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阀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80074846.3

文献号 : CN10519013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高田裕正

申请人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摘要 :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将阀部件推压于阀座面的力的旋转式阀装置。二通阀(1)的阀部件径圆柱部分(31b)、形成于小径圆柱部分(31a)的外周面(31a1)与大径圆柱部分(31b)的外周面(31b1)之间的圆柱部台阶面(31c)。并且,阀主体(10)具有阀部件支承部(15),该部件支承部(15)设有将小径圆柱部分(31a)嵌合为能够旋转的小径孔部(15a)、将大径圆柱部分(31b)嵌合为能够旋转的大径孔部(15b)、形成于小径孔部(15a)的内周面(15a1)与大径孔部(15b)的内周面(15b1)之间的支承部台阶面(15c)。而且,在由小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31a1)、圆柱部台阶面(31c)、阀大径孔部的内周面(15b1)以及支承部台阶面(15c)围起的密封空间(R)内设有环状的密封圈(38)。(30)的圆柱部(31)具有小径圆柱部分(31a)、大

权利要求 :

1.一种旋转式阀装置,具备:阀主体,其在内侧设有空间;阀座部,其具有面向上述空间的平面状的阀座面以及在该阀座面开口的两个阀口;阀部件,其以能够滑动旋转地重叠于上述阀座面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空间内,并通过旋转来切换上述两个阀口的连通关系,上述两个阀口的连通关系是与停止位置对应地决定的;以及按压部件,其朝向上述阀座面推压上述阀部件,上述旋转式阀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阀部件具有:轴部,其能够绕轴心旋转地支承于上述阀主体;以及阀芯部,其设于上述轴部的一端,且与上述停止位置对应地开闭上述两个阀口中的至少一个阀口,上述阀主体通过由上述阀部件划分上述空间,从而具有形成于上述轴部的一端侧且容纳上述阀芯部的阀室和形成于上述轴部的另一端侧的背压室,上述阀主体或者上述阀部件具有连接上述两个阀口中的由上述阀芯部开闭的阀口和上述背压室的均压路,

构成为,上述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上述阀室的流体压力低时的上述阀部件中的受到上述背压室的流体压力的俯视面积,相比上述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上述阀室的流体压力高时的上述俯视面积小。

2.一种旋转式阀装置,具备:阀主体,其在内侧设有空间;阀座部,其具有面向上述空间的平面状的阀座面以及在该阀座面开口的多个阀口;阀部件,其以能够滑动旋转地重叠于上述阀座面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空间内,并通过旋转来切换上述多个阀口的连通关系,上述多个阀口的连通关系是与停止位置对应地决定的;以及按压部件,其朝向上述阀座面推压上述阀部件,上述旋转式阀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阀部件具有:轴部,其能够绕轴心旋转地支承于上述阀主体;以及阀芯部,其设于上述轴部的一端,并且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密闭连通路,该一个或者多个密闭连通路在与上述阀座面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并且通过该密闭空间而与上述停止位置对应地连通规定组合的上述多个阀口,上述阀主体通过由上述阀部件划分设在阀主体内侧的上述空间,从而具有形成于上述轴部的一端侧且容纳上述阀芯部的阀室和形成于上述轴部的另一端侧的背压室,上述阀主体或者上述阀部件具有连接上述密闭连通路中的任一个和上述背压室的均压路,构成为,上述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上述阀室的流体压力低时的上述阀部件中的受到上述背压室的流体压力的俯视面积,相比上述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上述阀室的流体压力高时的上述俯视面积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式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阀主体与上述阀部件之间,设有对它们之间进行密封的环状的密封部件,并且构成为,当上述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上述阀室的流体压力高时上述密封部件被推压于上述阀部件,并且当上述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上述阀室的流体压力低时上述密封部件被推压于上述阀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阀部件的上述轴部具有:小径轴部分,其以一端面面向上述背压室的方式配置;大径轴部分,其与该小径轴部分的另一端面同轴地相连;以及轴部台阶面,其形成于上述小径轴部分的外周面与上述大径轴部分的外周面之间,上述阀主体具有阀部件支承部,该阀部件支承部设有:小径孔部,其将上述小径轴部分嵌合为能够旋转;大径孔部,其将上述大径轴部分嵌合为能够旋转;以及支承部台阶面,其形成于上述小径孔部的内周面与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之间,上述密封部件设置在由上述小径轴部分的外周面、上述轴部台阶面、上述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以及上述支承部台阶面围起的空间内,以便对上述小径轴部分的外周面与上述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

5.一种旋转式阀装置,具备:阀主体,其在内侧设有空间;阀座部,其具有面向上述空间的平面状的阀座面以及在该阀座面开口的两个阀口;阀部件,其以能够滑动旋转地重叠于上述阀座面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空间内,并通过旋转来切换上述两个阀口的连通关系,上述两个阀口的连通关系是与停止位置对应地决定的;以及按压部件,其朝向上述阀座面推压上述阀部件,上述旋转式阀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阀部件具有:圆柱部,其能够绕轴心旋转地支承于上述阀主体;以及阀芯部,其与上述圆柱部的一端相连,且与上述停止位置对应地开闭上述两个阀口中的至少一个阀口,上述阀主体通过由上述阀部件划分上述空间,从而具有形成于上述圆柱部的一端侧且容纳上述阀芯部的阀室和形成于上述圆柱部的另一端侧的背压室,上述阀主体或者上述阀部件具有连接上述两个阀口中的由上述阀芯部开闭的阀口和上述背压室的均压路,

上述圆柱部具有:小径圆柱部分,其以一端面面向上述背压室的方式配置;大径圆柱部分,其与该小径圆柱部分的另一端面同轴地相连;以及圆柱部台阶面,其形成于上述小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与上述大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之间,上述阀主体具有阀部件支承部,该阀部件支承部设有:小径孔部,其将上述小径圆柱部分嵌合为能够旋转;大径孔部,其将上述大径圆柱部分嵌合为能够旋转;以及支承部台阶面,其形成于上述小径孔部的内周面与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之间,在由上述小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上述圆柱部台阶面、上述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以及上述支承部台阶面围起的空间内,设有对上述小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与上述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的环状的密封部件。

6.一种旋转式阀装置,具备:阀主体,其在内侧设有空间;阀座部,其具有面向上述空间的平面状的阀座面以及在该阀座面开口的多个阀口;阀部件,其以能够滑动旋转地重叠于上述阀座面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空间内,并通过旋转来切换上述多个阀口的连通关系,上述多个阀口的连通关系是与停止位置对应地决定的;以及按压部件,其朝向上述阀座面推压上述阀部件,上述旋转式阀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阀部件具有:圆柱部,其能够绕轴心旋转地支承于上述阀主体;以及阀芯部,其与上述圆柱部的一端相连,并且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密闭连通路,该一个或者多个密闭连通路在与上述阀座面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并且通过该密闭空间而与上述停止位置对应地连通规定组合的上述多个阀口,上述阀主体通过由上述阀部件划分设在阀主体内侧的上述空间,从而具有形成于上述圆柱部的一端侧且容纳上述阀芯部的阀室和形成于上述圆柱部的另一端侧的背压室,上述阀主体或者上述阀部件具有连接上述密闭连通路中的任一个和上述背压室的均压路,上述圆柱部具有:小径圆柱部分,其以一端面面向上述背压室的方式配置;大径圆柱部分,其与该小径圆柱部分的另一端面同轴地相连;以及圆柱部台阶面,其形成于上述小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与上述大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之间,上述阀主体具有阀部件支承部,该阀部件支承部设有:小径孔部,其将上述小径圆柱部分嵌合为能够旋转;大径孔部,其将上述大径圆柱部分嵌合为能够旋转;以及支承部台阶面,其形成于上述小径孔部的内周面与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之间,在由上述小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上述圆柱部台阶面、上述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以及上述支承部台阶面围起的空间内,设有对上述小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与上述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的环状的密封部件。

说明书 :

旋转式阀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过阀部件的旋转来切换与该阀部件的停止位置对应地决定的多个阀口的连通关系的旋转式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以往的旋转式阀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四通切换阀如图18所示地具有:大径圆筒状的阀壳体811;与阀壳体811的上端侧一体连接并且上端被堵塞的小径圆筒状的马达壳体812;以对阀壳体811的另一端侧开口进行密闭的方式安装于该阀壳体811的平板状的阀座813;与阀座813的朝向阀壳体811内侧的阀座面813a重叠配置的旋转式的阀芯814;在图中上下方向上划分阀壳体811内的空间而形成压力平衡室808以及阀室809的间隔壁807;内置于阀壳体811内的压力平衡室808的行星齿轮减速机815;以及步进电机820。
[0003] 在阀座813设有第一切换口C1(未图示)以及第二切换口C2、与这些切换口C1、C2可逆地连通的第一固定口E1以及第二固定口E2。阀芯814容纳于阀壳体811,其圆柱部814a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在间隔壁807的中央设置的贯通孔807a,与圆柱部814a一体连接的裙部814b与阀座面813a重叠配置。在该裙部814b,设有与第二固定口E2总是连通的气密连通孔
814c。阀芯814与行星齿轮减速机815的输出轴815a连接,随着输出轴815a的旋转而旋转。
[0004] 该四通切换阀801经由行星齿轮减速机815向阀芯814传递步进电机820的旋转,而阀芯814旋转以便切换为停止位置。由此,当阀芯814处于一个停止位置时,通过气密连通孔814c以连通的方式连接第二固定口E2和第二切换口C2,并且使第一固定口E1和第一切换口C1在阀室809露出而以连通的方式连接这些口。并且,当阀芯814处于其它的停止位置时,通过气密连通孔814c以连通的方式连接第二固定口E2和第一切换口C1,并且使第一固定口E1和第二切换口C2在阀室809露出而以连通的方式连接这些口。这样,切换各口的连通关系。
[0005] 这样的四通切换阀801例如装入使制冷剂在空调的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循环的制冷剂循环回路等而使用。在该情况下,四通切换阀801的第二固定口E2与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因此,在第二固定口E2流动流体的流动方向恒定且流体压力也比较小,从而气密连通孔814c内以及压力平衡室808内的制冷剂的压力(流体压力)不会较大地变动而大体恒定。
[0006] 另一方面,这样的旋转式阀装置例如也在流体的流动方向变化的回路等中使用。作为在流体的流动方向变化的回路等中使用的旋转式阀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二通阀的结构如图19、图20所示。
[0007] 图19所示的二通阀901具备阀主体910、和容纳在阀主体910内的阀部件930。阀部件930具备能够绕轴心转动地支承于阀主体910的圆柱部931、和与圆柱部931一体连接的裙形状的阀芯部933。阀部件930容纳在阀主体910内,由此将阀主体910内的空间划分为阀室B和背压室H。并且,在圆柱部931与阀主体910之间设有密封部件938,利用该密封部件938,来相互密封地分隔阀室B和背压室H。通过螺旋弹簧963对阀部件930施加向一体设于阀主体910的阀座部920推压的力,该阀芯部933的下端面933a抵接于阀座部920的阀座面922a。在阀芯部933的下端面933a形成有向阀芯部933扩展的密闭凹部934,在该密闭凹部934与阀座面922a之间形成有密闭空间G。并且,在阀部件930,形成有连通阀芯部933的密闭空间G和背压室H的均压孔936。
[0008] 在阀座部920,形成有在阀座面922a开口的第一阀口P1及第二阀口P2。而且,阀部件930经由旋转轴部940而通过旋转驱动部950旋转,来开闭第一阀口P1及第二阀口P2中的至少一方。具体而言,如图20(a)所示,第一阀口P1及第二阀口P2均在阀室B露出而允许流体的流动(开阀状态),或者如图20(b)、图20(c)所示,第一阀口P1及第二阀口P2的任一方被阀部件930的阀芯部933覆盖(即,在密闭空间G内露出),而流体的流动受到限制(闭阀状态)。
[0009] 而且,例如,当第一阀口P1及第二阀口P2的任一方被阀部件930的阀芯部933覆盖而流体的流动受到限制时,若流体的流动方向变化,则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与密闭空间G内以及背压室H内(即,第一阀口P1及第二阀口P2中被阀芯部933覆盖的一方)的流体压力之间的关系变化,而根据情况不同,因流体压力相对于阀部件930作用使之从阀座部920浮起的力。
