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结构物用盖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80028772.4

文献号 : CN10522923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佐伯英一郎筱原纪夫安东健史

申请人 : 日之出水道机器株式会社

摘要 :

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具有:平坦承接状的承接框支承部(40)、以及在承接框支承部的下方具有倾斜度地朝向承接框的下方缩径而形成的承接框第一面部(42),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具有:由承接框支承部支承的盖平坦承接部(16)、以及在盖平坦承接部的下方朝向盖主体的下方铅垂地形成或具有比承接框第一面部更陡的倾斜度地朝向盖主体的下方缩径而形成的盖第一面部(18),在盖主体的闭盖状态下,盖平坦承接部(16)由承接框支承部(40)支承,并且,盖第一面部(18)和承接框第一面部(42)利用由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以及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相互被推压。

权利要求 :

1.一种地下结构物用盖,具有盖主体以及在内周部能够开闭地支承所述盖主体的承接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框的内周部具有:

平坦承接状的承接框支承部;以及

在所述承接框支承部的下方具有倾斜度地朝向所述承接框的下方缩径而形成的承接框第一面部,所述盖主体的外周部具有:

由所述承接框支承部支承的盖平坦承接部;以及

在所述盖平坦承接部的下方,朝向所述盖主体的下方铅垂地形成的盖第一面部,或具有比所述承接框第一面部更陡的倾斜度地朝向所述盖主体的下方缩径而形成的盖第一面部,在所述盖主体的闭盖状态下,所述盖平坦承接部由所述承接框支承部支承,并且,所述盖第一面部和所述承接框第一面部利用由所述盖主体的外周部以及所述承接框的内周部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相互被推压,在所述盖主体的外周部以及/或者所述承接框的内周部,在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切口部以及/或者多个通孔部,所述多个切口部以及/或者所述多个通孔部,设置在位于所述盖第一面部的下方的所述盖主体的外周部以及/或者位于所述承接框第一面部的下方的所述承接框的内周部。

2.一种地下结构物用盖,具有盖主体以及在内周部能够开闭地支承所述盖主体的承接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框的内周部具有:

平坦承接状的承接框支承部;

在所述承接框支承部的下方具有倾斜度地朝向所述承接框的下方缩径而形成的承接框第一面部;以及在所述承接框第一面部的下方具有与所述承接框第一面部不同的倾斜度地朝向所述承接框的下方缩径而形成的承接框第二面部,所述盖主体的外周部具有:

由所述承接框支承部支承的盖平坦承接部;

在所述盖平坦承接部的下方,朝向所述盖主体的下方铅垂地形成的盖第一面部,或具有比所述承接框第一面部更陡的倾斜度地朝向所述盖主体的下方缩径而形成的盖第一面部;以及在所述盖第一面部的下方具有与所述盖第一面部不同的倾斜度地朝向所述盖主体的下方缩径而形成的盖第二面部,在所述盖主体的闭盖状态下,所述盖平坦承接部由所述承接框支承部支承,并且,所述盖第一面部和所述盖第二面部中的至少任一方、以及所述承接框第一面部和所述承接框第二面部中的至少任一方,利用由所述盖主体的外周部以及所述承接框的内周部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相互被推压。

3.一种地下结构物用盖,具有盖主体以及在内周部能够开闭地支承所述盖主体的承接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框的内周部具有:

平坦承接状的承接框支承部;

在所述承接框支承部的下方形成的承接框第一面部;

在所述承接框第一面部的下方,朝向所述承接框的下方铅垂地形成的承接框第三面部,或具有倾斜度地朝向所述承接框的下方扩径而形成的承接框第三面部,所述盖主体的外周部具有:由所述承接框支承部支承的盖平坦承接部;

