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小麦浸种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500471.3

文献号 : CN10514560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蔡家锟赵东平

申请人 : 蔡家锟赵东平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复合小麦浸种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属于小麦浸种剂领域。本发明复合小麦浸种剂主要包括烯效唑、菊乙胺酯和二苯脲。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该复合小麦浸种剂的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将烯效唑与菊乙胺酯、二苯脲进行三元复配再用玉米花粉液稀释后处理小麦种子能够更有效消除使用单一成分的负面效果,四种成分相配伍具有极显著的协同增效之功效,萌发后的幼苗矮壮,根系发达,抗倒性增强,抗虫性、抗旱性和耐盐性等抗逆性能显著提升。本发明复合小麦浸种剂处理小麦种子能够扩大小麦种植范围,并具有增产、稳产等效果。

权利要求 :

1.一种复合小麦浸种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各成分组成:烯效唑、菊乙胺酯、二苯脲和乙酸;按质量百分比计,各成分的用量为:烯效唑0.4%-0.5%、菊乙胺酯1.2%-1.5%、二苯脲0.5%-0.6%、余量为乙酸。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小麦浸种剂,其特征在于:各成分的用量为:烯效唑

0.5%、菊乙胺酯1.5%、二苯脲0.5%。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小麦浸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酸为含量≥75%的乙酸。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小麦浸种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烯效唑、菊乙胺酯和二苯脲加入到乙酸中,搅拌均匀,即得。

5.一种复合小麦浸种剂,其特征在于:由成分Ⅰ和成分Ⅱ组成;其中,所述成分Ⅰ由烯效唑、菊乙胺酯、二苯脲和乙酸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成分Ⅰ中各成分的用量为:烯效唑

0.4%-0.5%、菊乙胺酯1.2%-1.5%、二苯脲0.5%-0.6%、余量为乙酸;所述成分Ⅱ为玉米花粉液。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小麦浸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酸为含量≥75%的乙酸。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小麦浸种剂,其特征在于:成分Ⅰ各成分的用量为:烯效唑

0.5%、菊乙胺酯1.5%、二苯脲0.5%;按照质量比计,成分Ⅰ:成分Ⅱ=1:5000-15000。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小麦浸种剂,其特征在于:成分Ⅰ:成分Ⅱ=1:7500-

12500。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小麦浸种剂,其特征在于:成分Ⅰ:成分Ⅱ=1:10000。

10.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小麦浸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米花粉液是将玉米花粉原液用水稀释后得到;

所述玉米花粉原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采集玉米花粉;

(2)将玉米花粉在-10℃~-20℃的温度下冷冻存放;

(3)将冷冻存放后的玉米花粉加入到热水中搅拌均匀,冷却,即得。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小麦浸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米花粉液是将玉米花粉原液用水稀释2-20倍后得到。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小麦浸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米花粉液是将玉米花粉原液用水稀释2-8倍后得到。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复合小麦浸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米花粉液是将玉米花粉原液用水稀释5倍后得到。

14.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小麦浸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花粉原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在玉米盛花期时采集玉米花粉,将当天采集的玉米花粉在阳光下暴晒1-2小时;

(2)将暴晒后的玉米花粉在-20℃的温度下冷冻存放;

(3)将冷冻存放至少30天的玉米花粉加入到3-20倍质量的80-100℃热水中搅拌均匀,冷却后即得。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复合小麦浸种剂,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冷冻存放至少

30天的玉米花粉加入到10倍质量的100℃热水中。

1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小麦浸种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成分Ⅰ和成分Ⅱ混合均匀,即得。

17.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所述复合小麦浸种剂在降低小麦株高、促根促壮、增加抗倒性或提高抗逆性方面中的应用。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将所述复合小麦浸种剂用水稀释,得到稀释后的复合小麦浸种剂;将小麦种子用稀释后的复合小麦浸种剂进行浸种;其中,按照质量比例计,小麦种子与稀释后的复合小麦浸种剂液的比例为1:3;所述的浸泡是在20℃-30℃温度下浸种24小时。

19.权利要求5-15任何一项所述复合小麦浸种剂在降低小麦株高、促根促壮、增加抗倒性或提高抗逆性方面中的应用。

20.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将小麦种子用所述的复合小麦浸种剂进行浸种;其中,按照质量比例计,小麦种子与复合小麦浸种剂的比例为1:3;

所述的浸泡是在20℃-30℃温度下浸种24小时。

说明书 :

