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尼龙混纺织物耐久防火整理方法及染色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557214.3

文献号 : CN10520076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高琴文朱泉郭玉良

申请人 : 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棉/尼龙混纺织物耐久防火整理方法及染色方法,所述整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第一浴整理液对棉/尼龙混纺织物进行浸轧处理,第一浴整理液包括至少一种含磷化合物、至少一种含氮化合物、至少一种柔软剂及至少一种氧化剂;(2)将经过第一浴整理液处理后的棉/尼龙混纺织物采用第二浴整理液进行浸轧处理,第二浴整理液包括至少一种含磷化合物、至少一种含氮化合物及至少一种交联剂;(3)将经过第二浴整理液处理后的棉/尼龙混纺织物采用第三浴整理液进行浸轧处理,第三浴整理液包括至少一种氧化剂、至少一种甲醛捕集剂及至少一种柔软剂。其优点在于,使织物具有优异的耐久防火性能、舒适的手感、良好的颜色一致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棉/尼龙混纺织物耐久防火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第一浴整理液对棉/尼龙混纺织物进行浸轧处理,所述第一浴整理液包括至少一种含磷化合物、至少一种含氮化合物、至少一种柔软剂及至少一种氧化剂,所述柔软剂选自氧化聚乙烯蜡乳液、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2)将经过第一浴整理液处理后的棉/尼龙混纺织物采用第二浴整理液进行浸轧处理,所述第二浴整理液包括至少一种含磷化合物、至少一种含氮化合物及至少一种交联剂;

(3)将经过第二浴整理液处理后的棉/尼龙混纺织物采用第三浴整理液进行浸轧处理,所述第三浴整理液包括至少一种氧化剂、至少一种甲醛捕集剂及至少一种柔软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尼龙混纺织物耐久防火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步骤(2)及步骤(3)之后分别还包括加热烘干、焙烘棉/尼龙混纺织物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棉/尼龙混纺织物耐久防火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温度为80~110℃,所述焙烘温度为150~1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尼龙混纺织物耐久防火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浴整理液的pH值范围为3.0~4.0,所述第二浴整理液的pH值范围为2.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尼龙混纺织物耐久防火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浴整理液中,所述含磷化合物选自四羟甲基磷盐、四羟甲基磷盐与氨的预缩物、四羟甲基磷盐与尿素的初缩体、N-羟甲基-3-(二甲氧基膦酰基)丙酰胺、阻燃剂DM-3070、环状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含氮化合物选自氨基甲酰肼、尿素、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氧化剂选自间硝基苯磺酸钠、间硝基对甲苯磺酸钠、过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尼龙混纺织物耐久防火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浴整理液中,所述含磷化合物选自四羟甲基磷盐、四羟甲基磷盐与氨的预缩物、四羟甲基磷盐与尿素的初缩体、N-羟甲基-3-(二甲氧基膦酰基)丙酰胺、阻燃剂DM-3070、环状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含氮化合物选自氨基甲酰肼、尿素、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交联剂选自醚化2D树脂、三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尼龙混纺织物耐久防火