在所述盖平坦承接部的下方形成的盖第一面部;以及在所述盖第一面部的下方,朝向所述盖主体的下方铅垂地形成的盖第三面部,或具有倾斜度地朝向所述盖主体的下方扩径而形成的盖第三面部,在所述盖主体的闭盖状态下,所述盖平坦承接部由所述承接框支承部支承,并且,所述盖第三面部和所述承接框第三面部利用由所述盖主体的外周部以及所述承接框的内周部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相互被推压,在所述盖主体的外周部以及/或者所述承接框的内周部,在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切口部以及/或者多个通孔部,所述多个切口部以及/或者所述多个通孔部,设置在位于所述盖第一面部的下方的所述盖主体的外周部以及/或者位于所述承接框第一面部的下方的所述承接框的内周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结构物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主体的外周部具有盖第四面部,所述盖第四面部在所述盖第三面部的下方具有与所述承接框第一面部相等的角度的倾斜度地朝向所述盖主体的下方缩径而形成。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地下结构物用盖,其特征在于,在最初将所述盖主体收纳于所述承接框而形成闭盖状态时,所述盖主体的外周部的外周面或下表面与所述承接框的内周部的内周面抵接,由此,所述盖主体的外周部以及/或者所述承接框的内周部以由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残留的状态塑性变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结构物用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主体的外周部以及/或者所述承接框的内周部,在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切口部以及/或者多个通孔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结构物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切口部以及/或者所述多个通孔部,设置在位于所述盖第一面部的下方的所述盖主体的外周部以及/或者位于所述承接框第一面部的下方的所述承接框的内周部。

8.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地下结构物用盖,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盖第一面部的下方的所述盖主体的外周部以及/或者位于所述承接框第一面部的下方的所述承接框的内周部,由在周向上隔着间隔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形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结构物用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突出部的基端,以包围所述突出部的方式设置有凹部。

10.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地下结构物用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主体的背面具有加强肋,

所述加强肋的端部与所述盖主体的外周部的内周壁分开。

说明书 :

地下结构物用盖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有盖主体以及在内周部能够开闭地支承该盖主体的承接框的地下结构物用盖。
[0002] 另外,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说的“地下结构物用盖”是能够开闭地堵塞将下水道中的地下埋设物、地下结构设施等与地上连通的开口部的人孔盖、大型铁盖、污水井盖;保护电力、通信中的地下设施设备、地下电缆等的能够开闭的共用槽用铁盖、输电用铁盖、配电用铁盖;将上水道、气体配管中的路面下的埋设导管及其附属设备与地上连接的具有作为开闭门的功能的消火栓盖、水控阀盖、闸阀盖、空气阀盖、气体配管用盖,水量计盖等的总称。

