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产品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633440.5

文献号 : CN10514006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仕权

申请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按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按键、按键支架、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轻触开关,所述按键支架上对应按键以及轻触开关设置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悬空且可弹性下压。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弹性臂,按压按键时,该弹性臂能够与按键、轻触开关相互接触,防止按压较长键长度方向的两端时按键与轻触开关发生偏移导致开关按不到位的情况发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该电子产品的按键较为灵敏,不会出现按压按键两端开关按不到位的情况。

权利要求 :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按键(1)、按键支架(2)、PCB板(3),所述PCB板(3)上设置有轻触开关(31),所述按键支架(2)上对应按键(1)以及轻触开关(31)设置有弹性臂(21),所述弹性臂(21)悬空且可弹性下压,所述按键(1)包括与弹性臂(21)相接触的第一接触部(11),所述第一接触部(11)为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一接触部(11)与弹性臂(21)相接触的一端设置有缺口(12),所述弹性臂(21)与按键支架(2)相连的一端下方还设置有弧形槽(22),所述缺口(12)在所述第一接触部(11)的位置位于弹性臂(21)与按键支架(2)相连接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21)与按键支架(2)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21)与第一接触部(11)相接触的一端为环状凸起(211),所述环状凸起(211)的高度高于按键支架(2)的高度,所述弹性臂(21)底部设置有与轻触开关(31)相接触的第二接触部(2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起(211)沿弹性臂(21)的长度方向上还设置有加强筋(2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12)高度不小于0.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1)上方设置有面板(4),所述面板(4)与按键支架(2)、按键支架(2)与PCB板(3)均通过螺钉连接。

7.一种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按键结构。

说明书 :

