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构造成像的方法及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682964.3

文献号 : CN10524231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金守利钱忠平

申请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质构造成像的方法及装置,包括:拾取工区的地震资料和大地测量数据;基于大地测量数据,对一次曲面方程进行地表拟合,得到一次曲面方程中的方程系数,将得到的方程系数代入一次曲面方程中,得到拟合面;对方程系数中影响拟合面高程的方程系数进行调整,使得拟合面位于工区的最大高程以上,将调整后的拟合面作为基准面;将炮点或检波点的坐标数据代入该基准面中,得到炮点或检波点的基准面高程,根据该基准面高程得到静校正量;基于静校正量将炮点或检波点校正至基准面,得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将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转换成水平基准面进行处理形成地质构造图。可以提高地质勘探中地质构造图的成像精度。

权利要求 :

1.一种地质构造成像的方法,包括:拾取工区的地震资料和大地测量数据;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大地测量数据,对一次曲面方程进行地表拟合,得到所述一次曲面方程中的方程系数,将得到的方程系数代入所述一次曲面方程中,得到拟合面;

对所述方程系数中影响拟合面高程的方程系数进行调整,使得拟合面位于所述工区的最大高程以上,将调整后的拟合面作为基准面;

将炮点或检波点的坐标数据代入所述基准面中,得到炮点或检波点的基准面高程,根据所述基准面高程得到静校正量;

基于所述静校正量将所述炮点或检波点校正至所述基准面,得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

将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转换成水平基准面;

根据所述地震资料在所述水平基准面上形成地质构造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构造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静校正量:其中,T为炮点或检波点的静校正量,单位ms;hi为炮点或检波点的第i层低降速层的厚度,单位m;vi为炮点或检波点的第i层低降速层的速度,单位m/s;J为炮点的井口时间,单位ms;Hd为炮点或检波点的基准面高程,单位m;Hg为炮点或检波点的地表高程,单位m;Vs为替换速度,单位m/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构造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转换成水平基准面,包括:保持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的位置不变,旋转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所在的第一坐标系至第二坐标系,其中,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在所述第二坐标系中为水平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质构造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地震资料在所述水平基准面上形成地质构造图,包括:根据所述地震资料,在所述第二坐标系中形成第一地质构造图;

将所述第一地质构造图所在的第二坐标系反旋至第一坐标系,得到第二地质构造图。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地质构造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表示所述一次曲面方程:ax+by+cz+d=0

其中,a、b、c、d表示方程系数;x、y、z表示坐标轴。

6.一种地质构造成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拾取模块,被配置为拾取工区的地震资料和大地测量数据;

拟合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大地测量数据,对一次曲面方程进行地表拟合,得到所述一次曲面方程中的方程系数,将得到的方程系数代入所述一次曲面方程中,得到拟合面;

调整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方程系数中影响拟合面高程的方程系数进行调整,使得拟合面位于所述工区的最大高程以上,将调整后的拟合面作为基准面;

代入模块,被配置为将炮点或检波点的数据代入所述基准面中,得到炮点或检波点的基准面高程,根据所述基准面高程得到静校正量;

校正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静校正量将所述炮点或检波点校正至所述基准面,得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

转换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转换成水平基准面;

成像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地震资料在所述水平基准面上形成地质构造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质构造成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代入模块具体被配置为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静校正量:其中,T为炮点或检波点的静校正量,单位ms;hi为炮点或检波点的第i层低降速层的厚度,单位m;vi为炮点或检波点的第i层低降速层的速度,单位m/s;J为炮点的井口时间,单位ms;Hd为炮点或检波点的基准面高程,单位m;Hg为炮点或检波点的地表高程,单位m;Vs为替换速度,单位m/s。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质构造成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模块包括:坐标系转换单元,被配置为保持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的位置不变,旋转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所在的第一坐标系至第二坐标系,其中,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在所述第二坐标系中为水平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质构造成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模块包括:第一成像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地震资料,在所述第二坐标系中形成第一地质构造图;

第二成像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地质构造图所在的第二坐标系反旋至第一坐标系,得到第二地质构造图。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地质构造成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表示所述一次曲面方程:ax+by+cz+d=0

其中,a、b、c、d表示方程系数;x、y、z表示坐标轴。

说明书 :

