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80075817.9

文献号 : CN10514308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岛林启太

申请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论设备布局如何,都能够在保持了必要的充足刚性的状态下,将井道设备(19)固定于导轨(4a)上的电梯装置,并且涉及一种针对导轨(4a)通过螺栓(25)将导轨(4a)、用于固定井道设备(19)的安装臂(21(22))、以及固定于建筑结构物上的导轨架(23a和24)一并紧固的电梯装置。

权利要求 :

1.一种电梯装置,其具有:

升降体,其在井道内升降;

导轨,其设置于所述井道内,引导所述升降体的升降;

导轨架,其固定于建筑结构物,并且通过螺栓而固定着所述导轨;

安装臂,其通过所述螺栓被一并紧固而固定于所述导轨;以及井道设备,其固定于所述安装臂,

所述导轨架包括上侧导轨架和配置于所述上侧导轨架的下方的下侧导轨架,所述安装臂具有固定于所述上侧导轨架上的上侧安装臂和固定于所述下侧导轨架上的下侧安装臂,所述井道设备通过固定于所述上侧安装臂与所述下侧安装臂之间的纵柱而固定于所述上侧安装臂和所述下侧安装臂,所述上侧安装臂被将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上侧导轨架上的所述螺栓一并紧固而固定于所述导轨,所述下侧安装臂被将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下侧导轨架上的所述螺栓一并紧固而固定于所述导轨,在所述导轨的固定部通过所述上侧导轨架和所述下侧导轨架承受在水平方向上作用于所述井道设备的载重,并且不通过所述导轨,而是通过所述上侧导轨架和所述下侧导轨架并借助井道壁支承所述载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在所述纵柱上设有固定孔和纵长孔,所述固定孔用于在所述上侧安装臂和所述下侧安装臂中的任意一方固定所述纵柱,所述纵长孔用于在所述上侧安装臂和所述下侧安装臂的另一方固定所述纵柱,所述纵长孔的沿着所述纵柱的长边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固定孔的沿着所述纵柱的长边方向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在所述安装臂与所述导轨之间夹入有所述导轨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在所述导轨架与所述导轨之间夹入有所述安装臂。

5.一种电梯装置,其具有:

升降体,其在井道内升降;

第1导轨和第2导轨,它们在所述井道内彼此对置地设置,引导所述升降体的升降;

多个门型导轨架,它们分别具有固定着所述第1导轨的第1架部件、固定着所述第2导轨的第2架部件、以及固定于所述第1架部件和第2架部件之间的连接部件,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固定于建筑结构物;

纵柱,其固定于所述门型导轨架中的1个的所述连接部件与位于该1个门型导轨架下方的所述门型导轨架的所述连接部件之间;以及井道设备,其固定于所述纵柱,

所述第1架部件和所述第2架部件的与所述连接部件相反一侧的端部被固定于井道壁,在所述第1导轨和所述第2导轨的固定部通过所述门型导轨架承受在水平方向上作用于所述井道设备的载重,并且不通过所述第1导轨和所述第2导轨,而是通过所述门型导轨架并借助所述井道壁支承所述载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在所述纵柱上设有固定孔和纵长孔,所述固定孔用于在任意一方的所述连接部件上固定所述纵柱,所述纵长孔用于在另一方的所述连接部件上固定所述纵柱,所述纵长孔的沿着所述纵柱的长边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固定孔的沿着所述纵柱的长边方向的尺寸。

说明书 :

