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接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80075451.5

文献号 : CN10510366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迟晓东

申请人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摘要 :

自动地连接两条载带并且更可靠地将拼接结束后的载带从装置内取出。因此,设有提升装置(120),该提升装置提升由拼接带(30)接合的第一载带(T1)及第二载带(T2)而将拼接带从保护带剥离。优选的是,提升装置包含在拼接带的两侧提升载带的一对钩(123、124),在这些钩上形成有将载带从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提升的倾斜的支承部(123a、124a)。

权利要求 :

1.一种拼接装置,由拼接带连接以一定的间隔设有输送孔和元件收纳用腔室的第一载带和第二载带,所述拼接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拼接装置具备:

装置主体;

盖体,被以能够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进行开闭的方式进行支撑;

定位装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与所述盖体之间将所述第一载带及第二载带沿着相互接近的方向进行输送,并将所述第一载带及第二载带定位于拼接位置;

拼接带,在所述装置主体与所述盖体之间被粘贴于沿着与所述第一载带及第二载带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输送的保护带,并定位于所述拼接位置;

接合装置,将被输送至所述拼接位置的所述拼接带以横跨所述第一载带及第二载带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载带及第二载带接合;及提升装置,提升由所述拼接带接合的所述第一载带及第二载带而将所述拼接带从所述保护带剥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装置,其中,所述提升装置设于所述盖体,与所述盖体的打开联动地提升所述第一载带及第二载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装置,其中,所述拼接装置具备:关闭保持装置,将所述盖体保持为关闭状态;及打开动作装置,在解除了所述关闭保持装置时使所述盖体向打开方向进行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接装置,其中,所述拼接装置具备:关闭保持装置,将所述盖体保持为关闭状态;及打开动作装置,在解除了所述关闭保持装置时使所述盖体向打开方向进行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拼接装置,其中,所述提升装置包含提升臂,所述提升臂具有在所述拼接带的两侧提升所述载带的一对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拼接装置,其中,所述一对钩具有支承部,所述支承部设有将所述载带从载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进行提升的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拼接装置,其中,所述拼接装置具有阻止装置,所述阻止装置在通过所述提升装置提升所述载带时阻止所述保护带上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拼接装置,其中,所述拼接装置具有阻止装置,所述阻止装置在通过所述提升装置提升所述载带时阻止所述保护带上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拼接装置,其中,所述拼接装置具有阻止装置,所述阻止装置在通过所述提升装置提升所述载带时阻止所述保护带上浮。

说明书 :

拼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地连接两条载带的拼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将拼接结束后的载带从装置内更可靠地取出的拼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在元件安装机中,以一定的间隔保持有多个电子元件的载带被卷绕于带盘,通过驱动与贯穿设置于载带的输送孔卡合的带齿卷盘,每次定量地送出载带而将电子元件向元件供给位置依次供给,通过吸嘴吸附这些电子元件而将其安装于电路基板。
[0003] 在这种元件安装机中,当一个带盘所保持的电子元件的余量变少时,进行通过拼接带将保持有同一种类的电子元件的卷绕于其它带盘的载带的始端部连接于余量变少的载带的终端部的、所谓的拼接。具有这样的拼接功能的装置例如记载于专利文献1中。
[000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355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5] 然而,近年来,用于自动地进行拼接的尝试虽有进展,但是为了自动地进行拼接,需要将拼接带自动地搬运至拼接位置。因此,有效的方法为,在将两面作为粘合面的多个拼接带的一面侧贴附保护带并输送保护带,从而将拼接带定位于拼接位置,在拼接位置,在拼接带的另一面侧粘接载带。
[0006] 在该情况下,由于拼接带处于粘接于保护带的状态,因此在取出由拼接带连接的载带时,若作业者没有慎重地提起载带,则存在因拼接带与保护带之间的粘接力而导致粘接于载带的拼接带被剥下的隐患。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两个载带自动地连接并且将拼接结束后的载带从装置内更可靠地取出的拼接装置。
[00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拼接装置,由拼接带连接以一定的间隔设有输送孔和元件收纳用腔室的第一载带和第二载带,该拼接装置具备:装置主体;盖体,被以能够相对于该装置主体进行开闭的方式进行支撑;定位装置,在上述装置主体与上述盖体之间将上述第一载带及第二载带沿着相互接近的方向进行输送,并将上述第一载带及第二载带定位于拼接位置;拼接带,在上述装置主体与上述盖体之间粘贴于被沿着与上述第一载带及第二载带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输送的保护带,并定位于上述拼接位置;接合装置,将被输送至上述拼接位置的上述拼接带以横跨上述第一载带及第二载带的方式与上述第一载带及第二载带接合;及提升装置,提升由上述拼接带接合的上述第一载带及第二载带而将上述拼接带从上述保护带剥离。
