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469672.1

文献号 : CN10505532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建忠侴桂新李彧

申请人 : 福建中医药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壳聚糖微球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去甲异波尔定溶于醋酸溶液,然后加入壳聚糖溶胀后超声脱气,配制成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醋酸溶液;2)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液体石蜡和乳化剂,搅拌下逐滴加入步骤1)制得的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醋酸溶液,40℃下搅拌乳化0.5 h;3)逐滴加入交联剂,制得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微球。将去甲异波尔定制备成壳聚糖微球,去甲异波尔定的包封率达69.27%,能提高去甲异波尔定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减少临床给药频次,减少给药量,降低不良反应。此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重复,可控性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 :

1.一种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去甲异波尔定溶于醋酸溶液,然后加入壳聚糖溶胀后超声脱气,配制成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醋酸溶液;醋酸溶液的体积分数为2%,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醋酸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0 g/L,去甲异波尔定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20-3:1;

2)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液体石蜡和乳化剂,搅拌下逐滴加入步骤1)制得的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醋酸溶液,40 ℃下搅拌乳化0.5 h;所述的乳化剂为Span-80,乳化剂用量为液体石蜡体积的4%;液体石蜡与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醋酸溶液的体积比为8:1;

3)逐滴加入交联剂,升温至60℃后,反应5小时;然后用石油醚冲洗干净,离心分离弃去上清液,并于30 ℃干燥3 h得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搅拌速度为1000-1500 r/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交联剂为50%戊二醛,交联剂与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醋酸溶液的体积比为1:60。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微球,其特征在于:去甲异波尔定的包封率69.27%。

说明书 :