[0010] 因此,设定螺旋弹簧963的将阀部件930推压于阀座部920的力,以便即使在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与密闭空间G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之间的关系变化的情况下,也不会从阀座部920浮起。
[0011] 现有技术文献
[0012] 专利文献
[001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410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4]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5] 在上述的二通阀901中,例如,因阀部件930的形状公差等各种要因,施加于阀部件930的流体压力所产生的力的平衡发生变化。因此,设定螺旋弹簧963所产生的推压该阀部件930的力,以便即使在最差事例的情况下,阀部件930也不会从阀座部920浮起。
[0016] 以下,关于螺旋弹簧963的设定,参照图21~图26对具体例进行说明。
[0017] 例如,如图21(a)所示,在阀部件930由螺旋弹簧963推压于阀座部920的情况下,认为因形状公差,阀芯部933的下端面933a的外周缘933a1会抵接于阀座面922a,并且内周缘933a2会从阀座面922a离开。在该情况下,对阀芯部933的下端面933a施加密闭空间G内的流体压力。也就是说,如图21(b)所示,阀部件930中的受到密闭空间G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俯视面积S1成为阀芯部933的下端面933a的外周缘933a1内的面积(斜线部分)。以下,将该结构称作“密闭空间最大结构”。
[0018] 并且,如图22(a)所示,在阀部件930由螺旋弹簧963推压于阀座部920的情况下,认为因形状公差,阀芯部933的下端面933a的内周缘933a2会抵接于阀座面922a,并且外周缘933a1会从阀座面922a离开。在该情况下,对阀芯部933的下端面933a施加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也就是说,如图22(b)所示,阀部件930中的受到密闭空间G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俯视面积S2成为阀芯部933的下端面933a的内周缘933a2内的面积(斜线部分)。以下,将该结构称作“密闭空间最小结构”。
[0019] 而且,对于分别在上述密闭空间最大结构以及密闭空间最小结构中、密闭空间G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以及低的情况这四个事例,以下表示对阀部件930作用的力的一个例子。
[0020]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阀部件930的圆柱部931的上端面931a的俯视面积SH设为380平方毫米(即,将圆柱部931的直径D设为22mm),将密闭空间最大结构时的上述俯视面积S1(即,下端面933a的外周缘933a1内的面积)设为385平方毫米,将密闭空间最小结构时的上述俯视面积S2(即,下端面933a的内周缘933a2内的面积)设为250平方毫米。
[0021] 并且,将密闭空间G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下的上述流体压力的压力差ΔP1设为3.0MPa,将密闭空间G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下的上述流体压力的压力差ΔP2设为-3.0MPa。
[0022] 由密闭空间G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930作用的力F1是通过将密闭空间G内的流体压力与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之间的压力差(上述压力差ΔP1或者ΔP2)乘以阀部件930中的受到密闭空间G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俯视面积(上述俯视面积S1或者S2)而得到的。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930作用的力F2是通过将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与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之间的压力差(上述压力差ΔP1或者ΔP2)乘以阀部件930中的受到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俯视面积(上述俯视面积SH)而得到的。并且,以下将朝阀座面推压阀部件930的朝向设为正。
[0023] (事例1:在密闭空间最大结构中,密闭空间G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
[0024] 在图23所示的事例1中,由密闭空间G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930作用的力F1成为:
[0025] F1=(-ΔP1)×S1=-1155[N]…(1-1),
[0026] 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930作用的力F2成为:
[0027] F2=ΔP1×SH=1140[N]…(1-2)。
[0028] 因此,通过上述算式,对阀部件930作用如下的力:
[0029] F=F1+F2=-15[N],
[0030] 也就是说,以使阀部件930从阀座面922a浮起的方式作用有15[N]的力。在该情况下,需要利用螺旋弹簧963以至少超过15[N]的力朝向阀座面922a推压阀部件930。
[0031] (事例2:在密闭空间最小结构中,密闭空间G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
[0032] 在图24所示的事例2中,由密闭空间G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930作用的力F1成为:
[0033] F1=(-ΔP1)×S2=-750[N]…(1-3),
[0034] 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930作用的力F2成为:
[0035] F2=ΔP1×SH=1140[N]…(1-4)。
[0036] 因此,通过上述算式,对阀部件930作用如下的力:
[0037] F=F1+F2=390[N],
[0038] 也就是说,以将阀部件930推压于阀座面922a的方式作用有390[N]的力。在该情况下,即使不利用螺旋弹簧963朝向阀座面922a推压阀部件930,阀部件930也不会从阀座面922a浮起。
[0039] (事例3:在密闭空间最大结构中,密闭空间G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
[0040] 在图25所示的事例3中,由密闭空间G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930作用的力F1成为:
[0041] F1=(-ΔP2)×S1=1155[N]…(1-5),
[0042] 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930作用的力F2成为:
[0043] F2=ΔP2×SH=-1140[N]…(1-6)。
[0044] 因此,通过上述算式,对阀部件930作用如下的力:
[0045] F=F1+F2=15[N],
[0046] 也就是说,以将阀部件930推压于阀座面922a的方式作用有15[N]的力。在该情况下,即使不利用螺旋弹簧963朝向阀座面922a推压阀部件930,阀部件930也不会从阀座面922a浮起。
[0047] (事例4:在密闭空间最小结构中,密闭空间G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
[0048] 在图26所示的事例4中,由密闭空间G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930作用的力F1成为:
[0049] F1=(-ΔP2)×S2=750[N]…(1-7),
[0050] 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930作用的力F2成为:
[0051] F2=ΔP2×SH=-1140[N]…(1-8)。
[0052] 因此,通过上述算式,对阀部件930作用如下的力:
[0053] F=F1+F2=-390[N],
[0054] 也就是说,以使阀部件930从阀座面922a浮起的方式作用有390[N]的力。在该情况下,需要利用螺旋弹簧963以至少超过390[N]的力朝向阀座面922a推压阀部件930。
[0055] 上述的事例1~4中,尤其是在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的事例4中,阀部件930从阀座面922a浮起的力变得最大。因此,为了在事例1~4中任一情况下阀部件930都不会从阀座面922a浮起,而在作为最差事例的事例4中,使阀部件930不会从阀座面922a浮起即可。也就是说,螺旋弹簧963所产生的朝向阀座面922a推压阀部件930的力FS设定为至少超过在事例4中使阀部件930浮起的力亦即390[N]即可。
[0056] 然而,在上述二通阀901中,在假定上述事例4而将螺旋弹簧963所产生的朝向阀座面922a推压阀部件930的力FS例如设为391[N]的情况下,若成为上述事例2的状态,则相对于阀部件930,均施加由流体压力推压于阀座面922a的力F(=390[N])、和利用螺旋弹簧963朝向阀座面922a推压的力FS(=391[N]),而以较强的力将阀部件930推压于阀座面922a。因此,驱动以这样的较强的力被推压的阀部件930使之旋转需要较大的力,从而存在不得不使旋转驱动部950大型化这一问题。
[0057]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将阀部件推压于阀座面的力的旋转式阀装置。
[0058]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59]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旋转式阀装置,具备:阀主体,其在内侧设有空间;阀座部,其具有面向上述空间的平面状的阀座面以及在该阀座面开口的两个阀口;阀部件,其以能够滑动旋转地重叠于上述阀座面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空间内,通过旋转来切换与停止位置对应地决定的上述两个阀口的连通关系;以及按压部件,其朝向上述阀座面推压上述阀部件,上述旋转式阀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阀部件具有:轴部,其能够绕轴心旋转地支承于上述阀主体;以及阀芯部,其设于上述轴部的一端,且与上述停止位置对应地开闭上述两个阀口中的至少一个阀口,上述阀主体通过由上述阀部件划分上述空间,从而具有形成于上述轴部的一端侧且容纳上述阀芯部的阀室、和形成于上述轴部的另一端侧的背压室,上述阀主体或者上述阀部件具有连接上述两个阀口中的由上述阀芯部开闭的阀口和上述背压室的均压路,构成为,上述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上述阀室的流体压力低时的上述阀部件中的受到上述背压室的流体压力的俯视面积,相比上述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上述阀室的流体压力高时的上述俯视面积小。
[0060]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旋转式阀装置,具备:阀主体,其在内侧设有空间;阀座部,其具有面向上述空间的平面状的阀座面以及在该阀座面开口的多个阀口;阀部件,其以能够滑动旋转地重叠于上述阀座面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空间内,且通过旋转来切换与停止位置对应地决定的上述多个阀口的连通关系;以及按压部件,其朝向上述阀座面推压上述阀部件,上述旋转式阀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阀部件具有:轴部,其能够绕轴心旋转地支承于上述阀主体;以及阀芯部,其设于上述轴部的一端,并且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密闭连通路,该一个或者多个密闭连通路在与上述阀座面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并且通过该密闭空间而与上述停止位置对应地连通规定组合的上述多个阀口,上述阀主体通过由上述阀部件划分上述空间,从而具有形成于上述轴部的一端侧且容纳上述阀芯部的阀室、和形成于上述轴部的另一端侧的背压室,上述阀主体或者上述阀部件具有连接上述密闭连通路中的任一个和上述背压室的均压路,构成为,上述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上述阀室的流体压力低时的上述阀部件中的受到上述背压室的流体压力的俯视面积,相比上述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上述阀室的流体压力高时的上述俯视面积小。
[0061] 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根据方案1或者2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阀主体与上述阀部件之间,设有对它们之间进行密封的环状的密封部件,并且构成为,当上述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上述阀室的流体压力高时上述密封部件被推压于上述阀部件,并且当上述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上述阀室的流体压力低时上述密封部件被推压于上述阀主体。
[0062] 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根据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阀部件的上述轴部具有:小径轴部分,其以一端面面向上述背压室的方式配置;大径轴部分,其与该小径轴部分的另一端面同轴地相连;以及轴部台阶面,其形成于上述小径轴部分的外周面与上述大径轴部分的外周面之间,上述阀主体具有阀部件支承部,该阀部件支承部设有:小径孔部,其将上述小径轴部分嵌合为能够旋转;大径孔部,其将上述大径轴部分嵌合为能够旋转;以及支承部台阶面,其形成于上述小径孔部的内周面与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之间,上述密封部件设置在由上述小径轴部分的外周面、上述轴部台阶面、上述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以及上述支承部台阶面围起的空间内,以便对上述小径轴部分的外周面与上述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