[0009]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能够通过提升装置始终以固定的状态提升拼接结束后的载带,因此粘接于载带的拼接带不会被剥下。因此,能够更可靠并且容易地将拼接结束后的载带从装置内取出。
[0010]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拼接装置,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提升装置设于上述盖体,与上述盖体的打开联动地提升上述第一载带及第二载带。
[0011]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通过在能够开闭的盖体设有提升装置,能够使提升装置与盖体的打开联动地动作,能够简化提升装置的结构。
[0012] 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拼接装置,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该拼接装置具备:关闭保持装置,将上述盖体保持为关闭状态;及打开动作装置,在解除了该关闭保持装置时使上述盖体向打开方向动作。
[0013]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当盖体关闭时,通过关闭保持装置将盖体保持为关闭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在运转过程中作业者接触到装置内的动作部,能够确保安全性。另外,当拼接结束时,能够通过打开动作装置打开盖体,因此能够容易并且迅速地取出拼接结束后的载带。
[0014] 根据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拼接装置,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提升装置包含一对钩,该一对钩在上述拼接带的两侧提升上述载带。
[0015]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能够通过一对钩以两点(第一载带侧与第二载带侧)提升被拼接带连接的载带,因此能够更稳定地将拼接带从保护带剥下。
[0016]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拼接装置,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一对钩具有支承部,该支承部设有将上述载带从载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进行提升的倾斜。
[0017]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通过设有倾斜的支承部,能够将拼接带相对于保护带从拼接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缓缓地剥下,因此能够更顺畅地将拼接带从保护带剥下。
[0018] 根据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拼接装置,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特征在于,该拼接装置具有阻止装置,该阻止装置在通过上述提升装置提升上述载带时阻止上述保护带上浮。
[0019] 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能够通过阻止装置防止保护带在通过提升装置提升载带时上浮,能够更可靠地将拼接带从保护带剥下。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优选的带式供料器的图。
[0021] 图2是表示保持于带式供料器的载带的图。
[0022] 图3是沿图2的3-3线切断的剖视图。
[0023] 图4是以拼接装置连接的载带的俯视图。
[0024] 图5是表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拼接装置的整体的立体图。
[0025] 图6是表示打开了拼接装置的盖体的状态的图。
[0026] 图7是表示在拼接装置上安装了拼接带的状态的图。
[0027] 图8是表示卷绕了拼接装置所使用的拼接带的供给带盘的图。
[0028] 图9是表示拼接带相对于保护带的粘贴状态的图。
[0029] 图10是表示输送保护带的保护带输送装置的图。
[0030] 图11是表示拆除拼接装置的装置主体及盖体而使内部露出的状态的图。
[0031] 图12是表示拼接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0032] 图13是表示载带的切断部位的定位工序的图12的动作状态图。
[0033] 图14是表示载带的切断部位的切断工序的图12的动作状态图。
[0034] 图15是表示载带向拼接位置定位的定位工序的图12的动作状态图。
[0035] 图16是表示拼接装置的接合装置的立体图。
[0036] 图17是表示接合装置的俯视图。
[0037] 图18是从图17的箭头18方向观察到的主视图。
[0038] 图19是从图17的箭头19方向观察到的右视图。
[0039] 图20是从图17的箭头20方向观察到的左视图。
[0040] 图21是表示关闭并保持盖体的关闭保持装置的图。
[0041] 图22是表示设于盖体的提升装置的图。
[0042] 图23是表示从图22的箭头23方向观察到的提升装置的提升臂的图。
[0043] 图24是表示拼接位置处的载带与拼接带之间的关系的剖视图。
[0044] 图25(A)是沿图24的25-25线切断的剖视图,图25(B)、图25(C)是图25(A)的动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元件安装机的元件供给装置的带式供料器10的图,在带式供料器10,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有卷绕了载带T的带盘12。
[0046] 如图2及图3所示,载带T以预定的宽度细长地形成,沿长边方向以一定的间距间隔配置多个腔室Ct,在这些腔室Ct中,分别收纳有要安装于电路基板的元件(电子元件)e。腔室Ct的上部开口并被粘贴于载带T的表面的上封带Tt覆盖。