背景技术

[0003] 以往,作为地下结构物用盖,如下的平坦承接结构的地下结构物用盖是已知的,该地下结构物用盖中,使盖主体的外径比承接框的内径稍小,并且,使盖主体的外周部以及承接框的内周部为大致铅垂面,由从承接框的内周突出的搁板部支承盖主体的底面。另外,如下的倾斜承接结构的地下结构物用盖是已知的,在该地下结构物用盖中,使盖主体的外径与承接框的内径相同,并且,具有更陡的倾斜度地朝向下方缩径而形成盖主体的外周部以及承接框的内周部,使盖主体嵌入承接框。
[0004] 但是,在平坦承接结构的地下结构物用盖中,使盖主体的外径比承接框的内径稍小,从而在盖主体的外周部与承接框的内周部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因车辆在地下结构物用盖上反复通行,盖主体的底面和承接框的搁板部的上表面有时磨损而产生盖主体的晃动、振动、噪音。
[0005] 与此相对,作为倾斜承接结构的地下结构物用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的地下结构物用盖,在该地下结构物用盖中,将盖主体的外周部的倾斜面以及承接框的内周部的倾斜面相对于铅垂的倾斜角度限定为5°~10°,并且,使盖主体的外周部的倾斜面的高度比承接框的内周部的倾斜面的高度低。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地下结构物用盖中,通过如上所述限定倾斜面的角度,可以充分确保盖主体相对于承接框的嵌入力,可以显著抑制盖主体的晃动、振动、噪音,并且,可以起到几乎不产生盖主体向上滑动这样的效果。
[0006] 在先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3-723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0]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地下结构物用盖中,虽然起到上述效果,但根据不同的设置环境,有时产生盖主体向承接框嵌入的过剩的嵌入力,因此,在用开闭工具开盖时有时需要很大的劳力而难以进行开盖作业。
[0011] 于是,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结构物用盖,可以抑制盖主体的晃动、振动、噪音,并且,可以防止产生盖主体向承接框嵌入的过剩的嵌入力而以适度的劳力进行开盖,也可以防止盖主体相对于承接框向上滑动。
[0012]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3] 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发明的地下结构物用盖具有盖主体以及在内周部能够开闭地支承盖主体的承接框,其特征在于,承接框的内周部具有:平坦承接状的承接框支承部、以及在承接框支承部的下方具有倾斜度地朝向承接框的下方缩径而形成的承接框第一面部,盖主体的外周部具有:由承接框支承部支承的盖平坦承接部、以及在盖平坦承接部的下方朝向盖主体的下方铅垂地形成或具有比承接框第一面部更陡的倾斜度地朝向盖主体的下方缩径而形成的盖第一面部,在盖主体的闭盖状态下,盖平坦承接部由承接框支承部支承,并且,盖第一面部和承接框第一面部利用由盖主体的外周部以及承接框的内周部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相互被推压。
[0014] 另外,本发明的地下结构物用盖具有盖主体以及在内周部能够开闭地支承盖主体的承接框,其特征在于,承接框的内周部具有:平坦承接状的承接框支承部、在承接框支承部的下方具有倾斜度地朝向承接框的下方缩径而形成的承接框第一面部、以及在承接框第一面部的下方具有与承接框第一面部不同的倾斜度地朝向承接框的下方缩径而形成的承接框第二面部,盖主体的外周部具有:由承接框支承部支承的盖平坦承接部、在盖平坦承接部的下方朝向盖主体的下方铅垂地形成或具有比承接框第一面部更陡的倾斜度地朝向盖主体的下方缩径而形成的盖第一面部、以及在盖第一面部的下方具有与盖第一面部不同的倾斜度地朝向盖主体的下方缩径而形成的盖第二面部,在盖主体的闭盖状态下,盖平坦承接部由承接框支承部支承,并且,盖第一面部和盖第二面部中的至少任一方、以及承接框第一面部和承接框第二面部中的至少任一方,利用由盖主体的外周部以及承接框的内周部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相互被推压。
[0015] 另外,本发明的地下结构物用盖具有盖主体以及在内周部能够开闭地支承盖主体的承接框,其特征在于,承接框的内周部具有:平坦承接状的承接框支承部、在承接框支承部的下方形成的承接框第一面部、以及在承接框第一面部的下方朝向承接框的下方铅垂地形成或具有倾斜度地朝向承接框的下方扩径而形成的承接框第三面部,盖主体的外周部具有:由承接框支承部支承的盖平坦承接部、在盖平坦承接部的下方形成的盖第一面部、以及在盖第一面部的下方朝向盖主体的下方铅垂地形成或具有倾斜度地朝向盖主体的下方扩径而形成的盖第三面部,在盖主体的闭盖状态下,盖平坦承接部由承接框支承部支承,并且,盖第三面部和承接框第三面部利用由盖主体的外周部以及承接框的内周部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相互被推压。
[0016] 优选为,盖主体的外周部具有盖第四面部,所述盖第四面部在盖第三面部的下方具有与承接框第一面部相等的角度的倾斜度地朝向盖主体的下方缩径而形成。
[0017] 优选为,在最初将盖主体收纳于承接框而形成闭盖状态时,盖主体的外周部的外周面或下表面与承接框的内周部的内周面抵接,由此,盖主体的外周部以及/或者承接框的内周部以由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残留的状态塑性变形。
[0018] 优选为,在盖主体的外周部以及/或者承接框的内周部,在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切口部以及/或者多个通孔部。
[0019] 优选为,多个切口部以及/或者多个通孔部设置在位于盖第一面部的下方的盖主体的外周部以及/或者位于承接框第一面部的下方的承接框的内周部。
[0020] 另外,本发明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特征在于,位于盖第一面部的下方的盖主体的外周部以及/或者位于承接框第一面部的下方的承接框的内周部,由在周向上隔着间隔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形成。
[0021] 优选为,在突出部的基端,以包围突出部的方式设置有凹部。
[0022] 优选为,在盖主体的背面具有加强肋,加强肋的端部与盖主体的外周部的内周壁分开。
[0023] 发明的效果
[0024] 根据本发明,在盖主体的闭盖状态下,由平坦承接状的承接框支承部支承盖主体的自重以及因车辆等在盖主体上行驶而施加的载荷,由此,可以防止产生盖主体向承接框嵌入的过剩的嵌入力。
[0025] 具体而言,盖第一面部和承接框第一面部、或者盖第一面部和盖第二面部中的至少任一方以及承接框第一面部和承接框第二面部中的至少任一方、或者盖第三面部和承接框第三面部,利用由盖主体的外周部以及承接框的内周部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相互被推压,由此盖主体的径向移动被抑制。并且,在盖主体想要向上下方向移动时,利用推压力,在盖第一面部与承接框第一面部之间、或者在盖第一面部和盖第二面部中的至少任一方与承接框第一面部和承接框第二面部中的至少任一方之间、或者在盖第三面部与承接框第三面部之间,产生摩擦力,盖主体向上下方向的移动也被抑制。因此,可以防止产生盖主体向承接框嵌入的过剩的嵌入力,并且,可以利用在盖主体的外周部与承接框的内周部之间产生的推压力以及摩擦力,抑制盖主体的晃动、振动、噪音、向上滑动。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发明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分解立体图。