复合小麦浸种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浸种剂,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小麦的以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玉米花粉液为有效成分、在促根促壮以及提高抗倒性、抗逆性等方面有显著增效功效的复合小麦浸种剂,属于小麦浸种剂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小麦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在种苗期易受干旱、盐害等逆境侵害,生长后期易出现倒伏问题。目前,育壮苗和抗倒伏是扩大小麦种植范围、增产、稳产的重要手段。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除了田间管理措施外,常见的方法是种子包衣、拌种和浸种。采用浸种剂处理种子,生产工艺简单、使用简便、处理量大,不仅能让种子充分吸收各种有效成分,还有催芽早发的效果。
[0004] CN104286025 A公开了一种复合型高效小麦浸种剂及其使用方法,所涉及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烯效唑和吲哚丁酸,在促进小麦生长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没有提高小麦抗虫性等抗逆性的功效。CN104012534 A公开了一种小麦抗寒调节剂,所涉及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水杨酸和芸苔素内酯,该调节剂在促根促壮、增加小麦的抗倒性等方面差强人意,有待改进。CN104186065 A公开了一种小麦壮苗抗逆的浸种方法,所涉及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矮壮素,其在促进小麦根系生长方面基本没有效果。
[0005] 为了克服现有的小麦浸种剂所存在的诸多缺陷,促进小麦根系生长、提高小麦种苗期抗逆性和生长后期的抗倒性,亟待需要研制一种能够有效促根促壮、增加小麦的抗倒性和抗逆性的复合小麦浸种剂。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促根促壮、增加抗倒性以及提高抗虫性、抗旱性以及耐盐性等抗逆性能的复合小麦浸种剂。
[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 一种复合小麦浸种剂,由以下各成分组成:烯效唑、菊乙胺酯、二苯脲和乙酸。
[0009] 优选的,按质量百分比计,各成分的用量为:烯效唑0.4%-0.5%、菊乙胺酯1.2%-1.5%、二苯脲0.5%-0.6%、余量为乙酸;
[0010] 更优选的,各成分的用量为:烯效唑0.5%、菊乙胺酯1.5%、二苯脲0.5%。
[0011] 烯效唑是一种具有矮化促壮效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有效降低株高从而提高抗倒性,但单独使用烯效唑会有发芽速度降低、根长缩短的负面效果。为了消除使用单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负面效果,本发明将烯效唑与增产胺、胺鲜酯、6-BA、菊乙胺酯、二苯脲等具有促进生根发芽的成分相配伍,期望筛选得到一种不仅能有效降低株高,还能够有效促根促壮、增加抗倒性的复合小麦浸种剂。本发明通过筛选实验发现,将烯效唑与菊乙胺酯、二苯脲进行复配得到的复合小麦浸种剂搭配玉米花粉液使用后,在降低株高、促进生根以及在抗虫性、抗旱性、耐盐性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其它的复配组合。将烯效唑与菊乙胺酯、二苯脲进行复配,能有效消除使用单一药剂的负面效果,烯效唑对株高的抑制没有失效且克服了菊乙胺酯和二苯脲使株高过快增长的缺陷,烯效唑对根部生长的抑制有效被菊乙胺酯和二苯脲所消解,三者配伍在一起又显著增强了小麦的抗逆性,具有极显著的协同增效功效。
[0012] 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的影响非常复杂,可能存在增效、拮抗等多种影响,以致有可能存在二元复配优于三元复配的情况。另外,从成本和制剂加工方面考虑,减少药剂种类也具有较明显的优势;鉴于此,本发明进一步设计二元复配试验对三元复配的效果作进一步的检验。试验结果可见,烯效唑、菊乙胺酯和二苯脲进行三元复配的效果显著优于其它的二元复配方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综合试验结果可见,烯效唑、菊乙胺酯和二苯脲的复配效果均要明显优于比其它的复配方案,确证将烯效唑与菊乙胺酯和二苯脲进行复配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功效。
[0013] 在确定了复合小麦浸种剂由烯效唑、菊乙胺酯和二苯脲组成具有协同增效的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发现,烯效唑、菊乙胺酯和二苯脲的不同用量配比,对于浸种效果的影响也非常显著。本发明通过大量的筛选实验发现,三种成分按照以下用量范围进行配伍具有较好的协同效果:
[0014] 按质量百分比计,烯效唑0.4%-0.5%、菊乙胺酯1.2%-1.5%、二苯脲0.5%-0.6%、余量为乙酸;
[0015] 其中,三种成分按照以下用量进行配伍具有最好的协同效果:
[0016] 烯效唑0.5%、菊乙胺酯1.5%、二苯脲0.5%、余量为乙酸。
[0017]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复合小麦浸种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烯效唑、菊乙胺酯和二苯脲加入到乙酸中,搅拌均匀,即得。
[0018] 为了达到更佳的技术效果,所述的乙酸优选为含量≥75%的乙酸。
[0019]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所述复合小麦浸种剂在降低小麦株高、促根促壮、增加抗倒性和提高抗逆性方面中的应用,包括:将所述复合小麦浸种剂用水稀释,得到稀释后的复合小麦浸种剂;将小麦种子用稀释后的复合小麦浸种剂进行浸种;