一种地质构造成像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石油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质构造成像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的地震勘探资料处理和成像是基于均匀或水平层状的地震波传播介质得到的,并要求地表面为水平面,在此基础上引出了速度分析、叠加以及偏移。这样,在资料处理开始就要定义基准面(地震剖面的起始零线),地震剖面的时间都要以基准面做参考。根据地形的具体情况,结合物探的技术要求,目前基准面的选择主要有两种方法:水平基准面法和地表圆滑面法。
[0003] 由于静校正一般都只做垂直方向的时移校正,不考虑波的传播方向。当静校正量较小时,这种做法的问题不大,但当静校正量较大时,这种做法就会影响静校正的精度和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性质。然而,真正的基准面校正需要按射线路径把炮点、检波点校正到基准面上,这样才能确保基准面校正后的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性质。因此,通常的基准面静校正量就存在着静校正量的误差。
[0004] 针对上述减小静校正量误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构造成像的方法及装置,利用本发明地质构造成像的方法及装置可以减小静校正量,进而减小静校正量的误差,提高地质构造成像的精度。
[0006]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质构造成像的方法,包括:
[0008] 拾取工区的地震资料和大地测量数据;
[0009] 基于所述大地测量数据,对一次曲面方程进行地表拟合,得到所述一次曲面方程中的方程系数,将得到的方程系数代入所述一次曲面方程中,得到拟合面;
[0010] 对所述方程系数中影响拟合面高程的方程系数进行调整,使得拟合面位于所述工区的最大高程以上,将调整后的拟合面作为基准面;
[0011] 将炮点或检波点的坐标数据代入所述基准面中,得到炮点或检波点的基准面高程,根据所述基准面高程得到静校正量;
[0012] 基于所述静校正量将所述炮点或检波点校正至所述基准面,得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
[0013] 将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转换成水平基准面;
[0014] 根据所述地震资料在所述水平基准面上形成地质构造图。
[00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静校正量:
[0016]
[0017] 其中,T为炮点或检波点的静校正量,单位ms;hi为炮点或检波点的第i层低降速层的厚度,单位m;vi为炮点或检波点的第i层低降速层的速度,单位m/s;J为炮点的井口时间,单位ms;Hd为炮点或检波点的基准面高程,单位m;Hg为炮点或检波点的地表高程,单位m;Vs为替换速度,单位m/s。
[001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转换成水平基准面,包括:
[0019] 保持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的位置不变,旋转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所在的第一坐标系至第二坐标系,其中,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在所述第二坐标系中为水平状态。
[002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地震资料在所述水平基准面上形成地质构造图,包括:
[0021] 根据所述地震资料,在所述第二坐标系中形成第一地质构造图;
[0022] 将所述第一地质构造图所在的第二坐标系反旋至第一坐标系,得到第二地质构造图。
[002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按照以下公式表示所述一次曲面方程:
[0024] ax+by+cz+d=0
[0025] 其中,a、b、c、d表示方程系数;x、y、z表示坐标轴。
[002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质构造成像的装置,包括:
[0027] 拾取模块,被配置为拾取工区的地震资料和大地测量数据;
[0028] 拟合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大地测量数据,对一次曲面方程进行地表拟合,得到所述一次曲面方程中的方程系数,将得到的方程系数代入所述一次曲面方程中,得到拟合面;
[0029] 调整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方程系数中影响拟合面高程的方程系数进行调整,使得拟合面位于所述工区的最大高程以上,将调整后的拟合面作为基准面;
[0030] 代入模块,被配置为将炮点或检波点的数据代入所述基准面中,得到炮点或检波点的基准面高程,根据所述基准面高程得到静校正量;
[0031] 校正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静校正量将所述炮点或检波点校正至所述基准面,得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
[0032] 转换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转换成水平基准面;
[0033] 成像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地震资料在所述水平基准面上形成地质构造图。
[003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代入模块具体被配置为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静校正量:
[0035]
[0036] 其中,T为炮点或检波点的静校正量,单位ms;hi为炮点或检波点的第i层低降速层的厚度,单位m;vi为炮点或检波点的第i层低降速层的速度,单位m/s;J为炮点的井口时间,单位ms;Hd为炮点或检波点的基准面高程,单位m;Hg为炮点或检波点的地表高程,单位m;Vs为替换速度,单位m/s。
[003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换模块包括:
[0038] 坐标系转换单元,被配置为保持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的位置不变,旋转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所在的第一坐标系至第二坐标系,其中,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在所述第二坐标系中为水平状态。
[0039]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模块包括:
[0040] 第一成像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地震资料,在所述第二坐标系中形成第一地质构造图;
[0041] 第二成像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地质构造图所在的第二坐标系反旋至第一坐标系,得到第二地质构造图。
[004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按照以下公式表示所述一次曲面方程:
[0043] ax+by+cz+d=0
[0044] 其中,a、b、c、d表示方程系数;x、y、z表示坐标轴。
[0045]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大地测量数据与一次曲面方程进行地表拟合后,调整方程系数使拟合后的拟合面转换为基准面后,再利用基准面高程得到较小的静校正量,基于该较小的静校正量将炮点或检波点校正到基准面,得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将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转换成水平基准面后成像,可有效提高地质勘探成像精度。