[0063]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旋转式阀装置,具备:阀主体,其在内侧设有空间;阀座部,其具有面向上述空间的平面状的阀座面以及在该阀座面开口的两个阀口;阀部件,其以能够滑动旋转地重叠于上述阀座面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空间内,且通过旋转来切换与停止位置对应地决定的上述两个阀口的连通关系;以及按压部件,其朝向上述阀座面推压上述阀部件,上述旋转式阀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阀部件具有:圆柱部,其能够绕轴心旋转地支承于上述阀主体;以及阀芯部,其与上述圆柱部的一端相连,且与上述停止位置对应地开闭上述两个阀口中的至少一个阀口,上述阀主体通过由上述阀部件划分上述空间,从而具有形成于上述圆柱部的一端侧且容纳上述阀芯部的阀室、和形成于上述圆柱部的另一端侧的背压室,上述阀主体或者上述阀部件具有连接上述两个阀口中的由上述阀芯部开闭的阀口和上述背压室的均压路,上述圆柱部具有:小径圆柱部分,其以一端面面向上述背压室的方式配置;大径圆柱部分,其与该小径圆柱部分的另一端面同轴地相连;以及圆柱部台阶面,其形成于上述小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与上述大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之间,上述阀主体具有阀部件支承部,该阀部件支承部设有:小径孔部,其将上述小径圆柱部分嵌合为能够旋转;大径孔部,其将上述大径圆柱部分嵌合为能够旋转;以及支承部台阶面,其形成于上述小径孔部的内周面与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之间,在由上述小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上述圆柱部台阶面、上述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以及上述支承部台阶面围起的空间内,设有对上述小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与上述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的环状的密封部件。
[0064]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方案6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旋转式阀装置,具备:阀主体,其在内侧设有空间;阀座部,其具有面向上述空间的平面状的阀座面以及在该阀座面开口的多个阀口;阀部件,其以能够滑动旋转地重叠于上述阀座面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空间内,通过旋转来切换与停止位置对应地决定的上述多个阀口的连通关系;以及按压部件,其朝向上述阀座面推压上述阀部件,上述旋转式阀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阀部件具有:圆柱部,其能够绕轴心旋转地支承于上述阀主体;以及阀芯部,其与上述圆柱部的一端相连,并且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密闭连通路,该一个或者多个密闭连通路在与上述阀座面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并且通过该密闭空间而与上述停止位置对应地连通规定组合的上述多个阀口,上述阀主体通过由上述阀部件划分上述空间,从而具有形成于上述圆柱部的一端侧且容纳上述阀芯部的阀室、和形成于上述圆柱部的另一端侧的背压室,上述阀主体或者上述阀部件具有连接上述密闭连通路中的任一个和上述背压室的均压路,上述圆柱部具有:小径圆柱部分,其以一端面面向上述背压室的方式配置;大径圆柱部分,其与该小径圆柱部分的另一端面同轴地相连;以及圆柱部台阶面,其形成于上述小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与上述大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之间,上述阀主体具有阀部件支承部,该阀部件支承部设有:小径孔部,其将上述小径圆柱部分嵌合为能够旋转;大径孔部,其将上述大径圆柱部分嵌合为能够旋转;以及支承部台阶面,其形成于上述小径孔部的内周面与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之间,在由上述小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上述圆柱部台阶面、上述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以及上述支承部台阶面围起的空间内,设有对上述小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与上述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的环状的密封部件。
[0065] 发明的效果如下。
[0066] 根据方案1、2所记载的发明,当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阀室的流体压力低时的阀部件中的受到背压室的流体压力的俯视面积构成为,相比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阀室的流体压力高时的上述俯视面积而较小。这样的话,在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下,当由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作用使之从阀座面浮起的力时,由于阀部件中的受到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面积(即,俯视面积)变小,所以能够缩小使阀部件从阀座面浮起的力。由此,能够缩小按压部件所产生的朝向阀座面推压阀部件的力,从而能够抑制将阀部件推压于阀座面的力。
[0067] 根据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在阀主体与阀部件之间,设有对它们之间进行密封的环状的密封部件。而且构成为,当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阀室的流体压力高时密封部件被推压于阀部件,并且当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阀室的流体压力低时密封部件被推压于阀主体。这样的话,对于对阀主体与阀部件之间进行密封的环状的密封部件而言,在其一部分的面施加有背压室的流体压力,在另外一部分的面施加有阀室的流体压力。而且,若当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阀室的流体压力高时密封部件被推压于阀部件,则在密封部件的一部分的面的俯视面积施加的背压室的流体压力也施加于阀部件。并且,若当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阀室的流体压力低时密封部件被推压于阀主体,则在密封部件的另外一部分的面施加的阀室的流体压力也施加于阀主体。也就是说,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阀室的流体压力低时的阀部件中的受到背压室的流体压力的俯视面积(即,直接或者通过密封部件而间接地受到力的俯视面积)构成为,相比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阀室的流体压力高时的上述俯视面积而较小。这样,在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下,当由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作用使之从阀座面浮起的力时,由于阀部件中的受到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面积(即,俯视面积)变小,所以能够缩小使阀部件从阀座面浮起的力。由此,能够缩小按压部件所产生的朝向阀座面推压阀部件的力,从而能够抑制将阀部件推压于阀座面的力。
[0068] 根据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阀部件的轴部具有:以一端面面向背压室的方式配置的小径轴部分;与该小径轴部分的另一端面同轴地相连的大径轴部分;以及形成于小径轴部分的外周面与上述大径轴部分的外周面之间的轴部台阶面。阀主体具有阀部件支承部,该阀部件支承部设有:将小径轴部分嵌合为能够旋转的小径孔部;将大径轴部分嵌合为能够旋转的大径孔部;以及形成于小径孔部的内周面与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之间的支承部台阶面。而且,密封部件设置在由小径轴部分的外周面、轴部台阶面、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以及支承部台阶面围起的空间内,以便对小径轴部分的外周面与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这样的话,对于对阀部件的小径轴部分的外周面与阀主体的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的环状的密封部件而言,在其一部分的面施加有背压室的流体压力,在另外一部分的面施加有阀室的流体压力。而且,当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阀室的流体压力高时密封部件被推压于阀部件的轴部台阶面,在密封部件的一部分的面的俯视面积施加的背压室的流体压力也施加于阀部件。并且,当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阀室的流体压力低时密封部件被推压于阀主体的支承部台阶面,在密封部件的另外一部分的面施加的阀室的流体压力也施加于阀主体。也就是说,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阀室的流体压力低时的阀部件中的受到背压室的流体压力的俯视面积(即,直接或者通过密封部件而间接地受到力的俯视面积)构成为,相比背压室的流体压力比阀室的流体压力高时的上述俯视面积而较小。也就是说,在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下,由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将密封部件推压于轴部台阶面,而在阀部件中的在俯视情况下在比大径轴部分的外径靠内侧的位置施加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并且,在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下,由阀室内的流体压力将密封部件推压于轴部台阶面,而在阀部件中的在俯视情况下在比小径轴部分的外径靠内侧的位置施加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这样,在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下,当由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作用使之从阀座面浮起的力时,由于阀部件中的受到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面积(即,俯视面积)变小,所以能够缩小使阀部件从阀座面浮起的力。由此,能够缩小按压部件所产生的朝向阀座面推压阀部件的力,从而能够抑制将阀部件推压于阀座面的力。
[0069] 根据方案5、6所记载的发明,能够绕轴心旋转地支承于阀主体的圆柱部具有:以一端面面向背压室的方式配置的小径圆柱部分;与该小径圆柱部分的另一端面同轴地相连的大径圆柱部分;以及形成于小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与大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之间的圆柱部台阶面。并且,阀主体具有阀部件支承部,该阀部件支承部设有:将圆柱部的小径圆柱部分嵌合为能够旋转的小径孔部;将圆柱部的大径圆柱部分嵌合为能够旋转的大径孔部;以及形成于小径孔部的内周面与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之间的支承部台阶面。而且,在由圆柱部的小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圆柱部台阶面、阀主体的阀部件支承部的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以及支承部台阶面围起的空间内,设有对小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与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的环状的密封部件。这样的话,在密封部件中的圆柱部台阶面侧的位置施加有阀室内的流体压力,在密封部件中的支承部台阶面侧的位置施加有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因此,在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下,由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将密封部件推压于圆柱部台阶面,而在阀部件中的在俯视情况下在比大径圆柱部分的外径靠内侧的位置施加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并且,在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下,由阀室内的流体压力将密封部件推压于圆柱部台阶面,而在阀部件中的在俯视情况下在比小径圆柱部分的外径靠内侧的位置施加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也就是说,在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下,当由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作用使之从阀座面浮起的力时,由于阀部件中的受到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面积变小,所以能够缩小使阀部件从阀座面浮起的力。由此,能够缩小按压部件所产生的朝向阀座面推压阀部件的力,从而能够抑制将阀部件推压于阀座面的力。

附图说明

[0070]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二通阀的纵剖视图。
[0071] 图2是放大了图1的二通阀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0072] 图3是沿着图1的X-X线的剖视图,(a)表示阀部件处于第一停止位置的状态(开阀状态),(b)表示阀部件处于第二停止位置的状态(关闭了第一阀口的闭阀状态),(c)表示阀部件处于第三停止位置的状态(关闭了第二阀口的闭阀状态)。
[0073] 图4是说明阀部件中的受到阀芯部的密闭空间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图,(a)是阀芯部的密闭空间变得最大的情况下的阀部件的剖视图,(b)是在具备(a)的阀部件的结构(密闭空间内最大结构)中从轴L方向观察阀座面的俯视图。
[0074] 图5是说明阀部件中的受到阀芯部的密闭空间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图,(a)是阀芯部的密闭空间变得最小的情况下的阀部件的剖视图,(b)是在具备(a)的阀部件的结构(密闭空间内最小结构)中从轴L方向观察阀座面的俯视图。
[0075] 图6是说明图1的二通阀的动作的图,(a)是二通阀的纵剖视图,(b)是从轴L方向观察(a)的阀座面的俯视图,(c)是放大了(a)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事例1:在密闭空间最大结构中,密闭空间内以及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