一种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壳聚糖微球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去甲异波尔定是从樟科山胡椒属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e  (Sims) Kosterm.的干燥块根中分离得到,含量高达1%。近年来对乌药的抗炎镇痛的研究发现,乌药总生物碱能够显著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继发性足肿胀,对原发性足肿胀也有抑制趋势。同时乌药总生物碱还能够减轻小鼠胶原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减少血清中抗胶原抗体,保护骨关节的损坏,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止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NF-κB激活和MAPKs磷酸化而发挥作用。而去甲异波尔定作为乌药总碱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在乌药总碱中的含量为37.8%),具有与乌药总碱相似的药理作用。去甲异波尔定通过下调MAPKs信号通路的活性抑制巨噬细胞的活化和致炎因子的释放,从而显著减少RAW264.7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β。但药动学研究表明,去甲异波尔定的生物利用度仅有2.7%,而代谢产物去甲异波尔定-9-O-α-葡萄醛酸苷的血药浓度大大高于其原型药物,且在体内停留时间也超过原形药。去甲异波尔定的动物实验表明能够显著减少关节炎小鼠(CIA)的疾病严重程度,保护关节受损,减少血清中抗胶原蛋白抗体的含量等,药理作用明确且毒副作用小,但由于其自身微溶于水,体内代谢迅速、血药浓度生物利用度低等极大地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
[0003] 因此如何通过改变剂型来提高去甲异波尔定的生物利用度,减少代谢作用,提高去甲异波尔定的应用价值成了目前的主要问题。
[0004] 壳聚糖作为一种资源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因其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黏附性、低毒性、易降解吸收,而且还具有消炎、抗菌、止血、抑制癌细胞转移等大多数聚合物所不具有的功能,成为了药物控释剂的新热点。壳聚糖中大量的-OH和-NH2,使其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易进行化学修饰。通过醛氨缩合反应可以使壳聚糖形成网状聚合物,从而降低氨基被质子化的几率,防止壳聚糖使用时的损耗及流失,提高其应用特性,因此壳聚糖常用于制备微球。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去甲异波尔定的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将去甲异波尔定制成壳聚糖微球,能显著提高去甲异波尔定的生物利用度、改善口服吸收、延长药物释放时间,为去甲异波尔定新剂型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1)先将去甲异波尔定溶于醋酸溶液,然后加入壳聚糖溶胀后超声脱气,配制成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醋酸溶液;
[0009] 2)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液体石蜡和乳化剂,搅拌下逐滴加入步骤1)制得的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醋酸溶液,40 ℃下搅拌乳化0.5 h;
[0010] 3)逐滴加入交联剂,升温至60℃后,反应5小时;然后用石油醚冲洗干净,离心分离弃去上清液,并于30 ℃干燥3 h得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微球。
[0011] 步骤1)中醋酸溶液的体积分数为2%,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醋酸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0 g/L,去甲异波尔定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20-3:1。
[0012] 步骤2)所述的乳化剂为Span-80,乳化剂用量为液体石蜡体积的4%。
[0013] 步骤2)中液体石蜡与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醋酸溶液的体积比为8:1。
[0014] 步骤2)中搅拌速度为1000-1500 r/min。
[0015] 步骤3)中所述的交联剂为50%戊二醛,交联剂与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醋酸溶液的体积比为1:60。
[0016] 一种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微球,当采用以上最优参数时,去甲异波尔定的包封率达到69.27%。
[0017] 包封率的计算
[0018] 微球包封率是指被包裹物质(如去甲异波尔定)在微球中占药物总量的百分量。本文包封率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0019] 包封率=微球中药物含量/投入的药物总量×100%;
[0020] 微球中药物含量=供试品峰面积/对照品峰面积×对照品浓度×容量瓶体积。
[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 1)去甲异波尔定是乌药中的一种异喹啉生物碱,将其制成壳聚糖微球,克服了去甲异波尔定在水溶液中的难溶性问题,增加去甲异波尔定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为进一步新药开发奠定重要基础;
