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效除草组合物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791710.5

文献号 : CN10523062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金涛王金信路兴涛彭学岗张景远赵德

申请人 : 青岛清原农冠抗性杂草防治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农药增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含4‑苯甲酰吡唑类化合物的增效除草组合物。一种增效除草组合物,其包括除草有效量的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其中,活性成分A为化合物活性成分B可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1)苯氧羧酸类;2)吡啶羧酸类;3)苯甲酸类;4)羟基苄腈类;5)脲类;6)吡啶类;7)三唑啉酮类;8)二苯基醚类;9)乙酰胺类;10)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酯类;11)环己二酮类;12)磺酰脲类;13)三嗪类;14)磺酰胺类;15)苯基吡唑啉类;16)其他:灭草松。所述组合物能有效防除小麦田中的阔叶类杂草,具有扩大杀草谱、增效作用明显、减少施用量、对作物安全等特点。

权利要求 :

1.一种增效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除草有效量的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其中,活性成分A为化合物 ;

活性成分B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苯氧羧酸类:2甲4氯、2甲4氯钠、2甲4氯异辛酯、2,4-D丁酯、2,4-D异辛酯;

2)吡啶羧酸类:氯氟吡氧乙酸、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氟氯吡啶酯;

4)羟基苄腈类:溴苯腈、辛酰溴苯腈;

5)脲类:异丙隆、绿麦隆;

6)吡啶类:吡氟酰草胺、氟吡酰草胺;

7)三唑啉酮类:唑草酮;

8)二苯基醚类:乙羧氟草醚;

9)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酯类:精恶唑禾草灵、炔草酯;

10)环己二酮类:肟草酮;

11)磺酰脲类:氯吡嘧磺隆、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

12)三嗪类:嗪草酮、扑草净、特丁净;

13)磺酰胺类:双氟磺草胺、啶磺草胺;

14)苯基吡唑啉类:唑啉草酯;

15)其他:灭草松;

且A与B的重量比为1-50:1-5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增效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与B的重量比为1-2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增效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组合物中A和B的质量百分含量占总量的1-9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增效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具体制剂为乳油、水悬浮剂、微乳剂、悬乳剂、水乳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增效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剂C。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增效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剂C选自吡唑解草酯、解毒喹、双苯恶唑酸、环丙磺酰胺、萘二甲酸酐、氯草烯安、R-28725、AD-67、CGA-154281、CGA-

43089、CGA-43089、Hoe-70542、解草酮、解草安、BAS-145138、MON-13900、喹啉衍生物、2,4-D、新型解毒剂T和赤霉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增效除草组合物在防治有害杂草中的应用。

说明书 :

增效除草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增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含4-苯甲酰吡唑类化合物的增效除草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采用除草剂化学除草是农田杂草防除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但长期连续高剂量地使用单一品种或单一作用方式的化学除草剂,容易造成杂草耐药和抗性演化等问题。除草剂化合物的合理复配或混配具有扩大杂草谱、提高防除效果、延缓杂草耐药性和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等优点,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0003] 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是继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和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抑制剂等之后发现的又一类新型除草剂。HPPD抑制剂的作用特点是具有广谱的除草活性,芽前和芽后均可使用,杂草出现白化后死亡。虽其症状与类胡萝卜素生物抑制剂的作用症状极相似,但其化学结构特点如极性和电离度与已知的类胡萝卜素生物抑制剂有明显的不同。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杂草抗性风险大大低于ACCase抑制剂和ALS抑制剂,并且与苯磺隆、苄嘧磺隆、双氟磺草胺等小麦田常用ALS抑制剂不存在靶标抗性引起的交互抗性。
[0004] 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类除草剂、光合作用光系统II除草剂、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DS)抑制剂类除草剂在小麦田杂草化防体系占有重要位置。
[0005] 小麦田常见的光合作用光系统II除草剂有:溴苯腈、辛酰溴苯腈、碘苯腈、灭草松、异丙隆、绿麦隆、特丁净、扑草净、嗪草酮等;光合作用光系统II除草剂是作选择性芽后茎叶处理触杀型除草剂,主要由叶片吸收,通过抑制光合作用的各个过程,迅速使组织坏死。以上药剂可用于小麦田防除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等阔叶杂草,但是该类药剂单用时,用量多,且对小麦存在较重的安全性风险,用量少时对杂草的防效较差,需要严格把握施药技术和施药剂量。光合作用光系统II除草剂与苯磺隆、苄嘧磺隆、双氟磺草胺等小麦田常用ALS抑制剂不存在靶标抗性引起的交互抗性。
[0006] 小麦田常见的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有:吡氟酰草胺、氟吡酰草胺等,该药属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导致叶绿素破坏及细胞破裂、植物死亡,是广谱的选择性麦田除草剂,适用于大麦、小麦田防除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牛繁缕等阔叶杂草。但是该类药剂单用时,用量多,且对小麦存在较重的安全性风险,用量少时对杂草的防效较差,需要严格把握施药技术和施药剂量。光合作用光系统II除草剂与苯磺隆、苄嘧磺隆、双氟磺草胺等小麦田常用ALS抑制剂不存在靶标抗性引起的交互抗性。