[0047] 在载带T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以与腔室Ct相同的间距间隔、或者腔室Ct的两倍的间距间隔形成有输送孔Hc,这些输送孔Hc配置为与腔室Ct具有一定的位置关系。
[0048] 在带式供料器10中内置有定量输送机构18,该定量输送机构18每次以定量送出卷绕于带盘12的载带T而将电子元件e向设于带式供料器10的前端部的元件供给位置17逐个地供给。定量输送机构18具备:带齿卷盘19,被带式供料器10的主体支撑为能够旋转,并卡合于载带T的输送孔Hc;及省略图示的马达,使带齿卷盘19每次旋转1个间距。
[0049] 此外,元件安装机所使用的载带T由腔室Ct的间距互不相同的多个种类构成,根据载带T的种类来确定腔室Ct的间距间隔及腔室Ct与输送孔Hc之间的关系。因此,通过图像处理等识别腔室Ct的间距间隔,由此能够把握是哪一种载带T,基于此,能够识别载带T的输送孔Hc的位置,能够决定后述的拼接时的载带T的切断位置。
[0050] 拼接装置20是将卷绕于当前带盘的载带的终端部与卷绕于要更换的下一带盘的载带的始端部自动地连接的装置,该当前带盘安装于带式供料器10,该带式供料器10安装于元件供给装置。
[0051] 如图5所示,拼接装置20具备:箱状的装置主体21;及盖体22,被装置主体21支撑为能够以枢轴23(参照图21)为中心转动,对装置主体21的上表面进行开闭,该拼接装置20构成为,载置于省略图示的台车等,且能够在安装于元件安装机的元件供给装置的带式供料器10间移动。盖体22在拼接时被手动关闭,在拼接后取出载带T时自动打开。此外,当盖体22被暂时关闭时,通过后述的关闭保持装置来保持关闭状态。
[0052] 在由拼接装置20拼接的两条载带T(以下,称作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中,如图4所示,以预定间距Pc设有收纳有同一元件种类的第一元件e1(第二元件e2)的第一腔室Ct1(第二腔室Ct2)。
[0053] 另外,在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上,与第一腔室Ct1(第二腔室Ct2)平行地以预定间距Ph穿孔有能够与后述的第一带输送装置50(第二带输送装置51)的第一带齿卷盘61a(第二带齿卷盘61b)的齿67a(67b)啮合的第一输送孔Hc1(第二输送孔Hc2)。
[0054] 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被拼接装置20在任意的第一切断部位Q1、第二切断部位Q2切断并将其对接,并由后述的拼接带30连接。作为第一切断部位Q1(第二切断部位Q2),例如,可选择具有第一元件e1(第二元件e2)的第一腔室Ct1(第二腔室Ct2)与不具有第一元件e1(第二元件e2)的空的第一腔室Ct1(第二腔室Ct2)之间的中间位置。
[0055] 与切断后的空的第一腔室Ct1(第二腔室Ct2)相连的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作为第一不要部分Tf1(第二不要部分Tf2)而被废弃。此外,为了留下任意数量的空的第一腔室Ct1(第二腔室Ct2),也能够选择相邻的空的第一腔室Ct1(第二腔室Ct2)的中间位置作为第一切断部位Q1(第二切断部位Q2)。
[0056] 在拼接装置20中,从图6的左右送入应拼接的两条载带T1、T2,并且从与该载带T1、T2正交的图6的上方送入保护带31(参照图7),该保护带31粘贴有用于连接两条载带T1、T2的拼接带30。并且,如图7所示,在载带T1、T2与保护带31交叉的拼接位置LS,两条载带T1、T2的端部彼此通过拼接带30而相互连接。
[0057] 此外,粘贴于保护带31的拼接带30以与载带T1、T2之间的粘接面为上侧而被送入到拼接位置LS,在该拼接带30的上方定位两条载带T1、T2。
[0058] 如图8及图9所示,拼接带30包括在连续的保护带31的上表面横跨两条载带T1、T2而与其两面粘接的表面用与背面用的一组拼接带30a、30b。即,拼接带30将与两条载带T1、T2的表面侧接合的表面用拼接带30a及与两条载带T1、T2的背面侧接合的背面用拼接带30b设为一组。
[0059] 以表面用和背面用为一组的拼接带30被粘贴为一边与在保护带31的两侧以一定的间距间隔穿孔而成的输送孔31a保持一定的位置关系,一边沿保护带31的长边方向具有一定的间距间隔Pd。另外,一组拼接带30a、30b被配置为以表面用拼接带30a为先行侧且具有预定的间隔Pd1。并且,在该一组拼接带30a、30b中埋设有金属粉,能够通过能够检测金属的后述的带检测传感器进行检测。
[0060] 如图9所示,在保护带31的下方,检测拼接带30a、30b的带检测传感器48设置于拼接位置LS的近前侧且与拼接位置LS分离一定的距离S1的位置。当通过该金属检测传感器48在检测用狭缝49中检测出拼接带30(例如,背面用拼接带30b)的端部时,从该检测位置起,通过保护带输送装置36的步进马达47输送保护带31并控制为一定量S1,从而将拼接带30定位于拼接位置LS。
[0061] 拼接带30a、30b的上表面成为横跨两条载带T1、T2而粘接于其两面的粘接面,如图8所示,在该粘接面上粘接有连续的衬纸32,这些衬纸32、拼接带30及保护带31的三层构造体呈卷状地卷绕于供给带盘33。
[0062] 保护带31的宽度方向尺寸比衬纸32的宽度方向尺寸大,保护带3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从衬纸3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突出。另一方面,拼接带30的宽度方向尺寸与衬纸32的宽度方向尺寸相等,拼接带30在输送孔31a的内侧以表面用和背面用为一组粘贴于保护带31。
[0063] 如图9所示,在保护带31上,在接近表面用拼接带30a的位置,在与形成于载带T1、T2的输送孔Hc1、Hc2相同的间距间隔处,沿保护带31的宽度方向形成有多个定位孔31b。另外,在背面用拼接带30b上,在与形成于载带T1、T2的输送孔Hc1、Hc2相同的间距间隔处,以贯通保护带31的方式沿保护带31的宽度方向形成有多个定位孔30b1。
[0064] 此外,形成于保护带31的输送孔31a、定位孔31b是在将拼接带30a、30b粘贴于保护带31的预定位置后对应于在拼接带30b上形成定位孔30b1而通过冲压等形成的。
[0065] 如图7所示,在拼接装置20上,在横穿拼接两条载带T1、T2的拼接位置LS的线上配置有:能够旋转的供给带盘33,将包含拼接带30的三层构造体呈卷状地卷绕;衬纸输送装置35,将从拼接带30剥下的衬纸32送出;及保护带输送装置36,将剥下了拼接带30后的保护带
31送出。
[0066] 对于粘接于拼接带30的两面的衬纸32及保护带31之间的粘接力而言,相对于保护带31的粘接力更强,即使从拼接带30剥下衬纸32,也不会将拼接带30从保护带31剥下。