[0020] 其中,将所述复合小麦浸种剂用水稀释5000-15000倍,优选为8000-12000倍,更优选为10000倍;
[0021] 按照质量比计,小麦种子与稀释后的复合小麦浸种剂液的比例优选为1:3;所述的浸泡优选是在20℃-30℃温度下浸种24小时。
[0022] 本发明非常意外的发现,将烯效唑、菊乙胺酯、二苯脲与玉米花粉液相配伍后,能够非常显著的提高浸种剂在促根促壮、增加抗倒性以及提高抗虫性、抗旱性以及耐盐性等抗逆性方面的效果。
[0023] 玉米花粉含有蛋白质30.43%、脂肪2.5%、淀粉22.4%、还原糖6.88%、非还原糖7.31%、核酸1.63%。玉米花粉中含有Va、Vb、Vc、Ve等10多种维生素,钙、铁、钾、钠等20多种矿质元素,脯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等18种氨基酸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等物质。在我国华北地区,小麦-玉米轮作是小麦种植区的常见耕作方式。玉米花粉富含多种有益物质,将玉米花粉收集后制成花粉液,用于处理接茬播种的小麦种子,时间安排合理,还能变废为宝。使用玉米花粉液对小麦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可提高小麦的生长速度,但单独使用玉米花粉液作浸种处理会降低小麦的抗虫性和后期的抗倒性(株高增长过快)。
[0024] 为了筛选烯效唑、菊乙胺酯、二苯脲与玉米花粉液的最佳用量配比,本发明对四种组成成分的用量配比进行筛选,比较不同的用量对于小麦降低株高、促根促壮、增加抗倒性和抗逆性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效果较好的复配方案是烯效唑0.4%-0.5%+菊乙胺酯1.2%-1.5%+二苯脲0.5%-0.6%,用玉米花粉液(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稀释10000倍,采用该用量配比在促进根系生长和提高抗逆性等效果方面要显著优于其它的用量配比(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烯效唑0.5%+菊乙胺酯1.5%+二苯脲0.5%,用玉米花粉液(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稀释10000倍的效果是所有复配方案中效果最好的,显著优于该复配方案中的其它用量配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0025] 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另外一种复合小麦浸种剂,由成分Ⅰ和成分Ⅱ组成;按照质量比计,成分Ⅰ:成分Ⅱ=1:5000-15000;优选的,成分Ⅰ:成分Ⅱ=1:7500-12500;最优选的,成分Ⅰ:成分Ⅱ=1:10000。
[0026] 所述成分Ⅰ由烯效唑、菊乙胺酯、二苯脲和乙酸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成分Ⅰ中各成分的用量为:烯效唑0.4%-0.5%、菊乙胺酯1.2%-1.5%、二苯脲0.5%-0.6%、余量为乙酸;优选的,各成分的用量为:烯效唑0.5%、菊乙胺酯1.5%、二苯脲0.5%;
[0027] 所述成分Ⅱ为玉米花粉液。
[0028] 所述的玉米花粉液是将玉米花粉原液用水稀释后得到,优选的,所述的玉米花粉液是将玉米花粉原液用水稀释2-20倍后得到;更优选的,所述的玉米花粉液是将玉米花粉原液用水稀释2-8倍后得到;最优选的,所述的玉米花粉液是将玉米花粉原液用水稀释5倍后得到。
[0029] 所述玉米花粉原液优选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0030] (1)采集玉米花粉;
[0031] (2)将玉米花粉在-10℃~-20℃的温度下冷冻存放;
[0032] (3)将冷冻存放后的玉米花粉加入到热水中搅拌均匀,冷却后即得。
[0033] 优选的,步骤(1)中在玉米盛花期时采集玉米花粉,将当天采集的玉米花粉在阳光下暴晒1-2小时;
[0034] 优选的,步骤(2)中将玉米花粉在-20℃的温度下冷冻存放;
[0035] 优选的,步骤(3)中将冷冻存放至少30天的玉米花粉加入到3-20倍质量的80-100℃热水中搅拌均匀,冷却后即得;进一步优选的,将冷冻存放至少30天的玉米花粉加入到10倍质量的100℃热水中搅拌均匀。
[003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该复合小麦浸种剂的方法,包括:将成分Ⅰ和成分Ⅱ混合均匀,即得。
[0037] 相应的,本发明提供了该复合小麦浸种剂在降低小麦株高、促根促壮、增加抗倒性或提高抗逆性方面中的应用;所述应用包括:将小麦种子用所述的复合小麦浸种剂进行浸种;其中,按照质量比例计,小麦种子与复合小麦浸种剂液的比例优选为1:3;所述的浸泡优选是在20℃-30℃温度下浸种24小时。
[0038] 本发明复合小麦浸种剂将烯效唑与菊乙胺酯、二苯脲进行复配,再配合玉米花粉液使用,可有效消除使用单一药剂的负面效果,四者配伍在一起具有极显著的协同增效功效,用其处理小麦种子后,萌发后的幼苗矮壮(株高降低40%-60%,茎基宽增加100%-200%)、根系发达(根长增加5%-15%、根条数增加10%-20%);有效促根促壮、增加抗倒性,同时提高抗逆性(被害率降低75%-95%、抗旱性增强1-2倍、耐盐性增强1-2倍),最终达到扩大种植范围、增产、稳产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是应理解所述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或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0] 预备实施例1 玉米花粉原液的制备
[0041] (1)在玉米盛花期的晴朗上午(9点-11点),间隔剪取(隔行或隔株)散粉约50%的玉米雄穗,于当天中午(11点-14点)摊平在干净的塑料布或纸上,在阳光下暴晒1-2小时;
