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件货物集装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503171.0

文献号 : CN10515137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白光泰邓浩张志峰张军

申请人 : 白光泰邓浩张志峰张军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件货物集装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可对多件成袋或成箱包装的货物集中捆扎固定的物流搬运装置;它包括板状结构的底座;该底座(9)背面分别有四个紧固带收纳装置,该紧固带收纳装置由固定在底座(9)上的第一支架(4)、固定在该第一支架上的挡板(2)、支承在第一支架(4)上的卷带轴(3)、固定在该卷带轴上的第一棘轮(6)、穿过挡板(2)与该第一棘轮啮合并带有第一弹簧(16)的第一棘爪(14)构成,各卷带轴(3)上盘绕有向底座(9)外侧伸出的第一紧固带(1)。本发明捆扎货物省力方便、牢固可靠,不仅能避免货物垮垛、散落,而且扣锁、解扣十分方便快捷;是一种用于物流的集装搬运装置。

权利要求 :

1.一种成件货物集装装置,包括矩形板状结构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9)的背面靠近四角的位置分别有紧固带收纳装置,该紧固带收纳装置由固定在底座(9)上的第一支架(4)、固定在该第一支架上带有窗口(13)的挡板(2)、支承在第一支架(4)上的卷带轴(3)、固定在该卷带轴上的第一棘轮(6)、穿过挡板(2)与该第一棘轮啮合的第一棘爪(14)、设在该第一棘爪上的第一弹簧(16)构成,各卷带轴(3)上盘绕有端头穿过窗口(13)向底座(9)外侧伸出的第一紧固带(1);各卷带轴(3)上固定有转动工具(20),该转动工具由固定在卷带轴(3)上的第二棘轮(25)、设在该第二棘轮上的套杆(23)、设在该套杆上的第二棘爪(24)、固定在第二棘轮(25)与套杆(23)之间的扭簧(21)、以及通过销轴与套杆(23)连接的加力杆(22)构成;在底座(9)的背面靠近四角的位置分别有补偿调节装置,该补偿调节装置由固定在底座(9)上的第二支架(5)、穿过该第二支架的调节杆(10)、设在该调节杆上的第二弹簧(11)、固定在调节杆(10)上的第二紧固带(15)、固定在该第二紧固带上的锁扣(19)或锁舌(18)构成,第一紧固带(1)上固定有锁舌(18)或锁扣(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件货物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卷带轴(3)上盘绕有卷簧(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件货物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9)的下方有固定在第一支架(4)上的底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件货物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座(9)的背面靠近各边缘的位置、以及各窗口(13)处有导向过渡滚轮(7),第一紧固带(1)、第二紧固带(15)绕过对应的导向过渡滚轮(7)向底座(9)外侧伸出。

说明书 :