[0067] 然而,若在剥下了衬纸32的拼接带30的粘接面上粘接载带T1、T2,则该粘接力比相对于保护带31的粘接力强,从而易于从拼接带30剥下保护带31。
[0068] 衬纸32、拼接带30及保护带31的三层构造体在卷绕于供给带盘33的状态下安装于拼接装置20,并将前端从供给带盘33拉出。并且,衬纸32被作业者剥下并折回,从而衬纸32被衬纸输送装置35送出,被废弃至省略图示的衬纸收纳箱中。
[0069] 供给带盘33被安装于装置主体21的支撑体38支撑为能够旋转。支撑体38被基于弹簧力的预定的摩擦力向供给带盘33按压,通过该支撑体38,限制供给带盘33相对于支撑体38的旋转。并且,当以克服摩擦力的作用力拉动保护带31时,供给带盘33能够相对于支撑体
38旋转。
[0070] 剥下了衬纸32的保护带31、即以粘接面为上侧而粘贴有多个拼接带30的保护带31以横穿拼接位置LS的中心的方式通过后述的接合装置58,将前端部卡合于保护带输送装置36的输送用带齿卷盘46(参照图10)。
[0071] 如图10所示,在输送用带齿卷盘46上,以与在保护带31上穿孔的输送孔31a的间距相同的间距沿圆周方向等角度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卡合齿46a,通过将连结于输送用带齿卷盘46的步进马达47驱动1个间距,卡合于卡合齿46a的保护带31被送出单位量。
[0072] 步进马达47因接通电源而恢复至原点,并进行定位以使输送用带齿卷盘46的卡合齿46a始终位于顶点。另外,步进马达47例如能够通过伺服锁定装置等旋转限制单元47a来适当地限制旋转。
[0073] 由基于上述支撑体38的摩擦作用及旋转限制单元47a构成阻止装置,在将拼接结束后的载带T1、T2从拼接装置20内取出的情况下,该阻止装置限制保护带31的两端侧的移动而阻止保护带31上浮。
[0074] 如图6所示,拼接装置20具备第一带输送装置50、第二带输送装置51、第一元件检测装置52、第二元件检测装置53、第一切断装置54、第二切断装置55、第一引入装置56、第二引入装置57、接合装置58及控制装置59(参照图5)。第一带输送装置50、第二带输送装置51、第一切断装置54、第二切断装置55、第一引入装置56、第二引入装置57、接合装置58(除去一部分)及控制装置59被收纳并配置于装置主体21及盖体22的内部。
[0075] 即,如图11所示,在装置主体21内及盖体22内的两侧分别配置有第一带输送装置50、第二带输送装置51,在第一带输送装置50、第二带输送装置51之间分别配置有第一切断装置54、第二切断装置55。而且,在第一切断装置54、第二切断装置55之间分别配置有第一引入装置56、第二引入装置57,在第一引入装置56、第二引入装置57之间配置有接合装置
58。另外,第一元件检测装置52配置于第一带输送装置50的第一搬运路径60a的第一检测位置Ld1的上方,第二元件检测装置53配置于第二带输送装置51的第二搬运路径60b的第二检测位置Ld2的上方。
[0076] 第一带输送装置50、第二带输送装置51具备:设置为从装置主体21两侧面朝向中央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搬运路径60a、第二搬运路径60b;配置在第一搬运路径60a、第二搬运路径60b的下方第一带齿卷盘61a、第二带齿卷盘61b;与第一带齿卷盘61a、第二带齿卷盘61b连接的第一步进马达62a、第二步进马达62b;配置在第一带齿卷盘61a、第二带齿卷盘61b的附近的第一带齿卷盘齿检测装置63a、第二带齿卷盘齿检测装置63b;及配置在第一搬运路径60a、第二搬运路径60b的上方的第一带检测装置64a、第二带检测装置64b等。
[0077] 第一带输送装置50、第二带输送装置51构成为,能够沿第一搬运路径60a搬运第一载带T1,并沿第二搬运路径60b搬运第二载带T2,并依次将第一载带T1的第一切断部位Q1、第二载带T2的第二切断部位Q2(参照图4)定位于第一切断位置Lc1、第二切断位置Lc2及拼接位置LS。
[0078] 第一搬运路径60a、第二搬运路径60b具有比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的宽度略宽的宽度,且形成为从设于装置主体21的两侧面的第一带入口84a、第二带入口84b至第一切断装置54、第二切断装置55的第一刀具68a、第二刀具68b的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的第一切断位置Lc1、第二切断位置Lc2呈一条直线地延伸的槽状。
[0079] 在第一带齿卷盘61a、第二带齿卷盘61b上沿圆周方向形成有间距与在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上穿孔的第一输送孔Hc1、第二输送孔Hc2的间距Ph相同的多个第一齿67a、第二齿67b。第一带齿卷盘61a、第二带齿卷盘61b以能够与沿第一搬运路径60a、第二搬运路径60b插入的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的第一输送孔Hc1、第二输送孔Hc2啮合的方式配置于第一搬运路径60a、第二搬运路径60b的下方。
[0080] 第一带齿卷盘齿检测装置63a、第二带齿卷盘齿检测装置63b通过读取标记于第一带齿卷盘61a、第二带齿卷盘61b的侧面的第一标记M1、第二标记M2来检测第一带齿卷盘61a、第二带齿卷盘61b是否处于原始位置。
[0081] 第一带检测装置64a、第二带检测装置64b检测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是否从设于装置主体21的两侧面的第一带入口84a、第二带入口84b插入。
[0082] 第一元件检测装置52、第二元件检测装置53检测在第一搬运路径60a、第二搬运路径60b上搬运的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的第一腔室Ct1、第二腔室Ct2、第一腔室Ct1、第二腔室Ct2间的带部分及第一腔室Ct1、第二腔室Ct2内的第一元件e1、第二元件e2。
[0083] 如图11及图12所示,第一切断装置54、第二切断装置55具备:设于第一切断位置Lc1、第二切断位置Lc2的第一刀具68a、第二刀具68b;能够与第一刀具68a、第二刀具68b滑动接触的第一凸轮69a、第二凸轮69b;与第一凸轮69a、第二凸轮69b连接的第一齿轮马达70a、第二齿轮马达70b;一端安装于第一刀具68a、第二刀具68b且另一端安装在盖体22内的第一刀具弹簧71a、第二刀具弹簧71b;与第一刀具68a、第二刀具68b相邻设置的第一按压部件72a、第二按压部件72b;一端安装于第一刀具68a、第二刀具68b且另一端安装于第一按压部件72a、第二按压部件72b的第一按压弹簧73a、第二按压弹簧73b;及配置在第一刀具68a、第二刀具68b的附近的第一刀具检测装置74a、第二刀具检测装置74b等。