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浴整理液中,所述氧化剂选自双氧水、过碳酸钠、过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甲醛捕集剂选自尿素、乙烯脲、碳酰肼、吡咯、咪唑、己二酸二酰肼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柔软剂选自聚硅氧烷乳液、氧化聚乙烯蜡乳液、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棉/尼龙混纺织物耐久防火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硅氧烷乳液为亲水性的聚硅氧烷乳液。

9.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棉/尼龙混纺织物耐久防火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为双(油基羧乙基)羟乙基甲基硫酸甲酯铵盐、双油基咪唑啉季铵盐中的一种或两种。

10.一种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棉/尼龙混纺织物在进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久防火整理后进行染色。

说明书 :

棉/尼龙混纺织物耐久防火整理方法及染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棉/尼龙混纺织物整理及染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棉/尼龙混纺织物耐久防火整理方法及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棉/尼龙混纺织物兼具尼龙和棉的优良性能,既有坚挺的身骨,又有耐磨、弹性好、手感丰满等特点,是制作各种男女式服装尤其是军用服装的理想面料。对棉/尼龙混纺织物进行耐久防火整理,可以使其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拓宽织物的应用领域。
[0003] 传统的工艺一般是对棉/尼龙混纺织物进行染色,而后再进行防火整理。但由于防火整理剂的加入,会使已染色的混纺织物的颜色发生一定的变化,影响外观。同时,由于生产批次的不同,也会使防火整理后的染色织物的颜色产生一定的批差,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0004] 由于尼龙纤维和棉纤维分别为热塑性纤维和非热塑性纤维,因而两者在燃烧时,会表现不同的现象。当棉/尼龙混纺织物燃烧时,尼龙组分会熔融覆盖在棉的表面,而棉则碳化,阻止织物的进一步收缩。因此,赋予棉/尼龙混纺织物防火性能具有较大的难度。
[0005] 在现有技术中,棉/尼龙混纺织物的防火整理主要是利用含磷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来对织物进行处理。例如,美国专利US911729和美国专利US4812144中公开的技术方案。现有技术中,防火整理后棉/尼龙混纺织物存在防火耐久性不佳,或者手感不佳等缺陷。同时,防火整理后会对织物的颜色产生一定影响,影响使用,限制了防火棉/尼龙混纺织物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棉/尼龙混纺织物耐久防火整理方法及染色方法,其使棉/尼龙混纺织物不仅具有优异的耐久防火性能,舒适的手感,同时具有良好的颜色一致性。
[0007]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尼龙混纺织物耐久防火整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第一浴整理液对棉/尼龙混纺织物进行浸轧处理,所述第一浴整理液包括至少一种含磷化合物、至少一种含氮化合物、至少一种柔软剂及至少一种氧化剂;(2)将经过第一浴整理液处理后的棉/尼龙混纺织物采用第二浴整理液进行浸轧处理,所述第二浴整 理液包括至少一种含磷化合物、至少一种含氮化合物及至少一种交联剂;(3)将经过第二浴整理液处理后的棉/尼龙混纺织物采用第三浴整理液进行浸轧处理,所述第三浴整理液包括至少一种氧化剂、至少一种甲醛捕集剂及至少一种柔软剂。
[0008] 进一步,在步骤(1)、步骤(2)及步骤(3)之后分别还包括加热烘干、焙烘棉/尼龙混纺织物的步骤。
[0009] 进一步,所述烘干温度为80~110℃,所述焙烘温度为150~170℃。
[0010] 进一步,所述第一浴整理液的pH值范围为3.0~4.0,所述第二浴整理液的pH值范围为2.0~5.0。