电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例如控制盘等井道设备固定于导轨上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的电梯装置中,有时在引导轿厢或对重的升降的导轨上通过安装臂等固定井道设备。尤其在无机房电梯中,控制盘等重量物通过安装臂而固定于导轨。这种情况下,需要不仅能够支承井道设备的自重,还能够支承地震时产生的水平载重的结构。
[0003] 与此相对,在现有的井道设备组装体中,安装臂以跨越导轨而在左右突出的方式固定于导轨。而且,在导轨的左右处,井道设备安装于安装臂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4] 在这种结构中,通过井道设备的自重而产生的力矩彼此抵消,并且通过在水平方向上作用的地震时载重而产生的力矩也会彼此抵消,因此能够简化安装臂。
[0005]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还一并提出了使得将导轨固定于井道壁等建筑结构物上的导轨架具备安装臂的功能的结构。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515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0010] 然而,根据设备布局,有时无法隔着导轨并排配置2个井道设备,这种情况下,无法应用专利文献1的支承结构。同样地,根据设备布局,有时只能够将井道设备配置于远离导轨的位置处,这种情况下,需要针对在水平方向上作用的载重而抑制井道设备的水平方向移位,以确保井道设备与接近的设备之间的间隙。因此,需要在全长范围内使导轨尺寸增加,以提升导轨的扭转刚性,这会导致成本增加。
[0011] 另一方面,在使导轨架具备安装臂的功能的结构中,通过水平方向的载重而产生的移位不依赖于导轨的扭转刚性。然而,由于还需要通过导轨架支承由于井道设备的自重而产生的力矩,因此需要增大导轨架的尺寸、导轨架与壁侧架之间的固定强度和壁侧架与建筑结构物之间的固定强度。
[0012] 此外,导轨架与壁侧架通常通过在现场进行焊接而固定,因而如果使导轨架的尺寸增加,则现场的焊接作业性就会变差。进而,通常根据从导轨起到建筑结构物为止的距离而准备多种导轨架,而根据从导轨起到井道设备为止的距离,有时需要增加导轨架的种类,导轨架的种类会变得庞大。
[0013]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针对任意设备布局,都能够通过抑制了导轨和导轨架的尺寸的简单结构将井道设备固定于导轨上的电梯装置。
[0014]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5]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升降体,其在井道内升降;导轨,其设置于井道内,引导升降体的升降;导轨架,其固定于建筑结构物,并且通过螺栓而固定着导轨;安装臂,其通过螺栓被一并紧固而固定于导轨;以及井道设备,其固定于安装臂。
[0016] 此外,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升降体,其在井道内升降;第1和第2导轨,它们在井道内彼此对置地设置,引导升降体的升降;多个门型导轨架,它们分别具有固定着第1导轨的第1架部件、固定着第2导轨的第2架部件、以及固定于第1和第2架部件之间的连接部件,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固定于建筑结构物;纵柱,其固定于多个门型导轨架中的1个的连接部件与位于其下方的门型导轨架的连接部件之间;以及井道设备,其固定于纵柱。
[0017] 发明的效果
[0018]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安装臂被将导轨固定于导轨架上的螺栓一并紧固而固定于导轨,因此能够主要通过导轨支承井道设备的自重,此外,能够在导轨的固定部通过导轨架承受在水平方向上作用于井道设备的载重。因此,能够针对任意设备布局,通过抑制了导轨和导轨架的尺寸的简单结构将井道设备固定于导轨。
[0019] 此外,在固定于2个门型导轨架的连接部件间的纵柱上固定有井道设备,因此能够通过门型导轨架而使用第1和第2导轨支承井道设备的自重,另外,能够在第1和第2导轨的固定部通过门型导轨架承受在水平方向上作用于井道设备的载重。因此,能够针对任意设备布局,通过抑制了导轨和导轨架的尺寸的简单结构将井道设备固定于导轨。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立体图。