发明内容

[0007]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4-苯甲酰吡唑类化合物的增效除草组合物,该组合物能有效防除小麦田中的阔叶类杂草,具有扩大杀草谱、增效作用明显、减少施用量、对作物安全等特点。
[0008] 一种增效除草组合物,其包括除草有效量的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其中,[0009] 活性成分A为化合物
[0010] 活性成分B可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 1)苯氧羧酸类:2甲4氯、2甲4氯乙硫酯、MCPB、2甲4氯丙酸、2甲4氯钠、2甲4氯异辛酯、2,4-D丁酯、2,4-D异辛酯、2,4-二氯苯氧基乙酸、2,4-DB、2,4-滴丙酸;
[0012] 2)吡啶羧酸类:氯氟吡氧乙酸、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氟氯吡啶酯、三氯吡氧乙酸、二氯吡啶酸;
[0013] 3)苯甲酸类:麦草畏;
[0014] 4)羟基苄腈类:溴苯腈、辛酰溴苯腈、碘苯腈;
[0015] 5)脲类:异丙隆、绿麦隆;
[0016] 6)吡啶类:吡氟酰草胺、氟吡酰草胺;
[0017] 7)三唑啉酮类:唑草酮;
[0018] 8)二苯基醚类:乙羧氟草醚;
[0019] 9)乙酰胺类:乙草胺、氟噻草胺、苯噻草胺、异丙甲草胺、草萘胺;
[0020] 10)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酯类:精恶唑禾草灵、炔草酯、炔草酸;
[0021] 11)环己二酮类:肟草酮;
[0022] 12)磺酰脲类:苯磺隆、苄嘧磺隆、噻吩磺隆、氯吡嘧磺隆、甲基二磺隆、磺酰磺隆、丙苯磺隆、氟唑磺隆;
[0023] 13)三嗪类:嗪草酮、扑草净、特丁净;
[0024] 14)磺酰胺类:双氟磺草胺、唑嘧磺草胺、啶磺草胺;
[0025] 15)苯基吡唑啉类:唑啉草酯;
[0026] 16)其他:灭草松。
[0027] 作为优选地,所述活性成分B为2甲4氯、2甲4氯钠、2甲4氯异辛酯、2,4-D丁酯、2,4-D异辛酯、氯氟吡氧乙酸、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氟氯吡啶酯、异丙隆、吡氟酰草胺、氟吡酰草胺、唑草酮、乙羧氟草醚、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酯、炔草酸、肟草酮、氯吡嘧磺隆、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嗪草酮、扑草净、特丁净、双氟磺草胺、啶磺草胺、唑啉草酯、灭草松、溴苯腈、辛酰溴苯腈、绿麦隆中一种或多种。
[0028] 其中,A与B的重量比为1-100:1-100,优选A与B的重量比为1-80:1-80,1-50:1-50,1-30:1-30,更优选A与B的重量比为1-20:1-20,1-10:1-10,在所限定的重量比的范围内,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混配取得协同增效的技术效果。
[0029] 所述增效除草组合物中A和B的质量百分含量占总量的1-95%,优选10-80%。通常,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包含1-95重量份的活性成分和5-99重量份的农药常规助剂。
[0030] 本发明组合物的常规助剂可以为载体、表面活性剂等。
[0031] 本文中的术语“载体”表示一种有机或无机、天然或合成的物质。它们有助于活性成分的施用,该载体一般是惰性的且必须是农业上可接受的,特别是被处理的植物所接受。载体可以是固体的,如陶土、天然或合成的硅酸盐、二氧化硅、树脂、蜡、固体肥料等;或者液体的,如水、醇类、酮类、石油馏分、芳烃或蜡烃、氯代烃、液化气等。
[0032] 表面活性剂可包括乳化剂、分散剂或润湿剂,它可以是离子型或非离子型的。可提及的实例是聚丙烯酸的盐、木质素磺酸盐、苯酚磺酸或萘磺酸的盐、环氧乙烷与脂肪族醇或与脂族酸或与脂肪族胺与取代苯酚(特别是烷基苯酚或芳基苯酚)的聚合物、磺基琥珀酸盐、牛磺酸衍生物(特别是牛磺酸烷脂)及醇的磷酸酯或多羟乙基化的苯酚的磷酸酯、烷基磺酸盐、烷基芳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月桂基醚硫酸盐、脂肪醇硫酸盐,以及硫酸化十六-、十七-和十八烷醇以及硫酸化脂肪醇乙二醇醚,此外还有萘或萘磺酸与苯酚和甲醛的缩合物、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乙氧基化异辛基酚、辛基酚或壬基酚、烷基苯基聚乙二醇醚、三丁基苯基聚乙二醇醚、三硬脂基苯基聚乙二醇醚、烷基芳基聚醚醇、醇和脂肪醇/氧化乙烯缩合物、乙氧基化蓖麻油、聚氧乙烯烷基醚、乙氧基化聚氧丙烯、月桂醇聚乙二醇醚缩醛、山梨醇酯、木素亚硫酸盐废液,以及蛋白质、变性蛋白、多糖(例如甲基纤维素)、疏水改性淀粉、聚乙烯醇、聚羧酸盐、聚烷氧基化物、聚乙烯胺、聚乙烯吡咯烷酮及其共聚物。至少需要一种表面活性剂存在,以有利于活性成分在水中的分散并有利于使它们能正确地施用于植物。
[0033] 上述组合物也可含有各种其他的组分,如保护胶体、粘合剂、增稠剂、触变剂、渗透剂、稳定剂、螯合剂、染料、着色剂和聚合物。
[0034]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经稀释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通常的加工方法制备,即将活性物质与液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如分散剂、稳定剂、湿润剂、粘合剂、消泡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5] 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具体制剂为乳油、悬浮剂、微乳剂、悬乳剂、水乳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干悬浮剂)。