[0011]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浴整理液中,所述含磷化合物选自四羟甲基磷盐、四羟甲基磷盐与氨的预缩物、四羟甲基磷盐与尿素的初缩体、N-羟甲基-3-(二甲氧基膦酰基)丙酰胺、阻燃剂DM-3070、环状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含氮化合物选自氨基甲酰肼、尿素、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柔软剂选自聚硅氧烷乳液、氧化聚乙烯蜡乳液、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氧化剂选自间硝基苯磺酸钠、间硝基对甲苯磺酸钠、过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2] 进一步,在所述第二浴整理液中,所述含磷化合物选自四羟甲基磷盐、四羟甲基磷盐与氨的预缩物、四羟甲基磷盐与尿素的初缩体、N-羟甲基-3-(二甲氧基膦酰基)丙酰胺、阻燃剂DM-3070、环状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含氮化合物选自氨基甲酰肼、尿素、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交联剂选自醚化2D树脂、三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的一种或几种。
[0013] 进一步,在所述第三浴整理液中,所述氧化剂选自双氧水、过碳酸钠、过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甲醛捕集剂选自尿素、乙烯脲、碳酰肼、吡咯、咪唑、己二酸二酰肼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柔软剂选自聚硅氧烷乳液、氧化聚乙烯蜡乳液、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4] 进一步,所述聚硅氧烷乳液为亲水性的聚硅氧烷乳液。
[0015] 进一步,所述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为双(油基羧乙基)羟乙基甲基硫酸甲酯铵盐、双油基咪唑啉季铵盐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染色方法,棉/尼龙混纺织物在进行上述的耐久防火整理后进行染色。
[0017]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在于,在耐久防火整理中,本发明将棉/尼龙混纺织物依次进行至少三次浸轧,使棉/尼龙混纺织物不仅具有良好的耐久防火性能,且具有舒适的手感,无异味 等特点。使用本发明耐久防火整理的棉/尼龙混纺织物具有很好的阻燃效果、耐洗性能及优异的色牢度。整理后混纺织物的布面游离甲醛含量为15ppm-75ppm。经过50次洗涤后,织物的续燃和阴燃时间小于5秒,损毁长度小于15厘米。整理后棉/尼龙混纺织物具有较好的干、湿摩擦牢度。
[0018]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将棉/尼龙混纺织物先经过耐久防火整理,再进行染色。通过该方法能够达到降低防火整理对织物颜色影响的目的,使棉/尼龙混纺织物不仅具有优异的耐久防火性能,舒适的手感,同时具有良好的颜色一致性,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棉/尼龙混纺织物耐久防火整理方法及染色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0020] 本发明的棉/尼龙混纺织物为只经过前处理(煮练和漂白)的棉/尼龙6或棉/尼龙66混纺织物,所述棉/尼龙混纺织物中尼龙组分的含量为20%-70%,棉组分的含量为30%-
2 2
80%。织物的每平方米重量在100g/m至500g/m之间。
[0021] 本发明棉/尼龙混纺织物耐久防火整理方法及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第一浴整理液对棉/尼龙混纺织物进行浸轧处理,所述第一浴整理液包括至少一种含磷化合物、至少一种含氮化合物、至少一种柔软剂及至少一种氧化剂;(2)将经过第一浴整理液处理后的棉/尼龙混纺织物采用第二浴整理液进行浸轧处理,所述第二浴整理液包括至少一种含磷化合物、至少一种含氮化合物及至少一种交联剂;(3)将经过第二浴整理液处理后的棉/尼龙混纺织物采用第三浴整理液进行浸轧处理,所述第三浴整理液包括至少一种氧化剂、至少一种甲醛捕集剂及至少一种柔软剂。
[0022] 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0023] (1)采用第一浴整理液对棉/尼龙混纺织物进行浸轧处理,所述第一浴整理液包括至少一种含磷化合物、至少一种含氮化合物、至少一种柔软剂及至少一种氧化剂。进一步,所述第一浴整理液的pH值范围为3.0~4.0。
