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控制室的叶片泵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80013705.5

文献号 : CN10507421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马修·威廉森大卫·R·沙尔弗切扎尔·塔纳苏卡

申请人 : 麦格纳动力系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可变容量叶片泵包括位于泵壳体与泵控制环的第一部分之间的第一控制室。该控制环的第一部分在枢轴销的两侧上周向地延伸。在泵壳体与泵控制环的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室。第一控制室和第二控制室可操作成接纳加压流体以产生力来使泵控制环移动,从而减小泵的容积。复位弹簧使泵环朝向最大容积的位置偏置。

权利要求 :

1.一种可变容量叶片泵,包括:

泵壳体,所述泵壳体包括泵室;

泵控制环,所述泵控制环能够在所述泵室内移动以改变所述泵的容积;

叶片泵转子,所述叶片泵转子定位在所述泵控制环的腔内并且能够绕从所述泵控制环腔的中心偏移的轴线旋转;

叶片,所述叶片由所述转子驱动并且与所述泵控制环的内表面接合;

第一控制室,所述第一控制室位于所述泵控制环的第一部分与所述泵壳体之间,所述泵控制环的所述第一部分在枢轴销的两侧上周向地延伸,所述第一控制室能够操作成接纳加压流体以产生力来使所述泵控制环移动,从而减小所述泵的容积;

第二控制室,所述第二控制室位于所述泵控制环的第二部分与所述泵壳体之间,所述第二控制室能够操作成接纳加压流体以产生力来使所述泵控制环移动,从而减小所述泵的容积;以及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使所述泵环朝向最大容积位置偏置,所述复位弹簧抵抗由所述第一控制室和所述第二控制室内的所述加压流体产生的所述力而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量叶片泵,还包括第一可移动的密封件和第二可移动的密封件,所述第一可移动的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可移动的密封件至少部分地限定了所述第一控制室以及枢轴销,所述枢轴销支承所述控制环以进行旋转,所述第一密封件定位成比所述第二密封件更靠近所述枢轴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容量叶片泵,其中,所述泵控制环包括横向地延伸并且周向地间隔开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接纳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可移动的弹性密封件定位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以与所述泵壳体密封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容量叶片泵,其中,所述泵壳体包括支柱,所述支柱与通过所述密封件接合的壳体壁间隔开,所述枢轴销固定至所述支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量叶片泵,其中,所述第一室连续接纳处于所述泵出口压力的流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容量叶片泵,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二密封件在周向方向上以大于100度的角度间隔开,所述角度的顶点位于所述泵控制环腔的所述中心处。

7.一种可变容积叶片泵,包括:

泵壳体,所述泵壳体包括位于其中的泵室,所述泵室具有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

泵控制环,所述泵控制环能够以可枢转的方式在所述泵室内移动以改变所述泵的容积;

叶片泵转子,所述叶片泵转子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泵控制环内,所述叶片泵转子具有接纳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的叶片的多个径向延伸的狭槽,每个叶片的径向外端接合所述泵控制环的内表面,所述叶片泵转子能够绕从所述泵控制环的中心偏心的旋转轴线旋转,在流体从所述入口端口移动至所述出口端口时,所述叶片泵转子能够旋转以对所述流体加压;

第一控制室,所述第一控制室位于所述泵控制环的外表面与所述泵壳体之间,所述第一控制室能够操作成接纳加压流体以产生力来使所述泵控制环移动,从而减小所述泵的容积;

第二控制室,所述第二控制室位于所述泵控制环的所述外表面与所述泵壳体之间,所述第二控制室能够选择性地操作成接纳加压流体以产生力来使所述泵控制环移动,从而减小所述泵的容积;