[0027]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0028] 图3是由承接框支承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盖主体的闭盖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0029]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盖主体的侧视图。
[0030] 图5是从背面观察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盖主体的俯视图。
[0031]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盖主体的侧视图。
[0032]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0033]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0034] 图9是由承接框支承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盖主体的闭盖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0035]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0036] 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闭盖中途、盖第三面部抵接于承接框第一面部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0037] 图12是由承接框支承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盖主体的闭盖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0038]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0039] 图1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闭盖中途、盖第四面部抵接于承接框第一面部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0040] 图15是由承接框支承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盖主体的闭盖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0041]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0042] 图17是从背面观察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盖主体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0043] 图18是由承接框支承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盖主体的闭盖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例。
[0045]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地下结构物用盖具有:盖主体10、以及在内周部能够开闭地支承该盖主体10的承接框30,盖主体10和承接框30由未图示的合页金属件连结。该地下结构物用盖由球墨铸铁形成,例如经由基础调整部安装于人孔盖的上部侧块的上端部,被设定成盖主体10的上表面14与地表面共面。
[0046] <实施例1>
[0047]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在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形成的内周面34由与承接框30的上表面36连续的平坦承接状的承接框支承部40、以及承接框支承部40的下方的承接框第一面部42构成。
[0048] 承接框支承部40形成从承接框30的上表面36朝向承接框30的下方连续的铅垂面37,在铅垂面37的下方形成有在承接框30的径向、即水平方向上平坦的环状的平坦面38。
[0049] 承接框第一面部42在承接框支承部40的下方具有倾斜度地朝向承接框30的下方缩径而形成。具体而言,承接框第一面部42的倾斜度指的是以铅垂为基准的角度(图2的α)为1°~10°的范围,在本实施例中,以2°形成倾斜度α。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使用的“倾斜度”全都定义为以铅垂为基准的角度。
[0050] 另一方面,在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形成的外周面12由与盖主体10的上表面14连续的盖平坦承接部16、以及盖平坦承接部16的下方的盖第一面部18构成。
[0051] 盖平坦承接部16形成从盖主体10的上表面14朝向盖主体10的下方连续的铅垂面15,在其下方形成有在盖主体10的径向、即水平方向上平坦的环状的平坦面19。
[0052] 盖第一面部18在盖平坦承接部16的下方具有比承接框第一面部42更陡的倾斜度地朝向盖主体10的下方缩径而形成。具体而言,盖第一面部18的倾斜度β形成在0°~9°的范围。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盖第一面部18以1°形成倾斜度β。
[0053] 在从图2的状态将盖主体10收纳于承接框30时,盖第一面部18的下方和承接框第一面部42的下方开始抵接。进而,在将盖主体10收纳于承接框30而成为图3所示的闭盖状态时,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以及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中的至少任一方弹性变形或以由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残留的状态塑性变形,盖主体10收纳于承接框30的正式的闭盖位置。
[0054]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后的说明中使用的“弹性变形”定义为包括由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残留的状态下的塑性变形在内的概念。