[0036] 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1~70%、活性成分B 1~50%、分散剂5~10%、湿润剂2~10%、填料余量。
[0037] 将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分散剂、湿润剂、填料混合,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成本发明组合物的可湿性粉剂产品。
[0038] 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1~70%、活性成分B 1~50%、分散剂3~12%、湿润剂1~8%、崩解剂1~10%、粘结剂1~8%、填料余量。
[0039] 将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填料等一起经气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径,再加入粘结剂等其它助剂,得到制粒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粒干燥机内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制得本发明组合物的水分散粒剂产品。
[0040] 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0.1~40%、活性成分B 0.1~3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消泡剂0.1~1%、粘结剂0.1~2%、抗冻剂0.1~8%、去离子水加至100%。
[0041] 将上述配方料中分散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稠剂、抗冻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制得本发明组合物的悬浮剂产品。
[0042] 组合物制成悬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0.1~40%、活性成分B 0.1~30%、乳化剂2~12%、分散剂2~10%、消泡剂0.1~2%、增稠剂0.1~2%、抗冻剂0.1~8%、稳定剂0.05~3%、水加至100%。
[0043] 将上述配方料中分散剂、消泡剂、增稠剂、抗冻剂、稳定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活性成分B原药,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制得活性成分B悬浮剂,然后将活性成分A原药、乳化剂及各种助剂用高速搅拌器直接乳化到悬浮剂中,制得本发明组合物的悬乳剂产品。
[0044] 组合物制成水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0.1%~40%、活性成分B 0.1%~30%、溶剂2%~10%、乳化剂2%~12%、分散剂2%~10%、共乳化剂0.2%~5%、抗冻剂0.1%~8%、消泡剂0.1%~2%、增稠剂0.1%~2%、去离子水加至100%。
[0045] 将上述配方中有原药、溶剂、乳化剂、共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去离子水、分散剂、抗冻剂、消泡剂、增稠剂混合在一起,成均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慢慢滴入油相,制成本发明组合物分散良好的水乳剂产品。
[0046] 组合物制成微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0.1%~40%、活性成分B 0.1%~30%、乳化剂5%~15%、溶剂2%~10%、抗冻剂5%~10%、稳定剂0.5%~3%、去离子水加至100%。
[0047] 将上述配方中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入母液调制釜中,制得均匀油相,将去离子水、抗冻剂等混合均匀注入产品调制釜中,经高速搅拌,混合均匀制成本发明组合物透明或半透明的微乳剂产品。
[0048] 简而言之,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和现有技术的配方中常规使用的固体和液体添加剂混合。
[0049]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所述除草组合物还包括安全剂C,其选自吡唑解草酯、解毒喹、双苯恶唑酸、环丙磺酰胺、萘二甲酸酐(NA)、氯草烯安、R-28725、AD-67、CGA-154281(Benoxacor)、CGA-43089(Cyometrinil)、CGA-43089(Cyometrinil)、Hoe-70542(Fenchlorazole)、解草酮(Fenclorim)、解草安、BAS-145138、MON-13900、喹啉衍生物、磺酰脲(胺)类安全剂、2,4-D(有机酸类)、新型解毒剂T(主要成份4%Ti4+)和赤霉素(GA)中的一种或多种。
[0050]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通过喷雾的方法被施用于待处理植物叶片上,即施用于杂草,特别是对作物生长有害的杂草侵扰或易侵扰影响的表面上,这些活性成分的施用剂量通常在15-1500克/公顷,优选30-750克/公顷。
[0051] 本发明所述除草组合物通过2年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小麦3叶期到返青期,杂草1-5叶不等期,小麦从施药到成熟期未见药害症状,对小麦安全。杂草的防效45天达到90%以上,随着用药量的增大,防效明显增加,一次施药即能控制作物整个生长期内的杂草,不仅除草效果显著,而且对环境友好,对下茬作物无影响。