[0084] 第一切断装置54、第二切断装置55构成为能够在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的第一切断部位Q1、第二切断部位Q2切断第一不要部分Tf1、第二不要部分Tf2(参照图14)。
[0085] 第一刀具68a、第二刀具68b为了切断定位于第一切断位置Lc1、第二切断位置Lc2的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的第一切断部位Q1、第二切断部位Q2而被架设为能够沿上下方移动,通过第一凸轮69a、第二凸轮69b的旋转而上下移动。
[0086] 第一按压部件72a、第二按压部件72b为了对定位于第一切断位置Lc1、第二切断位置Lc2的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的第一切断部位Q1、第二切断部位Q2的附近进行按压并固定而被设为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被第一按压弹簧73a、第二按压弹簧73b向下方施力。
[0087] 第一引入装置56、第二引入装置57构成为具备第一引入部件75a、第二引入部件75b、第一引入部件转动装置76a、第二引入部件转动装置76b等,该第一引入部件75a、第二引入部件75b设于第一切断位置Lc1、第二切断位置Lc2与拼接位置LS之间,被第一固定部件
78a、第二固定部件78b支撑为能够转动,该第一引入部件转动装置76a、第二引入部件转动装置76b转动第一引入部件75a、第二引入部件75b。第一引入装置56、第二引入装置57构成为能够分别引入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的被切断的第一不要部分Tf1、第二不要部分Tf2。
[0088] 在第一引入部件75a、第二引入部件75b形成有第一开口80a、第二开口80b及第一管道82a、第二管道82b,该第一开口80a、第二开口80b用于引入在第一搬运路径60a、第二搬运路径60b上搬运的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的第一不要部分Tf1、第二不要部分Tf2,该第一管道82a、第二管道82b将第一不要部分Tf1、第二不要部分Tf2向省略图示的废弃位置引导。
[0089] 第一引入部件75a、第二引入部件75b在引入第一不要部分Tf1、第二不要部分Tf2时被保持在图12的单点划线所示的原始位置。另外,在将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向拼接位置LS搬运的情况下,如图12的实线所示,通过第一引入部件转动装置76a、第二引入部件转动装置76b将第一引入部件75a、第二引入部件75b转动预定角度,从而使形成于第一引入部件75a、第二引入部件75b的第一可动搬运路径79a、第二可动搬运路径79b与第一搬运路径60a、第二搬运路径60b整齐排列。
[0090] 接合装置58设于第一切断装置54与第二切断装置55之间。接合装置58构成为能够在第一搬运路径60a、第二搬运路径60b的中间的拼接位置LS通过拼接带30将第一切断部位Q1、第二切断部位Q2对接的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连接。
[0091] 接着,基于图16~图20说明接合装置58的结构。接合装置58具有第一升降台91、按压板97、第二升降台101、回转台103等。在第一升降台91,其腿部92被装置主体21引导支撑为能够升降。在第一升降台91上,以两条载带T1、T2的接合位置(对接位置)为中心,在两侧沿载带T1、T2的输送方向突出设置有能够与形成于拼接带30b的定位孔30b1及两条载带T1、T2的各输送孔Hc卡合的各两个第一定位销93、94。该两组第一定位销93、94的各间距被规定为载带T1、T2的输送孔Hc的间距Ph的2倍。
[0092] 另外,在第一升降台91,在第一定位销93、94各自之间形成有销孔95,这些销孔95可供后述的回转台103侧的第二定位销105插入。
[0093] 在装置主体21中,可动台96被引导支撑为能够沿与载带T1、T2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移动,在该可动台96的、第一定位销93、94的上方位置安装有按压板97。在按压板97的前端形成有能够收纳第一定位销93、94的U字形状的槽98,按压板97能够在使槽98从第一定位销93、94脱离的后退端与使槽98收纳第一定位销93、94的前进端位置之间进退。
[0094] 而且,在装置主体21中,第二升降台101的腿部102被引导支撑为能够升降。在第二升降台101上,回转台103被两端支撑为能够以与载带T1、T2的长边方向平行的枢轴104为回转中心回转180度。在回转台103的、从回转中心偏置的位置设有按压板103a,在该按压板103a设有多个第二定位销105和销孔106。第二定位销105排列于与设于上述第一升降台91的第一定位销93、94各自之间对应的位置,能够插入到设于第一升降台91的销孔95。另外,销孔106排列于与第二定位销105各自之间对应的位置,能够供设于第一升降台91的第一定位销93、94插入。
[0095] 第二定位销105通过回转台103的180度回转而与定位于拼接位置LS的两条载带T1、T2的输送孔Hc及拼接带30b的定位孔30b1卡合,从而将两条载带T1、T2及与其连接的拼接带30这三者的位置关系保持为固定。
[0096] 在回转台103的枢轴104安装有小齿轮107,与该小齿轮107啮合的齿条108安装于能够沿与载带T1、T2的搬运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移动的可动台109。由此,当可动台109移动时,通过由小齿轮107与齿条108构成的齿条小齿轮机构而使回转台103回转。
[0097] 通过该回转台103的回转,在按压板103a与第一升降台91之间夹持有两条载带T1、T2及拼接带30这三者,并使其相互连接。
[0098] 在装置主体21中,凸轮盘110被支撑为能够绕与回转台103的回转中心平行的轴线旋转,通过省略图示的驱动马达而沿一定方向低速旋转。在凸轮盘110的两面,分别沿圆周方向呈环状地形成有内外各两个凸轮槽110a、110b、110c、110d。
[0099] 在第一凸轮槽110a卡合有被第一升降台91的腿部92轴支撑的省略图示的第一从动辊。在第二凸轮槽110b卡合有被连结于按压板97的可动台96轴支撑的省略图示的第二从动辊。在第三凸轮槽110c卡合有被第二升降台101的腿部102轴支撑的省略图示的第三从动辊。在第四凸轮槽110d卡合有被连结于可动台109的连结部件112轴支撑的省略图示的第四从动辊。