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产品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按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按键结构及包括该按键结构的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按键一般是一件式,即按键直接与轻触开关接触,即可完成使用者对按键的需求。但是对于长条形的按键,使用者在按压按键长度方向的两端时触点容易歪斜,这样容易产生手感不良或开关按不到位的现象,影响客户使用及体验。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按键结构,能够使用户沿按键长度方向上按压按键时开关按到位。
[0004]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出了一种电子产品,能够使用户在使用该电子产品的按键时,按压按键任一位置都能使开关到位。
[0005]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按键结构,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按键、按键支架、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轻触开关,所述按键支架上对应按键以及轻触开关设置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悬空且可弹性下压。
[0007]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臂与按键支架为一体成型结构。
[0008] 作为优选,所述按键包括与弹性臂相接触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为圆筒状结构。
[0009]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接触部与弹性臂相接触的一端设置有缺口,所述弹性臂与按键支架相连的一端下方还设置有弧形槽。
[0010] 作为优选,所述缺口位于弹性臂与按键支架相连接的同一侧。
[0011]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臂与第一接触部相接触的一端为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的高度高于按键支架的高度,所述弹性臂底部设置有与轻触开关相接触的第二接触部。
[0012] 作为优选,所述环状凸起沿弹性臂的长度方向上还设置有加强筋。
[0013] 作为优选,所述缺口高度不小于0.3mm。
[0014] 作为优选,所述按键上方设置有面板,所述面板与按键支架、按键支架与PCB板均通过螺钉连接。
[0015]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弹性臂,按压按键时,该弹性臂能够与按键、轻触开关相互接触,防止按压较长键长度方向的两端时按键与轻触开关发生偏移导致开关按不到位的情况发生。
[0016]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按键结构。
[0017] 本发明中提供的电子产品带有上述按键结构,使得该电子产品的按键较为灵敏,不会出现按压按键两端开关按不到位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按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按键结构的剖视图;
[0020]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按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 图5是I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 图6是II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 图中:
[0025] 1、按键;11、第一接触部;12、缺口;2、按键支架;21、弹性臂;211、环状凸起;212、加强筋;213、第二接触部;22、弧形槽;3、PCB板;31、轻触开关;4、面板;5、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27]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按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能够防止用户在按动按键时按键开关按不到位的情况。该按键结构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按键1、按键支架2、PCB板3,其中PCB板3上设置有轻触开关31与按键1相对应,按键支架2上对应按键1以及轻触开关31设置有弹性臂21,该弹性臂21悬空且可弹性下压。
[0029] 请进一步结合图2,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按键结构的剖视图。
[0030] 由于按键支架2多为非金属材料制得,因为弹性臂21多次按压会使弹性臂21与按键支架2的焊接处发生断裂,为此,本实施例中弹性臂21与按键支架2为一体成型结构。
[0031] 请结合图3,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按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2] 按键1包括与弹性臂21相接触的第一接触部11,同时第一接触部11的形状没有限制,本实施例中为圆筒状结构,该结构不仅能够使按键1与弹性臂21接触,还能够减轻按键1自身的重量,进而减轻整个结构的重量。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可为圆柱形、矩形结构。
[0033] 请进一步结合图5,图5是I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4] 按动按键时,按动按键的位置越靠近弹性臂21与按键支架2的连接部,则需要的按动力会越大,同时弹性臂21与轻触开关31接触时产生的声音也会越大,因此,第一接触部11与弹性臂21相接触的一端设置有缺口12,需要注意的是,缺口12的位置还可以位于弹性臂21上。需要说明的是,缺口12在第一接触部11的位置应位于弹性臂21与按键支架2相连接的同一侧,因为按压过程中,如果缺口12设置在靠近弹性臂21悬空的一端,需要的按压力以及弹性臂21与轻触开关31之间产生的声音依旧会大,只有将缺口设置在弹性臂21与按键支架
2的连接部的同侧才能解决上述问题。更为具体地,缺口12高度不小于0.1m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缺口高度不小于0.3mm。
[0035] 同时,为了能够弹性臂21更容易下压,本实施例中弹性臂21与按键支架2相连的一端下方还设置有弧形槽22,该弧形槽22能够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无需使用较大力就能将弹性臂21下压。
[0036] 请参考图4、6,图4是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II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7] 更为具体地,所述弹性臂21与第一接触部11相接触的一端为环状凸起211,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不限于此结构,该结构能够减小弹性臂21的重量,进而使按键结构整体重量减轻。同时弹性臂21底部设置有与轻触开关31相接触的第二接触部213。为了提高按键的反应速度,该环状凸起211的高度应高于按键支架2的高度,环状凸起211的内径需小于第一接触部11的外径,这样可以防止按键1的按动后发生倾斜,第一接触部11套进环状凸起211的内径里面造成卡键;而环状凸起211的外径需大于第一接触部11的内径,至少要大1mm(其中单边各为0.5mm),这样可以保证按键1与弹性臂21接触充分,保证按键功能的实现。
[0038] 虽然环状凸起211与弹性臂21为一体结构,但是环状凸起211高度高于按键支架2的高度,很可能会出现在按压过程中将环状凸起211弯折的情况,为此,环状凸起211沿弹性臂21的长度方向上还设置有加强筋212用以稳固环状凸起211以防止其被弯折。
[0039] 按压按键1长度方向的边角时,按键1会发生倾斜,但弹性臂21不会发生扭曲倾斜变形,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保证弹性臂21上的触点与轻触开关31的接触,而且按键手感也比较一致。
[0040] 本实施例中,按键1上方还设置有面板4,面板4是用户在按压按键结构时直接接触的部分,同时面板4与按键支架2、按键支架2与PCB板3均通过螺钉5连接。
[0041] 该按键组件在安装时需将面板4覆盖与按键1上,同时按键1部分伸出面板4的条形孔,然后使用按键支架2置于按键1的底部,用螺钉将按键支架与面板4连接,使按键1被锁固在面板4与按键支架2之间,而后再将PCB板3与按键支架2通过螺钉连接,此时安装完成。
[0042] 注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