[0024] 在第一浴整理液中处理后,加热烘干、焙烘所述棉/尼龙混纺织物,所述烘干温度为80~110℃,所述焙烘温度为150~170℃。所述第一浴整理液中的化合物发生初步的聚合反应。
[0025] 所述含磷化合物选自四羟甲基磷盐(THPC、THPS或THPOH)、四羟甲基磷盐与氨的预缩物(THPN)、四羟甲基磷盐与尿素的初缩体(THPC-U或THPS-U)、N-羟甲基-3-(二甲氧基膦酰基)丙酰胺(Pyrovatex CP)、阻燃剂DM-3070、环状磷酸酯(即双环亚磷酸酯 与膦酸酯缩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含氮化合物选自氨基甲酰肼、尿素、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柔软剂选自聚硅氧烷乳液、氧化聚乙烯蜡乳液、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氧化剂选自间硝基苯磺酸钠、间硝基对甲苯磺酸钠、过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6] 进一步,所述聚硅氧烷乳液为亲水性的聚硅氧烷乳液,所述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为双(油基羧乙基)羟乙基甲基硫酸甲酯铵盐、双油基咪唑啉季铵盐中的一种或两种。
[0027] (2)将经过第一浴整理液处理后的棉/尼龙混纺织物采用第二浴整理液进行浸轧处理,所述第二浴整理液包括至少一种含磷化合物、至少一种含氮化合物及至少一种交联剂。进一步,所述第二浴整理液的pH值范围为2.0~5.0。
[0028] 在第二浴整理液中处理后,加热烘干、焙烘所述棉/尼龙混纺织物,所述烘干温度为80~110℃,所述焙烘温度为150~170℃。所述第二浴整理液中的化合物发生聚合反应。
[0029] 所述含磷化合物选自四羟甲基磷盐(THPC、THPS或THPOH)、四羟甲基磷盐与氨的预缩物(THPN)、四羟甲基磷盐与尿素的初缩体(THPC-U或THPS-U)、N-羟甲基-3-(二甲氧基膦酰基)丙酰胺(Pyrovatex CP)、阻燃剂DM-3070、环状磷酸酯(即双环亚磷酸酯与膦酸酯缩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含氮化合物选自氨基甲酰肼、尿素、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交联剂选自醚化2D树脂、三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的一种或几种。
[0030] (3)将经过第二浴整理液处理后的棉/尼龙混纺织物采用第三浴整理液进行浸轧处理,所述第三浴整理液包括至少一种氧化剂、至少一种甲醛捕集剂及至少一种柔软剂。所述第三浴整理液用于对棉/尼龙混纺织物进行氧化、降低甲醛及柔软处理。
[0031] 所述氧化剂选自双氧水、过碳酸钠、过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甲醛捕集剂选自尿素、乙烯脲、碳酰肼、吡咯、咪唑、己二酸二酰肼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柔软剂选自聚硅氧烷乳液、氧化聚乙烯蜡乳液、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2] 进一步,所述聚硅氧烷乳液为亲水性的聚硅氧烷乳液,所述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为双(油基羧乙基)羟乙基甲基硫酸甲酯铵盐、双油基咪唑啉季铵盐中的一种或两种。
[0033] 步骤(3)后,水洗并烘干经过上述步骤处理的棉/尼龙混纺织物,得到具有耐久防火性能的棉/尼龙混纺织物。
[0034] 在本发明中,根据棉/尼龙混纺织物的混纺比例和织物的每平方米重量的不同,上述各个整理液中的化合物的用量不同,需要通过实际操作进行调整。对于尼龙含量高的混纺织 物,整理液中的化合物用量需要增大;对于每平方米重量大的混纺织物,整理液中的化合物用量也需要增大。
[0035]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染色方法,所述棉/尼龙混纺织物经过本发明耐久防火整理后,进行染色,所述染色可以采用不同的染色方法,可先使用活性染料染色,再使用酸性染料染色。也可使用直接染料和酸性染料对阻燃整理后的棉/尼龙混纺织物进行同浴染色,本发明对染色方法不进行限定。
[0036] 通过上述的先耐久防火整理,后染色的方式,不仅使棉/尼龙织物具有耐久防火性能,舒适的手感,且对织物的颜色影响较小,不易出现批差。
[0037] 下面列举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并对其进行测试,以更好说明本发明棉/尼龙混纺织物耐久防火整理方法及染色方法的技术效果。