[0023] 2)本发明通过对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所测得的去甲异波尔定的包封率69.27%,比优化前的处方制备的微球的包封率提高了27.97%;
[0024] 3)本发明将去甲异波尔定制成壳聚糖微球,极大提高了去甲异波尔定的生物利用度,延长了药物释放时间,减少临床给药频次,减少给药量,降低不良反应。此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重复,可控性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5] 图1实施例1制得的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微球的电镜图;A为0.25mg/mL的微球电镜图;B为0.5mg/mL的微球电镜图;C为1.0mg/mL的微球电镜图;
[0026] 图2 A为实施例1制得的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微球的液相色谱图;B为对照品的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本发明用下列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0028] 实施例1
[0029] 实验原料:
[0030] 去甲异波尔定(由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提供,纯度>98%);壳聚糖(上海伯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130204,脱乙酰度≥90.0%,粘度<100cps);乙腈、甲酸(默克公司,色谱纯);乙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液体石蜡(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乙酸乙酯、石油醚(天津恒兴化学试剂制造有限公司,分析纯);司盘-80、吐温-20、吐温-8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化学纯);戊二醛(阿拉丁工业公司,质量分数为
50%,化学纯);水为超纯水。
[0031] 主要仪器:
[0032] 美国Waters Alliance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2998 PAD检测器;HITACH公司H7650型透射电镜(TEM);SIS公司400万像素CCD;DF-101S集热式磁力搅拌器(杭州明远仪器有限公司);纳米粒度仪(NICOMPTM 380ZLS Zeta potential/particle sizer);BSA系列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德国塞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Milli-Q超纯水仪(Millipore,Bedford,MA,USA)。
[0033] 微球的制备:
[0034] 1)先将去甲异波尔定溶于体积分数为2%的醋酸溶液中,然后加入壳聚糖溶胀后超声脱气,配制成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醋酸溶液;其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0g/L;
[0035] 2)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4mL液体石蜡,乳化剂0.96mL,搅拌下逐滴加入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醋酸溶液3mL,40℃下搅拌乳化0.5 h;
[0036] 3)逐滴加入交联剂50%戊二醛0.05 mL,升温至60℃后,继续反应5h后;用石油醚反复冲洗干净,离心分离弃去上清液,并于30 ℃干燥3 h得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微球。
[0037] 对照品制备
[0038] 精密称取去甲异波尔定对照品8.42 mg,用甲醇-稀盐酸(0.5%,v/v)的混合液(2:1)溶解后,定量转移至10 mL的容量瓶中,并用甲醇-稀盐酸(0.5%,v/v)的混合液(2:1)定容,过0.22 μm微孔滤膜,得到0.842 mg·mL-1的对照品储备液。
[0039] 供试品制备
[0040] 将壳聚糖微球研细,精确称取一定量加入到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甲醇-稀盐酸(0.5%,v/v)的混合液(2:1)30 mL,超声30 min,90 ℃水浴回流4 h,冷却转移至50 mL容量瓶,并用甲醇-稀盐酸(0.5%,v/v)的混合液(2:1)定容,摇匀,静置,取上清液过0.22 μm微孔滤膜即得。
[0041] 为了使微球的包封率达到最佳,本发明对各条件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
[0042] 1、醋酸浓度的优化
[0043] 用体积分数分别为1%,2%,3%的醋酸溶液制得质量浓度为10 g/L的壳聚糖醋酸溶液,其他条件不变,进行未载药微球的制备,由表1可见,2%醋酸浓度制备的壳聚糖微球粒径分散度为0.457,分布最均匀,且经纳米粒径仪测量发现,2%醋酸溶液得到的微球形态良好,大小适中,分散均匀;因此,选用2%醋酸浓度来制备微球。
[0044] 表1 不同的醋酸浓度制得的壳聚糖微球对比表
[0045]
[0046] 2、壳聚糖醋酸浓度的优化
[0047] 使用体积分数2%的醋酸水溶液来配制质量浓度分别为5 g/L,10 g/L,15 g/L的壳聚糖醋酸溶液,其他条件不变,制备未载药壳聚糖微球;经纳米粒径仪测量发现,10 g/L的壳聚糖醋酸溶液制备的微球形态良好,大小适中,分散均匀;由表2可知,当壳聚糖醋酸浓度为5 g/L时,制得的微球粒径偏小,且分散也不够均匀;可能是由于壳聚糖醋酸浓度太稀,导致微球在搅拌时粘度不够,易被打散,导致分散不均,大小不一且得到的微球数量也很少;而当壳聚糖醋酸浓度为15 g/L时,浓度太大,微球在搅拌过程中易结节,而实验得到的微球也是基本结块的,所以粒径偏大且分散度极大;而当壳聚糖醋酸浓度为10 g/L时,微球大小最适合,且分散均匀数量合适;因此,选用壳聚糖醋酸浓度为10 g/L来制备微球。