第三控制室,所述第三控制室位于所述泵控制环的所述外表面与所述泵壳体之间,所述第三室持续地接纳来自所述泵的所述出口的加压流体;以及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定位在所述壳体内并且在所述泵环与所述壳体之间起作用以使所述泵环朝向最大容积位置偏置,所述复位弹簧抵抗由所述第一控制室和所述第二控制室内的所述加压流体产生的所述力而作用,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四密封件至少部分地限定了所述第三控制室,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四密封件相比相对于所述控制环枢轴位于不同的力矩臂长度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容积叶片泵,还包括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泵控制环之间定位的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第三密封件和第四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和所述第四密封件至少部分地限定了所述第一控制室、所述第二控制室和所述第三控制室并且能够以可滑动的方式横过所述壳体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变容积叶片泵,其中,所述泵控制环包括第一径向向外突出的一体式突出部和第二径向向外突出的一体式突出部,每个突出部包括通道,其中,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所述通道接纳使所述第一控制室与所述第二控制室分开的所述密封件,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所述通道接纳使所述第一控制室与所述第三控制室分开的所述密封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容积叶片泵,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能够操作成将流体选择性地供给至所述第二控制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变容积叶片泵,其中,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电磁操作阀。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容积叶片泵,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位置限定了比由所述第四密封件的位置限定的所述力矩臂更长的力矩臂,使得来自所述第三室内的加压流体的作用在所述控制环上的净力朝向所述最小容积迫压所述控制环。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容积叶片泵,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四密封件在周向方向上以大于80度的角度间隔开,所述角度的顶点位于所述泵控制环的所述中心处。

说明书 :

具有多控制室的叶片泵

[0001]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3月13提交的美国申请No.13/800,227的优先权,该申请No.13/800,227为于2012年11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686,680的部分继续申请,该美国专利申请No.13/686,680为于2010年9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2/879,406——现在是于2012年11月27日授权的美国专利No.8,317,486——的继续申请,该美国专利申请No.12/879,406是于2007年6月4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1/720,787——现在是于2010年9月14日授权的专利No.7,794,217——的继续申请,美国专利申请No.11/720,
787是于2005年12月21日提交的国际申请No.PCT/CA2005/001946的国家阶段申请,该国际申请No.PCT/CA2005/001946要求于2004年12月2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639,185的权益。以上申请中的每个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引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0003] 本发明涉及可变容量叶片泵。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包括多个控制室的可变容量叶片泵。可以为控制室设置不同的加压流体源来控制泵排量。