[0076] 图7是说明图1的二通阀的动作的图,(a)是二通阀的纵剖视图,(b)是从轴L方向观察(a)的阀座面的俯视图,(c)是放大了(a)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事例2:在密闭空间最小结构中,密闭空间内以及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
[0077] 图8是说明图1的二通阀的动作的图,(a)是二通阀的纵剖视图,(b)是从轴L方向观察(a)的阀座面的俯视图,(c)是放大了(a)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事例3:在密闭空间最大结构中,密闭空间内以及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
[0078] 图9是说明图1的二通阀的动作的图,(a)是二通阀的纵剖视图,(b)是从轴L方向观察(a)的阀座面的俯视图,(c)是放大了(a)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事例4:在密闭空间最小结构中,密闭空间内以及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
[0079]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阀的纵剖视图。
[0080] 图11是沿着图10的X-X线的剖视图,(a)表示阀部件处于第一停止位置的状态,(b)表示阀部件处于第二停止位置的状态。
[0081] 图12是说明阀部件中的受到阀芯部的密闭空间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图,(a)是阀芯部的密闭空间变得最大的情况下的阀部件的剖视图,(b)是在具备(a)的阀部件的结构(密闭空间内最大结构)中从轴L方向观察阀座面的俯视图。
[0082] 图13是说明阀部件中的受到阀芯部的密闭空间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图,(a)是阀芯部的密闭空间变得最小的情况下的阀部件的剖视图,(b)是在具备(a)的阀部件的结构(密闭空间内最小结构)中从轴L方向观察阀座面的俯视图。
[0083] 图14是说明图10的流路切换阀的动作的图,(a)是流路切换阀的纵剖视图,(b)是从轴L方向观察(a)的阀座面的俯视图,(c)是放大了(a)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事例1:在密闭空间最大结构中,密闭空间内以及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
[0084] 图15是说明图10的流路切换阀的动作的图,(a)是流路切换阀的纵剖视图,(b)是从轴L方向观察(a)的阀座面的俯视图,(c)是放大了(a)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事例2:在密闭空间最小结构中,密闭空间内以及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
[0085] 图16是说明图10的流路切换阀的动作的图,(a)是流路切换阀的纵剖视图,(b)是从轴L方向观察(a)的阀座面的俯视图,(c)是放大了图16(a)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事例3:在密闭空间最大结构中,密闭空间内以及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
[0086] 图17是说明图10的流路切换阀的动作的图,(a)是流路切换阀的纵剖视图,(b)是从轴L方向观察(a)的阀座面的俯视图,(c)是放大了(a)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事例4:在密闭空间最小结构中,密闭空间内以及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
[0087] 图18是以往的旋转式阀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四通切换阀的纵剖视图。
[0088] 图19是以往的旋转式阀装置的另外一个例子的二通阀的纵剖视图。
[0089] 图20是沿着图19的X-X线的剖视图,(a)表示阀部件处于第一停止位置的状态(开阀状态),(b)表示阀部件处于第二停止位置的状态(关闭了第一阀口的闭阀状态),(c)表示阀部件处于第三停止位置的状态(关闭了第二阀口的闭阀状态)。
[0090] 图21是说明图19的二通阀的阀部件中的受到阀芯部的密闭空间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图,(a)是阀芯部的密闭空间变得最大的情况下的阀部件的剖视图,(b)是在具备(a)的阀部件的结构(密闭空间内最大结构)中从轴L方向观察阀座面的俯视图。
[0091] 图22是说明图19的二通阀的阀部件中的受到阀芯部的密闭空间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图,(a)是阀芯部的密闭空间变得最小的情况下的阀部件的剖视图,(b)是在具备(a)的阀部件的结构(密闭空间内最小结构)中从轴L方向观察阀座面的俯视图。
[0092] 图23是说明图19的二通阀的动作的图,(a)是二通阀的纵剖视图,(b)是从轴L方向观察(a)的阀座面的俯视图(事例1:在密闭空间最大结构中,密闭空间内以及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
[0093] 图24是说明图19的二通阀的动作的图,(a)是二通阀的纵剖视图,(b)是从轴L方向观察(a)的阀座面的俯视图(事例2:在密闭空间最小结构中,密闭空间内以及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
[0094] 图25是说明图19的二通阀的动作的图,(a)是二通阀的纵剖视图,(b)是从轴L方向观察(a)的阀座面的俯视图(事例3:在密闭空间最大结构中,密闭空间内以及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
[0095] 图26是说明图19的二通阀的动作的图,(a)是二通阀的纵剖视图,(b)是从轴L方向观察(a)的阀座面的俯视图(事例4:在密闭空间最小结构中,密闭空间内以及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96] (第一实施方式)
[0097] 以下,对于作为本发明的旋转式阀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二通阀,参照图1~图3对结构进行说明,并且参照图4~图9对动作进行说明。
[0098]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二通阀的纵剖视图。图2是放大了图1的二通阀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沿着图1的X-X线的剖视图,(a)表示阀部件处于第一停止位置的状态(开阀状态),(b)表示阀部件处于第二停止位置的状态(关闭了第一阀口的闭阀状态),(c)表示阀部件处于第三停止位置的状态(关闭了第二阀口的闭阀状态)。此外,以下说明中的“上下”的概念与图1中的上下对应,表示各部件的相对的位置关系,不表示绝对的位置关系。
[0099] 第一实施方式的二通阀(各图中,以符号1表示)例如是配设于流体的流动方向发生变化的回路且用于允许或者限制流体的流动等的二通阀。
[0100]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二通阀1具有阀主体10、阀座部20、阀部件30、密封圈38、旋转轴部40、旋转驱动部50以及螺旋弹簧63。
[0101] 阀主体10例如以不锈钢、铝合金等为材料而构成,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的第一部分11、和堵塞第一部分11的图中上方的一端部而固定地安装于该第一部分11的大致圆板状的第二部分12。
[0102] 在第二部分12的中央部,形成有贯通该第二部分12的俯视呈圆形的圆形贯通孔13。该圆形贯通孔13设为其轴L与后述的阀座部20的阀座面22a正交。
[0103] 在圆形贯通孔13中的图中上方的轴承插入部14,插入将后述的旋转轴部40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部16,而该轴承部16固定地设于第二部分12。
[0104] 并且,在圆形贯通孔13中的图中下方的阀部件支承部15,沿轴L方向并列地设有小径孔部15a和大径孔部15b,其中,小径孔部15a将后述的阀部件30的圆柱部31中的小径圆柱部分31a嵌合为能够旋转,大径孔部15b将该圆柱部31中的大径圆柱部分31b嵌合为能够旋转、并且直径比小径孔部15a的直径大。并且,在小径孔部15a的内周面15a1与大径孔部15b的内周面15b1之间,设有与上述内周面15a1以及内周面15b1正交(包括大致正交)的支承部台阶面15c。
[0105] 利用第一部分11的内侧空间11a以及与其连通的第二部分12的圆形贯通孔13的阀部件支承部15内的空间,在阀主体10内侧形成有空间Q。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之间由密封圈66密封,轴承部16与第二部分12之间由密封圈67密封。
[0106] 阀座部20具有:以堵塞阀主体10的第一部分11的图中下方的另一端部的方式与该第一部分11一体地设置的阀座部主体21;以及固定地重叠于阀座部主体21的朝向阀主体10内的空间Q侧的平面上的薄板部件22。
[0107] 并且,阀座部20设有作为以贯通阀座部主体21以及薄板部件22的方式设置的两个阀口的第一阀口P1及第二阀口P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与阀座面22a正交的方向俯视情况下,第一阀口P1及第二阀口P2配置在以轴L为中心的圆周上。
[0108] 阀座部20的薄板部件22例如以不锈钢等为材料而构成,具备面向阀主体10内的空间Q的平面状的阀座面22a。该阀座面22a以与阀主体10的第二部分12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
[0109] 阀部件30一体地具有:圆柱部31;以及设于圆柱部31的图中下方的端部(即,圆柱部31的一端)的阀芯部33。阀部件30容纳于阀主体10内的空间Q。
[0110] 圆柱部31一体地具有:小径圆柱部分31a;以及与小径圆柱部分31a同轴连接且直径比该小径圆柱部分31a的直径大的大径圆柱部分31b。并且,在小径圆柱部分31a的外周面31a1与大径圆柱部分31b的外周面31b1之间,设有与上述外周面31a1以及外周面31b1正交(包括大致正交)的圆柱部台阶面31c。小径圆柱部分31a形成为外径比上述的阀主体10的阀部件支承部15的小径孔部15a的内径稍小。并且,大径圆柱部分31b形成为外径比上述的阀主体10的阀部件支承部15的大径孔部15b的内径稍小。圆柱部31以其轴与圆形贯通孔13的轴L重叠的方式嵌合于阀部件支承部15。由此,圆柱部31(即阀部件30)由该阀部件支承部15支承为能够绕轴心旋转。圆柱部31相当于轴部的一个例子。另外,小径圆柱部分31a、大径圆柱部分31b以及圆柱部台阶面31c分别相当于小径轴部分、大径轴部分以及轴部台阶面的一个例子。
[0111] 在由圆柱部31的小径圆柱部分31a的外周面31a1、圆柱部31的圆柱部台阶面31c、阀部件支承部15的大径孔部15b的内周面15b1、以及阀部件支承部15的支承部台阶面15c围起的密封空间R,配设有密封圈38。
[0112] 密封圈38例如由丁腈橡胶、硅酮橡胶等比较软质的弹性材料构成。密封圈38在未从外部施加力的状态(未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形成为圆环状(环状)。密封圈38的内径形成为比圆柱部31的小径圆柱部分31a的外径小,密封圈38的外径形成为比阀部件支承部15的大径孔部15b的内径大。由此,密封圈38若容纳于上述密封空间R则在径向上被挤压,而能够旋转地对圆柱部31的小径圆柱部分31a的外周面31a1与阀部件支承部15的大径孔部15b的内周面15b1之间进行密封。对密封圈38的圆柱部台阶面31c侧的位置(即,密封部件的另外一部分的面)施加有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并且对密封圈38的支承部台阶面15c侧的位置(即,密封部件的一部分的面)施加有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密封圈38相当于密封部件的一个例子。
[0113] 并且,圆柱部31的长度与圆形贯通孔13的阀部件支承部15的长度相同或者比其稍短,小径圆柱部分31a的整体以及大径圆柱部分31b的一部分配置在该阀部件支承部15内。由此,在圆柱部31的图中上方的上端面31d(即,小径圆柱部分31a的一端面)侧形成密闭的空间(以下,称作“背压室H”)。也就是说,阀部件30配设为,在其上端面31d侧,且在与阀主体
10的第二部分12之间形成以密封空间Q的一部分的方式划分出的背压室H。并且,通过在空间Q内配设阀部件30,来将该空间Q的另外一部分亦即阀主体10的第一部分11的内侧空间
11a作为阀室B而与背压室H划分。在该第一部分11的内侧空间11a容纳后述的阀芯部33。换言之,通过由阀部件30划分空间Q,而阀主体10具有形成于圆柱部31的一端侧且容纳阀芯部
33的阀室B和形成于圆柱部31的另一端侧的背压室H。
[0114] 另外,圆柱部31在上端面31d开口设有供后述的旋转轴部40的一端部41安装的旋转轴部安装孔32。该旋转轴部安装孔32的小径部32a和直径比小径部的直径大的大径部32b在上下方向上相连形成。小径部32a的直径比旋转轴部40的一端部41的外径稍大。大径部32b的直径比螺旋弹簧63的外径稍大。
[0115] 阀芯部33形成为沿圆柱部31的径向突出的裙形状,并且在从轴L方向观察的俯视情况下形成为大致扇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阀芯部33与圆柱部31的一端一体地相连地设置。当然,除这样的结构以外,阀芯部33也可以与圆柱部31相独立形成,并且经由连接部件等与圆柱部31的一端相连地设置。阀芯部33配置在阀主体10的阀室B(内侧空间11a)内。阀芯部33的下端面33a形成为平面状,能够滑动旋转地紧密重叠于阀座部20的阀座面22a。在阀芯部33的下端面33a设有向该阀芯部33内侧扩展的密闭凹部34。
[0116] 密闭凹部34形成为沿阀芯部33的外形而挖空阀芯部33的内侧的形状,在从轴L方向观察的俯视情况下形成为大致扇形状。密闭凹部34通过与阀座面22a重叠,而在与该阀座面22a之间形成密闭空间G。由阀芯部33覆盖第一阀口P1或者第二阀口P2而在密闭空间G内露出,由此相互分隔第一阀口P1或者第二阀口P2,而限制在第一阀口P1与第二阀口P2之间流动的流体的流动。
[0117] 另外,在阀部件30,设有连通圆柱部31的旋转轴部安装孔32和密闭凹部34的均压路36。利用该均压路36,通过旋转轴部安装孔32而以连通的方式连接密闭凹部34的密闭空间G(也就是说,由阀芯部33开闭的第一阀口P1或者第二阀口P2)和背压室H。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均压路36设于阀部件30,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阀部件30例如仅开闭第一阀口P1的结构中,也可以在阀主体10设置连接第一阀口P1和背压室H的均压路。
[0118] 当阀部件30处于图3(a)所示的第一停止位置时,不利用阀芯部33覆盖第一阀口P1及第二阀口P2的任一个,上述第一阀口P1和第二阀口P2在阀室B内露出而允许流体的流动(开阀状态)。
[0119] 并且,若使阀部件30从图3(a)的第一停止位置沿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至图3(b)所示的第二停止位置,则由阀部件30的阀芯部33覆盖第一阀口P1。由此,第一阀口P1在密闭空间G内露出,第二阀口P2在阀室B内露出,而相互分隔第一阀口P1或者第二阀口P2,从而在第一阀口P1与第二阀口P2之间流动的流体的流动受到限制(闭阀状态)。