[0021] 图2是表示图1的控制盘和第1轿厢导轨的主视图。
[0022] 图3是表示图2的第1轿厢导轨的左侧视图。
[0023] 图4是放大表示图3的要部的侧视图。
[0024] 图5是表示在图4的上侧导轨架与第1轿厢导轨之间配置了上侧安装臂的例子的侧视图。
[0025] 图6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要部的侧视图。
[0026]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控制盘的支承结构的主视图。
[0027] 图8是沿着图7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
[0028] 图9是表示图7的第1纵柱的立体图。
[0029]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控制盘的支承结构的主视图。
[0030] 图11是沿着图10的XI-XI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0032] 第1实施方式
[0033]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无机房型的电梯装置的立体图,是对井道内透视而示出的。在图中,在井道1的底部固定有轿厢缓冲器台2和对重缓冲器台3。轿厢缓冲器台2上设置有轿厢缓冲器(未图示)。对重缓冲器台3上设置有对重缓冲器(未图示)。
[0034] 井道1内设置有第1和第2轿厢导轨4a、4b、第1和第2对重导轨5a、5b。轿厢导轨4a、4b的下端部位于轿厢缓冲器台2上。对重导轨5a、5b的下端部位于对重缓冲器台3上。
[0035] 作为升降体的轿厢6被轿厢导轨4a、4b引导而在井道1内升降。作为升降体的对重7被对重导轨5a、5b引导而在井道1内升降。对重7以在位于与轿厢6相同的高度时面对轿厢6的背面的方式配置于轿厢6的后方(后部下落式)。
[0036] 在井道1内的下部设置有使轿厢6和对重7升降的曳引机8。曳引机8具有驱动绳轮、使驱动绳轮旋转的曳引机电动机、以及对驱动绳轮的旋转进行制动的曳引机制动器。
[0037] 此外,作为曳引机8,可使用轴向尺寸小于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的薄型曳引机。进而,曳引机8配置于轿厢6的升降区域与井道壁之间的间隙中。
[0038] 在井道1的顶部设置有L字形的反绳轮梁9。反绳轮梁9具有轿厢反绳轮梁10、以及与轿厢反绳轮梁10的一端部垂直连结的对重反绳轮梁11。
[0039] 轿厢反绳轮梁10上支承着一对轿厢反绳轮12a、12b。对重反绳轮梁11上支承着对重反绳轮13。
[0040] 在轿厢6的下部设有一对轿厢悬吊轮14a、14b。在对重7的上部设有对重悬吊轮15。
[0041] 轿厢6和对重7通过悬架体16而被悬吊于井道1内。作为悬架体16,使用了多条绳索或多条带。
[0042] 在轿厢导轨4b的上端部附近与对重导轨5b的上端部附近之间,水平固定着绳头组合梁17。绳头组合梁17上设有轿厢侧绳头组合部(未图示)。对重反绳轮梁11上设有对重侧绳头组合部18。
[0043] 悬架体16具有与轿厢侧绳头组合部连接的第1端部、以及与对重侧绳头组合部18连接的第2端部。悬架体16从第1端部侧起依次卷绕于轿厢悬吊轮14a、14b、轿厢反绳轮12a、12b、曳引机8的驱动绳轮、对重反绳轮13和对重悬吊轮15上(绕绳比为2:1)。
[0044] 在井道1内的最下层附近设置有作为井道设备的控制盘19。在控制盘19上设有控制轿厢6的运行的电梯控制装置。作为控制盘19,使用了高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且厚度尺寸小于宽度尺寸的纵长薄型的盘。此外,控制盘19配置于轿厢6的升降区域与井道壁之间的间隙中。在固定于井道1内的缆线吊钩与轿厢6之间,悬吊着控制缆线20。
[0045] 图2是表示图1的控制盘19和第1轿厢导轨4a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图2的第1轿厢导轨4a的左侧视图,图3中省略了控制盘19。轿厢导轨4a上固定有剖面为コ字形的上侧安装臂21、以及配置于上侧安装臂21的下方且剖面为コ字形的下侧安装臂22。上侧安装臂21和下侧安装臂22相对于轿厢导轨4a呈直角、即水平地被固定。
[0046] 控制盘19通过上侧安装臂21和下侧安装臂22而固定于轿厢导轨4a。控制盘19的上端部固定于上侧安装臂21的与轿厢导轨4a相反一侧的端部。控制盘19的下端部固定于下侧安装臂22的与轿厢导轨4a相反一侧的端部。即,控制盘19通过悬臂梁结构而支承于轿厢导轨4a。