[0052] 当施用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时,获得了预料不到的增效效果,并且除草活性比使用单个除草剂的活性预期总和,以及单个除草剂单独活性更为显著。增效效果表现为施用量减少、更宽的杂草控制谱、除草作用更快、更持久,这些特性是杂草控制实践过程中所需要的。就所描述的特性来说,这些新组合物明显地优越于现有的除草剂。
[0053]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还具有下述优点:
[0054] (1)本发明的组合物属于环境友好型除草剂,在环境中均易于降解,对当茬小麦和后茬作物均很安全。
[0055] (2)本发明除草组合物成本低、使用方便,其推广应用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56]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除草组合物既能防除非抗性阔叶类杂草,又能防除对ALS抑制剂产生抗性的阔叶杂草,是小麦田杂草抗性管理的有效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0057] 下列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发明,而只是用来说明本发明是如何实现的。对于某些杂草,这些实施例显示出特别显著的有效性。
[0058] A、实施例
[0059] 1)乳油
[0060] 1.1)、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乙羧氟草醚。
[0061] 配方组成为:2.5%A+0.5%乙羧氟草醚+5%环己酮+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100#芳烃溶剂油补足。
[0062] 1.2)、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2,4-D丁酯。
[0063] 配方组成为:2.5%A+23%2,4-D丁酯+10%异丙醇+4%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蓖麻油聚氧乙烯醚+150#芳烃溶剂油补足。
[0064] 1.3)、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辛酰溴苯腈。
[0065] 配方组成为:2.5%A+25%辛酰溴苯腈+5%N-甲基吡咯烷酮+4%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0#芳烃溶剂油补足。
[0066] 1.4)、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2,4-D异辛酯。
[0067] 配方组成为:2.5%A+25%2,4-D异辛酯+5%环己酮+4%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0#芳烃溶剂油补足。
[0068] 上述乳油的加工设备:真空泵、配料釜、储罐。
[0069] 上述乳油的加工过程:将所有物料投入配料釜中,搅拌溶解至完全透明,化验合格后,转移至储罐灌装。
[0070] 2)微乳剂
[0071] 2.1)、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为氯氟吡氧乙酸。
[0072] 配方组成为:5%A+12%氯氟吡氧乙酸+10%环己酮+10%乙醇+8%顺丁烯二仲辛酯磺酸钠+8%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3%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树脂缩合物+水补足。
[0073] 2.2)、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为精恶唑禾草灵。
[0074] 配方组成为:2.5%A+6%精恶唑禾草灵+6%环己酮+6%150#溶剂油+10%乙醇+8%十二烷基本磺酸钙+8%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树脂缩合物+水补足。
[0075] 2.3)、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为炔草酯。
[0076] 配方组成为:4%A+10%炔草酯+10%环己酮+10%乙二醇丁醚+8%十二烷基本磺酸钙+8%蓖麻油聚氧乙烯醚+5%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树脂缩合物+水补足。
[0077] 2.4)、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为唑啉草酯。
[0078] 配方组成为:5%A+12%唑啉草酯+10%环己酮+5%150#溶剂油+10%乙二醇丁醚+8%十二烷基本磺酸钙+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树脂缩合物+水补足。
[0079] 上述微乳剂加工设备:真空泵、配料釜、储罐。
[0080] 上述微乳剂加工过程:将原药和溶剂投入配料釜中,搅拌溶解至完全透明,之后加入乳化剂,搅拌均匀,最后加水,搅拌至溶液完全透明,化验合格后,转移至储罐灌装。
[0081] 3)水乳剂
[0082] 3.1)、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为2甲4氯异辛酯。
[0083] 配方组成为:2.5%A+24.5%2甲4氯异辛酯+5%环己酮+3%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2%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3%蓖麻油聚氧乙烯醚+3%乙二醇+水补足。
[0084] 3.2)、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为氟氯吡啶酯。