背景技术

[0004] 可变容量叶片泵是公知的并且可以包括呈泵控制环形式的容量调节元件,该泵控制环可以移动以改变泵的转子偏心距并且因此改变泵的容积。如果泵通过基本上恒定的节流面积(orifice size)来供给比如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系统,那么改变泵的输出流等效于改变由泵产生的压力。
[0005] 具有改变泵的容积以保持平衡压力的能力在比如汽车润滑泵的环境中是重要的,其中,泵将在一定的操作速度范围内来操作。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了保持平衡压力,已知的是使用将从泵输出的工作流体(例如,润滑油)反馈供给至与泵控制环相邻的控制室,其中,控制室中的压力用于使控制环通常抵抗来自复位弹簧的偏置力而移动,以改变泵的容量。
[0006] 当泵的输出处的压力增大时,比如当泵的操作速度增大时,增大的压力被施加至控制环以克服复位弹簧的偏置并且使控制环移动以减小泵的容量,从而减小输出流并且因此减小泵的输出处的压力。
[0007] 相反地,当泵的输出处的压力下降时,比如当泵的操作速度减小时,施加到与控制环相邻的控制室上的减小的压力允许复位弹簧偏置以移动控制环从而增大泵的容量,从而增大输出流并且因此增大泵的压力。以此方式,在泵的输出处获得了平衡压力。
[0008] 平衡压力可以通过下述方面来确定:控制环被控制室中的工作流体所作用的面积,供给至室的工作流体的压力,以及由复位弹簧产生的偏置力。
[0009] 通常,平衡压力选择为对于发动机的预期操作的范围而言是可接受的压力,并且因此所选的压力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折衷,因为例如发动机可能通过低于较高的发动机操作速度下所需压力的工作流体压力来以可接受的方式在较低的操作速度下操作。为了防止发动机的过度磨损或其他损坏,发动机设计者会为泵选择满足最坏情况(高操作速度)条件的平衡压力。因此,在较低速度时,泵将以高于这些速度所需的容量操作,从而浪费能量去泵送剩余的、不需要的工作流体。
[0010] 期望的是一种具有能够在合理紧凑的泵外壳中提供至少两个可选择的平衡压力的可变容量叶片泵。还期望的是具有如下的可变容量叶片泵:在该可变容量叶片泵中使作用在用于泵控制环的枢轴销上的力减小。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排除了或减轻了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新颖的可变容量叶片泵。
[0012] 可变容量叶片泵包括位于泵壳体与泵控制环的第一部分之间的第一控制室。控制环的第一部分在枢轴销的两侧上周向地延伸。在泵壳体与泵控制环的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室。第一控制室和第二控制室能够操作成接纳加压流体以产生力来使泵控制环移动,从而减小泵的容积。复位弹簧使泵环朝向最大容积的位置偏置。
[0013] 可变容积叶片泵包括泵壳体,该泵壳体包括具有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的泵室。泵控制环在泵室内枢转以改变泵的容积。在泵控制环内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有转子并且转子包括接纳可滑动叶片的狭槽。在泵壳体与泵控制环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控制室、第二控制室和第三控制室。第一控制室和第二控制室选择性地可操作成接纳加压流体以产生力来使泵控制环移动从而减小泵的容积。第三控制室持续地接纳来自泵的出口的加压流体。在壳体内定位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用以在泵环与壳体之间作用来使泵环朝向最大容积的位置偏置并且抵抗由第一控制室和第二控制室内的加压流体产生的力而作用。