[0047] 在作为建筑结构物的井道壁1a上,沿上下方向彼此隔开间隔地固定有包括上侧导轨架23a和下侧导轨架23b的多个导轨架23。下侧导轨架23b配置于上侧导轨架23a的下方。
[0048] 各导轨架23通过对应的壁侧架24而固定于井道壁1a。各壁侧架24通过地脚螺栓等而固定于井道壁1a。导轨架23通过焊接等而固定于壁侧架24。此外,通常情况下,壁侧架24相对于导轨架23的固定作业是在装配现场进行的。
[0049] 各导轨架23上设有:作为导轨保持件的一对导轨夹钳25,其在与导轨架23之间夹持轿厢导轨4a;以及一对紧固件26,其将导轨夹钳25按压于轿厢导轨4a上。
[0050] 轿厢导轨4a是通过将剖面为T字形的多条导轨部件在上下方向上对接而构成的。另外,轿厢导轨4b和对重导轨5a、5b的结构以及它们在井道1内的设置结构都与轿厢导轨4a相同或大致相同。
[0051] 图4是放大表示图3的要部的侧视图。各导轨架23为L字形的部件,且具有与轿厢导轨4a的背面抵接的导轨抵接部、以及从导轨抵接部的下端部起向井道壁1a呈直角突出的水平部。各壁侧架24也为L字形的部件。
[0052] 各紧固件26具有螺栓27和螺合紧固于螺栓27的螺母28。在上侧安装臂21的固定部,螺栓27贯通于导轨夹钳25、上侧导轨架23a和上侧安装臂21。
[0053] 即,上侧安装臂21被将轿厢导轨4a固定于上侧导轨架23a上的螺栓27一并紧固而固定于轿厢导轨4a。一并紧固的固定指的是,使在导轨夹钳25、上侧导轨架23a和上侧安装臂21上被加工出的孔一致,并使螺栓27在这些孔中通过并紧固的固定方法。
[0054] 同样地,下侧安装臂22被将轿厢导轨4a固定于下侧导轨架23b上的螺栓27一并紧固而固定于轿厢导轨4a。因此,从上侧导轨架23a起到下侧导轨架23b的间距与从上侧安装臂21起到下侧安装臂22的间距相同。
[0055] 此外,在该例子中,在上侧安装臂21与轿厢导轨4a之间夹入有上侧导轨架23a,而在下侧安装臂22与轿厢导轨4a之间夹入有下侧导轨架23b。
[0056]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上侧安装臂21和下侧安装臂22被将轿厢导轨4a固定于导轨架23上的螺栓27一并紧固而固定于轿厢导轨4a上,因此能够主要通过轿厢导轨4a支承控制盘
19的自重。而且,能够借助导轨夹钳25的保持力,通过轿厢导轨4a而使用坑底面支承在铅直方向上作用于轿厢导轨4a的载重。
[0057] 此外,能够在轿厢导轨4a的固定部通过导轨架23承受在水平方向上作用于控制盘19的载重。即,不通过轿厢导轨4a,而是通过导轨架23和壁侧架24并借助井道壁1a支承水平方向的载重。
[0058] 因此,实现了一种铅直方向的载重几乎不会作用于导轨架23和壁侧架24上,并且水平方向的载重不依赖于轿厢导轨4a的扭转刚性的结构。
[0059] 因此,针对任意的设备布局,都能够通过抑制了导轨4a、4b、5a、5b和导轨架23的尺寸的简单结构将井道设备固定于导轨4a、4b、5a、5b。
[0060] 此外,作为导轨架23和壁侧架24,可以在井道1的全长范围内使用全都相同的结构。
[0061] 进而,在上侧安装臂21与轿厢导轨4a之间夹入有上侧导轨架23a,而在下侧安装臂22与轿厢导轨4a之间夹入有下侧导轨架23b,因此在对导轨架23进行施工后安装控制盘19的情况下是有效的。
[0062] 另外,如图5所示,还可以在上侧导轨架23a与轿厢导轨4a之间夹入上侧安装臂21,并且在下侧导轨架23b与轿厢导轨4a之间夹入下侧安装臂22。
[0063] 作为图5的结构,在通过上侧导轨架23a和下侧导轨架23b以外的导轨架23固定了轿厢导轨4a后,安装控制盘19,并在之后对上侧导轨架23a和下侧导轨架23b进行施工的情况下是有效的。
[0064] 第2实施方式
[0065] 接着,图6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要部的侧视图。在第1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剖面为コ字形的安装臂21、22,而在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上侧安装臂和下侧安装臂,使用剖面为矩形的筒状的安装臂29。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0066] 通过使用这种安装臂29,安装臂29的剖面形状的自由度提高,能够容易地提升安装臂29的刚性。
[0067] 另外,还可以构成为在第2实施方式的安装臂29与轿厢导轨4a之间夹入导轨架23。
[0068] 此外,安装臂的剖面形状不限于第1、第2实施方式。
