
30天可收二茬菇;每袋可收3~4茬菇,整个生长期约60~70 天,平均每袋可产鲜菇400~
500克。
[0063] 实例1
[0064] 1.采集白蜡伞子实体。
[0065] 2.除去子实体表面杂物,用75%酒精表面消毒,用无菌镊子夹取 5mm×3mm×3mm菌组织移接到母种斜面试管培养基上,塞上棉塞,置5℃恒温下培养5天后即可见到组织块上产生白色毛状菌丝;18天毛状菌丝长满斜面试管得到一级菌种;所述母种斜面试管培养基培养料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克,麦芽糖2克,葡萄糖2克,硫酸镁0.5克,硫酸钙0.5克,磷酸二氢钾0.25克,琼脂20克,蒸馏水1000ml,调节pH值7.5。
[0066] 3.二级菌种培养:将燕麦粒,杂木屑,用凉水浸泡12小时后,控干,上锅蒸三十分钟后,降温至15~20℃,加蔗糖,麸皮,各物料配比为燕麦粒96%,蔗糖1%,麸皮1%,杂木屑2%,调节pH值7.5,加水至含水量达到总质量的50%;搅拌均匀,装瓶灭菌,采用1.5Kg/cm2,
121℃的高压灭菌方式,灭菌3小时,出锅后,降温至30℃,接入一级菌种;培养温度为5℃,养菌时间30天,得到二级菌种。
[0067] 4.三级菌种培养:
[0068] (1)培养料的配方比例为杂木屑60%,麦麸15%,碳酸钙2%同,白糖1%,过磷酸钙2%,棉籽壳20%,调节pH值至7.5;
[0069] (2)将培养料装袋,所用培养袋为17cm×33cm聚丙烯塑料袋,培养料松紧度要求上紧下松,袋口用劲圈加棉塞或无棉盖体盖好,调节袋内含水量至 50%;
[0070] (3)灭菌:装好袋后装锅灭菌;灭菌可采用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常压灭菌,快速升温,温度达到100℃后,不降温,保持15小时;
[0071] (4)将步骤3中生成的二级菌种接入培养料培养温度为5℃,养菌时间40 天,得到三级菌种。
[0072] 5.白蜡伞采用袋栽方式培养:
[0073] (1)培养料的配方比例为为杂木屑60%,麦麸15%,碳酸钙2%同,白糖 1%,过磷酸钙2%,棉籽壳20%,调节pH值至7.5;
[0074] (2)培养料装袋,将三级菌种分上中下三层装袋与培养料混合装袋,每袋三级菌种分装到10袋培养料中,所用培养袋为55cm×18cm聚丙烯塑料袋,袋口用劲圈加棉塞或无棉盖体盖好,调节袋内含水量至50%;
[0075] (3)灭菌:装好袋后装锅灭菌,高压灭菌需要1.5Kg/cm2,121℃,保持2 小时;
[0076] (4)接种:接种采用的是步骤3培养出的二级菌种;接种需在接菌室或接种箱中进行;当袋中料温冷却到30℃以下时,开始接种,每袋接种10g菌种。
[0077] 6.养菌:
[0078] (1)菌种培养温度为5℃;
[0079] (2)接种后3天,接种块上萌发出纤细的菌丝,并逐步“吃料”,向新的培养料中生长;
[0080] (3)接种后35天,菌袋内菌丝将培养料长满,但未将培养料完全覆盖;
[0081] (4)接种后60天,此时菌丝积累了大量营养,用手捏菌袋,有顶手尖硬感,此时白蜡伞菌种达到生理成熟。
[0082] 7.出菇:白蜡伞菌种生理成熟后,除去袋口棉塞和劲圈等覆盖物,挖掉表面老种块;将袋口拉直成圆筒状,上面覆盖地膜保湿,地面喷水增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温度20℃;给予微弱的散射光照和每天两次,每次1~2小时的通风换气进行催蕾,8天培养料表面形成大量菇蕾。
[0083] 8.采收:双手洗净,消毒,将子实体从袋中连根取出,获得第一茬菇;向菌袋内喷25ml水,将袋口封好,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温度20℃;30天收二茬菇;60天收三茬菇,平均每袋可产鲜菇400克。
[0084] 实例2
[0085] 1.采集白蜡伞子实体。
[0086] 2.除去子实体表面杂物,用75%酒精表面消毒,用无菌镊子夹取 5mm×3mm×3mm菌组织移接到母种斜面试管培养基上,塞上棉塞,置36℃恒温下培养5天后即可见到组织块上产生白色毛状菌丝;18天毛状菌丝长满斜面试管,得到一级菌种。