[0042] (2)将花粉摇落于干净的塑料布或纸上集中采收,筛去花药等杂质,装入干净密闭的器皿,存放于冰箱冷冻室(温度调至-20℃);
[0043] (3)将冷冻存放30天的玉米花粉取出,快速加入10倍质量的100℃热水并搅拌均匀,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玉米花粉原液。
[0044] 预备实施例2 玉米花粉原液的制备
[0045] (1)在玉米盛花期的晴朗上午(9点-11点),间隔剪取(隔行或隔株)散粉约50%的玉米雄穗,于当天中午(11点-14点)摊平在干净的塑料布或纸上,在阳光下暴晒2-3小时;
[0046] (2)将花粉摇落于干净的塑料布或纸上集中采收,筛去花药等杂质,装入干净密闭的器皿,存放于冰箱冷冻室(温度调至-15℃);
[0047] (3)将冷冻存放40天的玉米花粉取出,快速加入6倍质量的90℃热水并搅拌均匀,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玉米花粉原液。
[0048] 预备实施例3 玉米花粉原液的制备
[0049] (1)在玉米盛花期的晴朗上午(9点-11点),间隔剪取(隔行或隔株)散粉约50%的玉米雄穗,于当天中午(11点-14点)摊平在干净的塑料布或纸上,在阳光下暴晒2-3小时;
[0050] (2)将花粉摇落于干净的塑料布或纸上集中采收,筛去花药等杂质,装入干净密闭的器皿,存放于冰箱冷冻室(温度调至-10℃);
[0051] (3)将冷冻存放38天的玉米花粉取出,快速加入12倍质量的80℃热水并搅拌均匀,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玉米花粉原液。
[0052] 实施例1 复合小麦浸种剂的制备
[0053] 按以下质量称取各成分(单位:g):烯效唑0.5、菊乙胺酯1.5、二苯脲0.5;将上述各成分加入到乙酸(含量≥75%)中补足乙酸至100g,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0054] 实施例2 复合小麦浸种剂的制备
[0055] 按以下质量称取各成分(单位:g):烯效唑0.4、菊乙胺酯1.2、二苯脲0.5;将上述各成分加入到乙酸中补足乙酸(含量≥75%)至100g,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0056] 实施例3 复合小麦浸种剂的制备
[0057] 按以下质量称取各成分(单位:g):烯效唑0.5、菊乙胺酯1.5、二苯脲0.6;将上述各成分加入到乙酸中补足乙酸(含量≥75%)至100g,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0058] 实施例4 复合小麦浸种剂的制备
[0059] 按以下质量称取各成分(单位:g):烯效唑0.4、菊乙胺酯1.5、二苯脲0.6;将上述各成分加入到乙酸中补足乙酸(含量≥75%)至100g,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0060] 实施例5 复合小麦浸种剂的制备
[0061] 按以下质量称取各成分(单位:g):烯效唑0.5、菊乙胺酯1.2、二苯脲0.5;将上述各成分加入到乙酸中补足乙酸(含量≥75%)至100g,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0062] 实施例6 复合小麦浸种剂的制备
[0063] 成分Ⅰ的制备:按以下质量称取各成分(单位:g):烯效唑0.5、菊乙胺酯1.5、二苯脲0.5;将上述各成分加入到乙酸(含量≥75%)中补足乙酸至100g,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0064] 成分Ⅱ的制备:将预备实施例1制备的玉米花粉原液用水稀释5倍,得到玉米花粉液。
[0065] 将成分Ⅰ和成分Ⅱ按照1:10000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即得。
[0066] 实施例7 复合小麦浸种剂的制备
[0067] 成分Ⅰ的制备:按以下质量称取各成分(单位:g):烯效唑0.4、菊乙胺酯1.2、二苯脲0.5;将上述各成分加入到乙酸中补足乙酸(含量≥75%)至100g,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0068] 成分Ⅱ的制备:将预备实施例2制备的玉米花粉原液用水稀释8倍,得到玉米花粉液。
[0069] 将成分Ⅰ和成分Ⅱ按照1:7500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即得。
[0070] 实施例8 复合小麦浸种剂的制备
[0071] 成分Ⅰ的制备:按以下质量称取各成分(单位:g):烯效唑0.5、菊乙胺酯1.5、二苯脲0.6;将上述各成分加入到乙酸中补足乙酸(含量≥75%)至100g,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0072] 成分Ⅱ的制备:将预备实施例3制备的玉米花粉原液用水稀释8倍,得到玉米花粉液。
[0073] 将成分Ⅰ和成分Ⅱ按照1:12500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即得。
[0074] 试验例1 复合小麦浸种剂的组成成分的筛选试验
[0075] 一、试验方法
[0076] (一)各处理复合浸种剂的配方组成
[0077] 根据初步筛选试验发现增产胺、胺鲜酯、6-BA、菊乙胺酯、二苯脲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玉米花粉液具有促进生根发芽的功效;本实验将烯效唑与增产胺、胺鲜酯、6-BA、菊乙胺酯、二苯脲、玉米花粉液等成分按照表1的方式进行配伍得到不同处理的复合小麦浸种剂。
[0078] 表1各处理复合浸种剂的配方组成以及配制和稀释倍数
[0079]处理 浸种剂的配制方法 稀释倍数 稀释液
1 烯效唑0.5g、菊乙胺酯1.5g、二苯脲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
2 烯效唑0.5g、增产胺1.5g、二苯脲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