[0069] 第3实施方式
[0070] 接着,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控制盘19的支承结构的主视图,图8是沿着图7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在第3实施方式中,控制盘19相对于轿厢导轨4a配置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反的一侧、即面对该轿厢导轨4a而言的左侧。此外,从上侧导轨架23a起到下侧导轨架23b的间距大于控制盘19的高度尺寸。
[0071] 在上侧安装臂21与下侧安装臂22之间,固定(螺栓固定)有剖面为L字形的第1和第2纵柱31、32。第1和第2纵柱31、32彼此平行且沿铅直配置。
[0072] 控制盘19通过上侧适配器33和下侧适配器34而固定于第1和第2纵柱31、32。即,控制盘19通过适配器33、34和纵柱31、32固定于上侧安装臂21和下侧安装臂22。
[0073] 此外,控制盘19在从正面观察时配置于第1纵柱31与第2纵柱32之间。控制盘19的上端部固定于上侧适配器33。控制盘19的下端部固定于下侧适配器34。
[0074] 上侧适配器33水平地固定(螺栓固定)于第1和第2纵柱31、32之间。下侧适配器34在上侧适配器33的下方水平地固定(螺栓固定)于第1和第2纵柱31、32之间。
[0075] 图9是表示图7的第1纵柱31的立体图,第2纵柱32的结构与第1纵柱31是左右对称的。第1纵柱31是剖面为L字形的部件,且具有带状的第1平板部35、以及与第1平板部35成直角的带状的第2平板部36。
[0076] 在作为比第1平板部35的中间部靠上侧的区域的第1上侧区域35a内,彼此隔开间隔地设有用于将第1纵柱31固定于上侧安装臂21上的多个第1固定孔37。在作为比第1平板部35的中间部靠下侧的区域的第1下侧区域35b内,彼此隔开间隔地设有用于将第1纵柱31固定于下侧安装臂22上的多个第1纵长孔38。
[0077] 在作为比第2平板部36的中间部靠上侧的区域的第2上侧区域36a内,彼此隔开间隔地设有用于将第1纵柱31固定于上侧安装臂21上的多个第2固定孔39。在作为比第2平板部36的中间部靠下侧的区域的第2下侧区域36b内,彼此隔开间隔地设有用于将第1纵柱31固定于下侧安装臂22上的多个第2纵长孔40。
[0078] 第1和第2固定孔37、39仅仅是圆孔,第1和第2纵长孔38、40是长孔。即,纵长孔38、40的沿着第1纵柱31的长边方向的尺寸大于固定孔37、39的沿着该方向的尺寸。
[0079] 此外,第1和第2固定孔37、39被配置为彼此相同的相位。即,第1和第2固定孔37、39配置于上下方向(第1纵柱31的长度方向)的相同位置处。
[0080] 进而,第1和第2纵长孔38、40彼此错开相位而配置。即,第2固定孔39相对于第1固定孔37错开上下方向的位置而配置。
[0081] 图7中,第1和第2纵柱31、32的第1平板部35固定于上侧安装臂21和下侧安装臂22。上侧适配器33使用第1固定孔37(或第2固定孔39)而固定于第1和第2纵柱31、32。下侧适配器34使用第1纵长孔38(或第2纵长孔40)而固定于第1和第2纵柱31、32。
[0082]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控制盘19通过第1和第2纵柱31、32而固定于上侧安装臂21和下侧安装臂22,因此在从上侧导轨架23a起到下侧导轨架23b的间距大于控制盘19的高度尺寸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此外,还能够吸收壁侧架24的安装误差。
[0083] 此外,第1和第2纵柱31、32使用第1纵长孔38(或第2纵长孔40)而固定于下侧安装臂22,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吸收从上侧导轨架23a起到下侧导轨架23b的间距的差异以及壁侧架24的安装误差等。
[0084] 进而,在第1平板部35上设置第1纵长孔38,并且在第2平板部36上设置第2纵长孔40,并且使第1和第2纵长孔38、40的相位错开,因此还可以根据从上侧导轨架23a起到下侧导轨架23b的间距,左右替换第1和第2纵柱31、32,将第2平板部36固定于上侧安装臂21和下侧安装臂22。即,可以使用通用的纵柱31、32,吸收更细微的间距变化和安装误差等。
[0085] 另外,在第1~第3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使用导轨夹钳25,而是在轿厢导轨4a上加工出多个孔,通过螺栓27一并紧固导轨架23与安装臂21、22。