[0085] 配方组成为:2.5%A+0.5%氟氯吡啶酯+10%环己酮+10%150#溶剂油+3%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2%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3%蓖麻油聚氧乙烯醚+3%乙二醇+水补足。
[0086] 上述水乳剂加工设备:真空泵、配料釜、储罐、剪切釜。
[0087] 上述水乳剂加工过程:将原药和溶剂投入配料釜中,搅拌溶解至完全透明,之后加入乳化剂,搅拌均匀为油相,之后将乙二醇、消泡剂和水抽入剪切釜内,最后在剪切状态下,将油相缓缓抽入剪切釜内,全部物料抽入后,继续剪切1个小时,化验合格后,转移至储罐灌装。
[0088] 4)悬浮剂
[0089] 4.1)、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异丙隆。
[0090] 配方组成为:1.5%A+33.5%异丙隆+5%木质素磺酸钠+2%拉开粉+0.2%黄原胶+5%丙三醇+水补足。
[0091] 4.2)、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特丁净。
[0092] 配方组成为:2.5%A+47.5%特丁净+5%萘磺酸盐+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1%黄原胶+5%丙三醇+水补足。
[0093] 4.3)、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吡氟酰草胺。
[0094] 配方组成为:5%A+30%吡氟酰草胺+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15%黄原胶+5%丙三醇+余量水补足。
[0095] 4.4)、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氟吡酰草胺。
[0096] 配方组成为:25%A+15%氟吡酰草胺+5%聚羧酸盐类分散剂+2%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2%黄原胶+5%丙三醇+余量水补足。
[0097] 4.5)、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2甲4氯二甲铵盐。
[0098] 配方组成为:2.5%A+19.5%2甲4氯二甲铵盐+5%聚羧酸盐类分散剂+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3%黄原胶+5%丙三醇+余量水补足。
[0099] 上述悬浮剂加工设备:混料釜、胶体磨、砂磨机、剪切机等。
[0100] 上述悬浮剂加工过程:将所有物料投入混料釜中,搅拌混合后过胶体磨,之后进入砂磨机三级砂磨,最后在剪切机中剪切均匀,化验合格后,转移至储罐灌装。
[0101] 5)可分散油悬浮剂
[0102] 5.1)、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溴苯腈。
[0103] 配方组成为:2.5%A+17.5%溴苯腈+5%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5%脂肪酸聚氧乙烯酯+8%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有机膨润土+油酸甲酯补足。
[0104] 5.2)、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灭草松。
[0105] 配方组成为:1.5%A+36%灭草松+5%顺丁烯二仲辛酯磺酸钠+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8%蓖麻油聚氧乙烯醚+0.5%有机膨润土+油酸甲酯补足。
[0106] 5.3)、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异丙隆。
[0107] 配方组成为:1.5%A+35%异丙隆+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5%失水山梨醇脂肪酸聚氧乙烯酯+2%蓖麻油聚氧乙烯醚+0.6%有机膨润土+油酸甲酯补足。
[0108] 5.4)、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甲基二磺隆。
[0109] 配方组成为:5%A+1.8%甲基二磺隆+5%顺丁烯二仲辛酯磺酸钠+5%失水山梨醇脂肪酸聚氧乙烯酯+6%蓖麻油聚氧乙烯醚+3%有机膨润土+3%气相法白炭黑+20%豆油+油酸甲酯补足。
[0110] 5.5)、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氟唑磺隆。
[0111] 配方组成为:5%A+6%氟唑磺隆+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蓖麻油聚氧乙烯醚+3%有机膨润土+20%豆油+油酸甲酯补足。
[0112] 5.6)、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双氟磺草胺。
[0113] 配方组成为:5%A+1%双氟磺草胺+5%顺丁烯二仲辛酯磺酸钠+5%失水山梨醇脂肪酸聚氧乙烯酯+4%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6%有机膨润土+25%豆油+油酸甲酯补足。
[0114] 5.7)、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啶磺草胺。
[0115] 配方组成为:2.5%A+0.9%啶磺草胺+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5%失水山梨醇脂肪酸聚氧乙烯酯+6%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有机膨润土+25%豆油+油酸甲酯补足。
[0116] 上述可分散油悬浮剂加工设备:混料釜、胶体磨、砂磨机、剪切机等。
[0117] 上述可分散油悬浮剂加工过程:将所有物料投入混料釜中,搅拌混合后过胶体磨,之后进入砂磨机三级砂磨,最后在剪切机中剪切均匀,化验合格后,转移至储罐灌装。