[0055] 另外,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从虚线所示的状态向实线所示的径向缩径而较大地变形。严格地说,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也弹性变形,但在本实施例中,与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弹性变形相比很小,因此,在图3以及以下的本实施例的说明中,省略针对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的弹性变形的说明。在以后的任意的实施例中也是相同的。
[0056] 在图3所示的闭盖状态下,盖平坦承接部16由承接框支承部40支承,由此,盖主体10的自重以及因车辆等在盖主体10上行驶而施加的载荷由承接框支承部40支承。并且,盖第一面部18的下方和承接框第一面部42的下方抵接,利用由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盖第一面部18和承接框第一面部42相互被推压。
[0057] 该情况下的推压力是随着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从图2的自然状态以挠曲量δ弹性变形而产生的恢复力,从盖第一面部18在作用部P沿盖主体10的扩径方向作用于承接框第一面部42。
[0058]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盖主体10的闭盖状态下,在平坦承接状的承接框支承部40,盖主体10的自重以及因车辆等在盖主体10上行驶而施加的载荷被支承,可以防止产生盖主体10向承接框30嵌入的过剩的嵌入力。并且,利用由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盖第一面部18和承接框第一面部42相互被推压,由此,盖主体10的径向移动被抑制。
[0059] 另外,在闭盖状态下,由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进行作用,因此,在盖主体10想要向上下方向移动时,在盖第一面部18与承接框第一面部42之间产生摩擦力,盖主体10向上下方向的移动被抑制。因此,可以利用平坦承接状的承接框支承部40和盖平坦承接部16,防止产生盖主体10向承接框30嵌入的过剩的嵌入力。并且,可以利用在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与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之间产生的推压力以及摩擦力,抑制盖主体10的晃动、振动、噪音、向上滑动。
[0060]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固有的弹性系数及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截面系数、以及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的固有的弹性系数及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的截面系数的设定,使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较大地弹性变形。但是,并不限于此,既可以设定成使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较大地弹性变形,也可以设定成使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以及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双方适度地弹性变形。
[0061] 在此,在本实施例中,在闭盖状态下,在盖第一面部18与承接框第一面部42之间形成环状的间隙G1,盖第一面部18的下方和承接框第一面部42的下方抵接。但是,并不限于此,通过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以及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的弹性系数、盖主体10的外周面12以及承接框30的内周面34的直径尺寸、角度的设定,可以控制盖第一面部18和承接框第一面部42的抵接状态。例如,在闭盖状态,有时也可以借助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以及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的弹性变形,盖第一面部18和承接框第一面部42在整个面接触而不形成环状的间隙G1。
[0062] 另外,在从本实施例到后述的实施例5中的任一个实施例中,在将盖主体10向承接框30最初闭盖了时,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外周面12或下表面都与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的内周面34抵接,由此,在使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和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双方或任一方以由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残留的状态强制性地塑性变形的情况下,可以吸收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外周面12以及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的内周面34的尺寸误差而不会产生很大的推压力。因此,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外周面12以及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的内周面34不需要严格的尺寸精度管理,可以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并且,通过在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与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之间残留由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平时可以防止盖主体10因车辆通行等而意外开盖,在开盖作业时作业者可以容易地打开盖主体10。
[0063] 如图2、图3以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盖主体10的背面20,例如配设有格子状的加强肋22。该加强肋22的端部24优选为与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内周壁13分开,以免在将盖主体10收纳于承接框30时阻碍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弹性变形。
[0064]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在其周向上,例如在盖第一面部18大致等间隔且呈狭缝状地配设有多个切口部48。通过在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呈狭缝状地配设多个切口部48,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刚性降低,因此,可以进一步促进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弹性变形,故是优选的。