[0120] 并且,若使阀部件30从图3(a)的第一停止位置沿图中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图3(c)所示的第三停止位置,则由阀部件30的阀芯部33覆盖第二阀口P2。由此,第二阀口P2在密闭空间G内露出,第一阀口P1在阀室B内露出,而相互分隔第一阀口P1或者第二阀口P2,从而在第一阀口P1与第二阀口P2之间流动的流体的流动受到限制(闭阀状态)。
[0121] 在阀主体10和阀部件30,设有对阀部件30超过第二停止位置而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及超过第三停止位置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进行限制的未图示的一对旋转限位机构。或者,也可以是如下结构等:设置由检测阀部件30的旋转角度等的传感器等构成的检测部,而基于由该检测部检测到的阀部件30的旋转角度等,控制后述的旋转驱动部50,以使阀部件30停止于第二停止位置以及第三停止位置。
[0122] 旋转轴部40形成为圆柱状,一端部41安装于阀部件30,另一端部42贯通阀主体10的第二部分12而向外部突出。并且,以旋转轴部40的轴与圆形贯通孔13的轴L重叠的方式,旋转轴部40的中央部43由设于阀主体10的第二部分12的轴承部16支承为能够转动。
[0123] 旋转轴部40的一端部41配置为,在螺旋弹簧63的内侧插通,并且在阀部件30的旋转轴部安装孔32插入。此时,螺旋弹簧63以压缩状态被夹持在设于旋转轴部40的凸缘状的弹簧座部44与台阶部32c之间,该台阶部32c设于旋转轴部安装孔32中的小径部32a与大径部32b之间。由此,利用螺旋弹簧63朝向阀座面22a按压阀部件30。螺旋弹簧63相当于按压部件的一个例子。
[0124] 并且,在旋转轴部40的一端部41,设有在其外周面形成的未图示的凸部,在旋转轴部安装孔32的小径部32a的内周面,设有未图示的凹部,该凹部形成为供该凸部在以轴L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卡定。由此,旋转轴部40相对于阀部件30能够沿轴L方向移动,并且若旋转轴部40以轴L为中心旋转,则上述凸部和上述凹部卡定而阀部件30与旋转轴部40一起旋转。
[0125] 在旋转轴部40,以与弹簧座部44的图中上方空开间隔的方式设有第一凸缘部45,并且以与第一凸缘部45的图中上方空开间隔的方式设有第二凸缘部46。第一凸缘部45以及第二凸缘部46的外径与阀主体10的轴承部16的内径大致相同。在弹簧座部44与第一凸缘部45之间配设有第一密封圈61,并且在第一凸缘部45与第二凸缘部46之间配设有第二密封圈
62,利用上述第一密封圈61以及第二密封圈62对轴承部16与旋转轴部40之间进行密封。
[0126] 第一密封圈61以及第二密封圈62例如由丁腈橡胶、硅酮橡胶等比较软质的弹性材料构成。第一密封圈61以及第二密封圈62在未从外部施加力的状态(未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形成为圆环状(环状),其内径比旋转轴部40的中央部43的外径稍小,并且其外径比轴承部16的内径稍大。
[0127] 旋转驱动部50设置在阀主体10的第二部分12的上表面12a中的旋转轴部40所突出的位置附近。旋转驱动部50具有:由直流马达构成的马达部51;固定地安装于马达部51的马达轴51a的第一齿轮52;以及以与第一齿轮52啮合的方式固定地安装于旋转轴部40的另一端部42的第二齿轮53。若向马达部51供给电力,则旋转驱动部50使马达轴51a旋转,该旋转通过第一齿轮52以及第二齿轮53而使旋转轴部40以轴L为中心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一对齿轮(第一齿轮52以及第二齿轮53)构成减速机构,但也可以由更多的齿轮构成减速机构。该减速机构也可以由行星齿轮构成。
[0128] 接下来,参照图4~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二通阀1的动作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0129] 图4是说明阀部件中的受到阀芯部的密闭空间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图,(a)是阀芯部的密闭空间变得最大的情况下的阀部件的剖视图,(b)是在具备(a)的阀部件的结构(密闭空间内最大结构)中从轴L方向观察阀座面的俯视图。图5是说明阀部件中的受到阀芯部的密闭空间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图,(a)是阀芯部的密闭空间变得最小的情况下的阀部件的剖视图,(b)是在具备(a)的阀部件的结构(密闭空间内最小结构)中从轴L方向观察阀座面的俯视图。
[0130] 图6是说明图1的二通阀的动作的图,(a)是二通阀的纵剖视图,(b)是从轴L方向观察(a)的阀座面的俯视图,(c)是放大了(a)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事例1:在密闭空间最大结构中,密闭空间内以及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图7是说明图1的二通阀的动作的图,(a)是二通阀的纵剖视图,(b)是从轴L方向观察(a)的阀座面的俯视图,(c)是放大了(a)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事例2:在密闭空间最小结构中,密闭空间内以及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图8是说明图1的二通阀的动作的图,(a)是二通阀的纵剖视图,(b)是从轴L方向观察(a)的阀座面的俯视图,(c)是放大了(a)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事例3:在密闭空间最大结构中,密闭空间内以及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图9是说明图1的二通阀的动作的图,(a)是二通阀的纵剖视图,(b)是从轴L方向观察(a)的阀座面的俯视图,(c)是放大了(a)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事例4:在密闭空间最小结构中,密闭空间内以及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
[0131] 在上述的二通阀1中,例如因阀部件30的形状公差、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形变等各种要因,阀部件30的下端面33a与阀座面22a之间的接触面积会产生偏差、或变得不稳定,从而施加于阀部件30的流体压力所产生的力的平衡发生变化。因此,将因阀部件30的下端面33a与阀座面22a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偏差而密闭空间G变得最大的情况以及变得最小的情况作为最差事例,通过设定螺旋弹簧63所产生的推压该阀部件30的力,以便即使在这些最差事例的情况下阀部件30也不会从阀座面22a浮起,由此能够在假定的全部事例中,不会使阀部件30从阀座面22a浮起。
[0132] 例如,如图4(a)所示,在阀部件30由螺旋弹簧63推压于阀座面22a的情况下,认为因形状公差,阀芯部33的下端面33a的外周缘33a1会抵接于阀座面22a,并且内周缘33a2会从阀座面22a离开。在该情况下,对阀芯部33的下端面33a施加密闭空间G内的流体压力。也就是说,如图4(b)所示,阀部件30中的受到密闭空间G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俯视面积S1成为阀芯部33的下端面33a的外周缘33a1内的面积(斜线部分)。以下,将该结构称作“密闭空间最大结构”。
[0133] 并且,如图5(a)所示,在阀部件30由螺旋弹簧63推压于阀座面22a的情况下,认为因形状公差,阀芯部33的下端面33a的内周缘33a2会抵接于阀座面22a,并且外周缘33a1会从阀座面22a离开。在该情况下,对阀芯部33的下端面33a施加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也就是说,如图5(b)所示,阀部件30中的受到密闭空间G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俯视面积S2成为阀芯部33的下端面33a的内周缘33a2内的面积(斜线部分)。以下,将该结构称作“密闭空间最小结构”。
[0134] 而且,对于分别在上述密闭空间最大结构以及密闭空间最小结构中、密闭空间G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以及低的情况这四个事例,以下表示对阀部件30作用的力的一个例子。
[0135]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阀部件30的圆柱部31的大径圆柱部分31b的俯视面积SH1设为380平方毫米(即,将大径圆柱部分31b的直径D1设为22mm),将小径圆柱部分31a的俯视面积SH2设为254.3平方毫米(即,将小径圆柱部分31a的直径D2设为18mm),将密闭空间最大结构时的上述俯视面积S1(即,下端面33a的外周缘33a1内的面积)设为385平方毫米,将密闭空间最小结构时的上述俯视面积S2(即,下端面33a的内周缘33a2内的面积)设为250平方毫米。
[0136] 并且,将密闭空间G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下的上述流体压力的压力差ΔP1设为3.0MPa,将密闭空间G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下的上述流体压力的压力差ΔP2设为-3.0MPa。
[0137] 由密闭空间G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作用的力F1是通过将密闭空间G内的流体压力与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之间的压力差(上述压力差ΔP1或者ΔP2)乘以阀部件30中的受到密闭空间G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俯视面积(上述俯视面积S1或者S2)而得到的。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作用的力F2是通过将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与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之间的压力差(上述压力差ΔP1或者ΔP2)乘以阀部件30中的受到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俯视面积(上述俯视面积SH1或者SH2)而得到的。并且,以下将朝阀座面推压阀部件30的朝向设为正。
[0138] (事例1:在密闭空间最大结构中,密闭空间G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
[0139] 如图6(a)、(b)所示,在密闭空间G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下,密封圈38被推压于阀部件30的圆柱部31的圆柱部台阶面31c。因此,在大径圆柱部分31b(即,俯视面积SH1)的位置施加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因此,由密闭空间G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作用的力F1成为:
[0140] F1=(-ΔP1)×S1=-1155[N]…(2-1),
[0141] 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作用的力F2成为:
[0142] F2=ΔP1×SH1=1140[N]…(2-2)。
[0143] 因此,通过上述算式,对阀部件30作用如下的力:
[0144] F=F1+F2=-15[N],
[0145] 也就是说,以使阀部件30从阀座面22a浮起的方式作用有15[N]的力。在该情况下,需要利用螺旋弹簧63以至少超过15[N]的力朝向阀座面22a推压阀部件30。
[0146] (事例2:在密闭空间最小结构中,密闭空间G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
[0147] 如图7(a)、(b)所示,在事例2中,也与事例1相同,在大径圆柱部分31b(即,俯视面积SH1)的位置施加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因此,由密闭空间G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作用的力F1成为:
[0148] F1=(-ΔP1)×S2=-750[N]…(2-3),
[0149] 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作用的力F2成为:
[0150] F2=ΔP1×SH1=1140[N]…(2-4)。
[0151] 因此,通过上述算式,对阀部件30作用如下的力:
[0152] F=F1+F2=390[N],
[0153] 也就是说,以将阀部件30推压于阀座面22a的方式作用有390[N]的力。在该情况下,即使不利用螺旋弹簧63朝向阀座面22a推压阀部件30,阀部件30也不会从阀座面22a浮起。
[0154] (事例3:在密闭空间最大结构中,密闭空间G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
[0155] 如图8(a)、(b)所示,在密闭空间G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下,密封圈38被推压于阀主体10的阀部件支承部15的支承部台阶面15c。因此,在小径圆柱部分31a(即,俯视面积SH2)的位置施加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因此,由密闭空间G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作用的力F1成为:
[0156] F1=(-ΔP2)×S1=1155[N]…(2-5),
[0157] 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作用的力F2成为:
[0158] F2=ΔP2×SH2=-763[N]…(2-6)。
[0159] 因此,通过上述算式,对阀部件30作用如下的力:
[0160] F=F1+F2=392[N]
[0161] 也就是说,以将阀部件30推压于阀座面22a的方式作用有392[N]的力。在该情况下,即使不利用螺旋弹簧63朝向阀座面22a推压阀部件30,阀部件30也不会从阀座面22a浮起。
[0162] (事例4:在密闭空间最小结构中,密闭空间G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
[0163] 如图9(a)、(b)所示,在事例4中,也与事例3相同,在小径圆柱部分31a(即,俯视面积SH2)的位置施加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因此,由密闭空间G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作用的力F1成为:
[0164] F1=(-ΔP2)×S2=750[N]…(2-7),
[0165] 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作用的力F2成为:
[0166] F2=ΔP2×SH2=-763[N]…(2-8)。
[0167] 因此,通过上述算式,对阀部件30作用如下的力:
[0168] F=F1+F2=-13[N],
[0169] 也就是说,以使阀部件30从阀座面22a浮起的方式作用有13[N]的力。在该情况下,需要利用螺旋弹簧63以至少超过13[N]的力朝向阀座面22a推压阀部件30。