[0087] 上述母种试管斜面培养基配方为麦芽浸膏30克,磷酸二氢钾8克,碳酸钾 6克,琼脂25克,蒸馏水1000ml,调节pH7.5。
[0088] 3.二级菌种培养:将燕麦粒,杂木屑,用凉水浸泡12小时后,控干,上锅蒸三十分钟后,降温至15~20℃,加蔗糖,麸皮,各物料配比为燕麦粒96%,蔗糖 1%,麸皮1%,杂木屑2%,调节pH值8.5,加水至含水量达到总质量的70%;搅拌均匀,装瓶灭菌,采用1.5Kg/cm2,
121℃的高压灭菌方式,灭菌3小时,出锅后,降温至30℃,接入一级菌种;培养温度为36℃,养菌时间30天,得到二级菌种。
[0089] 4.三级菌种培养:
[0090] (1)培养料的配方比例为杂木屑60%,麦麸10%,碳酸钙5%同,白糖3%,过磷酸钙1%,棉籽壳26%,调节pH值至8.5;
[0091] (2)将培养料装袋,所用培养袋为17cm×33cm聚丙烯塑料袋,培养料松紧度要求上紧下松,袋口用劲圈加棉塞或无棉盖体盖好,调节袋内含水量至 70%;
[0092] (3)灭菌:装好袋后装锅灭菌;灭菌可采用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常压灭菌,快速升温,温度达到100℃后,不降温,保持15小时;
[0093] (4)将步骤3中生成的二级菌种接入培养料培养温度为培养温度为36℃,养菌时间40天,得到三级菌种。
[0094] 5.白蜡伞采用袋栽方式培养:
[0095] (1)培养料的配方比例为杂木屑60%,麦麸10%,碳酸钙5%同,白糖3%,过磷酸钙1%,棉籽壳26%,调节pH值至8.5;
[0096] (2)培养料装袋,将三级菌种分上中下三层装袋与培养料混合装袋,每袋三级菌种分装到10~12袋培养料中,所用培养袋为55cm×18cm聚丙烯塑料袋,袋口用劲圈加棉塞或无棉盖体盖好,调节袋内含水量至70%;
[0097] (3)灭菌:装好袋后装锅,常压灭菌,快速升温,温度达到100℃后,不降温,保持15小时,待袋温降至70℃即可出锅;
[0098] (4)接种:接种采用的是步骤3培养出的二级菌种;接种需在接菌室或接种箱中进行;当袋中料温冷却到30℃以下时,开始接种,每袋接种13g菌种。
[0099] 6.养菌:
[0100] (1)菌种培养温度为36℃;
[0101] (2)接种后3天,接种块上萌发出纤细的菌丝,并逐步“吃料”,向新的培养料中生长;
[0102] (3)接种后35天,菌袋内菌丝将培养料长满,但未将培养料完全覆盖;
[0103] (4)接种后60天,此时菌丝积累了大量营养,用手捏菌袋,有顶手尖硬感,此时白蜡伞菌种达到生理成熟。
[0104] 7.出菇:白蜡伞菌种生理成熟后,除去棉塞和劲圈除去袋口覆盖物,挖掉表面老种块;将袋口拉直成圆筒状,上面覆盖地膜保湿,地面喷水增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5%,温度25℃;给予微弱的散射光照和每天两次,每次1~2小时的通风换气进行催蕾,8天培养料表面形成大量菇蕾。
[0105] 8.采收:双手洗净,消毒,将子实体从袋中连根取出,获得第一茬菇;向菌袋内喷25ml水,将袋口封好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5%,温度25℃,30天可收二茬菇;70天可收三茬菇,平均每袋可产鲜菇412克。
[0106] 实例3
[0107] 1.采集白蜡伞子实体。
[0108] 2.除去子实体表面杂物,用75%酒精表面消毒,用无菌镊子夹取 5mm×3mm×3mm菌组织移接到母种斜面试管培养基上,塞上棉塞,置20℃恒温下培养5天后即可见到组织块上产生白色毛状菌丝;16天毛状菌丝长满斜面试管,得到一级菌种。
[0109] 上述母种试管斜面培养基配方(2):麦芽浸膏30克,磷酸二氢钾8克,碳酸钾6克,琼脂25克,蒸馏水1000ml,调节pH6.5。
[0110] 3.二级菌种培养:将燕麦粒,杂木屑,用凉水浸泡12小时后,控干,上锅蒸三十分钟后,降温至15~20℃,加蔗糖,麸皮,各物料配比为燕麦粒96%,蔗糖 1%,麸皮1%,杂木屑2