[0100] 由此,当凸轮盘110旋转时,经由分别卡合于第一凸轮槽110a~第四凸轮槽110d的第一从动辊~第四从动辊,第一升降台91及第二升降台101的各升降运动、按压板97的进退运动及回转台103的回转运动联动地进行,通过凸轮盘110的一次旋转,第一升降台91及第二升降台101、按压板97及回转台103恢复至原始位置。
[0101] 如图21所示,在拼接装置20设有在拼接动作中将盖体22保持为关闭状态的关闭保持装置24。关闭保持装置24主要包括:螺线管25,设于装置主体21,能够使动作杆25a沿上下方向动作;钩27,被装置主体21支撑为能够以枢轴26为中心转动,并通过螺线管25转动;及卡合销28,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设于盖体22,并以能够卡合分离的方式卡合于钩27。
[0102] 在装置主体21与盖体22之间,设有将盖体22向打开方向施力的打开用弹簧29,当解除钩27与卡合销28之间的卡合时,盖体22在打开用弹簧29的作用下自动地打开。通过该打开用弹簧29,构成在解除了关闭保持装置24时使盖体22向打开方向动作的打开动作装置。
[0103] 另外,虽未图示,在盖体22设有挡块,通过该挡块进行动作的关闭确认用传感器设于装置主体21。关闭确认用传感器在盖体22关闭时通过挡块进行动作,基于关闭确认用传感器的接通信号来确认盖体22已被关闭。
[0104] 并且,当由作业者关闭盖体22而通过挡块接通关闭确认用传感器时,基于该接通信号,螺线管25的动作杆25a向图21的上方动作,转动钩27而与卡合销28卡合。由此,通过关闭保持装置24将盖体22保持为关闭状态。
[0105] 此外,当两条载带T1、T2通过拼接带30相互连接而从控制装置59发出连接结束信号时,螺线管25的动作杆25a向图21的下方动作。由此,转动钩27而解除与卡合销28之间的卡合,盖体22通过打开动作装置(打开用弹簧)29的作用力而自动地打开。
[0106] 在盖体22的内表面(下表面)一体地设有提升装置120(参照图22),该提升装置120与盖体22的打开联动地提升由拼接带30连接的第一载带T1及第二载带T2。通过该提升装置120,能够更可靠地将粘接于保护带31的拼接带30从保护带31剥离。
[0107] 如图22及图23所示,提升装置120具备支撑部件121,该支撑部件121固定在设于盖体22的内表面的安装部22a,在该支撑部件121的前端部固定有沿载带T1、T2的长边方向伸长的板状的提升臂122。提升臂122的两端弯折而形成在载带T1、T2的长边方向上具有间隔的一对钩123、124。
[0108] 在一对钩123、124上分别形成有支承部123a、124a,该支承部123a、124a将由拼接带30连接的第一载带T1及第二载带T2在接近保护带31(拼接带30)的两端部的位置处从下方进行提升。一对钩123、124的支承部123a、124a构成为,在盖体22关闭时,如图22的实线所示,位于比载带T1、T2的搬运路线60a、60b的延长线靠下方的位置,在盖体22打开时,如图22的双点划线所示,位于比搬运路线60a、60b的延长线靠上方的位置。
[0109] 由此,当盖体22从关闭状态被打开时,提升臂122与盖体22一体地以枢轴23中心转动,一对钩123、124的支承部123a、124a通过横穿由拼接带30连接的第一载带T1及第二载带T2,载带T1、T2被支承部123a、124a钩住而被提升,从而将拼接带30从保护带31剥离。
[0110] 此时,在一对钩123、124的支承部123a、124a设有倾斜,由此,载带T1、T2被从宽度方向上的里侧缓缓地提升,因此拼接带30被从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里侧)缓缓地剥下。因此,在将拼接带30从保护带31剥下时,不会将拼接带30从载带T1、T2剥下,能够高精度地进行拼接带30对载带T1、T2的连接。
[0111] 接着,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拼接装置20的动作。当元件e的余量减少时,实施通过拼接带30在第一载带T1的终端部连接收纳有同一种类的元件e的卷绕于其它带盘的第二载带T2的始端部的拼接处理,该元件e被保持于第一载带T1,该第一载带T1卷绕于安装在带式供料器10的带盘12。通过该拼接来补给元件,从而持续进行来自带式供料器10的元件的供给。
[0112] 在该拼接中,通常执行检查是否连接了收纳有正确的元件的载带的、所谓的拼接检验。拼接检验为,通过条形码读取器读取粘贴于旧带盘的条形码,将收纳于旧带盘的元件的序列号ID向管理计算机传送。接着,通过条形码读取器读取粘贴于新带盘的条形码,将收纳于新带盘的元件的序列号ID向管理计算机传送。
[0113] 在管理计算机的数据库中,对于各序列号ID保存有与元件相关的数据,因此能够根据读取的序列号ID来对照收纳于两条载带T1、T2的元件是否为相同的种类。若为不同的元件,则通过将对照错误显示于操作面板而向操作人员报告,操作人员基于此来修正拼接。
[0114] 当这样的拼接检验结束时,通过剪刀切断两条载带T1、T2的各端部。此时,在各载带T1、T2的端部,通常设有几十mm左右的未收纳元件的空的腔室部分,因此由作业者来切断该部分。在该情况下,根据后述说明可知,切断面并不是两条载带T1、T2的接合面,因此并未特别要求精确性。
[0115] 通常,盖体22关闭,在该状态下由作业者接通电源时,控制装置59基于来自第一带齿卷盘齿检测装置63a、第二带齿卷盘齿检测装置63b的检测信号,使步进马达62a、62b恢复为原始位置。在该状态下,控制装置59基于来自第一带检测装置64a、第二带检测装置64b的检测信号,检测第一带T1、第二带T2的前端部是否从第一带入口84a、第二带入口84b插入。当检测出第一带T1、第二带T2的前端部已插入时,步进马达62a、62b起动,旋转第一带齿卷盘61a、第二带齿卷盘61b,并且使第一引入部件75a的可动部件77a、第二引入部件75b的可动部件77b向上方移动。
[0116] 接着,控制装置59基于来自第一带检测装置64a、第二带检测装置64b的检测信号,依次检测第一带T1、第二带T2的不具有元件e1、e2的第一腔室Ct1及第二腔室Ct2,基于该第一及第二腔室Ct1、Ct2的检测,计算腔室Ct1、Ct2间的间距Pc。
[0117] 接着,控制装置59根据腔室Ct1、Ct2间的间距Pc及已知的检测位置Ld1、Ld2与切断位置Lc1、Lc2之间的距离D1、D2来计算第一带T1、第二带T2的切断部位Q1、Q2(参照图4)。并且,如图13所示,使第一带T1、第二带T2移动距离D1、D2而将不要部分Tf1、Tf2引入到第一引入部件75a、第二引入部件75b内,将切断部位Q1、Q2向切断位置Lc1、Lc2搬运并定位。