[0170] 上述的事例1~4中,在事例1中,阀部件30从阀座面22a浮起的力变得最大。因此,为了在事例1~4中任一情况下阀部件30都不会从阀座面22a浮起,在作为最差事例的事例1中,使阀部件30不从阀座面22a浮起即可。也就是说,螺旋弹簧63所产生的朝向阀座面22a推压阀部件30的力FS设定为至少超过在事例1中使阀部件30浮起的力亦即15[N]即可。而且,通过切换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与阀室B的流体压力之间的关系,来使阀部件30中的受到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的俯视面积发生变化。具体而言,阀室B的流体压力比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高时的上述俯视面积为SH2,阀室B的流体压力比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低时的上述俯视面积为SH1,SH2比SH1小。由此,该螺旋弹簧63所设定的力相比以往的结构而较小。
[0171] 如上所述,在二通阀1中,在密闭空间G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下,密封圈38被推压于阀部件30的圆柱部31的圆柱部台阶面31c。因此,在大径圆柱部分31b(即,俯视面积SH1)的位置施加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并且,在密闭空间G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下,密封圈38被推压于阀主体10的阀部件支承部15的支承部台阶面15c。因此,在小径圆柱部分31a(即,俯视面积SH2)的位置施加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
[0172] 也就是说,二通阀1构成为,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低时的阀部件30中的受到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的俯视面积为SH2,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高时的上述俯视面积为SH1,SH2比SH1小。并且,在阀主体10与阀部件30之间,设有对它们之间进行密封的环状的密封圈38,并构成为,当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高时密封圈38被推压于阀部件30,并且当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低时密封圈38被推压于阀主体10。
[0173]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二通阀1具备:在内侧设有空间Q的阀主体10;具有面向空间Q的平面状的阀座面22a、和在该阀座面22a开口的第一阀口P1及第二阀口P2的阀座部20;以能够滑动旋转地重叠于阀座面22a的方式配置在空间Q内、且通过旋转来切换与停止位置对应地决定的第一阀口P1及第二阀口P2的连通关系的阀部件30;以及朝向阀座面22a推压阀部件30的螺旋弹簧63。并且,阀部件30具有:能够绕轴心旋转地支承于阀主体10的圆柱部
31;以及与圆柱部31的一端相连、且与阀部件30的停止位置对应地开闭第一阀口P1及第二阀口P2的阀芯部33。通过由阀部件30划分空间Q,而阀主体10具有形成于圆柱部31的一端侧且容纳阀芯部33的阀室B、和形成于圆柱部31的另一端侧的背压室H。阀部件30具有连接第一阀口P1及第二阀口P2和背压室H的均压路36。圆柱部31具有:以一端面面向背压室H的方式配置的小径圆柱部分31a;与该小径圆柱部分31a的另一端面同轴地相连的大径圆柱部分
31b;以及形成于小径圆柱部分31a的外周面31a1与大径圆柱部分31b的外周面31b1之间的圆柱部台阶面31c。阀主体10具有阀部件支承部15,该阀部件支承部15设有:供小径圆柱部分31a能够旋转地嵌合的小径孔部15a;供大径圆柱部分31b能够旋转地嵌合的大径孔部
15b;以及形成于小径孔部15a的内周面15a1与大径孔部15b的内周面15b1之间的支承部台阶面15c。而且,在由小径圆柱部分31a的外周面31a1、圆柱部台阶面31c、大径孔部15b的内周面15b1以及支承部台阶面15c围起的密封空间R内,设有对小径圆柱部分31a的外周面
31a1与大径孔部15b的内周面15b1之间进行密封的环状的密封圈38。
[0174]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绕轴心旋转地支承于阀主体10的圆柱部31具有:以一端面面向背压室H的方式配置的小径圆柱部分31a;与该小径圆柱部分31a的另一端面同轴地相连的大径圆柱部分31b;以及形成于小径圆柱部分31a的外周面31a1与大径圆柱部分31b的外周面31b1之间的圆柱部台阶面31c。并且,阀主体10具有阀部件支承部15,该阀部件支承部15设有:将圆柱部31的小径圆柱部分31a嵌合为能够旋转的小径孔部15a;将圆柱部
31的大径圆柱部分31b嵌合为能够旋转的大径孔部15b;以及形成于小径孔部15a的内周面
15a1与大径孔部15b的内周面15b1之间的支承部台阶面15c。而且,在由圆柱部31的小径圆柱部分31a的外周面31a1、圆柱部台阶面31c、阀主体10的阀部件支承部15的大径孔部15b的内周面15b1以及支承部台阶面15c围起的密封空间R内,设有对小径圆柱部分31a的外周面
31a1与大径孔部15b的内周面15b1之间进行密封的环状的密封圈38。这样的话,在密封圈38的圆柱部台阶面31c侧的位置施加有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在密封圈38的支承部台阶面15c侧的位置施加有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因此,在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下,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将密封圈38推压于圆柱部台阶面31c,而在阀部件
30中的在俯视情况下在比大径圆柱部分31b的外径靠内侧的位置施加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并且,在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下,由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将密封圈38推压于支承部台阶面15c,而在阀部件30中的在俯视情况下比小径圆柱部分
31a的外径靠内侧的位置施加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也就是说,在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下,当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作用使之从阀座面
22a浮起的力时,由于阀部件30中的受到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面积变小,所以能够缩小使阀部件30从阀座面22a浮起的力。由此,能够缩小螺旋弹簧63所产生的朝向阀座面
22a推压阀部件30的力,从而能够抑制将阀部件30推压于阀座面22a的力。
[0175] 并且,二通阀1构成为,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低时的阀部件30中的受到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的俯视面积为SH2,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高时的俯视面积为SH1,SH2比SH1小。这样的话,在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下,当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作用使之从阀座面22a浮起的力时,由于阀部件30中的受到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面积(即,俯视面积)变小,所以能够缩小使阀部件30从阀座面22a浮起的力。由此,能够缩小螺旋弹簧63所产生的朝向阀座面22a推压阀部件30的力,从而能够抑制将阀部件30推压于阀座面22a的力。
[0176] 并且,在二通阀1的阀主体10与阀部件30之间,设有对它们之间进行密封的环状的密封圈38。而且构成为,当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高时密封圈38被推压于阀部件30,并且当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低时密封圈38被推压于阀主体10。这样的话,对于对阀主体10与阀部件30之间进行密封的环状的密封圈38而言,在其一部分的面(支承部台阶面15c侧的位置)施加有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并且在另外一部分的面(圆柱部台阶面31c侧的位置)施加有阀室B的流体压力。而且,若当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高时密封圈38被推压于阀部件30,则在密封圈38的一部分的面的俯视面积施加的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也施加于阀部件30。并且,若当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低时密封圈38被推压于阀主体10,则在密封圈38的另外一部分的面施加的阀室B的流体压力也施加于阀主体10。也就是说构成为,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低时的阀部件30中的受到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的俯视面积为SH2(即,直接或者通过密封部件而间接地受到力的俯视面积),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高时的上述俯视面积为SH1,SH2比SH1小。这样,在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下,当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作用使之从阀座面22a浮起的力时,由于阀部件30中的受到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面积(即,俯视面积)变小,所以能够缩小使阀部件30从阀座面22a浮起的力。由此,能够缩小螺旋弹簧63所产生的朝向阀座面22a推压阀部件30的力,从而能够抑制将阀部件30推压于阀座面22a的力。
[0177] (第二实施方式)
[0178] 以下,对于作为本发明的旋转式阀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阀,参照图10、图11对结构进行说明,并且参照图12~图17对动作进行说明。
[0179]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阀的纵剖视图。图11是沿着图10的X-X线的剖视图,(a)表示阀部件处于第一停止位置的状态,(b)表示阀部件处于第二停止位置的状态。此外,以下的说明中的“上下”的概念与图11中的上下对应,表示各部件的相对的位置关系,不表示绝对的位置关系。
[0180] 第二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阀(各图中,以符号1A表示)例如是配设于流体的流动方向发生变化的回路、且用于切换流体的流动方向等的四通切换阀。
[0181] 如图10、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阀1A具有阀主体10、阀座部20A、阀部件30A、密封圈38、旋转轴部40、旋转驱动部50以及螺旋弹簧63。本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阀1A除具有阀座部20A以及阀部件30A来代替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二通阀1中的阀座部20以及阀部件30以外,是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二通阀相同的结构。因而,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0182] 阀座部20A具有:以堵塞阀主体10的第一部分11的图中下方的另一端部的方式与该第一部分11一体地设置的阀座部主体21;以及固定地重叠于阀座部主体21的朝向空间Q侧的平面上的薄板部件22。
[0183] 并且,阀座部20A设有作为以贯通阀座部主体21以及薄板部件22的方式设置的多个阀口的第一固定口E1、第二固定口E2、第一切换口C1、以及第二切换口C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与阀座面22a正交的方向俯视情况下,第一固定口E1配置为与圆形贯通孔13的轴L重叠,第二固定口E2、第一切换口C1以及第二切换口C2配置在以轴L为中心的圆周上(包括大概在圆周上)。阀座部20A的阀座部主体21以及薄板部件22除开设的口以外是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0184] 阀部件30A一体地具有:圆柱部31;以及设于圆柱部31的图中下方的端部(即,圆柱部31的一端)的阀芯部33A。阀部件30A容纳于阀主体10内的空间Q。圆柱部31是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圆柱部31以及阀主体10的阀部件支承部15是与图2所示的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0185] 阀芯部33A形成为沿圆柱部31的径向突出的俯视呈圆形状,配置在阀主体10的内侧空间11a内。在本实施方式中,阀芯部33A与圆柱部31的一端一体地相连地设置。当然,除该结构以外,阀芯部33A也可以与圆柱部31相独立地形成,并且经由连接部件等与圆柱部31的一端相连地设置。阀芯部33A的下端面33a形成为平面状,能够滑动旋转地紧密重叠于阀座部20A的阀座面22a。在阀芯部33A的下端面33a设有向该阀芯部33A内侧扩展的密闭连通路34A以及开放连通路35。
[0186] 密闭连通路34A以在与阀座面22a之间形成密闭空间G1的方式从中央部分沿径向延伸地设于阀芯部33A的下端面33a。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轴L方向观察的俯视情况下,密闭连通路34A形成为带状(包括大致带状),其在圆柱部31的外侧具有朝向一个方向延伸的延伸部分340。
[0187] 开放连通路35设为,在阀芯部33A的下端面33a形成包围密闭连通路34A的大致C字形状的空间G2。在阀芯部33A,设有连接开放连通路35的内外的连接孔33b。
[0188] 并且,在阀部件30A,设有连通圆柱部31的旋转轴部安装孔32和密闭连通路34A的均压路36。利用该均压路36,通过旋转轴部安装孔32而以连通的方式连接密闭连通路34A的密闭空间G1和背压室H。
[0189] 当阀部件30A处于图11(a)所示的第一停止位置时,通过密闭连通路34A的密闭空间G1以连通的方式连接第一固定口E1和第一切换口C1,并且使第二固定口E2和第二切换口C2在开放连通路35的空间G2露出而以连通的方式连接这些口。并且,若使之从图11(a)的第一停止位置旋转至图11(b)所示的第二停止位置,则阀部件30A通过由密闭连通路34A形成的密闭空间G1以连通的方式连接第一固定口E1和第二切换口C2,并且使第二固定口E2和第一切换口C1在开放连通路35的空间G2露出而以连通的方式连接这些口。