附图说明

[0014] 现将参照附图,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在附图中:
[0015]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可变容量叶片泵的前视图,其中,控制环定位于最大转子偏心距;
[0016] 图2是图1中的泵的前视立体图,其中,控制环定位于最大转子偏心距;
[0017] 图3是图1中的泵的前视图,其中,控制环定位于最小偏心距,并且其中,泵控制室的区域被画有阴影线;
[0018] 图4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可变容量叶片泵示意性图示;
[0019] 图5示出了图1中的泵的前视图,其中,已经移除了转子和叶片以图示泵内的力;
[0020] 图6提供了替代性的可变排量泵的分解立体图;
[0021] 图7提供了在图6中描绘的泵的另一分解立体图;
[0022] 图8是沿着在图6和图7中描绘的泵截取的截面视图;
[0023] 图9是包括另一替代性的可变容量叶片泵的截面视图的示意图;
[0024] 图10是在图9中描绘的叶片泵的分解视图;以及
[0025] 图11是在图9和图10中描绘的泵的局部平面视图,其中,使泵控制环定位在最小泵容积的位置处。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在图1、图2和图3中,以20总体地指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叶片泵。
[0027] 现参照图1、图2和图3,泵20包括具有前面24的外壳或壳体22,该前面24通过泵盖(未示出)和合适的垫片密封至泵20向其供给加压工作流体的发动机(未示出)或类似物。
[0028] 泵20包括输入构件或驱动轴28,该输入构件或驱动轴28通过任何合适的装置比如泵向其供给工作流体的发动机或其他机构而被驱动,以操作泵20。在驱动轴28旋转时,位于泵室36内的泵转子32与驱动轴28一起转动。一系列的可滑动泵叶片40与转子32一起旋转,每个叶片40的外端部接合泵控制环44的内表面,其中,该内表面形成了泵室36的外壁。泵室36被划分成一系列的工作流体室48,该工作流体室48由泵控制环44的内表面、泵转子32和叶片40限定。泵转子32具有从泵控制环44的中心偏心的旋转轴线。
[0029] 泵控制环44经由枢轴销52安装在壳体22内,该枢轴销52允许使泵控制环44的中心相对于转子32的中心移动。由于泵控制环44的中心相对于泵转子32的中心偏心地定位并且泵控制环44和泵转子32的内部中的每一者均呈圆形形状,因此工作流体室48的体积随着室48围绕泵室36旋转而改变,且工作流体室48的体积在泵20的低压侧(在图1中的泵室36的左手侧)处变得较大而在泵20的高压侧(在图1中的泵室36的右手侧)处变得较小。工作流体室
48的体积变化产生了泵20的泵送作用,从而从入口端口50吸入工作流体并将其加压且传输至出口端口54。
[0030] 通过使泵控制环44绕枢轴销52运动,可以改变泵控制环44相对于泵转子32的偏心量,以改变从泵20的低压侧至泵20的高压侧工作流体室48的体积的变化量,因而改变了泵的容积。复位弹簧56将泵控制环44偏置至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位置,在该位置中,泵具有最大偏心距。
[0031] 如以上提到的,已知的是提供与泵控制环相邻的控制室、以及复位弹簧,以使可变容量叶片泵的泵环移动来建立平衡输出流及其相关的平衡压力。
[0032] 然而,根据本发明,泵20包括如图3中最佳观察到的两个控制室60和64用以控制泵环44。控制室60——图3中的最右侧的阴影线区域——形成在泵壳体22、泵控制环44、枢轴销52与弹性密封件68之间,弹性密封件68安装在泵控制环44上并且邻接壳体22。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室60与泵出口54直接流体连通,使得来自泵20的供给至泵出口54的加压工作流体还填充控制室60。
[0033]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明显的是,控制室60不需要与泵出口54直接流体连通,而是可以从任何合适的工作流体源来供给,比如从通过泵20供给的汽车发动机的油沟供给。
[0034] 控制室60中的加压工作流体作用于泵控制环44并且,当泵控制环44上的由加压工作流体的压力所引起的力足以克服复位弹簧56的偏置力时,泵控制环44绕枢轴销52枢转——如在图3中的通过箭头72指示的——以减小泵20的偏心距。当加压工作流体的压力不足以克服复位弹簧56的偏置力时,泵控制环44绕枢轴销52沿着与通过箭头72指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枢转,以增大泵20的偏心距。