3 烯效唑0.5g、胺鲜酯12g、二苯脲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
4 烯效唑0.5g、菊乙胺酯1.5g、6-BA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
5 烯效唑0.5g、增产胺1.5g、6-BA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0080]
6 烯效唑0.5g、胺鲜酯12g、6-BA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
7 空白(乙酸)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
8 烯效唑0.5g、菊乙胺酯1.5g、二苯脲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自来水
9 烯效唑0.5g、增产胺1.5g、二苯脲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自来水
10 烯效唑0.5g、胺鲜酯12g、二苯脲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自来水
11 烯效唑0.5g、菊乙胺酯1.5g、6-BA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自来水
12 烯效唑0.5g、增产胺1.5g、6-BA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自来水
13 烯效唑0.5g、胺鲜酯12g、6-BA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自来水
14 空白(乙酸) 10000 自来水
15 烯效唑3g、吲哚丁酸30g、七水硫酸锌534g 5000 自来水
[0081] (二)砂培试验
[0082] 选用京冬17品种的小麦种子进行砂培试验。选用粒径为0.1mm-0.5mm、含水量为60%-80%的石英砂为基质,长宽高为12cm×12cm×6cm的透明塑料带盖发芽盒为培养器皿进行发芽试验。试验共15个处理(见表1),乙酸为空白对照,每种浸种剂均进行统一的浸种处理(种子消毒、洗净后,各处理的浸种剂按稀释倍数兑稀释液后,每3kg药液浸1kg种子,20℃-30℃浸种24小时,浸种后滤净药液播种),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盒播种50粒,在温度25℃-30℃,湿度40%-60%,光:暗=7:5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从出芽第2d起,每天浇自来水10ml/盒。播种后第7d用二分法取25株幼苗,测量株高、茎基宽、根长、根条数。
[0083] (三)抗旱试验
[0084] 选用京冬17品种的小麦种子进行抗旱试验。培养容器为直径10cm的培养皿,基质土壤的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的15%,每个培养皿播50粒种子。试验共15个处理(见表1),乙酸为空白对照,每种浸种剂均进行统一的浸种处理(同砂培试验),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在温度25℃-30℃,湿度20%-40%,光:暗=7:5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播种后第10d用二分法取25株幼苗,测量根长。
[0085] (四)耐盐试验
[0086] 选用京冬17品种的小麦种子进行耐盐试验。试验共15个处理(见表1),乙酸为空白对照,每种浸种剂均进行统一的浸种处理(同砂培试验)。每个培养皿(直径10cm)铺3层吸水纸,倒入1mol/LNaCl水溶液10ml,放入经挑选的萌动一致的种子50粒,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在温度25℃-30℃,湿度40%-60%,光:暗=7:5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播种后第7d用二分法取25株幼苗,测量根长。
[0087] (五)抗虫试验
[0088] 选用京冬17品种的小麦种子进行抗虫试验,于2013年在北京市通州区黄厂铺村进行,前茬作物为玉米,试验共15个处理(见表1),乙酸为空白对照,播种量为12.5kg/亩。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每小区面积30m2,区与区之间设保护行1m。播种45天后每小区采取对角线定点,3点取样,每点查1m行长,调查基本苗数和被害苗数,被地下害虫(如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蝼蛄等)咬伤或咬死的苗均为被害苗,计算被害率(被害率=被害苗数/基本苗数×100%)。
[0089] 二、试验结果
[0090] 砂培试验结果见表2-表6,抗逆性试验(抗旱、耐盐、抗虫)结果见表7-表10。
[0091] 试验结果表明,将烯效唑与菊乙胺酯、二苯脲和玉米花粉液配伍后的浸种剂(处理1),相比于对照(处理14),小麦幼苗的株高降低44.5%、茎基宽增加167.9%、根长增加
7.4%、根条数增加10.8%,抗虫性增加(被害率降低93.3%)、抗旱性增强(根长增加
148.3%)、耐盐性增强(根长增加157.7%)。烯效唑对根部的抑制可被菊乙胺酯、二苯脲和玉米花粉液缓解,对株高的抑制没有失效;根据试验结果可见,将烯效唑与菊乙胺酯、二苯脲配伍后的复合浸种剂搭配玉米花粉液使用,在降低株高,促根促壮,增加抗倒性和抗逆性等方面的效果显著优于其它的复配组成(即处理2-1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这说明,将烯效唑与菊乙胺酯、二苯脲和玉米花粉液相配伍具有极显著的协同增效功效。
[0092] 表2砂培试验结果
[0093]处理 株高(cm) 茎基宽(mm) 根长(cm) 根条数
1 5.21±0.1Ff 3.49±0.13Aa 11.4±0.36Aa 5.02±0.18Aa
2 6.38±0.11Ee 2.33±0.07BCb 10.43±0.41BCbcd 4.29±0.09CDcd