附图说明

[0046]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发明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发明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发明。
[0047] 图1示出了基准面静校正量示意图;
[0048] 图2示出了基准面静校正量的误差和地表与基准面的高差以及炮检距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0049]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地质构造成像的方法的流程图;
[0050] 图4示出了本发明在第一坐标系下工区的地形图;
[0051] 图5示出了本发明在第一坐标系下工区地形图的拟合面图;
[0052] 图6示出了本发明在第一坐标系下基准面的静校正图;
[0053] 图7示出了本发明在第二坐标系下基准面的静校正图;
[0054] 图8示出了本发明在第二坐标系下的工区地形图;
[0055] 图9示出了本发明在第一坐标系下的基准面叠后偏移剖面;
[0056]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在第二坐标系下水平基准面的叠后偏移剖面图;
[0057]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地质构造成像的装置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8] 结合附图和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发明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0059] 如图1所示,地表和基准面都是平面,静校正相当于把在地表激发和接收的共中心点(CMP)各道延迟一个时间Δt1,所以基准面静校正量是:
[0060]
[0061] 其中,Z表示地表和基准面的高差,V表示地表和基准面间的速度;
[0062] 而实际的基准面静校正量是:
[0063]
[0064] 其中,Z表示地表和基准面的高差,x为炮检距,H表示地下某一界面的深度,v是H深度界面的速度;
[0065] 这样静校正量的误差为:Δt=Δt1-Δt2。
[0066] 图2表示基准面静校正量的误差Δt和地表与基准面的高差Z以及炮检距x之间的关系曲线。其中,横坐标表示炮检距x(也叫做偏移距),纵坐标表示静校正量的误差Δt。
[0067]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炮检距x的增加,静校正量的误差Δt也增加;随着地表与基准面的高差Z的增加,静校正量的误差Δt也增加;因此,要使静校正量误差Δt趋于零,则炮检距x必须趋于零,或地表与基准面的高差Z必须趋于零。但炮检距x趋于零是不现实的,因为炮检距是不能改变的。那么就得使基准面与地表之间的高差Z趋于零(或尽可能小)。
[0068] 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质构造成像的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0069] S1:拾取工区的地震资料和大地测量数据;
[0070] S2:基于所述大地测量数据,对一次曲面方程进行地表拟合,得到所述一次曲面方程中的方程系数,将得到的方程系数代入所述一次曲面方程中,得到拟合面;
[0071] S3:对所述方程系数中影响拟合面高程的方程系数进行调整,使得拟合面位于所述工区的最大高程以上,将调整后的拟合面作为基准面;
[0072] S4:将炮点或检波点的坐标数据代入所述基准面中,得到炮点或检波点的基准面高程,根据所述基准面高程得到静校正量;
[0073] S5:基于所述静校正量将所述炮点或检波点校正至所述基准面,得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
[0074] S6:将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转换成水平基准面;
[0075] S7:根据所述地震资料在所述水平基准面上形成地质构造图。
[007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首先拾取工区的地震资料和大地测量数据,图4示出了某工区的地形图;然后基于所述大地测量数据,对一次曲面方程进行地表拟合,得到所述一次曲面方程中的方程系数,再将得到的方程系数代入所述一次曲面方程中,接着对所述方程系数中影响拟合面高程的方程系数进行调整,使得拟合面位于所述工区的最大高程以上,如图5所示,将调整后的拟合面作为基准面。而图6对应本发明现有技术的方法即第一坐标系,基准面为海拔水平面的静校正量图,静校正量较大。然后将炮点或检波点的(x、y)的坐标数据代入所述基准面中,得到炮点或检波点的基准面高程,再根据所述基准面高程得到静校正量。如图7所示,静校正量值比图6现有技术的方法减少很多。基于所述静校正量将炮点或检波点校正至基准面,得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再将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转换成水平基准面,图8为第二坐标系对应的地形图。最后根据所述地震资料在所述水平基准面上形成地质构造图。
[0077] 本发明通过大地测量数据与一次曲面方程进行地表拟合后,调整方程系数使拟合后的拟合面转换为基准面后,再利用基准面高程得到较小的静校正量,基于该较小的静校正量将炮点或检波点校正到基准面,得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将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转换成水平基准面后成像,可有效提高地质勘探成像精度。