[0086] 此外,在第1~第3实施方式中,使用了2根安装臂21、22,然而根据井道设备的重量和大小,安装臂的根数也可以为1根或3根以上。
[0087] 进而,在第1~第3实施方式中,将控制盘19固定于轿厢导轨4a,然而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导轨、即轿厢导轨4b和对重导轨5a、5b。
[0088] 第4实施方式
[0089] 接着,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控制盘19的支承结构的主视图,图11是沿着图10的XI-XI线的剖视图。多个门型导轨架41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固定于井道壁1a。各门型导轨架41水平地配置于井道1内。
[0090] 此外,各门型导轨架41具有固定着第1对重导轨5a的第1架部件42、固定着第2对重导轨5b的第2架部件43、以及固定于第1和第2架部件42、43之间的连接部件44。
[0091] 第1和第2架部件42、43是剖面为L字形的部件,它们彼此平行且水平地配置。连接部件44是剖面为L字形的部件,并且被固定于第1和第2架部件42、43的与井道壁1a相反一侧的端部之间。此外,连接部件44被固定成相对于第1和第2架部件42、43成直角。
[0092] 各架部件42、43通过对应的壁侧架45而固定于井道壁1a。各壁侧架45通过地脚螺栓等而固定于井道壁1a。
[0093] 在门型导轨架41中的1个的连接部件44与位于其下方的门型导轨架41的连接部件44之间,固定有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的第1和第2纵柱31、32。控制盘19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上侧适配器33和下侧适配器34而固定于第1和第2纵柱31、32。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0094]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在固定于2个门型导轨架41的连接部件44之间的纵柱31、32上固定有控制盘19,因此能够通过门型导轨架41并借助2根对重导轨5a、5b支承控制盘19的自重。而且,通过坑底面支承在铅直方向上作用于对重导轨5a、5b的载重。
[0095] 此外,能够在对重导轨5a、5b的固定部通过门型导轨架41承受在水平方向上作用于控制盘19的载重。即,不通过对重导轨5a、5b,而是通过门型导轨架41和壁侧架45并借助井道壁1a支承水平方向的载重。
[0096] 因此,针对任意的设备布局,都能够通过抑制了导轨4a、4b、5a、5b和门型导轨架41的尺寸的简单结构将井道设备固定于导轨4a、4b、5a、5b。
[0097] 另外,在第3、第4实施方式中,使用了2根纵柱31、32,然而根据井道设备的重量和大小,纵柱的根数也可以为1根或3根以上。
[0098] 此外,在第3、第4实施方式中,在纵柱31、32的上半部分设置固定孔37、39,在下半部分设置纵长孔38、40,然而也可以上下颠倒。
[0099] 进而,对于设置固定孔的区域与设置纵长孔的区域的比率、固定孔的数量和纵长孔的数量都不做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纵柱上分别设置1个固定孔和纵长孔。
[0100] 进而,此外,还可以不在纵柱上设置固定孔和纵长孔,而是例如通过焊接等除螺栓固定以外的方法将纵柱固定于安装臂。
[0101] 此外,井道设备在纵柱上的固定方法也不限于螺栓固定。
[0102] 进而,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对现存的电梯装置保留导轨和导轨架等而进行改修的情况。
[0103] 进而,此外,建筑结构物不限于井道壁1a,例如也可以是固定于建筑侧的柱等。
[0104]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作为井道设备示出了控制盘19,然而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辅助盘、限速器、张紧轮装置、控制缆线吊钩或其他的设备。
[0105] 进而,电梯整体的设备布局和绕绳比方式等不限于图1的示例。
[0106] 进而,此外,本发明可应用于例如具有机房的电梯、双层电梯或一轴多轿厢(one-shaft multi-car)方式的电梯等各种类型的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