2%,调节pH值7.5,加水至含水量达到总质量的60%;搅拌均匀,装瓶灭菌,采用1.5Kg/cm ,
121℃的高压灭菌方式,灭菌3小时,出锅后,降温至30℃,接入一级菌种;培养温度为20℃,养菌时间25天,得到二级菌种。
[0111] 4.三级菌种培养:
[0112] (1)培养料配方为杂木屑60%,麦麸10%,碳酸钙4%,白糖3%,过磷酸钙3%,棉籽壳20%,调节pH值至7.5;
[0113] (2)将培养料装袋,所用培养袋为17cm×33cm聚丙烯塑料袋,培养料松紧度要求上紧下松,袋口用劲圈加棉塞或无棉盖体盖好,调节袋内含水量至 60%;
[0114] (3)灭菌:装好袋后装锅灭菌;灭菌可采用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常压灭菌,快速升温,温度达到100℃后,不降温,保持15小时;
[0115] (4)将步骤3中生成的二级菌种接入培养料培养温度为培养温度为20℃,养菌时间35天,得到三级菌种。
[0116] 5.白蜡伞采用袋栽方式培养:
[0117] (1)培养料的配方比例为杂木屑60%,麦麸10%,碳酸钙4%,白糖3%,过磷酸钙3%,棉籽壳20%,调节pH值至7.5;
[0118] (2)培养料装袋,将三级菌种分上中下三层装袋与培养料混合装袋,每袋三级菌种分装到12袋培养料中,所用培养袋为55cm×18cm聚丙烯塑料袋,袋口用劲圈加棉塞或无棉盖体盖好,调节袋内含水量至60%;
[0119] (3)灭菌:装好袋后装锅灭菌;高压灭菌需要1.5Kg/cm2,121℃,保持3 小时;
[0120] (4)接种:接种采用的是步骤3培养出的二级菌种;接种需在接菌室或接种箱中进行;当袋中料温冷却到30℃以下时,开始接种,每袋接种10g菌种。
[0121] 7.养菌:
[0122] (1)菌种培养温度为20℃;
[0123] (2)接种后2天,接种块上萌发出纤细的菌丝,并逐步“吃料”,向新的培养料中生长;
[0124] (3)接种后30天,菌袋内菌丝将培养料长满,但未将培养料完全覆盖;
[0125] (4)接种后50天,此时菌丝积累了大量营养,用手捏菌袋,有顶手尖硬感,此时白蜡伞菌种达到生理成熟。
[0126] 7.出菇:白蜡伞菌种生理成熟后,除去棉塞和劲圈除去袋口覆盖物,挖掉表面老种块;将袋口拉直成圆筒状,上面覆盖地膜保湿,地面喷水增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温度25℃;给予微弱的散射光照和每天两次,每次1~2小时的通风换气进行催蕾,7天培养料表面形成大量菇蕾。
[0127] 8.采收:双手洗净,消毒,将子实体从袋中连根取出,获得第一茬菇;向菌袋内喷25ml水,将袋口封好,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温度25℃,30天可收二茬菇;54天可收三茬菇,70天可收四茬菇,平均每袋可产鲜菇450克。
[0128] 实例4
[0129] 1.采集白蜡伞子实体。
[0130] 2.除去子实体表面杂物,用75%酒精表面消毒,用无菌镊子夹取 5mm×3mm×3mm菌组织移接到母种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塞上棉塞,置30℃恒温下培养5天后即可见到组织块上产生白色毛状菌丝;15天毛状菌丝长满斜面试管,得到一级菌种。
[0131] 母种试管斜面培养基配方为麦芽浸膏30克,磷酸二氢钾8克,碳酸钾6克,琼脂25克,蒸馏水1000ml,调节pH6.5~7.5。
[0132] 3.二级菌种培养:将燕麦粒,杂木屑,用凉水浸泡12小时后,控干,上锅蒸三十分钟后,降温至15~20℃,加蔗糖,麸皮,各物料配比为燕麦粒96%,蔗糖 1%,麸皮1%,杂木屑2%,调节pH值8.5,加水至含水量达到总质量的65%;搅拌均匀,装瓶灭菌,采用1.5Kg/cm2,
121℃的高压灭菌方式,灭菌3小时,出锅后,降温至30℃,接入一级菌种;培养温度为30℃,养菌时间20天,得到二级菌种。