[0078] 本例中还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地质构造成像的方法进行说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具体实施仅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0079] 在本例中,该方法包括:
[0080] 步骤1:基于大地测量数据,对一次曲面方程进行地表拟合,例如,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法进行拟合。假设一次曲面方程为:ax+by+cz+d=0;其中,a、b、c、d表示方程系数;x、y、z表示坐标轴,当大地测量数据与一次曲面方程ax+by+cz+d=0拟合后,可以求出方程系数a、b、c、d的具体值,再将方程系数a、b、c、d的具体值代入一次曲面方程ax+by+cz+d=0中,就可以得到拟合面方程。
[0081] 步骤2:在得到拟合面方程后,可以调整影响拟合面高程的方程系数,也就是方程系数d,使得拟合面位于所述工区的最大高程以上,也就是使得拟合面的最低点位于地表平面以上。将调整后的拟合面方程作为基准面方程,将调整后的拟合面方程所对应的拟合面作为基准面。
[0082] 步骤3:将炮点或检波点处的坐标数据值(x,y)代入所述基准面方程中,得到炮点或检波点的基准面高程z的值。将得到的基准面高程z的值作为Hd的取值代入静校正量的公式:
[0083]
[0084] 以得到静校正量。
[0085] 在该公式中,除了Hd之外,其它参数都是已知量,其中,T为炮点或检波点的静校正量,单位ms;hi为炮点或检波点的第i层低降速层的厚度,单位m;vi为炮点或检波点的第i层低降速层的速度,单位m/s;J为炮点的井口时间,单位ms;Hd为炮点或检波点的第一基准面高程,单位m;Hg为炮点或检波点的地表高程,单位m;Vs为替换速度,单位m/s。
[0086] 步骤4:在求得静校正量后,可以基于静校正量将所述炮或检波点校正至基准面,得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再将得到的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转换成水平基准面,然后,再根据所述地震资料在所述水平基准面上形成地质构造图。
[008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转换成水平基准面,包括:保持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的位置不变,旋转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所在的第一坐标系至第二坐标系,其中,如图8所示的地面高程在第二坐标系中的显示,所述地面高程在所述第二坐标系中为水平状态。
[0088] 例如,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坐标系的旋转:
[0089] 令第一坐标系中的原点o不变,取过原点o的基准面的法线为z’轴,以xz平面与过原点o基准面的交线为旋转后的x’轴,再根据z’轴和x’轴确定y’轴。
[0090] 其中,第二坐标系的x’、y’、z’三轴与第一坐标系的x、y、z三轴的方向余弦分别l1、l2、l3;m1、m2、m3;n1、n2、n3。则第一坐标系与第二坐标系的关系为:
[0091] x’=l1x+l2y+l3z           x=l1x’+m1y’+n1z’
[0092] y’=m1x+m2y+m3z           y=l2x’+m2y’+n2z’
[0093] z’=n1x+n2y+n3z           z=l3x’+m3y’+n3z’
[0094] 然后,在旋转后的新坐标系(x’,y’,z’)中,将基准面方程中的x、y、z,用x’,y’,z’代替,削去x’,y’,则z’为常量,表明第二坐标系中的基准面为水平状态,即为水平基准面。
[0095] 举例而言,第一坐标系中的任意曲面方程为x+2y+3z+15=0,其中a=1,b=2,c=3,d=15。
[0096] 以该面x+2y+3z+15=0的法线方向为坐标系旋转后的z’轴,以xz平面与x+2y+3z=0的交线为旋转后的x’,再根据z’轴和x’轴确定y’轴。那么可求得旋转后的第二坐标系中z’轴的方向余弦为:
[0097]
[0098]
[0099]
[0100] 让平面x+2y+3z=0与xz平面的交线为旋转后的x’轴,那么交线方程为x+3z=0,任取x=3,那么z=-1,过(3,0,-1),(0,0,0)及z’的平面方程为2x-10y+6z=0,该平面的法线方向即为y’方向,则可算出旋转后y’轴的方向余弦为:
[0101]
[0102]
[0103]
[0104] 根据m、n、l的关系,即l1m1+l2m2+l3m3=0,l1n1+l2n2+l3n3=0,n1m1+n2m2+n3m3=0,可算出旋转后的x’轴的方向余弦: l2=0,
[0105] 将x=l1x’+m1y’+n1z’,y=l2x’+m2y’+n2z’,z=l3x’+m3y’+n3z’带入方程x+2y+3z+15=0中,即(l1x’+2l2x’+3l3x’)+(m1y’+2m2y’+3m3y’)+(n1z’+2n2z’+3n3z’)+15=0;可得x’,y’的系数为0,削掉x’,y’,则 z’已为常量,表明第二坐标系中的基准面为水
平状态,即为水平基准面。
[010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地震资料在所述水平基准面上形成地质构造图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地震资料,在所述第二坐标系中形成第一地质构造图;将所述第一地质构造图所在的第二坐标系反旋至第一坐标系,得到第二地质构造图,这样的地质构造图为高精度的地质构造图。
[0107] 图9示出了原始的地质构造图,图10示出了高精度的地质构造图,图10的效果明显优于图9。