[0190] 在阀主体10和阀部件30A,设有限制阀部件30A超过第一停止位置以及第二停止位置而旋转的未图示的一对旋转限位机构。或者,也可以是如下结构:设置由检测阀部件30A的旋转角度等的传感器等构成的检测部,而基于由该检测部检测到的阀部件30A的旋转角度等,控制后述的旋转驱动部50,以使阀部件30A停止于第一停止位置以及第二停止位置。由此,阀部件30A从第一停止位置沿图中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在第二停止位置停止,并且从第二停止位置沿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第一停止位置停止。
[0191] 接下来,参照图12~图17对本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阀1A的动作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0192] 图12是说明阀部件中的受到阀芯部的密闭空间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图,(a)是阀芯部的密闭空间变得最大的情况下的阀部件的剖视图,(b)是在具备(a)的阀部件的结构(密闭空间内最大结构)中从轴L方向观察阀座面的俯视图。图13是说明阀部件中的受到阀芯部的密闭空间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图,(a)是阀芯部的密闭空间变得最小的情况下的阀部件的剖视图,(b)是在具备(a)的阀部件的结构(密闭空间内最小结构)中从轴L方向观察阀座面的俯视图。
[0193] 图14是说明图10的流路切换阀的动作的图,(a)是流路切换阀的纵剖视图,(b)是从轴L方向观察(a)的阀座面的俯视图,(c)是放大了(a)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事例1:在密闭空间最大结构中,密闭空间内以及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图15是说明图10的流路切换阀的动作的图,(a)是流路切换阀的纵剖视图,(b)是从轴L方向观察(a)的阀座面的俯视图,(c)是放大了(a)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事例2:在密闭空间最小结构中,密闭空间内以及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图16是说明图10的流路切换阀的动作的图,(a)是流路切换阀的纵剖视图,(b)是从轴L方向观察(a)的阀座面的俯视图,(c)是放大了(a)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事例3:在密闭空间最大结构中,密闭空间内以及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图17是说明图10的流路切换阀的动作的图,(a)是流路切换阀的纵剖视图,(b)是从轴L方向观察(a)的阀座面的俯视图,(c)是放大了(a)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事例4:在密闭空间最小结构中,密闭空间内以及背压室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
[0194] 在上述的流路切换阀1A中,例如因阀部件30A的形状公差、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形变等各种要因,阀部件30A的下端面33a与阀座面22a之间的接触面积会产生偏差、或变得不稳定,从而施加于阀部件30A的流体压力所产生的力的平衡发生变化。因此,将因阀部件30A的下端面33a与阀座面22a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偏差而密闭空间G1变得最大的情况以及变得最小的情况作为最差事例,通过设定螺旋弹簧63所产生的推压该阀部件30A的力,以便即使在这些最差事例的情况下阀部件30A也不会从阀座面22a浮起,由此能够在假定的全部事例中,不会使阀部件30从阀座面22a浮起。
[0195] 例如,如图12(a)所示,在阀部件30A由螺旋弹簧63推压于阀座面22a的情况下,认为因形状公差,阀芯部33A的下端面33a中的包围密闭连通路34A的部分的外周缘33a3会抵接于阀座面22a,并且该部分的内周缘33a4会从阀座面22a离开。在该情况下,对阀芯部33A的下端面33a的该部分施加密闭空间G1内的流体压力。也就是说,如图12(b)所示,阀部件30A中的受到密闭空间G1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俯视面积S1成为阀芯部33A的下端面33a中的包围密闭连通路34A的部分的外周缘33a3内的面积(斜线部分)。以下,将该结构称作“密闭空间最大结构”。
[0196] 并且,如图13(a)所示,在阀部件30A由螺旋弹簧63推压于阀座面22a的情况下,认为因形状公差,阀芯部33A的下端面33a中的包围密闭连通路34A的部分的内周缘33a4会抵接于阀座面22a,并且该部分的外周缘33a3会从阀座面22a离开。在该情况下,对阀芯部33A的下端面33a中的该部分施加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也就是说,如图13(b)所示,阀部件30A中的受到密闭空间G1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俯视面积S2成为阀芯部33A的下端面33a中的包围密闭连通路34A的部分的内周缘33a4内的面积(斜线部分)。以下,将该结构称作“密闭空间最小结构”。
[0197] 而且,对于分别在上述密闭空间最大结构以及密闭空间最小结构中、密闭空间G1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以及低的情况这四个事例,以下表示对阀部件30A作用的力的一个例子。
[0198]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阀部件30A的圆柱部31的大径圆柱部分31b的俯视面积SH1设为380平方毫米(即,将大径圆柱部分31b的直径D1设为22mm),将小径圆柱部分31a的俯视面积SH2设为254.3平方毫米(即,将小径圆柱部分31a的直径D2设为18mm),将密闭空间最大结构时的上述俯视面积S1(即,下端面33a的外周缘33a3内的面积)设为400平方毫米,将密闭空间最小结构时的上述俯视面积S2(即,下端面33a的内周缘33a4内的面积)设为252平方毫米。
[0199] 并且,将密闭空间G1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下的上述流体压力的压力差ΔP1设为3.0MPa,将密闭空间G1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下的上述流体压力的压力差ΔP2设为-3.0MPa。
[0200] 由密闭空间G1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A作用的力F1是通过将密闭空间G1内的流体压力与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之间的压力差(上述压力差ΔP1或者ΔP2)乘以阀部件30A中的受到密闭空间G1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俯视面积(上述俯视面积S1或者S2)而得到的。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A作用的力F2是通过将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与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之间的压力差(上述压力差ΔP1或者ΔP2)乘以阀部件30A中的受到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俯视面积(上述俯视面积SH1或者SH2)而得到的。并且,以下将朝阀座面22a推压阀部件30A的朝向设为正。
[0201] (事例1:在密闭空间最大结构中,密闭空间G1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
[0202] 如图14(a)、(b)所示,在密闭空间G1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下,密封圈38被推压于阀部件30A的圆柱部31的圆柱部台阶面31c。因此,在大径圆柱部分31b(即,俯视面积SH1)的位置施加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因此,由密闭空间G1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A作用的力F1成为:
[0203] F1=(-ΔP1)×S1=-1200[N]…(3-1),
[0204] 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A作用的力F2成为:
[0205] F2=ΔP1×SH1=1140[N]…(3-2)。
[0206] 因此,通过上述算式,对阀部件30A作用如下的力:
[0207] F=F1+F2=-60[N],
[0208] 也就是说,以使阀部件30A从阀座面22a浮起的方式作用有60[N]的力。在该情况下,需要利用螺旋弹簧63以至少超过60[N]的力朝向阀座面22a推压阀部件30A。
[0209] (事例2:在密闭空间最小结构中,密闭空间G1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
[0210] 如图15(a)、(b)所示,在事例2中,也与事例1相同,在大径圆柱部分31b(即,俯视面积SH1)的位置施加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因此,由密闭空间G1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A作用的力F1成为:
[0211] F1=(-ΔP1)×S2=-756[N]…(3-3),
[0212] 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A作用的力F2成为:
[0213] F2=ΔP1×SH1=1140[N]…(3-4)。
[0214] 因此,通过上述算式,对阀部件30A作用如下的力:
[0215] F=F1+F2=384[N],
[0216] 也就是说,以将阀部件30A推压于阀座面22a的方式作用有384[N]的力。在该情况下,即使不利用螺旋弹簧63朝向阀座面22a推压阀部件30A,阀部件30A也不会从阀座面22a浮起。
[0217] (事例3:在密闭空间最大结构中,密闭空间G1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
[0218] 如图16(a)、(b)所示,在密闭空间G1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下,密封圈38被推压于阀主体10的阀部件支承部15的支承部台阶面15c。因此,在小径圆柱部分31a(即,俯视面积SH2)的位置施加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因此,由密闭空间G1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A作用的力F1成为:
[0219] F1=(-ΔP2)×S1=1200[N]…(3-5),
[0220] 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A作用的力F2成为:
[0221] F2=ΔP2×SH2=-763[N]…(3-6)。
[0222] 因此,通过上述算式,对阀部件30A作用如下的力:
[0223] F=F1+F2=437[N],
[0224] 也就是说,以将阀部件30A推压于阀座面22a的方式作用有437[N]的力。在该情况下,即使不利用螺旋弹簧63朝向阀座面22a推压阀部件30A,阀部件30A也不会从阀座面22a浮起。
[0225] (事例4:在密闭空间最小结构中,密闭空间G1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
[0226] 如图17(a)、(b)所示,在事例4中,也与事例3相同,在小径圆柱部分31a(即,俯视面积SH2)的位置施加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因此,由密闭空间G1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A作用的力F1成为:
[0227] F1=(-ΔP2)×S2=756[N]…(3-7),
[0228] 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A作用的力F2成为:
[0229] F2=ΔP2×SH2=-763[N]…(3-8)。
[0230] 因此,通过上述算式,对阀部件30A作用如下的力:
[0231] F=F1+F2=-7[N],
[0232] 也就是说,以使阀部件30A从阀座面22a浮起的方式作用有7[N]的力。在该情况下,需要利用螺旋弹簧63以至少超过7[N]的力朝向阀座面22a推压阀部件30A。
[0233] 上述的事例1~4中,在事例1中,阀部件30A从阀座面22a浮起的力变得最大。因此,为了在事例1~4中任一情况下阀部件30A都不会从阀座面22a浮起,在作为最差事例的事例1中,使阀部件30A不从阀座面22a浮起即可。也就是说,螺旋弹簧63所产生的朝向阀座面22a推压阀部件30A的力FS设定为至少超过在事例1中使阀部件30A浮起的力亦即60[N]即可。
[0234] 对于上述的流路切换阀1A而言,在如以往的结构那样不在圆柱部31设置小径圆柱部分31a以及大径圆柱部分31b而遍及轴向是均匀的直径的情况(即,上述SH2=SH1=380平方毫米的情况)下,若成为上述事例4的状态,则由密闭空间G1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A作用的力F1成为:
[0235] F1=(-ΔP2)×S2=756[N]…(3-9),
[0236] 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A作用的力F2成为:
[0237] F2=ΔP2×SH2=-1140[N]…(3-10)。
[0238] 因此,通过上述算式(23)、(24),对阀部件30A作用如下的力:
[0239] F=F1+F2=-384[N]
[0240] 也就是说,以使阀部件30A从阀座面22a浮起的方式作用有384[N]的力。在该情况下,需要利用螺旋弹簧63以至少超过384[N]的力朝向阀座面22a推压阀部件30A,从而该事例4成为最差事例。根据该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切换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与阀室B的流体压力之间的关系,来使阀部件30A中的受到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的俯视面积发生变化。具体而言,阀室B的流体压力比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高时的上述俯视面积为SH2,阀室B的流体压力比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低时的上述俯视面积为SH1,SH2比SH1小。由此,螺旋弹簧63所设定的力相比以往的结构而较小。