[0118] 如此一来,当第一载带T1及第二载带T2的搬运定位结束时,控制装置59分别使刀具68a、68b与按压部件72a、72b一起下降,通过按压部件72a、72b按压并固定被定位于切断位置Lc1、Lc2的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的切断部位Q1、Q2的附近。接着,分别使刀具68a、68b下降,并分别切断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的切断部位Q1、Q2。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的被切断的不要部分Tf1、Tf2被引入部件75a、75b的管道82a、82b引导而被废弃。
[0119] 当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被刀具68a、68b切断时,控制装置59使引入部件75a、75b向下方移动。此后,通过步进马达62a、62b分别旋转带齿卷盘61a、61b,分别使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移动切断位置Lc1、Lc2与拼接位置LS之间的已知的距离D3、D4,将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的切断部位Q1、Q2向拼接位置LS搬运并定位。由此,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的输送孔Hc1、Hc2被定位于能够与设于拼接位置LS的接合装置58的第一定位销93、94卡合的位置。
[0120] 通过上述第一带输送装置50、第二带输送装置51等,构成将第一载带T1及第二载带T2定位于在第一载带T1及第二载带T2的各输送孔Hc1、Hc2卡合有定位销93、94的拼接位置LS的定位装置。
[0121] 由此,从第一带入口84a、第二带入口84b插入的第一载带T1及第二载带T2的前端不会产生间距偏移地被定位在拼接位置LS。
[0122] 另一方面,卷绕于供给带盘33的衬纸32、拼接带30及保护带31的三层结构体被从供给带盘33拉出,在剥下衬纸32后通过衬纸输送装置35送出。粘贴了拼接带30的保护带31被保护带输送装置36送出,表面用与背面用的一组拼接带30被向拼接位置LS搬运。
[0123] 通过保护带输送装置36的步进马达47,背面用的拼接带30b被送至由带检测传感器48检测的位置,从该位置进一步被输送一定距离,从而以表面用与背面用为一组的拼接带30被送入到拼接位置LS,形成于背面用拼接带30b的定位孔30b1被定位于能够与设于拼接位置LS的接合装置58的第一定位销93、94卡合的位置(参照图24)。
[0124] 此外,在将拼接带30定位于拼接位置LS时第一载带T1及第二载带T2尚未被定位于拼接位置LS的情况下,在该状态下,在第一载带T1及第二载带T2被定位于拼接位置LS之前待机。
[0125] 当第一载带T1、第二载带T2及拼接带30分别被定位于拼接位置LS时,通过省略图示的驱动马达来旋转凸轮盘110。通过凸轮盘110的旋转,首先,经由卡合于第一凸轮槽110a的省略图示的第一从动辊而使第一升降台91上升。
[0126] 通过第一升降台91的上升,第一定位销93、94分别卡合于背面用拼接带30b的定位孔30b1及两条载带T1、T2的各输送孔Hc。此时,在背面用拼接带30b与载带T1、T2之间,如图25(A)所示,夹设有按压板97,因此载带T1、T2未粘接于背面用拼接带30b。由此,两条载带T1、T2与粘接在它们背面侧的背面用拼接带30b这三者的位置关系被保持为固定。
[0127] 接着,经由卡合于第二凸轮槽110b的省略图示的第二从动辊而使可动台96沿水平方向移动,夹设于背面用拼接带30b与载带T1、T2之间的按压板97相对于第一升降台91后退,形成为背面用拼接带30b与载带T1、T2能够粘接的状态。
[0128] 接着,经由卡合于第三凸轮槽110c的省略图示的第三从动辊而使可动台109水平移动,通过该可动台109的水平移动,回转台103通过齿条小齿轮机构(107、108)绕图19的顺时针方向回转。通过该回转台103的回转,如图25(B)所示,卡合于第二定位销105的保护带31弯折,表面用拼接带30a在载带T1、T2的上方位置使粘接面向下反转。即,保护带31以夹着载带T1、T2的方式弯折,使背面用拼接带30b位于载带T1、T2的背面侧,使表面用拼接带30a位于载带T1、T2的表面侧。此时,保护带输送装置36的马达反转,向保护带31赋予松弛度,容许保护带31弯折。
[0129] 接着,经由卡合于第四凸轮槽110d的省略图示的第四从动辊而使第二升降台101下降。当第二升降台101下降时,如图25(C)所示,第二定位销105从保护带31的里侧卡合于保护带31的定位孔31b、载带T1、T2的输送孔Hc及背面用拼接带30b的定位孔30b1。
[0130] 而且,通过第二升降台101的下降,在夹持载带T1、T2的状态下,弯折了的保护带31在回转台103的按压板103a与第一升降台91之间被挤压。通过该挤压,粘贴于保护带31的背面用拼接带30b以横跨载带T1、T2的背面的方式被粘接,表面用拼接带30a以横跨粘贴于载带T1、T2的表面的各上封带Tt的方式被粘接,第一载带T1的终端部与第二载带T2的始端部相互连接。该挤压状态持续一定时间(几秒)。
[0131] 拼接带30对两条载带T1、T2的连接是在通过第一定位销93、94及第二定位销105限制了载带T1、T2与拼接带30a、30b的相对偏移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能够不产生间距偏移地精确地接合两条载带T1、T2。
[0132] 上述的拼接带30对两条载带T1、T2的接合是通过凸轮盘110的大致180度的旋转来实现的,通过剩余的180度的旋转,以与上述相反的动作将各构成部件恢复为原始位置。
[0133] 即,首先,使第二升降台101上升,回转台103相对于第一升降台91上升,弯折了的保护带31的挤压被解除,并且第二定位销105从背面用拼接带30b的定位孔30b1及两条载带T1、T2的各输送孔Hc脱离。
[0134] 接着,经由齿条小齿轮机构(108、107)而使回转台103绕图19的逆时针回转,并且保护带输送装置36的马达正转,保护带31的松弛被去除。
[0135] 然后,按压板97前进,并且第一升降台91下降,第一定位销93、94从背面用拼接带30b的定位孔30b1及两条载带T1、T2的各输送孔Hc脱离。另一方面,在衬纸输送装置35中,驱动马达而向衬纸32赋予张力,仅将衬纸32剥下所需的量。如此一来,第一载带T1的终端部与第二载带T2的始端部之间的接合结束。
[0136] 如此一来,当两条载带T1、T2通过拼接带30而相互连接时,从控制装置59发出连接结束信号。基于该连接结束信号,保护带输送装置36的步进马达47被旋转限制单元47a限制旋转,从而防止保护带31的一端侧的提升,并且通过支撑体38限制供给带盘33的旋转,从而阻止保护带31的另一端侧的提升。
[0137] 接着,拼接装置20的螺线管25动作,动作杆25a向下方移动,钩27以枢轴26为中心绕图21的顺时针转动。由此,钩27与卡合销28之间的卡合被解除,盖体22因弹簧29的作用力而以枢轴23为中心转动,从而自动地打开。