3 6.45±0.14Ee 2.36±0.07Bb 10.12±0.35Cd 4.16±0.14DEd
4 6.46±0.16Ee 2.31±0.06BCbc 10.15±0.28Cd 4.23±0.13Dd
5 8.74±0.31Cc 1.77±0.07Gf 7.83±0.23Ef 3.63±0.14Gf
6 8.68±0.25Cc 1.74±0.07Gf 8.16±0.28Ef 3.65±0.05Gf
7 10.89±0.27Aa 2.32±0.06BCb 10.73±0.35Bb 4.69±0.08Bb
8 6.32±0.17Ee 2±0.03EFe 10.24±0.26BCcd 4.67±0.13CDd
9 7.44±0.19Dd 2.14±0.08Dd 9.19±0.33De 3.87±0.1Fe
10 7.66±0.27Dd 2.21±0.05CDcd 9.2±0.24De 3.95±0.06EFe
11 7.69±0.31Dd 2.14±0.07DEd 9.04±0.2De 3.88±0.11Fe
12 8.77±0.28Cc 1.78±0.04Gf 8±0.17Ef 3.59±0.12Gf
13 8.7±0.09Cc 1.75±0.07Gf 8.09±0.23Ef 3.59±0.12Gf
14 9.75±0.19Bb 1.97±0.06Fe 10.61±0.42BCbc 4.44±0.1Cc
15 8.75±0.29Cc 1.77±0.07Gf 8.08±0.26Ef 3.52±0.06Gf
[0094] 表3砂培试验株高方差分析表
[0095]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0943 3 0.0314 0.618 0.607
处理间 129.3859 14 9.2418 181.756 0
误差 2.1356 42 0.0508    
总变异 131.6158 59      
[0096] 表4砂培试验茎基宽方差分析表
[0097]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001 3 0.0003 0.066 0.9778
处理间 10.9197 14 0.78 149.774 0
误差 0.2187 42 0.0052    
总变异 11.1394 59      
[0098] 表5砂培试验根长方差分析表
[0099]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7875 3 0.2625 3.373 0.0271
处理间 78.8251 14 5.6304 72.347 0
误差 3.2686 42 0.0778    
总变异 82.8812 59      
[0100] 表6砂培试验根条数方差分析表
[0101]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042 3 0.014 1.122 0.351
处理间 12.3475 14 0.882 70.672 0
误差 0.5241 42 0.0125    
总变异 12.9136 59      
[0102] 表7抗旱、耐盐、抗虫试验结果
[0103]处理 抗旱试验根长(cm) 耐盐试验根长(cm) 被害率(%)
1 6.49±0.19Aa 7.9±0.18Aa 0.5±0.01Hh
2 5.52±0.15Dcd 7.04±0.31Bb 2.84±0.1Cc
3 5.59±0.12CDc 7±0.25Bb 2.84±0.04Cc
4 5.81±0.04BCb 6.99±0.14Bb 2.74±0.1Cc
5 5.2±0.15Ee 6.3±0.1Cc 1.99±0.06Dd
6 5.35±0.12DEde 6.35±0.09Cc 2±0.05Dd
7 4.5±0.06Hh 4.84±0.09Ff 11.71±0.21Aa
8 5.95±0.09Bb 7.47±0.29Bb 0.88±0.02Gg
9 4.92±0.15Ff 5.91±0.06Dd 1.13±0.02Ff
[0104]10 4.92±0.08Ff 5.84±0.16Dd 1.11±0.02Ff
11 4.88±0.08FGf 5.92±0.12Dd 1.12±0.02Ff
12 4.68±0.18GHg 5.42±0.03Ee 1.66±0.02Ee
13 4.68±0.13GHgh 5.41±0.16Ee 1.6±0.05Ee
14 4.24±0.1Ii 4.83±0.09Ff 8.97±0.36Bb
15 4.68±0.17FGHg 5.4±0.21Ee 1.6±0.05Ee
[0105] 表8抗旱试验根长方差分析表
[0106]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0635 3 0.0212 1.328 0.278
处理间 21.3899 14 1.5278 95.815 0
误差 0.6697 42 0.0159    
总变异 22.1231 59      
[0107] 表9耐盐试验根长方差分析表
[0108]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2612 3 0.0871 3.494 0.0237
处理间 49.5783 14 3.5413 142.123 0
误差 1.0465 42 0.0249    
总变异 50.886 59      
[0109] 表10抗虫试验被害率方差分析表
[0110]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0551 3 0.0184 1.382 0.2615
处理间 561.4419 14 40.103 3018.9 0
误差 0.5579 42 0.0133    
总变异 562.0549 59      
[0111] 试验例2 复合小麦浸种剂的组成成分的复核试验
[0112] 一、试验方法
[0113] (一)各处理复合浸种剂的配方组成
[0114] 试验例1的组成成分筛选试验的结果表明,菊乙胺酯、二苯脲和玉米花粉液复配后可消除烯效唑对根系的抑制作用,其它的复配方案均没有类似效果。鉴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的影响非常复杂,可能存在增效、拮抗等多种影响,可能存在二元复配优于三元复配的情况。另外,从成本和制剂加工方面考虑,减少药剂种类也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所以根据试验例1的情况设计二元复配和三元复配试验,参照表11的用量设计。