[0133] 4.三级菌种培养:
[0134] (1)培养料的配方比例为杂木屑60%,麦麸10%,碳酸钙5%同,白糖2%,过磷酸钙3%,棉籽壳20%,调节pH值至8.5;
[0135] (2)将培养料装袋,所用培养袋为17cm×33cm聚丙烯塑料袋,培养料松紧度要求上紧下松,袋口用劲圈加棉塞或无棉盖体盖好,调节袋内含水量至 60%;
[0136] (3)灭菌:装好袋后装锅灭菌;灭菌可采用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常压灭菌,快速升温,温度达到100℃后,不降温,保持15小时;
[0137] (4)将步骤3中生成的二级菌种接入培养料培养温度为30℃,养菌时间 30天,得到三级菌种。
[0138] 5.白蜡伞采用袋栽方式培养:
[0139] (1)培养料的配方比例为杂木屑60%,麦麸10%,碳酸钙5%同,白糖2%,过磷酸钙3%,棉籽壳20%,调节pH值至8.5;
[0140] (2)培养料装袋,将三级菌种分上中下三层装袋与培养料混合装袋,每袋三级菌种分装到12袋培养料中,所用培养袋为55cm×18cm聚丙烯塑料袋,袋口用劲圈加棉塞或无棉盖体盖好,调节袋内含水量至65%;
[0141] (3)灭菌:装好袋后装锅灭菌,高压灭菌需要1.5Kg/cm2,121℃,保持3 小时;
[0142] (4)接种:接种采用的是步骤3培养出的二级菌种;接种需在接菌室或接种箱中进行;当袋中料温冷却到30℃以下时,开始接种,每袋接种13g菌种。
[0143] 6.养菌:
[0144] (1)菌种培养温度为30℃;
[0145] (2)接种后2天,接种块上萌发出纤细的菌丝,并逐步“吃料”,向新的培养料中生长;
[0146] (3)接种后30天,菌袋内菌丝将培养料长满,但未将培养料完全覆盖;
[0147] (4)接种后50天,此时菌丝积累了大量营养,用手捏菌袋,有顶手尖硬感,此时白蜡伞菌种达到生理成熟。
[0148] 7.出菇:白蜡伞菌种生理成熟后,除去棉塞和劲圈除去袋口覆盖物,挖掉表面老种块;将袋口拉直成圆筒状,上面覆盖地膜保湿,地面喷水增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温度25℃;给予微弱的散射光照和每天两次,每次1~2小时的通风换气进行催蕾,7天培养料表面形成大量菇蕾。
[0149] 8.采收:双手洗净,消毒,将子实体从袋中连根取出,获得第一茬菇;向菌袋内喷25ml水,将袋口封好,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温度25℃,20天可收二茬菇;40天可收三茬菇,70天可收四茬菇,平均每袋可产鲜菇480克。
[0150] 实例5
[0151] 1.采集白蜡伞子实体。
[0152] 2.除去子实体表面杂物,用75%酒精表面消毒,用无菌镊子夹取 5mm×3mm×3mm菌组织移接到母种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塞上棉塞,置25℃恒温下培养5天后即可见到组织块上产生白色毛状菌丝;15天毛状菌丝长满斜面试管,得到一级菌种。
[0153] 上述母种试管斜面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克,麦芽糖2克,葡萄糖2 克,硫酸镁0.5克,硫酸钙0.5克,磷酸二氢钾0.25克,琼脂20克,蒸馏水1000ml,调节pH值7.5。
[0154] 3.二级菌种培养:将燕麦粒,杂木屑,用凉水浸泡12小时后,控干,上锅蒸三十分钟后,降温至15~20℃,加蔗糖,麸皮,各物料配比为燕麦粒96%,蔗糖 1%,麸皮1%,杂木屑2%,调节pH值8.5,加水至含水量达到总质量的65%;搅拌均匀,装瓶灭菌,采用1.5Kg/cm2,
121℃的高压灭菌方式,灭菌3小时,出锅后,降温至30℃,接入一级菌种;培养温度为25℃,养菌时间20天,得到二级菌种。
[0155] 4.三级菌种培养:
[0156] (1)培养料的配方比例为杂木屑60%,麦麸10%,碳酸钙5%同,白糖2%,过磷酸钙3%,棉籽壳20%,调节pH值至8.5;