[0118] 6)可湿性粉剂
[0119] 6.1)、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绿麦隆。
[0120] 配方组成为:1.5%A+50%绿麦隆+10%木质素磺酸钠+5%拉开粉+5%沉淀法白炭黑+硅藻土补足。
[0121] 6.2)、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扑草净。
[0122] 配方组成为:3%A+30%扑草净+8%萘磺酸盐+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沉淀法白炭黑+煅烧高岭土补足。
[0123] 6.3)、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2甲4氯钠。
[0124] 配方组成为:5%A+35%2甲4氯钠+6%聚羧酸盐类分散剂+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沉淀法白炭黑+煅烧高岭土补足。
[0125] 上述可湿性粉剂加工设备:机械粉碎机、气流粉碎机。
[0126] 上述可湿性粉剂加工过程:将原药、助剂、白炭黑、高岭土等投入机械粉碎机中,之后过气流粉碎机,取样化验合格后备用。
[0127] 7)水分散粒剂
[0128] 7.1)、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唑草酮。
[0129] 配方组成为:2.5%A+0.5%唑草酮+10%萘磺酸盐类+5%拉开粉+1%崩解剂聚乙烯醇+填料硅藻土补足。
[0130] 7.2)、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嗪草酮。
[0131] 配方组成为:2.5%A+11.5%嗪草酮+10%聚羧酸盐类+5%聚乙二醇+1%崩解剂聚乙烯醇+填料硅藻土补足。
[0132] 7.3)、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2甲4氯。
[0133] 配方组成为:2.5%A+16%2甲4氯+12%聚羧酸盐类+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崩解剂聚乙烯醇+填料高岭土补足。
[0134] 7.4)、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肟草酮。
[0135] 配方组成为:5%A+60%肟草酮+15%聚羧酸盐类+5%拉开粉+1%崩解剂聚乙烯醇+填料膨润土补足。
[0136] 7.5)、活性成分A,当活性成分B为氯吡嘧磺隆。
[0137] 配方组成为:15%A+24%氯吡嘧磺隆+20%聚羧酸盐类+5%聚乙二醇+1%崩解剂聚乙烯醇+填料硅藻土补足。
[0138] 上述水分散粒剂加工设备:气流粉碎机、犁刀式混合机、篮式造粒机、干燥箱、筛分机等。
[0139] 上述水分散粒剂加工过程:将上述物料混合均匀过气流粉碎,加水入捏合造粒,之后干燥,最后筛分得到成品。
[0140] B、药效试验
[0141] 1)试验条件
[0142] 1.1)、供试靶标
[0143] 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牛繁缕(Myosoton aquaticum)、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us)采自山东省黄岛区试验基地玉米田。
[0144] 上述杂草采用盆栽法培养,用180х140mm塑料营养钵,摆放于搪瓷盘中,内装从农田采回经风干过筛的表层土壤(4/5处),土壤湿度初期均控制在20%,挑选籽粒饱满均一的杂草种子,用25℃温水浸泡6小时,在28℃生化培养箱(黑暗)中催芽,将刚刚露白的杂草种子均匀摆放在土壤表面,然后覆土0.7cm。药剂处理后置于可控日光温室内培养,定期在搪瓷盘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0145] 1.2)、培养条件
[0146] 在可控日光温室内进行,温度18~30℃,自然光照,相对湿度57%~72%。
[0147] 土壤类型为壤土,有机质含量为1.63%,pH=7.1,碱解氮84.3mg/kg,速效磷38.5mg/kg,速效钾82.1mg/kg。
[0148] 1.3)、仪器设备
[0149] 3WP-2000型行走式喷雾塔,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研究所。GA110型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德国);ZDR2000智能数据记录仪(杭州泽大仪器有限公司);SPX型智能生化培养箱(宁波江南仪器厂)。
[0150] 2)试验设计
[0151] 2.1)、试剂
[0152] 2.1.1)、试验药剂
[0153] 所需活性成分B均为市售原药,活性成分A为式(I)化合物,该化合物为本公司生产。
[0154] 原药均采用丙酮作溶剂,用含量0.1%乳化剂T-80水溶液稀释,现用现稀释。
[0155] 2.2)、试验处理
[0156] 2.2.1)、剂量设置
[0157] 在确定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各组分配比或含量时,应从两种药剂的作用特点及其毒力等衡量,还要考虑该配方的主要使用目的。本研究在前期预试的基础上,设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单用及混合用量分别见表格,共设计15组。以不含药剂、含相同溶剂及乳化剂的水作为空白对照。
[0158] 2.2.2)、试验重复
[0159] 每处理重复4次,每次每处理3盆,每盆播种杂草种子20粒,每处理共60株。
[0160] 2.3)、处理方式
[0161] 2.3.1)、处理时间和次数
[0162] 试验共用药1次。待杂草2叶1心期,间苗,保持每盆内杂草15株,每处理保留45株,然后继续培养至荠菜、牛繁缕3-5叶期、日本看麦娘3叶1心期进行处理。
[0163] 2.3.2)、使用器械和用药方法