[0035] 泵20还包括第二控制室64,图3中最左侧的阴影线区域,该第二控制室64形成于泵壳体22、泵控制环44、弹性密封件68与第二弹性密封件76之间。弹性密封件76抵接泵壳体22的壁以使控制室64与泵入口50分开,并且弹性密封件68使室64与室60分开。
[0036] 通过控制口80向控制室64供给加压工作流体。可以供给从任何合适的源向控制口80供给加压工作流体,所述合适的源包括泵出口54或者由泵20供给的发动机或其他设备中的工作流体沟。如下文讨论的,采用控制机构(未示出)——比如电磁操作阀或转向器机构——来通过控制口80选择性地将工作流体供给至室64。如同控制室60的情况,从控制口
80供给至控制室64的加压工作流体作用于泵控制环44。
[0037] 现应当明显的是,在供给至泵出口54的加压工作流体也填充控制室60时,泵20可以以常规的方式运行以实现平衡压力。当工作流体的压力大于平衡压力时,由所供给的工作流体在泵控制环44的位于室60内的部分上的压力产生的力将克服复位弹簧56的力以使泵环44移动,从而减小泵20的容积。相反地,当工作流体的压力小于平衡压力时,复位弹簧56的力将超过由所供给的工作流体在泵控制环44的位于室60内的部分上的压力产生的力,并且复位弹簧56将移动泵环44以增大泵20的容积。
[0038] 然而,与常规泵不同,泵20可以以第二平衡压力操作。具体地,通过经由控制口80将加压工作流体选择性地供给至控制室64,可以选择第二平衡压力。例如,通过由发动机控制系统控制的电磁操作阀可以经由控制口80将加压工作流体供给至控制室64,使得由加压工作流体在泵控制环44的位于室64内的相关区域上所产生的力被加到控制室60中的加压工作流体产生的力上,因此与其他情况相比,使泵控制环44移动更远,从而为泵20建立新的较低的平衡压力。
[0039] 作为示例,在泵20的低操作速度下,加压工作流体可以被提供至室60和室64两者,并且泵环44将被移动至下述位置,在该位置中,泵的容量产生了在低操作速度下可接受的较低的第一平衡压力。
[0040] 当泵20以较高速度被驱动时,控制机构可以操作成移除加压工作流体至控制室64的供给,因此经由复位弹簧56移动泵环44,以为泵20建立高于第一平衡压力的第二平衡压力。
[0041] 尽管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室60与泵出口54流体连通,但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将明显的是,下述方式是简单的方式: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改变控制室60的设计使得从与控制口80类似的控制口而不是从泵出口54向控制室60供给加压工作流体。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控制机构(未示出)比如电磁操作阀或转向器机构来通过控制口将工作流体选择性地供给至室60。由于控制环44位于控制室60和控制室64中的每一者内的区域不同,因此通过将加压工作流体选择性地施加至控制室60、施加至控制室64、或者施加至控制60和控制室64这两者,可以根据需要建立三种不同的平衡压力。
[0042]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同样明显的是,如果期望附加的平衡压力,壳体22和泵控制环44可以根据需要被制造成形成一个或更多个附加的控制室。
[0043] 泵20提供了优于比如图4中示出的泵200的常规叶片泵的另一优点。在常规的叶片泵比如泵200中,泵室中的低压流体204对泵环216施加力,泵室中的高压流体208也对泵环216施加力。这些力在泵控制环216上产生了很大的净力212,并且该力大部分由位于力212作用的点处的枢轴销220承载。
[0044] 此外,作用在泵环216的位于枢轴销220与弹性密封件222之间的区域上的、出口224内的高压流体(由虚线指示)也在泵控制环216上产生很大的力228。尽管力228稍微被复位弹簧236的力232抵消,但是力228减去力232的净力仍可以是很大的,并且该净力也是大部分地由枢轴销220承载。
[0045] 因此,枢轴销220承载大的反作用力240和244,以分别对抗净力212和净力228,并且这些力随时间过去可能造成枢轴销220的不理想的磨损和/或这些力可能造成泵控制环216的“粘滞(stiction)”,在这种情况下,泵控制环216不能平稳地绕枢轴销220枢转,使得更难实现对泵200的精密控制。