[0138] 此时,通过设于盖体22的提升臂122的一对钩123、124的支承部123a、124a,由拼接带30接合的载带T1、T2被向上方提升,粘接于保护带31的拼接带30被从保护带31剥离。在该情况下,在支承部123a、124a设有倾斜,通过该倾斜而将载带T1、T2从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里侧)提升,因此拼接带30相对于保护带31被从端部缓缓地剥下。
[0139] 而且,通过旋转限制单元47a及支撑体38,保护带31的提升被阻止,因此在通过提升臂122提升载带T1、T2时,能够可靠地从保护带31剥下拼接带30。
[0140] 由此,拼接带30被更可靠地从保护带31剥下而不会将连接载带T1、T2的拼接带30从载带T1、T2剥下。
[0141] 由提升臂122提升的载带T1、T2由作业者容易地从拼接装置20内取出。然后,将卷绕有第二载带T2的带盘12设置于带式供料器10,结束拼接处理。由此,元件被向带式供料器10补给,在元件安装机中,在不使机械停止的情况下持续进行元件安装操作。
[0142] 此外,为了拼接其它载带,当盖体22被作业者关闭时,通过固定于盖体22的挡块而接通省略图示的关闭确认用传感器。基于关闭确认用传感器的接通信号,螺线管25动作,动作杆25a向上方移动。由此,钩27以枢轴26为中心绕图21逆时针转动而卡合于固定在盖体22的卡合销28。同时,通过安装于钩27的省略图示的挡块接通省略图示的动作确认用传感器。当该关闭确认用传感器及动作确认用传感器一起接通时,拼接装置20能够自动运转。
[0143] 这样一来,当关闭盖体22时,无法通过外力打开盖体22,因此能够防止在自动运转过程中作业者接触到拼接装置20内的动作部,能够确保安全性。另外,当拼接操作结束时,盖体22自动地打开,因此能够提高操作性。
[0144]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通过提升装置120始终以固定的状态提升拼接结束后的载带T1、T2,因此不会导致粘接于载带T1、T2的拼接带30被剥下,能够更容易地将拼接结束后的载带T1、T2从拼接装置20内取出。
[0145] 另外,通过将提升装置120设于能够开闭的盖体22,能够使提升装置120与盖体22的打开联动地动作,能够简化提升装置120的结构。
[0146]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当为了拼接载带T1、T2而关闭盖体22时,能够通过关闭保持装置24将盖体22保持为关闭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在运转过程中作业者接触到拼接装置20内的动作部,能够确保安全性。另外,当拼接结束时,能够通过打开动作装置(打开用弹簧)29自动地打开盖体22,因此能够容易并且迅速地取出拼接结束后的载带T1、T2。
[0147]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通过提升装置120的一对钩123、124以两点(第一载带侧和第二载带侧)提升由拼接带30连接的载带T1、T2,因此能够更稳定地将连接了载带T1、T2的拼接带30从保护带31剥下。
[0148]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一对钩123、124具有设置了倾斜的支承部123a、124a,因此能够将拼接带30相对于保护带31从拼接带3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缓缓地剥下,能够将拼接带30顺畅地从保护带31剥下。
[0149]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通过阻止装置(支撑体38、旋转限制单元47a)来阻止保护带在通过提升装置120提升载带时上浮,能够更可靠地将拼接带30从保护带31剥下。
[015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将提升装置120设于盖体22、与盖体22的打开联动地提升第一载带T1及第二载带T2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将提升装置120设于例如装置主体21,使其与盖体22独立地动作。
[015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拼接带30、保护带31及衬纸32的三层构造体,但是也可以去除衬纸32而设为拼接带30和保护带31的双层构造。
[015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对由表面及背面均为平面的纸带构成的两条载带T1、T2进行拼接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例如拼接腔室向背面侧突出而形成凹凸的压纹带这样的结构。
[0153] 另外,将第一载带T1及第二载带T2定位于拼接位置LS的定位装置(第一输送装置、第二带输送装置)50、51、输送粘贴了拼接带30a、30b的保护带31的保护带输送装置36及在拼接位置LS中将拼接带30a、30b接合于第一载带T1及第二载带T2的接合装置58等仅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所优选的例示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所叙述的结构。
[0154] 如此,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采用各种形态。
[0155] 附图标记说明
[0156] 20…拼接装置
[0157] 21…装置主体
[0158] 22…盖体
[0159] 24…关闭保持装置
[0160] 29…打开动作装置
[0161] 30(30a、30b)…拼接带
[0162] 31…保护带
[0163] 31a…输送孔
[0164] 36…保护带输送装置
[0165] 38、47a…阻止装置(支撑体…旋转限制单元)
[0166] 46…带齿卷盘
[0167] 47…伺服马达(步进马达)
[0168] 48…带检测传感器
[0169] 50、51…定位装置(带输送装置)
[0170] 58…接合装置
[0171] 93、94、105…定位销
[0172] 120…提升装置
[0173] 122…提升臂
[0174] 123、124…钩
[0175] 123a、124b…支承部
[0176] T1、T2…载带
[0177] Hc1、Hc2…输送孔
[0178] Ct1、Ct2…腔室
[0179] LS…拼接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