[0164] 将培养好的试材均匀摆放在面积0.5m2的平台上,用3WP-2000型行走式喷雾塔茎叶喷雾,喷液量按30公斤/公顷计。喷雾压力0.3MPa。待全部药液喷完后,关闭气阀,30秒后,打开喷雾塔门,取出营养钵。然后打开气阀,喷清水50ml,清洗喷液管。
[0165] 3)试验方法
[0166] 采用盆栽法。杂草培养见2.1,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除草剂》进行。用药方法见3.3.2,采用茎叶处理法。
[0167] 4)、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
[0168] 4.1)、调查方法
[0169] 采用绝对数调查法,用刀片沿土壤表面切断存活杂草整株幼苗,用分析天平称量杂草鲜重。对于已经死亡的杂草,按鲜重为零计。
[0170] 4.2)、调查时间和次数
[0171] 处理后20天调查,共调查1次。
[0172] 4.3)、数据统计分析
[0173] 用Gowing法计算各处理混合组合的理论鲜重抑制率(E0=X+Y-X*Y/100),然后与实测抑制率(E)相比较,评价二者混用对杂草的联合作用类型,当E-E0值大于10%为增效作用、小于-10%为拮抗作用、在-10%~10%之间为加成作用。并根据实际防效和除草剂特点、配方的平衡性等因素确定最佳配比。
[0174] 式中X为活性成分A用量为P时的鲜重抑制率;Y为活性成分B用量为Q时的鲜重抑制率。
[0175] 统计结果见下表。
[0176] 表1 活性成分A与2甲4氯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0177]
[0178]
[0179] 表2 活性成分A与2甲4氯钠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0180]
[0181]
[0182] 表3 活性成分A与2甲4氯异辛酯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
[0183]
[0184]
[0185] 表4 活性成分A与2甲4氯二甲铵盐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
[0186]
[0187] 表5 活性成分A与2,4-D丁酯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
[0188]
[0189]
[0190] 表6 活性成分A与2,4-D异辛酯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
[0191]
[0192]
[0193] 表7  活性成分A与氯氟吡氧乙酸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
[0194]
[0195] 表8 活性成分A与氟氯吡啶酯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
[0196]
[0197]
[0198] 表9 活性成分A与唑草酮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0199]
[0200]
[0201] 表10 活性成分A与乙羧氟草醚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
[0202]
[0203] 表11 活性成分A与嗪草酮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0204]
[0205] 表12 活性成分A与扑草净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0206]
[0207]
[0208] 表13 活性成分A与特丁净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0209]
[0210]
[0211] 表14 活性成分A与双氟磺草胺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
[0212]
[0213] 表15 活性成分A与灭草松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0214]
[0215]
[0216] 表16 活性成分A与异丙隆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0217]
[0218]
[0219] 表17 活性成分A与吡氟酰草胺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
[0220]
[0221] 表18 活性成分A与吡氟酰草胺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
[0222]
[0223]
[0224] 表19 活性成分A与精噁唑禾草灵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
[0225]
[0226]
[0227] 表20 活性成分A与炔草酯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0228]
[0229] 表21 活性成分A与炔草酯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0230]
[0231] 表22 活性成分A与氯吡嘧磺隆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
[0232]
[0233]
[0234] 表23 活性成分A与甲基二磺隆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
[0235]
[0236]
[0237] 表24 活性成分A与氟唑磺隆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
[0238]
[0239] 表25 活性成分A与啶磺草胺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