[0046] 如在图5中示出的,泵20的低压侧300和高压侧304产生了净力308,该净力308施加至泵控制环44的几乎位于枢轴销52的正上方处,并且在枢轴销52上产生了相应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示出为水平(相对于图中示出的取向)力312。与常规的可变容量叶片泵比如泵200不同,在泵20中,弹性密封件68定位成相对靠近枢轴销52以减小泵控制环44的被控制室60中的加压工作流体所作用在其上的区域,并且因此,显著地减小了在泵控制环44上产生的力316的幅值。
[0047] 此外,控制室60定位成使得力316包括水平分量,该水平分量作用为对抗力308并且因此减小枢轴销52上的反作用力312。力316的竖向(相对于图中示出的取向)分量在枢轴销52上产生了竖向反作用力320,但是如以上提到的,与常规泵的情况相比,力316具有较小的幅值,并且竖向反作用力320还通过由复位弹簧56产生的偏置力324的竖向分量而被减小。
[0048] 因此,控制室60和复位弹簧56相对于枢轴销52的特殊定位使得在枢轴销52上产生了减小的反作用力并且可以提高泵20的操作寿命并且可以减小泵控制环44的“粘滞”以允许泵20的更平稳的控制。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将明显的是,该特殊定位不限于在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平衡压力的可变容量叶片泵中使用并且可以用于具有单个平衡压力的可变容量叶片泵。
[0049] 图6至图8描绘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教示构造的并且以附图标记400标示的另一可变容量叶片泵。泵400包括外壳402,该外壳402包括通过多个紧固件408固定至第二盖406的第一盖404。定位销409与第一盖和第二盖对准。泵400包括输入或驱动轴410,该输入或驱动轴410具有从外壳402突出的至少一个端部。驱动轴410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装置比如内燃发动机驱动。转子412被固定以与驱动轴410一起旋转并且定位在通过泵外壳402限定的泵室414内。叶片416以可滑动的方式接合在通过转子412限定的径向延伸狭槽418内。每个叶片的外表面420以可滑动的方式接合可移动的泵控制环424的密封表面422。密封表面422定形状为圆筒形,该圆筒形具有可以从驱动轴410的中心偏移的中心。保持环425限制了叶片可以滑动的内部范围以保持表面420与表面422的接合。
[0050] 泵控制环424定位在室414内并且以可枢转的方式经由枢轴销426联接至外壳402。泵控制环424包括径向向外延伸的臂428。偏置弹簧430接合臂428以朝向最大容量位置迫压泵控制环424。
[0051] 泵控制环424包括以附图标记432、434、436标示的第一至第三突出部。第一至第三突出部中的每一者包括相关联的凹槽438、440、442。第一凹槽438内定位有第一密封组件446,用以密封地接合外壳402。第二凹槽440内定位有第二密封组件448,用以密封地接合外壳402的不同部分。第三凹槽442内定位有第三密封组件450。第三密封组件450密封地接合外壳402的另一部分。每个密封组件包括圆柱形状的第一弹性体452,该第一弹性体452接合具有大致矩形截面的第二弹性体454。每个密封组件定位在相关联的密封槽内。第一室460在第一密封组件446与第三密封组件450之间延伸并且在泵控制环424的外表面与外壳402之间延伸。第二室462限定在第一密封组件446与第二密封组件448之间,并且限定在泵控制环424的其他表面与外壳402之间。
[0052] 第一密封组件446相对于枢轴销426定位以限定第一半径或力矩臂R1。第三密封组件450的定位也限定了与枢轴销426的中心相关的半径或力矩臂R2。由第一密封组件446限定的力矩臂R1的长度大于由第三密封组件450的定位限定的力矩臂R2的长度,使得在第一室460被加压时产生转矩。转矩迫压泵控制环424以对抗由偏置弹簧430所施加的力。第一密封组件446与第三密封组件450在周向方向上间隔开大于100度的角度,其中,角的顶点是由表面422为界的泵控制环腔的中心。图8将该角度描绘为接近117度。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密封组件446和第二密封组件448相对于枢轴销426的定位也使得加压流体进入第二室,从而使泵控制环424具有与由偏置环430施加的力相反的力矩。
[0053] 出口端口470延伸穿过外壳402以允许加压流体离开泵400。通过外壳402限定了扩大的排放腔472。该扩大的排放腔472从第三密封组件450延伸至出口端口470。应当理解的是,扩大的排放腔在枢轴销426的两侧上延伸。通过使泵控制环424的外表面476与外壳402的内壁478间隔开提供了该特征。特别地,第一盖部404包括支柱482,该支柱482包括用于接纳枢轴销426的孔484。支柱482与内壁478间隔开。通过结合该构型使得流体排放的阻力相对较低。