[0038] 各实施例中的实验数据采用如下方法测量:
[0039] 织物的燃烧性能按照GB/T 5455-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标准测定。
[0040] 阻燃织物性能评价按照GB/T 17591-2006《阻燃织物》标准评定。B1级阻燃标准为:续燃时间≤5s,阴燃时间≤5s,损毁长度≤15cm。
[0041] 阻燃织物的洗涤方法按照GB/T 17595-1998《织物燃烧试验前的洗涤程序》标准中B型洗衣机洗涤程序洗涤。
[0042] 织物的摩擦牢度评价按GB/T 25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进行评定。
[0043] 实施例1
[0044] 选用的棉/尼龙混纺织物为棉/尼龙6混纺织物,织物每平方米重量为273g/m2。该混纺织物,尼龙6的含量为45%,棉的含量为55%。
[0045] 第一浴整理液为:四羟甲基磷盐与尿素的初缩体(THPC-U)308g/L,N-羟甲基-3-(二甲氧基膦酰基)丙酰胺(Pyrovatex CP)62g/L,阻燃剂DM-3070107g/L,环状磷酸酯33g/L,N-羟甲基丙烯酰胺31g/L,尿素88g/L,聚硅氧烷乳液30g/L,硝基对甲苯磺酸钠55g/L。通过浸轧的方式将第一浴整理液整理到上述棉/尼龙混纺织物上,100℃烘干,160℃焙烘2.5分钟。
[0046] 第二浴整理液为:四羟甲基磷盐与氨的预缩物(THPN)234g/L,阻燃剂DM-307092g/L、环状磷酸酯(即双环亚磷酸酯与膦酸酯缩合物)45g/L,氨基甲酰肼20g/L、尿素55g/L,自醚化2D树脂30g/L。通过浸轧的方式将第二浴整理液整理到经第一浴整理后的棉/尼龙 混纺织物上,而后100℃烘干,160℃焙烘3分钟。
[0047] 第三浴整理液为:30%双氧水60g/L,尿素20g/L,乙烯脲30g/L,双油基咪唑啉季铵盐20g/L。通过浸轧的方式将第三浴整理液整理到经第二浴整理后的棉/尼龙混纺织物上,而后100℃烘干,150℃焙烘1分钟。
[0048] 之后对棉/尼龙混纺织物进行热水洗和冷水洗。
[0049] 最后对棉/尼龙混纺织物进行染色,采用两浴法染色的方式,先使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再使用酸性染料染色。
[0050] 按照GB/T 25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对染色后的棉/尼龙混纺织物进行评定。织物的干摩擦牢度为4-5级,湿摩擦牢度为4级。
[0051] 按照GB/T17595-1998《织物燃烧试验前的洗涤程序》标准中B型洗衣机洗涤程序洗涤50次后测阻燃性能。性能如下表1所示。
[0052] 表1
[0053]
[0054] 实施例2
[0055] 选用的棉/尼龙混纺织物为棉/尼龙66混纺织物,织物每平方米重量为298g/m2。该混纺织物,尼龙66的含量为65%,棉的含量为35%。
[0056] 第一浴整理液为:四羟甲基磷盐与氨的预缩物(THPN)315g/L,四羟甲基磷盐(THPC)55g/L,阻燃剂DM-307090g/L,环状磷酸酯20g/L,N-羟甲基丙烯酰胺25g/L,尿素62g/L,聚硅氧烷乳液30g/L,硝基对甲苯磺酸钠50g/L。通过浸轧的方式将第一浴整理液整理到上述棉/尼龙混纺织物上,100℃烘干,160℃焙烘2.5分钟。
[0057] 第二浴整理液为:四羟甲基磷盐与尿素的初缩体(THPS-U)245g/L,阻燃剂DM-307085g/L、N-羟甲基-3-(二甲氧基膦酰基)丙酰胺(Pyrovatex CP)30g/L、环状磷酸酯(即双环亚磷酸酯与膦酸酯缩合物)30g/L,氨基甲酰肼25g/L、尿素40g/L,自醚化2D树脂30g/L。
通过浸轧的方式将第二浴整理液整理到经第一浴整理后的棉/尼龙混纺织物上,而 后100℃烘干,160℃焙烘3分钟。
[0058] 第三浴整理液为:30%双氧水68g/L,尿素25g/L,乙烯脲35g/L,氧化聚乙烯蜡乳液30g/L。通过浸轧的方式将第三浴整理液整理到经第二浴整理后的棉/尼龙混纺织物上,而后100℃烘干,150℃焙烘1分钟。
[0059] 之后对棉/尼龙混纺织物进行热水洗和冷水洗。
[0060] 最后对棉/尼龙混纺织物进行染色。采用直接染料和酸性染料对阻燃整理后的棉/尼龙混纺织物进行同浴染色。
[0061] 按照GB/T 25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对染色后的棉/尼龙混纺织物进行评定。织物的干摩擦牢度为4级,湿摩擦牢度为3-4级。
[0062] 按照GB/T 17595-1998《织物燃烧试验前的洗涤程序》标准中B型洗衣机洗涤程序洗涤50次后测阻燃性能。性能如下表2所示。
[0063] 表2
[0064]
[006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