[0065]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切口部48呈狭缝状地形成在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但并不限于此,多个切口部48也可以在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例如承接框第一面部42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且呈狭缝状地开设切口而形成,在该情况下,可以进一步促进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的弹性变形。
[0066] 另外,切口部的形状并不限于狭缝状,如图6所示也可以形成为大致T形的切口部48。另外,在进一步促进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和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的弹性变形这方面,也可以不形成切口部48而形成通孔部49,在图6中,将一部分切口部48形成为窗框状的通孔部
49。
[0067] 在本实施例中,在承接框支承部40的平坦面38的下方连续地形成承接框第一面部42,并且,在盖平坦承接部16的平坦面19的下方连续地形成盖第一面部18。但是,并不限于此,如图7所示,也可以在承接框支承部40与承接框第一面部42之间形成R曲面部41或在盖平坦承接部16与盖第一面部18之间形成R曲面部17等,由平滑的曲面连续地形成盖平坦承接部16和盖第一面部18或形成承接框支承部40和承接框第一面部42。另外,有时也可以代替R曲面部41、17而形成倒角等倾斜面。
[0068] <实施例2>
[0069]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实施例1重复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0070] 在本实施例的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形成的内周面34由与承接框30的上表面36连续的平坦承接状的承接框支承部40、承接框支承部40的下方的承接框第一面部42、以及承接框第一面部42的下方的承接框第二面部66构成。
[0071] 承接框第一面部42在承接框支承部40的下方具有倾斜度地朝向承接框30的下方缩径而形成。另外,承接框第二面部66在承接框第一面部42的下方,具有与承接框第一面部42不同的倾斜度地朝向承接框30的下方缩径而形成。具体而言,承接框第一面部42的倾斜度α在1°~10°的范围形成,而且,承接框第二面部66的与承接框第一面部42的朝向相同但角度不同的倾斜度α1形成为比0°大。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承接框第一面部42以8°形成倾斜度α,承接框第二面部66以成为比承接框第二面部42更陡的倾斜度的6°形成倾斜度α1。
[0072] 另一方面,在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形成的外周面12由与盖主体10的上表面14连续的盖平坦承接部16、盖平坦承接部16的下方的盖第一面部18、以及盖第一面部18的下方的盖第二面部68构成。
[0073] 盖第一面部18在盖平坦承接部16的下方具有比承接框第一面部42更陡的倾斜度地朝向盖主体10的下方缩径而形成。另外,盖第二面部68在盖第一面部18的下方,具有与盖第一面部18的朝向相同但角度不同的倾斜度地朝向盖主体10的下方缩径而形成。具体而言,盖第一面部18的倾斜度β形成在0°~9°的范围,盖第二面部68的倾斜度β1形成为比0°大。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盖第一面部18以3°形成倾斜度β,盖第二面部68以成为比盖第一面部18更平缓的倾斜度的6°形成倾斜度β1。
[0074] 在从图8的状态将盖主体10收纳于承接框30上,首先,盖第二面部68和承接框第一面部42开始抵接,接着,盖第二面部68和承接框第二面部66开始抵接。进而,在将盖主体10收纳于承接框30而成为图9所示的闭盖状态时,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以及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中的至少任一方弹性变形,盖主体10收纳于承接框30的正式的闭盖位置。
[0075] 在图9所示的闭盖状态下,盖平坦承接部16由承接框支承部40支承,由此,盖主体10的自重以及因车辆等在盖主体10上行驶而施加的载荷由承接框支承部40支承。并且,盖第二面部68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间位置和承接框第二面部66的上部抵接,利用由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盖第二面部68和承接框第二面部66相互被推压。
[0076] 该情况下的推压力是随着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从图8的自然状态以挠曲量δ弹性变形而产生的恢复力,从盖第二面部68在作用部P沿盖主体10的扩径方向作用于承接框第二面部66。
[0077]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地,在盖主体10的闭盖状态下,在平坦承接状的承接框支承部40,盖主体10的自重以及因车辆等在盖主体10上行驶而施加的载荷被支承,可以防止产生盖主体10向承接框30嵌入的过剩的嵌入力。并且,利用由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盖主体10的径向移动被抑制,而且,在闭盖状态下,在盖第二面部68与承接框第二面部66之间产生摩擦力,盖主体10向上下方向的移动被抑制。因此,可以防止产生盖主体10向承接框30嵌入的过剩的嵌入力。并且,利用在盖主体
10的外周部11与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之间产生的推压力以及摩擦力,可以抑制盖主体10的晃动、振动、噪音、向上滑动。
[0078] 在此,在本实施例中,在闭盖状态下,在盖第一面部18以及盖第二面部68与承接框第一面部42之间形成环状的间隙G2,盖第二面部68和承接框第二面部66抵接。但是,并不限于此,通过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以及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的弹性系数、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外周面12以及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的内周面34的直径尺寸、角度的设定,可以控制盖第二面部68和承接框第二面部66的抵接状态。例如,在闭盖状态,盖第一面部18和盖第二面部68中的至少任一方、以及承接框第一面部42和承接框第二面部66中的至少任一方至少接触即可。另外,有时也可以借助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以及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的弹性变形,盖第一面部18以及盖第二面部68与承接框第一面部42以及承接框第二面部66大致在整个面接触而不形成环状的间隙G2。