[0048] 表2 不同的壳聚糖醋酸浓度制得的壳聚糖微球对比表
[0049]
[0050] 3、乳化剂的选择
[0051] 微球制备采用乳化交联法,乳化剂的作用是降低微球表面的表面张力,使微球在搅拌过程中能维持良好的球体形态,不互相粘连也不破裂分散;实验以空白微球形态考察不同乳化剂对壳聚糖微球成球特性的影响;分别以适量的吐温-20、吐温-80、Span-80为乳化剂,其他条件不变,制备空白壳聚糖微球;实验结果表明,只有以Span-80为乳化剂制备的微球才能形成球形(见表3);由实验得知,吐温-20、吐温-80为乳化剂制得的微球无法成球形,而是成为糊状物质。这是由于上述两种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较高,无法降低水相与有机相的表面张力,因此微球在制作过程中由于搅拌而破裂;而Span-80的HLB值较低,可以很好的降低水相与有机相的表面张力,因此微球在制作过程中很好的维持了形态。故选用Span-80来作为乳化剂所制得的微球形态较好,大小适中,分散均匀。
[0052] 表3 不同乳化剂制得的壳聚糖微球对比表
[0053]
[0054] 4、Span-80乳化剂用量的优化
[0055] 固定液体石蜡的体积为24 mL,乳化剂的用量分别按照液体石蜡体积的2%,4%,6%,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制备壳聚糖微球,经纳米粒径仪测量发现,乳化剂用量为液体石蜡的4%时,微球形态良好,大小适中,分散均匀;由表4可以看出,当Span-80体积分数为2%时,主要对微球稳定性发生影响,而对粒径产生的影响不大;此时的微球虽能维持形态,但是分散不均匀;而当Span-80体积分数逐渐增大时,乳化剂可以充分的包围微球表面,大大的降低其表面张力,微球分散的越来越均匀;但是当乳化剂加入过量时,由于表面活性张力越来越低,导致微球被分割得越来越小,形成的微球数量变多粒径变小且分散不是很均匀。因此,以Span-80体积分数为4%来制备壳聚糖微球最佳。
[0056] 表4 不同Span-80体积分数制备的壳聚糖微球对比表
[0057]
[0058] 5、油水比的优化
[0059] 油相与水相的比例以及油相的粘度,是影响乳液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以液体石蜡为油相,10 g/L的壳聚糖醋酸溶液为水相,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分别按照油水比6:1,8:1和10:1来制备壳聚糖微球。经纳米粒径仪测量发现,油水比为8:1时的壳聚糖微球形态良好,大小适中,分散均匀;由表5可见,当油水比为8:1时,分散最均匀,大小最适合;对于油包水的乳剂,提高油相水相体积比,使得水相的微球能够被较厚的油相分隔开来,并且降低了水相微球在搅拌过程中碰撞粘连的几率。而降低油水比,会加大微球碰撞粘连的几率,使得微球结块,分散不均。而当油水比过大时,包裹水相的油相层太厚,也会导致微球分散不均匀。
因此,选用油水比为8:1来制备壳聚糖微球。
[0060] 表5 不同油水比制备的壳聚糖微球对比表
[0061]
[0062] 6、交联密度的优化
[0063] 用50%戊二醛与壳聚糖之比表示交联密度;分别取0.25 mL、0.5 mL、0.75 mL的50%戊二醛溶液,10 g/L的壳聚糖溶液3 mL,其他条件不变,这样交联密度的比例分别为1:120,1:60,1:40,依次制备壳聚糖微球。经纳米粒径仪测量发现,当交联密度比例为1:60时,微球形态良好,大小适中,分散均匀;由表6可见,交联剂的用量对微球的形态有重大关系;当交联剂用量较少时,微球由于交联不充分而有少量粘连与变形,但表面光滑;随着交联剂的量增大,微球粘连现象越来越少,但是表面的光滑度降低,甚至出现凹陷褶皱现象;若交联剂的量继续增加,微球会出现大量粘连现象;因此,选用交联密度为1:60来制备壳聚糖微球。
[0064] 表6 不同交联密度制备的壳聚糖微球对比表
[0065]
[0066] 7、交联反应时间的影响
[0067] 交联反应时间也是微球形成的重要因素;按交联时间分别为0、1、3、5、7h,其他条件不变,依次制备壳聚糖微球;由表7可知,交联反应时间为5小时最合适;若交联反应时间太短,则微球无法充分交联,会导致微球不成形或粘连变形,包封率降低。
[0068] 表7 不同交联反应时间制备的壳聚糖微球对比表
[0069]
[0070] 8、交联反应温度的影响
[0071] 交联温度分别为25℃,40℃,60℃,80℃,其他条件不变,来制备壳聚糖微球;经观察发现,25℃反应体系基本无法产生微球;40℃反应5 h时微球才基本成型;60℃反应3 h体系就产生大量微球,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变快,从而缩短交联时间;但加热温度过高时,壳聚糖变性和芯材的快速析出使微胶囊形态恶化,使微球稳定性变差且无法成型;综上所述,交联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微球的成形和有机溶剂的交联,因此,制备微球的理想温度为60℃。
[0072] 9、搅拌转速的影响
[0073] 搅拌速度分为3种,低速、中速、高速转动。转速过慢,制备微球的过程中贴壁严重,且易出现粘连、结块的现象,微球成球形不好,粒径大小不一,分散不均匀;转速过快,生成的剪切力过大,易形成粒径过小的微球;因此,选择中速转动来制备微球,实验操作时,一般选择转速为1000-1500 r/min为宜。
[0074] 对实施例1制得的微球进行电镜观察和色谱检测
[0075] 纯净水稀释样品液100倍;用喷镀有碳膜的铜网,倒扣在样品液滴上2 min,吸干液滴;再用2% PTA(磷钨酸)染色液负染色1 min,吸干染色液;在HITACH公司H7650型透射电镜(TEM)80 KV下观察、SIS公司400万像素CCD摄影;结果如图1所示;
[0076] 色谱柱:Thermo Scientific Syncronis C18色谱柱(250×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1‰甲酸水溶液=20:80;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如图2所示。
[007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