[0157] (2)将培养料装袋,所用培养袋为17cm×33cm聚丙烯塑料袋,培养料松紧度要求上紧下松,袋口用劲圈加棉塞或无棉盖体盖好,调节袋内含水量至 60%;
[0158] (3)灭菌:装好袋后装锅灭菌;灭菌可采用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常压灭菌,快速升温,温度达到100℃后,不降温,保持15小时;
[0159] (4)将步骤3中生成的二级菌种接入培养料培养温度为25℃,养菌时间 30天,得到三级菌种。
[0160] 5.白蜡伞采用袋栽方式培养:
[0161] (1)培养料的配方比例为杂木屑60%,麦麸10%,碳酸钙5%同,白糖2%,过磷酸钙3%,棉籽壳20%,调节pH值至8.5;
[0162] (2)培养料装袋,将三级菌种分上中下三层装袋与培养料混合装袋,每袋三级菌种分装到10~12袋培养料中,所用培养袋为55cm×18cm聚丙烯塑料袋,袋口用劲圈加棉塞或无棉盖体盖好,调节袋内含水量至65%;
[0163] (3)灭菌:装好袋后装锅灭菌,高压灭菌需要1.5Kg/cm2,121℃,保持3 小时;
[0164] (4)接种:接种采用的是步骤3培养出的二级菌种;接种需在接菌室或接种箱中进行;当袋中料温冷却到30℃以下时,开始接种,每袋接种13g菌种。
[0165] 6.养菌:
[0166] (1)菌种培养温度为25℃;
[0167] (2)接种后2天,接种块上萌发出纤细的菌丝,并逐步“吃料”,向新的培养料中生长;
[0168] (3)接种后30天,菌袋内菌丝将培养料长满,但未将培养料完全覆盖;
[0169] (4)接种后50天,此时菌丝积累了大量营养,用手捏菌袋,有顶手尖硬感,此时白蜡伞菌种达到生理成熟。
[0170] 7.出菇:白蜡伞菌种生理成熟后,除去棉塞和劲圈除去袋口覆盖物,挖掉表面老种块;将袋口拉直成圆筒状,上面覆盖地膜保湿,地面喷水增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温度25℃;给予微弱的散射光照和每天两次,每次1~2小时的通风换气进行催蕾,7天培养料表面形成大量菇蕾。
[0171] 8.采收:双手洗净,消毒,将子实体从袋中连根取出,获得第一茬菇;向菌袋内喷25ml水,将袋口封好,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温度25℃,15天可收二茬菇;35天可收三茬菇,65天可收四茬菇,平均每袋可产鲜菇500克。
[0172] 对比例
[0173] 1.采集白蜡伞子实体。
[0174] 2.除去子实体表面杂物,用75%酒精表面消毒,用无菌镊子夹取 5mm×3mm×3mm菌组织移接到母种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塞上棉塞,置25℃恒温下培养5天后即可见到组织块上产生白色毛状菌丝;15天毛状菌丝长满斜面试管,得到一级菌种。
[0175] 上述母种试管斜面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克,麦芽糖2克,葡萄糖2 克,硫酸镁0.5克,硫酸钙0.5克,磷酸二氢钾0.25克,琼脂20克,蒸馏水1000ml,调节pH值7.5。
[0176] 3.二级菌种培养:
[0177] 分别按以下配方配制培养料:
[0178] (1)杂木屑77%,麦麸20%,白糖1%,黄豆粉1%;
[0179] (2)棉籽壳98%,石膏粉1%,白糖1%;
[0180] (3)棉籽壳36%,木屑40%,麦麸20%,石膏粉2%,过磷酸钙0.5%,蔗糖1%,尿素1%;
[0181] (4)玉米粒95%,杂木屑4%,蔗糖1%;
[0182] 各培养料处理方法与实施例5中第3步相同,调节pH值8.5,加水至含水量达到总质2
量的65%;搅拌均匀,装瓶灭菌,采用1.5Kg/cm ,121℃的高压灭菌方式,灭菌3小时,出锅后,降温至30℃,接入一级菌种;培养温度为25℃,养菌时间15天,未出菇。
[018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