[0108]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引入拟合的一次曲面,并经过坐标系旋转,解决了山地、山前带静校正量过大的问题,提高了速度分析、叠加及偏移成像的精度。从而提高了资料处理成像及构造解释的准确度。
[0109]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地质构造成像的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一种地质构造成像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一种地质构造成像的方法相似,因此地质构造成像的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地质构造成像的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0110] 如图1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地质构造成像的装置,包括:拾取模块101、拟合模块102、调整模块103、代入模块104、校正模块105、转换模块106、以及成像模块107,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说明。
[0111] 拾取模块101,用于拾取工区的地震资料和大地测量数据;
[0112] 拟合模块102,基于所述大地测量数据,对一次曲面方程进行地表拟合,得到所述一次曲面方程中的方程系数,将得到的方程系数代入所述一次曲面方程中,得到拟合面;
[0113] 调整模块103,对所述方程系数中影响拟合面高程的方程系数进行调整,使得拟合面位于所述工区的最大高程以上,将调整后的拟合面作为基准面;
[0114] 代入模块104,将炮点或检波点的数据代入所述基准面中,得到炮点或检波点的基准面高程,根据所述基准面高程得到静校正量;
[0115] 校正模块105,基于所述静校正量将所述炮点或检波点校正至所述基准面,得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
[0116] 转换模块106,将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转换成水平基准面;
[0117] 成像模块107,根据所述地震资料在所述水平基准面上形成地质构造图。
[011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静校正量:
[0119]
[0120] 其中,T为炮点或检波点的静校正量,单位ms;hi为炮点或检波点的第i层低降速层的厚度,单位m;vi为炮点或检波点的第i层低降速层的速度,单位m/s;J为炮点的井口时间,单位ms;Hd为炮点或检波点的第一基准面高程,单位m;Hg为炮点或检波点的地表高程,单位m;Vs为替换速度,单位m/s。
[012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转换模块106包括坐标系转换单元,其用于旋转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所在的第一坐标系至第二坐标系,其中,所述带有炮点或检波点信息的基准面在所述第二坐标系中为水平状态。
[012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成像模块107包括第一成像单元和第二成像单元,第一成像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地震资料,在所述第二坐标系中形成第一地质构造图。第二成像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地质构造图所在的第二坐标系反旋至第一坐标系,得到第二地质构造图。
[012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按照以下公式表示所述一次曲面方程:ax+by+cz+d=0,其中,a、b、c、d表示方程系数;x、y、z表示坐标轴。
[0124] 在另外一个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软件,该软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技术方案。
[0125] 在另外一个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上述软件,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盘、软盘、硬盘、可擦写存储器等。
[0126]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方式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本发明不是对地震波的初至时间进行拟合,而是针对地表高程进行拟合,将地表高程的拟合面作为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的统一基准面。另外,本发明还改变了通常的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的坐标系。
[0127] 本发明的基准面和坐标系的变化,更加满足叠加及偏移的条件,波场和速度更加满足物探方法要求。本发明通过减小的静校正量,进而减小了静校正量的误差,共面元反射点的离散性减小,从而提高了叠加成像的精度,提高了偏移速度分析的精度,提高了偏移成像的准确性。用于时深转换的平均速度场的精度有提高,最终的地质构造图的精度会进一步提高。
[0128]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01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