成件货物集装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货物周转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对多件成袋或成箱包装的货物集中捆扎、固定而形成集装化单元的周转装置;属于物流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成件货物的装卸搬运是现代物流作业服务活动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项内容,其作业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物流链的效率。为了提高效率,目前通常都是先将成袋或成箱的货物码垛于托盘上,通过简单的捆扎对货物集中固定,然后再通过叉车进行货物装卸和搬运;虽然比较简单,但存在一下缺陷:
[0003] 1)物流链的每个节点上都需要人工对货物进行码垛、拆垛,特别是在物流链比较长、转换节点多的物流作业中,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管理麻烦等缺陷。
[0004] 2)在装卸、搬运、或运输过程中,紧固带或缠绕膜容易因货物晃动而松弛,而且一旦松弛则无法自动收紧;易造成货物垮垛、散落。
[0005] 3)捆扎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需多人配合操作才能完成。
[0006] 4)解垛比较麻烦,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需借助专用工具。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对多件成袋或成箱包装的货物快速集中捆扎固定、不易垮垛散落、解垛方便快捷的成件货物集装装置。
[00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矩形板状结构的底座;底座的背面靠近四角的位置分别有紧固带收纳装置,该紧固带收纳装置由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支架、固定在该第一支架上带有窗口的挡板、支承在第一支架上的卷带轴、固定在该卷带轴上的第一棘轮、穿过挡板与该第一棘轮啮合的第一棘爪、设在该第一棘爪上的第一弹簧构成,各卷带轴上盘绕有端头穿过窗口向底座外侧伸出的第一紧固带。
[0009] 在底座的背面靠近四角的位置分别有补偿调节装置,该补偿调节装置由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二支架、穿过该第二支架的调节杆、设在该调节杆上的第二弹簧、固定在调节杆上的第二紧固带、固定在该第二紧固带上的锁扣或锁舌构成,第一紧固带上固定有锁舌或锁扣;各卷带轴上盘绕有卷簧;各卷带轴上固定有转动工具,该转动工具由固定在卷带轴上的第二棘轮、设在该第二棘轮上的套杆、设在该套杆上的第二棘爪、固定在第二棘轮与套杆之间的扭簧、以及通过销轴与套杆连接的加力杆构成;底座的下方有固定在第一支架上的底板;在底座的背面靠近各边缘的位置、以及各窗口处有导向过渡滚轮,第一紧固带、第二紧固带绕过对应的导向过渡滚轮向底座外侧伸出。
[0010]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传统底座的背面增加了四个带有棘轮止回机构的紧固带收纳装置,因此只需将各第一紧固带从窗口中拉出固定于底座的对侧,然后分别转动卷带轴即可将各第一紧固带收紧,即可实现对货物井字形捆扎固定。不仅捆扎效率高、劳动强度小,而且只需一人即可完成上述作业;捆扎货物省力方便、牢固可靠。另外,由于在底座的背面增加了分别与紧固带收纳装置对应的补偿调节装置,因此在装卸或运输过程中即便货物因晃动而导致紧固带松弛,补偿调节装置也会通过弹簧将紧固带自动张紧,从而避免货物垮垛、散落。第三,由于采用了类似于皮带搭扣的装置来实现第一紧固带与第二紧固带之间的连接,因此紧固带的扣锁与解扣十分方便快捷,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还能避免搭扣装置划伤包装袋或包装盒、造成货物损坏或泻漏。第四,由于在卷带轴上安装了转动工具,因此只需踩踏加力杆即可通过套杆、第二棘轮带动卷带轴转动,从而实现对货物的捆扎固定;既省力、又方便。第五,在底座的下方增加底板,有利于实现各集装单元之间平稳地码垛、重叠,节约运输或仓储空间。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图1中去掉底板后的仰视图;
[0013]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0014] 图4是图3中的C—C剖视图;
[0015] 图5是图2中的B—B剖视图;
[0016] 图6是图3中的D—D剖视图。
[0017] 图中:第一紧固带1、挡板2、卷带轴3、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第一棘轮6、导向过渡滚轮7、第三支架8、底座9、调节杆10、第二弹簧11、底板12、窗口13、第一棘爪14、第二紧固带15、第一弹簧16、卷簧17、锁舌18、锁扣19、转动工具20、扭簧21、加力杆22、套杆23、第二棘爪
24、第二棘轮25。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9] 如图1~6所示:底座9呈矩形板状结构,该底座背面靠近四角的位置分别有紧固带收纳装置。该紧固带收纳装置由固定在底座9上的第一支架4、固定在该第一支架上带有窗口13的挡板2、支承在第一支架4上的卷带轴3、固定在该卷带轴上的第一棘轮6、穿过挡板2与该第一棘轮啮合的第一棘爪14、设在该第一棘爪上的第一弹簧16构成,各卷带轴3上盘绕有端头穿过窗口13向底座9外侧伸出的第一紧固带1。第一支架4还可起到支撑底座9的作用,以便于叉车叉板插入底座9底部而实现货物搬运。为了便于将第一紧固带1固定于底座9上,在该第一紧固带的端头固定有锁舌18或锁扣19;窗口13既可防止第一紧固带1偏移、又能阻挡锁舌18或锁扣19,从而防止第一紧固带1过度回缩。
[0020] 为了避免货物晃动而造成第一紧固带1松弛,在底座9的背面靠近四角的位置分别有补偿调节装置;该补偿调节装置由固定在底座9上的第二支架5、穿过该第二支架的调节杆10、设在该调节杆上的第二弹簧11、固定在调节杆10上的第二紧固带15、固定在该第二紧固带上的锁扣19或锁舌18构成。
[0021] 解扣时为了便于第一紧固带1快速回缩、提高工作效率,各卷带轴3上盘绕有卷簧17。
[0022] 为了减小摩擦,各窗口13处固定有导向过渡滚轮7(图中未示出),第一紧固带1绕过对应的导向过渡滚轮7向底座9外侧伸出。
[0023] 同理,为了减小摩擦,同时也为了避免第二紧固带15偏移,在底座9的背面靠近各边缘的位置有导向过渡滚轮7,各导向过渡滚轮7分别通过第三支架8固定在底座9上;各第二紧固带15绕过对应的导向过渡滚轮7向底座9外侧伸出。
[0024] 为了使用省力方便,各卷带轴3上固定有转动工具20;该转动工具由固定在卷带轴3上的第二棘轮25、设在该第二棘轮上的套杆23、设在该套杆上的第二棘爪24、固定在第二棘轮25与套杆23之间的扭簧21、以及通过销轴与套杆23连接的加力杆22构成。
[0025] 为了保证各集装单元之间能够平稳地码垛、重叠,节省运输或仓储空间,底座9的下方有固定在第一支架4上的底板12。
[0026] 工作原理:固定货物时,将各第一紧固带1从对应窗口12中拉出,并通过搭扣装置(在本实施例中的搭扣装置由锁舌18、锁扣19构成)与对应的第二紧固带15连接,然后分别通过转动工具20(类似于扭力套筒扳手)使卷带轴3反向转动而将各第一紧固带1收紧;各第一紧固带1即可对货物形成“井字”状捆扎固定。卸货时,只需向外拔起第一棘爪14,将锁舌18、锁扣19解扣,第一紧固带1和第二紧固带15即可在各自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回缩至底座9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