[0241] 如上所述,在流路切换阀1A中,在密闭空间G1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下,密封圈38被推压于阀部件30A的圆柱部31的圆柱部台阶面31c。因此,在大径圆柱部分31b(即,俯视面积SH1)的位置施加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并且,在密闭空间G1内以及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下,密封圈38被推压于阀主体10的阀部件支承部15的支承部台阶面15c。因此,在小径圆柱部分31a(即,俯视面积SH2)的位置施加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
[0242] 也就是说,流路切换阀1A构成为,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低时的阀部件30A中的受到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的俯视面积为SH2,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高时的上述俯视面积为SH1,SH2比SH1小。并且,在阀主体10与阀部件30A之间,设有对它们之间进行密封的环状的密封圈38,并构成为,当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高时密封圈38被推压于阀部件30A,并且当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低时密封圈38被推压于阀主体10。
[0243]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阀1A具备:在内侧设有空间Q的阀主体10;具有面向空间Q的平面状的阀座面22a、在该阀座面22a开口的第一固定口E1、第二固定口E2、第一切换口C1以及第二切换口C2的阀座部20A;以能够滑动旋转地重叠于阀座面22a的方式配置在空间Q内、且通过旋转来切换与停止位置对应地决定的第一固定口E1、第二固定口E2、第一切换口C1以及第二切换口C2的连通关系的阀部件30A;以及朝向阀座面22a推压阀部件30A的螺旋弹簧63。并且,阀部件30A具有:能够绕轴心旋转地支承于阀主体10的圆柱部31;
以及与圆柱部31的一端相连、且设有密闭连通路34A的阀芯部33A,该密闭连通路34A在与阀座面22a之间形成密闭空间G1并且通过该密闭空间G1而与阀部件30A的停止位置对应地连通规定组合的第一固定口E1、第二固定口E2、第一切换口C1以及第二切换口C2。通过由阀部件30A划分空间Q,而阀主体10具有形成于圆柱部31的一端侧且容纳阀芯部33A的阀室B、和形成于圆柱部31的另一端侧的背压室H。阀部件30A具有连接密闭连通路34A和背压室H的均压路36。圆柱部31具有:以一端面面向背压室H的方式配置的小径圆柱部分31a;与该小径圆柱部分31a的另一端面同轴地相连的大径圆柱部分31b;以及形成于小径圆柱部分31a的外周面31a1与大径圆柱部分31b的外周面31b1之间的圆柱部台阶面31c。阀主体10具有阀部件支承部15,该阀部件支承部15设有:将小径圆柱部分31a嵌合为能够旋转的小径孔部15a;将大径圆柱部分31b嵌合为能够旋转的大径孔部15b;以及形成于小径孔部15a的内周面15a1与大径孔部15b的内周面15b1之间的支承部台阶面15c。而且,在由小径圆柱部分31a的外周面31a1、圆柱部台阶面31c、大径孔部15b的内周面15b1以及支承部台阶面15c围起的密封空间R内,设有对小径圆柱部分31a的外周面31a1与大径孔部15b的内周面15b1之间进行密封的环状的密封圈38。
[0244]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绕轴心旋转地支承于阀主体10的圆柱部31具有:以一端面面向背压室H的方式配置的小径圆柱部分31a;与该小径圆柱部分31a的另一端面同轴地相连的大径圆柱部分31b;以及形成于小径圆柱部分31a的外周面31a1与大径圆柱部分31b的外周面31b1之间的圆柱部台阶面31c。并且,阀主体10具有阀部件支承部15,该阀部件支承部15设有:将圆柱部31的小径圆柱部分31a嵌合为能够旋转的小径孔部15a;将圆柱部
31的大径圆柱部分31b嵌合为能够旋转的大径孔部15b;以及形成于小径孔部15a的内周面
15a1与大径孔部15b的内周面15b1之间的支承部台阶面15c。而且,在由圆柱部31的小径圆柱部分31a的外周面31a1、圆柱部台阶面31c、阀主体10的阀部件支承部15的大径孔部15b的内周面15b1以及支承部台阶面15c围起的密封空间R内,设有对小径圆柱部分31a的外周面
31a1与大径孔部15b的内周面15b1之间进行密封的环状的密封圈38。这样的话,在密封圈38的圆柱部台阶面31c侧的位置施加有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在密封圈38的支承部台阶面15c侧的位置施加有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因此,在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高的情况下,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将密封圈38推压于圆柱部台阶面31c,而在阀部件
30A中的在俯视情况下在比大径圆柱部分31b的外径靠内侧的位置施加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并且,在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下,由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将密封圈38推压于支承部台阶面15c,而在阀部件30A中的在俯视情况下比小径圆柱部分
31a的外径靠内侧的位置施加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也就是说,在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下,当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A作用使之从阀座面22a浮起的力时,由于阀部件30A中的受到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面积变小,所以能够缩小使阀部件30A从阀座面22a浮起的力。由此,能够缩小螺旋弹簧63所产生的朝向阀座面22a推压阀部件30A的力,从而能够抑制将阀部件30A推压于阀座面22a的力。
[0245] 并且,流路切换阀1A构成为,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低时的阀部件30A中的受到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的俯视面积为SH2,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高时的俯视面积为SH1,SH2比SH1小。这样的话,在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下,当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A作用使之从阀座面22a浮起的力时,由于阀部件30A中的受到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面积(即,俯视面积)变小,所以能够缩小使阀部件30A从阀座面22a浮起的力。由此,能够缩小螺旋弹簧63所产生的朝向阀座面22a推压阀部件30A的力,从而能够抑制将阀部件30A推压于阀座面22a的力。
[0246] 并且,在流路切换阀1A的阀主体10与阀部件30A之间,设有对它们之间进行密封的环状的密封圈38。而且构成为,当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高时密封圈38被推压于阀部件30A,并且当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低时密封圈38被推压于阀主体10。这样的话,对于对阀主体10与阀部件30A之间进行密封的环状的密封圈38而言,在其一部分的面(支承部台阶面15c侧的位置)施加有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并且在另外一部分的面(圆柱部台阶面31c侧的位置)施加有阀室B的流体压力。而且,若当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高时密封圈38被推压于阀部件30A,则在密封圈38的一部分的面的俯视面积施加的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也施加于阀部件30A。并且,若当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低时密封圈38被推压于阀主体10,则在密封圈38的另外一部分的面施加的阀室B的流体压力也施加于阀主体10。也就是说构成为,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低时的阀部件30A中的受到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的俯视面积为SH2(即,直接或者通过密封部件而间接地受到力的俯视面积),背压室H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的流体压力高时的上述俯视面积为SH1,SH2比SH1小。这样,在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比阀室B内的流体压力低的情况下,当由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对阀部件30A作用使之从阀座面22a浮起的力时,由于阀部件30A中的受到背压室H内的流体压力的位置的面积(即,俯视面积)变小,所以能够缩小使阀部件30A从阀座面22a浮起的力。由此,能够缩小螺旋弹簧63所产生的朝向阀座面22a推压阀部件30A的力,从而能够抑制将阀部件30A推压于阀座面22a的力。
[0247] 以上,对于本发明,举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旋转式阀装置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
[0248] 例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是在阀部件30的阀芯部33的下端面33a设有密闭凹部34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将下端面33a设为平面状而省略了密闭凹部34的结构。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当下端面33a与第一阀口P1或者第二阀口P2重叠时,以连通地连接上述阀口和背压室H的方式将均压路36的一端配置于下端面33a。
[0249] 并且,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是切换四个流路的流路切换阀(四通切换阀),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切换三个流路的结构、切换五个以上的流路的结构的流路切换阀。并且,本发明也可以用于连通以及遮挡两个流路的阀装置。
[0250] 并且,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是具有一个密闭连通路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具有两个以上的密闭连通路的结构。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阀部件30的连接孔33b而将开放连通路35作为密闭连通路。
[0251] 并且,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是在阀部件30的阀芯部33A设有密闭连通路34A和开放连通路35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阀芯部33A仅设置密闭连通路34A、而删除形成开放连通路35的位置的结构。即使是这样的省略了开放连通路35的结构,在阀部件30A的各停止位置中,在第二固定口E2和第一切换口C1以及第二切换口C2中的未与第一固定口E1连通的一方在阀室B的另外一部分亦即内侧空间11a露出而以连通的方式连接这些口,从而能够切换阀口的连通关系。
[0252] 并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是在阀部件30以及阀部件30A设有均压路36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在阀主体10设有均压路的结构。
[0253] 并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具有由比较软质的弹性材料构成的第一密封圈61以及第二密封圈62,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比第一密封圈61靠阀主体10的外部配置的第二密封圈62也可以由聚四氟乙烯(PTFE)等氟树脂等比较硬质的合成树脂构成,只要不违反本发明的目的,第一密封圈61以及第二密封圈62的结构是任意的。并且,若仅用第一密封圈61就能够充分确保密封性,则也可以是省略第二密封圈62的结构。
[0254]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只不过表示本发明的代表的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即,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以往公知见解,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变形来实施。即使因这样的变形,只要还具备本发明的旋转式阀装置的结构,当然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内。
[0255] 符号的说明
[0256] 1—二通阀(旋转式阀装置),1A—流路切换阀(旋转式阀装置),10—阀主体,15—阀部件支承部,15a—小径孔部,15a1—小径孔部的内周面,15b—大径孔部,15b1—大径孔部的内周面,15c—支承部台阶面,20、20A—阀座部,22a—阀座面,30、30A—阀部件,31—圆柱部(轴部),31a—小径圆柱部分(小径轴部分),31a1—小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31b—大径圆柱部分(大径轴部分),31b1—大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31c—圆柱部台阶面(轴部台阶面),31d—圆柱部的上端面,32—旋转轴部安装孔,33、33A—阀芯部,33a—阀芯部的下端面,33a1—下端面的外周缘,33a2—下端面的内周缘,33a3—下端面中的包围密闭连通路的部分的外周缘,33a4—下端面中的包围密闭连通路的部分的内周缘,34—密闭凹部,34A—密闭连通路,36—均压路,38—密封圈(密封部件),40—旋转轴部,50—旋转驱动部,63—螺旋弹簧(按压部件),B—阀室,C1—第一切换口(阀口),C2—第二切换口(阀口),E1—第一固定口(阀口),E2—第二固定口(阀口),G、G1—密闭空间,H—背压室,P1—第一阀口,P2—第二阀口,Q—阀主体的内侧的空间,R—密封空间(由小径轴部分的外周面、轴部台阶面、大径孔部的内周面以及支承部台阶面围起的空间),L—圆形贯通孔的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