[0079]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承接框支承部40的平坦面38的下方,依次连续地形成承接框第一面部42、承接框第二面部66,并且,在盖平坦承接部16的平坦面19的下方,依次连续地形成盖第一面部18、盖第二面部68。但是,并不限于此,如实施例1的情况那样,既可以不连续地形成承接框支承部40和承接框第一面部42、承接框第一面部42和承接框第二面部66,也可以不连续地形成盖平坦承接部16和盖第一面部18、盖第一面部18和盖第二面部68。
[0080] <实施例3>
[0081]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重复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0082] 在本实施例的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形成的内周面34由与承接框30的上表面36连续的平坦承接状的承接框支承部40、承接框支承部40的下方的承接框第一面部42、以及承接框第一面部42的下方的承接框第三面部44构成。
[0083] 承接框第三面部44在承接框第一面部42的下方具有倾斜度地朝向承接框30的下方扩径而形成。具体而言,承接框第三面部44的与承接框第一面部42相反的方向的倾斜度θ形成在0°~9°的范围。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承接框第三面部44以4°形成倾斜度θ。
[0084] 另一方面,在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形成的外周面12由与盖主体10的上表面14连续的盖平坦承接部16、盖平坦承接部16的下方的盖第一面部18、以及盖第一面部18的下方的盖第三面部26构成。
[0085] 盖第三面部26在盖第一面部18的下方具有倾斜度地朝向盖主体10的下方扩径而形成。具体而言,盖第三面部26的与盖第一面部18相反的方向的倾斜度ε形成在0°~10°的范围。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盖第三面部26以5°形成倾斜度ε。
[0086] 如图11所示,在将盖主体10收纳于承接框30时,盖第三面部26的下方和承接框第一面部42开始抵接。若将盖主体10进一步收纳于承接框30,则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以及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中的至少任一方弹性变形。另外,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从虚线所示的自然状态向实线所示的径向缩径而较大地弹性变形。
[0087] 在图12所示的闭盖状态下,盖第三面部26从图11的状态越过承接框第一面部42和承接框第三面部44的边界部46,盖第一面部18和盖第三面部26的边界部28处于与边界部46大致一致的状态,盖主体10收纳于承接框30的正式的闭盖位置。
[0088] 在该状态下,盖平坦承接部16由承接框支承部40支承,由此,盖主体10的自重以及因车辆等在盖主体10上行驶而施加的载荷由承接框支承部40支承。并且,盖第三面部26和承接框第三面部44相互在整周抵接,利用由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盖第三面部26和承接框第三面部44相互被推压。并且,扩径了的盖第三面部26和承接框第三面部44相互被推压,由此,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以防止从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脱落的状态被限制。
[0089] 该情况下的推压力是随着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从图10的自然状态以挠曲量δ弹性变形而产生的恢复力,从盖第三面部26沿盖主体10的扩径方向作用于承接框第三面部44。
[0090]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的情况同样地,在盖主体10的闭盖状态下,在平坦承接状的承接框支承部40,盖主体10的自重以及因车辆等在盖主体10上行驶而施加的载荷被支承,可以防止产生盖主体10向承接框30嵌入的过剩的嵌入力。并且,利用由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盖第三面部26和承接框第三面部44相互被推压,由此,盖主体10的径向移动被抑制。
[0091] 另外,在闭盖状态下,由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进行作用,因此,在盖主体10想要向上下方向移动时,在盖第三面部26与承接框第三面部44之间产生摩擦力,盖主体10向上下方向的移动被抑制。因此,可以利用平坦承接状的承接框支承部40和盖平坦承接部16,防止产生盖主体10向承接框30嵌入的过剩的嵌入力。并且,可以利用在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与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之间产生的推压力以及摩擦力,抑制盖主体10的晃动、振动、噪音、向上滑动。
[0092] 尤其是,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利用由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盖第三面部26和承接框第三面部44相互被推压。并且,扩径了的盖第三面部26和承接框第三面部44相互被推压,由此,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以防止从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脱落的状态被限制。因此,可以利用由推压力、摩擦力以及防脱落带来的限制,与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的情况相比,可以更有效地抑制盖主体10的上下方向的移动,故是优选的。
[0093]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的情况同样地,通过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固有的弹性系数及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截面系数、以及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的固有的弹性系数及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的截面系数的设定,使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较大地弹性变形。但是,并不限于此,既可以设定成使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较大地弹性变形,也可以设定成使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以及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双方适度地弹性变形。