[0240]
[0241]
[0242] 表26 活性成分A与唑啉草酯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
[0243]
[0244]
[0245] 表27 活性成分A与溴苯腈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0246]
[0247] 表28 活性成分A与辛酰溴苯腈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
[0248]
[0249]
[0250] 表29 活性成分A与绿麦隆混用对杂草的实际防效以及联合作用效应(Gowing法)[0251]
[0252]
[0253] 1)利用实施例1.1-7.5制得的除草剂组合物防除小麦田杂草试验。
[0254] 试验方法:将杂草种子统一催芽,将预处理的供试杂草种子均匀撒播于土壤表面。施药前进行间苗,每盆定苗至30株,每个处理4盆试材。对杂草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调查死亡的株数,计算杂草株防效(表中株防效为4次重复的平均值),于试验45天后统计试验情况,结果如表30:
[0255]
[0256] 表30 本发明的除草剂对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0257]
[0258]
[0259]
[0260]
[0261]
[0262]
[0263]
[0264] 从表中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组合物对小麦田阔叶类杂草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活性成分A与2甲4氯、2甲4氯钠、2甲4氯异辛酯、2甲4氯二甲铵盐、2,4-D丁酯、2,4-D异辛酯、氯氟吡氧乙酸、氟氯吡啶酯、异丙隆、吡氟酰草胺、氟吡酰草胺、唑草酮、乙羧氟草醚、氯吡嘧磺隆、嗪草酮、扑草净、特丁津、双氟磺草胺、灭草松、溴苯腈、辛酰溴苯腈活性成分之间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播娘蒿、荠菜的增效作用尤为明显,对小麦安全。单剂中,40%唑草酮水分散粒剂、10%乙羧氟草醚乳油、48%嗪草酮悬浮剂、10%氟吡酰草胺悬浮剂在使用高剂量对小麦有轻微的药害。活性成分A与精恶唑禾草灵、炔草酸(酯)、肟草酮、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啶磺草胺、唑啉草酯、绿麦隆活性成分之间在阔叶杂草上有明显的的杀草互补。作为茎叶处理剂,乳油、悬乳剂、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在施药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好的便利性,且对杂草的防效突出,同时大大提高了对作物的安全性。
[0265] 2)对ALS抑制抗性播娘蒿的效果试验
[0266] 试验播娘蒿种子于2014年采集于河北石家庄藁城,对苯磺隆存在抗性。选用实施例1.3、实施例2.1、实施例3.1、实施例5.1、实施例5.2进行施药处理。试验方法:将杂草种子统一催芽,将预处理的供试杂草种子均匀撒播于土壤表面。施药前进行间苗,每盆定苗至30株,每个处理4盆试材。对杂草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调查死亡的株数,计算杂草株防效(表中株防效为4次重复的平均值),于试验45天后统计试验情况,结果如表31:
[0267]
[0268] 表31 对ALS抑制抗性播娘蒿的效果试验情况
[0269]
[0270]
[0271] 施药处理实施例1.3、2.1、3.1、3.2、5.1、5.2均可有效防除对苯磺隆产生靶标抗性的播娘蒿,与苯磺隆不存在交互抗性。
[0272] 3)本发明组合物防治小麦田杂草的示范试验
[0273] 2014年在河北石家庄、山东泰安、河南驻马店、河南漯河、江苏泗阳5个麦区25个试验点进行示范性推广试验。不同示范区小麦品种详见表32。
[0274] 表32 不同示范区小麦品种情况
[0275]示范区 小麦品种 类型
石家庄 藁优5766 硬质白麦
泰安 烟麦20 硬质白麦
驻马店 周麦26 硬质白麦
漯河 豫麦18 硬质白麦
泗阳 扬麦158 硬质红麦
[0276] 试验方法:小麦3叶1心后,杂草3-5叶期,手动喷雾器,兑水量15公斤/667m2,采用茎叶喷雾均匀喷雾,具体试验药剂及剂量见表33,小区面积50平方米,每处理重复4次。施药后45天调查防除效果见表33,小麦安全性情况见表34。
[0277]
[0278] 表33 大田示范效果情况
[0279]
[0280]
[0281] 表34 大田示范小麦安全性情况
[0282]
[0283]
[0284]
[0285] 注:各示范点内杂草群落类型:石家庄:播娘蒿+荠菜;泰安:播娘蒿+荠菜+猪殃殃;驻马店:荠菜+播娘蒿+猪殃殃+繁缕;漯河:荠菜+猪殃殃+泽漆;泗阳:荠菜+牛繁缕+猪殃殃+碎米荠+大巢菜。
[0286] 经过大量试验和探索,本发明意外地发现,4-苯甲酰吡唑类除草剂与活性成分B混用,用于小麦田苗后防除阔叶类杂草,具有令人惊讶的、意想不到的增效作用,尤其是对播娘蒿、荠菜、印度蔊菜、碎米荠等十字花科杂草具有尤其明显的增效作用,对ALS抑制剂、PPO抑制剂产生抗性的上述杂草,不存在交互抗性,防效突出,明显高于两者单用,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同时可降低用量,提高作物安全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且合理复配降低了农用成本,具有很好的前景。
[0287] 除草组合物不仅能有效防除小麦田的非抗性播娘蒿、荠菜、印度蔊菜、碎米荠、猪殃殃、繁缕、牛繁缕、麦家公、麦瓶草、泽漆、大巢菜、野老鹳、婆婆纳、宝盖草、藜、刺儿菜、萹蓄等常见杂草,还能有效防除对苯磺隆、苄嘧磺隆、双氟磺草胺等小麦田常用ALS抑制剂因靶标抗性而引起交互抗性的播娘蒿、荠菜、印度蔊菜、碎米荠等十字花科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