[0054] 在操作中,泵400可以构造成以至少两种不同的模式操作。在每一种操作模式中,第一室460被提供处于泵出口压力的加压流体。在第一种操作模式中,第二室462可以通过开/关电磁阀的使用而从任意压力源被选择性地供给加压流体。在该第一操作模式中,泵400的上平衡压力通过泵出口压力限定并且下平衡压力通过第二源限定。
[0055] 在第二种操作模式中,泵400可以与比例电磁阀相关联,该电磁阀能够被操作成持续地改变至第二室462的压力并且允许中间平衡压力。如此,泵400以无限多个平衡压力而不仅仅是如在第一布置中提供的两个固定的压力来操作。
[0056] 图9至图11描绘了以附图标记500指示的另一替代性的可变排量泵。泵500可以形成润滑系统502的一部分,该润滑系统502用于将加压润滑剂供给至发动机、变速器或其他车辆动力传输机构。润滑系统502包括容器504,该容器504将流体提供给与泵500的入口508流体连通的入口管506。泵500的出口510将加压的流体提供至冷却器512、过滤器514和主沟516。行进通过主沟516的加压流体被供给至待润滑的部件比如内燃发动机。加压流体还被提供至反馈回路518。反馈回路518与泵500的第一控制室520直接连通。电磁阀522起作用以控制反馈回路518与第二控制室524之间的流体连通。
[0057] 泵500与泵400关于下述部件的使用是相似的:枢转泵控制环526,第一至第四密封组件528、530、532、534,偏置弹簧536,叶片538,转子540,转子轴542和保持环544。将不会详细地描述相似的部件。
[0058] 第一密封组件528和第二密封组件530与腔壁548和控制环526的外表面546一起作用以至少部分地限定第一控制室520。第二控制室524在第二密封组件530与第三密封组件532之间延伸并且在外表面546与腔壁548之间延伸。出口通道550在第一密封组件528与第四密封组件534之间延伸。支柱554包括孔556,该孔556接纳枢轴销558以联接控制环526,从而与支柱554一起旋转。如之前关于泵400所描述的,扩大的出口通道550基本上减小了对加压流体离开泵500的限制。在又一未示出的替代性布置中,枢轴销558可以提供密封功能并且允许移除第四密封组件534。
[0059] 第一密封组件528定位成与枢轴销558的中心相距第一距离以限定第一力矩臂R1。以类似的方式,通过第四密封组件534相对于枢轴销558的定位限定了第二力矩臂R2。如果第一力矩臂长度R1和第二力矩臂长度R2被设定为是相等的,那么出口通道550内的压力将不会对压力调节有作用。另一方面,如果需要来自泵出口压力的恒定作用,那么力矩臂R1和力矩臂R2可以设计为不相等。如此,出口通道550可以用作第三控制室。例如,有益的是在车辆冷启动条件下提供压力调节。在冷启动时,理想的是朝向如在图11中示出的最小位移位置迫压控制环526。这可以通过使第一力矩臂R1长于第二力矩臂R2来实现。替代性地,理想的是补偿作用在泵500内部的力和作用在泵控制环526上的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理想的可能是将第一力矩臂R1的长度构造成小于第二力矩臂R2的长度,从而朝向最大位移位置迫压泵控制环526。图9示出了位于最大偏心位置的控制环526,由此提供了最大的泵移位。对于在图9至图11中描绘的泵而言,第一密封组件528与第四密封组件534在周向方向上以大于80度的角度间隔开。
[0060] 在操作中,第一控制室520总是激活的并且可以从任意源比如泵输出接纳加压流体。第二控制室524经由电磁阀522而被接通和关闭。可以从任意源供给加压流体。出口通道550或第三控制室550可以对如关于力矩臂R1和力矩臂R2的相对长度所描述的压力控制功能有作用或没有作用。
[0061] 由于提供了三个控制室,泵500仅需要与打开/闭合类型的电磁阀522相关联。第三控制室550提供用于非常低的限制出口流动路径。第一控制室520和第二控制室524允许存在由源而不是由泵出口压力确定的两个平衡压力。
[0062] 以上描述的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意在是本公开内容的示例,并且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仅仅通过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内容的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公开内容的示例作出改变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