[0094] <实施例4>
[0095]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3重复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0096] 在本实施例的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形成的内周面34与实施例3的情况同样地,由与承接框30的上表面36连续的平坦承接状的承接框支承部40、承接框支承部40的下方的承接框第一面部42、以及承接框第一面部42的下方的承接框第三面部44构成。
[0097] 另一方面,在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形成的外周面12由与盖主体10的上表面14连续的盖平坦承接部16、盖平坦承接部16的下方的盖第一面部18、盖第一面部18的下方的盖第三面部26、以及盖第三面部26的下方的盖第四面部50构成。
[0098] 盖第四面部50在盖第三面部26的下方具有倾斜度地朝向盖主体10的下方缩径而形成。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与承接框第一面部42相等的角度的倾斜度地形成盖第四面部50。
[0099] 如图14所示,在将盖主体10收纳于承接框30时,盖第四面部50和承接框第一面部42开始抵接,若将盖主体10进一步收纳于承接框30,则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以及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中的至少任一方弹性变形。另外,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从虚线所示的自然状态向实线所示的径向缩径而较大地弹性变形。
[0100] 在图15所示的闭盖状态下,盖第三面部26以及盖第四面部50从图14的状态越过承接框第一面部42和承接框第三面部44的边界部46,盖第一面部18和盖第三面部26的边界部28处于与边界部46大致一致的状态,盖主体10收纳于承接框30的正式的闭盖位置。
[0101] 在该状态下,与实施例3的情况同样地,盖平坦承接部16由承接框支承部40支承,由此,盖主体10的自重以及因车辆等在盖主体10上行驶而施加的载荷被承接框支承部40支承。并且,盖第三面部26和承接框第三面部44相互在整周抵接,利用由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盖第三面部26和承接框第三面部44相互被推压。并且,扩径了的盖第三面部26和承接框第三面部44相互被推压,由此,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以防止从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脱落的状态被限制。
[0102] 该情况下的推压力与实施例3的情况同样地,是随着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从图13的自然状态以挠曲量δ弹性变形而产生的恢复力,从盖第三面部26沿盖主体10的扩径方向作用于承接框第三面部44。
[0103]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具有与承接框第一面部42相等的角度的倾斜度地形成盖第四面部50,由此,在将盖主体10收纳于承接框30时,与实施例3的图11所示的情况相比,可以使承接框第一面部42作为盖第四面部50的引导面发挥作用,因此,可以将盖主体10顺畅地闭盖,可以大幅减轻作业者的闭盖作业的负担。
[0104] <实施例5>
[0105]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4重复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0106] 在本实施例的承接框30的内周部31形成的内周面34与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地,由与承接框30的上表面36连续的平坦承接状的承接框支承部40、以及承接框支承部40的下方的承接框第一面部42构成。
[0107] 另一方面,在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形成的外周面12由与盖主体10的上表面14连续的盖平坦承接部16、以及盖平坦承接部16的下方的盖第一面部18构成。
[0108] 盖第一面部18在盖平坦承接部16的下方由在周向上隔着间隔突出的多个突出部64形成。另外,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在突出部64的基端,以包围突出部64的方式设置有凹部62。
[0109] 在图18所示的闭盖状态下,与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地,盖平坦承接部16由承接框支承部40支承,由此,盖主体10的自重以及因车辆等在盖主体10上行驶而施加的载荷由承接框支承部40支承。并且,盖第一面部18的下方和承接框第一面部42的下方抵接,利用由盖主体10的外周部11的弹性变形产生的推压力,盖第一面部18推压承接框第一面部42。
[0110]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在突出部64的基端,以包围突出部64的方式设置有凹部62。因此,可以在将盖主体的高度(从盖主体10的上表面14到突出部64的下端的高度)维持在规定的高度的状态下,较高地确保突出部64的高度,可以促进突出部64的弹性变形,故是优选的。
[0111]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突出部64形成盖第一面部18,但并不限于此,有时也可以由突出部形成承接框第一面部42。
[0112] 本发明并非受上述各实施例限定,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0113] 例如,盖主体10以及承接框30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只要能够伴随着上述各部分的弹性变形而产生推压力以及摩擦力即可,不言而喻也可以考虑方形的地下结构物用盖等其他各种变形。
[0114] 附图标记说明
[0115] 10 盖主体
[0116] 16 盖平坦承接部
[0117] 18 盖第一面部
[0118] 20 背面
[0119] 22 加强肋
[0120] 24 端部
[0121] 26 盖第三面部
[0122] 30 承接框
[0123] 40 承接框支承部
[0124] 42 承接框第一面部
[0125] 44 承接框第三面部
[0126] 48 狭缝(切口部)
[0127] 50 盖第四面部
[0128] 66 承接框第二面部
[0129] 68 盖第二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