[0115] 表11各处理复合浸种剂的配方组成以及配制和稀释倍数
[0116]处理 浸种剂的配制方法 稀释倍数 稀释液
1 烯效唑0.5g、菊乙胺酯1.5g、二苯脲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
2 烯效唑0.5g、菊乙胺酯1.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
3 烯效唑0.5g、增产胺1.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
4 烯效唑0.5g、胺鲜酯12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
5 烯效唑0.5g、二苯脲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
6 烯效唑0.5g、6-BA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
7 烯效唑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
8 空白(乙酸)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
[0117] (二)砂培试验
[0118] 具体方法同试验例1,测量指标为根长。
[0119] (三)抗旱试验
[0120] 具体方法同试验例1。
[0121] (四)耐盐试验
[0122] 具体方法同试验例1。
[0123] (五)抗虫试验
[0124] 具体方法同试验例1。
[0125] 二、试验结果
[0126] 试验结果见表12-表16。
[0127] 根据试验结果可见,烯效唑、菊乙胺酯、二苯脲和花粉液复配的效果显著优于其它的复配方案(即处理2-8,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结合试验例1综合考虑,烯效唑、菊乙胺酯和二苯脲的复配效果要明显优于其他的复配方案,这表明该复配方案中的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玉米花粉液间有明显的协同增效功效。
[0128] 表12组成成分复核试验结果
[0129]处理 砂培试验根长(cm) 抗旱试验根长(cm) 耐盐试验根长(cm) 被害率(%)
1 12.2±0.28Aa 6.76±0.24Aa 7.35±0.1Aa 0.69±0.02Ee
2 8.81±0.28CDc 5.84±0.2BCbc 6.15±0.13BCbc 1.74±0.04Dd
3 8.74±0.05CDc 5.63±0.17Ccd 6.01±0.15BCcd 2.22±0.07Cc
4 8.77±0.26CDc 5.98±0.24Bb 6.17±0.27BCbc 1.73±0.07Dd
5 8.92±0.37Cc 5.8±0.1BCbc 6.25±0.13Bb 1.71±0.05Dd
6 8.29±0.34Dd 5.56±0.17Cd 5.89±0.12Cd 2.17±0.09Cc
7 6.32±0.11Ee 4.82±0.18De 5.34±0.13De 6.07±0.27Bb
8 11±0.32Bb 4.69±0.12De 4.98±0.17Ef 8.34±0.2Aa
[0130] 表13砂培试验根长方差分析表
[0131]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0987 3 0.0329 0.414 0.7445
处理间 87.8425 7 12.5489 158.079 0
误差 1.6671 21 0.0794    
总变异 89.6083 31      
[0132] 表14抗旱试验根长方差分析表
[0133]
[0134] 表15耐盐试验根长方差分析表
[0135]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0366 3 0.0122 0.455 0.7165
处理间 13.7669 7 1.9667 73.434 0
误差 0.5624 21 0.0268    
总变异 14.3658 31      
[0136] 表16抗虫试验被害率方差分析表
[0137]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0221 3 0.0074 0.415 0.7438
处理间 197.6435 7 28.2348 1593.791 0
误差 0.372 21 0.0177    
总变异 198.0376 31      
[0138] 试验例3 复合小麦浸种剂的组成成分的用量筛选试验
[0139] 一、试验方法
[0140] (一)复合小麦浸种剂的组成成分的用量设计
[0141] 按照表17的用量设计个15处理组。
[0142] 表17各处理浸种剂的配制方法
[0143]处理 浸种剂的配制方法 稀释倍数 稀释液
1 烯效唑0.5g、菊乙胺酯1.5g、二苯脲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
2 烯效唑0.3g、菊乙胺酯1.5g、二苯脲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
3 烯效唑0.4g、菊乙胺酯1.5g、二苯脲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
4 烯效唑0.6g、菊乙胺酯1.5g、二苯脲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
5 烯效唑0.5g、菊乙胺酯0.9g、二苯脲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
6 烯效唑0.5g、菊乙胺酯1.2g、二苯脲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
7 烯效唑0.5g、菊乙胺酯1.8g、二苯脲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
8 烯效唑0.5g、菊乙胺酯1.5g、二苯脲0.4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
9 烯效唑0.5g、菊乙胺酯1.5g、二苯脲0.6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
10 烯效唑0.5g、菊乙胺酯1.5g、二苯脲0.7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0144]
11 烯效唑0.5g、菊乙胺酯1.5g、二苯脲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1倍稀释
12 烯效唑0.5g、菊乙胺酯1.5g、二苯脲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2倍稀释
13 烯效唑0.5g、菊乙胺酯1.5g、二苯脲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8倍稀释
14 烯效唑0.5g、菊乙胺酯1.5g、二苯脲0.5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9倍稀释
15 烯效唑0.6g、菊乙胺酯0.9g、二苯脲0.7g,乙酸补足100g 10000 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0145] (二)砂培试验
[0146] 具体方法同试验例1,测量指标为根长。
[0147] (三)抗旱试验
[0148] 具体方法同试验例1。
[0149] (四)耐盐试验
[0150] 具体方法同试验例1。
[0151] (五)抗虫试验
[0152] 具体方法同试验例1。
[0153] 二、试验结果
[0154] 试验结果见表18-表22。
[0155] 根据试验结果可见,效果较好的复配方案是:烯效唑0.4%-0.5%+菊乙胺酯1.2%-1.5%+二苯脲0.5%-0.6%搭配玉米花粉液(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该复配方案在促进根系生长、抗逆性效果显著优于该复配方案范围外的其它方案(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烯效唑0.5%+菊乙胺酯1.5%+二苯脲0.5%搭配玉米花粉液(玉米花粉原液稀释5倍)的效果是复配方案中最好的,显著优于该复配方案中的其它配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0156] 表18组成成分用量试验结果
[0157]处理 砂培试验根长(cm) 抗旱试验根长(cm) 耐盐试验根长(cm) 被害率(%)
1 10.95±0.2Aa 7.86±0.21Aa 6.94±0.05Aa 0.79±0.03Ee
2 7.71±0.21Cc 6.06±0.25DEFde 5.75±0.18DEFGHfgh 1.74±0.06Cc
3 8.31±0.24Bb 6.72±0.23BCb 5.93±0.1BCDEFcdef 1.4±0.05Dd
4 6.78±0.21Dd 6.11±0.18DEFde 5.52±0.08GHij 1.71±0.06Cc
5 7.51±0.21Cc 6.17±0.13DEFcd 5.8±0.09CDEFGdefg 1.71±0.04Cc
6 8.57±0.19Bb 6.82±0.22Bb 6.04±0.16BCbc 1.39±0.03Dd
7 7.6±0.37Cc 6.02±0.13EFde 5.71±0.19EFGHghi 1.7±0.04Cc
8 7.41±0.15Cc 6.4±0.05CDc 5.79±0.18CDEFGefg 1.72±0.03Cc
9 8.38±0.29Bb 6.82±0.12Bb 5.96±0.06BCDEbcde 1.38±0.03Dd
10 7.55±0.19Cc 6.11±0.24DEFde 5.54±0.08GHhij 1.72±0.04Cc
11 7.54±0.23Cc 6.13±0.27DEFcde 5.67±0.24FGHghij 1.69±0.04Cc
12 8.38±0.24Bb 6.83±0.29Bb 6.01±0.09BCDbcd 1.39±0.05Dd
13 8.3±0.26Bb 6.96±0.07Bb 6.14±0.2Bb 1.44±0.01Dd
14 7.61±0.22Cc 6.23±0.27DEcd 5.7±0.03EFGHghij 2±0.06Bb
15 6.19±0.2Ee 5.85±0.27Fe 5.5±0.19Hj 2.23±0.07Aa
[0158] 表19砂培试验根长方差分析表
[0159]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1442 3 0.0481 0.885 0.4567
处理间 62.3021 14 4.4501 81.924 0
误差 2.2815 42 0.0543    
总变异 64.7278 59      
[0160] 表20抗旱试验根长方差分析表
[0161]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2827 3 0.0942 2.379 0.0833
处理间 15.5996 14 1.1143 28.129 0
误差 1.6637 42 0.0396    
总变异 17.546 59      
[0162] 表21耐盐试验根长方差分析表
[0163]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0461 3 0.0154 0.72 0.5457
处理间 7.0375 14 0.5027 23.53 0
误差 0.8973 42 0.0214    
总变异 7.9809 59      
[0164] 表22抗虫试验被害率方差分析表
[0165]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0042 3 0.0014 0.658 0.5825
处理间 6.0204 14 0.43 203.17 0
误差 0.0889 42 0.0021    
总变异 6.1135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